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儿如实道:回天后,就妾一人。
    武后轻笑,看来,还不算愚笨。说完,她并没有让婉儿起身的意思,抬眼看向身侧陪侍的女官裴氏,把人带上来吧。
    诺。
    裴氏领命,走出贞观殿不久,便引了一名民妇进来。
    民妇郑氏,拜见天后。民妇的声音温和,足以让婉儿忍不住转过脸来。
    是阿娘!
    婉儿已经数月未见阿娘,现下瞧见阿娘,只觉她清减了不少。心头酸涩,却不敢在天后面前失仪,只得咬住下唇,忍下那一声阿娘。
    武后将婉儿的举动看得清清楚楚,笑道:见到阿娘,怎的不喊一声?
    婉儿恭敬叩拜,未得天后允准,妾不敢失礼。
    武后随便拿了本折子起来,信手翻阅,本宫准你们母女相聚片刻。
    谢天后!婉儿的声音轻颤,得了旨意后,终是忍不住张臂拥住了母亲,久违地唤了一句,阿娘。
    郑氏已是热泪盈眶,却还是先帮女儿拭去眼泪,婉儿不哭不哭声音温柔,声声戳心。
    武后眉角微跳,倒也不打断她们两个母女情深。她抬眼看向裴氏,裴氏心领神会地再次退出殿去,没过多久便端着一个红漆盒子走了进来。
    婉儿觉察殿中气氛有变,不敢再与母亲多言,当下擦干净了眼泪,与郑氏一样,恭敬地跪在武后面前,不发一言。
    说完了?武后淡声问道。
    婉儿垂眸,准备聆听圣训。
    知道今日为何宣你们至此么?武后徐徐问完,提起朱笔,在折子上批注了几句,便合上了折子,放到了一旁。
    郑氏忧心忡忡,握紧了婉儿的手。
    婉儿认真答道:还请天后示下。
    本宫命你伴读太平,意在公主功课精进。武后搁下朱笔,直勾勾地盯着婉儿,你倒是厉害,公主功课确有进步,可骄纵心性不减反增,你说本宫该赏你还是该罚你?
    婉儿坦然抬眼,对上了武后的眸子,妾该罚。
    武后饶有深意地道:哦?
    一,未能规劝公主修身养性,妾之过也;二,无端招惹太子垂青,妾大过也。婉儿说完,对着武后再拜,三,妾怕死,是以蛊惑公主护之,妾最大过也。
    武后眸底闪过一抹狐疑,你竟怕死?
    妾怕。婉儿干脆回答,郑氏吓得紧了紧她的手,单只听这三罪,哪个都是可以重罚的。
    武后没有说话,似是等待婉儿把话说完。
    婉儿眸光坦荡无邪,甚至多了一丝热烈的光芒,妾怕有辱家门,空学十余载,未能学以致用,沦为庸才,年少而终。
    妾怕阿娘年岁愈高,他年不能侍奉膝下,累她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为不孝。她的声音掷地有声,虽然命如草芥,浑身上下却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傲意。
    武后安静地看着她,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上官仪垂首认罪的那一幕。上官婉儿虽是女子,却继承了上官家的脊梁,调、教数年,必见风骨。她忽然有些理解太平,为何对这小小才人如此袒护?非要凭一己之力,驯服这匹倔强的狮子骢。
    郑氏窥看武后的脸色越发地严肃,担心女儿触怒武后,连忙叩首。
    可是,她还来不及把那些话说出口,武后便先开了口,裴氏。
    裴氏走至婉儿身前,屈膝将红漆盒子打开,把里面的镶金玉佩亮在了婉儿眼前。
    伶牙俐齿,倒还算有自知之明。武后斜觑婉儿,本宫念及上官氏只剩你这点血脉,再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
    婉儿的余光已经瞥见那裴氏腰间也悬着这样一块玉佩。
    这次武后没有说选择是什么,婉儿却已经了然。她深吸了一口气,侧脸看了看母亲。
    郑氏在掖庭辛苦教她那么多年,并不想让她做个寻常百姓,可若成了武后之人,世人皆知武后的手段,也不知会有多少毒辣事情沾染婉儿的双手。
    阿娘,这是我自己选的路。
    没想到这辈子伴读太平的岁月竟这般短,武后因为太子之事既然对她生了罅隙,这一天便是迟早之事。
    出宫是死路,这是她一早就明白的。
    婉儿双手接过玉佩,恭敬地高举过头,妾选这条路。
    郑氏心疼地看着自己的女儿,眼泪只能噙在眼眶之中,不断打转。
    你想好了?武后再问。
    婉儿坚定答道:上官家不止男儿,妾也姓上官。
    好一个,妾也姓上官。武后语意深沉,裴氏,带郑氏下去。
    郑氏不舍婉儿,下意识紧了紧婉儿的手。
    婉儿抽手,轻拍母亲手背,只要她做得好,武后就算拿母亲为质,她与母亲皆可活。
    郑氏,走吧。裴氏端声轻唤。
    郑氏再拜,跟着裴氏退出了贞观殿。
    回去吧。武后打开一本新折子,没有再看婉儿。
    婉儿愕然,回公主那边?
    武后嘴角扬笑,笑意并没有温度,你想留下,要拿出更多的诚意。
    诺。
    婉儿往殿外走了几步,回头望向此殿匾额贞观。
    那是太宗皇帝的年号,也是武后从年少时燃起的初心。太宗盛名在外,即便也曾手段毒辣,杀兄逼父,可青史之上,是他有意装点也好,是他勤政搏名也罢,他明君之名已成。成王败寇,那是太宗之道,从谏如流,这是太宗之术。
    每位帝王的道与术,皆是自修。武后难在女儿身,是以术需强于道,她只有够狠,才能恫吓住环伺之人。
    若是太平呢?
    婉儿不得不往这边想。她出身上官氏,当年因废后之谈落魄至此,武后不留她,反倒让她回到太平身边,以婉儿的敏锐,她已经嗅到了武后野心的味道。
    上辈子的太平至情至性,虽说也曾染指权势,却从未认真修过自己的道术。让太平意识到危险,沉下心修自己的道术,这才是武后给她的真正任务。
    既然可以蛊惑公主,自然能够引导公主。
    婉儿握紧玉佩,望向前路,若有所思。
    春夏撑伞给她遮住烈焰,小声问询,才人,你没事吧?
    无碍。婉儿温和地对着春夏笑笑,回去了。
    与此同时,太平来到李治所在的徽猷殿,入殿探视父皇。
    李治头风难受,此时饮了汤药,正在休养。
    太平走至李治榻前,尚未行礼,便瞧见李治对着她招招手,太平,过来。
    诺。太平坐到李治身边,关切问道,父皇可是难受得紧?儿帮父皇揉揉。说着,便温柔地贴上李治的额角,轻揉了起来。
    李治舒眉笑道:朕有太平,实乃幸事。
    能做父皇的女儿,也是儿之幸事。太平深情答话,往李治身边挪了挪,父皇要早些好起来,儿还等着父皇亲自指点马球。
    李治笑问道:太平会打马球了?
    太平点头,儿学了一阵。
    李治握住太平的手,等父皇好些,便去马球场看看我儿英姿。
    那父皇要快些好起来!太平激动地道。
    李治拍了拍太平的手背,忽然皱眉问道:有一事,父皇已经想问你许久了。
    太平敬声道:父皇请问,儿定知无不言。
    李治看了一眼边上的内侍,内侍们知趣地退出了寝殿。
    陈七是你阿娘让你抓的,还是你自己抓的?
    陈七?
    太平歪头,似是想不起这人是谁。
    李治提醒,就是伺候你不周,累你坠湖的内侍陈七。
    陈七不是死了么?太平反问道。
    李治忍话,看太平这天真的样子,只怕真是误打误撞。
    以后再游湖,下船时可要小心些。李治爱怜地拍拍太平的后脑,父皇乏了,想歇一会儿。
    儿告退。太平起身对着李治一拜,退出了寝殿。
    沿着宫阶走了几步,太平忽然站定了。
    殿下?身边打伞的宫婢担心公主不适,可是哪里不适?
    太平没有应话,只是回头看了一眼高耸的宫檐,果然是层层叠叠,以为揭开一瓦便可窥见殿中情景,却发现瓦下还有瓦。
    果然是她天真了。
    那则言说太子生母的流言,风起于深宫,都以为是内侍多嘴胡诌,可惯居深宫多年的管事公公怎会不懂人言可畏四个字?东宫内臣若早知流言,岂会只在宫苑流传,为了太子权益,只怕早就渲染天下,人人皆知。近年来,太子与武后罅隙日深,在这个时候流言传出,无疑是在烈火上添了一勺烈酒,只会让太子与武后更恶彼此。
    所谓杀人诛心,不外如是。
    天子风疾多年,虽说多数日子都在后宫静养,也不至于流言半句未闻。遑论天子便是这流言的主角,于情于理也该下令封口。
    父皇却是最后一人知晓此事。
    要么是阿娘掩得严,要么就是父皇藏得深。
    太平陡觉一股寒意直袭心头,方才父皇问她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太平终是明白。
    这是一盘棋,一盘父皇与阿娘对弈多年的棋。
    父皇势单力孤时,阿娘为援,同时也是父皇的刀,为父皇破开世家这层障,那是世人所见的夫妻同心;父皇风疾发作,多年难理朝政,眼看无法控制阿娘这把刀,便索性扶植另外一把刀出来,那便是太子哥哥,那便是宫人皆知的母子不和。
    天子与妻姐那些艳事,阿娘要强肯定不会走漏风声,所以究其根源,只能是天子放出的消息。
    此事,阿娘不可能不知道。
    太平意识到这点后,突然明白了这次东幸的意义。
    天子摆下的棋局,武后选择避而不战,太子便可趁势收拾武后在长安的势力,武后若是迎战,必是两败俱伤,得益者只有天子。
    他明明是持刀者,却藏得如此之深。
    太平冷笑,这便是父皇的术,当年隐在人后,看兄长们斗个你死我活,最后位登九五,君临天下。
    这一回,她终是清醒,皇家只有利益,根本容不下情真二字。
    不入地狱,如何成佛?
    太平合上双眸,深吸了一口气,待再睁开眼时,她眸底多了一抹冷意,喃声道:该走了。
    第25章 展翅
    太平在紫微城的宫苑名唤流杯, 走过徽猷门往东行上两炷香的脚程,便是流杯殿的宫门。入了宫门,左右各有一阁,穿过空庭, 便是流杯殿的正殿所在。
    太平入住紫微城的第一日, 之所以选中此处,除却有阁楼可以登高赏月外, 还因为这处庭院的西北角, 植有一棵梨花树。现下梨花花期已过,树木苍翠, 明年春来,定能开满枝头,只须微风徐来,梨花便可纷落, 如雪似絮。
    太平想, 若能在洛阳住到那时, 她便可以跟婉儿一起收集梨花瓣,碾碎为笺。就像上辈子年少时,她侧目顾盼梨花下的婉儿, 眉目如画, 身姿亦如画。
    贞观殿离此处有些距离, 是以太平先回到流杯殿。
    婉儿还没回来?太平不敢流露太多关切, 入殿坐定后,喝了两口绿豆露,才故作慵懒地问道。
    宫婢回道:回殿下,才人尚未回来。
    哦。太平起身,走至殿门前, 抬眼看了看左边的阁楼,那儿高,也许可以看见婉儿回来的身影。想到这里,太平微微提裙,径直走向了阁楼。
    宫婢连忙跟紧太平,楼阁有三层之高,空间却并不大。太平走至栏边,凭栏远望,附近宫阙尽收眼底。她下意识地望向西北方,那是贞观殿的所在。父皇在徽猷殿静养,平日政务都是阿娘在贞观殿处理,今日婉儿一定去了那儿。
    贞观殿瑞兽傲立殿头,斗拱飞檐,若凰鸟张开双翼,似乎随时可以冲上云霄。
    太平心间微烫,经年之后,她的阿娘会成为当世第一位女皇,她的婉儿会站在百官之前,朗声宣读登基诏书,成为后世称赞的巾帼宰相。
    太平轻笑,她永远记得那时候的婉儿是怎样的意气风发。虽说不是真正的宰相,却已有宰相之风。她身着浅绯色的官服,与百官一样,戴上了乌纱,腰间悬挂了银鱼袋,即便身形不如朝臣伟岸,可她只要站在那儿,太平的视线中便只剩下了她一个。
    太平微微低头,哑然失笑,视线中出现了执伞抬眼的婉儿。
    太平的笑容如阳光一样灿烂,那袭红黄间裙鲜艳地印入了婉儿的心间。
    婉儿确实看了她许久,大唐最耀眼的公主太平,生得娇媚动人,像是大唐最艳丽的牡丹,可以轻而易举地俘获世人的目光。
    片刻之前,太平沐在阳光之下,极目远眺,灿烂的日光勾勒出她挺翘的鼻梁,在她身上渲出了一抹熠熠光芒。
    这样的姑娘,如何不夺目?婉儿一霎失神,陷在了太平的明媚之中。
    才人春夏小声提醒。
    婉儿回神,从她手中接过纸伞,你先进殿,我一会儿便来。
    诺。春夏领命退下。
    婉儿抬眼,恰好撞上了太平投来的目光。好像一把阳光洒碎在心湖上,又暖又烫。
    那一瞬,她意识到太平是不是重生,已经不重要了。
    上辈子她爱她入骨,这辈子再与她相遇,也是爱她入骨。她的心,不论多少世,只容得下高阁上的那个小公主,也只许那个小公主携着暖阳闯入她的心扉。
    太平莞尔下望,此处风景甚好,婉儿可愿陪我赏一会儿?
    诺。婉儿答得干脆,垂眸之时,悄觉双颊暖了不少。
    婉儿走至阁下,将纸伞递给了边上的宫人,沿着楼梯一步一步走上阁楼。
    太平回眸看向梯口,嘴角含笑。虽说现下只是阁楼楼梯,可太平相信,总有一日,她会端然站在含元殿前,看着婉儿盛装踩着宫阶走至她的身边,如此时一样。
    她忍不住笑出声来,婉儿眸有疑光,看了看太平。
    太平忍笑伸手,来!
    婉儿迟疑了一下,太平哪容她迟疑,当下往前一伸,把她牵得牢牢地,一起并肩站在栏边。
    婉儿你看那边太平指向贞观殿的飞檐,像不像随时可以腾空而去的凤凰?
    婉儿听出了太平的言外之意,低声问道:殿下想飞么?
    太平侧脸看她,笑意依旧,语气却出奇地坚定,想。
    婉儿怔怔地看着太平的脸,果然,这辈子的太平比上辈子的太平成熟得太早,兴许是武后早就选择了她吧。
    在她还没有重生之前,这个大唐的历史轨迹,已经不一样了。
    当意识到了这点,婉儿垂首,请殿下先松手。
    太平本不情愿,可念及阿娘的提醒,她只能松开手。
    婉儿往后退了一步,往后一瞥,都退下。
    诺。随侍的宫人们听令退出了阁楼,候在了阁楼下。
    婉儿骤然跪地,将武后送的玉佩捧在双手中,呈给太平看,天后有令,妾要做殿下的引路人。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禁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流鸢长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流鸢长凝并收藏禁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