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百度云(17)
有前车之鉴做榜样,礼亲王府其他人倒是比以前更安分些。但其实他们也没啥资格不安分,安国公夫人五岁被选进宫陪伴先皇太后,和其他被选进宫的宗室女一样,是跟着宫里的嬷嬷们长大的。
礼亲王家里孩子多,不止她一个女儿,礼亲王妃本人就生了三子三女,一个女儿送进宫,还剩下两个在家里。一开始礼亲王夫妻的确对于送进宫的女儿十分惦念,但终归是长久不见,惦念着惦念着,也就习惯了,毕竟女儿进宫跟着皇太后其实是好事,至少皇太后亲自教养过的女孩子,将来出宫找个好夫家还是不成问题的,两口子眼前还有其他的儿女更需要操心。
当年的安国公夫人就是和一群被选进宫陪伴先皇太后的宗室女没什么区别,都是在延寿宫附近的小宫室里住着,由宫里的嬷嬷们陪伴教养长大。
先皇太后年纪大了,喜欢热闹,希望多些孩子陪着,但若是日日喧闹,却又觉得孩子多了闹得头疼。先皇孝顺,为了哄先皇太后开心,特意在宗室女中选了乖巧漂亮的抱进宫,就在延寿宫附近的小宫室住着,仔细教养规矩,隔些日子被带到先皇太后面前坐坐。
这些一起被抱进宫的宗室女大多是这样的成长轨迹,说是进宫陪伴先皇太后,由皇太后亲自教养,其实也不过是十天半个月,先皇太后闷了,她们这些被选进宫的姑娘,一起结伴去延寿宫坐着,陪着皇太后解闷而已。
同时被选进宫的女孩子不少,大多数都是宗室旁支的女孩,身份不见得多高,但各个都是乖巧懂事,长得也都非常漂亮,像是漂亮听话的花瓶一样,摆在皇太后宫中做装饰。
第45章 往事
当年的安国公夫人,就是先皇太后宫里一只漂亮的装饰花瓶,和其他被选进宫的宗室女一样,每隔十天半月大家一起去延寿宫请安,一起被赐座,一起被赏些茶果点心。
她们清楚自己的身份,也清楚自己在宫中的用处,因此各个都很安分,乖巧地请安,乖巧地谢赏,乖巧地坐在一旁看只属于真正皇族的天伦之乐。
没错,先皇太后就算没她们这些宗室女孩子也不会寂寞,她膝下又不缺奉承的皇子公主,那些真正的龙子凤孙,在延寿宫里时,也像是普通人家的孙子孙女一般,被自己的母亲带着,说着讨人喜欢的漂亮话,奉承祖母。
这其中就有当时还是皇子的当今圣上。
依照安国公夫人当年的印象,当今圣上在当皇子的时候可不算显眼,除了长得特别好看以外也没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优点,安国公夫人只记得当年和她一处住在宫中的宗室旁支的女孩子们,大多数都暗恋这位特别漂亮的皇子,但也仅此而已,谁也没想到最终竟是他登基为帝。
不过这也没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总会发生,安国公夫人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出宫之后,第一次出门,就在京里碧波湖畔遇到了一个高大英俊的少年郎。她更没想到,这个当年在湖畔与她一见钟情的少年郎会是安国公府的长公子穆承毅,以后的安国公。
门不当户不对,即使两情相悦又有什么用?她是个宗室女啊
然而没想到,她爱的少年郎会为了她打破穆家一贯的传统,跪在父母面前求他们同意自己娶个宗室女。她更没想到自己出宫不到一年就嫁了人,从此成为了京里身份最高的贵妇之一。
当年送进宫陪伴先皇太后的宗室女大多在成年以后就会出宫,这些宫里教养的女孩子规矩极好,又有皇太后亲自教养的名头,出宫后大多都会嫁的不错。
只是嫁的不错,和嫁给安国公府长公子是两回事,当年满京里的世家大族都以为,安国公夫人李氏会依循穆家一贯的传统,在京外找个世家大族的旁支姑娘,或者在京内找个背景不强的普通官家女做儿媳呢!却没想到,前安国公夫妻居然真的会妥协,同意自己的儿子娶一个宗室出身的女子。
宗室女嫁进穆家,最开心的莫过于皇室。前安国公夫妻刚刚点头同意儿子的婚事,先皇就迫不及待地抬举礼亲王,让他从一个不受重视的宗室旁支,摇身一变成了亲王,而现在的安国公夫人,也在回家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顶着郡主的头衔匆匆嫁入安国公府,成了安国公府长媳。
婚事办得很赶。
一则当年还是安国公府大公子的穆承毅已经满二十岁,他十八岁上战场,二十岁回京,按照穆家规矩,他只有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可以留在京里办婚事,他成亲后不久,就得赶回北境边关。
二则穆家就算不急,皇上也急。圣祖遗训,安国公夫妻好不容易松口同意聘个宗室女出身的儿媳,先皇当时恨不得催着立刻完婚,就怕安国公又改了主意。
穆承毅的婚事办得赶,他新媳妇出宫没多久,连嫁妆都来不及绣,一切都显得十分匆忙。但当年新鲜出炉的小夫妻两个却并不在乎,只要能在一起,他们什么都不在乎。
穆承毅当年成亲后四个月就回了边关,而那时他年轻的妻子则陪着婆母独自守在家里,日日提心吊胆的等着自己的丈夫从边关归来。
而那只是个开始。
从那时起,穆承毅夫妻聚少离多,几年之后,他们的长子穆铁衣出生时,前安国公已经战死沙场,穆承毅袭了爵,成为了新一代安国公。
铁衣出生前,北境边关有变,穆承毅连夜奔赴燕州前线,他心爱的妻子阿萝独自一人生下孩子,一直到穆铁衣满周岁,穆承毅才从边关回来。
幸好后来这些年,北境形势逐渐安稳,安国公出征不像之前一般频繁,才有多些机会守在妻子身旁,也才有机会亲眼看着自己的小女儿红裳出生。
做穆家媳其实很苦。安国公夫人嫁进来的第一天就知道。她苦,她的婆母和妯娌们其实更苦。她们的丈夫镇守大周北境边关,守在大周对戎狄十九部的第一条防线上,每一次出征,都是拿命去搏,说不准那一次离别就是永诀。
她同样也知道自己的公婆为何会同意她这个宗室女嫁进门。
穆承毅虽然是安国公府长公子,但也是北境边关一名普通的将军,作为镇守北境的穆家人,说不准哪一天,他就会将命留在北境,这是他身为穆家人的宿命,他必须接受。
也正因如此,老安国公夫妻虽然对于儿媳的出身不满意,却也没有极力反对宗室女嫁进门。他们希望至少在婚事上,儿子能够顺心如意。
安国公夫人心里清楚,她也感激公婆的理解和成全,因此她虽然是个娘家在京里的宗室女,有个被封了亲王的爹,她还是如其他穆家媳妇一般,与娘家少有往来。
幼时在宫里生活,出宫后又很快嫁了人,嫁人以后少与娘家来往,一晃将近二十年,安国公夫人与礼亲王夫妻真的算不上亲近,她与自己父母相处的时日,甚至还没有与婆母相处的时日长久呢。
这些年北境边关安稳,安国公奉旨回京,娘家人待她越发生疏客气,她偶尔与夫君相伴回一次娘家,竟被娘家人待若上宾,那份殷勤客套,哪里还像是一家子骨肉。
因此这些年,安国公夫人往娘家走动越发少了,自然也更少带孩子们上门,所以铁衣和红裳长这么大,真的很少去外祖家,跟外祖家的那些舅舅姨母、表兄弟姐妹,也真的一点都不熟。
去外祖家拜寿,对于红裳来说,似乎与去京里其他人家拜寿也没多大的区别,总之她是开心的,只要能跟着母亲出门,她就挺开心。
第46章 外祖家
就算安国公夫人这些年与娘家少往来,但礼亲王毕竟还是她的亲生父亲,因此安国公夫妻是带着穆铁衣和穆红裳一起去拜寿的。
不过,安国公府毕竟与礼亲王府走动不算勤快,礼亲王也没法将安国公与其他几位女婿一视同仁,因此安国公一家子并未像礼亲王其他的女儿女婿一样,提前两日住进礼亲王府。
穆家人是九月二十三正日子一大早才到礼亲王府的,也并没有打算过夜,他们打算如普通来拜寿的客人一般,呆到晚间筵席结束就回家去。
穆家人不会在礼亲王府过夜,礼亲王府上上下下都清楚,不过就算如此,礼亲王府还是认认真真地准备了客房,是整个府里最好的客院。礼亲王府其余几个回家拜寿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可住不到这么好的院子里,几个庶女与女婿甚至连院子都混不到,就住在礼亲王府西北角靠近花园的客房。
礼亲王府的人当然也不敢让安国公夫妻如其余女儿女婿一般站在门口帮忙迎客。穆家人来得早,安国公府徽印的马车停在礼亲王府大门前的时候,礼亲王夫妻还没有用早膳。
马车一停下,礼亲王长子承恩郡王就亲自迎到了门口,安国公亲自扶了夫人下马车,转身向承恩郡王打招呼。
大哥怎地亲自在此迎候,安国公笑着朝承恩郡王拱手,又转身招呼正在下马车的孩子们:铁衣,红裳,给大舅舅打招呼。
铁衣和红裳也来了?承恩郡王像是没想到妹妹夫妻两个会带娃来拜寿似的,脸色十分惊喜:久未见了,孩子们都长大了不少。
很久未见吗?红裳有些纳闷的望着一脸客气笑意的大舅舅,不是夏日里还在平阳公主府见过嘛,半年而已,她倒是长高了一点点,哥哥一点变化都没有。
穆铁衣跳下马车,正转身打算去抱妹妹,但红裳才不需要他帮忙,自己已经手脚利索地跳了下来,和自己的哥哥并肩站在一处,向这位不太熟悉的大舅舅打招呼:大舅舅一向可好!
好,都好。承恩郡王笑呵呵:你们的外祖父母刚刚还念着,瞧见你们一定开心得紧。
承恩郡王引着穆家人往府里正堂去,而此时礼亲王夫妻也早已正襟危坐,等着女儿和女婿过来请安。
安国公陪着老婆回家给岳丈拜寿,礼数自然很周全,他按照一般的礼俗,带着妻子儿女给岳丈叩头行礼拜寿,又递上了厚厚的礼单。
安国公给老丈人叩头挺自然的,但礼亲王夫妻倒显得十分别扭。但是女儿女婿来拜寿,按理,礼亲王是一定要受礼的,因此礼亲王就算是心里十分别扭,也只能僵硬的坐在椅子上,看着穆家人磕头。
快起来,快起来!安国公一个头磕下去,礼亲王赶紧伸手,语气热情的过分,只是脸上的笑容怎么看都有些僵硬的样子:都是一家人,哪里就这样客气。
穆红裳和自己哥哥肩并肩,也给外祖父磕头拜寿,站起来之后,眯起圆圆的眼睛朝主位上的礼亲王夫妻笑。
礼亲王两口子看到少上门的外孙和外孙女倒是真的挺开心,礼亲王妃朝穆红裳招了招手,十分慈爱地开口:红裳过来让外祖母瞧瞧,好久都没见了,长大了。还有铁衣,已经这样高了。
可不是,承恩郡王妃立刻笑着凑趣:孩子们长得快,铁衣和红裳真是越来越好看。铁衣还像以前一样,像妹妹更多些,红裳这些年眉眼渐渐长开,倒是越来越像国公爷。
外祖母和大舅母都开了口,一群舅舅舅母、姨姨姨夫也赶忙过来打招呼。红裳和铁衣一齐朝着一大堆不熟悉的亲戚行礼,认一个亲戚就能得到一份礼物,两人到礼亲王府还没半刻钟,见面礼倒收了一大堆,尤其是红裳,似乎整个礼亲王府谁都不好意思空手见她似的,连不太熟悉的表兄弟姐妹都有礼物给她,菱角和荷叶两个人都抱不下了。
连承恩郡王不满四岁的小儿子都凑过来,将一枚白玉雕的蚱蜢递到红裳手中,说是给表姐准备的见面礼。红裳看着雕刻精细的白玉蚱蜢,终于忍不住笑起来了。
怎地是表弟给我见面礼?她伸出手轻轻戳了戳小表弟的胖脸,又将那枚白玉蚱蜢递了回去:应当是我拿见面礼给表弟才是。今日是外祖父过生辰,又不是我过生辰,怎地我比外祖父收到的礼还多?这个是表弟喜欢的,自己留着玩吧。
礼物!小表弟眼睛瞪得大大的,倒是十分执着地又将白玉蚱蜢塞给了红裳:给姐姐。
周围人瞧着小孩子逗趣,都忍不住笑起来,礼亲王的小儿媳忍不住开口问道:这里可有许多姐姐,召儿倒是要将蚱蜢送给哪个姐姐?
小表弟对着穆红裳眨眨眼,又转头看了一眼站在穆红裳身旁的穆铁衣,口齿十分清楚地蹦出一个词:铁衣红裳。
这一下连安国公夫妻都笑起来了,整个厅堂热闹得很,穆红裳笑得最厉害,她伸手去扯穆铁衣的袖子:铁衣姐姐,还不赶快答应。
穆铁衣怎么可能让穆红裳随随便便得手,他手腕一翻,直接躲过了穆红裳的手。红裳像是条件反射似的,竖起手刀,去拦穆铁衣的手腕,而穆铁衣则直接抬手去压红裳的手掌,嗖嗖嗖呼吸之间,七八招过去了,两人使的都是正宗的小擒拿手。
两人并肩站着,身形很稳,手臂上动作也不大,站得稍远的长辈们其实都没发现,哥俩已经打起来了。只有站的最近的小表弟将眼睛瞪得极大,一脸好奇地盯着穆红裳和穆铁衣微微翻飞的手。
孩子们的笑闹,当然瞒不过安国公,他微微一笑,却也没去管。不过是闹着玩而已,不过几招,穆铁衣就妥协放弃了,被自家小妹一把揪住,拽着袖子弯下腰,与自己的妹妹一起跟小表弟说话。
第47章 拜寿
父王还没用过早膳,承恩郡王妃问道:辰时怕是拜寿的客人就要上门了,父母大人先用早膳可好?
礼亲王妃没有第一时间答话,反而转头去看穆红裳和穆铁衣:铁衣和红裳用过早饭了吗?要不要跟外祖父母再一起用些?
闻鸡起舞的武将家娃一起乖巧点头,笑眯眯地答道:用过了,谢谢外祖母惦记。
穆家孩子一向起得早,早起要随着师父上早课,普通人家的孩子们刚刚起身的时辰,武将家的一群娃已经做完早课开始吃早膳了。因此来拜寿虽然出门非常早,对于穆红裳和穆铁衣来说,也就是按照平时的时辰起身就好。
既然如此,承恩郡王妃笑道:那不如让孩子们一起玩,他们表兄弟姐妹一向少见,让家里的孩子们陪陪红裳和铁衣。
大哥大嫂不用忙着张罗,安国公穆承毅笑着开口:今日家中客人多,本来就忙碌,我们是来给爹娘拜寿的,怎能添乱。让铁衣陪着他妹妹就好,大哥大嫂不用操心。
安国公这话说得倒也没错,辰时一过,拜寿的人将陆续上门,许多人都是拖儿带女的举家前来,礼亲王家里的孙辈也是不得闲的,朝中权贵家里的少爷小姐们到访,总得有人陪。
按理说,安国公一家子作为女儿女婿,是需要帮着礼亲王府迎客陪客的,但礼亲王府并不敢安排穆家人出面陪客也就罢了,他们一家子过来拜寿,还需要礼亲王府安排人作陪可就太添麻烦了,客气至此,也真的不像一家人。
见安国公夫妻态度如此,礼亲王一家子倒也没坚持,礼亲王妃点点头,开口吩咐自己的大儿媳:如此也好,辰时客人陆续才到,距离开宴可还早着呢,让阿萝一家子先去休息休息,孩子们早上起得早,再睡会儿也无妨。
承恩郡王夫妻两个答应着一齐站了起来,看样子是要夫妻两个一齐亲自送安国公一家子去客院的架势,礼亲王妃见状并没有阻止,反而又絮絮叨叨地多嘱咐了两句:茶水点心要上点儿心,留几个机灵的丫鬟伺候着,还有,孩子们零嘴儿别缺了。
母亲放心,承恩郡王妃点头答应:大厨房一早就备下二十四色点心,等下就送去阿萝妹妹院子。铁衣和红裳少来,也不知道这俩孩子喜欢什么口味,各样点心都备上些。
母亲,穆红裳的表姐,承恩郡王尚未嫁人的嫡次女又赶忙开口补充:今年的桂花好,前些日子我采了不少腌起来了,昨晚上就吩咐人做桂花甜汤,刚好给表哥和表妹尝尝。
恋耽美
礼亲王家里孩子多,不止她一个女儿,礼亲王妃本人就生了三子三女,一个女儿送进宫,还剩下两个在家里。一开始礼亲王夫妻的确对于送进宫的女儿十分惦念,但终归是长久不见,惦念着惦念着,也就习惯了,毕竟女儿进宫跟着皇太后其实是好事,至少皇太后亲自教养过的女孩子,将来出宫找个好夫家还是不成问题的,两口子眼前还有其他的儿女更需要操心。
当年的安国公夫人就是和一群被选进宫陪伴先皇太后的宗室女没什么区别,都是在延寿宫附近的小宫室里住着,由宫里的嬷嬷们陪伴教养长大。
先皇太后年纪大了,喜欢热闹,希望多些孩子陪着,但若是日日喧闹,却又觉得孩子多了闹得头疼。先皇孝顺,为了哄先皇太后开心,特意在宗室女中选了乖巧漂亮的抱进宫,就在延寿宫附近的小宫室住着,仔细教养规矩,隔些日子被带到先皇太后面前坐坐。
这些一起被抱进宫的宗室女大多是这样的成长轨迹,说是进宫陪伴先皇太后,由皇太后亲自教养,其实也不过是十天半个月,先皇太后闷了,她们这些被选进宫的姑娘,一起结伴去延寿宫坐着,陪着皇太后解闷而已。
同时被选进宫的女孩子不少,大多数都是宗室旁支的女孩,身份不见得多高,但各个都是乖巧懂事,长得也都非常漂亮,像是漂亮听话的花瓶一样,摆在皇太后宫中做装饰。
第45章 往事
当年的安国公夫人,就是先皇太后宫里一只漂亮的装饰花瓶,和其他被选进宫的宗室女一样,每隔十天半月大家一起去延寿宫请安,一起被赐座,一起被赏些茶果点心。
她们清楚自己的身份,也清楚自己在宫中的用处,因此各个都很安分,乖巧地请安,乖巧地谢赏,乖巧地坐在一旁看只属于真正皇族的天伦之乐。
没错,先皇太后就算没她们这些宗室女孩子也不会寂寞,她膝下又不缺奉承的皇子公主,那些真正的龙子凤孙,在延寿宫里时,也像是普通人家的孙子孙女一般,被自己的母亲带着,说着讨人喜欢的漂亮话,奉承祖母。
这其中就有当时还是皇子的当今圣上。
依照安国公夫人当年的印象,当今圣上在当皇子的时候可不算显眼,除了长得特别好看以外也没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优点,安国公夫人只记得当年和她一处住在宫中的宗室旁支的女孩子们,大多数都暗恋这位特别漂亮的皇子,但也仅此而已,谁也没想到最终竟是他登基为帝。
不过这也没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总会发生,安国公夫人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出宫之后,第一次出门,就在京里碧波湖畔遇到了一个高大英俊的少年郎。她更没想到,这个当年在湖畔与她一见钟情的少年郎会是安国公府的长公子穆承毅,以后的安国公。
门不当户不对,即使两情相悦又有什么用?她是个宗室女啊
然而没想到,她爱的少年郎会为了她打破穆家一贯的传统,跪在父母面前求他们同意自己娶个宗室女。她更没想到自己出宫不到一年就嫁了人,从此成为了京里身份最高的贵妇之一。
当年送进宫陪伴先皇太后的宗室女大多在成年以后就会出宫,这些宫里教养的女孩子规矩极好,又有皇太后亲自教养的名头,出宫后大多都会嫁的不错。
只是嫁的不错,和嫁给安国公府长公子是两回事,当年满京里的世家大族都以为,安国公夫人李氏会依循穆家一贯的传统,在京外找个世家大族的旁支姑娘,或者在京内找个背景不强的普通官家女做儿媳呢!却没想到,前安国公夫妻居然真的会妥协,同意自己的儿子娶一个宗室出身的女子。
宗室女嫁进穆家,最开心的莫过于皇室。前安国公夫妻刚刚点头同意儿子的婚事,先皇就迫不及待地抬举礼亲王,让他从一个不受重视的宗室旁支,摇身一变成了亲王,而现在的安国公夫人,也在回家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顶着郡主的头衔匆匆嫁入安国公府,成了安国公府长媳。
婚事办得很赶。
一则当年还是安国公府大公子的穆承毅已经满二十岁,他十八岁上战场,二十岁回京,按照穆家规矩,他只有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可以留在京里办婚事,他成亲后不久,就得赶回北境边关。
二则穆家就算不急,皇上也急。圣祖遗训,安国公夫妻好不容易松口同意聘个宗室女出身的儿媳,先皇当时恨不得催着立刻完婚,就怕安国公又改了主意。
穆承毅的婚事办得赶,他新媳妇出宫没多久,连嫁妆都来不及绣,一切都显得十分匆忙。但当年新鲜出炉的小夫妻两个却并不在乎,只要能在一起,他们什么都不在乎。
穆承毅当年成亲后四个月就回了边关,而那时他年轻的妻子则陪着婆母独自守在家里,日日提心吊胆的等着自己的丈夫从边关归来。
而那只是个开始。
从那时起,穆承毅夫妻聚少离多,几年之后,他们的长子穆铁衣出生时,前安国公已经战死沙场,穆承毅袭了爵,成为了新一代安国公。
铁衣出生前,北境边关有变,穆承毅连夜奔赴燕州前线,他心爱的妻子阿萝独自一人生下孩子,一直到穆铁衣满周岁,穆承毅才从边关回来。
幸好后来这些年,北境形势逐渐安稳,安国公出征不像之前一般频繁,才有多些机会守在妻子身旁,也才有机会亲眼看着自己的小女儿红裳出生。
做穆家媳其实很苦。安国公夫人嫁进来的第一天就知道。她苦,她的婆母和妯娌们其实更苦。她们的丈夫镇守大周北境边关,守在大周对戎狄十九部的第一条防线上,每一次出征,都是拿命去搏,说不准那一次离别就是永诀。
她同样也知道自己的公婆为何会同意她这个宗室女嫁进门。
穆承毅虽然是安国公府长公子,但也是北境边关一名普通的将军,作为镇守北境的穆家人,说不准哪一天,他就会将命留在北境,这是他身为穆家人的宿命,他必须接受。
也正因如此,老安国公夫妻虽然对于儿媳的出身不满意,却也没有极力反对宗室女嫁进门。他们希望至少在婚事上,儿子能够顺心如意。
安国公夫人心里清楚,她也感激公婆的理解和成全,因此她虽然是个娘家在京里的宗室女,有个被封了亲王的爹,她还是如其他穆家媳妇一般,与娘家少有往来。
幼时在宫里生活,出宫后又很快嫁了人,嫁人以后少与娘家来往,一晃将近二十年,安国公夫人与礼亲王夫妻真的算不上亲近,她与自己父母相处的时日,甚至还没有与婆母相处的时日长久呢。
这些年北境边关安稳,安国公奉旨回京,娘家人待她越发生疏客气,她偶尔与夫君相伴回一次娘家,竟被娘家人待若上宾,那份殷勤客套,哪里还像是一家子骨肉。
因此这些年,安国公夫人往娘家走动越发少了,自然也更少带孩子们上门,所以铁衣和红裳长这么大,真的很少去外祖家,跟外祖家的那些舅舅姨母、表兄弟姐妹,也真的一点都不熟。
去外祖家拜寿,对于红裳来说,似乎与去京里其他人家拜寿也没多大的区别,总之她是开心的,只要能跟着母亲出门,她就挺开心。
第46章 外祖家
就算安国公夫人这些年与娘家少往来,但礼亲王毕竟还是她的亲生父亲,因此安国公夫妻是带着穆铁衣和穆红裳一起去拜寿的。
不过,安国公府毕竟与礼亲王府走动不算勤快,礼亲王也没法将安国公与其他几位女婿一视同仁,因此安国公一家子并未像礼亲王其他的女儿女婿一样,提前两日住进礼亲王府。
穆家人是九月二十三正日子一大早才到礼亲王府的,也并没有打算过夜,他们打算如普通来拜寿的客人一般,呆到晚间筵席结束就回家去。
穆家人不会在礼亲王府过夜,礼亲王府上上下下都清楚,不过就算如此,礼亲王府还是认认真真地准备了客房,是整个府里最好的客院。礼亲王府其余几个回家拜寿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可住不到这么好的院子里,几个庶女与女婿甚至连院子都混不到,就住在礼亲王府西北角靠近花园的客房。
礼亲王府的人当然也不敢让安国公夫妻如其余女儿女婿一般站在门口帮忙迎客。穆家人来得早,安国公府徽印的马车停在礼亲王府大门前的时候,礼亲王夫妻还没有用早膳。
马车一停下,礼亲王长子承恩郡王就亲自迎到了门口,安国公亲自扶了夫人下马车,转身向承恩郡王打招呼。
大哥怎地亲自在此迎候,安国公笑着朝承恩郡王拱手,又转身招呼正在下马车的孩子们:铁衣,红裳,给大舅舅打招呼。
铁衣和红裳也来了?承恩郡王像是没想到妹妹夫妻两个会带娃来拜寿似的,脸色十分惊喜:久未见了,孩子们都长大了不少。
很久未见吗?红裳有些纳闷的望着一脸客气笑意的大舅舅,不是夏日里还在平阳公主府见过嘛,半年而已,她倒是长高了一点点,哥哥一点变化都没有。
穆铁衣跳下马车,正转身打算去抱妹妹,但红裳才不需要他帮忙,自己已经手脚利索地跳了下来,和自己的哥哥并肩站在一处,向这位不太熟悉的大舅舅打招呼:大舅舅一向可好!
好,都好。承恩郡王笑呵呵:你们的外祖父母刚刚还念着,瞧见你们一定开心得紧。
承恩郡王引着穆家人往府里正堂去,而此时礼亲王夫妻也早已正襟危坐,等着女儿和女婿过来请安。
安国公陪着老婆回家给岳丈拜寿,礼数自然很周全,他按照一般的礼俗,带着妻子儿女给岳丈叩头行礼拜寿,又递上了厚厚的礼单。
安国公给老丈人叩头挺自然的,但礼亲王夫妻倒显得十分别扭。但是女儿女婿来拜寿,按理,礼亲王是一定要受礼的,因此礼亲王就算是心里十分别扭,也只能僵硬的坐在椅子上,看着穆家人磕头。
快起来,快起来!安国公一个头磕下去,礼亲王赶紧伸手,语气热情的过分,只是脸上的笑容怎么看都有些僵硬的样子:都是一家人,哪里就这样客气。
穆红裳和自己哥哥肩并肩,也给外祖父磕头拜寿,站起来之后,眯起圆圆的眼睛朝主位上的礼亲王夫妻笑。
礼亲王两口子看到少上门的外孙和外孙女倒是真的挺开心,礼亲王妃朝穆红裳招了招手,十分慈爱地开口:红裳过来让外祖母瞧瞧,好久都没见了,长大了。还有铁衣,已经这样高了。
可不是,承恩郡王妃立刻笑着凑趣:孩子们长得快,铁衣和红裳真是越来越好看。铁衣还像以前一样,像妹妹更多些,红裳这些年眉眼渐渐长开,倒是越来越像国公爷。
外祖母和大舅母都开了口,一群舅舅舅母、姨姨姨夫也赶忙过来打招呼。红裳和铁衣一齐朝着一大堆不熟悉的亲戚行礼,认一个亲戚就能得到一份礼物,两人到礼亲王府还没半刻钟,见面礼倒收了一大堆,尤其是红裳,似乎整个礼亲王府谁都不好意思空手见她似的,连不太熟悉的表兄弟姐妹都有礼物给她,菱角和荷叶两个人都抱不下了。
连承恩郡王不满四岁的小儿子都凑过来,将一枚白玉雕的蚱蜢递到红裳手中,说是给表姐准备的见面礼。红裳看着雕刻精细的白玉蚱蜢,终于忍不住笑起来了。
怎地是表弟给我见面礼?她伸出手轻轻戳了戳小表弟的胖脸,又将那枚白玉蚱蜢递了回去:应当是我拿见面礼给表弟才是。今日是外祖父过生辰,又不是我过生辰,怎地我比外祖父收到的礼还多?这个是表弟喜欢的,自己留着玩吧。
礼物!小表弟眼睛瞪得大大的,倒是十分执着地又将白玉蚱蜢塞给了红裳:给姐姐。
周围人瞧着小孩子逗趣,都忍不住笑起来,礼亲王的小儿媳忍不住开口问道:这里可有许多姐姐,召儿倒是要将蚱蜢送给哪个姐姐?
小表弟对着穆红裳眨眨眼,又转头看了一眼站在穆红裳身旁的穆铁衣,口齿十分清楚地蹦出一个词:铁衣红裳。
这一下连安国公夫妻都笑起来了,整个厅堂热闹得很,穆红裳笑得最厉害,她伸手去扯穆铁衣的袖子:铁衣姐姐,还不赶快答应。
穆铁衣怎么可能让穆红裳随随便便得手,他手腕一翻,直接躲过了穆红裳的手。红裳像是条件反射似的,竖起手刀,去拦穆铁衣的手腕,而穆铁衣则直接抬手去压红裳的手掌,嗖嗖嗖呼吸之间,七八招过去了,两人使的都是正宗的小擒拿手。
两人并肩站着,身形很稳,手臂上动作也不大,站得稍远的长辈们其实都没发现,哥俩已经打起来了。只有站的最近的小表弟将眼睛瞪得极大,一脸好奇地盯着穆红裳和穆铁衣微微翻飞的手。
孩子们的笑闹,当然瞒不过安国公,他微微一笑,却也没去管。不过是闹着玩而已,不过几招,穆铁衣就妥协放弃了,被自家小妹一把揪住,拽着袖子弯下腰,与自己的妹妹一起跟小表弟说话。
第47章 拜寿
父王还没用过早膳,承恩郡王妃问道:辰时怕是拜寿的客人就要上门了,父母大人先用早膳可好?
礼亲王妃没有第一时间答话,反而转头去看穆红裳和穆铁衣:铁衣和红裳用过早饭了吗?要不要跟外祖父母再一起用些?
闻鸡起舞的武将家娃一起乖巧点头,笑眯眯地答道:用过了,谢谢外祖母惦记。
穆家孩子一向起得早,早起要随着师父上早课,普通人家的孩子们刚刚起身的时辰,武将家的一群娃已经做完早课开始吃早膳了。因此来拜寿虽然出门非常早,对于穆红裳和穆铁衣来说,也就是按照平时的时辰起身就好。
既然如此,承恩郡王妃笑道:那不如让孩子们一起玩,他们表兄弟姐妹一向少见,让家里的孩子们陪陪红裳和铁衣。
大哥大嫂不用忙着张罗,安国公穆承毅笑着开口:今日家中客人多,本来就忙碌,我们是来给爹娘拜寿的,怎能添乱。让铁衣陪着他妹妹就好,大哥大嫂不用操心。
安国公这话说得倒也没错,辰时一过,拜寿的人将陆续上门,许多人都是拖儿带女的举家前来,礼亲王家里的孙辈也是不得闲的,朝中权贵家里的少爷小姐们到访,总得有人陪。
按理说,安国公一家子作为女儿女婿,是需要帮着礼亲王府迎客陪客的,但礼亲王府并不敢安排穆家人出面陪客也就罢了,他们一家子过来拜寿,还需要礼亲王府安排人作陪可就太添麻烦了,客气至此,也真的不像一家人。
见安国公夫妻态度如此,礼亲王一家子倒也没坚持,礼亲王妃点点头,开口吩咐自己的大儿媳:如此也好,辰时客人陆续才到,距离开宴可还早着呢,让阿萝一家子先去休息休息,孩子们早上起得早,再睡会儿也无妨。
承恩郡王夫妻两个答应着一齐站了起来,看样子是要夫妻两个一齐亲自送安国公一家子去客院的架势,礼亲王妃见状并没有阻止,反而又絮絮叨叨地多嘱咐了两句:茶水点心要上点儿心,留几个机灵的丫鬟伺候着,还有,孩子们零嘴儿别缺了。
母亲放心,承恩郡王妃点头答应:大厨房一早就备下二十四色点心,等下就送去阿萝妹妹院子。铁衣和红裳少来,也不知道这俩孩子喜欢什么口味,各样点心都备上些。
母亲,穆红裳的表姐,承恩郡王尚未嫁人的嫡次女又赶忙开口补充:今年的桂花好,前些日子我采了不少腌起来了,昨晚上就吩咐人做桂花甜汤,刚好给表哥和表妹尝尝。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