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只是想着太子遇害, 萧灼华肯定会很伤心,需要人安慰陪伴,所以赶回来, 没想到会看到萧灼华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任信。
    萧灼华能有这反应是很正常的, 不正常的其实是他。
    沐瑾以前只是觉得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管别人怎么看他、乐不乐意,他乐意就行了。可萧灼华不是别人。他不用管别人乐不乐意,高不高兴,他能不管萧灼华乐不乐意吗?
    他这么大一份家业,这么多的钱粮兵、政务, 换一个人来掌管, 他乐意?他放心?亲爹来都不放心!亲娘来也不行,意见相左的时候, 亲娘很可能会捶他, 直接否决掉。
    也就是萧灼华,能这么帮他, 死心踏地兢兢业业地帮他,哪怕一边担心着被他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仍旧天天累死累活把什么都处理得好好的。为什么?她又不是找虐。因为他俩成了亲, 捆绑在一起。
    他让萧灼华干着当家主母的活计,又跟她说, 等过几年, 我们再考虑要不要做夫妻。
    换个说法就是, 你先给我当牛作马,等过几年我再跟你散伙,各走各的道,而在萧灼华看来,她面临的风险都不是净身出户,而是没命。她能怎么样,就全看他的良心怎么样。
    按照身份地位,萧灼华直接把他对标萧赫。
    这种不安、恐惧和怀疑应该在萧灼华的心里积压很久了,受到太子遇害刺激催化,爆发了。
    沐瑾受上辈子的认知影响,十八岁才算成年,二三十岁结婚是正常的,可在大盛朝,三十多岁都能当爷爷奶奶了。
    二十多岁还没成亲、年轻有才能、家世好,人品出众的,可遇不可求。他四姐夫那样的,守孝耽搁到二十多岁的大贵族,大盛朝三十六个郡,只此一家。
    军营里之前还有二十多岁没成亲的,现在人生大事也都解决得差不多了,且那帮人,谁配得上萧灼华?沐瑾觉得,哪怕让萧灼华闭着眼睛选,肯定是选他,不会选军营里的那堆糙汉子。
    他跟萧灼华和离了,去哪里再找她这么好看又能干,连造反都愿意跟他一起的。
    他跟萧灼华和离,让别人去娶她?就萧灼华这软包子性格,万一遇到家暴怎么办?不得被欺负死。她以后受欺负,他都没理由替她出头了。万一挑的对象不好,把她拘在后宅跟小妾打架,垃圾对象帮小妾不帮她
    沐瑾想想都觉得好气。
    他坐了一会儿,暂时把这事抛到脑后,让阿福去把周温叫来。
    周温在收到皇帝、太子、梁王都没了的消息,又听说大将军急忙赶回城里,也马上回城,在府中待命,等着将军安排。
    他待到下午,果然将军有请。
    周温去到沐瑾的院子,抱拳行了一礼。
    沐瑾想到萧灼华那谨慎的性子,自己要是不提,八成她连问都不敢问,于是对周温说:太子遇害,皇后跟宝月长公主是他的至亲,他唯一的血脉也在我们府里,怎么也得祭奠一回才是。
    周温思量着说道:大盛朝人心尽失,我们又要用兵,若是扯上太子,恐怕于将来不利,害太子的是英国公府,恶名已经有他们担了,现在天下英豪各凭本事取江山,何苦沾上太子。宝月长公主殿下未提此事,将军他后面那句,将军就不要提这个了吧,咽在肚子里。将军向来对殿下的事上心,都特意把他叫来问这事,显然是要办的。
    沐瑾道:府里辟一个院子,家祭,无碍吧?
    周温道:家祭自是无防的。又抱拳道:将军高义。
    沐瑾解释说:倒不是高义,怎么说也是大舅子,是个能相处的。祭奠一番,让萧灼华和皇后能有个拜祭的地方,好歹能有个安慰。他说道:劳烦你跑一趟,把东西备齐,做法事的人也请来,然后交给玉嬷嬷安排。
    周温抱拳领命而去,待到院门口,又回头看去,见大将军有点蔫蔫的,显然是因为太子遇害的事,心情不太好,便明白,估计在太子祭奠结束前,应该不会有什么动作。
    沐瑾又吩咐阿福:派个人去跟玉嬷嬷说一声。他说完,又觉得不妥,他跟萧灼华是夫妻,同一座宅子里住着,相隔几十米远,有什么事都是下人传话,这感情能好才怪。他又说:我自己去吧。又觉得好烦躁,莫名的不知道烦些什么。
    他再次去到皇后的院子,找到萧灼华。
    母女俩好像在谈什么事,皇后像在发火,但细看又什么都看不出来。他抱拳行了一礼:见过岳母。
    皇后免了沐瑾的礼,请他入座。她说道:如今是我寄人篱下,还请将军莫要再向我行礼。
    沐瑾道:您是我岳母,是灼华的母亲,往后便由我们奉养您,您把我当成自家孩子就成。
    皇后愣住。他刚才还一副不满皇帝赐婚,甚至连和离都出口了,这会儿又改主意了?
    沐瑾看到萧灼华更不自在了,说:我我他刚想为刚才的事解释一下,说和离的事不算数,但这时候,好像不合时宜,改口道:我让周温采办祭奠太子的物什去了。太子过世,家祭总还是有要的。他没敢看萧灼华,眼睛落到别处。
    皇后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起身便要向沐瑾拜谢大礼。
    沐瑾吓得蹿起来就把皇后扶住,道:使不得。赶紧把皇后扶回到坐位上。
    他觉得自己在这里,她们都不自在,还是让她们安心张罗太子的事要紧。他对萧灼华说:刚才我有些冒失,言语有些失当,待往后再向你赔不是。你先忙,且安心,这是我的地头,也是你的地盘,你想怎么操办都行的。
    萧灼华盯着沐瑾看了好几息时间,总觉得他这趟来得有点蹊跷,却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劲,于是应道:多谢。
    沐瑾说:那你们忙着,我先走了。抱抱拳,转身离开。
    皇后让沐瑾这一来一回闹得有些懵,下意识地看向玉嬷嬷。阿玉来了这么久,想必对沐瑾有些了解。
    玉嬷嬷只能说:大将军素来妥帖,对殿下也好。
    这话萧灼华都听腻了。好与不好,端看如何看待。她说道:先操办阿兄的祭典吧。不管怎么样,能好好送一送阿兄,不至于让他连身后事都那般冷清。至于旁的事,以后再说。
    她阿兄是一国太子,如今大盛朝又是这么个局势,但凡她问一句都有可能招来祸事。家祭,又是沐瑾主动安排的,还是由周温操持,也就无防了。她父皇久病缠身,陵墓已经修好,想是会葬入皇陵,就是不知道英国公府的人会把阿兄葬到哪里。
    萧灼华思量过后,安排商队管事去京城找太子和太子妃的坟茔。
    若是他们如陈王那般被草草掩埋,便重新找块地方,买上等的棺木,好好安葬,再打听一下太子妃娘家人的下落,能救的、能找到的,都带到边郡来。
    太子的祭奠仪式办完,皇后又单独挪了间屋子放置灵位,不使他没了祭祀供奉成为孤魂野鬼。
    萧灼华操办完太子的身后事,去向沐瑾道谢。
    她去到沐瑾的院子时,沐瑾正坐在火盆旁烤着火发呆,看起来有点傻愣愣的。
    沐瑾看到萧灼华进来,立即坐直,喊:阿福,沏茶。
    萧灼华接过茶喝了口,说:祭奠阿兄之事,多谢你了。
    沐瑾说:亲人离世,总是要送一送的。他顿了下,又劝慰道:世事就是这样子,总会有各式各样的锉折和打击,再难受,该面对的还是得面对,日子才能过得下去。
    萧灼华看他一副很懂的样子,问:你有过特别难受的时候吗?
    沐瑾说:有啊,我刚我小时候,好长一段时间,每天都不想活了,太苦了,天天练武,天天挨打,这不让干,那不让做,我还特别想他顿了下,还是把咽回去的字吐出来,说:想家。他朝阿福他们挥挥手,说:都退下吧,守住门。
    阿福应道:是。带着侍卫下去,站在听不到他们谈话,但能看到他们的地方,同时把任何能偷听的角落都守起来。
    萧灼华见到这阵仗,心中警惕,又有些莫名。想家?沐瑾的家不就是成国公府么?听说他小时候连府门都出不去。
    沐瑾想了好几天。他跟萧灼华在大盛朝的法律上、双方的财产上、家庭财产上,都是夫妻。日子没到过不下去的时候,扯和离,太伤筋动骨,且他挺不乐意的。他觉得可以往正方向使劲,试一试,万一能把日子过下去呢。那样就不用和离了。
    两个人在一起,坦承相待、相互了解很重要。他想试试。
    沐瑾说:我生来跟寻常人不一样。他看向萧灼华,想看她是什么反应。
    萧灼华颔首,对上沐瑾的眼神,回道:确实与人不同。行事、见闻、心智都远非常人。她立即意识到沐瑾很可能是要告诉她什么秘密,立即说道:沐瑾,若这秘密是不能让旁人知晓的,便不要让我知晓。她还想活。
    她起身便要离开,不想听他的秘密。
    沐瑾说:我从小就没藏,我爹娘、头上的几个兄长、姐姐都知道。
    萧灼华收回步子,问:当真?
    沐瑾说:他们几个都可以出门走亲戚,出去找小伙伴玩,就我不行,我阿爹还总没收我的东西,他们偷偷拿去用,全家都用,就瞒着我。裤子,明明是我缝出来的,叫阿爹没收了,我是跟你成亲那会儿才穿上,可北卫营的兵卒都穿上一两年了。
    萧灼华一听这不是只有她知道的秘密,又放心地坐了回去。
    沐瑾说:我出生那会儿,还在做梦,突然被一巴掌打醒,变成婴儿,成为成国公府家的孩子。我出生就懂事,懂很多东西,不是大盛朝的。大盛朝对我来说,就好比,你以前是住在皇宫里的,突然掉到只能住草棚的农户家。又穷又苦要什么没什么,落后贫穷,还战乱连连。
    我就是想把日子过好一些,不这么苦,让大家都能好过些,让自己过得痛快些。我知道你是怕我将来忌惮你权势大,觉得我可能只是想利用你,但其实就是想让大家都能活成个人样而已。我不喜欢大盛朝,但来都来了,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不让自己白来这一趟。
    你问我怕不怕你夺权。沐瑾看向萧灼华,笑了下说:大不了,就当是回家了。
    萧灼华经常见到沐瑾笑,却从没见过他笑得这般落寞的样子。她看着沐瑾,觉得好像拨开了笼罩在他身上的那层似云遮雾绕的纱,隐约能看懂他一些了。
    原来如此。
    萧灼华想起成国公府对沐瑾的保护和安排,想起父皇不惜代价屡下杀手,顿时都明白过来。成国公府知道沐瑾是什么样的,做出那般反应,父皇通过成国公府的作为看出端倪,却仍旧没能挡住沐瑾起势。
    天意如此!
    天亡大盛。
    萧灼华起身往外走。
    沐瑾叫道:喂,说:给点反应啊,要不,说点什么也成。你一言不发就走了,我心慌。
    萧灼华心说:你都把只有家人知道的秘密托底相告,还要我有什么反应?故意不理他,走了。
    第120章
    不理他也是一种反应, 故意唱反调呢。
    沐瑾觉得萧灼华挺逗的,认为有危险的时候就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缩着,一旦确定安全了, 便开始眦牙、伸爪子试探, 稍有风吹草动又立即缩成乖巧模样。关键是她不搞事,只冲他眦牙,想探他的容忍度和底线在哪。
    他既然打定主意跟萧灼华好好发现, 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避着她, 有什么都尽量带上她一起。
    萧灼华办完太子祭奠,又恢复理政。
    如今各部衙门的人都已经配齐,不用她再事事亲力亲为,哪怕几天不理政,也丝毫不见生乱,依然稳步运转。
    这几天萧灼华不过问政事, 但沐瑾在府里, 犹似在众人头上悬了把随时会斩落的利剑。
    整个淮郡上下官员全都绷紧了皮,就怕大将军又像查户部那样查到哪个衙门头上。户部叫大将军从上到下查了个底儿掉, 查出差了七百三十一担粮食。大将军没说什么, 也没处置谁,但吓得户部上下好几天没睡着觉, 至于户部尚书的心还悬着。
    如今宝月长公主殿下不理政,众人既盼着又害怕大将军坐在堂上来主事。盼他来,是如果入了大将军的青眼, 那将是平步青云。害怕的则是大将军可不是好相与的,他们在他跟前, 俱都得绷紧了皮。
    不说旁的, 从老成国公、博英郡侯、英国公、卫国公他们, 哪一个不是底下养着一堆幕僚出谋划策,恨不得把英才都拢到跟前为他们所用。到大将军这里,幕僚的唯一用处就是把脑袋挂在辕门上震慑了大家一回。他不需要别人给他出谋划策,听话就行。
    众人便觉得还是宝月长公主坐堂议政的好,她在实施大将军略策时,还且兼顾听取大家的意见,对于实在难为的事情,也会酌情处理。
    几天时间不见,众人发现宝月长公主跟之前有些不一样,不知道是否受太子遇害打击,添了几分冷洌气息,更添几分威仪。
    萧灼华问吏部尚书:练尚书,各地官员的考评报上来了吗?
    吏部尚书练皎原是镇边大军中的千总,在夜袭虎啸山那一战中,肩膀被长矛扎透,伤好后左臂使不上劲,没法再打仗,又见到宝月长公主屡发招贤令,就考了官。
    他是千总考官,能直接考县令,不需要将普通兵卒、百姓那样从乡长干起,加上才识过硬,一举考中,又因为在沐瑾身边干过,知道大将军有多重视培养人才,于是上任第一件事便是把县学开起来。
    他亲自去请有学识的人来担任教习,文武艺的课程通通安排上,甚至还想办法弄了几匹战马到县学,让学子们能够学习骑射。他安排的课程,吟诗作赋等风雅类的都没安排,一切以务实为主,识字、算学,军中、做买卖要用到的,通通安排上。
    接下来还有诸多战事,正是缺粮之时,练皎深知,比起办县学,粮食更重要,于是除了隔三岔五去一趟县学,别的时候都扑在地里。他拿出带兵抢战功的练劲儿,盯紧宝月长公主的机械作坊,但凡有新工具摆到铺子里,第一时间抢买到手,拉回去研究怎么用,弄明白之后就让各乡安排上。
    他跑得勤快,是第一个让全县都用上新式农耕工具的。县学,也是他第一个办的。去年年底考评的时候,一骑绝尘,得宝月长公主亲自召见,考较过后,直接提拔成吏部尚书,正二品待遇。
    练皎现在才二十七岁,正是年轻有为之时。他干活是军伍中练出来的效率,慢了,别说功劳,延误军机脑袋都没了。这才腊月初,已经把各县的考评都做完了。
    各县的考评还没报上来,他就已经跑了几个县查验。野沟子县远,魏郡、淮郡就在眼皮子底下,打马跑一圈,要不了几天。
    练皎当即从跪坐的席位上起身,道:回殿下,今年的考评都已经核验完了,已与两日前交到堂中。
    殿下好几天没理政,旁边堆积如的卷轴中,就有他的一份。
    玉嬷嬷会意,当即去找出吏部考评,交给萧灼华。
    萧灼华看完,便合上放在一旁,又问工部要各项建造工程、各作坊产能汇报、考评等,户部的税收、存粮情况,明年的耕作计划等。
    能在堂中的,都是层层选拔出的,没一个傻的,见状便明白,今年的升迁降职就在粮食、作坊生产上。干好了能升得飞快,干不好,不用等第二年,立即换人。不然,一耽搁的就又是一年,宝月长公主等得起,大将军都等不起。大将军愿意等,局势都不容许他等。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绝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绝歌并收藏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