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百度云(6)
行了!顾仪兰的另一个贴身丫头芳馨扯了芳芷一把,皱着眉数落道:小姐的话你没听到吗?闭嘴吧!小姐已经说了,那扇子很好,记清了吗?
是!芳芷不情不愿地点头:姐姐教训的是,我记清了。
顾仪兰没说话,就这样安安稳稳地坐着看芳馨训斥芳芷。上一世,她被关在王府后院的那天,芳芷疯了似的拦在她身前,又拼了命闯去求郑崇景,之后她就再也没见过芳芷。
后来还是她拿仅有的金镯子贿赂送饭的嬷嬷,才得了芳芷的消息。芳芷在她被关进那个破败后院的当天,就被打了一顿板子发卖了,罪名是不敬主母。
顾仪兰还记得,自己刚刚得知这个消息时,其实是笑了。是的,笑了。她这个荣康郡王正妃还活着,郡王府居然已经另有主母。
而芳馨稳重寡言的芳馨,自愿陪她关进那个破败的院子。上一世,芳馨是陪她最久的人,但其实也没比芳芷多陪她几个月。
上一世,她被关进院子的第三个月就重病流产了,芳馨为了给她求医,拍着院门喊了整整一日一夜也没人理她,不得已之下只好冒险翻了禁足的院墙,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
顾仪兰还记得,芳馨下决心翻院墙之时,叮嘱她一定要撑住,就算为了孩子,也要撑到她带着大夫回来。
可她撑不住了
整整一天一夜,芳馨没有回来,孩子已经保不住了,那么多血,染红了半个床榻。孩子没了,她也不想再撑下去了
不知道芳馨后来回去了没有。顾仪兰抬起眼看着正一脸严肃数落芳芷的芳馨,眼眶微湿。其实她清楚,荣康郡王府规矩森严,芳馨敢逃出禁足的院子,应当是活不了了
但万一呢?万一芳馨真的带着大夫回去了呢?历尽千辛万苦请来了大夫,却看见悬于梁上的她,芳馨该怎样绝望啊
第15章 顾学士府
小姐?芳芷一脸纳闷地望着顾仪兰:小姐?想什么呢这样入神。
嗯?顾仪兰略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表情,露出端庄的微笑:没什么,新找出来的缎子配蝴蝶花样不好,我在想是不是找十一妹描个新花样。
哦!芳芷点点头:小姐,我们现在就走吧?赏午宴摆在了沁芳阁,走过去也不近呢!兴许在路上能碰见十一小姐,到时候问问她有没有新花样就好啦。
也好。顾仪兰点点头,拿起那柄白底黑字的丑团扇,迈步向外走去。芳馨一笑,跟在顾仪兰身后往外走。
还真要拿那柄扇子出门啊芳芷嘀嘀咕咕的快步跟上。
多什么话。芳馨皱眉,扯了芳芷一把:今儿天热,小姐恐怕要替换帕子,你去多拿些备着。
芳芷乖乖地转身去拿帕子了,芳馨几步走近顾仪兰,低声说道:小姐,您别跟芳芷计较,她就是有口无心。
知道。顾仪兰点点头:但你还是多提点着她点,在咱们自己家里怎样都好,出了门还这样嘴碎可不行。
小姐放心,芳馨沉稳地点点头:我省得。芳芷其实也是为小姐担心,咱们家里小姐多,七嘴八舌的事情也多,今儿过节,赏午宴,小姐少爷们都到齐了,大老爷二老爷还有几位夫人也在,这扇子芳芷也是怕您吃亏。
左不过是小姑娘们争强好胜,嘴上讨便宜罢了。顾仪兰摇摇头笑了:都是自家姐妹,我还能跟她们计较不成?
是小姐好性儿。芳馨抿了抿唇,还是小声多说了一句:毕竟今天人多。
我知道你们担心,顾仪兰笑着用扇子轻轻拍了拍芳芷的手臂:但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这柄扇子也不是给那些人看的,只要祖父祖母能看到就好。
顾学士府的赏午宴,顾仪兰那柄丑丑的扇子,果然招来顾家兄弟姐妹的无情嘲笑,但顾仪兰混不在意,任谁过来半真半假的讥刺那柄团扇,她都笑眯眯的当好话听。
小辈儿这边笑闹,长辈那边自然也听到动静。顾家四儿媳,顾仪兰的四叔母抬起眼扫了一眼顾仪兰的扇子,微微冷笑:虽然母亲见天说兰姐懂事,但她毕竟只有十四岁,还小呢。这样大节下的日子里,怎地用了这样一柄黑黑白白的扇子。平日里爱素净也就罢了,今日毕竟是过节,小姑娘家家的,还是打扮得花团锦簇些好。十几岁的小姑娘都这样朴素,那我们这些长辈们,可不是得荆钗布裙?
这话就有些太厉害了,旁人就是想装听不见都不能。顾夫人抬眼看了看那边席面上摇着素扇,微笑和自己姐妹们说话的顾仪兰,又瞥了一眼似笑非笑的顾四奶奶,接着回头吩咐了丫鬟:去,把九姐儿叫来。
顾仪兰走了过来,聘聘婷婷地向祖母和长辈们见礼,并不多话,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任由长辈们盯着她那柄白底黑字的丑陋团扇看。
兰姐儿今天拿的这柄扇子倒是新鲜样式,顾夫人开口,不咸不淡地模样:可你四叔母说得也没错,大节下的,小姑娘家家还是该打扮得鲜亮些,这扇子看着是特别,可未免太素简了些,不像个样子。
祖母教训的是。顾仪兰恭敬地答应:这扇子是孙女开宴之前新得的,是安国公府打发人送过来的,孙女瞧着样式别致,因此就用上了,并没考虑太多,是孙女的不是。
安国公府?顾夫人眉头微微一挑:穆大小姐送来的?
是!顾仪兰笑着将扇子主动递到顾夫人手中:这上头的字,是穆大小姐写的,祖母瞧瞧,是不是颇具风骨。
嗯!顾夫人五十多岁了,眼睛已经开始有点花了,她眯着眼仔细看了好一阵子才将扇子抵还给顾仪兰:我记得,穆大小姐今年似乎才满十二,这个岁数,能写成这样已经十分难得。可见穆家虽然军功出身,却也像是诗礼传家的大宗族一般,仔细教养子女。
那是。顾大奶奶笑着接过话头:穆家老夫人出身陇西李氏,现在的国公夫人又是太皇太后亲自养大的宗室女,穆家家教定然是顶好的。
原来是国公府大小姐的手笔,顾四奶奶的脸色有些难看,赶紧站起来朝顾老夫人行礼:是儿媳不知内情,冒撞了,请母亲责罚。
也不是什么大事,顾夫人语气温和,但脸上却没什么笑容:哪里需要特地请个罪。这事儿兰姐儿也有不对,穆大小姐送你的团扇很是别致,你既然喜欢,就大大方方的用,做什么还藏藏掖掖的,也不说明是哪里来的,倒让你的叔母和姐妹们闹误会。
是!顾仪兰躬身答应:祖母教训的是。
好啦,顾夫人朝顾仪兰点点头:兰姐儿去玩吧,大节下的,别拘在这里,和你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去花园走走。
顾仪兰恭敬地行礼告退,可顾四奶奶却不敢自行归坐,还低着头站在原地。顾夫人端起茶,喝了两口之后,像是才发现顾四奶奶依旧站着似的,慢腾腾地开口:行了,老四媳妇也别站着了,又不是什么大事,这样诚惶诚恐,倒显得我这个婆母刻薄了似的。
顾四奶奶一边急急坐下,一边有些紧张地答道:母亲说笑了。
是说笑了。顾夫人微微一笑:自家门里,都是一家人,关上门怎样说笑都无所谓。你们抬眼看看,今日坐在沁芳阁的,哪一个不是姓顾?
是了,顾大奶奶笑着站起来,亲自给婆婆换了茶:满京里谁不知道我们顾府人丁兴旺,这都是因为父亲和母亲福气大,护佑我们这些子子孙孙。
第16章 顾大学士
顾家的端午赏午宴,顾大学士不在家。今年国富民安,端午前,先是江南转运使上了折子,江南各地河道拓宽工程工期足足提前了一月有余,在伏汛前已经完工,堤岸也已经加固过,工程款也并没有超支。
紧接着秦凤路经略安抚使也上了折子,说是乾川附近的一个西夷小部族愿意归降,已经递了降书,部落首领愿意进京安置。
节前接连接到喜报,圣心大悦,皇上决定端午日在崇政殿举办赏午宴,大宴群臣,与百官同乐。因此这一日中午,顾大学士并没有在家。
宫中赐百官宴,礼仪当然是及其讲究的,礼赞唱跪,上一道菜谢一次恩,行酒也要谢恩,赏了歌舞需得坐得直直的观赏。再加上时值端午,又是正午时分,正是热的时候,朝臣们身着礼袍,个个都汗流浃背,因此两个时辰的筵席下来,对着满桌珍馐,顾大学士反倒又累又饿,肚子比进宫之前还要空。
好不容易熬到谢恩出宫回家,轿子抬到学士府门口,顾大学士下轿子时,觉得自己的腿都有些抖。
幸好顾夫人十分有经验,知道自家老头子赴宫宴回来肯定又累又饿,早就吩咐人早早备下了洗澡水。
顾府的厨房也早准备好了,顾大人一出宫家里就收到了消息,轿子没到家门口,府里的厨子们就已经分工合作,煎炒烹炸的忙活开了。等顾大人洗完澡换上凉布便衣,六菜一汤已经摆在了顾夫人屋里。
都回去吧,饭菜上桌,顾夫人看了看安静站在一旁准备伺候的儿媳们:你们父亲累了一天,你们在这里伺候着,他反倒不能松范些,都回去吧,今儿过节,都回去跟相公儿女团聚,晚上也不用过来请安了,也跟孩子们说一声。
是!顾大奶奶躬身,领着妯娌们安静地退了出去。等儿媳们都走了,顾正则才从屏风后转出来,坐到了饭桌前,顾夫人亲自照顾他吃饭,老夫妻两个就这样一个吃,一个布菜,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些闲话。
什么?正夹着一筷子青笋想往口中送的顾正则有些吃惊地望着老妻:九姐儿给安国公府大小姐送了节礼?你吩咐的?
不是。顾夫人笑着摇摇头,给顾大人又盛了一碗汤:九姐儿节前自己来找我说的,我想了想就同意了,还依着她说的,给安国公府的节礼又加了一倍。
你怎么顾大人愣了几秒,将筷子一放,脸拉了下来:唉!糊涂啊!
老爷您也先别急,瞧见相公生气了,顾老夫人也还是笑眯眯,不急不慌的模样:事情我还没说,你先急什么?我应了九姐儿,自然是觉得她说得有道理,老爷不如听听我的道理。
那你说顾大人刚开口,又摆手摇了摇头:算了你也别说了,把九姐儿叫过来,让她说,我倒是听听,是什么道理,竟然能说服你。
也好。顾夫人笑着点点头,招手叫了贴身赵嬷嬷去传话。
不过半刻钟功夫,顾仪兰就跟着赵嬷嬷过来了,她过来的时候,顾正则早失了吃饭的心情,但桌上半冷的残席也没撤下,顾正则端坐在桌前,神色不渝,而他身旁的顾夫人倒是看起来还平静。
顾仪兰进来后,顾夫人摒退了下人,自己动手给顾正则斟茶。顾仪兰看见连忙上来帮忙,却被顾夫人摆摆手阻止了:你祖父有事问你,你好生答就是了。
顾仪兰刚想点头称是,顾正则已经开口,语气生硬,一听就是已经很不高兴了:九姐儿,我听说是你求了祖母同意你给安国公家的穆大小姐送节礼?你还跟你祖母说,安国公家的节礼应该加厚一倍?
是!顾仪兰恭敬地点点头,面色毫无变化,似乎并未因顾正则的诘问而慌张害怕。
你倒是肯认。顾正则冷笑一声:你祖母说你很会说道理,那把你的道理也说给我听听,我倒是要看看,你是怎么说服你祖母的。
祖父,顾仪兰语气柔软,但清晰稳定地答道:安国公府穆氏一脉骁勇善战,手握重兵却从不居功自傲,行事颇为谨慎,在朝中从不与人结党,是皇上极为看中的孤臣。孙女还听说,安国公此人很少主动评论朝政,上朝时常常一语不发,但皇上若有问,他必是要答的。孙女还听说,皇上其实十分看重安国公的意见。孙女以为,眼下这个时候,与安国公府多多交往并无坏处。等再过两年事到临头,再去交际怕是有因事而为的嫌疑。
呵顾正则笑了,但脸色更是黑沉,看起来反倒是怒极反笑的模样:小小女子也敢妄议朝政!这些话你都是听谁说的?你祖母也是糊涂,竟因为你这些妄语就随便做了决定?
祖父,挨了训斥的顾仪兰依旧是不急不慌的模样,看了一眼也依旧保持淡定的顾夫人,继续开口说道:孙女的父亲远在宁陵,母亲随他在任上照顾。祖父祖母心疼我,才将我留在京中养着,这么多年,我是在祖母膝下长大,家中姐们们众多,也只有我留在祖母房中的时间最长,这些年祖父祖母偶有闲话,也并没有避讳着我,有些话,其实是孙女听了祖父的教诲,听了,便记在心里。
顾正则一愣,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关于安国公的那些,并不是时局大事,只是对于同僚的为人做些评论而已,也没什么可避讳人的,他平日里和老妻闲话,有时也会说到同僚,但这些闲话大多不涉及朝政,或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是对某人只言片语的评价而已。顾仪兰所说的关于安国公的这几句评论,倒真像是他说过的话。
第17章 首辅
顾仪兰的解释让顾正则的脸色好看了一点,但也只是一点而已。他依旧生着气,语气不善地质问道:你倒是心思多得很!这样的话你也记在心里,看来日后还是让你少来为妙!
老爷别急,此时不急不慌,似乎压根没受顾正则怒气影响的顾夫人笑眯眯开口:等听完了兰儿的道理再生气不迟。
还有什么可听?顾正则怒道:不过是些见识短浅的钻营。没错,安国公的确是皇上倚重的孤臣,但这又与我顾家何干?不过是些一望即知的浅显心思,说的这样冠冕堂皇。皇上为何倚重安国公一脉,正是因为他谨慎!你们何时见过安国公府与京中勋贵有私下里的往来?安国公在京中时,几乎不参加同僚之间的应酬,与朝中大臣少有私交,家中女眷也是偶尔推不过了才出来交际。这样的人家,你想交好,人家也得愿意才行!满京里谁家不想跟安国公府交好?但你看到安国公府和谁家走得近了吗?
是孙女见识短浅,顾仪兰并没有顶嘴,反而微微躬身恭敬地认错:前些日子,右相家的李二小姐邀了不少世家贵女一同游湖,帖子下到咱们家,姐妹们都不得空,是孙女独自去的。首辅宰相林大人最小的孙女也去了,孙女听说林相最近身子不大好,孙女还听说,林相家的五爷离了京,据说是做生意。祖父您也知道,林五爷的长女和咱们家二姐姐同年,嫁在尚书令王大人府上,次女和六姐姐同年,十六岁。孙女听说林五爷的次女订亲了,是宋城赵家。这次林五爷离京,夫人和子女都跟着走了,竟像是搬家。孙女见识浅薄,因此怀疑,林相可能是有了乞骸骨的心思。
恋耽美
是!芳芷不情不愿地点头:姐姐教训的是,我记清了。
顾仪兰没说话,就这样安安稳稳地坐着看芳馨训斥芳芷。上一世,她被关在王府后院的那天,芳芷疯了似的拦在她身前,又拼了命闯去求郑崇景,之后她就再也没见过芳芷。
后来还是她拿仅有的金镯子贿赂送饭的嬷嬷,才得了芳芷的消息。芳芷在她被关进那个破败后院的当天,就被打了一顿板子发卖了,罪名是不敬主母。
顾仪兰还记得,自己刚刚得知这个消息时,其实是笑了。是的,笑了。她这个荣康郡王正妃还活着,郡王府居然已经另有主母。
而芳馨稳重寡言的芳馨,自愿陪她关进那个破败的院子。上一世,芳馨是陪她最久的人,但其实也没比芳芷多陪她几个月。
上一世,她被关进院子的第三个月就重病流产了,芳馨为了给她求医,拍着院门喊了整整一日一夜也没人理她,不得已之下只好冒险翻了禁足的院墙,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
顾仪兰还记得,芳馨下决心翻院墙之时,叮嘱她一定要撑住,就算为了孩子,也要撑到她带着大夫回来。
可她撑不住了
整整一天一夜,芳馨没有回来,孩子已经保不住了,那么多血,染红了半个床榻。孩子没了,她也不想再撑下去了
不知道芳馨后来回去了没有。顾仪兰抬起眼看着正一脸严肃数落芳芷的芳馨,眼眶微湿。其实她清楚,荣康郡王府规矩森严,芳馨敢逃出禁足的院子,应当是活不了了
但万一呢?万一芳馨真的带着大夫回去了呢?历尽千辛万苦请来了大夫,却看见悬于梁上的她,芳馨该怎样绝望啊
第15章 顾学士府
小姐?芳芷一脸纳闷地望着顾仪兰:小姐?想什么呢这样入神。
嗯?顾仪兰略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表情,露出端庄的微笑:没什么,新找出来的缎子配蝴蝶花样不好,我在想是不是找十一妹描个新花样。
哦!芳芷点点头:小姐,我们现在就走吧?赏午宴摆在了沁芳阁,走过去也不近呢!兴许在路上能碰见十一小姐,到时候问问她有没有新花样就好啦。
也好。顾仪兰点点头,拿起那柄白底黑字的丑团扇,迈步向外走去。芳馨一笑,跟在顾仪兰身后往外走。
还真要拿那柄扇子出门啊芳芷嘀嘀咕咕的快步跟上。
多什么话。芳馨皱眉,扯了芳芷一把:今儿天热,小姐恐怕要替换帕子,你去多拿些备着。
芳芷乖乖地转身去拿帕子了,芳馨几步走近顾仪兰,低声说道:小姐,您别跟芳芷计较,她就是有口无心。
知道。顾仪兰点点头:但你还是多提点着她点,在咱们自己家里怎样都好,出了门还这样嘴碎可不行。
小姐放心,芳馨沉稳地点点头:我省得。芳芷其实也是为小姐担心,咱们家里小姐多,七嘴八舌的事情也多,今儿过节,赏午宴,小姐少爷们都到齐了,大老爷二老爷还有几位夫人也在,这扇子芳芷也是怕您吃亏。
左不过是小姑娘们争强好胜,嘴上讨便宜罢了。顾仪兰摇摇头笑了:都是自家姐妹,我还能跟她们计较不成?
是小姐好性儿。芳馨抿了抿唇,还是小声多说了一句:毕竟今天人多。
我知道你们担心,顾仪兰笑着用扇子轻轻拍了拍芳芷的手臂:但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这柄扇子也不是给那些人看的,只要祖父祖母能看到就好。
顾学士府的赏午宴,顾仪兰那柄丑丑的扇子,果然招来顾家兄弟姐妹的无情嘲笑,但顾仪兰混不在意,任谁过来半真半假的讥刺那柄团扇,她都笑眯眯的当好话听。
小辈儿这边笑闹,长辈那边自然也听到动静。顾家四儿媳,顾仪兰的四叔母抬起眼扫了一眼顾仪兰的扇子,微微冷笑:虽然母亲见天说兰姐懂事,但她毕竟只有十四岁,还小呢。这样大节下的日子里,怎地用了这样一柄黑黑白白的扇子。平日里爱素净也就罢了,今日毕竟是过节,小姑娘家家的,还是打扮得花团锦簇些好。十几岁的小姑娘都这样朴素,那我们这些长辈们,可不是得荆钗布裙?
这话就有些太厉害了,旁人就是想装听不见都不能。顾夫人抬眼看了看那边席面上摇着素扇,微笑和自己姐妹们说话的顾仪兰,又瞥了一眼似笑非笑的顾四奶奶,接着回头吩咐了丫鬟:去,把九姐儿叫来。
顾仪兰走了过来,聘聘婷婷地向祖母和长辈们见礼,并不多话,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任由长辈们盯着她那柄白底黑字的丑陋团扇看。
兰姐儿今天拿的这柄扇子倒是新鲜样式,顾夫人开口,不咸不淡地模样:可你四叔母说得也没错,大节下的,小姑娘家家还是该打扮得鲜亮些,这扇子看着是特别,可未免太素简了些,不像个样子。
祖母教训的是。顾仪兰恭敬地答应:这扇子是孙女开宴之前新得的,是安国公府打发人送过来的,孙女瞧着样式别致,因此就用上了,并没考虑太多,是孙女的不是。
安国公府?顾夫人眉头微微一挑:穆大小姐送来的?
是!顾仪兰笑着将扇子主动递到顾夫人手中:这上头的字,是穆大小姐写的,祖母瞧瞧,是不是颇具风骨。
嗯!顾夫人五十多岁了,眼睛已经开始有点花了,她眯着眼仔细看了好一阵子才将扇子抵还给顾仪兰:我记得,穆大小姐今年似乎才满十二,这个岁数,能写成这样已经十分难得。可见穆家虽然军功出身,却也像是诗礼传家的大宗族一般,仔细教养子女。
那是。顾大奶奶笑着接过话头:穆家老夫人出身陇西李氏,现在的国公夫人又是太皇太后亲自养大的宗室女,穆家家教定然是顶好的。
原来是国公府大小姐的手笔,顾四奶奶的脸色有些难看,赶紧站起来朝顾老夫人行礼:是儿媳不知内情,冒撞了,请母亲责罚。
也不是什么大事,顾夫人语气温和,但脸上却没什么笑容:哪里需要特地请个罪。这事儿兰姐儿也有不对,穆大小姐送你的团扇很是别致,你既然喜欢,就大大方方的用,做什么还藏藏掖掖的,也不说明是哪里来的,倒让你的叔母和姐妹们闹误会。
是!顾仪兰躬身答应:祖母教训的是。
好啦,顾夫人朝顾仪兰点点头:兰姐儿去玩吧,大节下的,别拘在这里,和你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去花园走走。
顾仪兰恭敬地行礼告退,可顾四奶奶却不敢自行归坐,还低着头站在原地。顾夫人端起茶,喝了两口之后,像是才发现顾四奶奶依旧站着似的,慢腾腾地开口:行了,老四媳妇也别站着了,又不是什么大事,这样诚惶诚恐,倒显得我这个婆母刻薄了似的。
顾四奶奶一边急急坐下,一边有些紧张地答道:母亲说笑了。
是说笑了。顾夫人微微一笑:自家门里,都是一家人,关上门怎样说笑都无所谓。你们抬眼看看,今日坐在沁芳阁的,哪一个不是姓顾?
是了,顾大奶奶笑着站起来,亲自给婆婆换了茶:满京里谁不知道我们顾府人丁兴旺,这都是因为父亲和母亲福气大,护佑我们这些子子孙孙。
第16章 顾大学士
顾家的端午赏午宴,顾大学士不在家。今年国富民安,端午前,先是江南转运使上了折子,江南各地河道拓宽工程工期足足提前了一月有余,在伏汛前已经完工,堤岸也已经加固过,工程款也并没有超支。
紧接着秦凤路经略安抚使也上了折子,说是乾川附近的一个西夷小部族愿意归降,已经递了降书,部落首领愿意进京安置。
节前接连接到喜报,圣心大悦,皇上决定端午日在崇政殿举办赏午宴,大宴群臣,与百官同乐。因此这一日中午,顾大学士并没有在家。
宫中赐百官宴,礼仪当然是及其讲究的,礼赞唱跪,上一道菜谢一次恩,行酒也要谢恩,赏了歌舞需得坐得直直的观赏。再加上时值端午,又是正午时分,正是热的时候,朝臣们身着礼袍,个个都汗流浃背,因此两个时辰的筵席下来,对着满桌珍馐,顾大学士反倒又累又饿,肚子比进宫之前还要空。
好不容易熬到谢恩出宫回家,轿子抬到学士府门口,顾大学士下轿子时,觉得自己的腿都有些抖。
幸好顾夫人十分有经验,知道自家老头子赴宫宴回来肯定又累又饿,早就吩咐人早早备下了洗澡水。
顾府的厨房也早准备好了,顾大人一出宫家里就收到了消息,轿子没到家门口,府里的厨子们就已经分工合作,煎炒烹炸的忙活开了。等顾大人洗完澡换上凉布便衣,六菜一汤已经摆在了顾夫人屋里。
都回去吧,饭菜上桌,顾夫人看了看安静站在一旁准备伺候的儿媳们:你们父亲累了一天,你们在这里伺候着,他反倒不能松范些,都回去吧,今儿过节,都回去跟相公儿女团聚,晚上也不用过来请安了,也跟孩子们说一声。
是!顾大奶奶躬身,领着妯娌们安静地退了出去。等儿媳们都走了,顾正则才从屏风后转出来,坐到了饭桌前,顾夫人亲自照顾他吃饭,老夫妻两个就这样一个吃,一个布菜,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些闲话。
什么?正夹着一筷子青笋想往口中送的顾正则有些吃惊地望着老妻:九姐儿给安国公府大小姐送了节礼?你吩咐的?
不是。顾夫人笑着摇摇头,给顾大人又盛了一碗汤:九姐儿节前自己来找我说的,我想了想就同意了,还依着她说的,给安国公府的节礼又加了一倍。
你怎么顾大人愣了几秒,将筷子一放,脸拉了下来:唉!糊涂啊!
老爷您也先别急,瞧见相公生气了,顾老夫人也还是笑眯眯,不急不慌的模样:事情我还没说,你先急什么?我应了九姐儿,自然是觉得她说得有道理,老爷不如听听我的道理。
那你说顾大人刚开口,又摆手摇了摇头:算了你也别说了,把九姐儿叫过来,让她说,我倒是听听,是什么道理,竟然能说服你。
也好。顾夫人笑着点点头,招手叫了贴身赵嬷嬷去传话。
不过半刻钟功夫,顾仪兰就跟着赵嬷嬷过来了,她过来的时候,顾正则早失了吃饭的心情,但桌上半冷的残席也没撤下,顾正则端坐在桌前,神色不渝,而他身旁的顾夫人倒是看起来还平静。
顾仪兰进来后,顾夫人摒退了下人,自己动手给顾正则斟茶。顾仪兰看见连忙上来帮忙,却被顾夫人摆摆手阻止了:你祖父有事问你,你好生答就是了。
顾仪兰刚想点头称是,顾正则已经开口,语气生硬,一听就是已经很不高兴了:九姐儿,我听说是你求了祖母同意你给安国公家的穆大小姐送节礼?你还跟你祖母说,安国公家的节礼应该加厚一倍?
是!顾仪兰恭敬地点点头,面色毫无变化,似乎并未因顾正则的诘问而慌张害怕。
你倒是肯认。顾正则冷笑一声:你祖母说你很会说道理,那把你的道理也说给我听听,我倒是要看看,你是怎么说服你祖母的。
祖父,顾仪兰语气柔软,但清晰稳定地答道:安国公府穆氏一脉骁勇善战,手握重兵却从不居功自傲,行事颇为谨慎,在朝中从不与人结党,是皇上极为看中的孤臣。孙女还听说,安国公此人很少主动评论朝政,上朝时常常一语不发,但皇上若有问,他必是要答的。孙女还听说,皇上其实十分看重安国公的意见。孙女以为,眼下这个时候,与安国公府多多交往并无坏处。等再过两年事到临头,再去交际怕是有因事而为的嫌疑。
呵顾正则笑了,但脸色更是黑沉,看起来反倒是怒极反笑的模样:小小女子也敢妄议朝政!这些话你都是听谁说的?你祖母也是糊涂,竟因为你这些妄语就随便做了决定?
祖父,挨了训斥的顾仪兰依旧是不急不慌的模样,看了一眼也依旧保持淡定的顾夫人,继续开口说道:孙女的父亲远在宁陵,母亲随他在任上照顾。祖父祖母心疼我,才将我留在京中养着,这么多年,我是在祖母膝下长大,家中姐们们众多,也只有我留在祖母房中的时间最长,这些年祖父祖母偶有闲话,也并没有避讳着我,有些话,其实是孙女听了祖父的教诲,听了,便记在心里。
顾正则一愣,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关于安国公的那些,并不是时局大事,只是对于同僚的为人做些评论而已,也没什么可避讳人的,他平日里和老妻闲话,有时也会说到同僚,但这些闲话大多不涉及朝政,或是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是对某人只言片语的评价而已。顾仪兰所说的关于安国公的这几句评论,倒真像是他说过的话。
第17章 首辅
顾仪兰的解释让顾正则的脸色好看了一点,但也只是一点而已。他依旧生着气,语气不善地质问道:你倒是心思多得很!这样的话你也记在心里,看来日后还是让你少来为妙!
老爷别急,此时不急不慌,似乎压根没受顾正则怒气影响的顾夫人笑眯眯开口:等听完了兰儿的道理再生气不迟。
还有什么可听?顾正则怒道:不过是些见识短浅的钻营。没错,安国公的确是皇上倚重的孤臣,但这又与我顾家何干?不过是些一望即知的浅显心思,说的这样冠冕堂皇。皇上为何倚重安国公一脉,正是因为他谨慎!你们何时见过安国公府与京中勋贵有私下里的往来?安国公在京中时,几乎不参加同僚之间的应酬,与朝中大臣少有私交,家中女眷也是偶尔推不过了才出来交际。这样的人家,你想交好,人家也得愿意才行!满京里谁家不想跟安国公府交好?但你看到安国公府和谁家走得近了吗?
是孙女见识短浅,顾仪兰并没有顶嘴,反而微微躬身恭敬地认错:前些日子,右相家的李二小姐邀了不少世家贵女一同游湖,帖子下到咱们家,姐妹们都不得空,是孙女独自去的。首辅宰相林大人最小的孙女也去了,孙女听说林相最近身子不大好,孙女还听说,林相家的五爷离了京,据说是做生意。祖父您也知道,林五爷的长女和咱们家二姐姐同年,嫁在尚书令王大人府上,次女和六姐姐同年,十六岁。孙女听说林五爷的次女订亲了,是宋城赵家。这次林五爷离京,夫人和子女都跟着走了,竟像是搬家。孙女见识浅薄,因此怀疑,林相可能是有了乞骸骨的心思。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