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白月光套路之后(56)
你母亲?
是明显怀疑的语气。
韩德元与他为多年的政.敌, 对于韩德元的家世背景, 他再清楚不过,他的结发之妻出身小门小户,夫妻二人都以节俭而闻名,买上这种簪子,是不大可能的。
玉是难得一见的好玉,雕刻的技法极为精湛,整个簪子都透露出雍容华贵的气息。
二十年前,这样式曾在京城风靡一时,只不过如此上好质量的簪子,京城里这么多人家,也只有他长姐戴得起。
是。
韩昭昭咬定这个答案不松口。
瞧着那簪子,楚王定了定神,道:拿过来给孤瞧瞧。
韩昭昭犹豫了一下,将簪子从发髻间取下来,一头乌发垂下来,玉白色的簪子捧在了手心。
楚王接过,在皇宫当中,在去朝见皇帝的路上,自己此番作为让人衣冠不整,是逾矩之行,过些时候,又会得了反对他的人如何议论,他再清楚不过,可他仍然要这么做。
情绪战胜了理智。
很快,那玉簪就落到了他的手心,冰凉冰凉的,翻转了一下,赫然见到上面刻着娟秀的字,有署名,还有那句江南的民谣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阿姐常在他身边说的,说她最喜欢的就是这句,说她的家乡就是这般模样,水网如织,地上铺着的是青石板,小桥边、小河畔尽是人家。
这簪子不是阿姐的,还能是谁的。
只是从小到大,这簪子他只碰过一次,是阿姐出去,搁置在桌子上的时候,其余的时候,都被阿姐戴在头上,放到柜子里保存。
最后,这东西还是没有给了他,要么是被阿姐带到了坟墓里,要么是给了自己的亲信,由他们代为保存。
最终,这东西还到了他视为仇敌的陈子惠手上。
想来有些荒唐,又有些好笑。
他的身子在颤,手也抖得厉害,一个不注意,簪子落了空,将要坠到地上,忽然,俯下身子,伸出了手。
簪子稳稳地落到了手上,可他衣裳的下沿粘到了地面,蹭上了初初落到地上的雪,站起来后,他却只是抖了抖衣裳的边角,素来爱净又好面子的楚王没怎么在意自己在政.敌面前露出如此狼狈的样子。
只要簪子安好便可。
这一次,他把簪子紧紧地握在颤抖的手中,没有把簪子还给她的意思。
一层薄薄的雪落在了一行人的肩头。
韩昭昭见此情景,也不催促着他还回来,反而是故作好奇,问道:楚王是识得这簪子?
何止是识得,楚王在心里暗叹了一句,答道:识得。
声音里带了丝酸涩:孤的发妻有一个与这个相同的,当年京城里这种样式的簪子盛行时,买这种簪子的人颇多。
说罢,便将簪子送还到韩昭昭手上。
这东西,不是他能留的住的,别人的东西,到头来还得还到别人手上。
手松开了簪子,簪子重新落到了韩昭昭的手中,人转身便朝前走了,只余下韩昭昭站在原地。
雪落在她的睫毛上,几乎在触到的一瞬间便融化,她眨了眨眼,看着楚王的身影渐渐远去,雪纷纷扬扬地落在他身后,更添孤寂苍茫之感。
他说这簪子,发妻曾有一个,韩昭昭是不信的,楚王与发妻的婚姻为父母之命,貌合神离,婚后第五年去世之后,再也没有听到楚王提起过这个人,就连每年的祭拜,也只是例行公事,该祭拜的日子去拜一拜,不该祭拜的时候,多一次也不去。
手抚上了这簪子,冰凉冰凉的。
此时韩昭昭的头发散下来,要见皇帝,发饰不整,是不合规矩的,于是,她重新梳了一下头,把簪子戴上。
一会儿楚王要见的人是皇帝,她要见的人也是皇帝,楚王先行一步,不久后二人还会重逢。
楚王转过了一个拐角,身影消失在她的视线中的时候,韩昭昭才被前头的太监引着往皇帝议事的大殿走。
不过片刻,便到了。
正殿坐落于高台之上,俯瞰匍匐于身.下的万物,雪遮去了它金碧辉煌的屋顶,却为它平添了肃穆与不容侵犯的色彩。
从正门而入的是皇帝朝见百官的场所,如今是议事,太监便引着她走了侧门。
冬日,为了挡风隔绝寒气,窗户上糊上了一层厚厚的纸,但人走过窗沿下,里面的声音仍能模模糊糊地听到。
声音嘈杂,似乎在争辩。
至少有三个人,一为皇帝,二为陈子惠,三为刚刚进来不久的楚王。
韩昭昭进门的一刹那,争论声戛然而止,几个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她身上。
行过礼,起身,抬头见到皇帝,穿着一身黑色的便服,外面披了一件大氅,倚在榻上,气力不济,脸色有些苍白。
楚王坐在他的对面,不知刚才皇帝说了些什么,气得他手有些抖。
陈子惠坐在皇帝的下首,眸光低垂,一脸淡然的神情,见到她,嘴角微微勾起。
不必拘礼,坐下吧。
皇帝抬起胳膊,手动了动,指了一处座椅,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皇帝登基之前,父亲与皇帝是密友,因而她见到皇帝的次数并不算少,与皇帝之间并不算陌生,那时候他还没有称帝,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当时朝野上立楚王为太子的呼声最高。
见皇帝此种样子,她关切地问了一句:近日陛下的身子可还好?
不如从前了,一件件事都不让朕省心。
皇帝答了一句,说罢,瞟了一眼楚王,又是无奈又是气。
楚王瞪着他,没有一点儿认错与退让的意思。
兄弟二人每一次会面都是这样,恨不能拔刀相向,见多了,韩昭昭已经习惯了,只是不知这回把她叫过来又是何事。
她照着皇帝的指示,拖了把椅子过来,坐在了陈子惠的旁边,甫一坐下,陈子惠的头朝她这里歪了歪,给了她一个眼神。
嘱咐她说话时要谨慎,不要违拗皇帝的意思,无论楚王与皇帝之间发生什么,都与她无关。
接着便听皇帝问道:你觉得把婚期定在腊月初八如何?
韩昭昭没多做思考,答道:碰巧撞上了腊月初八这日,不过,是个良辰吉日便好。
言下之意,她并不顾忌这么多,其实,她本来也是如此的,只是陈子惠、皇帝对这个日子表现得如此异常引起了她的怀疑。
对于她的答案,皇帝很是满意,点了点,手叩了叩桌子,问楚王道:子惠和韩姑娘都同意了,你在这里掺和什么,又不是你成婚?
声音里带了一丝威胁的意味。
听罢皇帝的话,韩昭昭一愣,她没想到这一次楚王与皇帝争论的焦点竟然是她的婚期。
腊月初八这个日子颇值得玩味。
见她有了一丝惶恐与困惑,坐在她旁边的陈子惠拉住了她的手,紧紧地握住,她感觉到陈子惠的手冰凉,比她的手还要凉得多。
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果然,皇帝的话音刚落,楚王也不甘示弱,当即反驳道:你难道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日子?
哐地拍了一下桌子,立在桌上的茶杯跳了跳。
是什么日子,他当然知道,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把婚期定在这日的。
他这个弟弟,是处处与他作对。
见楚王额上的青筋暴起,皇帝只抬了抬眼皮,淡然答道:知道。
那边怒不可遏的声音传来:既然知道,你还要定在这日?
那都是过去了,你做事也掌握些分寸。
全都是过去了,与现在全无一点儿关系了,既然如此,腊月初八何必这么虔诚地祭拜鬼神?你愧在何处?
皇帝攥着杯子的手顿时一紧,捏紧了杯子后,又把杯子重重地摔到桌子上。
闭嘴!
皇帝震怒,楚王大笑。
半晌,皇帝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克制住怒气,努力平静下来道:你说我心中有愧,那你呢,事情是谁做的?
第91章 再熟悉不过
◎ 听完皇帝的这一番话,楚王一愣,旋即反驳道:未如你这般,当街弑杀皇帝。
◎
听完皇帝的这一番话, 楚王一愣,旋即反驳道:未如你这般,当街弑杀皇帝。
这话仿佛往平静无波的湖面里扔下了一块巨石。
韩昭昭听到后, 差点从椅子上一跃而起,陈子惠按住她的手, 一个劲儿把她的手往下压。
他的面容平静,无一点儿波澜, 如同一尊石塑,像是阅尽世事之后, 悲戚过后而又麻木的神色。
为的是谁, 你还不知?
皇帝冷笑开来,楚王不答。
他又接着说道:伯父在世的时候,朕从未想过,最后是朕坐上了皇位。
他刻意加重了最后一句话, 于楚王来说是机关算尽一场空。
此时韩昭昭是猜测出来他们说的是什么了。
他们口中被弑杀的皇帝应当是前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她能看到的记载当中,这位皇帝被赋予残暴不仁的罪名,引发了天下百姓的不满,最终被废为庶人。
他被弑杀的日子便是腊月初八,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之一。
你要继承伯父的位置, 是正统,而朕则是丧尽天良的事情做尽的小人,真是笑话。
皇帝感觉自己大限将至, 不放心将来给太子的人选, 故来试探陈子惠, 本来看到陈子惠平静地应下这个日子, 便觉得没事了, 没想到楚王突然阻挠,一举扒出来自己不忍直视的事情来,故而怒不可遏。
皇帝的身子有些虚了,被楚王气得直抖,仍接着道:朕想知道,你阻挠这件事情的目的为何?真的是为了那些死去的人喊冤?
他挑了挑眉,自己的弟弟自己再清楚不过,有这份善心?不可能!
楚王本欲答话,嘴张开,忽然又闭上了,韩昭昭坐的位置是在他斜对面的下首,她头上戴着的簪子又映入他的眼帘。
这片刻沉默的功夫,让皇帝也冷静了些,想到自己说过的话,又见到屋里还有两个人,不知道一会儿自己与楚王之间所说的话会不会失控,赶忙让这两个人出去暂避。
到了另一间屋子里,隔着一堵墙,那边再没有什么声音了,韩昭昭以为自己是听不到了,很快,她便意识到了自己错了。
只要声音大,就算隔了一堵墙,也能听个清清楚楚。
那边几乎已经是吼叫:你为的是谁,你以为朕不知道?
是皇帝的声音,韩昭昭很少见到皇帝有这般动怒的时候。
不用你试探,我告诉你,是我阿姐。
我字咬得尤为重,特意强调阿姐是他的,而不是别人的。
哐地一声,不知是何人所为,有瓷器落地的声音。
淫.乱宫闱!
皇帝被气得上不来气,说话断断续续的。
什么淫.乱宫闱,阿姐不是周恒的女儿,又被皇室除了名,与周家有什么关系。
说起卫国的开国皇帝,他的伯父兼养父,他的话语中不带一丝敬意,反而是直呼其名。
似乎觉得这个还不够,又补充了一句:在阿姐的墓志上,我让人刻下的姓是江姓。到时候谁也不知她是周家的人。
说罢这番话,他笑了。
皇帝重重地拍案:胡闹!
楚王丝毫不予理会,反而说道:反正,腊月初八那日,不是该成婚的日子。
皇帝选了这日子,一面是在试探陈子惠,一面也是使劲在楚王的底线碾压,他的大悲之日,皇帝偏要要人张起喜帐。
长公主虽说逝世于第二年的三月初二日,可是,与腊月初八发生的事情关系巨大。
后面的争吵声更为嘈杂,楚王大吼,颇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咣咣几声,不知道是谁砸的东西,似乎把摆在桌子上的东西全都掀翻到了地上。
接着,十几个侍卫手持兵器围了大殿,楚王出来,一副狼狈的样子。
韩昭昭还是第一次在皇宫中见到大动兵戈的时候,方才还是庄严肃穆的大殿,下面转眼就多了一连串杂乱无章的脚印,嘈杂而吵闹。
见此情境,韩昭昭是有些害怕的,不过在陈子惠面前,她表现得更为畏惧。
两人是挨着坐的,这一下,韩昭昭顺势把头埋到了陈子惠的怀中,一只手抓住他的袖子。
这便是完了?
想起这场争端,韩昭昭心有余悸。
无事了。
陈子惠的指腹轻轻擦过她的脸颊,声音颇为柔和。
若是一会儿陛下召见,不要多说一句话,不过想来现在陛下被楚王整得焦头烂额,也是没有心情理会这些的。
韩昭昭的头埋在他怀里,脸颊蹭过他的衣服,微微翘起的睫毛摆了摆。
仍是不放心:你说依楚王的性子,不会真的在明天闹起来吧。
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七了。
韩昭昭从小就听到楚王的名号,也跟他交手过多次,他执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子,韩昭昭清楚。
虽然常说着楚王不是大才,但这只是相对而言,毕竟是从小跟在周恒身边,看尽了伯父使阴招的人,他若是想豁出命来,与匈奴人联合,也是极其危险的。
陈子惠的手依然在轻抚着她的脸颊,平静而淡然:或许等不到明天了。
霎时,韩昭昭身子一颤:什么意思?
陈子惠的手碰上了她抹了胭脂的唇瓣:有时候,事要在前一天起。
指尖上沾染了点点胭脂,鲜红似血。
韩昭昭微微抬起头,朝窗外望去,楚王的身影将将消失在转角处,雪下得更大了,漫天的雪花坠到地上,将方才走过的杂乱的脚印掩盖住一层。
想来再过一会儿,这一串杂乱的脚印就会完完全全被雪掩盖住,再也看不到一点儿人走过的痕迹。
晚上我带你去铜驼街。
虽说明日才是腊月初八,但是在卫国驱鬼祭神风俗极盛,以至于在腊八节的前一日,就已然热闹起来了。
为何?你不是说他们今天晚上很有可能起事吗?
韩昭昭一愣,不知道他在琢磨些什么。
是,可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铜驼街是洛阳城内最宽阔、最壮观的街道,每逢重大节日,都在此举行盛会,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极为热闹。
腊八那日的驱鬼仪式从腊月初七日便开始,都在铜驼街上举行。
陈子惠猜测楚王和匈奴人会把起事的地点定在铜驼街,那里最热闹,造出来的声势也能最大范围地让人们知道。
陈子惠的手从她的唇往下,滑到了脖颈间,肌肤光滑细腻,让人忍不住流连。
不用怕,到时候我会派一众侍卫跟从咱们,况且,这里是卫国的都城,料他们也不敢太肆意妄为。
说是这么说,可是他的心中仍是有些忐忑,对于楚王,知己知彼,他不惧,可是那个从匈奴而来,祖籍是中原的蒙面黑衣女子,到现在,他都摸不清楚她的底细。
于他,她知道得太多,而于她的了解,他几乎是一片空白。
抬眼网向窗外,楚王的身影与远处的宫墙连成一片,再往前走上一点儿,便彻底消失不见了。
他想,楚王应该是去找那个人了,她是楚王与匈奴之间联系的纽带,或许还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楚王走过拐角,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出了这宫门,坐上了马。
皇帝派来的侍卫又回了偌大的皇宫中,马儿疾驰,扬起一片被踏碎的雪花,不一会儿就把皇宫甩到了后头。
恋耽美
是明显怀疑的语气。
韩德元与他为多年的政.敌, 对于韩德元的家世背景, 他再清楚不过,他的结发之妻出身小门小户,夫妻二人都以节俭而闻名,买上这种簪子,是不大可能的。
玉是难得一见的好玉,雕刻的技法极为精湛,整个簪子都透露出雍容华贵的气息。
二十年前,这样式曾在京城风靡一时,只不过如此上好质量的簪子,京城里这么多人家,也只有他长姐戴得起。
是。
韩昭昭咬定这个答案不松口。
瞧着那簪子,楚王定了定神,道:拿过来给孤瞧瞧。
韩昭昭犹豫了一下,将簪子从发髻间取下来,一头乌发垂下来,玉白色的簪子捧在了手心。
楚王接过,在皇宫当中,在去朝见皇帝的路上,自己此番作为让人衣冠不整,是逾矩之行,过些时候,又会得了反对他的人如何议论,他再清楚不过,可他仍然要这么做。
情绪战胜了理智。
很快,那玉簪就落到了他的手心,冰凉冰凉的,翻转了一下,赫然见到上面刻着娟秀的字,有署名,还有那句江南的民谣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阿姐常在他身边说的,说她最喜欢的就是这句,说她的家乡就是这般模样,水网如织,地上铺着的是青石板,小桥边、小河畔尽是人家。
这簪子不是阿姐的,还能是谁的。
只是从小到大,这簪子他只碰过一次,是阿姐出去,搁置在桌子上的时候,其余的时候,都被阿姐戴在头上,放到柜子里保存。
最后,这东西还是没有给了他,要么是被阿姐带到了坟墓里,要么是给了自己的亲信,由他们代为保存。
最终,这东西还到了他视为仇敌的陈子惠手上。
想来有些荒唐,又有些好笑。
他的身子在颤,手也抖得厉害,一个不注意,簪子落了空,将要坠到地上,忽然,俯下身子,伸出了手。
簪子稳稳地落到了手上,可他衣裳的下沿粘到了地面,蹭上了初初落到地上的雪,站起来后,他却只是抖了抖衣裳的边角,素来爱净又好面子的楚王没怎么在意自己在政.敌面前露出如此狼狈的样子。
只要簪子安好便可。
这一次,他把簪子紧紧地握在颤抖的手中,没有把簪子还给她的意思。
一层薄薄的雪落在了一行人的肩头。
韩昭昭见此情景,也不催促着他还回来,反而是故作好奇,问道:楚王是识得这簪子?
何止是识得,楚王在心里暗叹了一句,答道:识得。
声音里带了丝酸涩:孤的发妻有一个与这个相同的,当年京城里这种样式的簪子盛行时,买这种簪子的人颇多。
说罢,便将簪子送还到韩昭昭手上。
这东西,不是他能留的住的,别人的东西,到头来还得还到别人手上。
手松开了簪子,簪子重新落到了韩昭昭的手中,人转身便朝前走了,只余下韩昭昭站在原地。
雪落在她的睫毛上,几乎在触到的一瞬间便融化,她眨了眨眼,看着楚王的身影渐渐远去,雪纷纷扬扬地落在他身后,更添孤寂苍茫之感。
他说这簪子,发妻曾有一个,韩昭昭是不信的,楚王与发妻的婚姻为父母之命,貌合神离,婚后第五年去世之后,再也没有听到楚王提起过这个人,就连每年的祭拜,也只是例行公事,该祭拜的日子去拜一拜,不该祭拜的时候,多一次也不去。
手抚上了这簪子,冰凉冰凉的。
此时韩昭昭的头发散下来,要见皇帝,发饰不整,是不合规矩的,于是,她重新梳了一下头,把簪子戴上。
一会儿楚王要见的人是皇帝,她要见的人也是皇帝,楚王先行一步,不久后二人还会重逢。
楚王转过了一个拐角,身影消失在她的视线中的时候,韩昭昭才被前头的太监引着往皇帝议事的大殿走。
不过片刻,便到了。
正殿坐落于高台之上,俯瞰匍匐于身.下的万物,雪遮去了它金碧辉煌的屋顶,却为它平添了肃穆与不容侵犯的色彩。
从正门而入的是皇帝朝见百官的场所,如今是议事,太监便引着她走了侧门。
冬日,为了挡风隔绝寒气,窗户上糊上了一层厚厚的纸,但人走过窗沿下,里面的声音仍能模模糊糊地听到。
声音嘈杂,似乎在争辩。
至少有三个人,一为皇帝,二为陈子惠,三为刚刚进来不久的楚王。
韩昭昭进门的一刹那,争论声戛然而止,几个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她身上。
行过礼,起身,抬头见到皇帝,穿着一身黑色的便服,外面披了一件大氅,倚在榻上,气力不济,脸色有些苍白。
楚王坐在他的对面,不知刚才皇帝说了些什么,气得他手有些抖。
陈子惠坐在皇帝的下首,眸光低垂,一脸淡然的神情,见到她,嘴角微微勾起。
不必拘礼,坐下吧。
皇帝抬起胳膊,手动了动,指了一处座椅,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皇帝登基之前,父亲与皇帝是密友,因而她见到皇帝的次数并不算少,与皇帝之间并不算陌生,那时候他还没有称帝,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当时朝野上立楚王为太子的呼声最高。
见皇帝此种样子,她关切地问了一句:近日陛下的身子可还好?
不如从前了,一件件事都不让朕省心。
皇帝答了一句,说罢,瞟了一眼楚王,又是无奈又是气。
楚王瞪着他,没有一点儿认错与退让的意思。
兄弟二人每一次会面都是这样,恨不能拔刀相向,见多了,韩昭昭已经习惯了,只是不知这回把她叫过来又是何事。
她照着皇帝的指示,拖了把椅子过来,坐在了陈子惠的旁边,甫一坐下,陈子惠的头朝她这里歪了歪,给了她一个眼神。
嘱咐她说话时要谨慎,不要违拗皇帝的意思,无论楚王与皇帝之间发生什么,都与她无关。
接着便听皇帝问道:你觉得把婚期定在腊月初八如何?
韩昭昭没多做思考,答道:碰巧撞上了腊月初八这日,不过,是个良辰吉日便好。
言下之意,她并不顾忌这么多,其实,她本来也是如此的,只是陈子惠、皇帝对这个日子表现得如此异常引起了她的怀疑。
对于她的答案,皇帝很是满意,点了点,手叩了叩桌子,问楚王道:子惠和韩姑娘都同意了,你在这里掺和什么,又不是你成婚?
声音里带了一丝威胁的意味。
听罢皇帝的话,韩昭昭一愣,她没想到这一次楚王与皇帝争论的焦点竟然是她的婚期。
腊月初八这个日子颇值得玩味。
见她有了一丝惶恐与困惑,坐在她旁边的陈子惠拉住了她的手,紧紧地握住,她感觉到陈子惠的手冰凉,比她的手还要凉得多。
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果然,皇帝的话音刚落,楚王也不甘示弱,当即反驳道:你难道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日子?
哐地拍了一下桌子,立在桌上的茶杯跳了跳。
是什么日子,他当然知道,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把婚期定在这日的。
他这个弟弟,是处处与他作对。
见楚王额上的青筋暴起,皇帝只抬了抬眼皮,淡然答道:知道。
那边怒不可遏的声音传来:既然知道,你还要定在这日?
那都是过去了,你做事也掌握些分寸。
全都是过去了,与现在全无一点儿关系了,既然如此,腊月初八何必这么虔诚地祭拜鬼神?你愧在何处?
皇帝攥着杯子的手顿时一紧,捏紧了杯子后,又把杯子重重地摔到桌子上。
闭嘴!
皇帝震怒,楚王大笑。
半晌,皇帝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克制住怒气,努力平静下来道:你说我心中有愧,那你呢,事情是谁做的?
第91章 再熟悉不过
◎ 听完皇帝的这一番话,楚王一愣,旋即反驳道:未如你这般,当街弑杀皇帝。
◎
听完皇帝的这一番话, 楚王一愣,旋即反驳道:未如你这般,当街弑杀皇帝。
这话仿佛往平静无波的湖面里扔下了一块巨石。
韩昭昭听到后, 差点从椅子上一跃而起,陈子惠按住她的手, 一个劲儿把她的手往下压。
他的面容平静,无一点儿波澜, 如同一尊石塑,像是阅尽世事之后, 悲戚过后而又麻木的神色。
为的是谁, 你还不知?
皇帝冷笑开来,楚王不答。
他又接着说道:伯父在世的时候,朕从未想过,最后是朕坐上了皇位。
他刻意加重了最后一句话, 于楚王来说是机关算尽一场空。
此时韩昭昭是猜测出来他们说的是什么了。
他们口中被弑杀的皇帝应当是前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她能看到的记载当中,这位皇帝被赋予残暴不仁的罪名,引发了天下百姓的不满,最终被废为庶人。
他被弑杀的日子便是腊月初八,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之一。
你要继承伯父的位置, 是正统,而朕则是丧尽天良的事情做尽的小人,真是笑话。
皇帝感觉自己大限将至, 不放心将来给太子的人选, 故来试探陈子惠, 本来看到陈子惠平静地应下这个日子, 便觉得没事了, 没想到楚王突然阻挠,一举扒出来自己不忍直视的事情来,故而怒不可遏。
皇帝的身子有些虚了,被楚王气得直抖,仍接着道:朕想知道,你阻挠这件事情的目的为何?真的是为了那些死去的人喊冤?
他挑了挑眉,自己的弟弟自己再清楚不过,有这份善心?不可能!
楚王本欲答话,嘴张开,忽然又闭上了,韩昭昭坐的位置是在他斜对面的下首,她头上戴着的簪子又映入他的眼帘。
这片刻沉默的功夫,让皇帝也冷静了些,想到自己说过的话,又见到屋里还有两个人,不知道一会儿自己与楚王之间所说的话会不会失控,赶忙让这两个人出去暂避。
到了另一间屋子里,隔着一堵墙,那边再没有什么声音了,韩昭昭以为自己是听不到了,很快,她便意识到了自己错了。
只要声音大,就算隔了一堵墙,也能听个清清楚楚。
那边几乎已经是吼叫:你为的是谁,你以为朕不知道?
是皇帝的声音,韩昭昭很少见到皇帝有这般动怒的时候。
不用你试探,我告诉你,是我阿姐。
我字咬得尤为重,特意强调阿姐是他的,而不是别人的。
哐地一声,不知是何人所为,有瓷器落地的声音。
淫.乱宫闱!
皇帝被气得上不来气,说话断断续续的。
什么淫.乱宫闱,阿姐不是周恒的女儿,又被皇室除了名,与周家有什么关系。
说起卫国的开国皇帝,他的伯父兼养父,他的话语中不带一丝敬意,反而是直呼其名。
似乎觉得这个还不够,又补充了一句:在阿姐的墓志上,我让人刻下的姓是江姓。到时候谁也不知她是周家的人。
说罢这番话,他笑了。
皇帝重重地拍案:胡闹!
楚王丝毫不予理会,反而说道:反正,腊月初八那日,不是该成婚的日子。
皇帝选了这日子,一面是在试探陈子惠,一面也是使劲在楚王的底线碾压,他的大悲之日,皇帝偏要要人张起喜帐。
长公主虽说逝世于第二年的三月初二日,可是,与腊月初八发生的事情关系巨大。
后面的争吵声更为嘈杂,楚王大吼,颇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咣咣几声,不知道是谁砸的东西,似乎把摆在桌子上的东西全都掀翻到了地上。
接着,十几个侍卫手持兵器围了大殿,楚王出来,一副狼狈的样子。
韩昭昭还是第一次在皇宫中见到大动兵戈的时候,方才还是庄严肃穆的大殿,下面转眼就多了一连串杂乱无章的脚印,嘈杂而吵闹。
见此情境,韩昭昭是有些害怕的,不过在陈子惠面前,她表现得更为畏惧。
两人是挨着坐的,这一下,韩昭昭顺势把头埋到了陈子惠的怀中,一只手抓住他的袖子。
这便是完了?
想起这场争端,韩昭昭心有余悸。
无事了。
陈子惠的指腹轻轻擦过她的脸颊,声音颇为柔和。
若是一会儿陛下召见,不要多说一句话,不过想来现在陛下被楚王整得焦头烂额,也是没有心情理会这些的。
韩昭昭的头埋在他怀里,脸颊蹭过他的衣服,微微翘起的睫毛摆了摆。
仍是不放心:你说依楚王的性子,不会真的在明天闹起来吧。
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七了。
韩昭昭从小就听到楚王的名号,也跟他交手过多次,他执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子,韩昭昭清楚。
虽然常说着楚王不是大才,但这只是相对而言,毕竟是从小跟在周恒身边,看尽了伯父使阴招的人,他若是想豁出命来,与匈奴人联合,也是极其危险的。
陈子惠的手依然在轻抚着她的脸颊,平静而淡然:或许等不到明天了。
霎时,韩昭昭身子一颤:什么意思?
陈子惠的手碰上了她抹了胭脂的唇瓣:有时候,事要在前一天起。
指尖上沾染了点点胭脂,鲜红似血。
韩昭昭微微抬起头,朝窗外望去,楚王的身影将将消失在转角处,雪下得更大了,漫天的雪花坠到地上,将方才走过的杂乱的脚印掩盖住一层。
想来再过一会儿,这一串杂乱的脚印就会完完全全被雪掩盖住,再也看不到一点儿人走过的痕迹。
晚上我带你去铜驼街。
虽说明日才是腊月初八,但是在卫国驱鬼祭神风俗极盛,以至于在腊八节的前一日,就已然热闹起来了。
为何?你不是说他们今天晚上很有可能起事吗?
韩昭昭一愣,不知道他在琢磨些什么。
是,可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铜驼街是洛阳城内最宽阔、最壮观的街道,每逢重大节日,都在此举行盛会,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极为热闹。
腊八那日的驱鬼仪式从腊月初七日便开始,都在铜驼街上举行。
陈子惠猜测楚王和匈奴人会把起事的地点定在铜驼街,那里最热闹,造出来的声势也能最大范围地让人们知道。
陈子惠的手从她的唇往下,滑到了脖颈间,肌肤光滑细腻,让人忍不住流连。
不用怕,到时候我会派一众侍卫跟从咱们,况且,这里是卫国的都城,料他们也不敢太肆意妄为。
说是这么说,可是他的心中仍是有些忐忑,对于楚王,知己知彼,他不惧,可是那个从匈奴而来,祖籍是中原的蒙面黑衣女子,到现在,他都摸不清楚她的底细。
于他,她知道得太多,而于她的了解,他几乎是一片空白。
抬眼网向窗外,楚王的身影与远处的宫墙连成一片,再往前走上一点儿,便彻底消失不见了。
他想,楚王应该是去找那个人了,她是楚王与匈奴之间联系的纽带,或许还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楚王走过拐角,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出了这宫门,坐上了马。
皇帝派来的侍卫又回了偌大的皇宫中,马儿疾驰,扬起一片被踏碎的雪花,不一会儿就把皇宫甩到了后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