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作者:报纸糊墙

    第64节

    “就知道钱。”他娘道。

    说话间,吕老汉也倒好了水,又关好了院门,进到屋里头。

    “方才三郎回来,拿了这一包粟米回来,并几十文钱。”妇人见他进来,便说了。

    “哦。”吕老头应了一声,也知晓她这话是对自己说的。

    “言是让你明日出去买些盐和r_ou_回来,与这两个小的将补将补。”

    “知了。”

    “明日吃r_ou_?!”

    “阿耶,明r,i你带我一起去吧。”

    “莫要吵吵,洗洗手脸便睡了吧。”

    “我看看这粟米。”

    “顶好的粟米,我方才看过了,言是与那公府里的乔大郎匀来。”

    “现如今公府竟也要买米吃。”

    “啧,有那几个在,山都要被他们蛀空了,现如今罗县令等人若不自己买米,还能有什么吃的。”

    “哎……”吕老汉叹了一口气。

    县城公府的支出,靠的便是他们常乐县这片地方上的户税。眼下大唐的百姓除了租庸调,主要就是地税和户税,地税收的是粮食,运往附近的义仓,户税主要就是用来维持官府运转。

    这户税也没个具体数目,若是遇着清廉的官员,倒也要不了许多,若是遇着贪的,那里头的名目可就多了。

    他们常乐县这几个,虽然不至于说横征暴敛鱼r_ou_百姓,但这几年他们县辖下,可都没少交户税,百姓纳税多以粮食布帛为主,去年秋里多少粮食布帛交上去,这会儿才二月初,新来的县令竟要自己掏钱买粮吃,那公府里头多少张嘴,若是换个底子薄的,生生都能把他吃垮。

    “你说他们这就能消停了?”

    “怕是后头还有事。”

    “哎……”

    “想恁多做甚,睡了睡了。”

    前两日罗县令带人去了驿站,他那公文果然没在记录,驿站的孙驿长言是遗失,于是罗县令便令人将此事报于瓜州兵曹,驿站乃是由兵曹管辖。

    今日一早,那付兵曹便领了几十个孔武有力的兵卒,围了他们县里的驿站,那驿站里头的驿长驿卒,一个不落皆被擒了。

    毕竟他们这里也是靠近军事要塞,这驿站竟是连县令的公文都敢遗失,那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遗失的,战报敢不敢遗失?

    这事一出,县丞主簿等人便都跑了,就连差役都跑了好些,给新来的县令留下的就是一个空荡荡的公府,还有一堆理不出头绪的案卷。

    许多县中百姓皆是不解,怎的这新来的县令威力这般大,他都还没做点什么,县里那几个蛀虫就都跑完了。

    毕竟这罗县令的身世他们也都有所耳闻,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出身,说白了就是一草根,在他背后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家族力量。

    这些人却是不知,这个世界上除了家世背景,还有一种东西叫做影响力。

    罗用现在即便是被贬,他的影响力仍在,此次他来常乐县担任县令,多少双眼睛盯着这里,在这节骨眼上出了这样的事情,州里的那些官员自然也得打起ji,ng神应对。

    县丞县尉等人皆是在官场中浸 y  过的,此次见那付兵曹行事如此果决迅速,便知风向不对,也没那个胆量硬扛,当即便跑路了,有些人是携家带口一起跑,有些就自己一个人跑出去避风头,家人还在常乐县中。

    此时此刻,县衙这边,一个个熊熊燃烧的火把将整个大院照得灯火通明,不时便有值夜的差役四处巡查。

    罗用也怕y沟里翻船,听闻那县尉等人并不简单,就怕他们到时候再杀一个回马枪,把县衙给抢了。于是罗用近日便让人加强夜巡,县衙大院也是整夜整夜地烧着火把。

    在距离县衙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这时候还有一些匠人叮叮当当正在施工。

    没办法,这县里头要啥没啥,去年收上来的户税也不知道被那些人弄到哪里去了,今年的户税至少也要等到夏收以后,他们这一大衙门人,要吃要喝的,总不能没个进项,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先做豆腐,既能挣些钱财,又能创造就业岗位,还不要多少本钱。

    说到这豆腐买卖,罗县令可谓是熟门熟路。

    不肖数日,晋昌敦煌等地,便迎来了第一波沿街叫卖豆腐的脚夫商贩,这些人一边卖豆腐,一边还不忘向人推销:

    “新来的罗县令教会我们许多豆腐菜,郎君若是得闲,便去常乐县尝一尝我们那里的豆腐菜吧。”

    “咱那里的咸豆花,一文钱能买三大碗。”

    “还有麻婆豆腐,水晶豆腐,家常豆腐,酿豆腐,溜豆腐……咱那里的酒肆客舍都能做。”

    “官府的豆腐作坊每日还出一批卤豆腐干,那滋味,别处可是吃不着。”

    “……”

    这一日,在敦煌某酒肆,几位郎君坐在二楼窗边,听着楼下街道上一个挑豆腐卖的商贩与人说他们常乐县的豆腐菜如何如何,稀罕之余,也觉有那几分惊讶:

    “这常乐县过来的小贩倒是能说会道。”

    “啧,来来去去都是这几句,我与他们打听了,言是他们罗县令教的。”酒肆老板的儿子这时候也凑过来,往窗户外头望了望,撇嘴道。

    “还有这事?”那几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是啊。”那小老板言道:“道是什么培训课程,过去听听,还能白得两块豆腐。”

    “你阿耶呢?”

    “上常乐县听课去了。”

    “厨下的师傅可带了去?”

    “带了俩。”

    第268章 厚德载物

    常乐县是个小县,整个县城加上下辖村镇,总共也就一千来户人家,数千人口。

    罗用作为一个县令,他的政绩评判标准,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而是人口的增加,这个人口又是以户数来计算,也就是说,甭管生再多小孩,只要他们没分家,罗用的政绩也就没有增长。

    这种算法是相当不科学的,以一个县令短短几年的任职时间,很难取得显著成效。据说很多县官为了升迁,就会弄虚作假,在这些数字上面动手脚。

    常乐县的上一任县令因为并不考虑升迁问题,所以倒也没有在这方面做过文章,不过他的上一任,却是留下了一个大窟窿,这都多少年了,谭县令也没能把那窟窿填满,如今到了罗用手头上,罗用只好接着填。

    “一千四百六十二户?啧,咱这县里头实际上能有多少户?”

    自打县丞那些人跑了以后,县衙里空空如也,罗用也不熟悉这边的业务,于是便请了前县令谭翁过来帮忙。

    “这县城里头六百零八户,加上下辖村镇,五百七十三户,总共一千一百八十二户。”谭县令对这些事情倒是记得十分清楚。

    “谭翁当年刚来的时候,多少户?”罗用忍不住问道。

    “唉,总共不到一千户。”那其中还有几十户人丁凋零的。

    谭翁在这里任职也有五六年了,也亏得这些年天下太平,大唐与西域的商贸往来又有所发展,给他们这座小城带来了不少活水,使得他们这里的人口也能有所增长,虽然只是增长了不到二百户,但是总体质量却比从前高得多了,很多家庭都是儿孙满堂。

    但就算是这样,那二百多户的窟窿依旧不好填,除非罗用也在这上边做手脚,要不然怕是升迁无望,至少在谭翁看来事情就是这样。

    对于这件事,谭老头觉得颇愧疚,毕竟这是从他手里头交出去的烂摊子,只是这种事也算是公开的秘密了,他一个没什么背景的末流小官,哪里敢去捅这么大一个马蜂窝。

    “谭翁无需忧心,此事我自有方法。”罗用笑着说道。

    “你又能有什么方法?”这离石罗三郎再厉害,他难道还能凭空变出人来不成?

    罗用自然不能凭空变出人来,但是人这种东西都是长腿的,就算这年头户籍管理再严格,人口却也并非完全不流动,只是流动速度相当缓慢而已。

    所谓树挪死人挪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要地方经济发展了,又何愁没有人口呢,所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啊。

    眼下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这样,就这么一个小县城,几百户人家,除了少数富户,绝大多数人家都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其中还有各种困难家庭,残疾人,傻子,孤儿,没有儿女赡养的老人……现在他们所有人,都归罗用管。

    所谓父母官父母官,罗用这个初次为人父母的,实在见不得自家地界上的百姓挨饿受冻,于是他便让人在豆腐坊旁边搭了个草棚,每日施饼。

    那饼便是用豆渣和一些杂粮麦麸做成的杂面饼,另外还有用羊骨头和干菜叶子熬出来的热汤。

    公府专门雇了两个妇人在豆腐坊那边做饼施饼,并且放出话去,无论是谁,甭管是不是他们县里的,只要是肚子饿了,都能去吃。

    之后那几日,这小小的常乐县每天就都跟过节似得,好些人都去官办的豆腐坊吃过杂面饼子,尤其是镇上那些半大小子,上午去吃一回,下午再去吃一回,自家早晚两顿饭还是照吃不误。

    城里头有那些个时刻注意罗用他们的动向的,这时候就有些看不懂了,听课送豆腐也就算了,这每日让人白吃白喝的,究竟是图啥?

    “那罗三究竟在整什么名堂?”

    “谁知,约莫是想回京想疯了。”

    “他莫不是以为,只要这般请人白吃白喝,就能给自己挣来好官名?”

    “传出去怕是要叫人笑话死。”

    “啧,到底还是太年轻,这就心急了。”

    甭管这些人怎么说,罗用还是该干嘛干嘛,这几日他主要就是带着阿普他们四处转悠,教那些酒肆客舍的店家做豆腐菜。

    公府里头的事情有谭翁帮忙,人手虽有些不够,倒也出不了什么岔子,毕竟眼下既不是农忙时节也不是收税的时候,边疆亦无战事,公府之中也是比较清闲。

    至于那些差役,干脆就交给乔俊林管理,要让那些人服管,倒也不难。

    本来薪饷这么高大伙儿就很高兴,再加上罗用又把他们的伙食问题全权交给乔俊林去负责,乔大郎心情好,他们就能吃香喝辣,乔大郎心情不好,他们就得吃糠咽菜,也就没几天功夫,乔俊林在这些人里头就说一不二了。

    偶尔有那一两个蹦跶的,乔俊林都不需动用特权,直接就给武力镇压了。打架这种事,他也是从小练出来的,之后又在长安城接受了正规训练,还从游牧民族那里吸取了不少经验,虽不算什么武林高手,对付几个刺儿头那还是手到擒来。

    罗用见他揍过几回人,再回想他从前在长安城风度翩翩文质彬彬那副三好学生模样,心想这小子装相的工夫也是不可小觑。

    这边,乔俊林一棍子将人撂倒,回头看了罗用一眼,问道:“你想什么?”

    “无事。”罗用笑道。他可不想挨棍子。

    “头儿,咱还练吗?”地上那家伙爬起来,站得远远的,问乔俊林道。

    “今日先到这儿,明r,i你再过来。”乔俊林随手把棍子拄在地上,言道。

    “哎。”那人应了一声,哧溜就跑没影了。

    与这乔大郎对练,虽然身手能够有所长进,但挨打的过程着实不太愉快,吃点皮r_ou_之苦也就算了,主要是太没面子。

    “你要不要练练?”乔俊林问罗用道。

    “不用了。”他才不要被人用一根棍子敲得满院子乱窜。

    乔俊林刚想再说点什么,两人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嚣之声。

    出去一看,原是在公府附近的豆腐坊那边,方才来了一个五大三粗的高壮青年,这时候正坐在施饼处大吃大嚼。

    “这都吃了多少个了。”

    “长得这般高大,担些豆腐出去卖也是好的。”

    “这两日来这里吃饼的外乡人愈发多了。”

    “罗县令,你看……”

    众人七嘴八舌正说着,有人见罗用与乔俊林一同过来,便问他的意见。

    “许是一时遇着了什么难处,莫要与他为难,都忙自己的去吧。”罗用看了看那个正埋头吞咽杂面饼子的高大青年,对众人言道。

    众人还想再说几句,便听那新来的县令又道:“我既已言明这杂面饼子谁人都能来吃,又岂能言而无信。”

    在场虽还有人觉得不妥,但终究没有再说什么,最多就是在心里叹一声这新来的县令着实迂腐,这般好性儿,将来还不得被人啃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之后的日子,罗用等人每日里依旧忙进忙出,而那高壮青年也在城里寻了个破院子住了下来,每日里不是去豆腐坊那边吃饼,就是窝在墙根下晒太阳。

    不少县中百姓都对这外乡青年很是不喜,但考虑到罗用的态度,再加上他那体型瞅着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一时便也没人动他。

    人们每天都看到这个高壮青年夹在一群老人孩子之间,在豆腐坊那边啃着不要钱的杂面饼子,日复一日。

    而那年纪轻轻又素有棺材板儿之名的罗县令,他的耐心仿佛也像是没有止境一般。

    这一日,罗用在指点一家客舍经营之道的时候,那店家便问他,因何要容忍这么一个好吃懒做的外乡人在豆腐坊那边蹭吃蹭喝。

    “不过是个情志受挫的青年罢了,我若是连他都容不得,又如何能够容下这一县之人?”罗用如此说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作为这一地的父母官,罗用现在眼里看到的,更多的是当地百姓的苦难与艰辛,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才能改善当地人的生活,而不是整日挑人毛病斤斤计较。

    若是果真计较起来,这一个县的人口里头,至少得有一小半都是可以直接拿去扔了的,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与先前的县丞等人粘连不清的商贾富户。

    第269章 短期目标

    说起来,隋炀帝着实是一位非常大手笔的皇帝。

    当年,他不仅在张掖大办宴席,还鼓励西域的商人到中原地区去做买卖,在洛阳举行万国盛会,据说在当年,凡是去往洛阳交易的胡商,在洛阳吃住都不用花钱。

    这种做法很是给人留下了一番人傻钱多的印象,但是在当时,这个政策对于西域那些胡商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在当时那个年代,东西方贸易几乎都被突厥人垄断,胡商们也都已经习惯了跟突厥人做生意,如此日积月累,突厥的财力越发雄厚,对中原的威胁也就越大,隋炀帝这一招,基本上就是釜底抽薪了。

    等到了唐初这时候,胡商就不再有隋时那般待遇。

    贞观四年,西域那边又有人说要入贡,其实就有点要以入贡的名义来中原做买卖顺便蹭吃蹭喝的嫌疑,过去不少小国都做过这种事,不仅享受了一把国宾待遇,送过来的礼物还没几样,回去的时候拿的回礼却颇为丰厚。

    针对这个事情,当时魏征就上谏说:如果只是商贾往来,让他们跟边境百姓做买卖,那就没什么问题,如果要以宾客的身份招待他们,那就“非中国之利”。

    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做的必要,贸易格局既然已经打开了,凭什么还要让这些人白吃白住呢。

    这玩意就好比后世各种app的新客户优惠,对于新客户那是各种红包海量发放,老客户你就别想了。

    所以说,这些胡商现在住不进驿站,享受不到食宿全免的待遇,西域这些商道上的小城,也就有机会发展发展餐饮住宿业。

    胡商的钱并不好挣。听闻在中原地区一些大码头上,那些给人搬货的苦力,看到那些世族大家和中原商贾的货船往往都是一拥而上,因为这些人大多出手阔绰,若是换了胡商的货船,大家的热情就没有那么高涨了,因为胡商大多比较小气。

    但那是在中原,搁常乐县这里,地方经济很大一部分就是要依靠这些小气吧啦的胡商们带动起来的。

    常乐县既没有丰富的资源也没有什么特色产业,又竞争不过周围那几座城池,无法让胡商们在城中多做停留,所以这个县就很穷。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罗用最近苦思冥想,大概给这座小城制定了短期、中期、长期三个目标。

    短期目标就是通过豆腐菜的宣传,以及提高餐馆的伙食水平,客舍的住宿环境,在相同或者相近的价格条件下,尽可能提供比周边城镇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留住一部分不着急赶路的胡商,通过他们这些人的消费,给这座小城带来一些收入。

    胡商们往来于西域与大唐之间,需要穿越一大片沙漠,沙漠里夏日酷热,冬日极寒,早春多风沙,一般胡商们选择穿越沙漠的季节都在春末夏初,或者是秋天。

    农历二三月份,并没有多少从西域那边过来的商队,倒是有一些从凉州方向过来的胡商,他们在敦煌一带落脚,等待着再一次穿越沙漠的时机,合适的季节合适的天气。

    这些往来于大唐与西域之间的胡商们,与其说他们是商人,不如说是淘金者冒险家。

    他们不像中原地区一些商贾大家那样有着丰厚的资产和庞大的关系网,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迢迢来到大唐,就是为了赚大钱。

    也有一些胡商自从来到了大唐,或者是走了几趟,赚够了本金之后,就会选择在大唐定居下来。

    无论是在河西走廊还是在长安洛阳等地,都有很多这样的商人,他们或是倒卖货物,或是经营酒肆客舍,做什么的都有,只是大都依旧行商,听闻还有放高利贷的。

    敦煌那边也有一些定居的胡商,常乐县这边并没有。

    “前面就是常乐县了。”这日下午,有一个商队从晋昌那边过来。

    “快些走,我听说他们那里来了个新县令,教城里那些酒肆客舍学会了豆腐菜。”一个裹着白色头巾的胡商大声说道。

    “不过就是豆腐,你在凉州城还没有吃够吗?”

    “常乐县太冷清了,一点都不热闹。”

    “我们在这里休息一晚,明日一早便去敦煌。”

    “到了敦煌好好休息。”

    “都快些走!前面就是常乐县了,我们今晚就在这里投宿。”

    这一群风尘仆仆的胡人叽里咕噜地大声说话,即便有旁人听到了,也是听不懂的。

    当年汉武帝令人在河西走廊屯田戍边,很多汉兵在这里生活定居,所以这里的语言主要也是以汉话为主。

    这些胡人对常乐县这个地方的印象并不好,从前他们每次经过这里的时候,吃的住的都不太好,城市小,人也特别少,不够热闹,没什么娱乐不说,连个像样的澡堂子都没有。

    这一行人叽里咕噜,边走边说,说的尽是常乐县的不好。

    待到快进城门的时候,抬眼一看,果然还是从前那个破败城墙。

    进了城门以后,看看城中街道,倒是与过去有那几分不同,街面上干净了不少,街面上的行人虽然不多,但是往来匆忙,并不是过去那一番暮气沉沉的景象。

    “客人可是要吃饭,去我家吧,我阿耶与那罗县令学了豆腐菜,可好吃了,今日家里还炖了羊r_ou_,还有新发的豆芽……”

    城门边上有个十来岁的半大少年,见这一行人进了城,连忙上去给自家食铺拉生意。

    那些胡人听他说豆腐菜便有几分意动,又听他说炖羊r_ou_,便觉有些腻味,而后又听闻有新发的豆芽,带头的几个人一对眼色,便决定去了。

    他们这一行人在路上,不是吃r_ou_干就是啃饼子,虽然也曾在不少城镇和驿站旁边的逆旅投宿,但是冬日里菜蔬难得,这时候早就想吃点爽口的换换口味了。

    待到了那小孩家里开的食铺,他的耶娘兄长连忙出来招呼,二三十个胡商,转眼就把他家食铺塞得满满当当。

    看得旁边几家客舍很是眼馋,暗自后悔今日没有让家里人到城门口去蹲守,眼下这个季节往来商队并不多,谁又能想到今日能来这么多人呢。

    这些胡商点菜的点菜,安置牲口的安置牲口,他们并不放心把牲口和货物全部交给店家看管。

    这些胡商刚刚点了一两个菜,便有一个小孩飞快地从这家食铺蹿出去,甩开脚丫子一路跑到街道中段一家没挂商号的铺子,进门就喊:

    “我家来了二十九个客人,他们刚刚点了拌三丝,还有家常豆腐。”

    “知晓了。”看铺子的是一个年纪略大的差役。

    这人外表看起来虽然已有老态,行动却颇利索,不消片刻便从一旁的货架上拿下了豆芽韭菜豆腐干,还有不少豆腐,这些东西装在一个箩筐中,也是颇沉。

    “你可拿得动?”那差役问他。

    “嗯。”小孩撩起箩筐上面的麻绳往脖子后面一挂,抱着就往门外走:“我阿耶晚些再与你送钱过来。”

    “知了。”

    另一边,食铺那边,那些胡商之后又点了几个菜,店家的长子这时候也从铺子里出来,路上遇到幼弟,便接过他怀里的箩筐,又把客人点的其他几道菜与他说了,让他再折回传话,家里的大人过会儿再去取。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客人,食铺里头也很是忙碌,洗菜的洗菜,熬粥的熬粥,待那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玉米面粥熬出来,这边的拌三丝也做好了。

    热粥配凉菜,甚是开胃,看那些胡商们呼噜噜地喝着粥,又用筷子叉了凉菜放到嘴里大口大口地嚼着,面上的表情也都十分满意。

    胡商们一边吃着,一边又不断有新菜端上来,口味颇佳,最难得的是每一道菜的食材都十分新鲜,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

    尤其是像常乐县这样的地方,这些食铺一天到晚也不一定能有一两单生意,要备那么多食材,又要保证新鲜,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罗用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会让官府出面帮这些食铺备货,他不仅让人在当地收购食材,甚至还请那些出去卖豆腐的脚夫从晋昌敦煌等地买了一些当地没有的东西回来。

    这些东西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价两成,卖与城中酒肆食铺,使得那些商铺可以免去备货成本,虽然价格上稍贵一些,但官府经营的供应点不仅食材新鲜,而且种类十分齐全,而加价的那两成,作为这个供货点的运营成本很可能都是不够的,大家都是做生意的,对于这一点心里多少也都有数。

    “阿翁,吃饭了。”傍晚时分,一个六七岁大小的男孩抱着一个粗陶大碗从县衙那边过来。

    自打他阿翁被安排到这边卖菜以来,每天帮阿翁打饭,便成了他的活计,这小孩显然很喜欢这个活计,每天一到饭点就捧着粗陶大碗准时到县衙去报到,县衙那些人也都识得他。

    “你先吃,我再看看这些菜。”这名差役年纪大了,也不像那些年轻人似的能吃那么多,刚好家里这个长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于是便每天把饭菜分他一些。

    “阿翁,明日吃些甚?”这里什么菜卖得不好,他们明日就吃什么菜,所以只要问问自家阿翁,他便知道明日县衙那边吃些什么了。

    “这些胡瓜不能再放了,明日兴许要吃炒胡瓜。”

    那差役清点过了货架上的东西,缓缓走到窗边的胡床上坐下,看了看矮桌上放着的饭食,一大碗焖羊r_ou_,两个不大不小的饼子。

    常乐县这里地处边陲,天气也比较干旱,可以耕作的土地并不多,所以粮价颇高,这两年养羊的人倒是很多,主要就是为了羊绒和羊脂皂,然后他们当地的羊r_ou_价钱就变得很便宜了。

    不过便宜归便宜,那首先也得百姓身上有钱才行,手里头若是连一个铜板都拿不出来,那羊r_ou_价钱再贱,他们照样还是吃不起。

    “阿翁,你吃饼,这饼是用白面烙的,还加了麦芽糖哩。”

    “这饼你吃吧,阿翁就爱吃r_ou_。”

    “阿翁,你吃一口。”

    “那就吃一口。”

    “如何?好吃不?”

    “还行。”

    “这饼可好吃了!”

    “嘿嘿……”

    县衙食堂那边,时不常也会做些这样的ji,ng致吃食,差役们大多都是要拿回家里,家里头那些娃娃们可都稀罕得很。

    祖孙二人对坐在窗边的胡床上,就着昏暗的光线,两人分吃了一份饭菜。

    小孩子吃饱了,在胡床上翻来翻去玩了两下,困意上来,便胡乱趴在那里睡了。

    那差役给自家孙儿盖上被子,撤了矮桌,又出去关了院门,站在这边院子里头,都能听到那边一群妇人大声说话的声音,方才那些胡商可是点了不少菜,那家食铺今日必定挣了不少。

    若是吃得好了,那些人说不定还能在这里多住一些时日,毕竟眼下这时节,也进不得沙漠。若是果真如此,那食铺的店家怕是要高兴坏了。

    这也多亏了新来的罗县令,若不是他教的那些新菜式,又弄了这么个铺子供应食材,叫那些胡商吃得满意了,他们今日也点不了这许多菜,更别提在这里久留了。

    想当初这个县令刚来的时候,县中不少人也是不看好的,这般年纪轻轻斯斯文文的一个读书人,他果真像外面传闻的那样了不起?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这地方要甚没甚,纵那罗三郎再如何聪慧过人,怕也拿常乐县这个地方没奈何。

    然而就是这个年纪轻轻的罗县令,他既能把县丞等人斗跑,又能指点城中商户经营之道,连那些贩夫走卒他都肯教,城中无论大小事务,他都不厌其烦,一件一件将它们落到实处。

    原本还道是世人以讹传讹,哪曾想真人竟比传说中的还要好。

    窗外夜色渐深,这一天晚上,这个老差役做了一个很好的梦。

    他梦到常乐县的城门口外头,流过一条清凌凌的小河,清澈的河水闪着粼粼波光,整个常乐县都充满了甘甜清新的水汽,他与他的家人邻里俱都十分欢喜。

    第270章 中期计划

    “喂,大个儿,明日我阿耶他们要去晋昌卖豆腐,你与我一道去吧。”

    农历二月下旬的一个中午,天气十分晴朗,也没有什么风,官办的豆腐作坊这边,这一日的第一批豆渣饼也做出来了,县中不少孤寡老人孤儿还有一些穷人,纷纷来这里吃饼。

    近来也有不少周边城镇的人来到常乐县城,有来豆腐作坊找活干的,也有过来贩豆腐卖的,还有一些人干脆就是冲着这个不要钱的豆渣饼过来的,也就个把月的时间,这常乐县里头来来往往的,比起从前就显得热闹不少。

    “哎,大个儿,你倒是说话啊。”一个七八岁的小屁孩,声称自己要担豆腐出去卖,死活缠着那个每日在这边吃饼的外地青年。

    “……”那高壮青年并不搭理他。

    “本钱我来出,箩筐扁担我家里也有,咱俩一起,挣来的钱到时候咱俩一人一半,你说咋样?”

    “……”

    “我是挑不动担子,但是我能叫卖啊,等到了晋昌那边,你就别管了,卖豆腐的活儿就都教给我了。”

    “……”

    “我说大个儿,你到底要吃豆渣饼到什么时候啊?你难道就不想去食铺吃点好的啊?新来的罗县令教咱县里头那些食铺好多菜式,你整日闻着,就不馋得慌?”

    “……”

    “你看,跟我一起出去卖几回豆腐,到时候你自己也就有本钱了不是。”

    “……”

    那个被唤作大个儿的高壮青年根本不搭腔,啃完了几个饼,又囫囵喝了一大碗汤,把自己的汤碗往怀里一揣,起身便走了,待明日这边的豆渣饼做好的时候,他再过来。

    那小孩儿撇撇嘴,倒也没有显得很失望,这也不是头一回了,他从好几日以前就开始缠着这个外乡人,想让他跟自己一起出去卖豆腐,只可惜人家根本不搭理他。

    在这草棚附近吃饼喝汤的人很不少,那边还烧着两大口陶釜,有一个妇人正站在陶釜边上,举着大勺与人分汤,三五个瘦骨嶙峋的外乡人排在队伍的最前面,后边还有不少人。

    在距离那两口陶釜不远的地方,摆着一张用红柳的枝条编织的简陋胡床,今日上午做出来的那些豆渣饼便都堆放在那张胡床上头,另一个妇人就站在那张胡床旁边与人分饼。

    那小孩儿眼睛转了转,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到自己,随手就把手里那块没吃完的豆渣饼揣进了怀里。

    这里的豆渣饼都是现领现吃,不给人带回家去,先前原本没这规矩,也就是前些天,那新来的县令听闻有人从他这里领了豆渣饼拿回家去喂牲口,这才新增了这么一条。

    这小孩儿边吃边装,没一会儿便啃完了自己面前的几个饼,几口喝完碗底已经有些凉了的羊骨头汤,舔舔碗底,把粗陶碗往怀里一揣,起身也走了。

    最近来他们这里吃豆渣饼的人越来越多了,等这么多人全都领到一份,今日的豆渣饼约莫也该分完了,这时候就算再去排队,怕也领不到第二回 ,不像这豆腐作坊刚开起来那会儿,他日日都能领到两回。

    他们这小城虽破落,街道却也还算宽敞,正对着城门口的那条主街,三辆马车并排都能走。

    街道两旁的房屋大抵都是一层高的土坯屋子,黄色的泥墙,茅草的屋顶,沿街也有不少商铺,有些铺子这几日的生意还做得颇为不错,接待一个二三十人的商队,一日便能挣得数百文钱,这小孩听人说起这些事的时候,心里就很羡慕,只可惜他们家别说铺子了,就连像样的劳动力都没两个。

    不时有人挑着豆腐担子步履轻快地从他身旁走过,官办的豆腐作坊做出来的嫩豆腐可嫩可嫩了,放在车子上颠簸几下就该碎了,最好就是用扁担箩筐,一担一担挑出去卖。

    这一担嫩豆腐挑去敦煌晋昌,随便挣个一二十文不是什么难事,有些人若是寻着了好买主,那就挣得更多些。

    小孩儿摸摸自己腰上扎着的布条,那里头藏着几枚铜板,这并不是他的全部身家,家里头还藏了一些呢,有从前攒下的,也有最近几天刚挣到的。

    从前他在城门口帮那些食铺抢生意,把客人领到事先谈好的铺子里,一回也能得几文钱,只可惜现在不能去了,前几天有两家店铺为了抢客人,在城门口打起来,然后县里就不让他们到城门口去拉客了,招揽生意也只能在自家铺子前面。

    那边,又有三五个胡商牵着驽马从城门口过来,看他们的衣着装备也不像是要进沙漠的,应该是打算去敦煌那边进货。

    从西域过来的那些商队,在到达敦煌以后,有一些会选择继续深入河西走廊,一直走到凉州城一带,再与那边的商贾交易,还有一些则是到了敦煌以后就地卖货,不少生活在大唐的胡商以及中原商贾每年都会来这边买货,然后再贩卖到凉州城甚至长安、洛阳、扬州等地。

    “客人,可是要住店,小店有烧好的热水,客房干净又宽敞……”

    “要吃饭吗?我们店里什么菜都有。”

    “几位客人要不要尝一尝我们这里的豆腐菜?”

    “……”

    这几个胡人沿街走过去,街道两旁的店家纷纷出来招揽生意。

    上回那二三十个胡人,在他们县里一住就是好些天,到现在也没有要走的意思,那个接待了他们的店家这一日日的钱财挣着,每日里乐得合不拢嘴,弄得旁边那些铺子也都很是眼热。

    这几日陆陆续续也有一些商贾行人经过他们常乐县,虽然再没见过大商队,但是蚊子再小也是r_ou_啊,人们现在也都相信了,只要把饭菜做好吃了,再加上相对低廉的价格,他们常乐县这个地方也是可以留住客人的。

    尤其是在淡季这时候,更是大有可为,因为这个季节大家都不着急赶路,那些胡商在这里若是住得安逸了,经济上又没有什么压力,自然会想着多住几日。

    “羊r_ou_,多少钱?”

    街尾那边有个铺子,在自家店铺门口砌了个土灶台,这时候那灶头上正咕嘟咕嘟烧着一锅红焖羊r_ou_,那几个胡人也不搭理前面那些人的招呼,径自就往那家铺子去了。

    “两文钱,一大碗!”

    这个铺子的店家是个四十多岁的瘦小男人,他家铺子的位置不大好,处在街尾,比较吃亏,所以才想了这么一招,在铺子门口砌灶台。

    这会儿他眼睁睁看着这几个客人闻着香味,一路就往这边来了,心里头那叫一个高兴啊,连忙拿了灶台旁边的粗陶大碗给他们看:“一大碗,满满的。”

    那几个胡人一看,对对眼神,然后只听领头那人说了一个“好”字,几个人先后便进了这家铺子。

    安置好牲口,几个胡人相继落座,一碗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红焖羊r_ou_端上桌,每一碗都装得冒了尖儿,就算他们这里的羊r_ou_价钱再便宜,按这种卖法,铁定也是没得赚,能回本就算是不错的了。

    “几位客人还要些甚?凉拌菜豆腐菜可要一些?”罗县令可是跟他们说了的,这铺子里头有那一两道饭菜不挣钱也是无碍,只要其他地方能挣得来钱就成了。

    “凉拌菜多少钱?”因为对先前这个红焖羊r_ou_实在很满意,那几个胡人这时候也就显得比较好说话。

    “那凉拌菜里头有豆腐丝葱丝豆芽丝,咱这里卖得便宜,十文钱就能拌一盆了,几位客人吃着应也够了。”那店家言道。

    “好,来个凉拌菜,一锅粟米粥,还要三斤炊饼。”

    “哎,客人且稍候,老汉这就去弄了饭菜上来。”

    这家店铺也不甚大,眼下又是淡季,一天到晚等在家里也未必能有生意,他那两个儿子都担豆腐卖去了,长媳刚刚给这个家里生了个小娃娃,这几日还未能起得来床,次子还未成婚,他那老婆子又走得早,于是这家里头,这会儿便只剩下这老汉一个人。

    老汉从堂屋出来,行到街边望了望,不远处那小孩儿见了,颠颠就凑过来。

    “他们几人要了十文钱的凉拌菜,你去帮我跑一趟,还要三斤炊饼,可记得了,炊饼先拿过来,客人等着要吃的。”老汉说着,往那小孩手里头塞了一文钱。

    “哎。”那小孩收了钱,撒丫子就跑了。

    先去官办的铺子里喊一声,说街尾柳家食铺有人点了十文钱的凉拌菜,然后又去街头炊饼铺子要了三斤炊饼。

    那炊饼铺的店家自打那几个胡人进了城,就盯了他们一路了,看着他们进了柳家的铺子,又看着这小孩一路跑过来买炊饼,三斤炊饼,称好了先叫他拿过去,至于钱财,自然是等柳家人晚一些再来结算。

    柳家铺子这边,刘老汉这时候已经煮起了粟米粥,一会儿炊饼到了,就先拿上去给几位客人就着红焖羊r_ou_先吃着。

    不多久,凉拌菜也上桌了,粟米粥上得慢些,但好在这几个客人今日吃得高兴,也没抱怨什么,就着盆底剩下的些许凉拌菜,呼哧呼哧吃得也挺欢实。

    吃饱喝足,坐那儿歇歇,门外有一行官差排着队伍从街道上走过,一个个身姿笔挺ji,ng神抖擞。

    “他们这是在巡逻?”有个胡人问道。

    “可不是,一天要巡好几回呢,客人往后在咱常乐县行走,若是遇着什么事,便能找他们帮忙。”刘老汉言道。

    “他们能管?”在这些胡人的印象中,官差都是不好招惹的,没事最好离他们远点。

    “能啊,也就前几日,前边有个铺子,点菜的时候跟人说了十文钱,等到结账的时候,硬是要十五文,有人去喊了官差过来,最后那铺子就被勒令停业三日。”刘老汉慢悠悠在屋子里收拾着,一边收拾一边跟这几个胡人说话。

    “那还真不错。”说实话他们这些在外行商的人,最怕就是那种不讲道理的黑店,他们几个外乡人,对上人多势众的本地人,最后往往也只好自认倒霉。

    “好着呢,说话也是和颜悦色的。”柳老汉又道。

    “有那么好?”那些个官府的,还能跟人和颜悦色?那几个胡人有些不信,心道这老汉该不是在吹牛吧。

    “怎么没有这么好?”柳老汉当即道:“你道他们一月能挣多少钱?”

    “多少?”那领头的胡人问。

    “一月三百文,吃得好穿得好,听闻若是做得好,罗县令还与他们发奖金哩。每月恁多薪饷,又不是县令家的亲戚甚的,一个弄不好就给捋下来了,谁人还敢疏忽大意?”

    说到这个,罗老汉也是后悔,当时那罗县令招人的时候,自家小儿子也想去,被他给拦了一下,言是先看看情况再说,可不就是怕县丞等人闹将起来,结果嘛事没有,罗县令都还没怎么发招呢,那些人就都跑没影了。

    他们家当时也就是这么一犹豫的工夫,就被别人给抢了先,公府那边招够了人便不再要了,现如今再想什么也都没用了。

    这几个胡人对常乐县这位新来的罗县令显然很感兴趣,坐在那里与柳老汉聊了挺久,直到大家都有些困倦了,这才想起投宿的事情来。

    “你这里可有客房?”

    “我这铺子不大,后头便是家宅,并无客房,不过我家还有一个小院,从这里过去并不远,不肖半刻便能到,客人若是愿住,每日与我五文钱便好,若是月租,每月便只要一百文钱。”

    “先带我们过去看看。”

    “哎。”

    常乐县南面靠山,每年一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山上的积雪融化,便有潺潺溪水从山涧流淌下来,所以城南地贵,城北相对便宜些。

    不过常乐县这座城池着实很小,富人区与穷人区的划分也不像长安城那些地方那样泾渭分明。

    刘老汉也是个有心的,领着这些人从铺子里头出来以后,见他们对官办的豆腐作坊感兴趣,便特地带他们过去看了看。

    这时候天色也比较晚了,但是豆腐作坊那边因为生意很好,每天不做到深夜不会停歇,在这边干活的工人也是两班倒,凌晨过来一班人,吃过晌午饭再干一会儿,就可以回家歇息去了,晌午那时候换一班人,一直干到深夜。

    豆腐作坊这边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在不远处的县衙那边,也是炊烟袅袅,飘出阵阵饭菜的香味。

    罗用他们目前自己也不做饭,每天就跟这些差役吃一样的东西。

    县衙里头总共也就三四十号人吃饭,采取的是分餐制,每人一张小木桌,上面摆着一些饭菜,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基本上也没什么人说话。

    这一天傍晚,等着吃晚饭的时候,乔俊林对罗用说,这几日在豆腐作坊这边吃豆渣饼的人群里头,出现了几个胡人的身影。

    “只要不闹事,便都由他去,你也留心些,莫要叫他们闹将起来。”县中百姓都比较护食,对于外来人员到他们这里吃免费的豆渣饼的行为大多比较排斥。

    “知了。”乔俊林应了一声。

    待这一晚的饭菜做好了,自有人帮罗用和乔俊林把他们的那一份端到后院,县衙前边是办公的地方,后院才是生活区。

    罗用和乔俊林常常都是边吃边聊,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就算了,这一条只要在上朝日廊下食的时候注意着些就行了。

    “晚上你还出去?”乔俊林一边扒拉米饭一边说话,也没了平日里在那些差役跟前的威风模样。

    “要去见见佃户。”罗用说道。

    “这时候去?”乔俊林抬头问他。

    “白日里大伙儿都挺忙。”就是这时候去,也未必都能见着,有些个还在豆腐作坊干活没有下班,还有些个可能出去卖豆腐还没回来。

    “我与你一道去。”乔俊林言道。

    “嗯,就我们两个去了,其他人别带了。”罗用说。

    他们这里所说的佃农,是常乐县中那些职田的佃农,所谓的职田,是官员薪俸中的一部分。

    这个年代官员待遇很好,有钱有米还有田地,地方上还能帮忙养奴婢,像罗用这个品级的地方官,也有十几个奴婢名额,所谓的职田,便是官府分配给他的田地,在任期间这些土地都归他所有,基本上都是佃出去给别人种,然后官员就收取一些佃租。

    就常乐县这个地方上,不仅罗用这个县令有三顷职田,连县丞主簿等人也都有,只要有品级的官员都有职田。

    这些职田租佃给佃户,理论上应该遵循双方自愿的原则,然而在实际c,ao作中却往往并不是如此,很多地方官都太贪心了,除了佃租,又要收些职田草啊脚钱啊等等各种名头的租子,很多佃户都不愿意租佃官府的职田,然后官府方面往往就会强行出租,他们常乐县基本上也就是这么个情况。

    第64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南北杂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报纸糊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报纸糊墙并收藏南北杂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