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分节阅读212
皇后当成知己来的。
到了昭仁殿,顾皇后正在做针线,见萧复礼来了,放下手中活计迎了上来:“穿这身儿怪沉的,累不累?”看着宦官宫女给萧复礼除了衮服,也上前给摘几个小物件。
萧复礼道:“你还用自己动手吗?”
顾皇后道:“在家里只学了点儿,做得慢,这才直做的。闲着也是闲着,就怕手生。大郎这是累着了?”
萧复礼道:“他们吵呢。”
顾皇后也不问吵了什么:“他们吵,您听着,总归要您来主持公道不是?”
“这公道可不好主持。”萧复礼对女人的看法倒是很开明,朝上的事情难免与妻子说说,长短说了韦知勉的话。顾皇后听了也是心中复杂,这袭爵呢,她倒宁愿赞成韦知勉——她娘家现在也有了个应国公的爵位,自然是想袭下去的。可这嫡庶呢,顾皇后心里感激起池脩之李幼嘉来了,又觉顾宽这个叔祖年轻诙谐也顶了大用了。
“我是深宫妇人,又年幼,不敢妄议朝政,不敢向圣人游说什么的。只是,我却知道,这样的大事,又不是紧急军务,您宁可慢些琢磨,千万稳妥才好。圣人举动,干系万千,朝令昔改,于威信有损呢。”
萧复礼往座上坐:“我是得好好想想。”
顾皇后道:“那我就不打搅你了,这里有好茶果,你先尝尝再去想事儿,”又请示,“你总在我这里,怕后宫不自安,你……”
“这里就很好,我在这里坐坐。”
顾皇后略着急,她还想等萧复礼去前面处理政务,然后找人商量事情呢!她虽然背有家族,还有郑琰、庆林大长公主等人支持,几位美人家世也不弱的,韦美人的祖父还是当朝宰相哩!韦知勉还当朝说出那样的话来,怎么着也得商量下啊!
可萧复礼打定主意在昭仁殿里回血回蓝,直呆到吃饱喝足,又亲亲老婆的小脸蛋儿,还说了:“这两天别让我见韦美人了,头疼。”
顾皇后开心于他这个决定,还是郑重地谏道:“韦氏居于深宫,并未发现交通宫外,她也无辜,圣人这……”
萧复礼摆摆手:“你不明白的,凡事要防微杜渐的,她最好无辜下去,彼此还留些余地。”真要让韦氏生了儿子,你说这账要怎么算吧,家之主就得明白个轻重啊。
————————————————————————————————
韦知勉用自身的的经历,诠释了什么叫什么“牺牲自己照亮别人”什么叫“雷锋精神”什么叫“只有付出没有回报”什么叫“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好好的“为权贵服务”生生被弄成了“晚节不保”。真是呜呼哀哉!韦知勉倒也坚强,还没有被气病,挣扎着又起来了。立誓要扳回这局——坚持、再坚持,只要把这事办成了,有的是支持他的人!
他再在困境,也不能代表萧复礼、郑党等人不在困难。
韦知勉像个顽皮的小孩子,捅了个马蜂窝,被大人巴掌煽到边凉快去了,可马蜂出动了啊!怎么不被蜇得满头包,是萧复礼与郑党这些人面临的好课题。
马蜂们也在开作战会议。先是各家内部有了个统的口径,然后再互相通个气,别到时候说岔了,目的样却不小心互扯后腿。大家避过了韦知勉,主要是世家现有的几个当权派对于庶子的待遇问题看法相当传统,怕韦知勉再提。
饶是李神策这样的激进份子,也不好说太激进的话了。他发狠的时候也说,就该让这群不事生产的小东西去受点罪,长进点,看还挑剔不挑剔了,出个门见个人就像上刑场似的,只因为对方出身不够高!毛病!世家子弟是需要被磨练了,但是这种被别人把保底收益拿走的情况显然与自家人刻意让孩子吃苦不是回事儿。
然而问题也摆在面前,就像蒋卓说的:“此事甚不易办。韦知勉惹火了些人,”他说得略含蓄,“必会招致反对的。”
顾鼎哼了声,这让楚椿非常头疼,世家爱装x,有什么事儿好打个哑迷,今天在朝上偏偏让人把韦知勉的心事给捅破,顾氏对几位美人的家人难免抱有敌意。
顾益纯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子孙绵延,若直娇生惯养,不通时务,是要吃大亏的。倒宁愿他们知道这爵位不是长在身上的,钱帛田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这话连顾鼎都有些不太开心了,含糊地道:“子孙有贤与愚,其贤者,居逆境而可成器,其愚者若无劣迹,也实可悯。”
顾益纯反问:“忽拉拉涌出这么堆人来,要怎么安置?出身比别人好,哪怕无爵,落地就有荫封,都这样还能变成白衣,可见人有蠢了!诚如韦知勉所愿,班的人就会越来越。贤愚相杂,你有那功夫跟傻子吵架给蠢人善后吗?那样的人立在朝上,不是成笑话了吗?”
李神策想,也是,现在政敌略,会放大猪队友的杀伤力。犹豫地问:“或者不复旧爵?只延现在有的爵位?”
是了,世家也面临着这样个问题,由于世袭,猪队友越来越,特么拖后腿拖得太严重。世家竞争力的下降,造就了土鳖、草根的相继崛起。
顾鼎问:“则嫡庶又如何解?”
楚椿相当坚决地道:“韦知勉老糊涂了!这个就不要再提了!”
世家商议了半晌,也只出个嫡庶问题上维持旧议——世家有礼法传统——袭爵方面却要尽力争取的总方针来。余下的就看大家操作,谁也不服别人领头。
勋贵方面倒是有些人对庶长子承袭有些意动,然而的人则是内有悍妻,点也不敢给小老婆争取权益。但是对于袭爵问题,大家是相当坚持的。与此同时,无论是勋贵还是世家,都在走社交路线。
虞国夫人入宫,入顾皇后陈述了前因后果,也传达了意思:“娘子若得机会,不妨向圣人进言,嫡庶不可乱,可这袭爵的事儿,不如和软些。也是为了大家都好,本是金尊玉贵之人,当高歌纵酒,快意人生,美玉入泥潭,岂不可惜?”
顾皇后道:“圣人好像不太开心呐。我,我,总觉得不太对劲儿。”
虞国夫人略急,又恐萧复礼与顾皇后有不协,只能说:“娘子相机而行吧。呃,韩国夫人家中也有个侯爵,娘子不妨听听她的意思。”
韩国夫人已经在萧复礼那里坐下了,郑琰寻思着池脩之好几年没有在家好好过个生日了,张罗着给他做个热闹的生日,不料遇上了这等大事,真是越忙越添乱。
坐在萧复礼对面,郑琰还是得镇定:“降等是应该的,庶子又岂可袭爵?”她向萧复礼讲了前者的“危机感”与后者的“犯罪成本”问题。知道现在的切不是空来的,有点脑子的就会努力上进,哪怕做坏人,也要高科技犯罪。庶子如果可以袭爵,败了,不过是打回原形,赢了,就是本万利。
“圣人还记得在崇道堂看过的实验么?”
萧复礼道:“就是那个训猫狗的?”
那个学名叫巴甫洛夫实验好吗?郑琰道:“圣人可知,这内宅阴私事?传说有妾,不忿另妾有子得宠,以红绫裹鲜肉,令猫扑食,”见萧复礼脸色大变,继续道,“幼儿着红衣,猫扑之。这只是因为嫉妒。再加上个利动人心,人心不知道要险恶少倍!只要有需要,有些人就会变聪明。”
这个妾也不是般人儿,她叫潘金莲~跟她比起来,巴甫洛夫晚了几百年好吗?宫斗宅斗你们都弱爆了好吗?
萧复礼的脸色很难看:“可群情汹汹,如之耐何?”
“圣人初登大宝,不可人云亦云,尾大不掉可不是好事。便是我说的,圣人也要自己想想,再作决断。”
萧复礼静默了下,忽然道:“我信先生,信了就信了。我亲近皇后,亲近就亲近了,”目光坚毅地道,“我总不是个泥胎木偶,只照着规矩礼法举手抬足,总还有心的。”
郑琰很是欣慰,额外又说了些话:“袭爵于我有利,我都心动了。可于长远无益、于国家也无甚大用。你也袭我也袭,偏没有降的,每代又或许有新功臣,数代之后,国家光养这些人,就要把国库耗干了。不能开源,就不要花钱。田舍翁收了三五斗麦子也要存起来以备荒年,国家也要有些积蓄的。”
萧复礼反对之心被郑琰坚定了起来,对于他而言,国家当然重要,他现在还没有庶子。就算有儿子了,儿子是亲王,孙子是郡王,曾孙郡公,依旧比大数人地位高,看不到落寞,也就不会想、不会心疼。
另方面,杞国公家也频频出入保慈宫,这回他们倒不怕会错队了,这几乎是所有特权阶级都翘首以盼的好消息,请皇太后向皇帝提提,并不与谁冲突。
与此同时,几位美人家里也明着申请来见,无不是代为关说。又有卫王那里、庆林、宜和两位大长公主处,萧正乾等人,还有诸人士,都或意动,或有人游说。
连郑瑜也回娘家向郑靖业打听情况,请父亲支持袭爵之事:“先人种树,后人乘凉,没道理种完了树,留下了树荫倒把人给赶了去。”
————————————————————————————————
郑靖业与池脩之都有爵位,却不能在勋贵世家边,还得想办法把这提案给否了,那叫个苦逼= =!他们不得不开会商讨。郑琰跟皇帝聊完了天,又跑过来参加两党联盟会议,比宰相还忙。
李幼嘉等没爵位的,想头并不大,虽然他是宰相了,也有可能会得爵位,但现在还没捞到呢,且看看吧。郑靖业就有些苦逼了,人老了,要为儿孙着想,这个爵位,没拿到就罢了,拿到了就有些烫手。池脩之也是这样的境地。
然而不反对,是政治立场的问题,二也是这些人了,于新兴草根的兴起不利。最后才是会对国家产生不好影响。
郑靖业先问郑琰:“圣人如今只与你说话,对宰相们似有不信之意,也许再过时才会想起问我。你看圣人如何?”
“阿爹都说了,圣人似有不信宰相之意,又何必再问呢?我倒是向圣人说,万不可允了的。”
!!!李幼嘉张大了嘴巴,你丈夫身上有爵位啊!
郑琰道:“爵位太,钱帛封地太少,国家也吃不消啊!到时候要不是国家亡了,要不就是……换了我,定千方百计给你们安上足以夺爵再没办法恢复的罪名,几百辈子翻不了身,也就别再提什么爵位了。指不定老祖宗也给翻出来安上什么名目,你就等着吧。”萧复礼小朋友才十四岁,等他长大了,有大把的时间清算,冤仇像酒,越存越浓。
!!!原来你最凶残!你没教圣人这招吧?
池脩之道:“还是定个底限吧!”这样即使开始争论失利,已为人心也不会涣散。
郑靖业道:“嫡庶必须不成。承爵之事,不可罔替。”
这不说了等于没有说吗?
池脩之琢磨着道:“是可袭几代,而后再降?”
郑靖业自己时也没想太仔细,倒是池脩之提醒了他:“究竟如何,还要再琢磨。”
李幼嘉真是不解了:“嫡庶之议赢了韦知勉局就好。两位可是身上有爵之人呐!”
李幼嘉问道:“若有绝嗣的呢?”
由于父亲不在京中,郑德平是代表父亲旁听的,这时才懒洋洋地道:“功臣配享。”
————————————————————————————————
各方都定下了自己的基调,朝上拼命扯皮,萧复礼非要先拿着嫡庶来讨论,韦知勉不好坚持,但是又先提出了熙侯家的事,无法立刻松口。世家关心爵位,勋贵亦如是。
然而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底限,争吵得乱七八糟。世家经顾益纯的提醒,也觉得自己出了力,是要保自家的,再弄回群不着四六的人与自己并列,实在掉份儿。勋贵那里被世家有意放出风声,才发现,如果恢复了旧制,自家富贵是保住了,还有些自己讨厌的人家,或者干脆就是自己弄下去的人家也要回来继续死磕?
这个问题很严重!
怎么样既能维持自家利益,又能表现片仁慈,还要杜绝猪队友,大家都很忙。各人都没有个章程来。
包括首倡者韦知勉,当萧复礼拿出勤学好问的劲头来的时候,也把他问得答不上来了。萧复礼道:“相公还是想仔细了再说,不要许了若大的诺,到头来不得兑现,毋让人空欢喜了。”
而郑党方面,包括被萧复礼咨询的郑靖业,也只有个方针,拿不出细则来——牵涉面实在太广了。
朝上吵来吵去,女人们虽然忙,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池脩之三十五岁的生日在京隆重举行,只是与郑琰设想的有些不同——与会者难免又说到了朝上这件大事,这生日倒真像是社交了。
庆林大长公主娶儿媳妇亦如是。
直吵到过了正旦,还没有个结果——这实在是太正常了!再吵俩月能有结果就算好运气了。当权者在不停的磨合之中,以仅存的点良心和颜面,没说出“现在有爵位的罔替,以前丢了的就丢了”这样的话,倒是他们首先提出了“袭数代而后降等”。至于怎么个数法,又怎么个降法,降了之后国家有功之臣吃不过合乎身份的祭饭又要怎么办,还要继续吵。
大家都在吵,许人在盼望,直没结果,不免心浮气躁起来,是非也就了起来。
头个发难的是周王太妃。
她自是盼望儿孙系永远富贵,大臣们总也吵不完,她的心情就不太好。正旦朝贺,见顾皇后她浑身舒爽,见徐太后,她就不开心了。听徐太后抱怨朝堂争吵:“也没个好消息。”
她翻起旧账来:“没有好消息,就办喜事,不就来好消息了?延平郡王之子不是定了徐三郎的小娘子,如今孝也过了,正好办个喜事。”
长信大长公主脸都绿了!她点也不愿意好吗?本来是看中杞国公家的势力的,现在杞国公家非常不受待见,她还想让侄子娶个有助力的妻子呢!莒国夫人脸色也不太好看,她家女孩子现在挺难嫁了,延平郡王的儿子,勉强也合适了——长信,你那是什么表情?
作者有话要说:潘金莲才是宅斗中的战斗机!卖得了萌,耍得了二;扮得了萝莉,演得了女王;晒得了下限,红得了脸颊;玩得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穿得了水手服,舞得了小皮鞭;听得了音乐会,吃得了大排档——说的就是她呀!
ps:朝政情节略枯燥,其实我对政治历史的理解也是有限,但是总要写点背景的,其实不太难懂啦,太深的我觉得自己也写不来。争取在朝政中穿插些其他情节,显得不那么枯燥。t t佩服死《新宋》了,肿么可以写得那么好?!!!总觉得那是历史生写架空的偶像、标准,不可超越啊!
☆、争吵与提亲
周王太妃化身鬼畜,凡是算计过她儿子身后事的人她个都不肯放过,最突出的莫过于杞国公家和延平王系了。前朝的事情她不太懂,袭爵什么的她也插不上嘴,整日里只好与女人们串联,通过女人影响男人。顺便再加倍报仇,把皇太后坑出昭仁殿不提,现在又要坑得本来狼狈为奸的两家人反目成仇。周王太妃如果投身金融界,定是个比黄世仁还会算高利贷的黑心财主!
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这其中的恩怨情仇,周王承嗣的事情闹得挺大,皇太后家力赞成延平王系承周王之嗣,以延平王系的平庸,这里面要没啥猫腻,周王家里小强都不相信!
周王太妃大庭广众之下把这事给喊破了,她还是个苦主,个翻了身的苦主,皇太后系正在低谷,哪怕是在保慈宫里,也没几个向着杞国公家说话的。与此相反,庆林大长公主还很给力地对莒国夫人笑道:“你两个孙女都入了皇室,也是缘份了。”
庆林大长公主开口,许人跟着说“恭喜”。安康大长公主亦笑道:“可不是,两个侄儿与徐氏有缘。”
长信大长公主真是气极,若非当时要倚皇太后之势,她怎么肯把侄子定给徐家?怎么着也要娶个世家女当侄媳妇啊!杞国公家势不如前,她点也不想履行这口头协议。当时说的是,有皇太后在,杞国公家不要怕赖账。现在她就是存了个赖账的心思。
众目睽睽之下,长信大长公主没想好反对的话,偏又有虞国夫人问延平王妃:“定了日子没有?”
延平王家的三郎过年后就定了杞国公的孙女,两家整个年都没过好。彼此都觉得对方不是个好选择,杞国公家只是勉强,延平王家就是非常不乐。延平王妃自己就是个泼辣妇人,偏偏要挑剔徐氏女:“教养不好,易出悍妇。”
杞国公比家里其他人都清醒,让莒国夫人:“好好调教孙女儿,亲家未必喜欢这桩亲事,然而这桩亲事也是无可奈何必得结了,万不能闹了笑话,宁可强硬些,也不要被人欺负了去。”徐莹做太子妃和皇后都太泼辣了,孙女儿嫁与宗室,泼辣点是必须。
两家结姻,在这个各方为袭爵之事争得不可开交的当口,把正在争吵的许人惊了下——这又是要闹哪样?完全不搭嘛!
郑琰是旁观了全部过程的,她当时也到了保慈宫了,徐莹念着旧恶不与她搭话,看她在顾皇后身边,加不待见顾皇后。郑琰也不在乎,与满场旧识聊天,让徐莹生气的是,满屋子的人都当不知道她讨厌郑琰似的,个个与郑琰相谈甚欢。徐莹都快要发作了,硬被周王太妃给浇熄了火。周王太妃看着皇太后的样子,简直乐不可支:家子蠢货,难道没发现郑氏父女比鬼都奸滑吗?他们边向得准,人家都跟你对立面了,你们真是不知道死活!
看着别人犯傻,周王太妃油然而生出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郑琰回来与池脩之说,不免再叹息回:“周王太妃可惜了。”
池脩之道:“也不算可惜,周王早夭身后无嗣,如其当政,比先帝也好不到哪里去。且如无磨难,周王太妃也不是现在的模样。”
郑琰道:“我不过是空叹回,”又问,“你们议得如何了?”
池脩之苦笑道:“真能愁死人!圣人聪慧也是天授,于承袭之事总不肯开口点头。虽则年幼,却是眼下最好的办法。只是生累了下边的人。嫡庶自有礼法,除了韦知勉这样想市恩收买人心的,响应者少。然而爵位之事,岳父与我都动心了!”要不是想到政治立场问题,要不是想到萧复礼态度问题,真的真的就要被韦知勉收买了啊!
郑琰道:“圣人看似温雅,实有乃祖之风。”
池脩之揉揉下巴:“纵使老圣人重起于地下,遇到今日之事,也只有背地里诅咒韦知勉,朝堂上摆笑脸,再私下里个大臣个大臣地磨。若是六十岁的老圣人,可能捏着些恩义把柄,挟数十年为君之威,许有些余地。老圣人在十四……哦,现在是十五岁了,遇上这样的事情,怕也要愁得吃不下饭。”
“眼下是要拿出个章程来,既然反对韦知勉所议,就要有个能安抚勋贵的说法。”看人挑担不吃力,只有身处“创造历史的时刻”才能明白项为后人所熟知的、能够延续的、被人承认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办法的出台,需要耗费大的脑力、经历少角逐与利益交换。
郑琰努力回忆了下她的历史知识,发现先罔替几代,再降等,也许是个好办法。又或者,在授爵的时候,可以分为世袭和不世袭两种?增大后者的比例。本朝对于爵位已经有了某些不太重要、荣誉性的爵位不给食封,只给俸禄的处理办法了,这也算是种进步了吧。但是,即便如此,年载久了,食利者数目就会像滚雪球样越滚越。
池脩之道:“朝上正在吵着呢。估摸着圣人也该问到岳父了。”
————————————————————————————————
池脩之分析得相当到位,萧复礼现在愁得跟什么似的。大正宫里,萧复礼竖起五指,托着本书,看得入神。不时移动两根手指,看书本稳不稳。想了半晌,发现如果抽了勋贵、有爵世家、最近新兴的军功小集团,整本书都吧唧到桌子上了。
【没人提也就罢了,有人提,我不答应,只怕朝臣离心呐!】萧复礼愁眉不展,眼下朝臣还有三分之以上是世家,家里少有些
分节阅读212
欲望文
分节阅读212
皇后当成知己来的。
到了昭仁殿,顾皇后正在做针线,见萧复礼来了,放下手中活计迎了上来:“穿这身儿怪沉的,累不累?”看着宦官宫女给萧复礼除了衮服,也上前给摘几个小物件。
萧复礼道:“你还用自己动手吗?”
顾皇后道:“在家里只学了点儿,做得慢,这才直做的。闲着也是闲着,就怕手生。大郎这是累着了?”
萧复礼道:“他们吵呢。”
顾皇后也不问吵了什么:“他们吵,您听着,总归要您来主持公道不是?”
“这公道可不好主持。”萧复礼对女人的看法倒是很开明,朝上的事情难免与妻子说说,长短说了韦知勉的话。顾皇后听了也是心中复杂,这袭爵呢,她倒宁愿赞成韦知勉——她娘家现在也有了个应国公的爵位,自然是想袭下去的。可这嫡庶呢,顾皇后心里感激起池脩之李幼嘉来了,又觉顾宽这个叔祖年轻诙谐也顶了大用了。
“我是深宫妇人,又年幼,不敢妄议朝政,不敢向圣人游说什么的。只是,我却知道,这样的大事,又不是紧急军务,您宁可慢些琢磨,千万稳妥才好。圣人举动,干系万千,朝令昔改,于威信有损呢。”
萧复礼往座上坐:“我是得好好想想。”
顾皇后道:“那我就不打搅你了,这里有好茶果,你先尝尝再去想事儿,”又请示,“你总在我这里,怕后宫不自安,你……”
“这里就很好,我在这里坐坐。”
顾皇后略着急,她还想等萧复礼去前面处理政务,然后找人商量事情呢!她虽然背有家族,还有郑琰、庆林大长公主等人支持,几位美人家世也不弱的,韦美人的祖父还是当朝宰相哩!韦知勉还当朝说出那样的话来,怎么着也得商量下啊!
可萧复礼打定主意在昭仁殿里回血回蓝,直呆到吃饱喝足,又亲亲老婆的小脸蛋儿,还说了:“这两天别让我见韦美人了,头疼。”
顾皇后开心于他这个决定,还是郑重地谏道:“韦氏居于深宫,并未发现交通宫外,她也无辜,圣人这……”
萧复礼摆摆手:“你不明白的,凡事要防微杜渐的,她最好无辜下去,彼此还留些余地。”真要让韦氏生了儿子,你说这账要怎么算吧,家之主就得明白个轻重啊。
————————————————————————————————
韦知勉用自身的的经历,诠释了什么叫什么“牺牲自己照亮别人”什么叫“雷锋精神”什么叫“只有付出没有回报”什么叫“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好好的“为权贵服务”生生被弄成了“晚节不保”。真是呜呼哀哉!韦知勉倒也坚强,还没有被气病,挣扎着又起来了。立誓要扳回这局——坚持、再坚持,只要把这事办成了,有的是支持他的人!
他再在困境,也不能代表萧复礼、郑党等人不在困难。
韦知勉像个顽皮的小孩子,捅了个马蜂窝,被大人巴掌煽到边凉快去了,可马蜂出动了啊!怎么不被蜇得满头包,是萧复礼与郑党这些人面临的好课题。
马蜂们也在开作战会议。先是各家内部有了个统的口径,然后再互相通个气,别到时候说岔了,目的样却不小心互扯后腿。大家避过了韦知勉,主要是世家现有的几个当权派对于庶子的待遇问题看法相当传统,怕韦知勉再提。
饶是李神策这样的激进份子,也不好说太激进的话了。他发狠的时候也说,就该让这群不事生产的小东西去受点罪,长进点,看还挑剔不挑剔了,出个门见个人就像上刑场似的,只因为对方出身不够高!毛病!世家子弟是需要被磨练了,但是这种被别人把保底收益拿走的情况显然与自家人刻意让孩子吃苦不是回事儿。
然而问题也摆在面前,就像蒋卓说的:“此事甚不易办。韦知勉惹火了些人,”他说得略含蓄,“必会招致反对的。”
顾鼎哼了声,这让楚椿非常头疼,世家爱装x,有什么事儿好打个哑迷,今天在朝上偏偏让人把韦知勉的心事给捅破,顾氏对几位美人的家人难免抱有敌意。
顾益纯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子孙绵延,若直娇生惯养,不通时务,是要吃大亏的。倒宁愿他们知道这爵位不是长在身上的,钱帛田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这话连顾鼎都有些不太开心了,含糊地道:“子孙有贤与愚,其贤者,居逆境而可成器,其愚者若无劣迹,也实可悯。”
顾益纯反问:“忽拉拉涌出这么堆人来,要怎么安置?出身比别人好,哪怕无爵,落地就有荫封,都这样还能变成白衣,可见人有蠢了!诚如韦知勉所愿,班的人就会越来越。贤愚相杂,你有那功夫跟傻子吵架给蠢人善后吗?那样的人立在朝上,不是成笑话了吗?”
李神策想,也是,现在政敌略,会放大猪队友的杀伤力。犹豫地问:“或者不复旧爵?只延现在有的爵位?”
是了,世家也面临着这样个问题,由于世袭,猪队友越来越,特么拖后腿拖得太严重。世家竞争力的下降,造就了土鳖、草根的相继崛起。
顾鼎问:“则嫡庶又如何解?”
楚椿相当坚决地道:“韦知勉老糊涂了!这个就不要再提了!”
世家商议了半晌,也只出个嫡庶问题上维持旧议——世家有礼法传统——袭爵方面却要尽力争取的总方针来。余下的就看大家操作,谁也不服别人领头。
勋贵方面倒是有些人对庶长子承袭有些意动,然而的人则是内有悍妻,点也不敢给小老婆争取权益。但是对于袭爵问题,大家是相当坚持的。与此同时,无论是勋贵还是世家,都在走社交路线。
虞国夫人入宫,入顾皇后陈述了前因后果,也传达了意思:“娘子若得机会,不妨向圣人进言,嫡庶不可乱,可这袭爵的事儿,不如和软些。也是为了大家都好,本是金尊玉贵之人,当高歌纵酒,快意人生,美玉入泥潭,岂不可惜?”
顾皇后道:“圣人好像不太开心呐。我,我,总觉得不太对劲儿。”
虞国夫人略急,又恐萧复礼与顾皇后有不协,只能说:“娘子相机而行吧。呃,韩国夫人家中也有个侯爵,娘子不妨听听她的意思。”
韩国夫人已经在萧复礼那里坐下了,郑琰寻思着池脩之好几年没有在家好好过个生日了,张罗着给他做个热闹的生日,不料遇上了这等大事,真是越忙越添乱。
坐在萧复礼对面,郑琰还是得镇定:“降等是应该的,庶子又岂可袭爵?”她向萧复礼讲了前者的“危机感”与后者的“犯罪成本”问题。知道现在的切不是空来的,有点脑子的就会努力上进,哪怕做坏人,也要高科技犯罪。庶子如果可以袭爵,败了,不过是打回原形,赢了,就是本万利。
“圣人还记得在崇道堂看过的实验么?”
萧复礼道:“就是那个训猫狗的?”
那个学名叫巴甫洛夫实验好吗?郑琰道:“圣人可知,这内宅阴私事?传说有妾,不忿另妾有子得宠,以红绫裹鲜肉,令猫扑食,”见萧复礼脸色大变,继续道,“幼儿着红衣,猫扑之。这只是因为嫉妒。再加上个利动人心,人心不知道要险恶少倍!只要有需要,有些人就会变聪明。”
这个妾也不是般人儿,她叫潘金莲~跟她比起来,巴甫洛夫晚了几百年好吗?宫斗宅斗你们都弱爆了好吗?
萧复礼的脸色很难看:“可群情汹汹,如之耐何?”
“圣人初登大宝,不可人云亦云,尾大不掉可不是好事。便是我说的,圣人也要自己想想,再作决断。”
萧复礼静默了下,忽然道:“我信先生,信了就信了。我亲近皇后,亲近就亲近了,”目光坚毅地道,“我总不是个泥胎木偶,只照着规矩礼法举手抬足,总还有心的。”
郑琰很是欣慰,额外又说了些话:“袭爵于我有利,我都心动了。可于长远无益、于国家也无甚大用。你也袭我也袭,偏没有降的,每代又或许有新功臣,数代之后,国家光养这些人,就要把国库耗干了。不能开源,就不要花钱。田舍翁收了三五斗麦子也要存起来以备荒年,国家也要有些积蓄的。”
萧复礼反对之心被郑琰坚定了起来,对于他而言,国家当然重要,他现在还没有庶子。就算有儿子了,儿子是亲王,孙子是郡王,曾孙郡公,依旧比大数人地位高,看不到落寞,也就不会想、不会心疼。
另方面,杞国公家也频频出入保慈宫,这回他们倒不怕会错队了,这几乎是所有特权阶级都翘首以盼的好消息,请皇太后向皇帝提提,并不与谁冲突。
与此同时,几位美人家里也明着申请来见,无不是代为关说。又有卫王那里、庆林、宜和两位大长公主处,萧正乾等人,还有诸人士,都或意动,或有人游说。
连郑瑜也回娘家向郑靖业打听情况,请父亲支持袭爵之事:“先人种树,后人乘凉,没道理种完了树,留下了树荫倒把人给赶了去。”
————————————————————————————————
郑靖业与池脩之都有爵位,却不能在勋贵世家边,还得想办法把这提案给否了,那叫个苦逼= =!他们不得不开会商讨。郑琰跟皇帝聊完了天,又跑过来参加两党联盟会议,比宰相还忙。
李幼嘉等没爵位的,想头并不大,虽然他是宰相了,也有可能会得爵位,但现在还没捞到呢,且看看吧。郑靖业就有些苦逼了,人老了,要为儿孙着想,这个爵位,没拿到就罢了,拿到了就有些烫手。池脩之也是这样的境地。
然而不反对,是政治立场的问题,二也是这些人了,于新兴草根的兴起不利。最后才是会对国家产生不好影响。
郑靖业先问郑琰:“圣人如今只与你说话,对宰相们似有不信之意,也许再过时才会想起问我。你看圣人如何?”
“阿爹都说了,圣人似有不信宰相之意,又何必再问呢?我倒是向圣人说,万不可允了的。”
!!!李幼嘉张大了嘴巴,你丈夫身上有爵位啊!
郑琰道:“爵位太,钱帛封地太少,国家也吃不消啊!到时候要不是国家亡了,要不就是……换了我,定千方百计给你们安上足以夺爵再没办法恢复的罪名,几百辈子翻不了身,也就别再提什么爵位了。指不定老祖宗也给翻出来安上什么名目,你就等着吧。”萧复礼小朋友才十四岁,等他长大了,有大把的时间清算,冤仇像酒,越存越浓。
!!!原来你最凶残!你没教圣人这招吧?
池脩之道:“还是定个底限吧!”这样即使开始争论失利,已为人心也不会涣散。
郑靖业道:“嫡庶必须不成。承爵之事,不可罔替。”
这不说了等于没有说吗?
池脩之琢磨着道:“是可袭几代,而后再降?”
郑靖业自己时也没想太仔细,倒是池脩之提醒了他:“究竟如何,还要再琢磨。”
李幼嘉真是不解了:“嫡庶之议赢了韦知勉局就好。两位可是身上有爵之人呐!”
李幼嘉问道:“若有绝嗣的呢?”
由于父亲不在京中,郑德平是代表父亲旁听的,这时才懒洋洋地道:“功臣配享。”
————————————————————————————————
各方都定下了自己的基调,朝上拼命扯皮,萧复礼非要先拿着嫡庶来讨论,韦知勉不好坚持,但是又先提出了熙侯家的事,无法立刻松口。世家关心爵位,勋贵亦如是。
然而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底限,争吵得乱七八糟。世家经顾益纯的提醒,也觉得自己出了力,是要保自家的,再弄回群不着四六的人与自己并列,实在掉份儿。勋贵那里被世家有意放出风声,才发现,如果恢复了旧制,自家富贵是保住了,还有些自己讨厌的人家,或者干脆就是自己弄下去的人家也要回来继续死磕?
这个问题很严重!
怎么样既能维持自家利益,又能表现片仁慈,还要杜绝猪队友,大家都很忙。各人都没有个章程来。
包括首倡者韦知勉,当萧复礼拿出勤学好问的劲头来的时候,也把他问得答不上来了。萧复礼道:“相公还是想仔细了再说,不要许了若大的诺,到头来不得兑现,毋让人空欢喜了。”
而郑党方面,包括被萧复礼咨询的郑靖业,也只有个方针,拿不出细则来——牵涉面实在太广了。
朝上吵来吵去,女人们虽然忙,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池脩之三十五岁的生日在京隆重举行,只是与郑琰设想的有些不同——与会者难免又说到了朝上这件大事,这生日倒真像是社交了。
庆林大长公主娶儿媳妇亦如是。
直吵到过了正旦,还没有个结果——这实在是太正常了!再吵俩月能有结果就算好运气了。当权者在不停的磨合之中,以仅存的点良心和颜面,没说出“现在有爵位的罔替,以前丢了的就丢了”这样的话,倒是他们首先提出了“袭数代而后降等”。至于怎么个数法,又怎么个降法,降了之后国家有功之臣吃不过合乎身份的祭饭又要怎么办,还要继续吵。
大家都在吵,许人在盼望,直没结果,不免心浮气躁起来,是非也就了起来。
头个发难的是周王太妃。
她自是盼望儿孙系永远富贵,大臣们总也吵不完,她的心情就不太好。正旦朝贺,见顾皇后她浑身舒爽,见徐太后,她就不开心了。听徐太后抱怨朝堂争吵:“也没个好消息。”
她翻起旧账来:“没有好消息,就办喜事,不就来好消息了?延平郡王之子不是定了徐三郎的小娘子,如今孝也过了,正好办个喜事。”
长信大长公主脸都绿了!她点也不愿意好吗?本来是看中杞国公家的势力的,现在杞国公家非常不受待见,她还想让侄子娶个有助力的妻子呢!莒国夫人脸色也不太好看,她家女孩子现在挺难嫁了,延平郡王的儿子,勉强也合适了——长信,你那是什么表情?
作者有话要说:潘金莲才是宅斗中的战斗机!卖得了萌,耍得了二;扮得了萝莉,演得了女王;晒得了下限,红得了脸颊;玩得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穿得了水手服,舞得了小皮鞭;听得了音乐会,吃得了大排档——说的就是她呀!
ps:朝政情节略枯燥,其实我对政治历史的理解也是有限,但是总要写点背景的,其实不太难懂啦,太深的我觉得自己也写不来。争取在朝政中穿插些其他情节,显得不那么枯燥。t t佩服死《新宋》了,肿么可以写得那么好?!!!总觉得那是历史生写架空的偶像、标准,不可超越啊!
☆、争吵与提亲
周王太妃化身鬼畜,凡是算计过她儿子身后事的人她个都不肯放过,最突出的莫过于杞国公家和延平王系了。前朝的事情她不太懂,袭爵什么的她也插不上嘴,整日里只好与女人们串联,通过女人影响男人。顺便再加倍报仇,把皇太后坑出昭仁殿不提,现在又要坑得本来狼狈为奸的两家人反目成仇。周王太妃如果投身金融界,定是个比黄世仁还会算高利贷的黑心财主!
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这其中的恩怨情仇,周王承嗣的事情闹得挺大,皇太后家力赞成延平王系承周王之嗣,以延平王系的平庸,这里面要没啥猫腻,周王家里小强都不相信!
周王太妃大庭广众之下把这事给喊破了,她还是个苦主,个翻了身的苦主,皇太后系正在低谷,哪怕是在保慈宫里,也没几个向着杞国公家说话的。与此相反,庆林大长公主还很给力地对莒国夫人笑道:“你两个孙女都入了皇室,也是缘份了。”
庆林大长公主开口,许人跟着说“恭喜”。安康大长公主亦笑道:“可不是,两个侄儿与徐氏有缘。”
长信大长公主真是气极,若非当时要倚皇太后之势,她怎么肯把侄子定给徐家?怎么着也要娶个世家女当侄媳妇啊!杞国公家势不如前,她点也不想履行这口头协议。当时说的是,有皇太后在,杞国公家不要怕赖账。现在她就是存了个赖账的心思。
众目睽睽之下,长信大长公主没想好反对的话,偏又有虞国夫人问延平王妃:“定了日子没有?”
延平王家的三郎过年后就定了杞国公的孙女,两家整个年都没过好。彼此都觉得对方不是个好选择,杞国公家只是勉强,延平王家就是非常不乐。延平王妃自己就是个泼辣妇人,偏偏要挑剔徐氏女:“教养不好,易出悍妇。”
杞国公比家里其他人都清醒,让莒国夫人:“好好调教孙女儿,亲家未必喜欢这桩亲事,然而这桩亲事也是无可奈何必得结了,万不能闹了笑话,宁可强硬些,也不要被人欺负了去。”徐莹做太子妃和皇后都太泼辣了,孙女儿嫁与宗室,泼辣点是必须。
两家结姻,在这个各方为袭爵之事争得不可开交的当口,把正在争吵的许人惊了下——这又是要闹哪样?完全不搭嘛!
郑琰是旁观了全部过程的,她当时也到了保慈宫了,徐莹念着旧恶不与她搭话,看她在顾皇后身边,加不待见顾皇后。郑琰也不在乎,与满场旧识聊天,让徐莹生气的是,满屋子的人都当不知道她讨厌郑琰似的,个个与郑琰相谈甚欢。徐莹都快要发作了,硬被周王太妃给浇熄了火。周王太妃看着皇太后的样子,简直乐不可支:家子蠢货,难道没发现郑氏父女比鬼都奸滑吗?他们边向得准,人家都跟你对立面了,你们真是不知道死活!
看着别人犯傻,周王太妃油然而生出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郑琰回来与池脩之说,不免再叹息回:“周王太妃可惜了。”
池脩之道:“也不算可惜,周王早夭身后无嗣,如其当政,比先帝也好不到哪里去。且如无磨难,周王太妃也不是现在的模样。”
郑琰道:“我不过是空叹回,”又问,“你们议得如何了?”
池脩之苦笑道:“真能愁死人!圣人聪慧也是天授,于承袭之事总不肯开口点头。虽则年幼,却是眼下最好的办法。只是生累了下边的人。嫡庶自有礼法,除了韦知勉这样想市恩收买人心的,响应者少。然而爵位之事,岳父与我都动心了!”要不是想到政治立场问题,要不是想到萧复礼态度问题,真的真的就要被韦知勉收买了啊!
郑琰道:“圣人看似温雅,实有乃祖之风。”
池脩之揉揉下巴:“纵使老圣人重起于地下,遇到今日之事,也只有背地里诅咒韦知勉,朝堂上摆笑脸,再私下里个大臣个大臣地磨。若是六十岁的老圣人,可能捏着些恩义把柄,挟数十年为君之威,许有些余地。老圣人在十四……哦,现在是十五岁了,遇上这样的事情,怕也要愁得吃不下饭。”
“眼下是要拿出个章程来,既然反对韦知勉所议,就要有个能安抚勋贵的说法。”看人挑担不吃力,只有身处“创造历史的时刻”才能明白项为后人所熟知的、能够延续的、被人承认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办法的出台,需要耗费大的脑力、经历少角逐与利益交换。
郑琰努力回忆了下她的历史知识,发现先罔替几代,再降等,也许是个好办法。又或者,在授爵的时候,可以分为世袭和不世袭两种?增大后者的比例。本朝对于爵位已经有了某些不太重要、荣誉性的爵位不给食封,只给俸禄的处理办法了,这也算是种进步了吧。但是,即便如此,年载久了,食利者数目就会像滚雪球样越滚越。
池脩之道:“朝上正在吵着呢。估摸着圣人也该问到岳父了。”
————————————————————————————————
池脩之分析得相当到位,萧复礼现在愁得跟什么似的。大正宫里,萧复礼竖起五指,托着本书,看得入神。不时移动两根手指,看书本稳不稳。想了半晌,发现如果抽了勋贵、有爵世家、最近新兴的军功小集团,整本书都吧唧到桌子上了。
【没人提也就罢了,有人提,我不答应,只怕朝臣离心呐!】萧复礼愁眉不展,眼下朝臣还有三分之以上是世家,家里少有些
分节阅读212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