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分节阅读211
把事情管好?”又指李俊问郑靖业,“这样个先生走了,到哪里再寻个来?都给我消停了!”
李俊吵又吵不过郑靖业,打……看看对面老头硬朗的身体,也觉得不好打。跑……刚刚被嘲讽了。只好闷闷地道:“我不与他说话。”
顾益纯道:“你就教你的课就成了。”
李俊心道,我定要找郑琰那个丫头问个清楚才好!不给个说法,他就要罢课,还要带着孙子逃学。
郑琰哪顾得上他呀?她攒了足够的图书,充实了学校的藏书楼,又向萧复礼进献了整套的印刷书籍,复向萧复礼进言:“于京师建图书馆,供士子借阅。”很是掉书袋地用了句“书非借不能读也”。又说:“书籍价贵,贫寒之士有志向学未必能买得起,有书的人家无不珍惜,甚少出借,实在令人叹息。”
萧复礼刚刚上台,也需要有些能让人看得见、说他好的业绩出来。然而国策关于百姓生计,他自思经验尚浅,不敢妄动。似这等收买人心,又不会出乱子的事情,他是乐得做的。
郑琰情愿捐出两套图书来,萧复礼表示:“建馆之事,由我来做。”郑琰又把图书馆的章程列了出来,包括办理借书证,规定借还制度,又因书籍确实少见些,还需要有保人——条件略苛刻,还是了处看书的地方。
师徒二人想得美好,在朝上却受到了阻力。是拨款,朝中略有难色之时,萧复礼表示,这笔钱由内库来出。大臣们就很快妥协了:“教化百姓,是朝廷职责所在。”难的是图书馆的归属,它该归哪个部门管呢?
这等挣声誉点的事情,谁都想管。朝廷本有收藏图书的机构,按说是当仁不让地接手的,然而礼部认为,集贤馆等处只是收藏图书,主要供皇帝阅读兼任资料馆,并不承包外借服务,专业不对口。言下之意要自己去管。集贤馆又称礼部“不懂书籍保管”,会糟蹋好东西。
政事堂希望这事由他们另辟机构,专责负责。
吏部又出来凑热闹了:“如此,又要新增官员,不知其职几品,要用少人?又要用少吏目?书籍之保管,花费也是不小,这笔钱由哪里出?”
太府说,保管东西我在行,连图书馆都交给我吧:“愿力承担。”
皇太后还政于帝,郑琰这个女侍中寻常也不参与朝会了,扔下萧复礼个人见识大臣们的扯皮功夫。他简直想扔了温和好少年的画皮,冲他们狰狞吼:“严肃点!”心道,你们这是欺负我年纪小吗?
所谓明君,就是明知道有人欺负你,还得忍着!
萧复礼向老婆抱怨,向老师抱怨。这回郑琰也不随口就出主意了,而是说:“圣人秉政,不能总问计于人,自己也要有个主意啊。如果觉得件事太复杂,就先拆开了,再合起来。”
萧复礼又条条拆开了分析:“若说是朝廷主持最好,读书人是最爱书的,污损也不会厉害。维持倒不需太银钱。”
郑琰点头。
“要派人,是必要过吏部的,官又不能太高,要低于集贤馆。眼下置于哪部之下都不是大事,”犹豫了下,“我倒是想,要是天下读书的人些就好了。以后,若是有闲钱,可办几个这样的图书馆。读书的人了,考试的人了,人材也就了。既要用到书,还是交集贤馆吧。唔,考试的事儿也要先理理,考官的交吏部为好。县考郡考等,我还要想想。”
最好是交礼部,但是礼部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青州、京兆、司州都有经验,这点也好理解,考试就是郑氏首倡的,大力支持的也就是他们家的人。前两个做尚书有些不太够,然后池氏之在刑部做得好好的,忽然调到礼部,又是番人事动荡,萧复礼觉得自己控制不住,也只能缓缓了。
郑琰就这样看着她的学生完成了次蜕变。
发现萧复礼似乎天然是个皇帝的材料,郑琰也打定了主意,以后朝事看听,少做。埋头培养己方人材为佳。个明白皇帝,他就会需要人材,也不会忌讳用人。有本事的人,只要自己有分寸,就会有大发展。
她得去看看她的学校了。
————————————————————————————————
学校差点闹分裂,起因就是李俊和郑靖业。
此时办学,主要还是以师带徒,以个名师聚集起诸的学徒,只要这老师在,这山场就开着。甚至名师不是每日讲课,有些是由弟子、再传弟子科普,那也是个山场。直到名师死了,这场子也就渐渐败落了。这其实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条件和选官制度相联系的。
崇道堂与传统的书院又有所不同,它不是凭借个老师的名气,而是汇集了名师,大家聚拢了来之后又发现这是个拓展人脉的好地方,渐渐抱团——这又有点像国子监,老师的质量当然重要,但是,已经不是靠老师撑起来而是靠学生。崇道堂的学生成份比国子监还要高,郑靖业又首倡了考试做官之法,他们的发展也未必比国子监生差少。
照常理来说,李俊的离去,对崇道堂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崇道堂的属性就是土鳖。然而现在郑琰却不那么想了,她希望李俊能够留下来。
郑靖业作为郑琰她爹,比李俊抢先步见到女儿实在是太正常了:“他要不喜欢就让他走,无论是国还是家,可以有异议,但绝不能内乱。长此以往,人心涣散,你这学堂也开不下去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郑琰道:“世家有底蕴。”
郑靖业道:“他们不行。自恃过高,不肯正眼瞧人,水都淹到鼻子底下了,他还要慢条斯理踱四方步。”
郑琰道:“就像我先生?”
郑靖业瞪了郑琰眼,郑琰摸摸鼻子:“我看到了先生,看到了李相公,又看如今之皇后,蒋家蒋卓,乃至傅氏傅宗铨,都各有所长,并非全然是无能这辈。与之为敌,殊为可惜。这些人并非泥古不化之人,可惜。”
当你从高点的角度来看,你就不想内耗——于国无益。郑靖业却用他那弯了八百道的神经得出了个结论:“你是说,分而制之?拉个打个,确实是好主意,林季兴也是世家子,人还是很不错的。”
“!”爹,给跪!我真是只想到有些世家出身的人不是那么拘泥,可以交往的。可是,好像也真是这么个意思啊!
郑靖业皮笑肉不笑地道:“只怕李俊是被制的那个。”
郑琰默不作声,郑靖业也不强求,换了个话题:“你这个学堂,办得倒是不错,只是尚有需要改进之处。”
“!”必须说明下,她虽然参与了许朝政,然而在执行力方面,由于缺乏实践——是弱了点。
郑靖业对崇道堂的学制进行了改革,把郑琰某些过于异想天开的地方给剔除掉,对学校的人力资源进行了管理。郑靖业让郑琰划百亩田,出息用来维持学校,免得以后经费不足。
又对郑琰的“科研”进行了整合,他倒是赞同对提高农业亩产量的研究:“亩田收两成,八分地就可养活家人,若有良种,又可少用丁力。空出人来,做什么不好?可以读书,可以做官,可以做些旁的事情。到时候,朝上都是寒士,李俊之流该哭鼻子了。”
爹!给跪!解放生产力你是怎么想到的?
本着看李师弟哭鼻子的美好愿望,郑靖业对科研也进行了调整,用他的话说就是:“有些事情是要看天份的。李呆子也就只会写写字、弹弹琴,李神仙倒懂庶务,平江王领兵上的天份少有人能及。你把李呆子留在学堂吧,我要看着他哭,怪有意思的。不用担心他孙子,你去与李神仙说,自有李神仙收拾他。”
果然,听了李俊要把孙子带回家,李神仙想敲他的脑袋:“当初家里人说,士庶不相交通,你非要领着阿捷去,如今又要带回来?!”李神策的咆哮声传得很远很远。
听说郑靖业去当老师,原本犹豫的人都扎堆儿地想把孩子送进去好吗?郑靖业几十年的宰相,能学他半本事,就够孩子横着走的了好吗?你知道有少人后悔当初没把孩子送过去吗?李俊与郑靖业有旧怨,大家都知道。但是,李捷是个好孩子,不可以耽误啊!
李神策的下限再次发挥了作用,主要是他觉得郑靖业人还算有本事,哈皮地嘲讽着李俊:“当初你被他赶出朝廷,就是你做得不好。现在他到了学堂,你就退出去,你这是怕了啊还是怕了啊?”
“你少激我!”
“我懒得激你,你出门问问,十个里面有九个得跟我说的样,另个是看你年老,不忍心,故尔安慰!”
李俊与李神策磨了半天牙,最后气鼓鼓地道:“我才不怕他!”他又回去了。
李神策松了口气,当了宰相才知道,朝中世家势力渐弱,这是力量的对比,是后代的不思进取,整个世家集团都透着暮气,而草根们却很有活力。世家必须改变,必须注入活力。
崇道堂方面,郑琰提出了“兼容并包”的主张,用她的话说就是:“真金不怕火炼,孰是孰非,辩辩、试试便知晓了。”邓爷爷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前世饱受政治课摧残的郑小七同学,开始收获果然了。
郑靖业的功课居然还没拉下!这个,就要感谢朝堂上凡是有什么事儿,必要扯到礼法,想把功课放下都困难。还有就是,有顾师兄在,不敢不学无术。郑靖业善开拓思路,李俊基础扎实,同门师兄弟的辩难给学生们以很启发。也学会了许朝堂吵架的技巧。
李俊越挫越勇,居然就赖在学校里不走了。对于郑靖业接管了学校,他也只当没看见。他没发现,次次的辩论中,些尝试进入崇道堂的世家小孩子在他的囧态之中越来越被郑靖业给洗脑,连他孙子,都……
傻人有傻福,发现了真相只会气着自己。
————————————————————————————————
郑琰却是欣慰于她爹又焕发了活力,老实说,刚退休的时候,郑靖业副“终于闲下来了”的样子,然而俩月个,他整个人都有些龙钟了。郑琰请他到学校里串串门儿,原是想给他找些事情做,别那么闲得只想着问自己的棺材寿衣。没想到,专业的就是不样。
郑琰也因此闲了下来,校务她都不用操心了,有了串门子的时间。庆林大长公主家又时常能见到她的身影了,庆林大长公主正有事要她帮忙:“阿宁、阿宽老大不小,该娶媳妇了。我取中李神策幼女做长媳,再定平江王之长女与阿宽为妇。阿宽不甚急,阿宁的事情该办啦,到时候要帮忙,你可不许推脱。”
郑琰笑道:“甚好!”已盘算要送什么样的结婚礼物了。又思池宪已经定婚,春华尚无着落,崇道堂里小学生不少,左看右看,笨的固然不愿,聪明的又恐“小时了了”,直把她愁得不行。
就在郑琰陷入丈母娘模式的时候,韦知勉发动了。
前面说了,韦知勉不是个蠢蛋,只因郑靖业太逆天,他才几十年没什么大作为。郑靖业去,朝上就压不住他,他又是首相,又想洗刷“贪恋权位”的污名,自然有所动作。
韦知勉使人盯了京城许久,又翻了许旧档,终于让他找到了时机。
其时九月,宫廷朝廷都从熙山迁回了京城,行李刚刚放好。韦知勉当朝念了他的奏疏概要:“臣惊闻丰昌侯、熙侯等之后鹑衣丐食,惨不忍睹,此实非国家待遇功臣之意。细问缘由,乃知昔年丰昌侯之后降等而袭,又连逢丧事,降再降,前后三十年前,至为白丁。又有熙侯无嫡子,乃至夺爵,死后无享祭。此外,又有燕国公、亦同此。其状之惨,臣、臣,实不忍闻!请圣人继绝嗣,恤功臣之后。”言罢老泪纵横。
朝中许人的心都跟着剧烈跳动了起来。
先前,魏静渊在老皇帝的大力支持之下,以片为国为民的热忱,以身家性命为代价,改世袭为降等,又除庶子之继承权,大大打击了世袭贵族的势力,同时为国家节省了许资源,也为土鳖上进之路搬掉了些障碍。由此造成了不少人家的衰落,世家固然受到极大冲击,勋贵也付出了些代价。
有爵位的人,谁不想直这么传下去呢?只要不降等,就年年有俸禄拿,儿孙即使不争气,也有国家养到某代出了争气的人重振声威为止——在这期间,生活还能维持在定水平之上,还是统治阶级,还能结有力的姻亲,好处大了去了。
这降等而袭与庶子不得承袭,就是压在有爵人家头上的座大山,要时刻担心自己死了之后儿子没这品级了,到孙子就混得惨,曾孙这辈就彻底成虾米了。要是跟老婆感情不好不想跟她生孩子,或者老婆生不孩子来,又或者有个疼到骨头里的庶子,那这痛苦就不要提了。
池脩之耳朵动,心里也是热,又冷静了下来:不好!韦知勉说这么,绝不是白说的,要求情要照顾,也不用大庭广众这样做,反易被嘲讽为造作。果然,韦知勉道:“请圣人许庶子延嗣,许有功之臣,袭爵而不降等。”
池脩之确定了:【他这是要要反扑,要拉拢人,要市恩,要洗白名声,此事若成,他就是所有有爵之人家的再生父母!谁还会说他恋栈?不能让他得逞。】
旋即,他又苦笑了起来,他想起来了姐夫吴熙跟他说过的话,吴熙就是担忧自家爵位会降,想尽办法想提提爵位,上战场拿命来换的念头都动过了。现在如果有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你吃是不吃?
李幼嘉也想到了,心道,恩相亦有爵,恐怕也不会反对吧?就算反对,这些人,魏静渊之鉴不远呐!他也缩了。
许勋贵交头接耳,许人蠢蠢欲动。
作者有话要说:韦相公不傻,真的,点也不傻。但是郑爹逆天就是了,郑爹,给跪。
郑琰对世家的态度有了大松动啊!不过郑爹不会让她犯傻的。
下章预告:给力的小受
☆、艰难的抉择
韦知勉收获了出道以来最的感佩的目光,得到了自为官以来最好的评价,仅凭今天的发言,无须再有行动,哪怕他立时死了,都能捞取极大的政治资本。
这给许人造成了心理的压力,李幼嘉摇摇欲坠,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郑靖业在位,直是压着这种恢复所谓世袭罔替的呼声的。他倒是想反对来着,以郑党的草根立场来说,这是必须反对的。以郑党的源起来说,他是必须反对的。但是他不能,也不敢,否则就是个“群起而攻之”!韦知勉那慈悲的表情在李幼嘉眼里显得是那样的恶毒。
池脩之的思路飞转,绝对不能让韦知勉得逞!降袭有难度,嫡庶却可以做文章,无论如何,必须给韦知勉泼头冷水!
池脩之了出来道:“敢问韦相公,熙侯无嫡子,却有庶子,庶子难道不给生父奉碗饭么?难道祭祀父亲,也要有好处才肯做吗?此等孽子,真是让祖宗蒙羞!”他死咬了嫡庶来说话,并不说袭爵之事,“长此以往,相公不怕天下婢妾要谋害嫡子么?先帝时嫡庶之争言犹在耳,相公其言诤诤,如今这般反口,究竟所为何事?”
李幼嘉个激泠,跟着道:“婚姻结两姓之好,诸位之女都是许做嫡妻的,韦相公却为妾张目,贱骨肉而重外人,真是有趣。”说完还意有所指地看看萧复礼。
李相公补得手好刀,他是个补刀党,专业补刀二十年,直给郑靖业打下手。让他自己挑头略难,有人开头他给扩大战果,熟练度已然满级。
韦知勉他孙女可不是做妾吗?因女儿做皇后而进位应国公的顾鼎使眼色,自有顾氏打手上前跟着反对。勋贵世家阵营出现了小裂缝儿。李幼嘉和池脩之开始打太平拳,偏帮着顾鼎系。
萧复礼的心思也转了十八圈儿,年纪虽小,自新政以来受的磨难却不少,他看问题总是比较深刻些。萧复礼很快就与他的祖父的脑电波达到了同个波段,失望地看了看韦知勉,萧复礼穿着衮服,衮冕上十二旒遮住了他的目光。
虽然池脩之只以嫡庶说话,萧复礼也知明着反对的艰难,便道:“事关重大,乱嫡庶则不可。”
韦知勉恨了个半死,把尴尬抛到脑后,乃道:“然继绝嗣可乎?祖先或披坚执锐,或秉国为民,立下的功劳难道只因子孙嫡妻无出,便要抹杀么?似此,恐休妻。”
这要是不看脸、不听声音,听看文字表述,还以为这是群女同志在讨论婚姻家庭法。事实上,朝廷就是这么个不严肃的地方!
韦知勉的话也得到了些赞同之声,嫡妻无子也是个问题。这点连池脩之都曾经苦恼过。
顾鼎系小有不自在,对立的势头已经扯了出来,放手又不甘心,硬拼又不能把问题扩大化到袭爵,心中非常憋屈。好在顾鼎有个族叔叫顾宽,说话从来都在点子上,人家说个七八分,他就要说到十二分,被耳提面命朝上班不许乱用成语之后,他有向李神策靠拢的趋势:“韦相公家中准备好了个庶子等袭爵么?争得这样用力!”接着又看几个勋贵,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怕老婆,家里有凶悍的女儿,“诸君也是如此?那还娶什么娘子啊?装屋子婢子,谁先生儿子就立谁得了!家中女儿倒可嫁人,嫁了也是带着嫁妆替别人养孩子,真是高风亮节。”
韦知勉被池脩之破防,被李幼嘉补刀,他都认了,顾宽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也敢来鞭尸,他怒了:“令尊倒是礼法大家,汝何其不学无术!我说无嫡子,方立庶,你独拿庶子言事,真该回去读书了。”表偷换概念。
这个,还真不好说话啊~
顾宽可是在中二期啊,韦相公!中二起来是能够激发智商潜能的,就只见他伸手擦了擦鼻子:“我不读书也知道只要夫妻不亲近就生不出孩子来,要是宠爱小妾呢,亲近也能生得出来了,诸位要能立法,管得了此事,那我就不再言了。你就是立了法,谁又肯首告呢?”目光非常地不怀好意,就差直说不跟老婆xxoo就不会生了。
流氓,顾宽是流氓!还在朝上说这个,不用韦知勉来说,楚椿先跳出来指责顾宽:“斯文扫地!朝堂之上,居然、居然污言秽语!”李神策也觉顾宽太刷下限,出言斥退了顾宽。
池脩之挺身而出:“太宗时,诸臣就曾于此谏太宗亲近皇后远离嫔御,仿佛记得韦相之祖,时任御史大夫,以此事直言极谏而扬名?诸君之先人,亦同谏?”
【卧槽!你历史学那么好做什么?】
李幼嘉开始专业补刀了:“好像还写了许奏折,声情并茂的,大正宫里还有存档。”
【你少拍点马屁会死啊?拍完人家岳父就拍人家女婿,李幼嘉你个马屁精!md!要肿么样才能把那些奏折找出来毁尸灭迹啊?!】
萧复礼忍笑忍得快要抽风了,脑袋上的珠串发出轻微的响声,勉力开口:“事关重大,又有诸细节有待商榷,韦相列条陈仔细奏来,我看过再议。诸位然与不然,皆作条陈。五日后,廷辩。”
————————————————————————————————
韦知勉在朝上被卷得很惨,还被人说是为做皇帝小妾的孙女抢上位、为还没生出来的曾外孙抢皇位,韦相公伟岸、慈善的身影俨然蒙上了层功利色彩。韦知勉想要的好名声、政治资本,不能说样没捞到,也给打了个对折再对折。想拉拢人没拉拢上,反倒让人说他这老货太混蛋,拿大家当枪使。萧复礼也对他不满了起来,认为这个老头有问题。
萧复礼的治国理念是郑氏父女给他灌输的,郑靖业比较务实,郑琰还有些后世思想的影子,两人在萧复礼的角度去考虑,早把利弊给分析得清楚了。郑靖业是靠老皇帝的政策起家的,当然不能拆自己的台,也要防止自己下台之后被反攻倒算。郑琰是希望打破世家、世袭勋贵的壁垒,也是防止萧复礼有萧令先那样的思想,清算了她。这两人的影响之下,萧复礼脑筋又很清楚,自是不肯到韦知勉那边。
兼池脩之和李幼嘉两把尖刀戳破了韦知勉“画皮”,本来对韦美人还有些好感的萧复礼,心情也复杂了起来。说起来他与顾皇后相处得,感情也好,顾皇后又善解人意,既对徐莹的挑衅直回之以礼,又兼而照顾尚在宫外的钱氏,宫务也打理得好,萧复礼把顾
分节阅读211
欲望文
分节阅读211
把事情管好?”又指李俊问郑靖业,“这样个先生走了,到哪里再寻个来?都给我消停了!”
李俊吵又吵不过郑靖业,打……看看对面老头硬朗的身体,也觉得不好打。跑……刚刚被嘲讽了。只好闷闷地道:“我不与他说话。”
顾益纯道:“你就教你的课就成了。”
李俊心道,我定要找郑琰那个丫头问个清楚才好!不给个说法,他就要罢课,还要带着孙子逃学。
郑琰哪顾得上他呀?她攒了足够的图书,充实了学校的藏书楼,又向萧复礼进献了整套的印刷书籍,复向萧复礼进言:“于京师建图书馆,供士子借阅。”很是掉书袋地用了句“书非借不能读也”。又说:“书籍价贵,贫寒之士有志向学未必能买得起,有书的人家无不珍惜,甚少出借,实在令人叹息。”
萧复礼刚刚上台,也需要有些能让人看得见、说他好的业绩出来。然而国策关于百姓生计,他自思经验尚浅,不敢妄动。似这等收买人心,又不会出乱子的事情,他是乐得做的。
郑琰情愿捐出两套图书来,萧复礼表示:“建馆之事,由我来做。”郑琰又把图书馆的章程列了出来,包括办理借书证,规定借还制度,又因书籍确实少见些,还需要有保人——条件略苛刻,还是了处看书的地方。
师徒二人想得美好,在朝上却受到了阻力。是拨款,朝中略有难色之时,萧复礼表示,这笔钱由内库来出。大臣们就很快妥协了:“教化百姓,是朝廷职责所在。”难的是图书馆的归属,它该归哪个部门管呢?
这等挣声誉点的事情,谁都想管。朝廷本有收藏图书的机构,按说是当仁不让地接手的,然而礼部认为,集贤馆等处只是收藏图书,主要供皇帝阅读兼任资料馆,并不承包外借服务,专业不对口。言下之意要自己去管。集贤馆又称礼部“不懂书籍保管”,会糟蹋好东西。
政事堂希望这事由他们另辟机构,专责负责。
吏部又出来凑热闹了:“如此,又要新增官员,不知其职几品,要用少人?又要用少吏目?书籍之保管,花费也是不小,这笔钱由哪里出?”
太府说,保管东西我在行,连图书馆都交给我吧:“愿力承担。”
皇太后还政于帝,郑琰这个女侍中寻常也不参与朝会了,扔下萧复礼个人见识大臣们的扯皮功夫。他简直想扔了温和好少年的画皮,冲他们狰狞吼:“严肃点!”心道,你们这是欺负我年纪小吗?
所谓明君,就是明知道有人欺负你,还得忍着!
萧复礼向老婆抱怨,向老师抱怨。这回郑琰也不随口就出主意了,而是说:“圣人秉政,不能总问计于人,自己也要有个主意啊。如果觉得件事太复杂,就先拆开了,再合起来。”
萧复礼又条条拆开了分析:“若说是朝廷主持最好,读书人是最爱书的,污损也不会厉害。维持倒不需太银钱。”
郑琰点头。
“要派人,是必要过吏部的,官又不能太高,要低于集贤馆。眼下置于哪部之下都不是大事,”犹豫了下,“我倒是想,要是天下读书的人些就好了。以后,若是有闲钱,可办几个这样的图书馆。读书的人了,考试的人了,人材也就了。既要用到书,还是交集贤馆吧。唔,考试的事儿也要先理理,考官的交吏部为好。县考郡考等,我还要想想。”
最好是交礼部,但是礼部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青州、京兆、司州都有经验,这点也好理解,考试就是郑氏首倡的,大力支持的也就是他们家的人。前两个做尚书有些不太够,然后池氏之在刑部做得好好的,忽然调到礼部,又是番人事动荡,萧复礼觉得自己控制不住,也只能缓缓了。
郑琰就这样看着她的学生完成了次蜕变。
发现萧复礼似乎天然是个皇帝的材料,郑琰也打定了主意,以后朝事看听,少做。埋头培养己方人材为佳。个明白皇帝,他就会需要人材,也不会忌讳用人。有本事的人,只要自己有分寸,就会有大发展。
她得去看看她的学校了。
————————————————————————————————
学校差点闹分裂,起因就是李俊和郑靖业。
此时办学,主要还是以师带徒,以个名师聚集起诸的学徒,只要这老师在,这山场就开着。甚至名师不是每日讲课,有些是由弟子、再传弟子科普,那也是个山场。直到名师死了,这场子也就渐渐败落了。这其实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条件和选官制度相联系的。
崇道堂与传统的书院又有所不同,它不是凭借个老师的名气,而是汇集了名师,大家聚拢了来之后又发现这是个拓展人脉的好地方,渐渐抱团——这又有点像国子监,老师的质量当然重要,但是,已经不是靠老师撑起来而是靠学生。崇道堂的学生成份比国子监还要高,郑靖业又首倡了考试做官之法,他们的发展也未必比国子监生差少。
照常理来说,李俊的离去,对崇道堂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崇道堂的属性就是土鳖。然而现在郑琰却不那么想了,她希望李俊能够留下来。
郑靖业作为郑琰她爹,比李俊抢先步见到女儿实在是太正常了:“他要不喜欢就让他走,无论是国还是家,可以有异议,但绝不能内乱。长此以往,人心涣散,你这学堂也开不下去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郑琰道:“世家有底蕴。”
郑靖业道:“他们不行。自恃过高,不肯正眼瞧人,水都淹到鼻子底下了,他还要慢条斯理踱四方步。”
郑琰道:“就像我先生?”
郑靖业瞪了郑琰眼,郑琰摸摸鼻子:“我看到了先生,看到了李相公,又看如今之皇后,蒋家蒋卓,乃至傅氏傅宗铨,都各有所长,并非全然是无能这辈。与之为敌,殊为可惜。这些人并非泥古不化之人,可惜。”
当你从高点的角度来看,你就不想内耗——于国无益。郑靖业却用他那弯了八百道的神经得出了个结论:“你是说,分而制之?拉个打个,确实是好主意,林季兴也是世家子,人还是很不错的。”
“!”爹,给跪!我真是只想到有些世家出身的人不是那么拘泥,可以交往的。可是,好像也真是这么个意思啊!
郑靖业皮笑肉不笑地道:“只怕李俊是被制的那个。”
郑琰默不作声,郑靖业也不强求,换了个话题:“你这个学堂,办得倒是不错,只是尚有需要改进之处。”
“!”必须说明下,她虽然参与了许朝政,然而在执行力方面,由于缺乏实践——是弱了点。
郑靖业对崇道堂的学制进行了改革,把郑琰某些过于异想天开的地方给剔除掉,对学校的人力资源进行了管理。郑靖业让郑琰划百亩田,出息用来维持学校,免得以后经费不足。
又对郑琰的“科研”进行了整合,他倒是赞同对提高农业亩产量的研究:“亩田收两成,八分地就可养活家人,若有良种,又可少用丁力。空出人来,做什么不好?可以读书,可以做官,可以做些旁的事情。到时候,朝上都是寒士,李俊之流该哭鼻子了。”
爹!给跪!解放生产力你是怎么想到的?
本着看李师弟哭鼻子的美好愿望,郑靖业对科研也进行了调整,用他的话说就是:“有些事情是要看天份的。李呆子也就只会写写字、弹弹琴,李神仙倒懂庶务,平江王领兵上的天份少有人能及。你把李呆子留在学堂吧,我要看着他哭,怪有意思的。不用担心他孙子,你去与李神仙说,自有李神仙收拾他。”
果然,听了李俊要把孙子带回家,李神仙想敲他的脑袋:“当初家里人说,士庶不相交通,你非要领着阿捷去,如今又要带回来?!”李神策的咆哮声传得很远很远。
听说郑靖业去当老师,原本犹豫的人都扎堆儿地想把孩子送进去好吗?郑靖业几十年的宰相,能学他半本事,就够孩子横着走的了好吗?你知道有少人后悔当初没把孩子送过去吗?李俊与郑靖业有旧怨,大家都知道。但是,李捷是个好孩子,不可以耽误啊!
李神策的下限再次发挥了作用,主要是他觉得郑靖业人还算有本事,哈皮地嘲讽着李俊:“当初你被他赶出朝廷,就是你做得不好。现在他到了学堂,你就退出去,你这是怕了啊还是怕了啊?”
“你少激我!”
“我懒得激你,你出门问问,十个里面有九个得跟我说的样,另个是看你年老,不忍心,故尔安慰!”
李俊与李神策磨了半天牙,最后气鼓鼓地道:“我才不怕他!”他又回去了。
李神策松了口气,当了宰相才知道,朝中世家势力渐弱,这是力量的对比,是后代的不思进取,整个世家集团都透着暮气,而草根们却很有活力。世家必须改变,必须注入活力。
崇道堂方面,郑琰提出了“兼容并包”的主张,用她的话说就是:“真金不怕火炼,孰是孰非,辩辩、试试便知晓了。”邓爷爷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前世饱受政治课摧残的郑小七同学,开始收获果然了。
郑靖业的功课居然还没拉下!这个,就要感谢朝堂上凡是有什么事儿,必要扯到礼法,想把功课放下都困难。还有就是,有顾师兄在,不敢不学无术。郑靖业善开拓思路,李俊基础扎实,同门师兄弟的辩难给学生们以很启发。也学会了许朝堂吵架的技巧。
李俊越挫越勇,居然就赖在学校里不走了。对于郑靖业接管了学校,他也只当没看见。他没发现,次次的辩论中,些尝试进入崇道堂的世家小孩子在他的囧态之中越来越被郑靖业给洗脑,连他孙子,都……
傻人有傻福,发现了真相只会气着自己。
————————————————————————————————
郑琰却是欣慰于她爹又焕发了活力,老实说,刚退休的时候,郑靖业副“终于闲下来了”的样子,然而俩月个,他整个人都有些龙钟了。郑琰请他到学校里串串门儿,原是想给他找些事情做,别那么闲得只想着问自己的棺材寿衣。没想到,专业的就是不样。
郑琰也因此闲了下来,校务她都不用操心了,有了串门子的时间。庆林大长公主家又时常能见到她的身影了,庆林大长公主正有事要她帮忙:“阿宁、阿宽老大不小,该娶媳妇了。我取中李神策幼女做长媳,再定平江王之长女与阿宽为妇。阿宽不甚急,阿宁的事情该办啦,到时候要帮忙,你可不许推脱。”
郑琰笑道:“甚好!”已盘算要送什么样的结婚礼物了。又思池宪已经定婚,春华尚无着落,崇道堂里小学生不少,左看右看,笨的固然不愿,聪明的又恐“小时了了”,直把她愁得不行。
就在郑琰陷入丈母娘模式的时候,韦知勉发动了。
前面说了,韦知勉不是个蠢蛋,只因郑靖业太逆天,他才几十年没什么大作为。郑靖业去,朝上就压不住他,他又是首相,又想洗刷“贪恋权位”的污名,自然有所动作。
韦知勉使人盯了京城许久,又翻了许旧档,终于让他找到了时机。
其时九月,宫廷朝廷都从熙山迁回了京城,行李刚刚放好。韦知勉当朝念了他的奏疏概要:“臣惊闻丰昌侯、熙侯等之后鹑衣丐食,惨不忍睹,此实非国家待遇功臣之意。细问缘由,乃知昔年丰昌侯之后降等而袭,又连逢丧事,降再降,前后三十年前,至为白丁。又有熙侯无嫡子,乃至夺爵,死后无享祭。此外,又有燕国公、亦同此。其状之惨,臣、臣,实不忍闻!请圣人继绝嗣,恤功臣之后。”言罢老泪纵横。
朝中许人的心都跟着剧烈跳动了起来。
先前,魏静渊在老皇帝的大力支持之下,以片为国为民的热忱,以身家性命为代价,改世袭为降等,又除庶子之继承权,大大打击了世袭贵族的势力,同时为国家节省了许资源,也为土鳖上进之路搬掉了些障碍。由此造成了不少人家的衰落,世家固然受到极大冲击,勋贵也付出了些代价。
有爵位的人,谁不想直这么传下去呢?只要不降等,就年年有俸禄拿,儿孙即使不争气,也有国家养到某代出了争气的人重振声威为止——在这期间,生活还能维持在定水平之上,还是统治阶级,还能结有力的姻亲,好处大了去了。
这降等而袭与庶子不得承袭,就是压在有爵人家头上的座大山,要时刻担心自己死了之后儿子没这品级了,到孙子就混得惨,曾孙这辈就彻底成虾米了。要是跟老婆感情不好不想跟她生孩子,或者老婆生不孩子来,又或者有个疼到骨头里的庶子,那这痛苦就不要提了。
池脩之耳朵动,心里也是热,又冷静了下来:不好!韦知勉说这么,绝不是白说的,要求情要照顾,也不用大庭广众这样做,反易被嘲讽为造作。果然,韦知勉道:“请圣人许庶子延嗣,许有功之臣,袭爵而不降等。”
池脩之确定了:【他这是要要反扑,要拉拢人,要市恩,要洗白名声,此事若成,他就是所有有爵之人家的再生父母!谁还会说他恋栈?不能让他得逞。】
旋即,他又苦笑了起来,他想起来了姐夫吴熙跟他说过的话,吴熙就是担忧自家爵位会降,想尽办法想提提爵位,上战场拿命来换的念头都动过了。现在如果有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你吃是不吃?
李幼嘉也想到了,心道,恩相亦有爵,恐怕也不会反对吧?就算反对,这些人,魏静渊之鉴不远呐!他也缩了。
许勋贵交头接耳,许人蠢蠢欲动。
作者有话要说:韦相公不傻,真的,点也不傻。但是郑爹逆天就是了,郑爹,给跪。
郑琰对世家的态度有了大松动啊!不过郑爹不会让她犯傻的。
下章预告:给力的小受
☆、艰难的抉择
韦知勉收获了出道以来最的感佩的目光,得到了自为官以来最好的评价,仅凭今天的发言,无须再有行动,哪怕他立时死了,都能捞取极大的政治资本。
这给许人造成了心理的压力,李幼嘉摇摇欲坠,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郑靖业在位,直是压着这种恢复所谓世袭罔替的呼声的。他倒是想反对来着,以郑党的草根立场来说,这是必须反对的。以郑党的源起来说,他是必须反对的。但是他不能,也不敢,否则就是个“群起而攻之”!韦知勉那慈悲的表情在李幼嘉眼里显得是那样的恶毒。
池脩之的思路飞转,绝对不能让韦知勉得逞!降袭有难度,嫡庶却可以做文章,无论如何,必须给韦知勉泼头冷水!
池脩之了出来道:“敢问韦相公,熙侯无嫡子,却有庶子,庶子难道不给生父奉碗饭么?难道祭祀父亲,也要有好处才肯做吗?此等孽子,真是让祖宗蒙羞!”他死咬了嫡庶来说话,并不说袭爵之事,“长此以往,相公不怕天下婢妾要谋害嫡子么?先帝时嫡庶之争言犹在耳,相公其言诤诤,如今这般反口,究竟所为何事?”
李幼嘉个激泠,跟着道:“婚姻结两姓之好,诸位之女都是许做嫡妻的,韦相公却为妾张目,贱骨肉而重外人,真是有趣。”说完还意有所指地看看萧复礼。
李相公补得手好刀,他是个补刀党,专业补刀二十年,直给郑靖业打下手。让他自己挑头略难,有人开头他给扩大战果,熟练度已然满级。
韦知勉他孙女可不是做妾吗?因女儿做皇后而进位应国公的顾鼎使眼色,自有顾氏打手上前跟着反对。勋贵世家阵营出现了小裂缝儿。李幼嘉和池脩之开始打太平拳,偏帮着顾鼎系。
萧复礼的心思也转了十八圈儿,年纪虽小,自新政以来受的磨难却不少,他看问题总是比较深刻些。萧复礼很快就与他的祖父的脑电波达到了同个波段,失望地看了看韦知勉,萧复礼穿着衮服,衮冕上十二旒遮住了他的目光。
虽然池脩之只以嫡庶说话,萧复礼也知明着反对的艰难,便道:“事关重大,乱嫡庶则不可。”
韦知勉恨了个半死,把尴尬抛到脑后,乃道:“然继绝嗣可乎?祖先或披坚执锐,或秉国为民,立下的功劳难道只因子孙嫡妻无出,便要抹杀么?似此,恐休妻。”
这要是不看脸、不听声音,听看文字表述,还以为这是群女同志在讨论婚姻家庭法。事实上,朝廷就是这么个不严肃的地方!
韦知勉的话也得到了些赞同之声,嫡妻无子也是个问题。这点连池脩之都曾经苦恼过。
顾鼎系小有不自在,对立的势头已经扯了出来,放手又不甘心,硬拼又不能把问题扩大化到袭爵,心中非常憋屈。好在顾鼎有个族叔叫顾宽,说话从来都在点子上,人家说个七八分,他就要说到十二分,被耳提面命朝上班不许乱用成语之后,他有向李神策靠拢的趋势:“韦相公家中准备好了个庶子等袭爵么?争得这样用力!”接着又看几个勋贵,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怕老婆,家里有凶悍的女儿,“诸君也是如此?那还娶什么娘子啊?装屋子婢子,谁先生儿子就立谁得了!家中女儿倒可嫁人,嫁了也是带着嫁妆替别人养孩子,真是高风亮节。”
韦知勉被池脩之破防,被李幼嘉补刀,他都认了,顾宽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也敢来鞭尸,他怒了:“令尊倒是礼法大家,汝何其不学无术!我说无嫡子,方立庶,你独拿庶子言事,真该回去读书了。”表偷换概念。
这个,还真不好说话啊~
顾宽可是在中二期啊,韦相公!中二起来是能够激发智商潜能的,就只见他伸手擦了擦鼻子:“我不读书也知道只要夫妻不亲近就生不出孩子来,要是宠爱小妾呢,亲近也能生得出来了,诸位要能立法,管得了此事,那我就不再言了。你就是立了法,谁又肯首告呢?”目光非常地不怀好意,就差直说不跟老婆xxoo就不会生了。
流氓,顾宽是流氓!还在朝上说这个,不用韦知勉来说,楚椿先跳出来指责顾宽:“斯文扫地!朝堂之上,居然、居然污言秽语!”李神策也觉顾宽太刷下限,出言斥退了顾宽。
池脩之挺身而出:“太宗时,诸臣就曾于此谏太宗亲近皇后远离嫔御,仿佛记得韦相之祖,时任御史大夫,以此事直言极谏而扬名?诸君之先人,亦同谏?”
【卧槽!你历史学那么好做什么?】
李幼嘉开始专业补刀了:“好像还写了许奏折,声情并茂的,大正宫里还有存档。”
【你少拍点马屁会死啊?拍完人家岳父就拍人家女婿,李幼嘉你个马屁精!md!要肿么样才能把那些奏折找出来毁尸灭迹啊?!】
萧复礼忍笑忍得快要抽风了,脑袋上的珠串发出轻微的响声,勉力开口:“事关重大,又有诸细节有待商榷,韦相列条陈仔细奏来,我看过再议。诸位然与不然,皆作条陈。五日后,廷辩。”
————————————————————————————————
韦知勉在朝上被卷得很惨,还被人说是为做皇帝小妾的孙女抢上位、为还没生出来的曾外孙抢皇位,韦相公伟岸、慈善的身影俨然蒙上了层功利色彩。韦知勉想要的好名声、政治资本,不能说样没捞到,也给打了个对折再对折。想拉拢人没拉拢上,反倒让人说他这老货太混蛋,拿大家当枪使。萧复礼也对他不满了起来,认为这个老头有问题。
萧复礼的治国理念是郑氏父女给他灌输的,郑靖业比较务实,郑琰还有些后世思想的影子,两人在萧复礼的角度去考虑,早把利弊给分析得清楚了。郑靖业是靠老皇帝的政策起家的,当然不能拆自己的台,也要防止自己下台之后被反攻倒算。郑琰是希望打破世家、世袭勋贵的壁垒,也是防止萧复礼有萧令先那样的思想,清算了她。这两人的影响之下,萧复礼脑筋又很清楚,自是不肯到韦知勉那边。
兼池脩之和李幼嘉两把尖刀戳破了韦知勉“画皮”,本来对韦美人还有些好感的萧复礼,心情也复杂了起来。说起来他与顾皇后相处得,感情也好,顾皇后又善解人意,既对徐莹的挑衅直回之以礼,又兼而照顾尚在宫外的钱氏,宫务也打理得好,萧复礼把顾
分节阅读211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