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52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 作者:醉罢君山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52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 作者:醉罢君山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52
很是紧缺,不宜在此时多发兵,这样吧,先调集一万人马给将军驻防,这样应该够了吧。”
冯奉世一听,急忙呼道:“不可!这些年国家深受饥荒之苦,军队中士兵与马匹粮食紧缺,体力羸弱,战力斗大大下降,军队也减少了常备军的人数,各种战争器装备不仅没有更新,而且以前的装备也废置不修。这些情形,蛮族人早已看到眼里,所以彡姐羌才会率先发难。”
冯奉世停了一下,看了韦玄成等人一眼,暗含责备之意,继续说道:“一万人的军队,只能用于防守,如果强行进攻,恐怕要遭受重大的损失,如果一味防守,叛军则会掠杀百姓。问题还不止此,如果汉军表现出胆怯与疲态,那么彡姐羌的叛乱范围将扩大,到时羌人众多的部落纷纷和解,遥相呼应,民族情绪煽动起来,四处起兵,反抗汉政府,那么到时臣恐怕界时要征发的军队就远不止四万人了,这可不是花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果现在能拔足军队与军费,那么可以速战荡决羌乱,否则的话,这必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了。”
有的危言耸听吧。
至少在元帝、韦玄成、王接、许嘉等人看来是这样。
这时元帝开口说话了:“这样吧,就在韦丞相说的一万人的基础上,再加两千人。”
冯奉世听了哭笑不得,这可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前途的一场战争,不是一出舞台上的闹剧,增加区区两千人,就能扭转战局吗?冯奉世据理力争,但这已经是元帝所能承受的上限了。天下荒馑,作为儒教徒的元帝,似乎很有侧隐之心,只是解决经济危机上,欠缺了些能力。
冯奉世率领一万二千人的军队出发了。
军队打着“屯田部队”的名号,为什么称为屯田部队呢,大概是冯奉世担心这支军队镇不住叛乱的羌人,如果以“远征军”的名号,却无法战胜羌人,到时恐怕会令边区的其他羌人部落小瞧了,说不定反戈一击,使事态继续恶化。
此时陇西郡大多数地方已经落入羌人之手,面对严峻的局面,冯奉世兵分三路,右军由典属国任立率领,屯兵于白石(甘肃临洮县东);前军由护军都尉韩昌指挥,驻扎在临洮;冯奉世亲率中军,驻守首阳(甘肃渭源县)。
前军都尉韩昌的驻地离叛乱的彡姐羌部落最近,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此时的彡姐羌部落兵威正盛。从起事始,羌人便横扫陇西郡,围攻郡政府,阻断交通道路,并且破坏汉军的碉堡亭障以及驿战。
此时前军统领韩昌接到情报,羌军正在广阳谷大肆屠杀百姓。韩昌立即命令一名校尉率军前往广阳谷营救百姓,自己则亲率大军挺进到一个名为降同阪的地方,此时羌人也发现了汉军的行迹。
韩昌决心先下手为强,他派另一名校尉率军与羌人争夺有利的作战地形。
此时羌人在人数上要远远多于韩昌的兵团,虽然汉军在武器上居于优势,然而山地战却是羌人的特长。经过一番血战,汉军阵地全线动摇,羌人大举反扑,汉军校尉力战被杀。就在此时,韩昌接到情报,前往广阳谷解救百姓的汉军也遭到羌人的围攻,伤亡惨重,校尉也战死沙场。
二名校尉被杀,韩昌大惊失色,急令收兵,仓惶而退。汉军首战遭到重创。
冯奉世深感兵力不足,于是上书皇帝,请求增兵,同时将陇西的地形图交给皇帝,在上书中,冯奉世写道:“羌人背靠深山老林,有很多小路可以出入,易守难攻,所以汉军必须要分兵把守在要害之处,兵力严重不足,恳请朝廷增兵三万六千人,这样才可以解决战事。”
元帝读罢冯奉世的奏章,最近陇西急报如雪片般飞向朝廷,他早被搅得心里一团乱麻,本想冯奉世可以早日平定这场边疆的危机,没想到首战失利,还损失了两名校尉。
正好秋收刚过,困扰帝国的粮食问题稍稍得到缓解,元帝一咬牙,得,干脆我多拔点兵,要不然这事一直搁在心窝上,实在不舒服。
元帝大笔一挥,将援军的人数圈为六万人,这个数目,远远超出冯奉世预期的三万六千人。同时给冯奉世配备了一名裨将:奋武将军任千秋。
到了十月,六万名援军抵达陇西。此时冯奉世手中拥有约七万人的军队,这个数量,已经是羌人的二倍多了。冯奉世开始夺得战争的主动权,在军事要冲之处,派重兵驻守,以压制羌人势力的扩张。羌人缺少粮食,所以必定采取以抢掠为主的游寇战术,在反叛的初期,汉军根本无法适应羌人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土匪式作战法,所以羌人纵横陇西。冯奉世凭借重兵优势,以压迫性的战术,大大限制了羌军的流动性。
十一月,冯奉世发动总攻。
七万人马兵分数路,分进合击,羌军凭借山林地势,以寡抗众,居然战斗得十分英勇,一时间战事进入拉锯战状态。
元帝关注着战事的发展,胶着的战况使他很是心急,下诏再征一万名士兵,任命韩安国为建威将军,准备开赴前线。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冯奉世的大军终于打破了相持的局面,人多的优势开始体现出来,而且在粮草供应方面,有朝廷的鼎力支持,这些都为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
冯奉世的几路兵团均突破羌军的防线,羌军阵脚大乱,纷纷后撤,汉军奋起直追,羌军被迫且战且退,直到退出汉帝国的疆域之外。
此役冯奉世大军共斩杀羌军八千多人,陇西的彡姐羌部落的势力被清除出境,陇西郡又恢复了和平的局面。
与十八年前的赵充国平定西羌相比,这次羌乱无论在时间、规模、危害性上,均远远不及上一次,但是汉军动用的兵力之多超过了赵充国的远征军,而且在战果上也远逊于赵充国。冯奉世只是击溃了反叛的彡姐羌,但幸好有赖赵充国十八年前分化瓦解与联合羌部落的战略,使得这次羌乱只局限于彡姐羌,并没有扩展到羌人的其他部落,这是帝国的幸运。
冯奉世也因此成为汉帝国后期最重要的将领。平羌之战后一年,冯奉世去世,《汉书》给冯奉世的评价是“为折冲宿将,功名次赵充国”。
两次羌乱中汉军的表现,可以看出元帝时代,汉帝国的军事实力已经远不及宣帝时代。冯奉世平羌与陈汤万里远征,只不过是前朝武功之余波。
第八章 分崩离析
【一、由衰而亡:西汉的覆灭】
从高帝刘邦到宣帝刘询的一百五十年间,汉帝国的文治昌明,武功赫赫。转折点是从元帝开始,这位笃信儒学的君王,却无法开拓出圣王的功业,有赖前朝遗留的陈汤、冯奉世等将领,勉强支撑着超级强国的声威。
元帝死后,外戚集团的崛起,争权夺利,最终葬送了西汉王朝。
成帝刘骜的母亲,是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成帝即位后(前33年),立即拜舅父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外戚王氏家族开始掌握国家大权,汉朝是一个尚武的时代,所以作为最高军事长官的大司马、大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
我们来看看王氏一族在成帝时代的飞黄腾达的历程。
王凤有七个弟弟,除了二弟王曼早死之后,其余六人全部被封为列侯。
建始元年(前32年)正月,成帝的舅父王崇被封“安成侯”。
河平二年(前27年)六月,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五人又在同一天受封为列侯,被称为“一日五侯”,这些人仅凭外戚身份轻而易举获得封侯,这打破了高帝刘邦立下的“非有功者不侯”的规矩。
阳朔三年(前22年),王凤去世,王氏家族中的王音出任大司马车骑将军。
永始元年(前16年),王凤早已去世的二弟王曼的儿子王莽被封为新都侯。
永始二年(前15年),王商接替王音出任大司马卫将军。
元延元年(前12年),王商死,其弟王根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
绥和元年(前8年),王根的侄子王莽接任大司马。
总计在汉成帝在位在二十六年间,王氏外戚有十人被封为侯爵,五位担任过大司马一职,王氏家族一时间权倾朝野,炙手可热。朝廷的重要职位,几乎被王氏家族子弟所包揽,州郡的长官,多由王氏家族所推荐的人担任。
王氏家族富贵遮天,权震天下。那么成帝刘骜在干什么呢?
原来皇帝沉醉于温柔乡中,纵情声色,不可自拔。是谁有这么大的魅力让一位“履至尊而制六合”的皇帝为之神魂颠倒呢?正是历史中的大美人赵飞燕。
赵飞燕是一名舞女,有一回成帝刘骜偷偷跑出皇宫,在阳阿公主家,见到舞娘赵飞燕,马上被她婀娜舞姿与天生丽质所吸引,带回宫中,极度宠爱。一个赵飞燕就足以征服帝王之心,赵飞燕还把妹妹赵合德引荐入宫,这个妹妹比姐姐更加美艳动人,她刚进到宫中,竟然引起已经看惯美女的宫人的啧啧称赞。
有了赵飞燕与赵合德两位美女姐妹的伺待,成帝刘骜乐得终日沉醉风情之中,不知今夕何夕了。
元帝一朝,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幸好外患相对较少,然而权力旁落到外戚之手,为汉帝国的覆灭埋下伏笔。
刘骜当了二十六年的皇帝后,一命呜呼了。接下来坐皇帝宝座的是哀帝刘欣。
每当王朝衰败时,一代不如一代。
一朝天子一朝臣,刘欣上台后,便着力打击王氏家族的势力。大司马王莽被迫辞职,前任大司马王根遭弹劾被逐出京城,前任大司马王商的儿子王况被撤销侯爵,贬为庶民,王商所举荐的官员,全部被免职。
但是刘欣的朝政仍然一片混乱,竟然在三年内换了四个大司马、四个丞相,更为荒唐的是,哀帝刘欣竟然让没有任何本事、只是凭男色取宠的董贤担任大司马的重职。
哀帝刘欣这个人在历史上最为被津津乐道的事,莫过于他对董贤的同性恋了,他对董贤的宠幸,绝不亚于成帝刘骜对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的宠幸。有一回,刘欣与董贤睡午觉,刘欣先醒了起来,想要爬起来,要起身时,发现长袖被董贤压着了,刘欣不忍心将熟睡中的董贤弄醒,怎么办呢?他拔出宝剑,把长袖割断,然后悄悄地离开。
元寿五年(前2年),刘欣下诏,任命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董贤这一年只有二十二岁,除了是个美男子外,没有任何本领。由是可见刘欣把国家大事当儿戏看待了,这种君王的出现,只有一个目的:加速王朝的覆灭!
董贤担任大司马的第二年,他的靠山哀帝刘欣就死了,在位仅仅六年。刘欣一死,董贤心知难逃一劫,也自杀身亡,到阴曹地府追随刘欣去了。
哀帝刘欣之死,给王氏家族予东山再起的机会。
王莽凭借他多年积累下来的巨大声望,再度崛起,出任大司马之职。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人物之一。
成帝的母亲、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排行第二的王曼死得最早,留个一个腹遗子王莽。在成帝一朝,王氏家族势力鼎盛,呼风唤雨,然而在众多的王氏子弟中,王莽是一个另类,他没有沾染上豪华奢侈之风。他发奋读书,生活俭仆,为人谦逊,伺待孀母与寡嫂,无微不至,抚养兄长的孤子,对待权力薰天的各位叔父,进退有礼。他简直是一个完美君子的化身,这不由得引起太后王政君与大将军王凤的刮目相看,确是王门中出类拔萃的英才。
王莽家中简朴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连他的夫人都穿得象一个佣人,这与其他王氏家族成员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有甚者,在王莽被迫辞去大司马之职后,退居封邑,他的儿子王获杀死一个家奴,王莽勃然大怒,勒令儿子自杀。
王莽的所作所为,引起朝野人士的一片称赞,他的声誉自然水涨船高,所以他再度出任大司马的重职,可谓是众望所归。
由于哀帝刘欣没有子嗣,年仅九岁的中山王刘箕子被选立为皇帝,史称汉平帝。平帝年幼,便由王莽秉政,自此,王莽成为帝国实际的主宰。
王莽开始了他的造神运动。
平帝元始元年(1年),王莽指使益州郡,以南方远国越裳氏的名义献黑、白雉,然后群臣便以此为瑞符大做文章,颂扬王莽的功德,于是王莽进封为“安汉公”。
元始二年(2年),国内许多地方出现了旱灾及蝗灾,王莽捐款百万,并献田三十顷,一时又博得美名。
元始三年(3年),王莽的女儿被册为皇后,同时王莽大肆诛杀异己。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52在线阅读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52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52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52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 作者:醉罢君山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52
很是紧缺,不宜在此时多发兵,这样吧,先调集一万人马给将军驻防,这样应该够了吧。”
冯奉世一听,急忙呼道:“不可!这些年国家深受饥荒之苦,军队中士兵与马匹粮食紧缺,体力羸弱,战力斗大大下降,军队也减少了常备军的人数,各种战争器装备不仅没有更新,而且以前的装备也废置不修。这些情形,蛮族人早已看到眼里,所以彡姐羌才会率先发难。”
冯奉世停了一下,看了韦玄成等人一眼,暗含责备之意,继续说道:“一万人的军队,只能用于防守,如果强行进攻,恐怕要遭受重大的损失,如果一味防守,叛军则会掠杀百姓。问题还不止此,如果汉军表现出胆怯与疲态,那么彡姐羌的叛乱范围将扩大,到时羌人众多的部落纷纷和解,遥相呼应,民族情绪煽动起来,四处起兵,反抗汉政府,那么到时臣恐怕界时要征发的军队就远不止四万人了,这可不是花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果现在能拔足军队与军费,那么可以速战荡决羌乱,否则的话,这必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了。”
有的危言耸听吧。
至少在元帝、韦玄成、王接、许嘉等人看来是这样。
这时元帝开口说话了:“这样吧,就在韦丞相说的一万人的基础上,再加两千人。”
冯奉世听了哭笑不得,这可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前途的一场战争,不是一出舞台上的闹剧,增加区区两千人,就能扭转战局吗?冯奉世据理力争,但这已经是元帝所能承受的上限了。天下荒馑,作为儒教徒的元帝,似乎很有侧隐之心,只是解决经济危机上,欠缺了些能力。
冯奉世率领一万二千人的军队出发了。
军队打着“屯田部队”的名号,为什么称为屯田部队呢,大概是冯奉世担心这支军队镇不住叛乱的羌人,如果以“远征军”的名号,却无法战胜羌人,到时恐怕会令边区的其他羌人部落小瞧了,说不定反戈一击,使事态继续恶化。
此时陇西郡大多数地方已经落入羌人之手,面对严峻的局面,冯奉世兵分三路,右军由典属国任立率领,屯兵于白石(甘肃临洮县东);前军由护军都尉韩昌指挥,驻扎在临洮;冯奉世亲率中军,驻守首阳(甘肃渭源县)。
前军都尉韩昌的驻地离叛乱的彡姐羌部落最近,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此时的彡姐羌部落兵威正盛。从起事始,羌人便横扫陇西郡,围攻郡政府,阻断交通道路,并且破坏汉军的碉堡亭障以及驿战。
此时前军统领韩昌接到情报,羌军正在广阳谷大肆屠杀百姓。韩昌立即命令一名校尉率军前往广阳谷营救百姓,自己则亲率大军挺进到一个名为降同阪的地方,此时羌人也发现了汉军的行迹。
韩昌决心先下手为强,他派另一名校尉率军与羌人争夺有利的作战地形。
此时羌人在人数上要远远多于韩昌的兵团,虽然汉军在武器上居于优势,然而山地战却是羌人的特长。经过一番血战,汉军阵地全线动摇,羌人大举反扑,汉军校尉力战被杀。就在此时,韩昌接到情报,前往广阳谷解救百姓的汉军也遭到羌人的围攻,伤亡惨重,校尉也战死沙场。
二名校尉被杀,韩昌大惊失色,急令收兵,仓惶而退。汉军首战遭到重创。
冯奉世深感兵力不足,于是上书皇帝,请求增兵,同时将陇西的地形图交给皇帝,在上书中,冯奉世写道:“羌人背靠深山老林,有很多小路可以出入,易守难攻,所以汉军必须要分兵把守在要害之处,兵力严重不足,恳请朝廷增兵三万六千人,这样才可以解决战事。”
元帝读罢冯奉世的奏章,最近陇西急报如雪片般飞向朝廷,他早被搅得心里一团乱麻,本想冯奉世可以早日平定这场边疆的危机,没想到首战失利,还损失了两名校尉。
正好秋收刚过,困扰帝国的粮食问题稍稍得到缓解,元帝一咬牙,得,干脆我多拔点兵,要不然这事一直搁在心窝上,实在不舒服。
元帝大笔一挥,将援军的人数圈为六万人,这个数目,远远超出冯奉世预期的三万六千人。同时给冯奉世配备了一名裨将:奋武将军任千秋。
到了十月,六万名援军抵达陇西。此时冯奉世手中拥有约七万人的军队,这个数量,已经是羌人的二倍多了。冯奉世开始夺得战争的主动权,在军事要冲之处,派重兵驻守,以压制羌人势力的扩张。羌人缺少粮食,所以必定采取以抢掠为主的游寇战术,在反叛的初期,汉军根本无法适应羌人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土匪式作战法,所以羌人纵横陇西。冯奉世凭借重兵优势,以压迫性的战术,大大限制了羌军的流动性。
十一月,冯奉世发动总攻。
七万人马兵分数路,分进合击,羌军凭借山林地势,以寡抗众,居然战斗得十分英勇,一时间战事进入拉锯战状态。
元帝关注着战事的发展,胶着的战况使他很是心急,下诏再征一万名士兵,任命韩安国为建威将军,准备开赴前线。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冯奉世的大军终于打破了相持的局面,人多的优势开始体现出来,而且在粮草供应方面,有朝廷的鼎力支持,这些都为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
冯奉世的几路兵团均突破羌军的防线,羌军阵脚大乱,纷纷后撤,汉军奋起直追,羌军被迫且战且退,直到退出汉帝国的疆域之外。
此役冯奉世大军共斩杀羌军八千多人,陇西的彡姐羌部落的势力被清除出境,陇西郡又恢复了和平的局面。
与十八年前的赵充国平定西羌相比,这次羌乱无论在时间、规模、危害性上,均远远不及上一次,但是汉军动用的兵力之多超过了赵充国的远征军,而且在战果上也远逊于赵充国。冯奉世只是击溃了反叛的彡姐羌,但幸好有赖赵充国十八年前分化瓦解与联合羌部落的战略,使得这次羌乱只局限于彡姐羌,并没有扩展到羌人的其他部落,这是帝国的幸运。
冯奉世也因此成为汉帝国后期最重要的将领。平羌之战后一年,冯奉世去世,《汉书》给冯奉世的评价是“为折冲宿将,功名次赵充国”。
两次羌乱中汉军的表现,可以看出元帝时代,汉帝国的军事实力已经远不及宣帝时代。冯奉世平羌与陈汤万里远征,只不过是前朝武功之余波。
第八章 分崩离析
【一、由衰而亡:西汉的覆灭】
从高帝刘邦到宣帝刘询的一百五十年间,汉帝国的文治昌明,武功赫赫。转折点是从元帝开始,这位笃信儒学的君王,却无法开拓出圣王的功业,有赖前朝遗留的陈汤、冯奉世等将领,勉强支撑着超级强国的声威。
元帝死后,外戚集团的崛起,争权夺利,最终葬送了西汉王朝。
成帝刘骜的母亲,是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成帝即位后(前33年),立即拜舅父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外戚王氏家族开始掌握国家大权,汉朝是一个尚武的时代,所以作为最高军事长官的大司马、大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
我们来看看王氏一族在成帝时代的飞黄腾达的历程。
王凤有七个弟弟,除了二弟王曼早死之后,其余六人全部被封为列侯。
建始元年(前32年)正月,成帝的舅父王崇被封“安成侯”。
河平二年(前27年)六月,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五人又在同一天受封为列侯,被称为“一日五侯”,这些人仅凭外戚身份轻而易举获得封侯,这打破了高帝刘邦立下的“非有功者不侯”的规矩。
阳朔三年(前22年),王凤去世,王氏家族中的王音出任大司马车骑将军。
永始元年(前16年),王凤早已去世的二弟王曼的儿子王莽被封为新都侯。
永始二年(前15年),王商接替王音出任大司马卫将军。
元延元年(前12年),王商死,其弟王根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
绥和元年(前8年),王根的侄子王莽接任大司马。
总计在汉成帝在位在二十六年间,王氏外戚有十人被封为侯爵,五位担任过大司马一职,王氏家族一时间权倾朝野,炙手可热。朝廷的重要职位,几乎被王氏家族子弟所包揽,州郡的长官,多由王氏家族所推荐的人担任。
王氏家族富贵遮天,权震天下。那么成帝刘骜在干什么呢?
原来皇帝沉醉于温柔乡中,纵情声色,不可自拔。是谁有这么大的魅力让一位“履至尊而制六合”的皇帝为之神魂颠倒呢?正是历史中的大美人赵飞燕。
赵飞燕是一名舞女,有一回成帝刘骜偷偷跑出皇宫,在阳阿公主家,见到舞娘赵飞燕,马上被她婀娜舞姿与天生丽质所吸引,带回宫中,极度宠爱。一个赵飞燕就足以征服帝王之心,赵飞燕还把妹妹赵合德引荐入宫,这个妹妹比姐姐更加美艳动人,她刚进到宫中,竟然引起已经看惯美女的宫人的啧啧称赞。
有了赵飞燕与赵合德两位美女姐妹的伺待,成帝刘骜乐得终日沉醉风情之中,不知今夕何夕了。
元帝一朝,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幸好外患相对较少,然而权力旁落到外戚之手,为汉帝国的覆灭埋下伏笔。
刘骜当了二十六年的皇帝后,一命呜呼了。接下来坐皇帝宝座的是哀帝刘欣。
每当王朝衰败时,一代不如一代。
一朝天子一朝臣,刘欣上台后,便着力打击王氏家族的势力。大司马王莽被迫辞职,前任大司马王根遭弹劾被逐出京城,前任大司马王商的儿子王况被撤销侯爵,贬为庶民,王商所举荐的官员,全部被免职。
但是刘欣的朝政仍然一片混乱,竟然在三年内换了四个大司马、四个丞相,更为荒唐的是,哀帝刘欣竟然让没有任何本事、只是凭男色取宠的董贤担任大司马的重职。
哀帝刘欣这个人在历史上最为被津津乐道的事,莫过于他对董贤的同性恋了,他对董贤的宠幸,绝不亚于成帝刘骜对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的宠幸。有一回,刘欣与董贤睡午觉,刘欣先醒了起来,想要爬起来,要起身时,发现长袖被董贤压着了,刘欣不忍心将熟睡中的董贤弄醒,怎么办呢?他拔出宝剑,把长袖割断,然后悄悄地离开。
元寿五年(前2年),刘欣下诏,任命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董贤这一年只有二十二岁,除了是个美男子外,没有任何本领。由是可见刘欣把国家大事当儿戏看待了,这种君王的出现,只有一个目的:加速王朝的覆灭!
董贤担任大司马的第二年,他的靠山哀帝刘欣就死了,在位仅仅六年。刘欣一死,董贤心知难逃一劫,也自杀身亡,到阴曹地府追随刘欣去了。
哀帝刘欣之死,给王氏家族予东山再起的机会。
王莽凭借他多年积累下来的巨大声望,再度崛起,出任大司马之职。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人物之一。
成帝的母亲、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排行第二的王曼死得最早,留个一个腹遗子王莽。在成帝一朝,王氏家族势力鼎盛,呼风唤雨,然而在众多的王氏子弟中,王莽是一个另类,他没有沾染上豪华奢侈之风。他发奋读书,生活俭仆,为人谦逊,伺待孀母与寡嫂,无微不至,抚养兄长的孤子,对待权力薰天的各位叔父,进退有礼。他简直是一个完美君子的化身,这不由得引起太后王政君与大将军王凤的刮目相看,确是王门中出类拔萃的英才。
王莽家中简朴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连他的夫人都穿得象一个佣人,这与其他王氏家族成员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有甚者,在王莽被迫辞去大司马之职后,退居封邑,他的儿子王获杀死一个家奴,王莽勃然大怒,勒令儿子自杀。
王莽的所作所为,引起朝野人士的一片称赞,他的声誉自然水涨船高,所以他再度出任大司马的重职,可谓是众望所归。
由于哀帝刘欣没有子嗣,年仅九岁的中山王刘箕子被选立为皇帝,史称汉平帝。平帝年幼,便由王莽秉政,自此,王莽成为帝国实际的主宰。
王莽开始了他的造神运动。
平帝元始元年(1年),王莽指使益州郡,以南方远国越裳氏的名义献黑、白雉,然后群臣便以此为瑞符大做文章,颂扬王莽的功德,于是王莽进封为“安汉公”。
元始二年(2年),国内许多地方出现了旱灾及蝗灾,王莽捐款百万,并献田三十顷,一时又博得美名。
元始三年(3年),王莽的女儿被册为皇后,同时王莽大肆诛杀异己。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52在线阅读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52
大汉王朝的扩张:虽远必诛__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