南北杂货 作者:报纸糊墙

    第45节

    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的,有一些村落位置偏僻,没能及时得到消息,周边的村子都已经拿到打谷机了,他们却还没拿到。

    “我们村的人已经分到打谷机了。”领头的那个村民笑了笑,几步走过来,帮队伍中的一个脚夫推起了木板车:

    “我们村就在那边山坡上,刚刚看到你们这些人推车过来,就猜是出去送打谷机的,这不,过来搭把手。”

    “嘿!没错!西坡村的!再下来几个人!”有人又往山坡上吼了几声。

    只见在不远处的一个半山腰上,坐落着一个不太显眼的小村落,好些村民这时候都从家里走出来了,站在村口往他们这边看呢,听闻他们这一行人果然是从西坡村过来的,很快又有一些村民从坡上下来。

    许二郎等人过来看了看,见这些人看起来确实是村民,并非歹人,便道过一声谢,由着他们帮队伍中的脚夫推车。

    这些脚夫这一路走过来,都已经感到相当疲累了,这时候突然有人过来给他们搭把手,那感觉就好比是久旱逢甘霖,不仅身上轻松了,心里也是极其熨帖的。

    他们先前听闻罗三郎要招一批脚夫出来送打谷机,便知这一路定然轻松不了,但他们这些人还是义无返顾地去报了名,许二郎等人前面刚刚放了消息出去,也就那两三日的工夫,所有的脚夫就都到位了。

    现如今他们在这艰辛疲劳的行路之中,能够获得这些从前与他们一样也分到了打谷机的村人的帮助,一时便觉自己当初报名出来当脚夫的决定一点错误都没有,如果不来,那才应该感到羞愧。

    “你们可是从西坡村过来?”队伍又往前面走了小半日,在路边又遇到一个小村落,几个村人面带犹豫地出来询问。

    “没错,他们便是西坡村的人,前边那许二郎看到没有,咱先前去西坡村取打谷机的时候不是见过他?”前边那个村子的村民这时候就站出来说话了。

    “怎的你们也在?”这边几个村民吃惊道。

    “我们今日上午在坡上,远远瞅着他们这行人过来,便下坡来给他们帮忙了。”那几个村人乐呵呵道。

    “都这时候了,你们等一下还回去啊?”这边村子里的人问到。

    “着急回去作甚,横竖还未开春呢,先把他们这些人送出了吕梁山再说。”那几个汉子爽快道。

    这边这个村子里的人讨论讨论,就决定也要安排一些村民去帮忙,老人妇孺就都别凑热闹了,拣几个身体好力气大的青壮去帮忙就行。

    前后这两拨人加入以后,行路的过程就变得更加轻松了,速度也快了几分。那些脚夫们一个个心情都很愉快,原本还道是个苦差事,没想到出门竟然能遇到这么多人相帮。

    这还不算完,随着队伍的行进,后面又陆陆续续加入了不少人进来,虽然并不是每一个村子都有人来,但是加入队伍的人数,已经足够让这个运送打谷机的过程变得相当轻松了。

    这些人有自带干粮的,也有混在离石县的那些脚夫里面,与他们一起吃的,另外许二郎还带了一些钱帛出来,当队伍经过一些村落的时候,他时常也会取了钱帛出来,与当地的村民换一些热食来吃。

    与此同时,西坡村那边又运出来好些打谷机要送给各个村子的消息也不胫而走,送打谷机的车队还在吕梁山区没走出来呢,消息却已经飞出去老远。

    不多久,在河东道东面的一些偏僻小村落里,也有人得到了这样的消息,于是各个村子纷纷组织村民前去领取打谷机。

    听闻在河东道西面,绝大多数村子都已经分到了打谷机,他们还当自己肯定已经分不到了呢,毕竟那罗三郎也没有明确放出话来,说整个河东道都要分。

    整个河东道这么多村子呢,那罗三郎果真能够分得起?按理说,他一个人只要能给石州当地的村子,每个村子分一台打谷机,那就已经是大大的仁义,大大的大手笔了。

    听闻那打谷机着实好用,一把麦子放上去,嗖嗖几下子,麦穗上的麦粒就都脱下来了,只要脚上踩几下就行了,都不用怎么费力气。

    这边的村民们都很羡慕,却也只有羡慕的份,毕竟那打谷机的价钱对他们来说实在还是太高了,没几个村子能够拿出那么多钱来,就是能够拿得出,一般也不舍得。

    这会儿听闻那罗三郎又要送打谷机,现在已经运了好些打谷机出来,预备要往他们太行山区过来,很多村民就都背上干粮,出山去领打谷机去了。

    第195章 妖物

    罗家院子前面有一条水沟,这条水沟的对面是一片荒草坡,坡上多石头,不好种庄稼。

    罗用去年春天在这个地方,沿着水沟边拾掇出一小片田地出来,撒了好些土粪下去,然后又在那里种上了好些他之前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种子下去,结果却并没有什么收获。

    这两年时间,那些个经常来往于西坡村的商贾,在外边若是发现什么新奇的种子,时常就会给他捎带一点过来,罗用对这些人也总是很大方,为了表示感谢,他经常请人吃饭。

    然后他们西坡村的人就很忧心,担心罗三郎被人给骗了,有些个人投其所好,专门弄一些野花野草的种子过来糊弄他。

    就现在事情的发展形势来看,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担心果然还是应验了。

    那些个劳什子种子,种出来以后就没有一个像样的,要么半死不活蔫不拉几过阵子就断气了,要么干脆就是不知名的野草,还有小树苗哦,刚长出来的时候看不出是什么,等它们长大一点,好嘛,这不是他们山坡上经常可以看到的一种灌木丛?

    今年开春以后,罗用这边又开始育苗了,用敞口的陶罐一罐一罐装了土,埋了种子在里头,浇够了水,再用油纸把罐口蒙上。

    待到那里面的种子发芽以后,便除了油纸,天冷的时候就在屋里放着,出大太阳的时候就拿到外边去晒一晒。

    “怎的今年又在摆弄这个?去年都摆弄了一年了,也不见长出第七谷来。”村子里的人经过罗家院子的时候,见罗用在院子里头晒着的那一个一个的陶罐,忍不住便要打趣他两句。

    “不种上一种,又怎知这里面没有第七谷?”罗用笑道。

    “我看你那些种子里头,也没哪个长得像谷子。”罗用的那些宝贝珍藏村里好些人都看过,横看竖看也没哪一样像粮食,至多就是菜蔬,菜蔬这种东西,多一样少一样的,大伙儿都不是很上心。

    村民口中的第七谷,罗用那空间里头还真有,不过眼下那玉米的风头还没过去,这时候就不着急拿其他粮食种子出来了。

    那玉米种子还得消化消化,一个粮食品种要在全国范围推广开来,也不是一时半刻便可以做到的事情。

    再说先前那第六谷一出来,当今生圣人就成了毋庸置疑的九五之尊,原本那些被人用来攻讦他的言论,也都不攻自破。

    罗用这时候若是再整出一个第六谷来,那他是想弄啥?是想说自己也是九五之尊呢,还是想说先前那个第六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一个乡下少年郎不也能种得出来……这纯粹就是找死呢。

    除了这些苗,这一年的杜种树育苗,也开始进入了准备工作。

    去年春天罗用直接将杜种树的种子埋在山坡上,结果最后发芽率就比较低,这一年时间他又从自己那个空间里面翻找了不少资料,终于也被他找到了一点有用的信息。

    今年的这一批杜仲树种子,早春这时候要先浸种,浸过之后再将这些种子与shi润的黄沙一起储存,以实现催芽的目的。

    去年播下的那些杜仲种子,再加上今年这一批,罗用在山坡上的那些土地基本上也就没有多少剩余了,如此一来,倒是可以省去很多打理田地的工夫。

    早春这时候大家都在看时节,就等着地气一通就好开始耕地了,去年秋里他们这附近好些村人都从罗用这里借到了玉米种子,这时候就等着时节一到便把那些种子播到地里去。

    许二郎他们这时候也不知道走到何处了,唐俭带着那些从长安城过来的工匠也已经离开,原先罗用雇佣过来的那些匠人,倒是大多都没有走,只有少数说要回家先忙一忙春耕的。

    这些留下来的匠人,每日里依旧忙着造打谷机,皇帝陛下让唐俭他们从长安城带来的ji,ng铁还剩下一部分,临走的时候,唐俭也没有让人把这个带上,只管带着那些匠人,轻装上路。

    说起来,唐俭早前刚来离石县的时候,还是抱着休闲度假的心态来的,结果等到了这边以后,不是在许家客舍学算术,就是跟郝刺史在各个村子里转悠。

    他对石州当地的这个筒车灌溉法特别感兴趣,甚至还自己亲自动手做了一个筒车模型摆在案头上,平日里没事的时候,蹲在村口罗家那个水车旁边,一看就是小半日,也不知道他那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罗用这边,就算他们那些人走了,他还得接着做打谷机,每个村子一台打谷机的配制,是远远满足不了时人对于这款农业器械的需求的,更何况河东道以外的人根本也没有分到什么打谷机。

    罗用他们现在再做打谷机,那自然就是用来卖钱的了,有了先前那两千多台打谷机的制作经验以后,这些工匠们现在打造起打谷机来,那完全就是熟门熟路了,尤其他们这些本地的匠人,这几个月多少也从那些长安来的匠人那里学到了一点东西,算是增长了技艺。

    随着天气一日日转暖,各地前来西坡村购买打谷机的人也越来越多起来,有一些是大家族派遣仆役过来,买回去自家庄园使用,有一些则是商贾们前来买货,还有一些则是各地农人组成的队伍。

    罗用他们这边的打谷机作坊是从去岁冬日到今年开春,一直都在持续生产,没有间断,所以早春这时候并不缺货,只要是过来这里的,大多都可以及时买到货回去。

    “村正你看,早前与我们同路的那些商贾言是只要进入了离石地界,就基本上都是水泥路了,这话果然不错。”这一日,从孟门关那边过来一群农人。

    这些人乃是来自关内道的同州焦篱堡一带,那边已经比较靠近长安城了,在他们村庄的对面,便是河东道地界,刚好是汾水与黄河的交汇处。

    在黄河对面的宝鼎、桑泉那些地方,去岁秋日便已经分得了打谷机,他们关内道这一边的人都很眼馋。

    无奈当时正忙着秋收,待到秋收过后,又被征了一次徭役,二十几日的徭役再加上路途往返,平白便耗去了大半个冬日,好容易等到开春天气暖和一些,他们那几个村子里的人,连忙就组织了队伍来西坡村购买打谷机。

    若是他们自己不来买,待过些时候,应也会有一些商贾拉了货物到他们那里去卖,毕竟像焦篱堡那样的地方,商业也是比较发达的,与那些偏远苦寒之地不同。

    只是这样一来,必然又要叫那些商贾赚去一笔,农人手里那几个钱财来得不易,大伙儿都不舍得这个钱,于是便各家各户凑一凑,给这些出门的村民备些干粮,再凑几个脚夫钱,叫他们来西坡村买打谷机。

    “离石这地方,与前几年确是大不一样了。”那个被人唤作村正的老汉言道。

    “村正从前来过此地。”一个年轻人马上就问了。

    “早十几年以前,还打仗呢,咱那边不少人都被征了民夫,从河东道那边走,一路送粮草到孟门关,期间便曾经过离石当地。”村正说道。

    “那时候的离石县是个什么样,可比得上咱焦篱堡?”一旁又有人问。

    “十几年前,今日这里打一场仗,明日那里又有人造反的,那时候天底下都差不多,好不到哪里去,咱那边好歹距离长安城不太远,多少要比这边强些。”这个村正说话还是比较含蓄的。

    “如今看起来却是比我们那里要强上一些。”这个话说出口,心情也是有几分失落的,谁人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好。

    “谁人不知离石县出了个罗三郎。”一旁有人笑着说道。

    这种事哪里又能羡慕得来。那罗三郎即非是被谁举荐出来,也并无跟随过什么名师,全然天生天养一般,这样的人物,怕是几百年也难得出一个。

    这一行人在大路上走着走着,忽然有人喊了一声:“你们看坡上那个是甚?怎的自己还会转呢?”

    他们之前可从未见过这种物什,这时候谁也说不清那是甚,于是便把板车停在路边,跑到坡上去看究竟,一看之下,便也有些明白了,这个大转轮乃是汲水之用,能把低处的清水汲到高处,再通过一些水沟,将这些清水引到各块田地之中。

    这些人看得直呼奇妙,同时又很不解,这般好用的汲水灌溉之法,怎的他们那边竟然闻所未闻……

    与此同时,因那唐俭将这筒车灌溉法在朝堂之上大夸特夸了一番,长安城那边一道文书过来,郝刺史便只好骑上马,连日奔去了长安城。

    朝堂之上,圣人细细问过他那筒车灌溉法的原理,又了解了他在石州当地的推广效果,之后便把他给夸奖了一通。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却又有人站出来质问郝建平说:“此灌溉法既是如此好用,你因何不将它上报朝中,可是贪图功绩?”

    这着实是冤枉郝刺史了,这件事他先前分明已经写了文书上报朝廷,只是没有人重视罢了。

    然而这个话他却偏又不能说,这话一说出来,岂不是就要牵扯了别人出来?万一当初他的那一份文书是皇帝陛下自己亲自查阅的呢?还想继续当官了不想?他可没有一个势力庞大的家族在背后给他撑腰。

    可就这么蔫头耷脑任人责问,郝建平着实又咽不下这口气,联想到上一回献打谷机的事情,心头更是火起,只听他张口便道:

    “就怕你们又言此乃妖物,不敢用。”

    第196章 第七谷?

    说起来,郝刺史当初的那一份文书,还真就是皇帝自己亲自查阅的。

    皇帝陛下这两年比较关注离石县那边的发展,早早就已经交代下去,言是但凡有离石那一边的文书呈上来,全都让人拿来给他亲自查阅。

    这一回郝刺史的那一份文书呈上来的时候,他正在忙着筹划城州那边那个罐头作坊的事情呢。

    又因秦岭一带当年的杜仲胶马上就要下来,朝中几位大臣也在争论不休,有些人认为应该给基层部队先配上胶底皮靴,因为他们时刻都要准备出战。

    还有人认为应该先给长安城这边守城官兵以及将领们还有所有公务员一人配上一双,横竖也不是很多,长安城可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脸面,常常会有外国大使前来觐见,莫要叫他们小瞧了大唐才好。

    就在这又忙又乱的工夫,皇帝陛下看过了郝刺史的那一份文书,心中便想,这事还是稍微放一放吧,待到全国各地收完了赋税,那郝建平前来长安城述职的时候,自己再仔细问一问他。

    结果忙着忙着,他后来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郝建平上京城诉职的时候,他也就是草草见上一见,这都已经算是给他们石州面子的了,去年冬天那么多官员进京述职,总共也没几个人见到了皇帝的。

    “咳咳,郝刺史数月以来在石州当地推行筒车灌溉之法,劳累奔波,造福百姓,实乃我大唐地方官员之典范……”皇帝这时候也不提什么文书不文书了,只管给郝建平戴高帽。

    “如此良臣,如何能以贪功之名污之?”朝中立马又有其他人站出来说话。

    “立功便是贪功,看来这朝堂将来便要留给那些无功之人了。”说话那官员年岁不小了,火气却很旺。

    “你道谁是无功之人?”那边阵营里登时便有人跳脚。

    “我道的自然是那无功之人。”老头他纵横官场几十年,岂会被这一句两句给噎住?

    这朝堂之上一旦吵吵起来,那着实也是热闹得很,皇帝陛下往他那木榻上一靠,不管了,看戏吧。

    待到他们这些人吵得差不多了,皇帝问过几个大臣的意见,然后便在朝堂之上现点了几个人的名字,令他几人与郝建平学那筒车灌溉之法,学习地点就在长安城外西山脚下。

    这筒车灌溉之法,相较于翻车确实有不少优点,但它也有一个限制,那就是必须要在水域有落差或者是水流比较急的地方才好使用,平原地区那种大江大河大池塘的,有些地方水流很缓,地形又十分平坦,这筒车到了那样的地方就没什么用武之地了。

    所以大伙儿都觉得,这筒车灌溉法在山区坡地推广最为合适,平原地区还是继续使用翻车就可以了。

    另外,在长安城这边,打谷机的生产这时候也被提上了日程。

    在之前那几个月,不仅是离石县那边的匠人从长安匠人身上学到了东西,这些长安过去的匠人,同样也学得了那制作打谷机的手艺,在那边待了几个月再回来,他们这时候的技艺也都已经十分纯熟了。

    长安城这边造出来的打谷机,便不是拿去卖钱,而是先运送一批到全国各地州县,给当地工匠做样子,然后再令各地官员在当地推广此物。

    另外,长安城中那些大户们,对于这个打谷机也都是比较眼馋的,去岁郝建平上京城献打谷机的时候,被那些人那么一闹腾,这个打谷机的推广工作就耽搁了,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大伙儿都希望自家庄园今年夏收的时候能用上这个东西。

    有了这打谷机与那筒车灌溉法,再加上先前的烧土粪法,随着这些先进技术与农具的推广,即使是一些相对干旱贫瘠的土地,应也不愁种不出庄稼。

    先前竟还有人言那罗三郎乃是妖物,什么妖物会这般好心,行如此造福众生之事?听闻那罗三郎这两年亦是四处搜集种子,将来果真就会被他找到第七谷第八谷也未可知。

    半月之后,西坡村这边……

    “三郎,你看这几株是甚?我瞅着竟有几分像豆子。”这一日,姚家阿翁扛着锄头从坡上下来,见着罗家前边那片地里头长了几株半尺多高的植物,乍一看竟还以为是豆子,仔细再看,到底还是不一样的东西。

    “甚?豆子?”坡下有几个路过的,一听这个话,连忙就凑过来看热闹了,先前他们还开玩笑说罗三郎种不出第七谷,莫非……

    “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瞅那种子倒是不像豆子。”罗用这时候也从院子里出来了

    “许是什么瓜类?”有人猜测道。

    “也不像瓜类。”瓜类大多都是爬藤的,像他们这里常见的胡瓜瓠瓜冬瓜这些个,哪里有这个样子直直一根杆子的。

    数日之后,许二郎他们那些人也从外边回来了,比预计的倒是略早一些,因为在太行山区那边,很多村人得了消息,便自己出山来取打谷机,倒是给许二郎等人省了不少功夫。

    说到罗家院子前面那几株植物,许二郎他们那些人也没有一个认识的,有人猜是菜蔬,有人猜是野草,还有人在心里暗暗期待,这个东西将来能长出第七谷来,虽然大伙儿也都知道这个希望很渺茫。

    时间一日日过着,罗家院子前面那一片田地也是一天一个样,有些植株死掉了,有些植株被辨认出来是野草之类,顺手就被拔去了,还有一些弄不清楚是什么的,便被留在这一块地里头一直长着。

    五月份,先前那几个植株纷纷开出小百花来,引得一些坡上的野蜂飞过来采蜜。

    再过些时候,那些花儿谢了,渐渐的,就长出一些小小的果子来了,村人们瞅着,心中便有几分失望:“看着倒像是山上的野果,吃不得的,这一类的野果一般都涩得很。”

    “要不然摘一个尝尝?”有人问罗三郎。

    “还是等它熟了再说吧。”罗用才不要空口生吃这玩意儿。

    “还是我来帮你尝尝吧。”有人自告奋勇,伸手便从一棵植株上扯了一枚个头最大的,约莫有小拇指那么大的果子下来,也不洗,用手指搓了搓,直接就丢嘴里去了。

    “……”众人都笑嘻嘻地看着他尝果子。

    “……”罗用也在一旁笑嘻嘻看着。

    “嗷!!!”那人刚咬了两口,便张嘴干嚎起来。

    “怎的了怎的了?”村民们纷纷询问,又有老人在一旁念叨:“不能吃就赶紧吐出来吧,还含着干啥呢,也不晓得有没有毒。”

    罗用肚子里都要笑抽抽了,生吃辣椒啊这是,虽然说嫩辣椒的辣度并没有那么高,但这可是朝天椒啊。

    “哎呦……我这嘴啊……哈……哈……”那汉子还吐着舌头在那里哀嚎呢。

    “啥味儿啊,可是涩得厉害?”大伙儿都挺好奇的,瞅他也不像是有什么事的样子,纷纷都把心给放了下来。

    “火烧火燎啊嘶……”那家伙有生之年头一回吃辣椒,这劲儿一时半会儿怕是缓不过来。

    “不涩啊?”大伙儿对野果的普遍印象就是涩。

    “不涩,辛!”那汉子言道。

    “身体可有什么不适?”经过这一番折腾之后,村人心中那一点对于第七谷的期待,也已经被那雨打风吹去了。

    “并无。”除了方才出的那一头热汗,倒是没有其他什么不适,嘴上的辣劲儿这时候也稍稍过去了一些,不似方才那般难耐。

    村人们失望了,罗用心中却是高兴得很,生活中怎么能少了辣椒呢。

    经过先前那村民的试吃之后,大伙儿至少知道这个东西应该是没有毒的,三郎要种便由着他种把,十七八岁的年纪,还有一些小孩子心性呢。

    等到那些辣椒长到差不多的时候,罗用珍而重之地摘了一把,拿到许家客舍炒菜去了。

    没办法,他们家没有铁锅,先前买给田崇虎炸臭豆腐的铁锅,后来也被他拿去造了打谷机。

    自家师父要借铁锅一用,许家人还有什么好说的,连忙就把灶台给他让了出来。

    罗用就在他们那里取了一些葱姜蒜,放在油锅里先炒出香味,然后又放了猪r_ou_下去炒,再放辣椒,翻炒两下,那味儿登时就不一样了,罗用守在锅旁一边炒菜一边吞咽口水,他这都有几年时间没正经吃过辣了!

    厅堂外面……

    “咳咳咳!罗三郎究竟在里头做的甚?”

    “哎不行了,我到外边透透气。”

    “咳咳!”

    “这回这物什,闻着竟比那臭豆腐还要厉害些。”

    第197章 麻婆豆腐

    话说唐初这时候的人着实也比较有探索ji,ng神,罗用的那一盘农家小炒r_ou_,炒的时候那么呛人,炒完了端出来,这些人竟然都还敢拿起筷子夹来吃。

    “嘶……这么辛!”

    “比五辛菜还厉害。”

    “我觉着倒是不如五辛菜。”

    “炒r_ou_倒是挺香。”

    “就是不知吃下去以后对身体有没有什么妨碍。”

    “三郎,此为何物?”有人问罗用道。

    “不知。”罗用也是好久没有吃辣椒了,这会儿正就着一大碗粟米粥吃辣椒炒r_ou_,吃一口辣椒炒r_ou_,嚼几下,然后就要喝一大口粟米粥,呼哧呼哧的,吃得可带劲儿了。

    “既不知是何物,那便少吃些吧。”一旁有人劝他。

    “与我种子之人,言是此物可食。”罗用这时候吃得正起劲呢,哪里还能停得下来。

    “种子乃是何人所给?”对方又问了。

    “……”罗用停下筷子,抬着头想了好一会儿,言道:“时间太长,不记得了。”

    “……”众人无语,不记得了你还那么确定这玩意儿能吃啊?就你那些种子,前面还种出那么多杂草来呢,那些杂草也都能吃吗?

    偏罗用好似还吃上了瘾,头一天刚吃过小炒r_ou_,第二天又加了辣椒炸豆酱,做炸酱面吃,他家那几个小孩,一个个的也都跟着吃,看得他那些弟子以及西坡村村民很是为这一家子感到忧心。

    好在罗用先前种下去的辣椒也就没几棵,这会儿都还没怎么长好呢,连着摘了两天以后,也就没几个辣椒可摘的了。

    “此物着实有几分奇特,从前竟是闻所未闻。”许家客舍这边,大伙儿最近也都在讨论辣椒这个东西呢。

    他们问罗用这玩意儿叫什么名字,罗用说不知道,然后就有人叫罗用现起一个,罗用就说管它叫辣椒,大伙儿现在对这个名字还有点不习惯,说起来还是此物此物的。

    “那滋味着实太辛,沾在舌头上火烧火燎一般,比生蒜还厉害几分。”有些人吃不了辣的,对这个辣椒的接受度就很低。

    “我觉着却也是别有一番滋味。”这是比较能吃辣的,除了辣味,还能品出一点辣椒的其他滋味来。

    “阿兄,这些都要种上吗?”

    罗家这边,罗用又开始种辣椒了,他家一个油纸包里,包了好些辣椒籽呢,这会儿便取了春日里育苗用的那些陶罐出来,打算在这些陶罐里全都育上辣椒苗。

    “这东西好吃吧?”罗用问他们。

    “好吃!”七娘那丫头对辣椒的接受度最高,也不知是天生就比较能吃辣还是怎么的,前两日罗用做的那个带辣味的炸酱面,她可没少吃。

    “待这些辣椒都种出来了,阿兄便经常与你们做。”罗用笑眯眯道,他已经忍不住要开始期待各种各样的辣菜了,麻辣烫啊,麻婆豆腐啊,水煮r_ou_片啊……

    “阿兄,此物换不得钱财吗?”五郎这财迷对辣椒的热情倒是没有多高,他就想知道这东西能不能换钱。

    “只要有人喜欢,自然就能换得来钱。”等到时候推几道热菜出去,打响了名声,何愁换不回钱来,尤其是在南方一些多瘴气的地方,这辣椒简直都能救人与水火。

    罗用穿来这里这么长时间了,对这个时代的气候多少也有了一些了解,要说气温的话,好像跟后世也相差不是很多,但是感觉总体还是比后世更加shi润一些。

    这样的shi润在他们离石县这里还是比较合适的,对于南方很多地方来说,shi度可能就有些太高了。

    而且在眼下这个年代,整个地球的森林覆盖率都很高,很多原始森林都还没有遭到破坏,在南方的很多地方,瘴气普遍比较严重。

    听说辣椒这个东西还可以抵御瘴气,后世那些最喜欢吃辣椒的省份,像四川、湖南、江西这些省份,大多都是一些空气流通不是特别好,容易形成瘴气的地方。

    “能换好多钱吗?”四娘也凑了上来。

    “自然。”罗某人信心满满地说道。

    一听辣椒这个东西能换好多钱,家里这几个小孩都来劲了,一个个装土的装土,浇水的浇水,认认真真把那些辣椒种子都埋在陶罐里,希望能早早育出辣椒苗。

    如今天气暖了,这些陶罐便不需再放炕头,只需靠墙摆放在屋檐下,日日浇水,待它们长到可以移栽的时候,再移到地里去便好了。

    待到先前那几株辣椒开始成熟的时候,罗用采了一些红辣椒回来,在许家客舍那边做了一回麻婆豆腐。

    虽然没有郫县豆瓣酱,用他们自家产的大酱代替了,但这道菜还是为那些没有吃过麻婆豆腐的唐朝人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辣椒够辣,花椒够麻,豆腐够嫩,许家客舍自制的炒面勾芡又很香浓。

    看着那些士族郎君们一边抹着汗水鼻涕,一边筷子还要往盘子里伸的情景,罗用不禁也想起自己少年时期刚刚接触到川菜那几年。

    罗用从前与罗奶奶一起生活的那个小城也不怎么吃辣椒,祖孙两人生活也比较节俭,罗用从小都是在家里吃的饭,直到后来出去上了大学,才一下子接触到了许多外地口味。

    像这个麻婆豆腐,罗用从前就没少吃,刚开始不怎么能吃辣,吸着鼻涕噙着眼泪他也要吃,吃到后来就变成无辣不欢了。穿来这里的这几年时间,着实也是难为他了。

    瞅瞅眼前这些人,罗用就觉着自家那些辣椒应该是不愁没市场了。

    看来中国人的口味古往今来都是差不多的,麻婆豆腐这道菜无论是在二十一世纪还是在公元七世纪,都注定是要横扫大江南北。

    贞观十一年五月底,离石罗三郎开始向周边民众高价收购胡豆,一斗胡豆五文钱,几乎要与粟米同价。

    只可惜乡邻之间种植胡豆的人并不多。时人皆言此胡豆一物,乃是当年张骞出使西域之时,从西边带回中原的作物品种,因它乃是从胡地而来,百姓便称它为胡豆。

    这胡豆也不是粮食,一般人家种得都不多,少的就种个几十株,多的几分地,不过就是给家里添个菜而已,从前也不见有人肯出什么大价钱来买。

    “师父,我昨日又从外面收来两斗胡豆。”这一日清晨,刘活提着一袋胡豆,也就是蚕豆,来到罗家院子。

    “可还是按五文钱一斗收来?”罗家这时候正在吃饭,罗用听到了声音,连忙放下筷子就出来了,一边说话,一边就从荷包里摸钱。

    “正是。”刘活笑了笑,又问:“近日以来收了不少,如今可是够了?”

    “若是遇着,你便替我再收一些。”罗用打算用这些蚕豆做郫县豆瓣酱的,他先前做过几年大酱,对于制酱一事,也是比较有信心了,所以这回就想多做一些,这时候做下去,夏日里晒上几个月,待到今年入冬,发酵的时间虽然还是短了一些,但差不多也能拿出来做菜了。

    “你可吃过早饭了?”付了钱,又从墙边取了箩筐将那些蚕豆倒在筐中,罗用又问刘活道。

    “吃过了。”刘活一手拿着麻布口袋,一手把那十文钱往怀里揣,笑嘻嘻说道:“这两日要跑一趟定胡县,那边若是也有胡豆,我便还帮你收一些回来。”

    “那你到时候若是果然收到了一些,便雇几个脚夫,莫要心疼钱。”罗用交代道。

    “我省得。”刘活答应一声,摆摆手,这便出了罗家院子。

    在罗家院子前边的那片荒坡上,这时候已经被开出了挺大一片田地,上边种着的一株株辣椒苗正在迎风招展呢。

    罗家那几个小孩整日没少给它们浇水施肥,恨不得把这些辣椒苗当祖宗供起来,就因为罗用说它们将来能换很多钱。

    要说罗家现在收入也还不错,罗用那些弟子都给他分成呢,现在连许家客舍每个月也要给他送钱过来。

    另外还有水泥作坊和打谷机作坊的收入,待到再过几个月,今年的杜仲树叶又该下来了。

    “阿兄,咱家现在还欠多少钱呢?”这一日吃过晚饭,四娘那丫头坐在炕沿剪脚趾甲,剪着剪着又想起这一茬来了。

    “你自己看。”罗用顺手拿了炕柜上一个本子递给她。

    “我也要看,我也要看。”闲得在他们阿兄的炕头上打滚玩儿的六郎七娘那两个,这时候连忙也凑了过去。

    “唔……五百、这个是五百钱,这个是……一百五十……”七娘那丫头假装自己看得很懂的样子,

    “呆子,这是五百贯,这个是一百五十贯。”四娘伸手就在她额前弹了一下。

    “阿兄,阿姊又打我。”若是罗用不在这里,她挨着一下也就挨了,刚好这会儿罗用在呢。

    “阿姊说得对,是贯不是钱。”罗用伸手揉了揉这丫头的脑瓜子,家里这几个娃娃,就数她最会撒娇。

    “唔……好多钱啊!”一想起那个小本本上写着的巨大数额,七娘小丫头忍不住也要叹上一口气,一贯钱可有好多呢,拎在手里都好重的,她们家竟然欠了别人好几个几百贯那么多。

    “这些债务要到何时才能还完?”四娘忍不住也问了。

    “不知。”罗用说道。

    “阿兄,待我们把胡豆酱做出来了,就赶紧卖了还债吧。”五郎忧心忡忡地说道。

    “不急。”罗用捧着一本书靠在炕头上,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

    “……”罗四娘。

    “……”罗五郎。

    “……”罗六郎。

    “……”罗七娘。

    “家里这些白米莫吃了,拿去换钱吧。”四娘拍板。

    “嗯!!!”剩下那几个小孩连连点头。

    第198章 恋爱的酸臭味

    四娘她们说了要拿那些白米去卖钱,过两天果然就把它们都卖到了许家客舍,许家客舍那边住着那么多士族郎君呢,那些人消费能力强。

    罗用也不管,卖就卖吧,不吃白米他还能吃面呢,只要家里这些小孩乐意,他们吃啥罗用就跟着吃啥。

    现在罗家掌勺的重任又重新回到了四娘身上,罗用只管洗衣服,至于那个书铺,没事的时候过去打扫打扫就行了,许家客舍那边若是有人要买册子,许家那些小孩会过来喊人。

    最近罗家人正忙着做豆瓣酱,每天都要做好几十斤,那些收来的胡豆经过浸泡以后,用木奉槌捣碎,然后就要从里面把胡豆皮挑拣出来。

    每日那大几十斤的胡豆,挑拣起来也是十分耗费时间和ji,ng力的,家里这些小孩得空便坐在院子里拣胡豆皮,接连忙了好一段时间,不喊苦不喊累的,看得罗棺材板儿都要在心里检讨自己是不是做得太过了,叫这些小娃娃们太为这个家里的经济情况c,ao心了。

    不过这种事,有时候该忍还得忍啊,让他们c,ao点心吃点苦,总比把他们一个个都给养成二世祖强吧。

    这一个个小大人似得,罗用越看,就越是觉着稀罕得不行,他空间里明明有照相机,也有智能手机,却不能拿出来拍照留念,实乃人间一大憾事。

    罗家这边一日日地做着豆瓣酱,时间很快就到了夏收的时候。

    这一年夏收,西坡村很多村民都用上了打谷机,不是整个村子用一台那样,而是自家就有一台打谷机。

    从前罗用他们刚做出来燕儿飞的时候,也是村民们手头上都还没有多少积攒,也是大伙儿觉着这个燕儿飞虽然新奇但是并不算很实用,等到买打谷机这时候就大不一样了。

    别看这村子里的人就是卖卖豆腐织织毛衣的,挣得好像也不是很多,但是他们花销少啊,但凡有几个钱,基本上都是攒起来的,这时候打谷机这东西出来了,这么实用的农用机械,罗三郎还给他们本村的人让了利,很多人咬咬牙,便从家里掏了存款出来买一台,有了这台打谷机,那麦子收起来就能省不少力气。

    待到这一年的麦子收完了,地里的玉米也都结出了一个一个的玉米苞,村人知晓罗三郎兄妹几个都爱吃嫩玉米木奉子,最近这段时间就有不少人往罗家院子这边送嫩玉米木奉子来了。

    罗家兄弟姐妹几个,每天都要烀一锅嫩玉米木奉子,有事没事的时候就拿一根啃啃,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呢,一个个都挺能吃,吃了也不见胖,尽窜个儿了,六郎七娘那两个去年刚做的白麻短褐,今年穿着就短了一截,罗用也不管,短就短点吧,村里的小孩都这么穿呢。

    罗家现在已经出了孝期,照理说是不用再穿白色麻衣了。

    不过在眼下这个年代,一般农户也穿不起多好的布料,大多也不舍得花钱去给布料染色,所以基本上都是穿的白色麻衣,那些诗歌史料里提到的白衣、白丁这些个,指的便是平民百姓。

    另外唐代这个时候也有品色服的说法,不过基本上也就是给官服的颜色分了一个等级,虽然也有说了普通老百姓只准穿白色的,但是显然没多少人把这个话当回事,好多商贾农人也穿染了颜色的衣服,并未见有人因此获罪的。

    唐初这时候的民风是带着几分彪悍的,再说前些年国内还有好多造反的呢,眼下这时候边境也还有强敌,当权者还是希望社会安稳多一点,至于颜色这回事,反正我是这么说了的,你不穿就不穿吧,反正只要别闹出什么大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像西坡村这样的小村子,从前基本上人人都是一身的白色麻衣,最多就是像林家那样的人家,能有几件带颜色的衣衫,罗家他们全家人加起来,也就罗用一个人能有一件深蓝色长袍。

    最近这一两年,在他们村子里,穿赭色和青色衣服的人渐渐也多了起来,话说这衣裳的颜色一多起来,他们这个村子瞅着都比从前ji,ng神了几分。

    不过罗用觉得这白色麻衣其实也不错,若是搁在后世,像这种纯天然纯手工的布料买起来可也不便宜,尤其如果再用草木灰和石灰粉浸煮一番,这些麻质的衣服就会变得很白很干净,他们家这些小娃娃们穿在身上,也都挺好看。

    再来说这嫩玉米木奉子,也就嫩的时候才好吃,待后面越长越老,咬在嘴里就没有那么软糯香甜了。

    村人们最近就眼巴巴等着收玉米呢,待收回来玉米晒干了,还了三郎那边的,剩下的种子便都是他们自己的了,这些玉米种子若是担到县里去换钱,得换回多少钱来?

    “三郎,你帮我看看这信里头写的甚?”这一天中午,过了午饭时间以后,林五郎拿着一张信纸来到罗家院子。

    “拿来我看。”罗用知晓又是自家阿姊写信回来了,因那白家叔侄一直待在许家客舍没走,他们白家在驿站那边有渠道,所以罗大娘与西坡村联络起来倒也方便,隔段时间就要写一封信回来。

    罗用打开这张信纸看了看,他阿姊现如今写出来的字也是比从前进步多了,在长安城那边应该也是有在学习的,并没有把所有的时间和ji,ng力都花费在做生意挣钱上面。

    对于这一点罗用感到很欣慰,在他看来罗大娘现在也还很年轻呢,将来还是会有很多可能,也不求她能有什么样的文采,至少还是应该要认得字。

    “……长安城的夏日着实是热,到了晚上便有好些人到坊间街道上吹风纳凉,街边店铺挂了灯笼……”

    罗大娘他们两口子的信件里倒也没有说什么r_ou_麻话,就是这些拉拉杂杂的生活琐事,罗大娘说得最多的,就是自己在长安城中的各种见闻。

    读完了一封信,罗用抬头一看,他姊夫林五郎咧着个嘴还在那里乐呵呢。

    “没了。”罗用对他说道。

    “哎,倒是又劳烦三郎了。”他们两口子的信件,也不好意思拿去叫别人读,于是他每回都拿来找罗用帮他读。

    “姊夫何需如此见外。”罗用笑道。

    要说这两口子就是不一样,罗大娘每回给他写信,说的大多都是生意上的事,要不然就是叮嘱他一些家里头的事情,倒是很少像给林五郎的信件一般,跟他聊些自己在长安城中的种种见闻。

    林五郎今日收到了罗大娘写来的信,心情也是好得很,听过一遍之后,将那信纸仔细叠好,揣入怀中,然后又回许家客舍去了。

    黑人阿普很是不错,在许家客舍跟着林五郎学了这么久,现如今他基本上都已经能上手了,甭管是下厨房做菜还是到前厅去招呼客人,他都能应付得来,所以林五郎这时候才能出来开一下小差。

    下午罗用过去许家客舍那边给人上完了数学课,到后厨房去看了看,就看到林五郎拿着纸笔坐在他们那个小厨房里边,一个一个抠着字,看起来是打算给罗大娘回信。

    不过就他那水平,若是没有别人帮忙,根本来年读信都难,更别说自己提笔写信了。

    “阿普,你可知桃子的桃字怎么写?”这不,刚开了个头,歪歪扭扭写了没几个字,就遇着拦路虎了。

    罗用凑过去看了看,只见那上边写着

    “信已收到,耶娘都好,我也很好。”这一句话是每回必写的,这回再写起来,就比较熟门熟路了。

    “长安城夏日炎热。”这一句是大娘那封信上有的,估计是照抄过来。

    “你,莫要,贪凉。”从这里就开始磕巴了。

    “听闻三郎说,长安多()子,你也买来吃……”桃字不会写,空那儿了。

    “啧,酸。”罗三郎咂咂嘴,转身又回厅堂待着去了。

    他才不要留在这里教自家姐夫写情书,没错就是情书,虽然内容都还挺正常,但是对于正在恋爱中的人来说,每一封信都是情书,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子恋爱的酸臭味呢。

    第199章 言出必行

    待到他们这片地方上的玉米成熟的时候,附近就有许多商贾小贩来他们这里收玉米。

    那还不是论斗收,而是论个收,一个熟透了的、可以作为种子的老玉米木奉子,就按一文钱收。不过你得让他们挑拣,若是品质差一些的,就卖不到这样的价钱了。

    近来罗家院子这边每天都有人送玉米过来,当初罗用借给大伙儿的都是玉米粒,他们这时候还回来倒是有不少玉米木奉子。

    多少个大玉米木奉子搓下来能得一斗玉米粒,大伙儿都是算好了的,因最近来他们这里收购玉米的商贩都喜欢整个的,所以他们才这么给。

    罗家那几个小孩最近已经不做豆瓣酱了,整日就在自家院子里晒玉米,玉米木奉子玉米粒晒了一地,若是有谁上门来买玉米木奉子的,便叫他们自己挑,挑了几个就是几文钱。

    别说,近来上西坡村这边来收玉米的小贩还真不少,就他们罗家院子这边,整日都有小贩进进出出的,罗家那些小孩就蹲那儿守着,见谁挑好了就过去收钱,一个玉米木奉子一文钱,这个是一点都不能少的。

    每天晚上吃过晚饭以后,这几个家伙都要凑到罗用那炕头上去数钱,完了还要记账,等到陶罐里的钱攒够了一千文,就用一条麻绳串起来。

    这一年夏天他们家光靠卖玉米木奉子都挣得了好几贯钱,另外那些玉米粒大多也都卖了,只余下没多少玉米粒留在家里,装在半人高的陶瓮里,一个陶瓮勉强装满。

    “阿兄,咱明日吃玉米煎饼吧。”这一日傍晚,将最后的这一点玉米粒装到陶瓮中以后,七娘那丫头咽着口水对罗用说道。

    “行,阿兄明日一早就让五对给我们磨玉米面。”罗用用手掌抚了抚她额头上沾着的碎发,这些时日这小丫头也是出了力气的,瞧瞧这汗水出得,脸也晒黑了不少。

    第二日一早,罗用不仅磨了玉米面,另外还去许家客舍那边鼓捣了小半日,给家里这几个小孩油炸了一大盘馃子出来。

    要想馃子炸得酥脆,那里面就得放明矾和食用碱,食用碱并不算难得,关中地区自古便有用草木灰制取食用碱的手艺,至于明矾,乃是南方的一个商贾给他带来,言是加了此物造纸,最后造出来的纸张就会十分细腻光滑,具体罗用还没有尝试过,不过这些明矾他倒是留了下来。

    明矾这个东西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不过在制作馃子的过程中,罗用并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东西可以代替明矾起到膨化的作用,而且只是少量食用的话,应该也是没有什么妨碍的。

    “阿兄,这是甚?”六郎这时候正抱着一个大扫把在扫院子,这两日晒玉米晒的,他们家院子里挺多灰,负责打扫院子的五郎今日还在学堂没有回来,六郎便自己拿了扫把开始扫地。

    这时候他见罗用端着一盆东西回来,丢下扫把就凑了上去,他已经闻着味儿了,可香!

    “这是馃子,你尝尝?”罗用掰了半个馃子递给他。

    “阿兄!我也要!”七娘那丫头听着声音就从后院跑出来了。

    “行,也给你半个。”罗用笑眯眯也递给她半个。

    “阿兄!这是甚?真好吃!”这两个小孩各自捧着半个馃子跟前跟后。

    果然小孩子对于膨化食品都是热爱的,罗用小时候也喜欢吃油条馃子这些东西,只要是咬在嘴里嘎嘣脆的,吃起来心情就很愉快。

    “等一下还能更好吃。”罗用这就架上陶盘开始摊煎饼了,面糊也是先前调好了的,酱料菜叶子ji蛋也都备好了,葱花也切好了。

    要不怎么说煎饼馃子煎饼馃子呢,煎饼就得配馃子啊,他们家今天这面糊,是在白面里头加了这几日刚下来的新玉米磨成的玉米面调出来的,口感很不错,再打个ji蛋,抹上酱料,配上馃子,放几片青菜叶子,再撒上葱花卷一卷……

    “咔!”这一口咬下去,这几个小娃娃就知道真正的煎饼馃子是个什么味儿了,再也不是从前的半成品了,而是经过数千年时间的发展成熟,最终才形成的一款流行于大江南北的美食。

    “好吃!!!”小娃娃们的反响也是很热烈的。

    “阿兄我还要,你再与我做一个吧!”七娘那丫头央求。

    “乖,你先吃一个,等一下给许家客舍那边送几个过去,回来了我再给你做一个。”罗用还怕他们吃撑了。

    “喂,你们在吃什么啊,怎么都不等我?”五郎那小子一回来就嚷嚷,跟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哼,不好好读书,整日就知道吃。”四娘一边啃着煎饼道。

    第45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南北杂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报纸糊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报纸糊墙并收藏南北杂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