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是。孙先生也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但现在好了,这些军械物资总算是过了明路,过几日就能运往北境了。整整两百车军械,可是不少,至少可以将边关三个行营的军械库补足。
    这全都仰赖蒋大人。安国公夫人立刻说道:如此大恩,真是无以为报。
    让孩子们再跑一趟。穆老夫人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轻松:那我的亲笔信去致谢,老大媳妇,赶紧去备一份厚礼。
    第474章 怨气
    穆老夫人亲笔写了致谢的信,安国公夫人备了极重的谢礼,穆家三个孩子又坐上马车跑了一趟,去了蒋文斌府上。
    不过这一次他们没见到蒋文斌,蒋大人不在家,还在兵部衙门没回来。孩子们直接将谢礼和书信交给了蒋夫人。
    蒋夫人看见这样重的礼物,吓了一大跳,这礼重到她都不敢收。不过穆凌衣没给蒋夫人推脱的机会,他带着弟弟妹妹们恭恭敬敬地向蒋夫人行了礼,接着放下礼物,立刻带着弟妹们离开了。
    蒋夫人对着那些贵重的礼物,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样贵重的礼物。
    不过虽然这一日,孩子们没有见到蒋大人,但第二日,蒋大人又自己跑来安国公府了。
    他倒不是来退还那些谢礼的,还是如之前一样,他到后宅,向老夫人行过礼,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又跑到外书房去找孙先生了。不得不说,这副熟稔的做派简直就像是安国公府的自家人似的。
    穆老夫人瞧见他倒高兴,特意将安国公夫人叫了过来,吩咐她盯着厨房去整治筵席,她要留蒋大人吃饭。
    只不过蒋大人似乎挺忙,他和孙先生、陈先生关着门在书房不知商量什么,一直到晚上还没出来。安国公夫人只好像是之前一般,将饭菜送去书房给蒋大人和几位先生。
    这一次,安国公夫人是亲自端着托盘,为蒋大人送饭的,为的就是当面向蒋大人道个谢。
    蒋大人,安国公夫人将饭菜摆到桌上之后,对着蒋文斌郑重地行了个福礼:还要谢过您之前的襄助。这一礼,我是替夫君行的。你对我们穆氏有大恩,这份恩德,穆氏上上下下没齿不忘。
    夫人万万不可。蒋文斌吓得忙去扶安国公夫人,他有些局促地红了脸:卑职其实也没做什么,北境情况危急,安国公殚精竭虑,为了北境筹谋,卑职身为兵部侍郎,支持国公爷都是该做的,这是尽职而已,都是卑职的本分。哪能称得上恩德,卑职可万万担不起夫人如此大礼。
    大人说是本分,但这尽职二字,却也只有大人一人做到了。安国公夫人诚恳地说道:只凭这一条,大人就担得起这一礼。
    只可惜卑职能力有限。蒋文斌叹了口气,他垂下眼眸,脸色微微黯淡:不能帮上更多的忙。只能靠这些取巧的办法,稍作周旋。大事上依旧还是无能为力。眼下征兵唉!
    蒋大人无需自谦。一旁的孙先生急忙摇头:一步一步来,这个开头不错,剩下的我们再想办法。
    安国公夫人没有过多打扰蒋大人他们议事,很快就离开了,用过晚饭之后,孙先生突然从书房出来,跑去将穆家的几位武师父都找去了外书房。
    穆老夫人听说之后,有些纳闷。家里的几位武师父,大部分是在北境打过仗的,有一定的战场经验。他们大多武艺非凡,因此才被选出来,到穆家做教习师父,他们在穆家极少参与议事,主要的任务就是调教穆氏儿郎,培养未来的穆氏将军。
    武师父们的优势在于武艺高,战场经验丰富,但他们大多不懂谋略,也对朝堂政事不大通达,和孙先生、陈先生他们不是一路人,因此他们也很少参与安国公府其他幕僚的议事。
    这还是头一回,孙先生主动叫了所有武师父一起去外书房,这是有什么事吗?穆老夫人忍不住有些犯嘀咕。
    蒋大人走了之后,穆老夫人忍不住将孙先生叫到后宅,想要打听打听到底有什么事,需要找一群武师父去商议,结果孙先生微微叹了口气,点头答道:什么都瞒不过老夫人,的确是有些事,但也不算难办。
    什么事还需要武师父帮忙出主意?坐在一旁的穆锦衣忍不住好奇:孙先生和蒋大人都不能解决的事,武师父能有办法?
    正是如此。孙先生朝穆锦衣点点头:若说旁的事,自然我与蒋大人一同商议着能有结果。但这件事,还真需得咱们家里的武师父们才能办。老夫人,这一次押运军械粮草入北境,恐怕得劳动咱们家里的护卫和武师父们。
    什么?穆老夫人一脸奇怪:这样的事,一般不都是军队押送吗?每年中秋劳军都是金翎卫和京畿卫戍营派兵护送,这一次怎地反倒需要我们家里自己派人押运,这是什么道理?
    您说得没错,孙先生点点头:次次都是京畿军队派兵护送,因此这次也不例外。金翎卫其实已经组织了五百人的押运军队。只不过
    怎地只有五百人,穆老夫人皱起眉:这次押运的军械就足足两百车,五百人的押运队伍哪里够用。两百车军械,再加上粮草,这两人守一车都不够,万一路上有个闪失怎么办?
    正是如此。孙先生点点头:而且这五百人的队伍,也不大让人放心。今日蒋侍郎去了一趟金翎卫衙门,看过了名单,名单上并无异常,但幸好蒋大人心细,他打听过了,发现这五百人,似乎有一半都是即将退役的老兵?
    这又是为何?穆老夫人一愣:本来人数就少,还净派些老弱病残,哪里有这样办差事的?金翎卫几位将军这是想干什么?我明日就请旨进宫,倒是要问问皇上,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夫人,孙先生苦笑一声:怎么回事还不是明摆着吗?眼下征兵阻力极大,因此前几次押运物资入北境的军士,皇上都直接下令不必回来,直接补入北境行营,去年一年连续三回都是如此,金翎卫的将军们早有怨气,而且京畿军士们也大多不愿意被派去北境。您去找皇上,这由头就是打皇上那里起的,皇上若是再叫镇国将军过来申斥一顿,这不是刚好给了他一个哭诉抱怨的机会?
    第475章 武将们的态度
    孙先生的话,让穆老夫人沉默了。她很清楚,眼下不是得罪镇国将军的好时候,这个状,她还真不能告。
    眼下皇上只是下旨补充了军粮和军械入北境,最大的事还没办呢。北境的安国公眼下最迫切的需求是征兵,穆老夫人还指望在这件事上,同为武将的镇国将军能帮安国公说句话呢。
    朝中的文臣可能不懂安国公的难处,但同为武将的金翎卫将军们应该是懂得,因此他们才会对调金翎卫军士入北境这件事,有这样大的怨气。
    任凭哪位军将都知道,手中兵卒有多么重要。因此在北境征兵这件事上,安国公最容易争得武将们的支持,这一点无论是孙先生,还是穆老夫人都心知肚明。
    所以眼下的情况的确有些让人为难,皇上连续找借口坑了好几次金翎卫的将军,让他们调了不少甲士入北境,这些甲士对于北境大军来说,其实是杯水车薪,但几次被调兵的金翎卫的将军们还是有怨气的。眼下他们这样选押运人选,一则是向皇上表达怨气,给穆家摆脸色,二则也并不想继续损失手中的兵力。
    金翎卫将军们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既然派去北境的押运队伍,总是肉包子打狗,去了就回不来,直接被补入北境行营,那这次就派些快退役的老兵,看你北境还是不是继续扣着人不放。
    穆老夫人知道,去找皇上告状这条路是行不通了,她因此叹了口气,眉头紧锁:我们家里的护卫算起来也没多少,武师父加起来也不过二十来人,那就都派出去吧,这批军械粮草,一定不能出事,老大他们眼巴巴地在北境等着呢。
    祖母,我去吧。一旁安静坐着的穆凌衣突然站了起来:我随着武师父们一同押运,您放心,一定平平安安的。
    哼!穆老夫人脸一沉:然后你就不回来了是吗?你倒是会找机会顺杆爬。
    祖母,穆凌衣立刻陪着笑脸说道:还有几个月我就满十八了。
    你也知道还有几个月!穆老夫人口气很强硬地答道:穆家家训,未满十八,不可入营,我可不觉得武师父,还有你爹、你哥哥们能管住你!不许去!
    祖母,穆凌衣一脸无奈地笑道:咱家里能够跑这一趟的人本就有限,能多一个人也是好的。我也快满十八了,这一趟也不是上战场,而是随队押运而已,您不要这样教条。我随着武师父们一同出门,也好学些远行的经验。
    我教条?穆老夫人脸拉得长长的:那还不是因为你太不省心!你要是像你弟弟妹妹一样听话,跑这一趟也没什么,但你什么时候都是个一根筋的傻小子,你让我怎么放心?一撒出门你就给我溜没影了,你若真到了北境,我哪里还管得着你?
    祖母,一旁安安静静听了半天的穆锦衣歪头想了想,开口说道:只是押运而已,应当走到北境附近就可以,大伯那边收到消息一定会派兵出来迎的,京里派去押运的队伍,应当过了绝羽山就行。绝羽山过去就是北境最靠南的恒安州。咱们北境守军在恒安不是有个训练营吗?五哥既然呆在家里不安心,不如让他去恒安大营,在那边受训,等几个月后再转去边关三州。
    依照你五哥的性子,他肯听话倒好。穆老夫人果断摇头:若是你,我倒是放心。你平时虽看着更淘气些,但其实倒沉得住气。咱们家里,性格最冲动的孩子就是你五哥,我就怕他脑子一热,自己跑去边关三州,你伯父还有你大哥他们眼下可顾不着管他。
    祖母,穆凌衣不服气的模样:您这样说话可不公道,锦衣成日惹祸,那一次不是我帮他善后?怎地到头来,您反倒说他比我沉得住气?我怎就如此让您不放心了?
    你和你爹,脾气秉性真是一个样!穆老夫人一指穆四夫人:让你娘说说,是不是这么回事?你爹眼下在战场上是一员猛将,人人都说只要朔北将军在,朔州平安无虞。可他年轻时候,跟你一样样的冲动莽撞,幸好当年有你大伯父盯着,否则他哪里还有今日?
    您放心吧,穆凌衣拍着胸脯保证:我不会做出格的事,就在恒安大营踏踏实实呆着参加营训,四个月后再出发去燕州还不成吗?
    我不信。穆老夫人冷哼一声:今儿答应得好好的,明日就变了。谁知道你走到恒安会不会变了主意,直接转道去了燕州。
    祖母,咱们家的武师父都跟着去,您有什么不放心的。穆凌衣干脆伸手一指坐在一旁的穆锦衣:不然您让锦衣也跟着去,让他盯着我入恒安大营,入了大营我是没办法随便离开的,您这还不放心吗?
    胡说些什么。穆老夫人还没说话,穆四夫人先皱了眉:你弟弟还不到十六,他跟着去做什么?
    家里的武师父都跟着,锦衣一起跟着出门历练也挺好的,穆凌衣说道:这么多人跟着,一路上还有师父们教,也算难得的经验。往北境去的一路,都是与金翎卫的军官和甲士们在一处,也好让人看看,我们安国公府连最小的公子都出门押运了,金翎卫那些将军们倒是还有什么理由继续给我们摆脸子?
    老夫人别说,五公子性子虽然直了些,可脑子转的挺快。孙先生忍不住笑了:这次负责押运的金翎卫军官,是正五品步军都指挥使,镇国将军的亲信,五公子这次这主意,倒是出到点子上了。我们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争取京中武官的同情,这样在接下来的朝议中,他们才能尽力支持我们。
    还是不要了,安国公夫人立刻摇头:锦衣才不到十六,就算家里的武师父全都跟着,我也是不能放心的。
    第476章 哀求
    大伯母,我可以陪着五哥走一趟的。穆锦衣眨了眨他的杏核眼,稚气未脱的脸上浮起几分郑重之色:孙先生的话,我听明白了,祖母和大伯母放心,我和五哥一路上,会小心和那些金翎卫武官们打交道,尽量与他们处好关系。
    穆老夫人眉头一皱:我还没答应呢,你做什么自说自话。
    祖母,穆锦衣一脸认真地望着穆老夫人:五哥说得有道理的,我走这一趟,没有任何坏处。一则我可以和武师父们一同,送五哥入恒安大营,您也好放心些。二则也好要京中那些披着铠甲、拿着俸禄却闲闲无事的将军们也看看,我穆家与他们不同,我们心心念念的只有北境,为了北境,任何一个穆家男儿都可以拿起武器,走出家门。
    不成。安国公夫人又摇头:锦衣,听大伯母的,不许去,你年纪太小了,大伯母不放心。
    安国公夫人面露忧虑,而穆锦衣的亲娘穆三夫人坐在椅子上低着头,已经很久没说话了。安国公夫人因此推了自己的弟妹一把:三弟妹,你也管管,别由着孩子们的性子来。
    穆三夫人这才抬起了头,脸上也带着几分担忧。她原本就是心思略重的个性,眼下小儿子提出要跟着金翎卫的甲士们一起往北境,她当然十分操心。
    然而出乎安国公夫人的意料,穆三夫人抬起头,凝神盯着穆锦衣半晌,却开口说道:我说句实话四弟妹不要不高兴,我们家锦衣,人情方面是比凌衣要通达一些。
    我有什么不高兴的,穆四夫人还是那副快人快语的模样:凌衣这憨直性子,有几分像我的。
    这是好事。穆老夫人眼皮都不抬地答道:世家大族养出来的女孩子,性子就算再直率,肚里也总免不了有几分弯弯绕,不像你,父亲是武将,又去得早,家里人口简单,后宅里头那些腌臜你也没见过多少,这才养成了一派天真烂漫的性子。凌衣随你是好事,活得简单舒心些。
    所以母亲,穆三夫人尽力掩饰了自己脸上的忧虑神色,转头去看穆老夫人:这一趟,就让锦衣也跟着走吧。武师父们都出门了,他在家里,做早课都没人盯着,与其让他在家偷懒,还不如跟着一起去历练历练。
    三弟妹!安国公夫人皱起眉,一脸不赞同的模样:你可想好了?锦衣才多大啊!
    大嫂,穆三夫人朝安国公夫人露出个带着几分忧郁地微笑:让锦衣去吧。家里的武师父和护卫们都跟着,还有他五哥照顾,我没什么不放心的。
    穆老夫人和安国公夫人当然知道穆三夫人实际上是怎么想的。穆锦衣这么小就随军队押运军械粮草,她这个亲娘怎么可能放心?但她还是不顾安国公夫人的劝阻,同意了穆锦衣出门。
    因为穆三夫人很清楚,眼下争取金翎卫武将们的支持,实在是太重要了。凌衣说的没错,锦衣跟着出门,的确是个好主意。努力去做,让那些金翎卫将军看在眼里,比上门去求人管用多了。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慕红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旺财是只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旺财是只喵并收藏慕红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