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豪 作者:木兰竹
第15节
而那“陌生小孩”之一的小宝已经不管他王叔,开始破涕为笑,抱着余柏林的脖子,嚷着看花灯;“陌生小孩”之二的大宝则拉着余柏林的衣角,仰着头,一脸亲近仰慕,嘴里不停的叙说自己最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一脸求表扬的态度。
至于“人贩子”封蔚……他正在装酷。
余柏林心好塞。他阴森森的看着赵信一眼。干脆灭口了吧?
赵信打了个寒颤,哪来的杀气!
☆、第42章
余柏林最终还是没有灭口。
怎么可能灭口……
赵信虽然吃惊,太过震惊而掉线的智商重新上线之后,他知道无论背后有怎样的理由,都不是他能问出口的。他很体贴的自己转移话题,并询问封蔚意见之后,很体贴的提脚走人。
他不需要讨好封蔚,自然不会死皮赖脸的留下来。封蔚明显是来找余柏林的,作为好兄弟,他就决定狠心的扔下余柏林一个人面对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永远一副死人脸的封蔚。
赵信回到大部队之后,陈磊没见到余柏林,忙问道:“长青怎不在?”
赵信装作平静道:“家里有人叫他回去,或许有什么事吧。”
卫玉楠也问道:“可是有什么难事?”
赵信笑道:“哪有什么难事,不过是家里来了什么人,让余柏林回去见见。”
陈磊和卫玉楠放下心来。之前才出了婉丽公主那档子恶心事,可别又有什么人蹦出来了。
一旁的人本以为那少年郎是卫玉楠亲戚,却见余柏林已经离开,卫玉楠还不知情的样子,才知道少年郎不是卫玉楠亲戚。
难道是赵信亲戚?
之前闹哄哄的,周围学子除了陈磊之外没人和赵信、卫玉楠熟悉,最多只是认识,不好意思询问。而老师出来的时候,就准备去拜祭了,也没来得及。现在闲下来了,书院的老师看余柏林很顺眼,也以为这是将要来就读的学子,便开口询问身份。
赵信失笑:“不是我家亲戚。夫子之前不是说想见见写了《浅谈》和《集注》的余柏林吗?刚才那少年郎就是余长青了。”
夫子一听,不由捶胸顿足。早就想着跟那解元郎聊聊《春秋》,谁知道居然把人放过了!他可有一肚子问题要和他辩论呢!
其余人竖着耳朵偷听,听到那少年郎不是什么即将入学的晚生后辈,而是已经成名的余解元,脸上表情也是很精彩。
没想到解元郎是这等风采的人物,真是名不虚传,根本看不出来是寒门士子。
“你是余解元老师?”淳夫子碰巧听到余柏林称呼陈磊为老师,更没有多想余柏林的身份。那余柏林的老师不是张岳吗?
陈磊解释道:“长青进学前曾在文家族学私塾就读。”
淳夫子知道陈磊曾经在文家族学教书赚盘缠。但夫子和老师这两个称呼可是不同的。看余柏林恭敬的模样,这声老师分量可不轻。
“你倒是捡到宝了。”淳夫子酸溜溜道。若余柏林能在松涛书院就读,这弟子肯定被人抢破头。哪能像陈磊教个小私塾,看到好苗子轻轻松松就独占了。
陈磊微笑不语。这时候面对别人的嫉妒,只要微笑就好。
收了这个弟子,他也是很骄傲的。
赵信和卫玉楠这才回过神来。两人没收过弟子,倒是忘记这回事了。现在想来,陈磊和余柏林之间,哪是普通夫子和学生的关系。陈磊原来是余柏林蒙师啊。
“名师出高徒。有方平兄作为蒙师,怪不得长青能得小三元了。”另有一夫子叹息。
陈磊的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
赵信和卫玉楠对视一眼。没想到陈磊和余柏林之间还有这一层关系。陈磊一直藏着紧,想来是不愿给余柏林增加麻烦。
现在不藏着掖着,大概是因为陈磊兄长官复原职的缘故吧。
余柏林两位老师,都对余柏林护得紧。
不过想着自己家人同样对自己护得紧,倒也没什么羡慕的。
余柏林见赵信离开之后,恶狠狠的瞪了封蔚一眼。
封蔚摸了摸鼻子,道:“不用解释也没关系。他们这种人,惯爱多想。你装作不在意,遗忘今天这件事。他们也会选择遗忘。”
余柏林叹口气,责怪道:“子诚兄这事暂且不提,你怎么又欺负小宝?”
封蔚扭头。唔,转移话题不成功。
“你多大的人了?欺负小孩子要脸吗?”
封蔚望天。啊,今天天气真好啊,明月朗朗星为伴,银河迢迢云似涛啊。
余柏林见封蔚这油盐不进的样子,心里略堵。
封蔚见余柏林似乎真的生气了,才嬉皮笑脸的凑上来讨饶:“花灯节一年就两次,上次正月十五正好下大雪,花灯节没能举办,本来就遗憾的很。这次说好了一家人一起去逛花灯,你也同意了,半途毁诺,还不准我生气一下?再说了,我这哪是欺负小宝,不够逗逗他。我小时候还常被我哥说是野兽叼来的呢。”
余柏林忍不住望向皇宫方向。所以有什么样的熊孩子,就有什么样的熊家长吗?皇帝陛下你教出这样的熊弟弟真的没问题吗?他一定得把大宝小宝看住了,要是被养成封蔚这样的熊孩子可怎么办?
余柏林觉得,自己是不是操心操的过多了?
“再说了,小宝要不哭着要你,你能抛下那些赵信他们和我们逛花灯?”封蔚说到这,也有点委屈。
平时余柏林要出门和友人游玩他也没捣乱过啊,但这可是七月七花灯节!一年就两次花灯节!年初的一次花灯节还因为大雪取消了没能看到!
余柏林明明之前说好了全家人一起逛街!毁诺非君子所为!
余柏林被封蔚一阵抢白,心里也不由升起一丝愧疚。
白天他出门的时候,听到封蔚说陛下和娘娘可能要出宫一起逛花灯。他心想,这一家人逛花灯,他这个外人掺和什么?正想找借口推脱。碰巧在书院时,赵信等人提议一起去看花灯猜灯谜,他便顺理成章的让人回去说了一声晚上要晚回去,不和他们一起出门了。
谁知道陛下和娘娘有事耽误不出宫了不说,还把大宝小宝留下来。
想着家中三只宝宝眼巴巴的等自己一起看花灯,虽然场景很雷人,但余柏林的确有些愧疚,于是语气也忍不住软和几分:“我以为陛下和娘娘会和你们一起逛花灯,想着你们一家人一起,也能自在一些。陛下和娘娘临时有事不能出宫,你只需差人来说一声就成,我自会找借口回来,何必说谎骗小宝?”
封蔚听余柏林语气,就知道今天这关又过了。正如余柏林了解他一样,他也对余柏林的脾气摸得很透,三言两语就打消了余柏林的怒气,还对他们产生歉意。
封蔚顺杆子往上爬,又抱怨了几句,然后顺顺利利的将欺负小宝的事情揭过,准备开开心心的逛花灯去。
这时候王府侍卫神出鬼没般冒出来,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一架两架豪华马车,一架坐人,一架放满可能用到的东西,比如衣物之内。
古代贵族,逛个街也是很麻烦的。
余柏林这衣服穿了一天,自然有了汗气。和一群同辈学子出游自不需要讲究那么多,但现在有条件换一身衣服,余柏林也不会亏待自己。
何况小宝在他胸口又抹鼻涕又抹眼泪,那一团一团的在浅青色衣服上,特别显眼。
封蔚这次“拦截”余柏林的行动势在必得,马车上当然有余柏林的衣物。
余柏林换上一身藕色的长衫,头发因未及冠,只用一根青玉做的簪子高高挽起,若配上一把折扇,更有翩翩玉面少年郎之感,连平时周身老成的气质,都被这年轻粉嫩的颜色给消去了几分。
只可惜余柏林手中要牵着孩子,当然不可能拿着折扇装装风流名士了。
这里距离看花灯的那一条长街还有些距离,余柏林和封蔚带着孩子乘坐马车前去,比步行的那一行人要先到达。从长街的这一头逛到那一头,只要不走回头路,和那群人撞到的可能性较小。
不然余柏林还得费脑经解释一通。
余柏林等人到达的时候,长街已经人来人往,小贩们的叫卖声和行人的欢笑声糅合在一起,此起彼伏,颇有一番盛世景象。
封蔚虽烦下人跟着,余柏林却担忧两个孩子的安全,于是封蔚点了两名王府侍卫跟随其后,说是护卫安全,不如说是帮着拿东西。
小宝年幼,一直被余柏林抱在怀里。但大宝也不过五岁,多走几步就累了。虽然大宝懂事,走累了也自己忍着,可余柏林时时刻刻注意着他,怎么会不知道?
余柏林担心封蔚不靠谱,牵着大宝会不自觉的松手,便和小宝商量之后,让封蔚抱着小宝——一直抱在手中,总不会丢了吧?
余柏林牵着大宝,走一会儿见大宝有些累了,就抱起来让大宝歇会儿。抱一截路,让大宝走一截路,余柏林也不会觉得累。
小宝虽然更喜欢让余柏林抱着,但他也和封蔚建立了较为深厚的感情,即使封蔚经常欺负他。因此封蔚抱着小宝,小宝也不会不高兴。他知道自己需要一直被人抱着,余柏林会很累,所以还是王叔累一点比较好。
封蔚:……你个小没良心的,谁是你才是你亲叔叔?
大宝自觉已经是大孩子了,被余柏林抱着还有点不好意思。他将小脸贴在余柏林脸上,小声道:“林,我可以自己走。”
“我已经很久没抱过大宝了。给我一个抱抱大宝的机会好不好?”余柏林用脸颊蹭了蹭大宝软软的脸蛋,“今天可是一年只有两次的花灯节哦。”
大宝想了想,认真道:“好,给林抱。”
封蔚笑眯眯的凑过来,让怀里小宝把头伸过来,也在余柏林的脸上蹭了蹭,余柏林回蹭了一下,痒的小宝“咯咯”直笑。
封蔚也把脸伸过来,余柏林嫌弃的躲开。
封蔚:qaq。
余柏林:成何体统!
封蔚抱着小宝,蔫哒哒的跟在余柏林,不一会儿就被花灯吸引了,重新高兴起来。
“长青!这盏花灯不错!”封蔚在一个摊子前停下脚步,满脸写着“我想要”。
余柏林抬头,那是一盏很大的走马花灯。灯笼内热气蒸腾,带动了中央的轮轴,轮轴上画着的将军被投射在灯笼壁上,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追寻猎物,旋转如飞。
“客官好眼力。”那商贩笑眯眯道,“不过这走马灯可是不卖的,是小的这里的镇店之宝。若客人的确喜欢,可猜谜来赢。”
猜灯谜是花灯节必备的节目,余柏林见封蔚和大宝小宝的视线都被那走马灯吸引住,不由笑着叹了口气:“这灯谜是怎么个猜法?”
小贩指着桌面上的一块布道:“规则都写在这里了,客官先看看,不明白的小的再给您解释。”
余柏林低头,那布上写着的规则很简单。两文钱抽一次签,签上有题。连续答对五道题可以得一个小灯笼,连续答对十道题可得一个大灯笼,若要赢得那走马灯,需要连续答对二十道题。
当然,若没能答对,分别答到第五次、第十次和第二十次时,店家有小礼品相送。
总的来说,要赢灯笼不容易,但店家这活动也并不坑人。
余柏林还未开口,身后王府侍卫已经递给小贩四十文钱,居然是要一次性抽二十道题。
余柏林无奈,好吧,赶鸭子上架,不得不答了。
这时候他正想念赵信、卫玉楠和老师。若这三人在,群智群力,想来连续答对二十道题还是不难的。
只他一人的话,还真有些困难。
这些题中有对对子、有猜谜、有古往今来的诗词填空,对对子余柏林很快就答出,谜语中关于字谜的部分也难不倒他,诗词他为了了解这个世界的历史,看书时背了不少,只当朝的一些诗不太清楚。
到最后,余柏林有六道题未能答出,其中三道是猜谜,答一物;还有三道是诗词填空。
余柏林冥思苦想,不得其解,不得已把求救的视线投向封蔚:“澈之可知这几道题答案。”
封蔚想了想,还真把那三道谜语答上了。只那三句诗词填空,他也一筹莫展。
封蔚抱怨道:“连你都没听过,可见这三句诗也不是什么有名的。”
小贩笑道:“客官可不能这么说,这三句诗应该是这些题中最容易的了吧。客官们把难题都答上来了,这容易的题怎么答不上了。既然客官已经答的差不多了,小的也给个提示。”
他指着其中两句诗道:“这两句是大名鼎鼎的李湘陵的诗句,这一句是京中才子赵子诚的诗句。都是脍炙人口,市井小民争相传唱的名句。”
因为已经停下脚步,大宝和小宝都从两人怀里下来,牵着两人的手,仰着头看着余柏林答题。
大宝思考了一会儿,晃了晃余柏林牵着他的手,道:“林,这句我能知道。”
余柏林见大宝指着的是赵信的诗,不由苦笑:“要是子诚兄知道他新出的诗集我还没背下,这次割袍的对象就不是芝兰,而是我了。”
封蔚见大宝答上之后,才嫌弃道:“你读过他的诗就够给他面子了。”
小贩一听这两人谈起赵信那熟稔的语气,就知道他们和赵信认识,说不定交情还不错。他心想,能和赵公子熟识的人,或地位、或学识,总有一样不一般。看这两人穿着打扮,一看就是富贵人家,而那浅色衣衫的公子能将这么多偏题怪题答出来,可见学识不错。
成功的小贩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也有一颗多窍的心,他当即笑道:“原来是赵公子的友人,难怪客官能答对这么多题了。李湘陵虽然出名,但毕竟离开京城挺久了。客官不记得他当年轰动京师的诗句也难怪。”
被小贩捧了一句,封蔚心里舒坦不少。但另外两道题还是答不上来,走马灯还是得不到,封蔚还是不高兴。
“怎么没有林的诗。”小宝不太懂大人们说什么,但说到轰动京师的诗句他还是勉强知道的。什么赵子诚什么李湘陵,他都不认识,他只知道林。
封蔚闻言使劲点头:“就是,没眼力,长青的诗才更好。”
余柏林尴尬道:“澈之,李湘陵和子诚兄的诗不比我差,你可别乱说。”
封蔚哼哼两声,道:“算了,得不到走马灯就算了。至少有一个大灯笼一个小灯笼,大灯笼给大宝,小灯笼给小宝。”
余柏林叹气:“也只能这样了。抱歉。”
不知道这条街还有没有卖走马灯的,猜谜还是难了些。
小贩笑眯眯的让两个孩子选灯,小宝选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莲花灯,大宝选了一个憨态可掬的老虎灯,有他脑袋大小。
两小孩一人提着一盏灯,十分高兴,并没有因为没得到走马灯而难过,余柏林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要亲自提着灯笼,两小孩都不愿被抱着了,余柏林和封蔚只得小心翼翼的将人牵着护着,生怕被人挤到了。
小贩笑着目送余柏林等人走远之后,才收起笑容,啐了一口后,道:“哪来的狂妄书生,居然自比李湘陵和赵子诚,真是不知好歹。我做生意堂堂正正,可不会放无人知晓的诗句,故意让人答不上,骗人钱财。”小贩一边说,一边整理题卷。他倒出来的题卷中,有好几张都是余柏林在牡丹诗集和敦郡王刊印的诗集中留下的诗作。
只可怜余柏林出名之时还未曾有字,写《春秋集注》的时候也因为现代人的思维惯性,忘记把字加上,导致“长青”这个字只有少数人知道,白白挨了小贩的鄙视。
待余柏林殿试中的,书店老板请求重新刊印浅谈和集注时,才加上了余柏林的字。
这再说起“余长青”之时,才不会让人一头雾水问“那是谁”。
而小贩那时回忆起七月七花灯节上这一幕,捶胸顿足,悔之晚矣。早知道那是文曲星公,他肯定分文不要,将花灯奉上,只求其留下墨宝一副,恭恭敬敬的供起来,让自家子孙每天早晚祭拜,说不得也能考个功名回来!
但这时候他不知道啊,余柏林也没得到免费赠灯的待遇。
他们又逛了一阵子,买了不少东西,又猜了好几次灯谜。两个王府侍卫已经完全沦落到替他们拿东西的下人的地步。
直到这两人已经拿不下了,余柏林等人才找了个卖吃食的小摊坐下,两位侍卫抱着东西,去一直紧跟着他们身后的马车放东西。
这两位侍卫是轮流去的。一位放东西的时候,另一位保护封蔚和两位皇子的安全。
虽然封蔚表示自己的武力值绝对能护得住大宝小宝。
“至于长青你……唔,真打起来,说不准是你保护他还是他保护你。”封蔚指着那侍卫道。
侍卫脸立刻黑了。
余柏林看了看那侍卫的黑脸,干咳了几声。
和王府众人混熟之后,余柏林好奇古代是不是真的有神奇的功夫,封蔚又不肯和他认真打,他便和王府一干侍卫切磋了一番。
余柏林出身大家族,君子六艺要学,国武作为强身健体也是必修。这倒没什么,毕竟只是个锻炼身体用的。但他当过兵,还是特种兵,还是执行过很多危险人物,真刀真枪甚至不用刀枪跟人干过许多场,从厨艺到缝纫(咦?)无所不能的特种兵,还升到了兵头子,不是受伤退役还会继续浪下去。
王府侍卫既然加上了王府两个字,明显就算有一身武艺,也没有见过血。就算见过血,也没有见过凶神恶煞、要和他拼命的人的血。
对上余柏林,自持武艺不错,不然也不会被封蔚选中的侍卫,就成了绣花枕头。
不是他们拳脚差,只是他们就算自幼习武,比起从未学习过正规武艺的、从战场下来的普通士兵,也是打不过的。
于是看上去柔柔弱弱的文人余长青,完虐一干五大三粗的汉子,给这群威武雄壮的汉子们心中,留下了强烈的心理阴影。
偏偏封蔚这个主人还非常黑心眼,时不时就要把这件事拿出来提一提,刺激刺激他的手下们。
这让本来王府侍卫们的心越发的偏向余柏林,特别是在余柏林暴揍封蔚的时候。
该!揍得好!
☆、第43章
当两位侍卫都回来之后,为表歉意的余柏林自掏腰包请两人吃东西。
这摊子买的是凉粉。
这凉粉并不是后世所吃那种用绿豆或者红薯粉做的,加各种调料的那种凉粉,而是一种甜点。
糯米和绿豆粉混合成的粉团煮熟切成细条,浇上红糖水,再放入细碎的果脯。虽然没有冰,但红糖水在井水中凉过,吃到嘴里仍旧是凉丝丝的,非常解暑。
因大宝小宝年纪小,脾胃弱,因此两人吃一碗。其余大人一人喝掉一碗。那凉粉虽然粗糙,红糖水也不够浓,果脯更是只有单调的一种,但偶尔吃起来,也觉得挺痛快的。
喝过一碗凉粉,止了渴意之后,一行人继续逛街。走到一处河边,河面上正有人燃放焰火。
空中花火纷纷,落下时如星光点点,本来已经有些困意的两小孩立刻清醒过来,一边拍着小手,一边笑着尖叫。余柏林见惯了现代比这壮观的多的焰火,本来并不在意。但看着大宝小宝兴奋的样子,他也不由带上了几分兴致。
“这焰火可有贩卖的?”余柏林问道。
封蔚点头:“虽然金贵,但要买还是买得到。”
朝廷要做火器,但零零散散的不纯净的硝石,也够民间做焰火鞭炮。只是那价格,肯定不是普通人家哪来玩耍的。
鞭炮还罢了,那焰火可是有钱人才能玩的东西。
封蔚小时候眼巴巴的期盼了焰火好久,直到封了德王,才开开心心的玩了个够。
封蔚立刻叫人买了一些来,在河边较为空旷的地方放焰火。
先是两位侍卫放,后来封蔚亲自去放,只余柏林对焰火不太感兴趣,牵着两个小孩的手,不让他们上前。
大宝小宝也想试试,在余柏林说很危险之后,就乖乖听话,只在一旁看着。
当夜深之时,大宝小宝该回家睡觉了。封蔚大手笔的将所买烟花全部点燃,璀璨的焰火把周围照的如同白昼,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
余柏林正护着大宝小宝聚精会神的看着,突然听到封蔚叫他,转头一看,封蔚正对着他微笑。
周围是五彩缤纷的焰火,身后是星星点点的灯光,封蔚此刻仿佛处于用图像处理软件虚化了的背景中。
远处高楼上传来阵阵丝竹声,街上有人举着龙型、虾型、鱼型和龟型的彩灯,演一出龙宫戏。
在余柏林回头的时候,那悠扬的丝竹声正慢慢减弱,只一曲萧音独奏,悄悄与夜色纠缠在一起。夜色如水,萧声如水,慢慢浸入了听者的内心。
余柏林心中突然一动,展颜笑道:“我本以为自己不擅长写婉约的诗词,今天好像突然有了灵感。”
封蔚一脸不明所以,疑惑道:“什么灵感?”
余柏林视线投向还在绽放着五彩花朵的夜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他又偏着头看向繁华的街道:“宝马雕车香满路。”
紧接着,他顺着萧音,望向远处高楼:“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最后,他收回视线,笑着看着对面的封蔚:“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叫青玉案·七夕如何?”余柏林戏谑道。
封蔚摸了摸脸颊,道:“你这是在调戏我?”
余柏林大笑着将小宝抱起来,塞封蔚怀里,自己牵着大宝的手道:“开个玩笑而已。回家了吧,大宝和小宝该困了。”
封蔚一脸呆滞:“你正在调戏我?”
“是是是,我调戏你。该回去了。”余柏林品着自己这首即兴所做的词,十分满意。
前世自己几乎没有婉约的诗词佳作,今个儿居然触景生情,写出了一首,的确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
余柏林和封蔚坐着马车回府,一路上,封蔚诡异的安静,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余柏林趁巧乏了,并未注意封蔚此刻的不正常。
待回府之后,封蔚打过招呼之后就回房歇息了,余柏林也只当封蔚也累了。
到了第二日,封蔚便开始忙碌起来。
去年年末边疆大捷,将士们终于进京论功行赏来了。
大军驻扎在京郊,稍作休整之后,选出长相齐整的人,穿戴整齐的盔甲,在骑着马的齐将军带领下,来到京城城外。
封庭携太子,亲自在城外相迎。
齐将军下马跪拜,众将士一同高呼“幸不辱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封庭将齐将军扶起,然后高声道:“众位爱卿免礼。”
封庭身边的大太监尖着嗓子高喊道:“众位免礼。”
将士们再三呼万岁,才起身。
京中衙役已经将从城门到宫门这一条路清道,百姓们在两侧用好奇的目光往外面瞧。
銮驾起驾,齐将军等将士和众位一同来迎的大臣们骑马紧随其后,最后面的是步行的士兵,两侧是护卫的宫中侍卫和京中护卫。
封蔚骑着马,在銮驾一侧,亲领护卫。
百姓们见到銮驾之时,并未有人起头,便已经纷纷跪下,高呼“万岁”,没有人敢抬头直视龙颜。
即使隔着銮驾,他们也不可能看得到皇帝。
当排成长列,穿着整齐的盔甲的士兵走过长街的时候,百姓们渐渐骚动起来,他们神情激动,用着自己的肢体表现着对保家卫国的将士们的敬仰。
余柏林和赵信、卫玉楠、陈磊四人坐在百香楼靠窗的位置,恰巧能将街上景象尽收眼帘。
文人们自持身份,并不与普通百姓挤做一处,多在茶楼酒肆坐着,因此靠窗位置千金难求。
余柏林是百香楼老板之一,才拿到这个好位置。
赵信现在已经知道德王和余柏林之间关系远超其他人所想的亲密,对于余柏林能在德王产业之一的百香楼定下一个好位置,并不吃惊。
——当然,后来他才发现,他太甜了。余柏林和德王之间的关系,比他所想,更为亲密。
也有部分文人囊中羞涩,不愿为一场热闹花费金钱。他们便远远站着,看着銮驾旗帜飘过,和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大臣们,想象着自己封相拜将的一日。
“这时候会不会有人酸道,武人粗鄙?”余柏林突然笑道,“不是有些酸儒向来看不起武人,包括保家卫国的武人?”
“若真有人这么说,恐怕当场就会挨打吧。”赵信摇摇头道,“大部分文人还是正常的。”
“在边疆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无论文武,无论贵贱,统统值得敬佩。”陈磊道,“长青切不可目光狭隘。”
“老师说的是。”余柏林道。
卫玉楠和赵信相视无奈一笑。陈磊对余柏林,真的是如同儿子一般,时时刻刻操心,也不知道在担心什么。余柏林看起来像是需要人护着守着的人吗?
他们两倒忘了,几月前,他们也是这么对待余柏林的。
卫玉楠看着下面将士,其中有他卫家的族叔族兄,他虽弃武从文,但一腔热血却不会因为文武之分而冷却。
“我想起了已致仕在家的祖父常唱的一首诗。”卫玉楠道。
“哦?什么诗?”赵信问道。
卫玉楠放下酒杯,手指点着桌面,打着拍子,轻声唱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卫玉楠唱完一句之后,余柏林、赵信和陈磊纷纷从第二句开始,加入进来,一起唱和道:“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四人的声音加在一起,即使并未故意高声歌唱,也足以让楼上楼下的人听到。
在第三句的时候,已经有不同声音加入进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渐渐,歌声越来越大,唱和的人越来越多。楼外的百姓,或许并不知道这首《诗经》中的《秦风·无衣》,但歌中的感情却是能体会到的。而且诗句并不生僻,多听几遍,就能听明白唱的什么。
或许是歌声太激昂,也或许是百姓们需要用什么来表达心中的敬仰和激动之情——在文宗继位的十几年中,晖朝从无人敢犯边,到了每年必有战事。从常胜不败,到维持和平都渐渐艰难。
因□□定都北边,京中百姓们并不像那些曾经定都在南边的百姓们一样,对边疆战事漠不关心。
若边疆攻破,很快敌寇的铁骑就会兵临京城城下。
百姓们听着惨烈的边疆战事,心中惶恐愤怒,可想而知。
如今,他们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大胜。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百姓们仰首高唱着。他们的音调并不标准,他们的唱腔并不华丽,但所有人的声音集聚在一起之时,声浪阵阵,冲击着人们的心灵。
骑着马的大臣们和步行的士兵们频频往两边望着,一些将士们的眼圈渐渐红了。
他们的胸挺的更直。
终于,终于能用一场大胜,来面对晖朝的百姓,来祭奠战死的同袍。
余柏林等人未曾想到,他们四人的歌声,居然会带动这么多百姓的情绪。
余柏林低头看着街上人头攒动,心中不由升起一股豪情,他将杯中淡酒一饮而尽,道:“若我能入仕,必不让朝中蠹虫再危害边疆将士。”
“好!”卫玉楠给余柏林将酒杯重新添满后,击掌笑道,“我弃武从文,就是为了能站在文臣中为武官说句公道话。我敬长青一杯。”
“你们两怎么就喝上了。”赵信懒洋洋道,“虽然我诗书传家,但这件事也得算我一份。”
“边疆将士护卫边疆,护卫晖朝百姓。我等入仕,自当为其后盾。”陈磊将酒掺满,双手举起酒杯道,“请!”
“请!”
后史官不止如何得知此次聚会,史书记载,晖朝四位比武将更为坚定的主战派,就是在次结盟。
而在外国史书记载,晖朝臭名昭彰的战争狂人,就是在这次聚会中臭味相投,暗中制定祸害世界的机会。
而对于这四个年轻人而言,不过是定下了一个,护住在边疆流血牺牲的将士们,让他们流血不流泪的誓言罢了。
銮驾中,封庭突然听到马车外阵阵高歌,忍不住掀开布帘,对骑着马护卫在旁的封蔚道:“从何人起?”
说完,封庭自己先笑道:“这么多人,哪能知道从何人起。”
封蔚却摇摇头道:“这我还真知道。我看见长青等人突然高歌,歌声就是从那里开始传开的。就算不是他们,他们也应知道是谁起的头。”
封庭不由乐道:“离这么远你都知道?”
“不远,就临街呢。”封蔚道,“我知道他们坐那里,特意看着他们,谁知道长青居然没注意到我正在看他。我骑着高头大马,这么显眼。”
封庭:“……”小孩子脾气,真亏长青受得了他。
“林在?”大宝小声问道,“在哪?”
“在街边看着呢。”封庭放下布帘,把大宝抱起来,放在膝盖上,“等大宝长大了,可以自己骑马了,就能看到了。”
大宝使劲点点头:“我早点长大,自己骑马!”
“不过等大宝能自己骑马,长青应该能陪着你一起骑马了吧。”封庭笑道,“以长青的才华,几年之内,必成朕股肱之臣。”
“肱股之臣。”大宝继续点头,“林很厉害!和大宝一起骑马!”
封庭看着儿子一脸向往的样子,忍不住在儿子软乎乎的脸蛋上捏了捏。枯瘦如柴懦弱寡言的儿子,被余柏林养的白白胖胖进退有度,封庭不由对余柏林更添几分好感。
待这次事了,再带琪芳出去逛逛,跟余柏林好好聊聊。
嗯,主要聊聊那越来越不让自己省心的弟弟。
封庭很纳闷。为什么儿子越来越乖,弟弟越来越熊了。明明弟弟才让他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是他一手带大的。
皇帝陛下坚决不承认,是自己教育问题。
待将士们进宫之后,便是封赏和赐宴。
这些在宫外的余柏林自然不得而见之。他和一干友人酒酣耳热,尽兴回家,趁着几分酒意,将此次所见入画。
一副将士大胜而归入京游街图,在后世炒成了天价但没人能得到——因为在国家博物馆中藏着,是史学家们研究晖朝历史和风俗重要的材料。
据记载,时年为天齐元年。华夏历史上被封为千古一帝之一的天齐帝刚登记不久,余公此时只是举子,围观大捷将士入京。
在这幅图中,有着天齐帝早期的大臣。
其中有些早早的湮没在历史尘埃中,有的则一直辉煌下去,成为华夏历史上最为璀璨的光华之一。
比如那在世界历史上都拥有赫赫凶名,甚至被一些宗教魔化的德王封蔚。
他在画中,骑着马伴在銮驾一侧,正面带笑意,似乎对着銮驾中人说着什么。而銮驾车窗处撩起帘子,只露出一只手之人,应该就是年轻的天齐帝。
众人都称德王身形魁梧,面容凶煞,连后世文学作品中,也将德王演成魁梧霸气的壮汉。
而画中的德王却笑容温柔,举止优雅,如同一普普通通翩翩少年郎。
余公之后还有画作有德王入画。待余公画作渐渐被发现之后,后世根据这位和德王莫逆之交的画作,才给德王“平反”。原来德王并不是魁梧大汉,而是一俊朗爱笑的美男子。
当历史渐渐定论之后,那文学作品中,各种和德王爱来爱去的女子就多了起来。与德王、余公三角恋的女子也多起来,至于加上皇帝四角恋……嗯,也是可以有的。
只是后人不知道的是,性情随和,时常面带爽朗笑容的德王,估计只有余柏林和皇帝一家才能见到。在晖朝大部分人眼中,德王形象就算俊美,那也是如同罗刹一般带着血腥气的美。
只有余柏林、以及皇帝皇后夫妻两,才会坚信封蔚是个傻白甜。
封蔚照旧在宫里过夜,等他回府时,余柏林这一副长画已经画了一半。
其中属于他的地方还没画。
封蔚立刻搬来椅子守在余柏林身旁,瞪圆眼睛看余柏林画他。
余柏林一见他,就找不到画画的感觉了。
他是抱着一腔热血作画,要画出将士们的神勇,和百姓们的敬仰。封蔚一杵在这,瞬间让豪壮的《秦风·无衣》变成了“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
可封蔚知道余柏林要画他,怎么赶都赶不走。他殷勤的给余柏林磨墨,不断催促余柏林“快画快画”。
余柏林无奈,只得先把最前面銮驾处画了。
也还好最前面除了封蔚一个人需要细画之外,其余多是旗帜和銮车,没多少需要费神的地方。
在画封蔚之时,大概是因为身边的封蔚太欢脱的原因,余柏林把画中的封蔚也画的很快乐,眉梢嘴角之间,都洋溢着笑意。
余柏林本来私心想将封蔚艺术美化一下,画作一英武少年将军,剑眉星目,正气凌然。
结果……
封蔚也很不满意。他觉得他其实应该更霸气一点。于是他磨着余柏林,让他再单独为他画一幅。
余柏林用没有灵感推脱,说封蔚要让自己把他画成威武霸气的模样,至少得让他多观摩一下。
可之后很多年,余柏林都难以见到封蔚霸气的模样。虽然同守在边疆时,封蔚倒是霸气了。可他们大多一人出击一人守城,并不在一处。
这导致余柏林画作中,封蔚都是那一副带着阳光般灿烂笑容的模样。
误导了后世研究的学者和思春的少女少年们。
此刻他们两都是不知道后面会有这么多事的。
余柏林用了九天时间,完成这幅画之后。封蔚越看越喜欢,忙找人装裱了,带进宫给他哥看。
成皇后作为后宫女子,没能看到这雄壮的一幕,本来十分遗憾。她见到余柏林画作,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似乎也能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气氛。
成皇后对这幅画爱不释手,生生从封蔚手中将这幅画抢走。
封蔚本是炫耀,结果炫耀倒是炫耀了,画也被人抢走了。如果抢画的对象是他哥,他还能闹腾一番。可抢画的是他嫂子,封蔚也只能蔫了。
慈贞皇后在封蔚未满四岁时就过世,成皇后对于封蔚而言,就像是母亲一样,还是严母。
至于他哥,就是宠溺他宠溺到令人发指的慈父。没有成皇后教着拴着,封蔚肯定比现在性子更野。
封蔚蔫哒哒的回来告诉余柏林,画被成皇后抢走了,余柏林哭笑不得。
皇帝这一家子,还真不像人们想象中的皇帝那样。甚至跟这个社会大部分家庭,都不一样。
他们太随意了,太融洽了,倒像是现代的家庭了。
可余柏林喜欢这样的皇帝一家。
跟之前只想为自己博得一个地位不同,余柏林现在认为,若是跟随这样一位皇帝,想来能做成许多事吧。
运用他从现代带来的知识,一定能为这个国家带来许多意料之外的改变吧。
比如现在……嗯……辣椒西红柿南瓜统统成熟了。
在封庭知道这些新作物之后,就派人去向海外夷人寻找收购。所得种子虽不多,但种出的东西足够让封庭下定决心,派人大肆寻找海外作物。
这些新作物大部分留种,剩余部分还要被封庭做成菜肴,宴请大臣,给他们推销新作物的好处。
连封蔚偷偷截留下来的种子所种出来的果实,都被封庭“厚颜无耻”的征收了大部分。除了留种的之外,余柏林和封蔚居然只够吃几顿。
更可怜的是,这几顿饭还有皇帝和皇后参与。
封蔚表示这日子没法过了,他要出京,要把余柏林一起带走。
☆、第44章
京城在北边,新君登基后,南边的势力总是会更新的慢一点。
只一年时间,封庭已经基本上收拢了北方的权力,包括北边边疆的军权。但南边势力错综复杂,封庭现在才腾出手来收拾他们。
第15节
恋耽美
第15节
而那“陌生小孩”之一的小宝已经不管他王叔,开始破涕为笑,抱着余柏林的脖子,嚷着看花灯;“陌生小孩”之二的大宝则拉着余柏林的衣角,仰着头,一脸亲近仰慕,嘴里不停的叙说自己最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一脸求表扬的态度。
至于“人贩子”封蔚……他正在装酷。
余柏林心好塞。他阴森森的看着赵信一眼。干脆灭口了吧?
赵信打了个寒颤,哪来的杀气!
☆、第42章
余柏林最终还是没有灭口。
怎么可能灭口……
赵信虽然吃惊,太过震惊而掉线的智商重新上线之后,他知道无论背后有怎样的理由,都不是他能问出口的。他很体贴的自己转移话题,并询问封蔚意见之后,很体贴的提脚走人。
他不需要讨好封蔚,自然不会死皮赖脸的留下来。封蔚明显是来找余柏林的,作为好兄弟,他就决定狠心的扔下余柏林一个人面对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永远一副死人脸的封蔚。
赵信回到大部队之后,陈磊没见到余柏林,忙问道:“长青怎不在?”
赵信装作平静道:“家里有人叫他回去,或许有什么事吧。”
卫玉楠也问道:“可是有什么难事?”
赵信笑道:“哪有什么难事,不过是家里来了什么人,让余柏林回去见见。”
陈磊和卫玉楠放下心来。之前才出了婉丽公主那档子恶心事,可别又有什么人蹦出来了。
一旁的人本以为那少年郎是卫玉楠亲戚,却见余柏林已经离开,卫玉楠还不知情的样子,才知道少年郎不是卫玉楠亲戚。
难道是赵信亲戚?
之前闹哄哄的,周围学子除了陈磊之外没人和赵信、卫玉楠熟悉,最多只是认识,不好意思询问。而老师出来的时候,就准备去拜祭了,也没来得及。现在闲下来了,书院的老师看余柏林很顺眼,也以为这是将要来就读的学子,便开口询问身份。
赵信失笑:“不是我家亲戚。夫子之前不是说想见见写了《浅谈》和《集注》的余柏林吗?刚才那少年郎就是余长青了。”
夫子一听,不由捶胸顿足。早就想着跟那解元郎聊聊《春秋》,谁知道居然把人放过了!他可有一肚子问题要和他辩论呢!
其余人竖着耳朵偷听,听到那少年郎不是什么即将入学的晚生后辈,而是已经成名的余解元,脸上表情也是很精彩。
没想到解元郎是这等风采的人物,真是名不虚传,根本看不出来是寒门士子。
“你是余解元老师?”淳夫子碰巧听到余柏林称呼陈磊为老师,更没有多想余柏林的身份。那余柏林的老师不是张岳吗?
陈磊解释道:“长青进学前曾在文家族学私塾就读。”
淳夫子知道陈磊曾经在文家族学教书赚盘缠。但夫子和老师这两个称呼可是不同的。看余柏林恭敬的模样,这声老师分量可不轻。
“你倒是捡到宝了。”淳夫子酸溜溜道。若余柏林能在松涛书院就读,这弟子肯定被人抢破头。哪能像陈磊教个小私塾,看到好苗子轻轻松松就独占了。
陈磊微笑不语。这时候面对别人的嫉妒,只要微笑就好。
收了这个弟子,他也是很骄傲的。
赵信和卫玉楠这才回过神来。两人没收过弟子,倒是忘记这回事了。现在想来,陈磊和余柏林之间,哪是普通夫子和学生的关系。陈磊原来是余柏林蒙师啊。
“名师出高徒。有方平兄作为蒙师,怪不得长青能得小三元了。”另有一夫子叹息。
陈磊的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
赵信和卫玉楠对视一眼。没想到陈磊和余柏林之间还有这一层关系。陈磊一直藏着紧,想来是不愿给余柏林增加麻烦。
现在不藏着掖着,大概是因为陈磊兄长官复原职的缘故吧。
余柏林两位老师,都对余柏林护得紧。
不过想着自己家人同样对自己护得紧,倒也没什么羡慕的。
余柏林见赵信离开之后,恶狠狠的瞪了封蔚一眼。
封蔚摸了摸鼻子,道:“不用解释也没关系。他们这种人,惯爱多想。你装作不在意,遗忘今天这件事。他们也会选择遗忘。”
余柏林叹口气,责怪道:“子诚兄这事暂且不提,你怎么又欺负小宝?”
封蔚扭头。唔,转移话题不成功。
“你多大的人了?欺负小孩子要脸吗?”
封蔚望天。啊,今天天气真好啊,明月朗朗星为伴,银河迢迢云似涛啊。
余柏林见封蔚这油盐不进的样子,心里略堵。
封蔚见余柏林似乎真的生气了,才嬉皮笑脸的凑上来讨饶:“花灯节一年就两次,上次正月十五正好下大雪,花灯节没能举办,本来就遗憾的很。这次说好了一家人一起去逛花灯,你也同意了,半途毁诺,还不准我生气一下?再说了,我这哪是欺负小宝,不够逗逗他。我小时候还常被我哥说是野兽叼来的呢。”
余柏林忍不住望向皇宫方向。所以有什么样的熊孩子,就有什么样的熊家长吗?皇帝陛下你教出这样的熊弟弟真的没问题吗?他一定得把大宝小宝看住了,要是被养成封蔚这样的熊孩子可怎么办?
余柏林觉得,自己是不是操心操的过多了?
“再说了,小宝要不哭着要你,你能抛下那些赵信他们和我们逛花灯?”封蔚说到这,也有点委屈。
平时余柏林要出门和友人游玩他也没捣乱过啊,但这可是七月七花灯节!一年就两次花灯节!年初的一次花灯节还因为大雪取消了没能看到!
余柏林明明之前说好了全家人一起逛街!毁诺非君子所为!
余柏林被封蔚一阵抢白,心里也不由升起一丝愧疚。
白天他出门的时候,听到封蔚说陛下和娘娘可能要出宫一起逛花灯。他心想,这一家人逛花灯,他这个外人掺和什么?正想找借口推脱。碰巧在书院时,赵信等人提议一起去看花灯猜灯谜,他便顺理成章的让人回去说了一声晚上要晚回去,不和他们一起出门了。
谁知道陛下和娘娘有事耽误不出宫了不说,还把大宝小宝留下来。
想着家中三只宝宝眼巴巴的等自己一起看花灯,虽然场景很雷人,但余柏林的确有些愧疚,于是语气也忍不住软和几分:“我以为陛下和娘娘会和你们一起逛花灯,想着你们一家人一起,也能自在一些。陛下和娘娘临时有事不能出宫,你只需差人来说一声就成,我自会找借口回来,何必说谎骗小宝?”
封蔚听余柏林语气,就知道今天这关又过了。正如余柏林了解他一样,他也对余柏林的脾气摸得很透,三言两语就打消了余柏林的怒气,还对他们产生歉意。
封蔚顺杆子往上爬,又抱怨了几句,然后顺顺利利的将欺负小宝的事情揭过,准备开开心心的逛花灯去。
这时候王府侍卫神出鬼没般冒出来,与此同时出现的,还有一架两架豪华马车,一架坐人,一架放满可能用到的东西,比如衣物之内。
古代贵族,逛个街也是很麻烦的。
余柏林这衣服穿了一天,自然有了汗气。和一群同辈学子出游自不需要讲究那么多,但现在有条件换一身衣服,余柏林也不会亏待自己。
何况小宝在他胸口又抹鼻涕又抹眼泪,那一团一团的在浅青色衣服上,特别显眼。
封蔚这次“拦截”余柏林的行动势在必得,马车上当然有余柏林的衣物。
余柏林换上一身藕色的长衫,头发因未及冠,只用一根青玉做的簪子高高挽起,若配上一把折扇,更有翩翩玉面少年郎之感,连平时周身老成的气质,都被这年轻粉嫩的颜色给消去了几分。
只可惜余柏林手中要牵着孩子,当然不可能拿着折扇装装风流名士了。
这里距离看花灯的那一条长街还有些距离,余柏林和封蔚带着孩子乘坐马车前去,比步行的那一行人要先到达。从长街的这一头逛到那一头,只要不走回头路,和那群人撞到的可能性较小。
不然余柏林还得费脑经解释一通。
余柏林等人到达的时候,长街已经人来人往,小贩们的叫卖声和行人的欢笑声糅合在一起,此起彼伏,颇有一番盛世景象。
封蔚虽烦下人跟着,余柏林却担忧两个孩子的安全,于是封蔚点了两名王府侍卫跟随其后,说是护卫安全,不如说是帮着拿东西。
小宝年幼,一直被余柏林抱在怀里。但大宝也不过五岁,多走几步就累了。虽然大宝懂事,走累了也自己忍着,可余柏林时时刻刻注意着他,怎么会不知道?
余柏林担心封蔚不靠谱,牵着大宝会不自觉的松手,便和小宝商量之后,让封蔚抱着小宝——一直抱在手中,总不会丢了吧?
余柏林牵着大宝,走一会儿见大宝有些累了,就抱起来让大宝歇会儿。抱一截路,让大宝走一截路,余柏林也不会觉得累。
小宝虽然更喜欢让余柏林抱着,但他也和封蔚建立了较为深厚的感情,即使封蔚经常欺负他。因此封蔚抱着小宝,小宝也不会不高兴。他知道自己需要一直被人抱着,余柏林会很累,所以还是王叔累一点比较好。
封蔚:……你个小没良心的,谁是你才是你亲叔叔?
大宝自觉已经是大孩子了,被余柏林抱着还有点不好意思。他将小脸贴在余柏林脸上,小声道:“林,我可以自己走。”
“我已经很久没抱过大宝了。给我一个抱抱大宝的机会好不好?”余柏林用脸颊蹭了蹭大宝软软的脸蛋,“今天可是一年只有两次的花灯节哦。”
大宝想了想,认真道:“好,给林抱。”
封蔚笑眯眯的凑过来,让怀里小宝把头伸过来,也在余柏林的脸上蹭了蹭,余柏林回蹭了一下,痒的小宝“咯咯”直笑。
封蔚也把脸伸过来,余柏林嫌弃的躲开。
封蔚:qaq。
余柏林:成何体统!
封蔚抱着小宝,蔫哒哒的跟在余柏林,不一会儿就被花灯吸引了,重新高兴起来。
“长青!这盏花灯不错!”封蔚在一个摊子前停下脚步,满脸写着“我想要”。
余柏林抬头,那是一盏很大的走马花灯。灯笼内热气蒸腾,带动了中央的轮轴,轮轴上画着的将军被投射在灯笼壁上,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追寻猎物,旋转如飞。
“客官好眼力。”那商贩笑眯眯道,“不过这走马灯可是不卖的,是小的这里的镇店之宝。若客人的确喜欢,可猜谜来赢。”
猜灯谜是花灯节必备的节目,余柏林见封蔚和大宝小宝的视线都被那走马灯吸引住,不由笑着叹了口气:“这灯谜是怎么个猜法?”
小贩指着桌面上的一块布道:“规则都写在这里了,客官先看看,不明白的小的再给您解释。”
余柏林低头,那布上写着的规则很简单。两文钱抽一次签,签上有题。连续答对五道题可以得一个小灯笼,连续答对十道题可得一个大灯笼,若要赢得那走马灯,需要连续答对二十道题。
当然,若没能答对,分别答到第五次、第十次和第二十次时,店家有小礼品相送。
总的来说,要赢灯笼不容易,但店家这活动也并不坑人。
余柏林还未开口,身后王府侍卫已经递给小贩四十文钱,居然是要一次性抽二十道题。
余柏林无奈,好吧,赶鸭子上架,不得不答了。
这时候他正想念赵信、卫玉楠和老师。若这三人在,群智群力,想来连续答对二十道题还是不难的。
只他一人的话,还真有些困难。
这些题中有对对子、有猜谜、有古往今来的诗词填空,对对子余柏林很快就答出,谜语中关于字谜的部分也难不倒他,诗词他为了了解这个世界的历史,看书时背了不少,只当朝的一些诗不太清楚。
到最后,余柏林有六道题未能答出,其中三道是猜谜,答一物;还有三道是诗词填空。
余柏林冥思苦想,不得其解,不得已把求救的视线投向封蔚:“澈之可知这几道题答案。”
封蔚想了想,还真把那三道谜语答上了。只那三句诗词填空,他也一筹莫展。
封蔚抱怨道:“连你都没听过,可见这三句诗也不是什么有名的。”
小贩笑道:“客官可不能这么说,这三句诗应该是这些题中最容易的了吧。客官们把难题都答上来了,这容易的题怎么答不上了。既然客官已经答的差不多了,小的也给个提示。”
他指着其中两句诗道:“这两句是大名鼎鼎的李湘陵的诗句,这一句是京中才子赵子诚的诗句。都是脍炙人口,市井小民争相传唱的名句。”
因为已经停下脚步,大宝和小宝都从两人怀里下来,牵着两人的手,仰着头看着余柏林答题。
大宝思考了一会儿,晃了晃余柏林牵着他的手,道:“林,这句我能知道。”
余柏林见大宝指着的是赵信的诗,不由苦笑:“要是子诚兄知道他新出的诗集我还没背下,这次割袍的对象就不是芝兰,而是我了。”
封蔚见大宝答上之后,才嫌弃道:“你读过他的诗就够给他面子了。”
小贩一听这两人谈起赵信那熟稔的语气,就知道他们和赵信认识,说不定交情还不错。他心想,能和赵公子熟识的人,或地位、或学识,总有一样不一般。看这两人穿着打扮,一看就是富贵人家,而那浅色衣衫的公子能将这么多偏题怪题答出来,可见学识不错。
成功的小贩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也有一颗多窍的心,他当即笑道:“原来是赵公子的友人,难怪客官能答对这么多题了。李湘陵虽然出名,但毕竟离开京城挺久了。客官不记得他当年轰动京师的诗句也难怪。”
被小贩捧了一句,封蔚心里舒坦不少。但另外两道题还是答不上来,走马灯还是得不到,封蔚还是不高兴。
“怎么没有林的诗。”小宝不太懂大人们说什么,但说到轰动京师的诗句他还是勉强知道的。什么赵子诚什么李湘陵,他都不认识,他只知道林。
封蔚闻言使劲点头:“就是,没眼力,长青的诗才更好。”
余柏林尴尬道:“澈之,李湘陵和子诚兄的诗不比我差,你可别乱说。”
封蔚哼哼两声,道:“算了,得不到走马灯就算了。至少有一个大灯笼一个小灯笼,大灯笼给大宝,小灯笼给小宝。”
余柏林叹气:“也只能这样了。抱歉。”
不知道这条街还有没有卖走马灯的,猜谜还是难了些。
小贩笑眯眯的让两个孩子选灯,小宝选了一个拳头大小的莲花灯,大宝选了一个憨态可掬的老虎灯,有他脑袋大小。
两小孩一人提着一盏灯,十分高兴,并没有因为没得到走马灯而难过,余柏林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们要亲自提着灯笼,两小孩都不愿被抱着了,余柏林和封蔚只得小心翼翼的将人牵着护着,生怕被人挤到了。
小贩笑着目送余柏林等人走远之后,才收起笑容,啐了一口后,道:“哪来的狂妄书生,居然自比李湘陵和赵子诚,真是不知好歹。我做生意堂堂正正,可不会放无人知晓的诗句,故意让人答不上,骗人钱财。”小贩一边说,一边整理题卷。他倒出来的题卷中,有好几张都是余柏林在牡丹诗集和敦郡王刊印的诗集中留下的诗作。
只可怜余柏林出名之时还未曾有字,写《春秋集注》的时候也因为现代人的思维惯性,忘记把字加上,导致“长青”这个字只有少数人知道,白白挨了小贩的鄙视。
待余柏林殿试中的,书店老板请求重新刊印浅谈和集注时,才加上了余柏林的字。
这再说起“余长青”之时,才不会让人一头雾水问“那是谁”。
而小贩那时回忆起七月七花灯节上这一幕,捶胸顿足,悔之晚矣。早知道那是文曲星公,他肯定分文不要,将花灯奉上,只求其留下墨宝一副,恭恭敬敬的供起来,让自家子孙每天早晚祭拜,说不得也能考个功名回来!
但这时候他不知道啊,余柏林也没得到免费赠灯的待遇。
他们又逛了一阵子,买了不少东西,又猜了好几次灯谜。两个王府侍卫已经完全沦落到替他们拿东西的下人的地步。
直到这两人已经拿不下了,余柏林等人才找了个卖吃食的小摊坐下,两位侍卫抱着东西,去一直紧跟着他们身后的马车放东西。
这两位侍卫是轮流去的。一位放东西的时候,另一位保护封蔚和两位皇子的安全。
虽然封蔚表示自己的武力值绝对能护得住大宝小宝。
“至于长青你……唔,真打起来,说不准是你保护他还是他保护你。”封蔚指着那侍卫道。
侍卫脸立刻黑了。
余柏林看了看那侍卫的黑脸,干咳了几声。
和王府众人混熟之后,余柏林好奇古代是不是真的有神奇的功夫,封蔚又不肯和他认真打,他便和王府一干侍卫切磋了一番。
余柏林出身大家族,君子六艺要学,国武作为强身健体也是必修。这倒没什么,毕竟只是个锻炼身体用的。但他当过兵,还是特种兵,还是执行过很多危险人物,真刀真枪甚至不用刀枪跟人干过许多场,从厨艺到缝纫(咦?)无所不能的特种兵,还升到了兵头子,不是受伤退役还会继续浪下去。
王府侍卫既然加上了王府两个字,明显就算有一身武艺,也没有见过血。就算见过血,也没有见过凶神恶煞、要和他拼命的人的血。
对上余柏林,自持武艺不错,不然也不会被封蔚选中的侍卫,就成了绣花枕头。
不是他们拳脚差,只是他们就算自幼习武,比起从未学习过正规武艺的、从战场下来的普通士兵,也是打不过的。
于是看上去柔柔弱弱的文人余长青,完虐一干五大三粗的汉子,给这群威武雄壮的汉子们心中,留下了强烈的心理阴影。
偏偏封蔚这个主人还非常黑心眼,时不时就要把这件事拿出来提一提,刺激刺激他的手下们。
这让本来王府侍卫们的心越发的偏向余柏林,特别是在余柏林暴揍封蔚的时候。
该!揍得好!
☆、第43章
当两位侍卫都回来之后,为表歉意的余柏林自掏腰包请两人吃东西。
这摊子买的是凉粉。
这凉粉并不是后世所吃那种用绿豆或者红薯粉做的,加各种调料的那种凉粉,而是一种甜点。
糯米和绿豆粉混合成的粉团煮熟切成细条,浇上红糖水,再放入细碎的果脯。虽然没有冰,但红糖水在井水中凉过,吃到嘴里仍旧是凉丝丝的,非常解暑。
因大宝小宝年纪小,脾胃弱,因此两人吃一碗。其余大人一人喝掉一碗。那凉粉虽然粗糙,红糖水也不够浓,果脯更是只有单调的一种,但偶尔吃起来,也觉得挺痛快的。
喝过一碗凉粉,止了渴意之后,一行人继续逛街。走到一处河边,河面上正有人燃放焰火。
空中花火纷纷,落下时如星光点点,本来已经有些困意的两小孩立刻清醒过来,一边拍着小手,一边笑着尖叫。余柏林见惯了现代比这壮观的多的焰火,本来并不在意。但看着大宝小宝兴奋的样子,他也不由带上了几分兴致。
“这焰火可有贩卖的?”余柏林问道。
封蔚点头:“虽然金贵,但要买还是买得到。”
朝廷要做火器,但零零散散的不纯净的硝石,也够民间做焰火鞭炮。只是那价格,肯定不是普通人家哪来玩耍的。
鞭炮还罢了,那焰火可是有钱人才能玩的东西。
封蔚小时候眼巴巴的期盼了焰火好久,直到封了德王,才开开心心的玩了个够。
封蔚立刻叫人买了一些来,在河边较为空旷的地方放焰火。
先是两位侍卫放,后来封蔚亲自去放,只余柏林对焰火不太感兴趣,牵着两个小孩的手,不让他们上前。
大宝小宝也想试试,在余柏林说很危险之后,就乖乖听话,只在一旁看着。
当夜深之时,大宝小宝该回家睡觉了。封蔚大手笔的将所买烟花全部点燃,璀璨的焰火把周围照的如同白昼,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
余柏林正护着大宝小宝聚精会神的看着,突然听到封蔚叫他,转头一看,封蔚正对着他微笑。
周围是五彩缤纷的焰火,身后是星星点点的灯光,封蔚此刻仿佛处于用图像处理软件虚化了的背景中。
远处高楼上传来阵阵丝竹声,街上有人举着龙型、虾型、鱼型和龟型的彩灯,演一出龙宫戏。
在余柏林回头的时候,那悠扬的丝竹声正慢慢减弱,只一曲萧音独奏,悄悄与夜色纠缠在一起。夜色如水,萧声如水,慢慢浸入了听者的内心。
余柏林心中突然一动,展颜笑道:“我本以为自己不擅长写婉约的诗词,今天好像突然有了灵感。”
封蔚一脸不明所以,疑惑道:“什么灵感?”
余柏林视线投向还在绽放着五彩花朵的夜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他又偏着头看向繁华的街道:“宝马雕车香满路。”
紧接着,他顺着萧音,望向远处高楼:“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最后,他收回视线,笑着看着对面的封蔚:“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叫青玉案·七夕如何?”余柏林戏谑道。
封蔚摸了摸脸颊,道:“你这是在调戏我?”
余柏林大笑着将小宝抱起来,塞封蔚怀里,自己牵着大宝的手道:“开个玩笑而已。回家了吧,大宝和小宝该困了。”
封蔚一脸呆滞:“你正在调戏我?”
“是是是,我调戏你。该回去了。”余柏林品着自己这首即兴所做的词,十分满意。
前世自己几乎没有婉约的诗词佳作,今个儿居然触景生情,写出了一首,的确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
余柏林和封蔚坐着马车回府,一路上,封蔚诡异的安静,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余柏林趁巧乏了,并未注意封蔚此刻的不正常。
待回府之后,封蔚打过招呼之后就回房歇息了,余柏林也只当封蔚也累了。
到了第二日,封蔚便开始忙碌起来。
去年年末边疆大捷,将士们终于进京论功行赏来了。
大军驻扎在京郊,稍作休整之后,选出长相齐整的人,穿戴整齐的盔甲,在骑着马的齐将军带领下,来到京城城外。
封庭携太子,亲自在城外相迎。
齐将军下马跪拜,众将士一同高呼“幸不辱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封庭将齐将军扶起,然后高声道:“众位爱卿免礼。”
封庭身边的大太监尖着嗓子高喊道:“众位免礼。”
将士们再三呼万岁,才起身。
京中衙役已经将从城门到宫门这一条路清道,百姓们在两侧用好奇的目光往外面瞧。
銮驾起驾,齐将军等将士和众位一同来迎的大臣们骑马紧随其后,最后面的是步行的士兵,两侧是护卫的宫中侍卫和京中护卫。
封蔚骑着马,在銮驾一侧,亲领护卫。
百姓们见到銮驾之时,并未有人起头,便已经纷纷跪下,高呼“万岁”,没有人敢抬头直视龙颜。
即使隔着銮驾,他们也不可能看得到皇帝。
当排成长列,穿着整齐的盔甲的士兵走过长街的时候,百姓们渐渐骚动起来,他们神情激动,用着自己的肢体表现着对保家卫国的将士们的敬仰。
余柏林和赵信、卫玉楠、陈磊四人坐在百香楼靠窗的位置,恰巧能将街上景象尽收眼帘。
文人们自持身份,并不与普通百姓挤做一处,多在茶楼酒肆坐着,因此靠窗位置千金难求。
余柏林是百香楼老板之一,才拿到这个好位置。
赵信现在已经知道德王和余柏林之间关系远超其他人所想的亲密,对于余柏林能在德王产业之一的百香楼定下一个好位置,并不吃惊。
——当然,后来他才发现,他太甜了。余柏林和德王之间的关系,比他所想,更为亲密。
也有部分文人囊中羞涩,不愿为一场热闹花费金钱。他们便远远站着,看着銮驾旗帜飘过,和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大臣们,想象着自己封相拜将的一日。
“这时候会不会有人酸道,武人粗鄙?”余柏林突然笑道,“不是有些酸儒向来看不起武人,包括保家卫国的武人?”
“若真有人这么说,恐怕当场就会挨打吧。”赵信摇摇头道,“大部分文人还是正常的。”
“在边疆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无论文武,无论贵贱,统统值得敬佩。”陈磊道,“长青切不可目光狭隘。”
“老师说的是。”余柏林道。
卫玉楠和赵信相视无奈一笑。陈磊对余柏林,真的是如同儿子一般,时时刻刻操心,也不知道在担心什么。余柏林看起来像是需要人护着守着的人吗?
他们两倒忘了,几月前,他们也是这么对待余柏林的。
卫玉楠看着下面将士,其中有他卫家的族叔族兄,他虽弃武从文,但一腔热血却不会因为文武之分而冷却。
“我想起了已致仕在家的祖父常唱的一首诗。”卫玉楠道。
“哦?什么诗?”赵信问道。
卫玉楠放下酒杯,手指点着桌面,打着拍子,轻声唱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卫玉楠唱完一句之后,余柏林、赵信和陈磊纷纷从第二句开始,加入进来,一起唱和道:“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四人的声音加在一起,即使并未故意高声歌唱,也足以让楼上楼下的人听到。
在第三句的时候,已经有不同声音加入进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渐渐,歌声越来越大,唱和的人越来越多。楼外的百姓,或许并不知道这首《诗经》中的《秦风·无衣》,但歌中的感情却是能体会到的。而且诗句并不生僻,多听几遍,就能听明白唱的什么。
或许是歌声太激昂,也或许是百姓们需要用什么来表达心中的敬仰和激动之情——在文宗继位的十几年中,晖朝从无人敢犯边,到了每年必有战事。从常胜不败,到维持和平都渐渐艰难。
因□□定都北边,京中百姓们并不像那些曾经定都在南边的百姓们一样,对边疆战事漠不关心。
若边疆攻破,很快敌寇的铁骑就会兵临京城城下。
百姓们听着惨烈的边疆战事,心中惶恐愤怒,可想而知。
如今,他们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大胜。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百姓们仰首高唱着。他们的音调并不标准,他们的唱腔并不华丽,但所有人的声音集聚在一起之时,声浪阵阵,冲击着人们的心灵。
骑着马的大臣们和步行的士兵们频频往两边望着,一些将士们的眼圈渐渐红了。
他们的胸挺的更直。
终于,终于能用一场大胜,来面对晖朝的百姓,来祭奠战死的同袍。
余柏林等人未曾想到,他们四人的歌声,居然会带动这么多百姓的情绪。
余柏林低头看着街上人头攒动,心中不由升起一股豪情,他将杯中淡酒一饮而尽,道:“若我能入仕,必不让朝中蠹虫再危害边疆将士。”
“好!”卫玉楠给余柏林将酒杯重新添满后,击掌笑道,“我弃武从文,就是为了能站在文臣中为武官说句公道话。我敬长青一杯。”
“你们两怎么就喝上了。”赵信懒洋洋道,“虽然我诗书传家,但这件事也得算我一份。”
“边疆将士护卫边疆,护卫晖朝百姓。我等入仕,自当为其后盾。”陈磊将酒掺满,双手举起酒杯道,“请!”
“请!”
后史官不止如何得知此次聚会,史书记载,晖朝四位比武将更为坚定的主战派,就是在次结盟。
而在外国史书记载,晖朝臭名昭彰的战争狂人,就是在这次聚会中臭味相投,暗中制定祸害世界的机会。
而对于这四个年轻人而言,不过是定下了一个,护住在边疆流血牺牲的将士们,让他们流血不流泪的誓言罢了。
銮驾中,封庭突然听到马车外阵阵高歌,忍不住掀开布帘,对骑着马护卫在旁的封蔚道:“从何人起?”
说完,封庭自己先笑道:“这么多人,哪能知道从何人起。”
封蔚却摇摇头道:“这我还真知道。我看见长青等人突然高歌,歌声就是从那里开始传开的。就算不是他们,他们也应知道是谁起的头。”
封庭不由乐道:“离这么远你都知道?”
“不远,就临街呢。”封蔚道,“我知道他们坐那里,特意看着他们,谁知道长青居然没注意到我正在看他。我骑着高头大马,这么显眼。”
封庭:“……”小孩子脾气,真亏长青受得了他。
“林在?”大宝小声问道,“在哪?”
“在街边看着呢。”封庭放下布帘,把大宝抱起来,放在膝盖上,“等大宝长大了,可以自己骑马了,就能看到了。”
大宝使劲点点头:“我早点长大,自己骑马!”
“不过等大宝能自己骑马,长青应该能陪着你一起骑马了吧。”封庭笑道,“以长青的才华,几年之内,必成朕股肱之臣。”
“肱股之臣。”大宝继续点头,“林很厉害!和大宝一起骑马!”
封庭看着儿子一脸向往的样子,忍不住在儿子软乎乎的脸蛋上捏了捏。枯瘦如柴懦弱寡言的儿子,被余柏林养的白白胖胖进退有度,封庭不由对余柏林更添几分好感。
待这次事了,再带琪芳出去逛逛,跟余柏林好好聊聊。
嗯,主要聊聊那越来越不让自己省心的弟弟。
封庭很纳闷。为什么儿子越来越乖,弟弟越来越熊了。明明弟弟才让他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是他一手带大的。
皇帝陛下坚决不承认,是自己教育问题。
待将士们进宫之后,便是封赏和赐宴。
这些在宫外的余柏林自然不得而见之。他和一干友人酒酣耳热,尽兴回家,趁着几分酒意,将此次所见入画。
一副将士大胜而归入京游街图,在后世炒成了天价但没人能得到——因为在国家博物馆中藏着,是史学家们研究晖朝历史和风俗重要的材料。
据记载,时年为天齐元年。华夏历史上被封为千古一帝之一的天齐帝刚登记不久,余公此时只是举子,围观大捷将士入京。
在这幅图中,有着天齐帝早期的大臣。
其中有些早早的湮没在历史尘埃中,有的则一直辉煌下去,成为华夏历史上最为璀璨的光华之一。
比如那在世界历史上都拥有赫赫凶名,甚至被一些宗教魔化的德王封蔚。
他在画中,骑着马伴在銮驾一侧,正面带笑意,似乎对着銮驾中人说着什么。而銮驾车窗处撩起帘子,只露出一只手之人,应该就是年轻的天齐帝。
众人都称德王身形魁梧,面容凶煞,连后世文学作品中,也将德王演成魁梧霸气的壮汉。
而画中的德王却笑容温柔,举止优雅,如同一普普通通翩翩少年郎。
余公之后还有画作有德王入画。待余公画作渐渐被发现之后,后世根据这位和德王莫逆之交的画作,才给德王“平反”。原来德王并不是魁梧大汉,而是一俊朗爱笑的美男子。
当历史渐渐定论之后,那文学作品中,各种和德王爱来爱去的女子就多了起来。与德王、余公三角恋的女子也多起来,至于加上皇帝四角恋……嗯,也是可以有的。
只是后人不知道的是,性情随和,时常面带爽朗笑容的德王,估计只有余柏林和皇帝一家才能见到。在晖朝大部分人眼中,德王形象就算俊美,那也是如同罗刹一般带着血腥气的美。
只有余柏林、以及皇帝皇后夫妻两,才会坚信封蔚是个傻白甜。
封蔚照旧在宫里过夜,等他回府时,余柏林这一副长画已经画了一半。
其中属于他的地方还没画。
封蔚立刻搬来椅子守在余柏林身旁,瞪圆眼睛看余柏林画他。
余柏林一见他,就找不到画画的感觉了。
他是抱着一腔热血作画,要画出将士们的神勇,和百姓们的敬仰。封蔚一杵在这,瞬间让豪壮的《秦风·无衣》变成了“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
可封蔚知道余柏林要画他,怎么赶都赶不走。他殷勤的给余柏林磨墨,不断催促余柏林“快画快画”。
余柏林无奈,只得先把最前面銮驾处画了。
也还好最前面除了封蔚一个人需要细画之外,其余多是旗帜和銮车,没多少需要费神的地方。
在画封蔚之时,大概是因为身边的封蔚太欢脱的原因,余柏林把画中的封蔚也画的很快乐,眉梢嘴角之间,都洋溢着笑意。
余柏林本来私心想将封蔚艺术美化一下,画作一英武少年将军,剑眉星目,正气凌然。
结果……
封蔚也很不满意。他觉得他其实应该更霸气一点。于是他磨着余柏林,让他再单独为他画一幅。
余柏林用没有灵感推脱,说封蔚要让自己把他画成威武霸气的模样,至少得让他多观摩一下。
可之后很多年,余柏林都难以见到封蔚霸气的模样。虽然同守在边疆时,封蔚倒是霸气了。可他们大多一人出击一人守城,并不在一处。
这导致余柏林画作中,封蔚都是那一副带着阳光般灿烂笑容的模样。
误导了后世研究的学者和思春的少女少年们。
此刻他们两都是不知道后面会有这么多事的。
余柏林用了九天时间,完成这幅画之后。封蔚越看越喜欢,忙找人装裱了,带进宫给他哥看。
成皇后作为后宫女子,没能看到这雄壮的一幕,本来十分遗憾。她见到余柏林画作,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似乎也能感受到现场热烈的气氛。
成皇后对这幅画爱不释手,生生从封蔚手中将这幅画抢走。
封蔚本是炫耀,结果炫耀倒是炫耀了,画也被人抢走了。如果抢画的对象是他哥,他还能闹腾一番。可抢画的是他嫂子,封蔚也只能蔫了。
慈贞皇后在封蔚未满四岁时就过世,成皇后对于封蔚而言,就像是母亲一样,还是严母。
至于他哥,就是宠溺他宠溺到令人发指的慈父。没有成皇后教着拴着,封蔚肯定比现在性子更野。
封蔚蔫哒哒的回来告诉余柏林,画被成皇后抢走了,余柏林哭笑不得。
皇帝这一家子,还真不像人们想象中的皇帝那样。甚至跟这个社会大部分家庭,都不一样。
他们太随意了,太融洽了,倒像是现代的家庭了。
可余柏林喜欢这样的皇帝一家。
跟之前只想为自己博得一个地位不同,余柏林现在认为,若是跟随这样一位皇帝,想来能做成许多事吧。
运用他从现代带来的知识,一定能为这个国家带来许多意料之外的改变吧。
比如现在……嗯……辣椒西红柿南瓜统统成熟了。
在封庭知道这些新作物之后,就派人去向海外夷人寻找收购。所得种子虽不多,但种出的东西足够让封庭下定决心,派人大肆寻找海外作物。
这些新作物大部分留种,剩余部分还要被封庭做成菜肴,宴请大臣,给他们推销新作物的好处。
连封蔚偷偷截留下来的种子所种出来的果实,都被封庭“厚颜无耻”的征收了大部分。除了留种的之外,余柏林和封蔚居然只够吃几顿。
更可怜的是,这几顿饭还有皇帝和皇后参与。
封蔚表示这日子没法过了,他要出京,要把余柏林一起带走。
☆、第44章
京城在北边,新君登基后,南边的势力总是会更新的慢一点。
只一年时间,封庭已经基本上收拢了北方的权力,包括北边边疆的军权。但南边势力错综复杂,封庭现在才腾出手来收拾他们。
第15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