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太后便屏退了身边的人,笑道:“今日我来,确实是有一点事,便是上回提过的和皇帝立后的那桩事体有关。”
太妃没说话。兰太后继续笑说:“上回您这里商量过后,回去这些时日,我便一直照着您的意思物色人选,这里有个名单,您过目,替我掌掌。”说着取出一份名册,呈了上去。不料太妃却没接,自顾靠在背后的一副软垫上,道:“给我看甚?你相中了哪家,说便是。”
兰太后收起名册赔笑道:“那我便说了。我仔细比对,最后相中了一位,品性贞静,容貌端庄,家世家风,无可挑剔,总之,德言工容,没一处可叫人挑的。唯一就是——”
她一顿,“就是年岁比皇帝略长些,今年十八岁。不过,陛下那样的心性,您也知道,皇后稳重懂事些,于皇帝也是好事。”
敦懿太皇太妃斜靠于榻,问:“是哪家的女儿?”
兰太后上去一步,坐到近旁,替她捶着腿,觑着她的面道:“不是别人,恰好是我兄弟兰荣的女儿。我之所以最后如此定夺,也是有考虑的,那便是皇帝和他表姐从小相识,感情笃好,往后帝后同心,于后宫,于我大魏,都是莫大的裨益。自然了,这只是我这边的考量,皇帝立后非一般之事,须再三郑重,所以今晚特意过问。”
太妃靠着半闭了眼,片刻后道:“天家事无小事。不过,你是皇帝的亲母太后,便是天家也讲人伦,立后之事,自然是你自己做主。你又看好了的,只要是对大魏有好处,对皇帝有助力,我有什么不可的地方?”
兰太后早就想好要立自己的侄女为后,又担心会受到阻力。敦懿宫里的这位,虽不是明帝的亲母,却被明帝奉若亲母,说话自然也是有些分量的,是她盘算中的重要助力。此刻得她如此发话,心中欣喜,陪着又坐片刻,见太妃面露倦色,便告退,临走前道:“那么事情就这么定了?过两日便是朝议,贤王和方清他们都在,到时候,我知会他们,叫礼部把事情做起来!”
太妃不言,仿佛睡着,兰太后便退出敦懿宫,回到自己的寝宫,思虑着心中之事,恨不得朝议快些到来才好。
她已得到消息,摄政王结束了南巡,如今正在回京的路上了,下月归来。
儿子立后一事,她已下定了决心,不容许任何的旁人插手。与其再耽误下去夜长梦多万一横生意外,不如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定下。如此,等他回了,即便存有异议也不能伸手了,除非他是要公然和皇帝的母家撕破脸。真若那样做,意味着什么,他自己应当也是有数。
兰太后正越想越是兴奋,忽然宫人传话,道皇帝陛下来了,兰太后抬起头,就看见儿子走了进来。
兰太后坐着,等儿子上来,朝自己行了礼,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
儿子身上还穿着朝服,想是刚从御书房回来,正想问他累不累,便听他开口问道:“母后又去敦懿宫了?做什么?”
兰太后听他口吻略冲,笑意消失,道:“怎的如此和我说话?”
束戬先前已是有所耳闻,三皇叔出京后,太后暗中似忙起了给自己立后的事。一开始太后那边的口风极紧,什么消息都无,他不知她到底相中了何人,加上三皇叔走后,他每天的事情骤增,一时间也顾不上。上月,他留意到太后曾数次召兰荣的女儿入宫,心中便开始怀疑,太后应当就是相中了她。
他的那位表姐,年纪比他大了好几岁,容貌才情皆为普通不说,上回入宫,他也撞见了,唯唯诺诺,如同太后跟前的应声虫。
皇帝立后的标准,不是他个人的喜好,束戬自然早就知道这个道理。但他根本无法想象,若是这位表姐被立为皇后,自己和她结成夫妻的景象。他极是抵触,但这种事,他也没法和别的任何人讲,眼见太后最近一天天地往敦懿宫跑,暗中焦心,亟盼三皇叔能早些回来,如此,自己也算是有个主心骨。他暗中给如今还在南巡路上的三皇叔去了一封信,道太后似乎要立兰家女儿为后,请求他务必帮自己发声,制止太后的意图。算着时日,三皇叔的回信应该也快到了。他在焦急等待中,今日晚间,才在御书房里忙完事,就收到耳报,太后又去了敦懿宫,且今晚待得比平常要久,出来之时,神色喜悦。
直觉令束戬深觉不妙,实在忍不下去了,转到太后宫中,开口便直接发问。听到兰太后的语气带着责备,便朝自己的母亲行了一个告罪之礼:“敢问母后,方才去往敦懿宫,所为何事?”
兰太后脸上方又露出笑容,示意儿子靠近些,见他不动,微微咳了一声,“无事,不过是伺候用饭,又说了几句闲话而已。听说最近狄人又在大赫八部起事,打起了仗?戬儿你很是操心吧,母后瞧你脸都瘦了。你饿不饿,母后这就叫人给你上些吃食,正好,咱们母子也许久没一道用饭了——”
她转脸呼人备膳,束戬道自己方才在御书房那边吃过,盯了她一眼,告退而出,心事重重地回了寝宫。
几名贴身服侍的太监和宫女迎他入内,为他更衣。解了衣带,脱外袍时,束戬忽然留意到跟前那个替他捧衣的宫女脸生。原本做这事的,是另外一个。他问了一声,得知那宫女今日被太后叫走了,道另外有用,重新派了人来替补。
从去年开始,他宫里的宫女,那些头面但凡生得齐整些的,陆陆续续,后来皆是不见了人。起初他也没在意,渐渐觉察后,知是兰太后的意思,心中虽觉不悦,却也忍了下去,他的心思,也不在这个上头。
今日又被叫走了的那个小宫女,原先是在他御书房那边伺候的,他本也没留意,是上个月,他无意获悉,她竟是雁门人氏,当时他就想到了三皇婶,看那小宫女便觉顺眼,于是将人换到了寝宫,回来后,有时会和她闲谈几句,问些关于雁门的事。
他没有想到,就这,兰太后竟也伸手,把人给弄走了。
束戬勃然大怒,挥臂将刚脱下的朝衣一把掷在了地上,转身大步而出。周围的太监和宫女惊惧,纷纷跪地。
束戬冲到了寝宫的门口,一个太监正疾步奔入,撞见他怒气冲冲地出来,急忙避让到一旁,禀道:“陛下!摄政王殿下的信到了!”说完双手呈上。
束戬最近天天都在焦急盼信,闻言眼睛一亮,急忙止了步,接过信,返身入内,立刻拆开。但等他读完了信,大失所望。
他的三皇叔回信说,他已启程踏上归途,下月能到。关于束戬来信提及的事,安慰他,让他稍安勿躁,更勿和太后等人冲突。最后他叫束戬放心,说等他回来之后,详细再议。
束戬原本以为三皇叔会给他一个明确的表态,那就是反对立兰荣的女儿为后,如此,自己便就有了底气能和太后抗争。他没有想到,三皇叔的口气竟也模棱两可,只在信里叫自己放心。
他如何能放得下心?
束戬愣怔了起来。
去年秋的护国寺里,他愚昧无知,在根本不知女将军到底是何许人时,口出妄言,加以诋毁。三皇叔和他讲,他娶女将军,是为大魏之计。
三皇叔便是如此的一个人。他自己的婚姻如此,如今轮到皇帝了,倘若三皇叔也认定自己娶兰家之女有利朝廷,他一定会迫自己点头。
束戬心中一阵绝望。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又想到了女将军。
他记得清清楚楚,四月间,他送三皇叔和她出京,她答应过他,和他切磋武功。当时他满心以为这趟南巡过后,她就会和三皇叔一道回来,却没有想到,原来她到了钱塘探过庄氏太皇太妃之后,人便直接走了,回往雁门,如今又去了八部作战。
今夜或是情绪低落的缘故,当他此刻再想到当日送别的一幕,忽然倍感失落。
他终于明白了,三皇婶当时应他的话,为何说的是“若有机会和他切磋”,而不是“这趟回来和他切磋”,可见她的计划,是早就定好了的。
三皇婶不和他讲便罢,毕竟和他交情有限。但三皇叔必然是知道的。他竟也将事情瞒了自己,令他完全蒙在鼓里。是直到八部战事消息送入长安,他方知晓她已回往雁门。
束戬心中有种遭到了他最信任的人欺瞒的淡淡伤感。诸多的情绪涌上心头,他生平头一回,一夜无眠,辗转反侧。
隔日朝廷大议。最近的朝会,讲的最多的,无非是八部的战事。恰好昨夜新送到了一道最新的战报,道那支由长宁将军统领的轻骑军队插入幽州腹地,从北线顺利抵达了枫叶城,如今正在全力援战。
大臣们无不喜笑颜开,当中的迎奉之辈纷纷上言,说一些北线旗开得胜仰赖皇帝和摄政王的英明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朝会散后,贤王等人又随少帝转至西阁。
摄政王出京后的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每回朝会散后,少帝必会再召机要大臣聚到此处议事。一切都和摄政王在时一样,按部就班,少帝也极是勤勉,事必躬亲。但今日,他仿佛心不在焉,面色倦怠,贤王体谅他毕竟年少,连着几个月如此,怕是太过辛苦,议了几件重要的事,便提议散了。少帝一句话也无,起身离去。
送走少帝,贤王和方清正也要去,来了一个太后宫中的人,道太后有请。二人不知何事,但太后发了话,急忙赶去。到了,向座上的太后见礼。太后命人赐座,先是笑吟吟地慰问,道这半年来,仰仗二人辅佐皇帝。二人自谦辞谢。一番客套过后,便听太后说道:“二位一个是宗老,一个是朝廷的肱骨,今日将你二人请来,是有一事,要交待去办。”
贤王和方清起身,应道:“太后请讲。”
兰太后说:“便是关于皇帝的立后之事。陛下年已十四,事关国体,须尽早立定皇后。本宫再三斟酌,择选出了最佳之人,便是兰荣之女——”
她看着面前的贤王和方清,略略一顿,再次开口,已是加重了语气:“兰荣之女,德言容工,皆为上佳,是本宫谨慎考察过的,乃大魏皇后的不二人选!此事也绝非本宫一人之言,敦懿太皇太妃亦赞许有加。事便如此定下吧,你二人回去,知照礼部,命立刻着手操办,昭告天下。”
兰太后的语气坚决,搬出了敦懿宫里的那位老圣母,择选的又是兰家之女,兰荣乃少帝的嫡亲舅父,系亲上作亲。
撇去这些不说,仅就择选兰家女儿为后这件事本身,确实也谈不上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兰荣如今是朝廷重臣,品德才干,有口皆碑,兰家声望一向极好。
是故,方清虽觉事情仓促了些,也不敢贸然开口说话,只瞧向身旁的贤王。
贤王应道:“太后所言极是,确实该为陛下考虑立后一事。只是也不必操之过急,如今八部起了战事,朝廷上下极是关注,并非立后良机。不如等战事过后,前线奏凯,到时再行商议,犹如喜上加喜,岂不更好?”
太后面上笑意消失,淡淡道:“此事和前线起战有何干系?本宫也非即刻大婚的意思,不过是叫礼部先行定下人选罢了!”
贤王复道:“太后所言有理。不过,立后一项,太后方才也说了,事关国体,兹事体大,以臣之见,还是等摄政王殿下归来之后,再行议定,应当更为妥当。”
太后脸色骤变,声若尖锥,“此事,敦懿太皇太妃都是点了头的!何况,我身为太后,皇帝的亲母,替儿子立后,难道我自己也做不了主?莫非是看我孤儿寡母,欺无人主事!”说完高声道:“召胡博珉!”
礼部尚书方才便被兰太后提早召到了,此刻匆匆入内,听得太后吩咐,要他立刻下去操办。
辅政二人,方清没说话,但贤王显然反对,何况,上头还有一个没回来的摄政王。他不敢应是,也不敢不应,低头迟疑着时,只见贤王上去一步,又道:“太后息怒。老臣怎敢担当如此的罪名。是摄政王出京前,委任老臣辅政,老臣便只能斗胆进言。此事确实不好操之过急。固然是太后做主,但又何妨等摄政王归来再行礼仪。实在是兹事体大,若流于草率,于陛下,于兰家之女,皆为不敬。”
贤王的语气绝无咄咄逼人之意,但他的态度却极是明显,那便是坚决反对此刻便将事情定下。
兰太后没想到这宗室老儿,平日不声不响,今日竟会出头至此地步,意外之余,怒不可遏,待要拍案而起,命礼部尚书照着己意立刻执行,然终究还是底气不足,知如今的这个朝廷并非是自己能够一手操纵的,终于强忍怒气,咬牙盯着贤王,冷冷道:“你言下之意,摄政王若不点头,我这个寡妇,便就不能替我的皇儿立后了?”
她话音才落,对面的殿门被人猛地一把推开,发出咣当一声巨响。众人闻声转头,见竟是少帝来了。他大步闯入,大声说道:“母后!摄政王便是点了头,这件事,朕也绝不答应!”
贤王转身拜见。那方清和胡博珉见正主自己来了,还如此发话,终于不用自己被逼着表态了——须知,若不赞同,那就是公然开罪兰荣。毕竟,兰荣是少帝的亲舅父,少帝平日和兰荣也颇为亲近。他们又不是贤王这样的皇室宗老,这层关系多少还是叫人有几分忌惮。此刻见状,暗中长长松了口气,急忙跟着上去拜见。
兰太后的面容上阴云密布。儿子停在她的面前,昂首怒目,这是丝毫也不给她留颜面的意思了。她勉强定住心神,维持着风度,说了句退下下回再议。待人走了,跟前只剩母子,再也控制不住心底燃起的熊熊怒火,抬掌重重拍了几下坐案。手腕戴的一只玉镯砸碎,分崩成了几截,跌落在地。
她的双目圆睁,鼻翼张翕,浑身发抖,又霍然而起,径直走到束戬的面前,扬手,“啪”的一声,一掌重重扇在了儿子的脸上。
“你这不孝的东西!我生养你,你竟敢当众如此忤逆于我!这件事不是我一个人的定夺!敦懿太皇太妃也是点了头的!你莫仗人处处和我作对。我告诉你,你的婚事,这个天下,只有我能做主!兰家德厚位重,除了兰家之女,无人可担后位!便是摄政王,他一个外人,他也管不到你的婚事!”
束戬捂住脸,片刻后,慢慢地放下了手。太后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指上戴的一只戒指,方才竟刮到了他的面颊。一道血丝,缓缓地渗了出来。
兰太后顿时又慌了,急忙上去,伸手要摸儿子的脸,却见他退了一步,目中若有怒火闪烁,又咬着牙,嘶着声,一字一字地道:“你爱给谁立后,给谁立去!这个皇帝,我是当得够够的了!”说罢猛地转头,大步地疾奔去了。
兰太后喊着戬儿追了几步,待到宫门之外,早不见他身影了,急忙叫人追去看他去了哪里。片刻后,宫人回来,说皇帝陛下回了寝宫。兰太后稍稍松了口气。
方才盛怒之下,失控竟打了儿子,还不慎刮花他脸,此刻气头过后,兰太后也是懊悔。只是想到事情进展不顺,自己竟然压不下贤王,儿子更那样当众叫她下不来台,心里又是恼恨无比。她觉脑袋嗡嗡地响,仿佛有一窝蜂子在飞,被身边的人扶着进来,坐着发呆片刻,又打发人去儿子寝宫看究竟,得知皇帝安静无事,脸上的伤也已处置过了,并无大碍,这才稍稍放了心,打发心腹暗中出宫,去给兰家递个话。
她的兄弟兰荣上月去了几百里外的皇陵,监督修缮一事,如今人还没回来。
这夜兰太后头疼了一晚上,宫人替她揉也没用。次日一早,天没亮,她打起精神起身,亲自去往儿子的寝宫,想好言劝说一番。到了,寝殿的门还闭着,宫人说,皇帝昨晚睡前说,今早的朝会不去了,叫大臣自己理事,他要睡晚些,没他的召唤,不许任何人入内打扰。
太后本正担心他脸上的伤痕被大臣瞧见,万一传出去,说是自己的所为,怕是不妥。求之不得。便吩咐人在外好生守着,若是皇帝起了,来叫自己,随后回宫坐等。左等右等,等到晌午,不知道打发人去问了多少遍,皇帝一直没有起身,未免也不放心了,于是又亲自过去,叩门喊人,没有回应,便推门,叫人在外,自己入内,走到了儿子的床榻之前。
隔着一道帐幔,兰太后隐隐瞧见儿子侧卧的身影,一动不动,想是仍在负气,便重重地咳了一声,说:“戬儿,母后错了,昨日才打了你,母后便就后悔了。你是母后的儿子,我怎会存了对你不好的心?这回的婚事,我全是为你着想!将来待你亲政,谁才会死心塌效忠于你,做你助力?你难道还不明白吗?”
太后说完,皇帝仍无半点反应,太后便开了帐幔,走了进去,一边靠近床榻,一边哄道:“你是不是怪母后把那宫女给叫走?是母后的错。你若是喜欢,母后这就把人送回来,叫她服侍于你——”
太后一边说,一边伸手,慢慢掀起蒙住了皇帝头脸的被角,突然,那手顿住,眼睛瞪得滚圆,整个人定住。
稍顷,等候在外的宫人,听到里面发出了一道撕心裂肺般的嚎叫之声:“来人——”
那声音是太后所发。
众人慌忙奔入,被眼前的所见惊呆。
龙床上哪里有少帝的身影。不过是被下塞起来的一团靠枕和衣物而已。太后一手撑着床柱,勉强站立,脸色惨白,另手不住地发抖,“快!去找皇帝——”气急攻心之下,人一头栽地,晕了过去。
第67章
束慎徽是在事发之后的第七天于归途中收到的消息。震惊之余,心急如焚,抛下了大队人马,自己轻骑紧赶回京。两日后,第九天,他在沿途的驿站更换马匹整休,遇到了从长安出发赶来寻他的陈伦。
陈伦告诉他,少帝失踪起初,兰太后连贤王也瞒着,只说少帝身体不适,暂罢朝会,她自己派人暗中到处去找,找遍皇宫,又找皇城。但皇城何其巨大,人口百万,一时之间如何能找的到。始终没有皇帝的下落,更不见他自己归来,是到了第二天的晚间,知是压不下去了,恐慌无比,不得已才求助贤王。查明,应是那夜少帝潜出寝宫,藏进每日一早集中送出宫的运秽桶的车里,没有惊动任何人,也没叫宫卫入眼,一个人顺利地混了出去。
皇帝出宫,失了踪迹,身边又无人伴驾,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故。贤王当时震动无比,一边继续死死地压着消息,一边立刻派遣亲信,扩大秘密寻找的范围。除了长安城的内外,又想到少帝也有可能是出京去找摄政王,便派陈伦上了路。
“殿下也勿过于担忧,陛下只身一人,自幼也未出过皇城,想来不至于走得太远。说不定微臣出来的这些天,已是寻到了,或者陛下自己想通回了宫——”
陈伦见摄政王面容紧绷,怕他过于忧心,讲完了长安皇宫里的情况,又开口安慰,却见他一言不发,大步走出驿舍,翻身上马,知他是要继续赶路,急忙也追了上去。
剩下的这段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终于,在九月的这一日,一行人入了长安。
这个时候,距少帝失踪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束慎徽带着满身的风尘,径直入宫。等待他的,是忧心忡忡的贤王和方清等少数几个知晓了内情的大臣。而少帝束戬,从那日失踪后,竟如石沉大海,至今仍是没有任何有关他下落的消息。宫中噤声,至于对外,说少帝罹患了染人的疾病,不宜外出。
眼见过了这么久,皇帝还是没有痊愈露脸,此前未曾有过。那些普通的大臣,有的担心焦急,有的起疑揣测,难免渐渐会有各种消息开始流传。
贤王说,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已寻遍皇城所有可能的地方,如今继续寻着长安四周的京畿之地。
原本最大的希望,是少帝奔着摄政王去。如今预想落空,只能寄希望于少帝是负气出了京,如今正在长安的附近散心。除此,也实在是想不出来,他到底还有可能会去哪里。
贤王极为自责,道是自己无能,有负摄政王出京前的嘱托,惹出了如此大的混乱,危及国体。说着,颤巍巍地向着束慎徽便要下拜谢罪。
出了事后,兰太后一病不起,内宫和朝廷两边全部压在了贤王的肩上。贤王一边继续主持朝政安抚大臣,一边要四处寻人,殚精竭虑,日夜担忧,本就上了年纪,一番折腾下来,等到束慎徽回来,人便有些支撑不住了。下拜之时,险些站立不住。束慎徽上前将人一把托起,稳稳扶住,温言安慰了一番,随即吩咐陈伦先送贤王回府休息,剩下的事,全部交给他。
贤王等人去了,他独自立在宣政殿的西阁之中,深深皱眉,正出神之际,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兰太后被左右搀扶着从病榻上挣扎起身,赶了过来。
她本极是注重仪容,平日但凡出现在人前,必定盛妆丽衣,雍容华贵,连眼神都仿佛镀过金光。然而短短不过半个多月而已,她的模样大变。她已几日食不下咽,头发蓬乱,面色惨白,眼睛通红,浮肿了起来,从进来后,嘴唇就控制不住地一直在发着抖。她仍穿着华丽的衣裳,人却似丢了神魂,只剩下一个空洞洞的躯壳。
“殿下!三弟!“
她叫了一声束慎徽,眼泪便唰地流了下来,“你总算是回来了!我日盼夜盼!你快帮我想想!你快想想!戬儿他可能是去了哪里!都怪我!我不该和他争执的!但我是为了他好,我真是一心为了他好,他怎就不肯体谅我对他的心呢——”
太后红肿的眼里流着眼泪,撒开了搀扶着她的左右,不顾体面,朝着束慎徽扑来,仿佛扑到一根救命稻草,张开她十根棍子似的手指,死死地攥着他的胳膊。她本已病得快要死了似的,此刻却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手指隔着衣袖,用极大的劲道,深深地掐入了面前这青年男子那有力的手臂之中。
“三弟,你快想!你快帮我想想!你一定要帮我找到戬儿!就当嫂子求你了!你一定——”
太妃没说话。兰太后继续笑说:“上回您这里商量过后,回去这些时日,我便一直照着您的意思物色人选,这里有个名单,您过目,替我掌掌。”说着取出一份名册,呈了上去。不料太妃却没接,自顾靠在背后的一副软垫上,道:“给我看甚?你相中了哪家,说便是。”
兰太后收起名册赔笑道:“那我便说了。我仔细比对,最后相中了一位,品性贞静,容貌端庄,家世家风,无可挑剔,总之,德言工容,没一处可叫人挑的。唯一就是——”
她一顿,“就是年岁比皇帝略长些,今年十八岁。不过,陛下那样的心性,您也知道,皇后稳重懂事些,于皇帝也是好事。”
敦懿太皇太妃斜靠于榻,问:“是哪家的女儿?”
兰太后上去一步,坐到近旁,替她捶着腿,觑着她的面道:“不是别人,恰好是我兄弟兰荣的女儿。我之所以最后如此定夺,也是有考虑的,那便是皇帝和他表姐从小相识,感情笃好,往后帝后同心,于后宫,于我大魏,都是莫大的裨益。自然了,这只是我这边的考量,皇帝立后非一般之事,须再三郑重,所以今晚特意过问。”
太妃靠着半闭了眼,片刻后道:“天家事无小事。不过,你是皇帝的亲母太后,便是天家也讲人伦,立后之事,自然是你自己做主。你又看好了的,只要是对大魏有好处,对皇帝有助力,我有什么不可的地方?”
兰太后早就想好要立自己的侄女为后,又担心会受到阻力。敦懿宫里的这位,虽不是明帝的亲母,却被明帝奉若亲母,说话自然也是有些分量的,是她盘算中的重要助力。此刻得她如此发话,心中欣喜,陪着又坐片刻,见太妃面露倦色,便告退,临走前道:“那么事情就这么定了?过两日便是朝议,贤王和方清他们都在,到时候,我知会他们,叫礼部把事情做起来!”
太妃不言,仿佛睡着,兰太后便退出敦懿宫,回到自己的寝宫,思虑着心中之事,恨不得朝议快些到来才好。
她已得到消息,摄政王结束了南巡,如今正在回京的路上了,下月归来。
儿子立后一事,她已下定了决心,不容许任何的旁人插手。与其再耽误下去夜长梦多万一横生意外,不如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定下。如此,等他回了,即便存有异议也不能伸手了,除非他是要公然和皇帝的母家撕破脸。真若那样做,意味着什么,他自己应当也是有数。
兰太后正越想越是兴奋,忽然宫人传话,道皇帝陛下来了,兰太后抬起头,就看见儿子走了进来。
兰太后坐着,等儿子上来,朝自己行了礼,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
儿子身上还穿着朝服,想是刚从御书房回来,正想问他累不累,便听他开口问道:“母后又去敦懿宫了?做什么?”
兰太后听他口吻略冲,笑意消失,道:“怎的如此和我说话?”
束戬先前已是有所耳闻,三皇叔出京后,太后暗中似忙起了给自己立后的事。一开始太后那边的口风极紧,什么消息都无,他不知她到底相中了何人,加上三皇叔走后,他每天的事情骤增,一时间也顾不上。上月,他留意到太后曾数次召兰荣的女儿入宫,心中便开始怀疑,太后应当就是相中了她。
他的那位表姐,年纪比他大了好几岁,容貌才情皆为普通不说,上回入宫,他也撞见了,唯唯诺诺,如同太后跟前的应声虫。
皇帝立后的标准,不是他个人的喜好,束戬自然早就知道这个道理。但他根本无法想象,若是这位表姐被立为皇后,自己和她结成夫妻的景象。他极是抵触,但这种事,他也没法和别的任何人讲,眼见太后最近一天天地往敦懿宫跑,暗中焦心,亟盼三皇叔能早些回来,如此,自己也算是有个主心骨。他暗中给如今还在南巡路上的三皇叔去了一封信,道太后似乎要立兰家女儿为后,请求他务必帮自己发声,制止太后的意图。算着时日,三皇叔的回信应该也快到了。他在焦急等待中,今日晚间,才在御书房里忙完事,就收到耳报,太后又去了敦懿宫,且今晚待得比平常要久,出来之时,神色喜悦。
直觉令束戬深觉不妙,实在忍不下去了,转到太后宫中,开口便直接发问。听到兰太后的语气带着责备,便朝自己的母亲行了一个告罪之礼:“敢问母后,方才去往敦懿宫,所为何事?”
兰太后脸上方又露出笑容,示意儿子靠近些,见他不动,微微咳了一声,“无事,不过是伺候用饭,又说了几句闲话而已。听说最近狄人又在大赫八部起事,打起了仗?戬儿你很是操心吧,母后瞧你脸都瘦了。你饿不饿,母后这就叫人给你上些吃食,正好,咱们母子也许久没一道用饭了——”
她转脸呼人备膳,束戬道自己方才在御书房那边吃过,盯了她一眼,告退而出,心事重重地回了寝宫。
几名贴身服侍的太监和宫女迎他入内,为他更衣。解了衣带,脱外袍时,束戬忽然留意到跟前那个替他捧衣的宫女脸生。原本做这事的,是另外一个。他问了一声,得知那宫女今日被太后叫走了,道另外有用,重新派了人来替补。
从去年开始,他宫里的宫女,那些头面但凡生得齐整些的,陆陆续续,后来皆是不见了人。起初他也没在意,渐渐觉察后,知是兰太后的意思,心中虽觉不悦,却也忍了下去,他的心思,也不在这个上头。
今日又被叫走了的那个小宫女,原先是在他御书房那边伺候的,他本也没留意,是上个月,他无意获悉,她竟是雁门人氏,当时他就想到了三皇婶,看那小宫女便觉顺眼,于是将人换到了寝宫,回来后,有时会和她闲谈几句,问些关于雁门的事。
他没有想到,就这,兰太后竟也伸手,把人给弄走了。
束戬勃然大怒,挥臂将刚脱下的朝衣一把掷在了地上,转身大步而出。周围的太监和宫女惊惧,纷纷跪地。
束戬冲到了寝宫的门口,一个太监正疾步奔入,撞见他怒气冲冲地出来,急忙避让到一旁,禀道:“陛下!摄政王殿下的信到了!”说完双手呈上。
束戬最近天天都在焦急盼信,闻言眼睛一亮,急忙止了步,接过信,返身入内,立刻拆开。但等他读完了信,大失所望。
他的三皇叔回信说,他已启程踏上归途,下月能到。关于束戬来信提及的事,安慰他,让他稍安勿躁,更勿和太后等人冲突。最后他叫束戬放心,说等他回来之后,详细再议。
束戬原本以为三皇叔会给他一个明确的表态,那就是反对立兰荣的女儿为后,如此,自己便就有了底气能和太后抗争。他没有想到,三皇叔的口气竟也模棱两可,只在信里叫自己放心。
他如何能放得下心?
束戬愣怔了起来。
去年秋的护国寺里,他愚昧无知,在根本不知女将军到底是何许人时,口出妄言,加以诋毁。三皇叔和他讲,他娶女将军,是为大魏之计。
三皇叔便是如此的一个人。他自己的婚姻如此,如今轮到皇帝了,倘若三皇叔也认定自己娶兰家之女有利朝廷,他一定会迫自己点头。
束戬心中一阵绝望。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又想到了女将军。
他记得清清楚楚,四月间,他送三皇叔和她出京,她答应过他,和他切磋武功。当时他满心以为这趟南巡过后,她就会和三皇叔一道回来,却没有想到,原来她到了钱塘探过庄氏太皇太妃之后,人便直接走了,回往雁门,如今又去了八部作战。
今夜或是情绪低落的缘故,当他此刻再想到当日送别的一幕,忽然倍感失落。
他终于明白了,三皇婶当时应他的话,为何说的是“若有机会和他切磋”,而不是“这趟回来和他切磋”,可见她的计划,是早就定好了的。
三皇婶不和他讲便罢,毕竟和他交情有限。但三皇叔必然是知道的。他竟也将事情瞒了自己,令他完全蒙在鼓里。是直到八部战事消息送入长安,他方知晓她已回往雁门。
束戬心中有种遭到了他最信任的人欺瞒的淡淡伤感。诸多的情绪涌上心头,他生平头一回,一夜无眠,辗转反侧。
隔日朝廷大议。最近的朝会,讲的最多的,无非是八部的战事。恰好昨夜新送到了一道最新的战报,道那支由长宁将军统领的轻骑军队插入幽州腹地,从北线顺利抵达了枫叶城,如今正在全力援战。
大臣们无不喜笑颜开,当中的迎奉之辈纷纷上言,说一些北线旗开得胜仰赖皇帝和摄政王的英明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朝会散后,贤王等人又随少帝转至西阁。
摄政王出京后的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每回朝会散后,少帝必会再召机要大臣聚到此处议事。一切都和摄政王在时一样,按部就班,少帝也极是勤勉,事必躬亲。但今日,他仿佛心不在焉,面色倦怠,贤王体谅他毕竟年少,连着几个月如此,怕是太过辛苦,议了几件重要的事,便提议散了。少帝一句话也无,起身离去。
送走少帝,贤王和方清正也要去,来了一个太后宫中的人,道太后有请。二人不知何事,但太后发了话,急忙赶去。到了,向座上的太后见礼。太后命人赐座,先是笑吟吟地慰问,道这半年来,仰仗二人辅佐皇帝。二人自谦辞谢。一番客套过后,便听太后说道:“二位一个是宗老,一个是朝廷的肱骨,今日将你二人请来,是有一事,要交待去办。”
贤王和方清起身,应道:“太后请讲。”
兰太后说:“便是关于皇帝的立后之事。陛下年已十四,事关国体,须尽早立定皇后。本宫再三斟酌,择选出了最佳之人,便是兰荣之女——”
她看着面前的贤王和方清,略略一顿,再次开口,已是加重了语气:“兰荣之女,德言容工,皆为上佳,是本宫谨慎考察过的,乃大魏皇后的不二人选!此事也绝非本宫一人之言,敦懿太皇太妃亦赞许有加。事便如此定下吧,你二人回去,知照礼部,命立刻着手操办,昭告天下。”
兰太后的语气坚决,搬出了敦懿宫里的那位老圣母,择选的又是兰家之女,兰荣乃少帝的嫡亲舅父,系亲上作亲。
撇去这些不说,仅就择选兰家女儿为后这件事本身,确实也谈不上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兰荣如今是朝廷重臣,品德才干,有口皆碑,兰家声望一向极好。
是故,方清虽觉事情仓促了些,也不敢贸然开口说话,只瞧向身旁的贤王。
贤王应道:“太后所言极是,确实该为陛下考虑立后一事。只是也不必操之过急,如今八部起了战事,朝廷上下极是关注,并非立后良机。不如等战事过后,前线奏凯,到时再行商议,犹如喜上加喜,岂不更好?”
太后面上笑意消失,淡淡道:“此事和前线起战有何干系?本宫也非即刻大婚的意思,不过是叫礼部先行定下人选罢了!”
贤王复道:“太后所言有理。不过,立后一项,太后方才也说了,事关国体,兹事体大,以臣之见,还是等摄政王殿下归来之后,再行议定,应当更为妥当。”
太后脸色骤变,声若尖锥,“此事,敦懿太皇太妃都是点了头的!何况,我身为太后,皇帝的亲母,替儿子立后,难道我自己也做不了主?莫非是看我孤儿寡母,欺无人主事!”说完高声道:“召胡博珉!”
礼部尚书方才便被兰太后提早召到了,此刻匆匆入内,听得太后吩咐,要他立刻下去操办。
辅政二人,方清没说话,但贤王显然反对,何况,上头还有一个没回来的摄政王。他不敢应是,也不敢不应,低头迟疑着时,只见贤王上去一步,又道:“太后息怒。老臣怎敢担当如此的罪名。是摄政王出京前,委任老臣辅政,老臣便只能斗胆进言。此事确实不好操之过急。固然是太后做主,但又何妨等摄政王归来再行礼仪。实在是兹事体大,若流于草率,于陛下,于兰家之女,皆为不敬。”
贤王的语气绝无咄咄逼人之意,但他的态度却极是明显,那便是坚决反对此刻便将事情定下。
兰太后没想到这宗室老儿,平日不声不响,今日竟会出头至此地步,意外之余,怒不可遏,待要拍案而起,命礼部尚书照着己意立刻执行,然终究还是底气不足,知如今的这个朝廷并非是自己能够一手操纵的,终于强忍怒气,咬牙盯着贤王,冷冷道:“你言下之意,摄政王若不点头,我这个寡妇,便就不能替我的皇儿立后了?”
她话音才落,对面的殿门被人猛地一把推开,发出咣当一声巨响。众人闻声转头,见竟是少帝来了。他大步闯入,大声说道:“母后!摄政王便是点了头,这件事,朕也绝不答应!”
贤王转身拜见。那方清和胡博珉见正主自己来了,还如此发话,终于不用自己被逼着表态了——须知,若不赞同,那就是公然开罪兰荣。毕竟,兰荣是少帝的亲舅父,少帝平日和兰荣也颇为亲近。他们又不是贤王这样的皇室宗老,这层关系多少还是叫人有几分忌惮。此刻见状,暗中长长松了口气,急忙跟着上去拜见。
兰太后的面容上阴云密布。儿子停在她的面前,昂首怒目,这是丝毫也不给她留颜面的意思了。她勉强定住心神,维持着风度,说了句退下下回再议。待人走了,跟前只剩母子,再也控制不住心底燃起的熊熊怒火,抬掌重重拍了几下坐案。手腕戴的一只玉镯砸碎,分崩成了几截,跌落在地。
她的双目圆睁,鼻翼张翕,浑身发抖,又霍然而起,径直走到束戬的面前,扬手,“啪”的一声,一掌重重扇在了儿子的脸上。
“你这不孝的东西!我生养你,你竟敢当众如此忤逆于我!这件事不是我一个人的定夺!敦懿太皇太妃也是点了头的!你莫仗人处处和我作对。我告诉你,你的婚事,这个天下,只有我能做主!兰家德厚位重,除了兰家之女,无人可担后位!便是摄政王,他一个外人,他也管不到你的婚事!”
束戬捂住脸,片刻后,慢慢地放下了手。太后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指上戴的一只戒指,方才竟刮到了他的面颊。一道血丝,缓缓地渗了出来。
兰太后顿时又慌了,急忙上去,伸手要摸儿子的脸,却见他退了一步,目中若有怒火闪烁,又咬着牙,嘶着声,一字一字地道:“你爱给谁立后,给谁立去!这个皇帝,我是当得够够的了!”说罢猛地转头,大步地疾奔去了。
兰太后喊着戬儿追了几步,待到宫门之外,早不见他身影了,急忙叫人追去看他去了哪里。片刻后,宫人回来,说皇帝陛下回了寝宫。兰太后稍稍松了口气。
方才盛怒之下,失控竟打了儿子,还不慎刮花他脸,此刻气头过后,兰太后也是懊悔。只是想到事情进展不顺,自己竟然压不下贤王,儿子更那样当众叫她下不来台,心里又是恼恨无比。她觉脑袋嗡嗡地响,仿佛有一窝蜂子在飞,被身边的人扶着进来,坐着发呆片刻,又打发人去儿子寝宫看究竟,得知皇帝安静无事,脸上的伤也已处置过了,并无大碍,这才稍稍放了心,打发心腹暗中出宫,去给兰家递个话。
她的兄弟兰荣上月去了几百里外的皇陵,监督修缮一事,如今人还没回来。
这夜兰太后头疼了一晚上,宫人替她揉也没用。次日一早,天没亮,她打起精神起身,亲自去往儿子的寝宫,想好言劝说一番。到了,寝殿的门还闭着,宫人说,皇帝昨晚睡前说,今早的朝会不去了,叫大臣自己理事,他要睡晚些,没他的召唤,不许任何人入内打扰。
太后本正担心他脸上的伤痕被大臣瞧见,万一传出去,说是自己的所为,怕是不妥。求之不得。便吩咐人在外好生守着,若是皇帝起了,来叫自己,随后回宫坐等。左等右等,等到晌午,不知道打发人去问了多少遍,皇帝一直没有起身,未免也不放心了,于是又亲自过去,叩门喊人,没有回应,便推门,叫人在外,自己入内,走到了儿子的床榻之前。
隔着一道帐幔,兰太后隐隐瞧见儿子侧卧的身影,一动不动,想是仍在负气,便重重地咳了一声,说:“戬儿,母后错了,昨日才打了你,母后便就后悔了。你是母后的儿子,我怎会存了对你不好的心?这回的婚事,我全是为你着想!将来待你亲政,谁才会死心塌效忠于你,做你助力?你难道还不明白吗?”
太后说完,皇帝仍无半点反应,太后便开了帐幔,走了进去,一边靠近床榻,一边哄道:“你是不是怪母后把那宫女给叫走?是母后的错。你若是喜欢,母后这就把人送回来,叫她服侍于你——”
太后一边说,一边伸手,慢慢掀起蒙住了皇帝头脸的被角,突然,那手顿住,眼睛瞪得滚圆,整个人定住。
稍顷,等候在外的宫人,听到里面发出了一道撕心裂肺般的嚎叫之声:“来人——”
那声音是太后所发。
众人慌忙奔入,被眼前的所见惊呆。
龙床上哪里有少帝的身影。不过是被下塞起来的一团靠枕和衣物而已。太后一手撑着床柱,勉强站立,脸色惨白,另手不住地发抖,“快!去找皇帝——”气急攻心之下,人一头栽地,晕了过去。
第67章
束慎徽是在事发之后的第七天于归途中收到的消息。震惊之余,心急如焚,抛下了大队人马,自己轻骑紧赶回京。两日后,第九天,他在沿途的驿站更换马匹整休,遇到了从长安出发赶来寻他的陈伦。
陈伦告诉他,少帝失踪起初,兰太后连贤王也瞒着,只说少帝身体不适,暂罢朝会,她自己派人暗中到处去找,找遍皇宫,又找皇城。但皇城何其巨大,人口百万,一时之间如何能找的到。始终没有皇帝的下落,更不见他自己归来,是到了第二天的晚间,知是压不下去了,恐慌无比,不得已才求助贤王。查明,应是那夜少帝潜出寝宫,藏进每日一早集中送出宫的运秽桶的车里,没有惊动任何人,也没叫宫卫入眼,一个人顺利地混了出去。
皇帝出宫,失了踪迹,身边又无人伴驾,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故。贤王当时震动无比,一边继续死死地压着消息,一边立刻派遣亲信,扩大秘密寻找的范围。除了长安城的内外,又想到少帝也有可能是出京去找摄政王,便派陈伦上了路。
“殿下也勿过于担忧,陛下只身一人,自幼也未出过皇城,想来不至于走得太远。说不定微臣出来的这些天,已是寻到了,或者陛下自己想通回了宫——”
陈伦见摄政王面容紧绷,怕他过于忧心,讲完了长安皇宫里的情况,又开口安慰,却见他一言不发,大步走出驿舍,翻身上马,知他是要继续赶路,急忙也追了上去。
剩下的这段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终于,在九月的这一日,一行人入了长安。
这个时候,距少帝失踪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束慎徽带着满身的风尘,径直入宫。等待他的,是忧心忡忡的贤王和方清等少数几个知晓了内情的大臣。而少帝束戬,从那日失踪后,竟如石沉大海,至今仍是没有任何有关他下落的消息。宫中噤声,至于对外,说少帝罹患了染人的疾病,不宜外出。
眼见过了这么久,皇帝还是没有痊愈露脸,此前未曾有过。那些普通的大臣,有的担心焦急,有的起疑揣测,难免渐渐会有各种消息开始流传。
贤王说,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已寻遍皇城所有可能的地方,如今继续寻着长安四周的京畿之地。
原本最大的希望,是少帝奔着摄政王去。如今预想落空,只能寄希望于少帝是负气出了京,如今正在长安的附近散心。除此,也实在是想不出来,他到底还有可能会去哪里。
贤王极为自责,道是自己无能,有负摄政王出京前的嘱托,惹出了如此大的混乱,危及国体。说着,颤巍巍地向着束慎徽便要下拜谢罪。
出了事后,兰太后一病不起,内宫和朝廷两边全部压在了贤王的肩上。贤王一边继续主持朝政安抚大臣,一边要四处寻人,殚精竭虑,日夜担忧,本就上了年纪,一番折腾下来,等到束慎徽回来,人便有些支撑不住了。下拜之时,险些站立不住。束慎徽上前将人一把托起,稳稳扶住,温言安慰了一番,随即吩咐陈伦先送贤王回府休息,剩下的事,全部交给他。
贤王等人去了,他独自立在宣政殿的西阁之中,深深皱眉,正出神之际,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兰太后被左右搀扶着从病榻上挣扎起身,赶了过来。
她本极是注重仪容,平日但凡出现在人前,必定盛妆丽衣,雍容华贵,连眼神都仿佛镀过金光。然而短短不过半个多月而已,她的模样大变。她已几日食不下咽,头发蓬乱,面色惨白,眼睛通红,浮肿了起来,从进来后,嘴唇就控制不住地一直在发着抖。她仍穿着华丽的衣裳,人却似丢了神魂,只剩下一个空洞洞的躯壳。
“殿下!三弟!“
她叫了一声束慎徽,眼泪便唰地流了下来,“你总算是回来了!我日盼夜盼!你快帮我想想!你快想想!戬儿他可能是去了哪里!都怪我!我不该和他争执的!但我是为了他好,我真是一心为了他好,他怎就不肯体谅我对他的心呢——”
太后红肿的眼里流着眼泪,撒开了搀扶着她的左右,不顾体面,朝着束慎徽扑来,仿佛扑到一根救命稻草,张开她十根棍子似的手指,死死地攥着他的胳膊。她本已病得快要死了似的,此刻却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手指隔着衣袖,用极大的劲道,深深地掐入了面前这青年男子那有力的手臂之中。
“三弟,你快想!你快帮我想想!你一定要帮我找到戬儿!就当嫂子求你了!你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