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他们口中夺食,不说有没有,有多少,只看他们那般模样,就让人吃不下饭。
饿到一种程度,真的是看到人嘴动,自己就移不开眼,唾液在口腔之中泛滥,像是要淹没所有。
热闹的街市上,也有小摊贩,坐在摊子上吃饭,桌凳上的油腻都是日复一日地手摸衣蹭带出来的,不沾半点儿油腥,若是深闻,许能嗅到那一层层被汗水浸润过的咸湿。
素馄饨,皮薄馅大,只一碗,广济找店家要了空碗来,要跟纪墨分食。
说起吃东西这一项来,广济天然便带几分文雅气,若要与人分食,便会早早地把东西分好,不会等到吃到一半,再把剩下的与人,就是吃饭的过程中,也不会突然把自己碗里的东西挟出来给人,似有洁癖一样。
可若实在没有多余的钵分食水,他就会秉持一种相对公正的分法,如喝水的时候,我一口,你一口,可这样一直喝下去。
有的时候,纪墨会觉得稍显累赘,就好像一瓶子水,前面的人喝了半瓶,剩了半瓶给你,委实不是什么很难堪的事情,这又不含羞辱,水又无过,总不至于被前面的人喝了,后面的人再喝,这水就是脏的了。
至于同一个瓶口之类的,若是前面的人喝水不沾唇,后面的人是否还能喝得下这半瓶水呢?
一个钵喝水,面对面给出,后面的人若不刻意把钵转个圈儿,嘴唇贴着的位置都是不同的,有什么嫌弃不嫌弃可言。
若说第一个世界的时候,纪墨还有几分抹不去的小洁癖,到了这个世界,见得多了,也没那么多矫情。
便是坚持有条件一定要喝凉白开,没条件的时候,也不是不能喝别人水缸之中舀出来的水。
馄饨摊的店家是个老汉,扎着的头巾胡乱缠住所有的头发,看起来包着头的样子有些怪,可又透着些干净,起码不用怕对方的头发落入碗中。
古代世界,不分男女,都有一头长发,不同的是长度和质量。
大部分穷人的头发是养不好的,不够黑亮,同样也不够厚重,全部捆扎起来,一个小小的揪揪,像是帽子上的毛绒球,也着实谈不上多好看,更有细碎毛发泛着油光黏在头皮上,看起来便要显脏一些。
若是皮肤再黑一些,就更显脏了。
你这和尚,还怪讲究的。
店家嘀咕一声,一个空碗送到面前,粗黑的指节一晃而逝,纪墨抬头去看,他已经转身去大锅里翻搅,招呼着下一位客人的馄饨了。
广济没理会他的碎语,道了谢之后就用勺子给纪墨分馄饨,一个大碗之中的馄饨浮浮沉沉,内里绿油油的馅料透过薄而发黄的面皮鼓起来,点缀的香叶被切得细碎,看起来满碗诱人,其实真正论个,也没几个。
纪墨坐在一旁,看着广济分一分就卡了壳,再一看,了了,单数啊!
对于数字上的小纠结,也可算是广济十分平易近人的一点了,他喜欢双数,便是背经文,都要连背两遍才会觉得舒畅,其他的,只要不是不得不,他都喜欢准备双份。
在没有准备收纪墨这个弟子之前,他这样就是给自己留了个备份,而有了纪墨之后,倒是正好方便他把另一份给纪墨备上。
最开始,纪墨还是挺感动这个师父总是念着自己的,后来发现他这个小毛病,也不是不感动了,就是觉得广济这个师父多了些烟火气,超脱也不能没点儿个人爱好啊!
不等纪墨多想,那单出来一个的馄饨就被筷子划开两半,一半留在勺子内,一半连筷子给了纪墨,尝尝看,怎么样?
广济极其自然地问了一声,把自己的动作变得顺理成章,已经观察出他这个小毛病的纪墨没有点破,略有几分别扭地接了筷子,连带着筷子上挟的半颗馄饨,送入口中,因是野菜的缘故,似总有一股子去不掉的土腥气,味道却还不错,鲜香可口。
不错,很好吃。
纪墨这样说。
一旁刚给人盛了一碗馄饨歇了手的店家听闻,笑着说:多谢小师傅夸赞,别看我这摊子小,可是卖了两代人的,当真是好味道,吃过的都说好呐!
两碗馄饨已经被均匀分开,只是一碗汤分作两碗,看着都少了些,不知道是不是店家的恻隐之心发作,还是对和尚本就有些好感,竟是大捞勺一动,捞起一个素馅儿馄饨送到了纪墨碗里,连带着还有半勺汤,汤管够,只管喝。
这竟是悄悄舍了个馄饨过去。
纪墨道谢,道谢的时候脸上带着笑,眼角余光已经看到随着那一个馄饨半勺汤入内,还没开始吃饭的广济眉头不觉微微拢起,这下,可不平均了啊!
倒不是贪那一个馄饨,而是
一直以为自己小毛病掩饰得很好的广济有些为难,这会儿他总不能把已经放在纪墨面前这碗馄饨要过去再分过吧,所以,唉,难啊
正准备眼不见心不烦,两个碗就换了地儿,纪墨手疾眼快地把两个碗换了之后,还把广济手上的勺子,连同那勺子上的半颗馄饨送到自己口中,含糊道,师父吃这碗,这碗汤多。
嗯。
广济点了头,又拿了勺子,把那碗中的汤又往纪墨碗里添了些,眼看着两碗差不多了,这才道:你也多喝些,还要赶路呐。
纪墨眼睛弯弯,应了一声,也跟着吃起来。
大和尚这弟子真孝顺啊!
店家看到这一幕,颇有几分欣慰,自来年龄大的,就爱看孝顺。
嗯。
广济点点头,他还没觉得自己老,一说孝顺,好像真老了一样,不过,也没什么较真儿的必要。
好容易一碗馄饨吃完,他们就要往附近的一座山寺去,若是在天黑前能够赶到山上,便能够顺利挂单,之后起码有一段时间,吃喝不用发愁。
古代不比现代,山中多有豺狼虎豹之类的猛兽,哪怕有人经过的路,到了晚上也不会十分安全,上山前便要多做些准备。
广济自己有一根短棒,好似传说中的打狗棒,是专门用来驱赶一些山中野物的,偶尔也会用来防身。
遇到野物,不该讲经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或者割肉喂鹰,佛家,应该是这样的套路才对。
心有善,才可放下而成佛佛祖有大神通,才能割肉喂鹰我不及也,故,只做驱赶,驱赶不成,阿弥陀佛,也只能送它们早日超生了。
广济解说这些的时候没觉得纪墨是在找茬,平和说到最后,脸上似还有几分悲悯之色,再说便是能够投胎做野物的这些,必然也是前生不曾积德,要在今生以野物之身赎罪。
他迫不得已杀了它们,算是帮它们早早解脱,也算是它们的荣幸,这个道理,真的是
纪墨问道佛家不可杀生的事情上,这样不就犯戒了吗?
才问完,自己一拍额头,满脸懊悔:失误,失误,师父刚才什么都没听到,我什么都没有说,实在是走神了!
佛家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对应的是传统文化之中的仁义礼智信五项,其中不杀生对应的是仁,而这个生的范围,指的就是有情众生。
有情众生,就是有灵魂的众生,也可理解为有思想感情的众生,如此,植物是肯定不包含在内的,动物在不在内,那就不好说得很了。
你说它有思想,知道计划,你说它有感情,知道仇恨,所以应该算作有情众生,即不可杀生的那一范畴内。
可,若是这些动物对着和尚不敬,那可就要把之前的范围划定给彻底推翻了,若是有思想感情,怎么还会得罪和尚呢?
这不是打佛祖的脸面吗?
所以,它即无情,莫要怪和尚杀生。
第562章
这应该算是唯心主义吧。
不管哪个主义,总之在不犯戒的情况下,纪墨也手持木棍,跟着广济上了山上寺庙,寺庙年久失修,墙体都有部分的裂痕和崩塌,不知道是原本就有的狗洞,还是被什么动物刨得,侧面墙上,明显的洞看起来都能钻进去一个小孩儿了。
阿弥陀佛。
再看到那歪倒的院门,广济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不会是荒废了吧。
冷风吹着院门旁那高过膝盖的荒草,似还有些吱呀吱呀的声音传来,像是山中鬼宅一样。
光线已经昏暗,无论这寺庙好坏,今晚都注定要在这里凑合一晚了,天黑下山太不安全。
广济这样想着,就带着纪墨上前。
两人一路上最先消耗的都是自己带着的干粮和水,走到这里,当初的几个大包袱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如今一人身上一个装换洗衣裳的包袱,广济还额外背了一些经书。
哐哐哐,敲门的声音响起,寂寂山林,格外洪亮。
这本是象征性敲一敲门,算作礼貌一项,广济都没料到,敲门之后本打算推门进入的时候,竟然发现里面还插着门栓。
门早就歪斜了,门栓看着也多有裂痕,可既然有门栓,那么,就不算是完全荒废了。
有人在吗?我们是来挂单的。
纪墨上前,扯着嗓子往里面招呼,他现在还是个孩子,很多时候都不会引人惧怕。
里面颤巍巍传来声音,夹杂在风声之中,像是随时都要被风吹散的烛火一样,你们,你们进来吧,什么都没有了,拦不住人的。前言不搭后语的话似有着莫大的隐情,广济再推了推那门,意外地发现那门,连着门框的部分其实已经开了,只是虚掩着,那门栓就像是个障眼法,防君子不防小人。
深山野寺,清冷无人,总像是鬼片开头一样。
纪墨大着胆子,上前把门板挪移开,露出个缝隙来,方便他们自己进入,进入之后又若关门一样,把那门板再合上。
进了寺内,看到的景象并不比外面更好,倒的确是有人在的,那个墙角的大洞应该并非刻意维持,里头没有堵上,却挖了个大坑,纪墨走过的时候,往里面探了探头,坑里没有陷阱,就是单纯的土坑罢了,挖得还不甚平整。
一路破败,带着蛛网的殿门,破损的窗纸,再有那陈旧得,仿佛怎么也擦不干净的尘土色。
进入殿中,看到的景象也没有更好,却发现了缩在角落里的被褥堡垒。
一张本来不该出现在角落的床放在那里,上面铺着被褥,四周还围着一圈儿被褥,似是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持床上人的温度,咳嗽声从里面传来,听声音,应该就是刚才说话的那个老年声音。
没有烛火了,你们随便住吧。
那声音并未从床帐之中探出头来,压抑着咳嗽这般说话。
广济躬身行礼,道了一声谢,说了自家来历:贫僧广济,自法华寺而来,有意游历各处寺庙,汇编经文,听闻附近有寺庙在,特意寻来,未知可是主持当面?
你若是早两年来,倒还能看到香火,如今,主持早就没了。
老僧隔着床帐,这样说着,给他们讲述了有关这座寺庙的变故,不是什么多难理解的事情,也没什么天灾人祸,就是老主持收了三个弟子,然后老主持去世后,三个弟子争夺主持之位,一个陷害一个,最后竟是谁都没逃掉,本来老主持就有些偏心眼儿的样子,只偏着三个弟子,其他弟子,附近农户家中的儿子,早有不满,看到三个弟子如此德行不堪,一个个也是心灰意冷,相继散了。
他们当年本就没有正经的度牒什么的,如今散了自当是还了俗,或继续当农户,或到远方行商,走着走着,寺庙就空了,剩下这个老和尚,中年投到寺庙中,没什么大本事,如今也老了,没处去,干脆就守着这里过活。
这庙里没有旁的东西,你们若要住就随便住吧。
再次说了让他们随便住之后,那老僧就再不开口说话了。
床帐之中围得密不透风,殿中连点儿光都见不到,纪墨也没贸然靠近,看向了广济,让他拿个主意。
如此,就多谢了。
广济道谢之后,先带着纪墨拜了拜殿中佛祖,再带着纪墨走出,到外头偏房之中随意寻了个地方,稍作打扫,便暂住下来。
两人出门在外,并没有背被褥,只一张可当床单用的粗布,纪墨拢了些干草,用粗布盖在上面,尽可能铺陈好,才让广济躺下。
广济已经先点了火,深夜住在山中,没有火是不行的,一来防野兽蚊虫,二来也能驱寒取暖,燃烧用的木料,就选用了那些早就破旧的桌椅等物。
榫卯结构的桌椅,拆起来也方便,广济徒手拆着,很快就拢出了一个火堆,又在上面放了些枯草引火。
火光亮起,室内霎时就暖和了很多的感觉。
纪墨也没闲着,弄好床之后,就移动桌椅去堵门,怕夜深入睡的时候,会有小动物之类的从门而入,同时也能用桌面平板稍作挡风之用,那窗纸多有破损,夜风入内,吹得火苗倾倒。
两人晚间都没吃饭,中午也就分了一碗馄饨,忙的时候不觉得,等到静下来,便觉得肚子瘪了。
不知道是谁肚子一响,广济看了眼纪墨,纪墨也抬眼看广济,四目相对,似都含着几分失望,本还想着山上有的免费吃食呐。
阴险点儿想,莫不是寺中还有食物,只那老僧年老体衰,是要把食物留着自用的,不肯分给他们?
若是真的寺庙荒废,没有人在,纪墨还能理直气壮去各处房舍翻检一下,找点儿能吃能用的东西来,但既然寺庙还有人,哪怕对方不是主持,甚至都坦言无有度牒,算不得个受戒和尚,可,到底是个主人家,不好背着主人家做这样的事情来。
再者,若是真的有,他们吃了,不过是一顿不饥,还要为下一顿劳心,于那老僧而言,可能就是某一顿再也接不上,活活饿死。
想到这样的结果,就无法任性地为了一时饥饱去搜索他人存粮。
早些睡,明日早些起,山中说不得还有些吃的,路上过来,不曾仔细,下山时候多看看便是了。
广济不是很操心,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也算平常。
在上山的时候,广济就带着纪墨一心二用地默念了经文,这会儿也不再让他诵经,跟纪墨说好,自己守着火,让他先睡,后半夜纪墨再换广济。
好。
住宿在外,是需要这样的处置的。
倒不是防着隔壁老僧,而是这样的荒寺,说不定就潜藏着什么野物,全然放心,那可真是将性命交到了佛祖手上,生死只看明朝了。
一夜无事,第二日早起,广济带着纪墨做了早课,并未刻意到隔壁去,而是直接在房中默念经文,两遍之后,便带着纪墨去跟那老僧辞行。
恋耽美
饿到一种程度,真的是看到人嘴动,自己就移不开眼,唾液在口腔之中泛滥,像是要淹没所有。
热闹的街市上,也有小摊贩,坐在摊子上吃饭,桌凳上的油腻都是日复一日地手摸衣蹭带出来的,不沾半点儿油腥,若是深闻,许能嗅到那一层层被汗水浸润过的咸湿。
素馄饨,皮薄馅大,只一碗,广济找店家要了空碗来,要跟纪墨分食。
说起吃东西这一项来,广济天然便带几分文雅气,若要与人分食,便会早早地把东西分好,不会等到吃到一半,再把剩下的与人,就是吃饭的过程中,也不会突然把自己碗里的东西挟出来给人,似有洁癖一样。
可若实在没有多余的钵分食水,他就会秉持一种相对公正的分法,如喝水的时候,我一口,你一口,可这样一直喝下去。
有的时候,纪墨会觉得稍显累赘,就好像一瓶子水,前面的人喝了半瓶,剩了半瓶给你,委实不是什么很难堪的事情,这又不含羞辱,水又无过,总不至于被前面的人喝了,后面的人再喝,这水就是脏的了。
至于同一个瓶口之类的,若是前面的人喝水不沾唇,后面的人是否还能喝得下这半瓶水呢?
一个钵喝水,面对面给出,后面的人若不刻意把钵转个圈儿,嘴唇贴着的位置都是不同的,有什么嫌弃不嫌弃可言。
若说第一个世界的时候,纪墨还有几分抹不去的小洁癖,到了这个世界,见得多了,也没那么多矫情。
便是坚持有条件一定要喝凉白开,没条件的时候,也不是不能喝别人水缸之中舀出来的水。
馄饨摊的店家是个老汉,扎着的头巾胡乱缠住所有的头发,看起来包着头的样子有些怪,可又透着些干净,起码不用怕对方的头发落入碗中。
古代世界,不分男女,都有一头长发,不同的是长度和质量。
大部分穷人的头发是养不好的,不够黑亮,同样也不够厚重,全部捆扎起来,一个小小的揪揪,像是帽子上的毛绒球,也着实谈不上多好看,更有细碎毛发泛着油光黏在头皮上,看起来便要显脏一些。
若是皮肤再黑一些,就更显脏了。
你这和尚,还怪讲究的。
店家嘀咕一声,一个空碗送到面前,粗黑的指节一晃而逝,纪墨抬头去看,他已经转身去大锅里翻搅,招呼着下一位客人的馄饨了。
广济没理会他的碎语,道了谢之后就用勺子给纪墨分馄饨,一个大碗之中的馄饨浮浮沉沉,内里绿油油的馅料透过薄而发黄的面皮鼓起来,点缀的香叶被切得细碎,看起来满碗诱人,其实真正论个,也没几个。
纪墨坐在一旁,看着广济分一分就卡了壳,再一看,了了,单数啊!
对于数字上的小纠结,也可算是广济十分平易近人的一点了,他喜欢双数,便是背经文,都要连背两遍才会觉得舒畅,其他的,只要不是不得不,他都喜欢准备双份。
在没有准备收纪墨这个弟子之前,他这样就是给自己留了个备份,而有了纪墨之后,倒是正好方便他把另一份给纪墨备上。
最开始,纪墨还是挺感动这个师父总是念着自己的,后来发现他这个小毛病,也不是不感动了,就是觉得广济这个师父多了些烟火气,超脱也不能没点儿个人爱好啊!
不等纪墨多想,那单出来一个的馄饨就被筷子划开两半,一半留在勺子内,一半连筷子给了纪墨,尝尝看,怎么样?
广济极其自然地问了一声,把自己的动作变得顺理成章,已经观察出他这个小毛病的纪墨没有点破,略有几分别扭地接了筷子,连带着筷子上挟的半颗馄饨,送入口中,因是野菜的缘故,似总有一股子去不掉的土腥气,味道却还不错,鲜香可口。
不错,很好吃。
纪墨这样说。
一旁刚给人盛了一碗馄饨歇了手的店家听闻,笑着说:多谢小师傅夸赞,别看我这摊子小,可是卖了两代人的,当真是好味道,吃过的都说好呐!
两碗馄饨已经被均匀分开,只是一碗汤分作两碗,看着都少了些,不知道是不是店家的恻隐之心发作,还是对和尚本就有些好感,竟是大捞勺一动,捞起一个素馅儿馄饨送到了纪墨碗里,连带着还有半勺汤,汤管够,只管喝。
这竟是悄悄舍了个馄饨过去。
纪墨道谢,道谢的时候脸上带着笑,眼角余光已经看到随着那一个馄饨半勺汤入内,还没开始吃饭的广济眉头不觉微微拢起,这下,可不平均了啊!
倒不是贪那一个馄饨,而是
一直以为自己小毛病掩饰得很好的广济有些为难,这会儿他总不能把已经放在纪墨面前这碗馄饨要过去再分过吧,所以,唉,难啊
正准备眼不见心不烦,两个碗就换了地儿,纪墨手疾眼快地把两个碗换了之后,还把广济手上的勺子,连同那勺子上的半颗馄饨送到自己口中,含糊道,师父吃这碗,这碗汤多。
嗯。
广济点了头,又拿了勺子,把那碗中的汤又往纪墨碗里添了些,眼看着两碗差不多了,这才道:你也多喝些,还要赶路呐。
纪墨眼睛弯弯,应了一声,也跟着吃起来。
大和尚这弟子真孝顺啊!
店家看到这一幕,颇有几分欣慰,自来年龄大的,就爱看孝顺。
嗯。
广济点点头,他还没觉得自己老,一说孝顺,好像真老了一样,不过,也没什么较真儿的必要。
好容易一碗馄饨吃完,他们就要往附近的一座山寺去,若是在天黑前能够赶到山上,便能够顺利挂单,之后起码有一段时间,吃喝不用发愁。
古代不比现代,山中多有豺狼虎豹之类的猛兽,哪怕有人经过的路,到了晚上也不会十分安全,上山前便要多做些准备。
广济自己有一根短棒,好似传说中的打狗棒,是专门用来驱赶一些山中野物的,偶尔也会用来防身。
遇到野物,不该讲经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或者割肉喂鹰,佛家,应该是这样的套路才对。
心有善,才可放下而成佛佛祖有大神通,才能割肉喂鹰我不及也,故,只做驱赶,驱赶不成,阿弥陀佛,也只能送它们早日超生了。
广济解说这些的时候没觉得纪墨是在找茬,平和说到最后,脸上似还有几分悲悯之色,再说便是能够投胎做野物的这些,必然也是前生不曾积德,要在今生以野物之身赎罪。
他迫不得已杀了它们,算是帮它们早早解脱,也算是它们的荣幸,这个道理,真的是
纪墨问道佛家不可杀生的事情上,这样不就犯戒了吗?
才问完,自己一拍额头,满脸懊悔:失误,失误,师父刚才什么都没听到,我什么都没有说,实在是走神了!
佛家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对应的是传统文化之中的仁义礼智信五项,其中不杀生对应的是仁,而这个生的范围,指的就是有情众生。
有情众生,就是有灵魂的众生,也可理解为有思想感情的众生,如此,植物是肯定不包含在内的,动物在不在内,那就不好说得很了。
你说它有思想,知道计划,你说它有感情,知道仇恨,所以应该算作有情众生,即不可杀生的那一范畴内。
可,若是这些动物对着和尚不敬,那可就要把之前的范围划定给彻底推翻了,若是有思想感情,怎么还会得罪和尚呢?
这不是打佛祖的脸面吗?
所以,它即无情,莫要怪和尚杀生。
第562章
这应该算是唯心主义吧。
不管哪个主义,总之在不犯戒的情况下,纪墨也手持木棍,跟着广济上了山上寺庙,寺庙年久失修,墙体都有部分的裂痕和崩塌,不知道是原本就有的狗洞,还是被什么动物刨得,侧面墙上,明显的洞看起来都能钻进去一个小孩儿了。
阿弥陀佛。
再看到那歪倒的院门,广济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不会是荒废了吧。
冷风吹着院门旁那高过膝盖的荒草,似还有些吱呀吱呀的声音传来,像是山中鬼宅一样。
光线已经昏暗,无论这寺庙好坏,今晚都注定要在这里凑合一晚了,天黑下山太不安全。
广济这样想着,就带着纪墨上前。
两人一路上最先消耗的都是自己带着的干粮和水,走到这里,当初的几个大包袱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如今一人身上一个装换洗衣裳的包袱,广济还额外背了一些经书。
哐哐哐,敲门的声音响起,寂寂山林,格外洪亮。
这本是象征性敲一敲门,算作礼貌一项,广济都没料到,敲门之后本打算推门进入的时候,竟然发现里面还插着门栓。
门早就歪斜了,门栓看着也多有裂痕,可既然有门栓,那么,就不算是完全荒废了。
有人在吗?我们是来挂单的。
纪墨上前,扯着嗓子往里面招呼,他现在还是个孩子,很多时候都不会引人惧怕。
里面颤巍巍传来声音,夹杂在风声之中,像是随时都要被风吹散的烛火一样,你们,你们进来吧,什么都没有了,拦不住人的。前言不搭后语的话似有着莫大的隐情,广济再推了推那门,意外地发现那门,连着门框的部分其实已经开了,只是虚掩着,那门栓就像是个障眼法,防君子不防小人。
深山野寺,清冷无人,总像是鬼片开头一样。
纪墨大着胆子,上前把门板挪移开,露出个缝隙来,方便他们自己进入,进入之后又若关门一样,把那门板再合上。
进了寺内,看到的景象并不比外面更好,倒的确是有人在的,那个墙角的大洞应该并非刻意维持,里头没有堵上,却挖了个大坑,纪墨走过的时候,往里面探了探头,坑里没有陷阱,就是单纯的土坑罢了,挖得还不甚平整。
一路破败,带着蛛网的殿门,破损的窗纸,再有那陈旧得,仿佛怎么也擦不干净的尘土色。
进入殿中,看到的景象也没有更好,却发现了缩在角落里的被褥堡垒。
一张本来不该出现在角落的床放在那里,上面铺着被褥,四周还围着一圈儿被褥,似是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持床上人的温度,咳嗽声从里面传来,听声音,应该就是刚才说话的那个老年声音。
没有烛火了,你们随便住吧。
那声音并未从床帐之中探出头来,压抑着咳嗽这般说话。
广济躬身行礼,道了一声谢,说了自家来历:贫僧广济,自法华寺而来,有意游历各处寺庙,汇编经文,听闻附近有寺庙在,特意寻来,未知可是主持当面?
你若是早两年来,倒还能看到香火,如今,主持早就没了。
老僧隔着床帐,这样说着,给他们讲述了有关这座寺庙的变故,不是什么多难理解的事情,也没什么天灾人祸,就是老主持收了三个弟子,然后老主持去世后,三个弟子争夺主持之位,一个陷害一个,最后竟是谁都没逃掉,本来老主持就有些偏心眼儿的样子,只偏着三个弟子,其他弟子,附近农户家中的儿子,早有不满,看到三个弟子如此德行不堪,一个个也是心灰意冷,相继散了。
他们当年本就没有正经的度牒什么的,如今散了自当是还了俗,或继续当农户,或到远方行商,走着走着,寺庙就空了,剩下这个老和尚,中年投到寺庙中,没什么大本事,如今也老了,没处去,干脆就守着这里过活。
这庙里没有旁的东西,你们若要住就随便住吧。
再次说了让他们随便住之后,那老僧就再不开口说话了。
床帐之中围得密不透风,殿中连点儿光都见不到,纪墨也没贸然靠近,看向了广济,让他拿个主意。
如此,就多谢了。
广济道谢之后,先带着纪墨拜了拜殿中佛祖,再带着纪墨走出,到外头偏房之中随意寻了个地方,稍作打扫,便暂住下来。
两人出门在外,并没有背被褥,只一张可当床单用的粗布,纪墨拢了些干草,用粗布盖在上面,尽可能铺陈好,才让广济躺下。
广济已经先点了火,深夜住在山中,没有火是不行的,一来防野兽蚊虫,二来也能驱寒取暖,燃烧用的木料,就选用了那些早就破旧的桌椅等物。
榫卯结构的桌椅,拆起来也方便,广济徒手拆着,很快就拢出了一个火堆,又在上面放了些枯草引火。
火光亮起,室内霎时就暖和了很多的感觉。
纪墨也没闲着,弄好床之后,就移动桌椅去堵门,怕夜深入睡的时候,会有小动物之类的从门而入,同时也能用桌面平板稍作挡风之用,那窗纸多有破损,夜风入内,吹得火苗倾倒。
两人晚间都没吃饭,中午也就分了一碗馄饨,忙的时候不觉得,等到静下来,便觉得肚子瘪了。
不知道是谁肚子一响,广济看了眼纪墨,纪墨也抬眼看广济,四目相对,似都含着几分失望,本还想着山上有的免费吃食呐。
阴险点儿想,莫不是寺中还有食物,只那老僧年老体衰,是要把食物留着自用的,不肯分给他们?
若是真的寺庙荒废,没有人在,纪墨还能理直气壮去各处房舍翻检一下,找点儿能吃能用的东西来,但既然寺庙还有人,哪怕对方不是主持,甚至都坦言无有度牒,算不得个受戒和尚,可,到底是个主人家,不好背着主人家做这样的事情来。
再者,若是真的有,他们吃了,不过是一顿不饥,还要为下一顿劳心,于那老僧而言,可能就是某一顿再也接不上,活活饿死。
想到这样的结果,就无法任性地为了一时饥饱去搜索他人存粮。
早些睡,明日早些起,山中说不得还有些吃的,路上过来,不曾仔细,下山时候多看看便是了。
广济不是很操心,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也算平常。
在上山的时候,广济就带着纪墨一心二用地默念了经文,这会儿也不再让他诵经,跟纪墨说好,自己守着火,让他先睡,后半夜纪墨再换广济。
好。
住宿在外,是需要这样的处置的。
倒不是防着隔壁老僧,而是这样的荒寺,说不定就潜藏着什么野物,全然放心,那可真是将性命交到了佛祖手上,生死只看明朝了。
一夜无事,第二日早起,广济带着纪墨做了早课,并未刻意到隔壁去,而是直接在房中默念经文,两遍之后,便带着纪墨去跟那老僧辞行。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