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30)
如今的情况跟以前不同的,他用不着再跟元恺虚情假意了,不喜欢,可以说出来,为了让元恺的心一次性死到彻底,直接说他喜欢上了随离,免得元恺总对他心存幻想,不清不楚的纠缠不休。
果然,元恺一脸不敢置信地看着时倾,继而十分难听地失笑道:他一个小厮,你会喜欢他?哄我呢。
那是以前,阿离现在可是世外高人。时倾毫不留情地直戳元恺心窝:知道我是怎么联络上邹先生的吗?
是那个小厮帮你联络的?元恺想起了随离在他面前展示的种种神通,脸色变得很难看。
随离若只是一个小厮,时倾当然不会喜欢他。可随离得到了大机缘,入道修仙去了,那气质一下子脱胎换骨一般,一身粗布褐衣,都能穿出飘逸若仙的韵味来。时倾喜欢上这样的随离,似乎也是有可能的。
不错,就是阿离帮我联络上邹先生的。气头上,时倾只想狠狠打击元恺,说话毫不客气:扶柩回乡的马车上,他就坐在我们中间,只是你看不见。
那个时候,我还在你身边!元恺以为时倾是逃离了王府之后,才喜欢上随离的。谁曾想,扶柩回乡的马车上,居然坐着三个人,那么,时倾在逃离王府之前,就跟随离好上了?
元恺这一气,非同小可,叫道:你、你、你脚踏两条船!
阿恺,你还不明白吗?我没有喜欢过你,我只是做出喜欢你的样子,为了取信世子爷,好放我出府!
曾经,元恺也无数次这么猜测过,可是,他始终愿意相信时倾,也或许,他内心深处固执地不肯承认,他的一番痴心,错付了人。
如今,听时倾亲口说了出来,元恺倒有种果然如此的笃定。继而,才觉得仿佛有只无形的手,把他生命中的光和热都抽走了,令他感到寒冷和痛楚。
他明明知道时倾说的是真的,还是不肯相信地叫道:我不信,你骗我。你就是拿随离来做个幌子,好叫我死心。你把随离叫来,大家当面说清楚!
说喜欢随离,时倾本就是临时起意,想叫元恺死心,不再要纠缠他了。这事儿,他是临时起意,没跟随离商量,这么羞人答答的事,怎么好让随离参合进来?便道:阿离还在京里,没来。
元恺听了,觉得自己猜得不错,更加不信,说随离有那么大的神通,从京城到和岐州,还不是「嗖」一下便飞过来了,叫嚷着要时倾召唤随离出来对质。
自己不是来找元恺,询问山匪情况的吗?怎么变成了情人间的撕逼?听着王府外号角一声接一声的吹响,禁军统领肯定正在调度集结兵卒,他需要得尽快从王府这里打听到山匪的情况,及时做出应对,才好想办法把王府从山匪袭击太子的事件中摘出来。
虽然没有跟随离事先商量过,但时倾很有信心,觉得随离会跟他配合的。
再者,有随离在身边,时倾也觉得多一分安心。因此,时倾不想跟元恺打嘴仗,便在袖中,暗暗摸了摸那颗红痣。
时倾摸着红痣,心头念叨着随离,满心以为随离会立即闪现在自己身边。结果,一摸,随离没影,再摸,还是没影,摸了又摸,随离的身形始终没有出现。
甚至,连摸着那红痣,都没有一点痛感。这种感觉,时倾太熟悉:他派随离给邹凡尘传口信,结果随离一去无踪,后来,他担心随离,也经常摸着红痣召唤他,那时候,摸红痣的感觉,就跟现在一模一样红痣一点不痛,像一颗真的红痣。
明明答应了自己,要陪在自己身边,不许不理的。为什么召唤不来?难道,随离又出事了?
看见时倾脸色渐渐难看起来,元恺顿时便明白时倾没召来随离,他大大松了口气:我就知道,你骗人!世外仙人大多会斩断尘缘,哪会跟个凡人相好?
时间紧迫,时倾几次没召唤来随离,很快便放弃了,放软了语气,说道:阿恺,私事咱们回头慢慢说,你快跟我说,那些山匪,到底是些什么人?
元恺到底是王府的当家人,深知责任重大,他得对王府上上下下几万号人负责,时倾既然答应他们之间的「私事」回头细说,便也不过份逼迫,便道:我真不知道那些山匪的身份。
和岐州一直有山匪?
没有。元恺断然否定,开什么玩笑,在王府的地盘上,怎么可能允许暴民啸聚成山匪?
那就是有一伙人潜伏在和岐州,时倾沉思着猜测道:这伙人关注着王府的动向,说不定在王府中有内应,王府若是起事,他们说不定会有行动。结果王府没起事,他们便趁着太子返京之际,伏击太子。看来,这伙人,也觊觎着皇位啊,会是谁呢?
元恺听了时倾喃喃低语的分析,心头一动,叫道:昭王!一定是昭王!
昭王,就是靖宁帝的嫡长子,被立为太子二十年,却在靖宁二十三年,被废为昭王。
要说这世上,谁最跟安若王同病相怜,那一定是昭王。同样都是嫡长子出生,同样最后被剥夺了承嗣权。
不同的是,神光帝厌弃的是安若王的母后,扶持次子上位后,神光帝对这个长子做出了一些补偿。
而靖宁帝是直接厌弃昭王,撸了他的太子之位后,把他撵去封地,明令「非召不回」。
做了二十年的太子,临到靖宁帝病重之时被废,勒令克期赴封,只差半个月,就可以熬死父亲登基了,换了任何人,都不能甘心。
若说整个大昌国,还有谁敢觊觎皇位,除了安若王,就要数到昭王了。
时倾听了,眼前一亮:你怎么猜测是昭王?
我听父亲说过,昭王曾派过使者,来联络过我们。元恺说道:不过,我们没有答允。父亲说,我们是要「拿回」皇位,若跟昭王联盟,就是「谋逆」了。再说了,大家都想坐上那个独一无二的位子,没准昭王会在关键时候,背后捅刀。
说到这里,元恺心头越加理清了思绪:他娘的!他们这个时候派一股人过来,就是准备背后捅刀的!不管是捅安若王府,还是捅太子,对昭王都有利。
转换思路,从当今圣上和太子的角度来想:安若王跟昭王就是天然的盟友,昭王的人出现在和岐州,肯定是来配合安若王起事的!说不定,王府临时臣服,拖住禁军,昭王的人马去伏击太子,就是两位王爷商量好的策略!
总之,昭王的人马出现在和岐州,什么话都不用说,就是两者之间勾结联盟的证据,安若王府有嘴都说不清。
糟了!元凯和时倾想通了其中的关窍,几乎同时惊呼出来。
怎么办?凯倾相望着,又几乎异口同声地问对方。
时倾道: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来洗脱嫌疑。
元恺道:对,我亲自带队,跟禁军一起驰援。但愿还来得及他一边说着,一边往外疾走,吩咐候在门口中的小厮春榕:传话,请三爷去议事厅,要快,立即,马上!他要敢拿乔,就叫他以后永远都别来了!
时倾跟上去道:我跟你一起。
不用。
时倾道:你别忘了,太子在我身边,放了几个人,我会把他们都带上。
那几个人是太子的眼线,通过他们的眼,去看王府是怎么出力营救太子的,再借他们的嘴,说出他们看到的,这比王府自证清白有力有效得多,能更好地洗脱嫌疑。
好!
第38章
营救
三爷楚英豪虽是武夫, 却也知道轻重,很快便召集了五百来个府卫,全是府卫里的精英, 自己率领着, 跟着元恺和禁军一起出发。
兵力上,王府不多, 不占优势,王府的优势在于地头蛇。
和岐州是王府的地盘, 府兵们时常拉到附近山坳里操练, 整个和岐州的地形地貌地势, 都熟烂于胸。
因此, 禁军是驰援主力, 王府府兵主要发挥向导作用。
当援军赶到太子遇袭的山坳时, 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大家还能看见太子遇袭之后一路撤退,一路抵抗,一路血水, 一路尸体的惨状。
这处山坳是和岐州通往凤景城的官道, 只是官道双边山势对峙, 且相当陡峭,倒是处伏击的好地方。
和岐州是凤景城的远郊辖县, 并非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冲, 只因那里住着安若王府,才会修筑这么一条宽阔的官道。平时并没有多少人在这官道上行走。
三爷楚英豪看了太子遇袭的地点后,立即在地上用树枝划出了周围十里的地形地势地貌草图, 并向禁军首领建议:没有必要把所有禁军摆在一个方向, 先派一股禁军循着太子撤退的路线追下去;此外, 把剩下的禁军分成几大股,让王府府兵带路,把这一片区域全部包抄在内,不管太子从哪个方向撤退,这几股禁军都可以迎头救援,同时也可以从多个方向打击拦截山匪。
楚英豪在简易舆图上划出了几条行兵路线,阐述了几路禁军间如何分兵合击的战术。
其中,最关键的是对于地形地貌的熟悉,很多捷径小路,需要在悬崖峭墙上攀爬,不是本地人是绝对不会知道的,这也是楚英豪所建议的分兵合击之术的基础和关键。
这套战术,楚英豪把王府地头蛇的重要意义,发挥到极致。
如果能顺利救下太子,王府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就算没有救下太子,王府的这番举动,有几万禁军作证,也能最大限度地洗脱嫌疑。
禁军首领也觉得楚英豪的战术可行,很快便把禁军分成了几大股,由王府府兵带领着,沿着小路,朝山林里纵深穿插,以朝能兜头包抄,而禁军首领,还有小世子楚元恺,以及柴时倾都选择了尾随太子的撤退方向追下去。
太子没有沿着官道逃跑,而是弃车上山了。沿着太子的撤退路线,一路都有尸体和鲜血,或是东宫亲卫,或是山匪,可见短兵相接之下,战况惨烈。
有些东宫亲卫只是受了重伤,还没有死,尚在呼号,见到救兵,都是大喜,连忙指出太子的逃路方向。
不过山匪一方的人,穿着寻常的百姓衣衫,全都死了。细查之下,一些是当场战死,一些是受了重伤之后,自知难以逃出生天,便服毒而死。
禁军首领在接到手下的查看禀报之后,冷着脸道:这些不是山匪,是死士!害怕被抓到后被刑讯,熬不过会透露他们主子的身份。
禁军首领忍不住一边带领军卒追赶下去,一边骂道:是哪个混帐王八羔子,敢派死士对太子殿下下手!等殿下查出来,定叫他们碎尸万段,诛族连坐!快快快,往前追,殿下可千万不能出意外!
元恺看了时倾一眼,心道:昭王果然是派人来背后捅刀的,太子要是死在和岐州,山匪又死无对证,安若王府肯定脱不了干系,百口莫辩。
一路追下去之后,尸体里渐渐出现了太子的随行官员。时倾心头忽然有了很不好的预感:老师是太子的随行客卿,会不会也遭了昭王死士的毒手?
在时倾的人生中,一直缺少同性长辈的关爱和教诲,当他拜入邹凡尘门下后,邹凡尘慈爱而又不失严厉的教导,两年来的朝夕相处,不知不觉中,时倾已经把邹凡尘视为父亲一样,对他满怀着一腔孺慕之情。
一想到老师有可能遭遇意外,时倾越加心急如焚,一个劲地闷头往前跑,渐渐跑到了队伍的前端位置。
元恺怕时倾出意外,也跟着时倾往前冲,他很想叫时倾不要往前面冲,跑那么前面。
一旦跟昭王死士遇上,可是有性命之忧的,想救太子,也不要那么拼命呀。可是,元凯这会儿也没忘记他还在跟时倾闹脾气,这些话劝不出来,只好跟着时倾往前冲。
时倾一边跑,一边不停地摸着手腕上的红痣,心里一遍遍呼唤:阿离阿离这个时候,他多么盼望随离能陪伴在他身边,哪怕随离什么事都不做,只要能陪伴在身边就好,他就能安心一些,总不会像现在这样,惶恐不安。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兵卒们点燃火把,放慢了前进的速度。倒是时倾,关心邹凡尘,举着火把,走到了队伍的最面前,倒像先锋一样,领着队伍前进。
好在追过来,一路上被杀死的太子随行官员中,并没有发现邹凡尘,这令时倾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些。
再怎么焦急,时倾清楚自己战斗力,靠他自己,除了送死,没法救人,因此,他时不时地回过头来,催促后面的禁军兵卒快快跟上。
其实,时倾已经累得快瘫了,只是一般想救邹凡尘的信念支撑着。
这两年,元恺心情郁结,为了打发时间,少让自己陷于胡思乱想,便跟着府上的武师进行些拳脚练习。因此,这两年他体力大增。
眼看着时倾累得气喘如牛,身形东倒西歪,还在奋力前冲,元恺只当时倾救援太子,表现得这么积极,这么不要命,是为了替王府洗脱勾结山匪【昭王】的嫌疑,心下感动,真切是感受到,时倾虽然没有跟他们合谋起事,但时倾是真的在为王府好。
反观自己,他才是王府的当家人,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王府,在营救太子的过程中,怎么可以表现得不如时倾积极呢?
在时倾快要累倒下时,元恺伸出手,稳稳地扶住了他,带着他,坚定地一起往前冲。
队伍在山上的密林长草之间,循着太子逃跑的路线,追逐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在二更初时【晚9点左右】听见前方传来隐约的金戈交击之声。
队伍听了,精神大振,还有打斗之声传来,就说明人还没死绝!
太子金尊玉贵,哪会打斗?能打斗的,必定是太子身边的东宫亲卫,由此推断,太子多半还没死!
禁军不等首领传令,已经抖擞起精神,奋力朝发出金戈之声的方向冲了过去。
时倾还想跟着冲上去,被忍无可忍的元恺一拉:慢着点,你想死呀!等禁军打头阵。他们两个手无兵刃的人冲上去,不是送死么?
一则,时倾全凭信念支持到现在,实在是累得走不动了,得靠元凯搀扶着;二则,时倾也知道自己没能力杀敌,冲上去是送死。于是,时倾便由元恺扶着,略略落后于禁军的先头队伍,也跟着冲了过去。
本来以为,禁军跟山匪短兵相接会有一场惨烈撕杀,不想,他们这一股禁军还没有冲过去,那边便骤然传来密集的金戈交击和痛骂惨嚎之声。
紧跟着,传来禁军欢呼:找到太子殿下了,殿下无恙!
显然,有从其他方向走捷径的禁军,包抄了过来,比他们这些尾随太子逃跑路线,追过来的禁军早一步找到太子。
所有前来救援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谢天谢地,太子没事!
太子没事当然好,可时倾更在意邹凡尘的生死呀,别人松了一口气,他只觉得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他奋起余力,扯着元恺往前奔去。
哎约,太子已经没事了,你不要太着急了,咱们歇歇元恺也累得不行了。自己跟时倾还有王府的表现,已经被禁军兵卒和禁军首领看在眼里,表功不必太积极。
我想向时倾喘得不行,说不出一句完全的话来,只能半挂在元恺身上,揪着他往前走。
时倾要犟着赶去见太子,元恺习惯了满足时倾的一切要求,舍不得拒绝,当下一边喘着,一边扶着时倾往前走。
山匪被前后两股禁军猛烈夹击,刺杀太子的计划功败垂成。当时倾扶着元恺跑过去时,山匪已经被禁军诛杀得差不多了,只有零星几个山匪死到临头,狂性大发,狂砍禁军兵卒。
恋耽美
果然,元恺一脸不敢置信地看着时倾,继而十分难听地失笑道:他一个小厮,你会喜欢他?哄我呢。
那是以前,阿离现在可是世外高人。时倾毫不留情地直戳元恺心窝:知道我是怎么联络上邹先生的吗?
是那个小厮帮你联络的?元恺想起了随离在他面前展示的种种神通,脸色变得很难看。
随离若只是一个小厮,时倾当然不会喜欢他。可随离得到了大机缘,入道修仙去了,那气质一下子脱胎换骨一般,一身粗布褐衣,都能穿出飘逸若仙的韵味来。时倾喜欢上这样的随离,似乎也是有可能的。
不错,就是阿离帮我联络上邹先生的。气头上,时倾只想狠狠打击元恺,说话毫不客气:扶柩回乡的马车上,他就坐在我们中间,只是你看不见。
那个时候,我还在你身边!元恺以为时倾是逃离了王府之后,才喜欢上随离的。谁曾想,扶柩回乡的马车上,居然坐着三个人,那么,时倾在逃离王府之前,就跟随离好上了?
元恺这一气,非同小可,叫道:你、你、你脚踏两条船!
阿恺,你还不明白吗?我没有喜欢过你,我只是做出喜欢你的样子,为了取信世子爷,好放我出府!
曾经,元恺也无数次这么猜测过,可是,他始终愿意相信时倾,也或许,他内心深处固执地不肯承认,他的一番痴心,错付了人。
如今,听时倾亲口说了出来,元恺倒有种果然如此的笃定。继而,才觉得仿佛有只无形的手,把他生命中的光和热都抽走了,令他感到寒冷和痛楚。
他明明知道时倾说的是真的,还是不肯相信地叫道:我不信,你骗我。你就是拿随离来做个幌子,好叫我死心。你把随离叫来,大家当面说清楚!
说喜欢随离,时倾本就是临时起意,想叫元恺死心,不再要纠缠他了。这事儿,他是临时起意,没跟随离商量,这么羞人答答的事,怎么好让随离参合进来?便道:阿离还在京里,没来。
元恺听了,觉得自己猜得不错,更加不信,说随离有那么大的神通,从京城到和岐州,还不是「嗖」一下便飞过来了,叫嚷着要时倾召唤随离出来对质。
自己不是来找元恺,询问山匪情况的吗?怎么变成了情人间的撕逼?听着王府外号角一声接一声的吹响,禁军统领肯定正在调度集结兵卒,他需要得尽快从王府这里打听到山匪的情况,及时做出应对,才好想办法把王府从山匪袭击太子的事件中摘出来。
虽然没有跟随离事先商量过,但时倾很有信心,觉得随离会跟他配合的。
再者,有随离在身边,时倾也觉得多一分安心。因此,时倾不想跟元恺打嘴仗,便在袖中,暗暗摸了摸那颗红痣。
时倾摸着红痣,心头念叨着随离,满心以为随离会立即闪现在自己身边。结果,一摸,随离没影,再摸,还是没影,摸了又摸,随离的身形始终没有出现。
甚至,连摸着那红痣,都没有一点痛感。这种感觉,时倾太熟悉:他派随离给邹凡尘传口信,结果随离一去无踪,后来,他担心随离,也经常摸着红痣召唤他,那时候,摸红痣的感觉,就跟现在一模一样红痣一点不痛,像一颗真的红痣。
明明答应了自己,要陪在自己身边,不许不理的。为什么召唤不来?难道,随离又出事了?
看见时倾脸色渐渐难看起来,元恺顿时便明白时倾没召来随离,他大大松了口气:我就知道,你骗人!世外仙人大多会斩断尘缘,哪会跟个凡人相好?
时间紧迫,时倾几次没召唤来随离,很快便放弃了,放软了语气,说道:阿恺,私事咱们回头慢慢说,你快跟我说,那些山匪,到底是些什么人?
元恺到底是王府的当家人,深知责任重大,他得对王府上上下下几万号人负责,时倾既然答应他们之间的「私事」回头细说,便也不过份逼迫,便道:我真不知道那些山匪的身份。
和岐州一直有山匪?
没有。元恺断然否定,开什么玩笑,在王府的地盘上,怎么可能允许暴民啸聚成山匪?
那就是有一伙人潜伏在和岐州,时倾沉思着猜测道:这伙人关注着王府的动向,说不定在王府中有内应,王府若是起事,他们说不定会有行动。结果王府没起事,他们便趁着太子返京之际,伏击太子。看来,这伙人,也觊觎着皇位啊,会是谁呢?
元恺听了时倾喃喃低语的分析,心头一动,叫道:昭王!一定是昭王!
昭王,就是靖宁帝的嫡长子,被立为太子二十年,却在靖宁二十三年,被废为昭王。
要说这世上,谁最跟安若王同病相怜,那一定是昭王。同样都是嫡长子出生,同样最后被剥夺了承嗣权。
不同的是,神光帝厌弃的是安若王的母后,扶持次子上位后,神光帝对这个长子做出了一些补偿。
而靖宁帝是直接厌弃昭王,撸了他的太子之位后,把他撵去封地,明令「非召不回」。
做了二十年的太子,临到靖宁帝病重之时被废,勒令克期赴封,只差半个月,就可以熬死父亲登基了,换了任何人,都不能甘心。
若说整个大昌国,还有谁敢觊觎皇位,除了安若王,就要数到昭王了。
时倾听了,眼前一亮:你怎么猜测是昭王?
我听父亲说过,昭王曾派过使者,来联络过我们。元恺说道:不过,我们没有答允。父亲说,我们是要「拿回」皇位,若跟昭王联盟,就是「谋逆」了。再说了,大家都想坐上那个独一无二的位子,没准昭王会在关键时候,背后捅刀。
说到这里,元恺心头越加理清了思绪:他娘的!他们这个时候派一股人过来,就是准备背后捅刀的!不管是捅安若王府,还是捅太子,对昭王都有利。
转换思路,从当今圣上和太子的角度来想:安若王跟昭王就是天然的盟友,昭王的人出现在和岐州,肯定是来配合安若王起事的!说不定,王府临时臣服,拖住禁军,昭王的人马去伏击太子,就是两位王爷商量好的策略!
总之,昭王的人马出现在和岐州,什么话都不用说,就是两者之间勾结联盟的证据,安若王府有嘴都说不清。
糟了!元凯和时倾想通了其中的关窍,几乎同时惊呼出来。
怎么办?凯倾相望着,又几乎异口同声地问对方。
时倾道: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来洗脱嫌疑。
元恺道:对,我亲自带队,跟禁军一起驰援。但愿还来得及他一边说着,一边往外疾走,吩咐候在门口中的小厮春榕:传话,请三爷去议事厅,要快,立即,马上!他要敢拿乔,就叫他以后永远都别来了!
时倾跟上去道:我跟你一起。
不用。
时倾道:你别忘了,太子在我身边,放了几个人,我会把他们都带上。
那几个人是太子的眼线,通过他们的眼,去看王府是怎么出力营救太子的,再借他们的嘴,说出他们看到的,这比王府自证清白有力有效得多,能更好地洗脱嫌疑。
好!
第38章
营救
三爷楚英豪虽是武夫, 却也知道轻重,很快便召集了五百来个府卫,全是府卫里的精英, 自己率领着, 跟着元恺和禁军一起出发。
兵力上,王府不多, 不占优势,王府的优势在于地头蛇。
和岐州是王府的地盘, 府兵们时常拉到附近山坳里操练, 整个和岐州的地形地貌地势, 都熟烂于胸。
因此, 禁军是驰援主力, 王府府兵主要发挥向导作用。
当援军赶到太子遇袭的山坳时, 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大家还能看见太子遇袭之后一路撤退,一路抵抗,一路血水, 一路尸体的惨状。
这处山坳是和岐州通往凤景城的官道, 只是官道双边山势对峙, 且相当陡峭,倒是处伏击的好地方。
和岐州是凤景城的远郊辖县, 并非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冲, 只因那里住着安若王府,才会修筑这么一条宽阔的官道。平时并没有多少人在这官道上行走。
三爷楚英豪看了太子遇袭的地点后,立即在地上用树枝划出了周围十里的地形地势地貌草图, 并向禁军首领建议:没有必要把所有禁军摆在一个方向, 先派一股禁军循着太子撤退的路线追下去;此外, 把剩下的禁军分成几大股,让王府府兵带路,把这一片区域全部包抄在内,不管太子从哪个方向撤退,这几股禁军都可以迎头救援,同时也可以从多个方向打击拦截山匪。
楚英豪在简易舆图上划出了几条行兵路线,阐述了几路禁军间如何分兵合击的战术。
其中,最关键的是对于地形地貌的熟悉,很多捷径小路,需要在悬崖峭墙上攀爬,不是本地人是绝对不会知道的,这也是楚英豪所建议的分兵合击之术的基础和关键。
这套战术,楚英豪把王府地头蛇的重要意义,发挥到极致。
如果能顺利救下太子,王府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就算没有救下太子,王府的这番举动,有几万禁军作证,也能最大限度地洗脱嫌疑。
禁军首领也觉得楚英豪的战术可行,很快便把禁军分成了几大股,由王府府兵带领着,沿着小路,朝山林里纵深穿插,以朝能兜头包抄,而禁军首领,还有小世子楚元恺,以及柴时倾都选择了尾随太子的撤退方向追下去。
太子没有沿着官道逃跑,而是弃车上山了。沿着太子的撤退路线,一路都有尸体和鲜血,或是东宫亲卫,或是山匪,可见短兵相接之下,战况惨烈。
有些东宫亲卫只是受了重伤,还没有死,尚在呼号,见到救兵,都是大喜,连忙指出太子的逃路方向。
不过山匪一方的人,穿着寻常的百姓衣衫,全都死了。细查之下,一些是当场战死,一些是受了重伤之后,自知难以逃出生天,便服毒而死。
禁军首领在接到手下的查看禀报之后,冷着脸道:这些不是山匪,是死士!害怕被抓到后被刑讯,熬不过会透露他们主子的身份。
禁军首领忍不住一边带领军卒追赶下去,一边骂道:是哪个混帐王八羔子,敢派死士对太子殿下下手!等殿下查出来,定叫他们碎尸万段,诛族连坐!快快快,往前追,殿下可千万不能出意外!
元恺看了时倾一眼,心道:昭王果然是派人来背后捅刀的,太子要是死在和岐州,山匪又死无对证,安若王府肯定脱不了干系,百口莫辩。
一路追下去之后,尸体里渐渐出现了太子的随行官员。时倾心头忽然有了很不好的预感:老师是太子的随行客卿,会不会也遭了昭王死士的毒手?
在时倾的人生中,一直缺少同性长辈的关爱和教诲,当他拜入邹凡尘门下后,邹凡尘慈爱而又不失严厉的教导,两年来的朝夕相处,不知不觉中,时倾已经把邹凡尘视为父亲一样,对他满怀着一腔孺慕之情。
一想到老师有可能遭遇意外,时倾越加心急如焚,一个劲地闷头往前跑,渐渐跑到了队伍的前端位置。
元恺怕时倾出意外,也跟着时倾往前冲,他很想叫时倾不要往前面冲,跑那么前面。
一旦跟昭王死士遇上,可是有性命之忧的,想救太子,也不要那么拼命呀。可是,元凯这会儿也没忘记他还在跟时倾闹脾气,这些话劝不出来,只好跟着时倾往前冲。
时倾一边跑,一边不停地摸着手腕上的红痣,心里一遍遍呼唤:阿离阿离这个时候,他多么盼望随离能陪伴在他身边,哪怕随离什么事都不做,只要能陪伴在身边就好,他就能安心一些,总不会像现在这样,惶恐不安。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兵卒们点燃火把,放慢了前进的速度。倒是时倾,关心邹凡尘,举着火把,走到了队伍的最面前,倒像先锋一样,领着队伍前进。
好在追过来,一路上被杀死的太子随行官员中,并没有发现邹凡尘,这令时倾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些。
再怎么焦急,时倾清楚自己战斗力,靠他自己,除了送死,没法救人,因此,他时不时地回过头来,催促后面的禁军兵卒快快跟上。
其实,时倾已经累得快瘫了,只是一般想救邹凡尘的信念支撑着。
这两年,元恺心情郁结,为了打发时间,少让自己陷于胡思乱想,便跟着府上的武师进行些拳脚练习。因此,这两年他体力大增。
眼看着时倾累得气喘如牛,身形东倒西歪,还在奋力前冲,元恺只当时倾救援太子,表现得这么积极,这么不要命,是为了替王府洗脱勾结山匪【昭王】的嫌疑,心下感动,真切是感受到,时倾虽然没有跟他们合谋起事,但时倾是真的在为王府好。
反观自己,他才是王府的当家人,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王府,在营救太子的过程中,怎么可以表现得不如时倾积极呢?
在时倾快要累倒下时,元恺伸出手,稳稳地扶住了他,带着他,坚定地一起往前冲。
队伍在山上的密林长草之间,循着太子逃跑的路线,追逐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在二更初时【晚9点左右】听见前方传来隐约的金戈交击之声。
队伍听了,精神大振,还有打斗之声传来,就说明人还没死绝!
太子金尊玉贵,哪会打斗?能打斗的,必定是太子身边的东宫亲卫,由此推断,太子多半还没死!
禁军不等首领传令,已经抖擞起精神,奋力朝发出金戈之声的方向冲了过去。
时倾还想跟着冲上去,被忍无可忍的元恺一拉:慢着点,你想死呀!等禁军打头阵。他们两个手无兵刃的人冲上去,不是送死么?
一则,时倾全凭信念支持到现在,实在是累得走不动了,得靠元凯搀扶着;二则,时倾也知道自己没能力杀敌,冲上去是送死。于是,时倾便由元恺扶着,略略落后于禁军的先头队伍,也跟着冲了过去。
本来以为,禁军跟山匪短兵相接会有一场惨烈撕杀,不想,他们这一股禁军还没有冲过去,那边便骤然传来密集的金戈交击和痛骂惨嚎之声。
紧跟着,传来禁军欢呼:找到太子殿下了,殿下无恙!
显然,有从其他方向走捷径的禁军,包抄了过来,比他们这些尾随太子逃跑路线,追过来的禁军早一步找到太子。
所有前来救援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谢天谢地,太子没事!
太子没事当然好,可时倾更在意邹凡尘的生死呀,别人松了一口气,他只觉得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他奋起余力,扯着元恺往前奔去。
哎约,太子已经没事了,你不要太着急了,咱们歇歇元恺也累得不行了。自己跟时倾还有王府的表现,已经被禁军兵卒和禁军首领看在眼里,表功不必太积极。
我想向时倾喘得不行,说不出一句完全的话来,只能半挂在元恺身上,揪着他往前走。
时倾要犟着赶去见太子,元恺习惯了满足时倾的一切要求,舍不得拒绝,当下一边喘着,一边扶着时倾往前走。
山匪被前后两股禁军猛烈夹击,刺杀太子的计划功败垂成。当时倾扶着元恺跑过去时,山匪已经被禁军诛杀得差不多了,只有零星几个山匪死到临头,狂性大发,狂砍禁军兵卒。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