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公夫人拿着香囊的手一顿,有些心酸地望着一脸开心的女儿。是啊,她的红裳今年都十二岁了,连个相好的小姐妹都没有,成日被拘在家里,家里没有女孩子,她也只能和家里的兄弟们玩在一处,京中女孩子们流行的各种玩意儿她甚至都不知道。
    一直默默坐着没做声的穆老夫人显然和安国公夫人想到一处去了,望着眼前收到个香囊就欢天喜地的孙女,轻声叹了口气。
    娘亲倒不知道红裳和这位顾九小姐如此亲近。安国公夫人一边帮穆红裳系香囊一边抬起眼来看女儿的表情。知女莫若母,安国公夫人一看穆红裳的表情就清楚,自家女儿对顾九小姐这个称呼很生疏,压根就没想起来这到底是她认识的哪位小姐。
    顾学士府的顾仪兰顾九小姐,红裳不识得?安国公夫人问道。
    哦哦!穆红裳立刻开心的点头,圆圆大大的眼笑得微微眯起:是那位顾姐姐呀!认识的!这个姐姐很好的,去公主府赴宴那天,我哭了,是这个姐姐安慰我。她跟我说娘亲生气是因为我做了危险的事,娘亲担心,有这样担忧我的娘亲,我该开心才是。我觉得这个姐姐很会说道理,我喜欢她,她还拿了芸豆糕给我吃。
    的确很会说道理,端着一杯茶垂着眼皮的穆老夫人突然开口,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顾府果然不愧诗礼传家,教出来的姑娘真不错。
    穆红裳听到祖母夸奖送她东西的小姐姐,立刻开心地接话:是呀是呀,顾姐姐很温柔和气,长得也漂亮,我喜欢她。我以前都不知道她是这样好的人。母亲带我出门赴宴,我总能见到她。但她以前不大跟我说话,好像也不太喜欢和其他人说话,都是打个招呼了事,瞧起来很是清高的样子。这一次我才知道,她其实很和气,她要我叫她兰姐姐,还说要请我去她家里玩,她说她家里姐妹多,都能陪我玩。我没答应。
    哦?这一次安国公夫人和穆老夫人可真的一齐笑起来了,穆老夫人一脸戏谑地望着穆红裳,开口问道:你不是天天惦记着出门玩?每次你母亲带你出门拜客你都乐得要命。怎地,这次有人开口请你,还是你喜欢的小姐妹请你,你反倒不去了?
    从小祖母和娘亲就交代,不能随便出门拜客的,我都记得的。穆红裳一脸认真地答话,还强调似的重重点了两下头:放心吧,娘亲带我出门拜客我才去,要听祖母和母亲的话,所以就是兰姐姐请我我也不能答应。
    听听,穆老夫人一脸骄傲的模样:你们成日间都说我惯着她。但我早说过,红裳这孩子看起来天真烂漫,但心里是有数的,这样的孩子,就是惯着些又怎样。
    是!安国公夫人笑起来:母亲说得有理。红裳去玩吧,你哥哥他们还在花园等你呢,我等下打发人送粽子和艾糕过去。
    翠云,穆老夫人也叫自己的大丫鬟:今日新进来的樱桃拿去花园给孩子们吃。红裳,去花园放风筝可以,但不许跑得一脸是汗,也不许迎着风吃东西。
    穆红裳笑眯眯的答应了,给祖母和母亲行了礼退出去,带着丫鬟们一溜烟往花园跑。安国公夫人将女儿送出房门,一直目送女儿走出婆母的院子之后,才转身回来。
    你过来,不止是为了那个香囊吧,不等安国公夫人开口,穆老夫人就问道:还有什么为难事?
    是!安国公夫人微微低头,恭敬地答道:顾学士府不仅打发人给红裳送了香囊,今年的节礼也比往年厚了一倍。这事我没想到,送去顾学士府的节礼还是按照往年的惯例。各家节礼都是一份一份提前备好,昨夜就装了车,卯时刚过,送礼的下人就已经出发了,顾学士家中的节礼怕是早已经送到,眼下再加也来不及。
    奇怪,穆老夫人微微皱眉:顾夫人一向谨慎,怎会出这种纰漏,这不是让人为难嘛!
    儿媳想,是不是将多出的节礼退回去,安国公夫人问道:万一是弄错了呢?
    各家的节礼都是附着礼单的,穆老夫人摇摇头:你心里其实也清楚,错是不可能的。只是顾夫人突然送来这么重的礼,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却有些想不明白。还有,你刚刚已经问清楚了,红裳和那个顾九小姐,分明就是交情一般。
    是啊!安国公夫人也是一脸纳闷地点点头:顾九小姐出言邀请红裳做客倒是不稀奇,红裳是咱们家这一辈子唯一的姑娘,有意示好相交的人自然不少,咱们家的情形,京中的勋贵世家都心中有数的,顾九小姐胆子大些,出言邀请,红裳拒绝应当也是她意料中的事。
    嗯!穆老夫人点点头:每年递到我们家的请帖,七成都会回掉,被红裳拒绝也算不上什么丢脸事。不过这个顾九小姐倒是有心,巴巴地在家绣了个香囊,赶着端午节下送了过来。这顾家的节礼暂且不论,顾九小姐的香囊,特意说了是亲手做了给红裳,这个礼倒是不好不回。
    我也是这样想。安国公夫人点点头:可是红裳的回礼却也有些为难。顾小姐亲手绣的荷包,我们总不好回些寻常的金银珠花吧?还是红裳自己动手最好。可这孩子打小被拘在家里,往日里与京里的世家小姐们都没什么人情往来,京中那些时兴的玩意儿,她其实都不大懂得。她自小也没仔细学过那些针黹女红的功夫,现赶着让她绣个帕子送过去都不成。
    第13章 儿媳们
    怎地被你一说,好像我们红裳一无是处似的,穆老夫人有些不高兴地开口:红裳不懂京里小姐们那些时兴玩意儿,还不是因为我们拘着她,可怜见的只能跟一群秃小子一起玩。说来说去,都是受了家里拖累。女红不好又怎么了,那就是个锦上添花的本事,我们这些人家的女孩子们屋里的针线自有丫鬟们管着,复杂一些的自有针线房,就算嫁出去也一样,谁还亲手缝鞋裁衣?大户人家的夫人,哪里有功夫做这些?你嫁过来快二十年了,不过也就是得闲了偶尔给丈夫做个腰带,给婆婆做个额帕,给女儿绣个荷包而已。这些事便是不做也没人说你不好。
    安国公夫人挨了婆婆数落,并不敢顶嘴,低下头急忙认错。刚好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妯娌几个刚好过来给老夫人请安,刚走到门口就听到老夫人正数落国公夫人。
    二夫人站在门外就开口笑道:说母亲偏心,母亲还不认。我跟大嫂前后脚嫁进门,快二十年了,家里的男人们轮流守边,哪一次捎去北境的东西里没有我们妯娌亲手缝的衣裳鞋袜。大嫂这个当家主母最是操心,节前给边关捎去的东西里,还有大嫂亲手给征衣裁的素袍。
    三夫人也不等丫鬟打帘子,直接自己挑了竹帘让二嫂和弟妹进屋,一边进来一边笑道:可是大嫂又催着红裳学针线,母亲心疼了?
    穆老夫人一边招呼她们妯娌几个坐下,一边呵呵笑着答道:见天说我偏心,我又哪里说错了?你们妯娌几个,便是不会缝袍子给丈夫儿子,也各个都是好的。
    穆老夫人一席话,妯娌几个都笑起来,安国公夫人这才开口,将穆红裳收到节礼的事说给几个妯娌听。
    安国公府二老爷穆承芳的夫人刘氏出身金陵大族,刘家是钟鸣鼎食的大族,祖上有人官拜丞相,后辈也陆陆续续有人科举入仕,却再没出过高官。但虽然这两代刘家仕途艰难,但刘家到底还是世家大族,诗礼传家,家中十七个两榜进士,在整个大周朝,都算数得上的名门望族。
    二老爷穆承芳不是穆老夫人亲生,却是在她膝下长大,刘夫人也是穆老夫人亲自为穆承芳相看的。刘夫人的父亲是两榜进士,但中了进士之后就一直做承直郎,领着六品俸禄,两年后选了翰林修撰待补,这一待就是六年,也没补上个像样的实职。
    刘夫人嫁入安国公府五年后,待补无望的刘修撰干脆辞官回了乡,刘夫人的娘家整个搬回了金陵,逢年过节真是连走亲戚都省了。
    穆老夫人的三儿媳和四儿媳也都和刘夫人差不多,三爷穆承信的夫人出身陇西李氏,是穆老夫人的族侄女,正经的世家大族。只是李夫人的父亲在家掌管庶务,考了个秀才功名就没再进学,李夫人在族中并不受宠,几个平辈的堂姐妹中,她不起眼,并不受太夫人喜欢。
    当时安国公府的当家夫人是穆老夫人,她透了意思想在本家中选三儿媳,李家自然求之不得,要知道安国公府可是难得的高门,攀上这门亲,有百利无一害。
    只是大周朝人人都知道,穆氏一族为国戍边,世代为将,国无战事还好,一旦有事,一定是穆家人率军站在整个大周朝的最前方,穆家男人几乎逃脱不了马革裹尸的命运。嫁去这样的人家,门第是高,当寡妇的概率却也大。
    李家是名门望族,姑娘们就算不嫁入安国公府,也会嫁的不错,因此李家虽愿意与安国公府联姻,选谁嫁过去却也是个问题。而三夫人当年是自愿嫁进来的,她自己去找了李家太夫人,为自己求来了安国公府的亲事。她从陇西嫁入京城,嫁进来这些年,和娘家的走动并不勤,那些堂姐妹们,更是鲜少联系。
    而四夫人曲氏则是武将家的女儿,父亲是安国公旧部,父兄战死,依附叔父叔母在青州长大,十七岁嫁入京城。她的家世比起自己几个妯娌差了不少,并没有像世家大族的女子一般,受过严格的贵女教养,嫁进来时,嫁妆也寒酸得紧。但嫁入安国公府这么多年,也没谁因为门第嫁妆给她眼色看。几位妯娌都是和气人,一个大宅院中住着,十几年来,磕磕碰碰不是没有,但已经算是处的不错了。
    端午节下,妯娌四个坐在一处陪着穆老夫人喝茶,一起商量家中的事务,倒是如京中寻常官家似的,热闹得紧。
    对于顾家节礼的事,妯娌几个加上婆母一通商议,最后还是武将家出身,人情世故一贯不大通达的四夫人说了句实在话:我其实不懂母亲和大嫂到底在愁什么,但我想着,各家节礼都是提前准备,顾家是,我们家也是。顾家突然送了贵重一倍的节礼过来,也没想着提前打个招呼,自然是知道我们没准备的。让我说,大嫂踏实收了就好,也不必当个事惦记。一年到头需要送礼的节庆那么多,下次加倍还回去就是。
    是这么个道理。穆老夫人和安国公夫人一齐笑起来:倒是我们想复杂了。
    四弟妹是个直性子,三夫人李氏也笑起来:这直性子也有直性子的好处。有些事,以不变应万变就再好不过。
    红裳给顾家小姐的回礼大嫂也不用烦扰,二夫人刘氏微笑着开口:端午节前,我娘家从金陵过来人,捎了不少东西。其中有一匣子泥金包边梅烙柄的素绢团扇,倒是精致得很。我母亲的信中提到,金陵眼下最流行这种素面团扇,小姐们买了去,自己画上花鸟翎虫、或是提上几个字送人,即风雅又好看。可大嫂您知道,咱们家的姑娘就只有红裳,她又不喜欢这个,这匣子团扇就被我随便收起来了,眼下可不是刚好拿出来用?
    那刚好!穆老夫人笑着点点头:咱们家红裳女红不行,可是字却写得颇具风骨,等下把她唤回来,让她在扇面上随便写几个字,给那个顾家小姐送去。端午赠扇可是上古传下来的习俗,这份回礼顾家挑不出半点毛病。
    第14章 顾仪兰
    穆老夫人打发人去唤穆红裳回来写扇面,二夫人亲自回去取团扇,三夫人负责赏午家宴,忙着去花园西北角的乘风楼安排,四夫人小厨房的青州厨娘做了炸糕,忙着张罗端去给花园里放风筝的孩子们,安国公夫人打算继续回小花厅,核对节礼单子。府里内管事还在请对牌,领各房赏下人的粽子和赏钱,妯娌几个都挺忙,一齐站起来告辞。
    临出门时,穆老夫人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叫住了安国公夫人:老大媳妇,顾家小姐突然给红裳送了节礼这件事,你也想着跟你相公说说,好让他心里有个数。事虽是小事,但也还是给他念叨念叨,哪怕是当闲话听呢。
    是!安国公夫人微微躬身答道:儿媳知道了。
    一切就如二夫人和四夫人的主意,赏午家宴之前,穆老夫人就盯着穆红裳写好了扇面,派了个得力的仆妇送去顾学士府了。
    这样可以吗?头一次给人回礼的穆红裳望着带着团扇匆匆出门的仆妇,有些拿不准地问自家祖母:我觉得那个扇子不好看诶
    瞎说。穆老夫人倒是显得骄傲:你今年才多大,字写成这样已经算顶顶好了,外书房先生都称赞过。
    不是啊,穆红裳歪着脑瓜眨眨眼: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眼下我也只能写到这个程度,再好的字也写不出来。我就是觉得素白扇面配上几行黑字,一点都不好看,娘亲拿的团扇上画着花,那个才好看。
    这有什么。穆老夫人依旧淡定的模样:那些个读书人附弄风雅手里拿的扇子,不也是素扇面写几行字,放心吧,没有不好,风雅得很。再说了,好不好看又有什么要紧,就是个意思。只要是你亲自动手,顾家九小姐拿到这份回礼就一定会开心。
    是吗?穆红裳有些怀疑的模样。但是算了,既然祖母这样说,那就是吧。虽然她觉得写字的团扇真的挺难看的。外头那些读书人的扇子那不都是折扇嘛?不好看折起来,反正别人也看不见,这团扇要难看了,真是遮都没法遮。顾家姐姐收到这样丑的回礼,真的会开心吗?
    事实证明,顾仪兰收到回礼很开心,当然,她也觉得素扇面上写几行黑字挺难看的。顾仪兰举起这把黑黑白白的团扇瞧了瞧,又仔细读了读那首前朝诗人贺端午的小诗,忍不住失笑:这孩子
    小姐,安国公府的大小姐也太敷衍了吧?顾仪兰的贴身丫鬟芳芷有些不高兴的模样:咱们送去的那个香囊多精致啊!小姐您一针一线的绣了整整一个月,结果您瞧她送来的这是什么啊?
    我瞧着挺好。顾仪兰心情很好地用那柄团扇扇了扇风:端午赠扇本是习俗,就像我送她的香囊,都是应景的节礼。而且这扇子又哪里不好,泥金包边、梅烙柄,已经是顶精致的团扇了,还要怎样?
    旁的不说,芳芷鼓起嘴,十分嫌弃的答道:这素白团扇上几行黑字,真是难看得紧!这样的扇子都没法拿着出门。就算像小姐您说的,扇子和香囊都是应景的节礼,但小姐您送去的香囊多精致啊!再看看这扇子,就随便写几行字,也不能这样敷衍人啊!好歹画两笔花草,瞧着也像个样子。
    这怎么能叫敷衍,顾仪兰心情很好地摸了摸素绢扇面:穆大小姐今年刚满十二,还小呢!这个年纪能写出这一笔字已经不容易了,可见是好好下过功夫的。穆大小姐也没想到我会送节礼给她,没有提前准备,你让人家临时拿什么出来回礼?这样短的时间,人家亲自动手,仔仔细细写了扇面送过来,怎地就敷衍了?别再让我听到这样的话,这扇子没什么拿不出手的,我就拿着它去赏午宴。
    写个扇面才多大点功夫啊芳芷被小姐训斥了,不敢再诋毁那柄奇丑无比的团扇,但依旧不服气的小声嘀咕着:真有心,就算找个平时绣的帕子或者香袋回来也行啊。这算什么吗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慕红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旺财是只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旺财是只喵并收藏慕红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