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认真的看了邓琳琅一眼:你要能搞到原料,能不能多搞点?现在啥物资都缺,白棉线都是好东西。
    试试看吧,这都是人托人的事儿,谁知道能找多少呢。我也是看大家歇冬闲的难受,想找点事儿做。
    李卫东笑了:你想找事儿做还不简单,让卫党再去拉趟货,不比搞这些零碎挣得多。上次的大米根本不够分,要是还能搞到就好了。还有布,人都抢疯了,都说质量比供销社的好。
    原来李卫东相信自己能搞到原料的原因在这里,邓琳琅也笑了:李经理是明白人。我总得把周围人的嘴堵一堵,才敢做别的。要是全生产队的妇女跟着我挣到钱,就算偶尔发现点啥,也不会想着去举报我。
    理由如此完美,李卫东默默向邓琳琅伸了下大拇指。邓琳琅听他提起李卫党,正好低声向他提出了请求,那就是让李卫党跟她唱一出双簧,糊弄一下前进大队人们的眼睛。
    对于邓琳琅层出不穷的点子,李卫东已经见怪不怪,马上点头同意下来,与邓琳琅约好取东西的时间地点,才各自含笑而别。
    回到大队时,李雪梅正在跟陈老实、郑春山两人说话,见到邓琳琅忙问:咋样?
    邓琳琅点了点头:人家同意咱们试试,要是质量过关的话,每双鞋垫五分、每付手套一毛二的手工。邓琳琅淡定的把自己算好的手工费说了出来:
    每双鞋垫最多用三层袼褙,打袼褙的布绝超不过三两,对于邓琳琅来说等于没有成本。手套用的白棉线则超不过一两,理论上在商城里兑换一次可以织成五千付手套,所以邓琳琅给的工费不低。
    李雪梅三人听到后都有些不敢相信:能给这么多。
    邓琳琅肯定的点了点头:人家把样品给我拿回来了,咱们做出东西的质量,不能比样品差。要不别说手工,还得赔人家原料钱。邓琳琅务必让前进大队的人明白,原料是别人供应的,以后使用管理起来方便得多。
    陈老实接过手套,郑春山则摸了摸鞋垫:还没我家里头做的厚实呢。
    陈老实已经把手套戴到手上,动了两下手指问:这玩意没几个人会弄吧?
    邓琳琅笑了一下:我倒是学过咋织,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想的起来,等我回去试试。
    李雪梅忙问:你一个人织不过来吧。每样一百件,真成了就是一百七十块钱,一家子下地苦累一年,分红也分不到这么多!
    邓琳琅本也没想一个人挣这个钱,向李雪梅点头说:要给人家看样品,当然得尽快。我想是不是征求一下各生产队妇女组长的意见,要是她们愿意的话,就一起把样品准备出来。日杂店检查合格的话,以后咱们大队的妇女就可以一直做下去了。
    陈老实与郑春山听了无不动容:真能一直接下去呀?
    不能也会变成能。哪怕日杂店收不下这些货,不是还有李卫党的黑市呢。邓琳琅敢保证,手套到黑市上也是紧俏商品此时的毛线并不普及,邓琳琅在现代时听长辈说过,拆五六付手套染色后给孩子织线衣的故事。
    见邓琳琅点头,陈老实问她:你跟我说让妇女比男人们挣钱多,就是想让她们挣手工费?那会不会耽误下地干活?
    对此李雪梅却一点不担心:大队长,手快的人一天也就做三四付鞋垫,手慢的连三双都做不上,跟下地挣工分还是比不了。你别怕妇女都不下地干活,大家都会算帐呢。
    可妇女们晚上贪点黑、中午少歇一会儿的话,一天还是能做两双鞋垫的,补贴起来跟男劳力们的工分也不差什么了。
    郑春山合计的就多了些:其实咱们人均不到三亩地,男劳力加点紧的话,可以腾出一部分妇女专门做这些。这样记的工少,平均的工分值还能高点。
    对此邓琳琅根本不发表意见,反而是李雪梅直接给郑春山一个白眼:你可别算计大家这点辛苦钱。你以为缝鞋底容易,还是织手套好学?不都得我们妇女点灯熬油把手戳烂了,才挣两个活钱。
    陈老实象是赞同李雪梅的话:嗯,要是不给人家记工分的话,也别想着收提留。
    难怪李雪梅反应那么激烈,邓琳琅还真没想到郑春山竟想收这份提留钱,有些不悦的问:郑会计,我记得只有生产队的集体收入才收提留,我替妇女们找点活贴补家里,不应该算集体收入吧。
    听到邓琳琅问自己,郑春山有些不好意思: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听说钱就习惯了,习惯了。
    李雪梅倒笑了:小邓,你别跟他一般见识。他这人听不得哪儿有钱,知道了就想着收提留。不过咱们大队多亏了他,要不是他这么死抠着,也没钱年年给各生产队添点新农具。
    说来郑春山也劝过邓琳琅,让她别跟李雪梅一般见识,这二人还真不愧这些年一直坐在一起上工。这么想着,邓琳琅对着郑春山笑一下,事情便算揭过,重新与李雪梅商量起明天哪些人到她家学习织手套来。
    郑秀梅也在家里等着邓琳琅,在两个孩子跟邓琳琅亲热时就忍不住问:小邓,你找到门路了吗?
    孙桂英白天几乎都在邓琳琅这儿,跟郑秀敏关心的问题又不一样:你在县城自己吃口饭没,没吃我把汤给你热热。
    邓琳琅听了心里暖和,郑秀敏就有些不好意思。想想两人的家庭负担不一样,关注点难免有偏差,邓琳琅向二人笑的就一样灿烂。
    听说明天上午就有人来送原料,各生产队的妇女组长还会来邓琳琅家学织手套,孙桂英便说自己明天不过来了。邓琳琅把人按到椅子上:孙婶子你也得跟着一块学,要不那么些活光指着我们几个人,不知道几天能干完呢。
    见孙桂英还是摆手,邓琳琅直接说:婶子你是怕别人说你沾我的光吗?可你和郑婶子跟我就是比别人亲,我就愿意照顾你们两,谁有意见就自己憋着。还有不服气的,我不让她们做这活,她们能把我咋地?
    如此理直气壮说自己不怕人说闲话,也就邓琳琅有这个底气,孙桂英和郑秀敏都笑了。郑秀敏更是羡慕的说:还是桂英没拖累好,平时想给小邓搭把手,也没人盯着看着说怪话。你看你们相处得多好,亲娘两也就你们这样。
    亲娘两可没我们处得自在。孙桂英也觉得现在的日子不赖:小邓一个人带两孩子,我本来觉得她连婚也没结,怕不会带孩子过来帮忙。幸亏她没结婚,我来了不用担心婆家人不高兴,以为我想占便宜吃小邓的粮食。我想啥时候来就啥时候来,想啥时候回家就啥时候回家。
    郑秀敏听了有些发酸:得了,你还得便宜卖乖了。别当我不知道,你们两家的粮食都合到一起了,大富现在下工也来小邓这边吃了,不跟自己家人一样吗?
    说到这儿想起孙桂英和许大富这些年没孩子的苦楚,自己的酸气早散了,真心替孙桂英高兴起来:两家子合成一家,你们跟有了闺女外孙子有啥两样。
    孙桂英笑着笑着眼圈就红了:亲闺女也没小邓对娘家这么好。
    好好说着咋一起挣加工费呢,咋成自己的表扬大会了?邓琳琅笑嘻嘻的打断两位婶子:你们这话可不能让我娘听着,要不她一定以为说的不是她闺女。我在家的时候可不听话了,天天跟我娘对着干,要不她也不能两年一封信都不给我写。
    亲娘两哪有隔夜的仇。郑秀敏摇头。
    你娘不给你写你不会给她写?上回那个大包裹、还有你哥来给你拿的那老些钱,要是你娘不同意,你哥能拿得出来?孙桂英直接批评起邓琳琅来:要是这样你还不给你娘写信,我都替你娘生气。
    本想岔开话题,没想到把火引到自己身上的邓琳琅:行,今天晚上我就写信,明天正好让送原料的人帮我邮走。
    想想自己占据了原身的身体,除了打过一次电话,给身体的爹娘邮过五斤大米,还真没做过什么,邓琳琅难得的有些心虚。
    看原文的时候她不是没批判过原身的爹娘,毕竟原身下乡的时候才十五岁,再生气也该写信引导一下。有了家人的关心,原身也不会贪恋袁劲松口头上若有还无的温暖无法自拔。
    穿进书里接收了原身的记忆,邓琳琅才了解原身爹娘的无奈,以及这个时代的家长,几乎没人想过孩子会有精神需求,只觉得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尽到责任了。
    所以邓琳琅会收到内容丰富的包裹,还有邓林胜探望时带来的钱,而信只有一页纸。
    邓琳琅突然沉默起来,郑秀敏不由看向孙桂英。见她向自己摇头,便没再开口,而是跟孙桂英打了个招呼,回家准备明天再来。
    ◎最新评论:
    【撒花花】
    【撒花】
    【一家人要平安啊。】
    【按爪】
    【加油!】
    【做手工,李经理收手工产品或许是可行的。可是女主这边的妇女做了这个活,供应够了,就会有人拿不到这个活了吧。】
    【不够看不够看啊!多更一点嘛】
    【有点不够看呢】
    完
    ◇ 第 46 章
    ◎化身拿摩温◎
    这一晚邓琳琅睡得有点晚, 她知道城里人虽然有供应粮,里头的细粮有限,大部分还是粗粮。便从商城里倒腾了二十斤大米和五十斤白面, 想到原身还有两个弟弟,又塞了两包大白兔, 缝成个巨大的包裹,准备让李卫党帮忙邮给邓家。
    钱是不敢给的, 毕竟普遍的观念中,城里人比农村人更有钱,而邓琳琅还代养着两个孩子,邮钱的话实在解释不清钱的来路。再说邓家现在有四个大人上班,只有原身的两个弟弟还在上学, 家里的钱应该够用。
    邓琳琅觉得,等原身的姐姐邓琳琳和大哥邓林胜结婚的时候, 她明面上的加工费应该挣一段时间了。到时包上一个大点的红包, 补贴一下两个小家庭,也算替原身还了两人当年劝说之情。
    想补贴一下邓家人, 关键还得先把包劳保用品的活干好,也算自己借用原身身体的补偿。而原料平安运到小庄头, 又是必须迈好的头一步。
    邓琳琅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天刚蒙蒙亮就已经出现在上次交粮食的玉米垛旁。她得把商城里兑换的碎布头和白棉线取出来。
    一千公斤重的东西,不是布就是棉线,自然不能直接放到地上, 邓琳琅又兑换出几块看不出新旧的黑布, 估摸着一百斤左右包上一包, 也足足包了二十包。重新打包把邓琳琅累得够呛, 她感觉不到成就感, 坐在玉米秸上喘着粗气,觉得下次还得换个法子,这样交货太累人。
    没等气喘均,李卫党已经赶着马车过来了。上一次夜太黑,李卫党没有看清邓琳琅的模样,这回一打照面还有些愣症:二子说没错,眼前的姑娘年纪不大,身材也十分单薄,咋看也不象能搬得动那老些东西的人。
    可她身边没有别人,不管是身旁的玉米垛还是往前些的乡道上,都没有车辙的痕迹,李卫党又不得不相信是这姑娘自己把东西运过来的。
    小邓同志,李卫党向邓琳琅打了声招呼,聪明的没有问出自己的疑惑:是这些东西吧,要现在就运到小庄头吗?
    邓琳琅向他点了点头:先不着急,你拉着东西往回走一段,估摸着八点来钟运到小庄头就行。总得让人看到东西是从县里运来的。
    李卫东早已经交待过,让李卫党听邓琳琅的安排,多做少说。可李卫党实在眼馋邓琳琅身上的军大衣,一个没忍住,有点不好意思的问:你身上的大衣还能找到不,要是能找到的话,能不能替我找两件?
    大衣?邓琳琅往自己身上看了一眼,马上就理解李卫党为啥对自己的军大衣感兴趣:这个时代的人都很崇拜军人,谁有一件军装不来于现代时的奢侈品牌。
    厚重保暖的军大衣,每名军人入伍只发一件,不退伍回乡的话别人很难摸到。自己身上的军大衣,一看就是正品,冬天穿起来保暖又抗风,对李卫党这种常跑夜路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大衣不太好找,价格也高。大家只是合作关系,让利也得让到明面上。
    李卫党不当回事儿的摆了下手:这我知道,黑市上仿的军大衣还八十一件呢,要是你能找到的话,一百我也要。
    有钱人呀。此时刚参加工作的学徒工,一个月才十八块钱,李卫党要拿学徒工近半年的工资买军大衣,还一次就要买两件,邓琳琅觉得黑市的钱果然好赚。
    再好赚邓琳琅也没动心,她要做一个在背后为黑市添砖加瓦的人:行,我给你找找看。
    李卫党满意的笑了,示意邓琳琅先走。邓琳琅对李卫党没急着赶路有些奇怪,自己虽然没回头,却让系统扫描李卫党在做什么。
    系统的回答很详细:刚与宿主交易完的人,把车赶到了路边,又回到了玉米垛。他在搬玉米秸,他把玉米秸堆得跟其它玉米秸差不多了。现在他在用脚踢土,把地上的车辙印给盖掉了。
    原来李卫党在遮掩玉米秸边的痕迹。邓琳琅觉得自己又被上了一课,问系统:你能把我的脚印给弄没不?
    系统:请宿主注意,系统只有淘宝功能,暂时没有开发出恢复功能。
    开不起玩笑。
    邓琳琅一路轻快的回了家,再次感叹自己房子修在村口的好处后,就把两个还在被窝里的孩子哄起来:快起床,一会儿家里要来人,发现娘养了两个小懒猪,要笑话你们了。
    大妮一骨碌爬起来,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就问:娘,今天吃啥。
    吃饭。邓琳琅含笑应了一声,接着拉二妮起来。
    大妮就咕嘟嘴:娘不跟我好好说话,我要告诉孙奶奶。
    人家现在是有靠山的人,邓琳琅惹不起,只好问:那你想吃啥?
    吃炒饭。大妮这几天对炒饭十分着迷,而二妮给啥吃的都香,邓琳琅认命的做了炒饭。
    饭吃完没多久,郑秀敏与孙桂英便进了门,没一会儿李雪梅与几个生产队妇女组长也相继到来,一齐目光炯炯看着邓琳琅。
    饶是邓琳琅自诩见过大场面,压力也不是不大的,向着李雪梅干笑一下:说好了今天送原料,肯定能送到。大家等会儿,再等会儿。
    李雪梅几个也向邓琳琅强笑:不急,你这屋里挺暖和的,还安了玻璃,屋里挺亮堂哈。
    尬聊的滋味不好受,邓琳琅有些后悔自己让李卫党送的时间太晚,有机会便在心里问系统几点了,或是李卫党来了没有。
    系统再一次提醒邓琳琅,它现在扫描范围只有十米,根本无法远程监控李卫党的行踪:宿主,孙桂英身上有可以兑换积分的东西。
    孙桂英终于换到系统看上眼的东西了?邓琳琅不由看了她一眼。孙桂英正跟六队的妇女组长说话,发现邓琳琅看自己,有些不明所以的回看了一眼,邓琳琅赶紧把眼睛别开,怕自己忍不住想问孙桂英,究竟换到了啥好东西。
    千呼万唤,院门口总算传来了李卫党的声音:这里是邓琳琅同志的家吗?
    邓琳琅头一个冲出门,开院门一看,李卫党帽檐、眉毛上都结了霜,一说话一冒哈气:把你冻坏了吧,快进来快进来。
    孙桂英几个也跟了出来,目光盯的是李卫党身后的马车。邓琳琅不能表现得太与众不同,随着大家往车上看了一眼。
    恋耽美

章节目录

七零躺不平的女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作者:朱大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者:朱大概并收藏七零躺不平的女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