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同时喊道:“娘!”“奶!”
“回来先喝口水,桌子上有温的。”黎老太站起来拍拍手,“老三你手里提着的是啥?”
黎成石将酒给放在一旁,笑着说:“娘,明德和明礼都考中了童生,我打了点酒回来,等会儿大家喝两口庆祝一下。”
黎老太闻言惊讶地喊道:“啥,明德、明礼都考中了!”
她这个大嗓门一吼,整个黎家院子的人都听道了黎明德和黎明礼两兄弟考中了,不管是在灶房忙活的白秀荷,还是在左厢绣花的姜芷芸,以及在后院弄鸡棚的黎老头和黎成志,都立马冲到院子里。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154章 同意不读书
黎家两个读书郎,兄弟两双双考中童生,从此有了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对黎家而言,是一件大喜事。
但是,就在大家高兴的劲头还没过去的时候,黎明礼突然提出来,他不想要继续读书了。
“明礼,你说什么!”最震惊的人不是黎老头,不是黎老太,也不是黎成志,而是白秀荷。
之前从两个儿子的表现来看,她一直觉得两个孩子都挺有读书天分的,适合读书不说,还喜欢读书。
因为平时黎明德和黎明礼两人不管是休沐回家,还是放假回家,每天早晚都会温习功课,还有雷打不动的练字。
她悄悄地拿了两个儿子练完字的纸看,虽然上面写了些什么内容她看不明白,但是字好不好看,她还是能区分出来一点的。
大儿子黎明德的字中规中矩,每一个字的大小、每一笔一划的长短都差不多,规整是规整,就是不会给人特别好看的感觉。
二儿子黎明礼的字就不一样了,同样形状的字有些笔画会稍微有些变动,单看会让人觉得更有意思,如果一整张纸一起看,就能明显感觉到黎明礼的字好像更漂亮。
两个孩子的字各有不同,除了受他们两人性格的影响,还因为他们练字时临摹的字帖不一样。
黎明德学的是科举考试专用馆阁体,黎明礼则是挑选了一本书法大家的基础字帖在临摹,原因是他喜欢这个书法大家的字,不愿意学中规中矩的馆阁体。
在县城学堂的第一节 课,授课的夫子就说过了参加考试时使用的字体最好是馆阁体,或许从当初黎明礼挑选的字帖就已经能看出来他对读书考科举没有太大的兴趣。
黎明礼在过去的十几天里已经仔细地想过了要怎么给家里人说,他和黎明德也商量了不少,面对白秀荷的惊讶,他继续淡定地说自己的想法。
“爷、奶、爹、娘,以前我努力地读书,是因为我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咱们家的现状,我也知道我继续在学堂学习个几年、十来年,或许我能够考中秀才,但是再向往一步几乎不可能的了。”
“在学堂这一年半,我知道了读书考科举不是我想要的,大哥比我更适合得多,与其浪费很多时间去考一个没什么太大作用的秀才功名,我不如去学一些其他的技能,不至于等到成家立业时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
说到这,其实黎明德对自己能够在科举中走到哪一步也不确定,但他不像弟弟黎明礼那样可以后退,在黎明德的身上承担着整个黎家长辈的期望,所以他不会轻易提出不读书,他会更努力地学习,希望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也已经想过不读书以后做什么,我想要去县城的书店做学徒,我喜欢看书,也喜欢算数,如果以后能够做书店的掌柜,那就再好不过了。”
去书店做学徒是黎明礼自己想到的,黎明德听了之后觉得挺不错的,他赞成弟弟的决定。
书店的学徒向来比别的地方要求高,有童生功名的黎明礼要去,想必书店的人不会拒绝。而且对黎家人来说,书店好歹和读书有一些关联,自家孩子辛辛苦苦在学堂读书、考上了童生,再去做什么木匠学徒、铁匠学徒,他们是万万不肯的,去书店家里人应该不会反对太厉害。
说完了他自己的打算之后,黎明礼突然转头问黎成石:“三叔,每年县衙组织县试的时候,到县衙参加县试的童生年龄几何?”
黎成石想了想,回答道:“有像你们一般十几岁的小童生,也有二三十岁的青壮年,还有四五十岁的老童生,只要身上有童生功名,就都能参加县试。”
县试是拥有童生功名的学子想要考取秀才功名的第一步,头年通过了县城组织的县试,次年再去县所属的府城参加府试,如果再通过了,第三年则可以去到府所属的省会,也就是州参加院试。
县试、府试、院试都通过了之后,就能授予秀才功名了。
想要考取秀才,最顺利也至少要三年,如果说第一年的县试通过了,而第二年的府试没有通过,县试的资格可以保持三年,三年之内还是没有通过府试,那就要重新再考一次县试。
黎明礼面对全家人的目光,将他和黎明德商量好的话一一道来:“仅仅是县试,就有这么多人参加,足以说明很多人一辈子都困在童生的水平,那些没有考中秀才的童生,年龄小的像我和大哥这样的暂且不提,年龄大了又拉不下脸面去做别的事情的人,连抄书的活都很难接到,在他们前面还有不少秀才也要靠抄书来赚取银钱……”
以前,大家也都知道每年四月的县衙会组织童生们参加什么考试,人很多,每次公布结果的时候更是热闹,但是也仅仅是知道,住在乡下的他们并不清楚具体情况。
--
“回来先喝口水,桌子上有温的。”黎老太站起来拍拍手,“老三你手里提着的是啥?”
黎成石将酒给放在一旁,笑着说:“娘,明德和明礼都考中了童生,我打了点酒回来,等会儿大家喝两口庆祝一下。”
黎老太闻言惊讶地喊道:“啥,明德、明礼都考中了!”
她这个大嗓门一吼,整个黎家院子的人都听道了黎明德和黎明礼两兄弟考中了,不管是在灶房忙活的白秀荷,还是在左厢绣花的姜芷芸,以及在后院弄鸡棚的黎老头和黎成志,都立马冲到院子里。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154章 同意不读书
黎家两个读书郎,兄弟两双双考中童生,从此有了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对黎家而言,是一件大喜事。
但是,就在大家高兴的劲头还没过去的时候,黎明礼突然提出来,他不想要继续读书了。
“明礼,你说什么!”最震惊的人不是黎老头,不是黎老太,也不是黎成志,而是白秀荷。
之前从两个儿子的表现来看,她一直觉得两个孩子都挺有读书天分的,适合读书不说,还喜欢读书。
因为平时黎明德和黎明礼两人不管是休沐回家,还是放假回家,每天早晚都会温习功课,还有雷打不动的练字。
她悄悄地拿了两个儿子练完字的纸看,虽然上面写了些什么内容她看不明白,但是字好不好看,她还是能区分出来一点的。
大儿子黎明德的字中规中矩,每一个字的大小、每一笔一划的长短都差不多,规整是规整,就是不会给人特别好看的感觉。
二儿子黎明礼的字就不一样了,同样形状的字有些笔画会稍微有些变动,单看会让人觉得更有意思,如果一整张纸一起看,就能明显感觉到黎明礼的字好像更漂亮。
两个孩子的字各有不同,除了受他们两人性格的影响,还因为他们练字时临摹的字帖不一样。
黎明德学的是科举考试专用馆阁体,黎明礼则是挑选了一本书法大家的基础字帖在临摹,原因是他喜欢这个书法大家的字,不愿意学中规中矩的馆阁体。
在县城学堂的第一节 课,授课的夫子就说过了参加考试时使用的字体最好是馆阁体,或许从当初黎明礼挑选的字帖就已经能看出来他对读书考科举没有太大的兴趣。
黎明礼在过去的十几天里已经仔细地想过了要怎么给家里人说,他和黎明德也商量了不少,面对白秀荷的惊讶,他继续淡定地说自己的想法。
“爷、奶、爹、娘,以前我努力地读书,是因为我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咱们家的现状,我也知道我继续在学堂学习个几年、十来年,或许我能够考中秀才,但是再向往一步几乎不可能的了。”
“在学堂这一年半,我知道了读书考科举不是我想要的,大哥比我更适合得多,与其浪费很多时间去考一个没什么太大作用的秀才功名,我不如去学一些其他的技能,不至于等到成家立业时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
说到这,其实黎明德对自己能够在科举中走到哪一步也不确定,但他不像弟弟黎明礼那样可以后退,在黎明德的身上承担着整个黎家长辈的期望,所以他不会轻易提出不读书,他会更努力地学习,希望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也已经想过不读书以后做什么,我想要去县城的书店做学徒,我喜欢看书,也喜欢算数,如果以后能够做书店的掌柜,那就再好不过了。”
去书店做学徒是黎明礼自己想到的,黎明德听了之后觉得挺不错的,他赞成弟弟的决定。
书店的学徒向来比别的地方要求高,有童生功名的黎明礼要去,想必书店的人不会拒绝。而且对黎家人来说,书店好歹和读书有一些关联,自家孩子辛辛苦苦在学堂读书、考上了童生,再去做什么木匠学徒、铁匠学徒,他们是万万不肯的,去书店家里人应该不会反对太厉害。
说完了他自己的打算之后,黎明礼突然转头问黎成石:“三叔,每年县衙组织县试的时候,到县衙参加县试的童生年龄几何?”
黎成石想了想,回答道:“有像你们一般十几岁的小童生,也有二三十岁的青壮年,还有四五十岁的老童生,只要身上有童生功名,就都能参加县试。”
县试是拥有童生功名的学子想要考取秀才功名的第一步,头年通过了县城组织的县试,次年再去县所属的府城参加府试,如果再通过了,第三年则可以去到府所属的省会,也就是州参加院试。
县试、府试、院试都通过了之后,就能授予秀才功名了。
想要考取秀才,最顺利也至少要三年,如果说第一年的县试通过了,而第二年的府试没有通过,县试的资格可以保持三年,三年之内还是没有通过府试,那就要重新再考一次县试。
黎明礼面对全家人的目光,将他和黎明德商量好的话一一道来:“仅仅是县试,就有这么多人参加,足以说明很多人一辈子都困在童生的水平,那些没有考中秀才的童生,年龄小的像我和大哥这样的暂且不提,年龄大了又拉不下脸面去做别的事情的人,连抄书的活都很难接到,在他们前面还有不少秀才也要靠抄书来赚取银钱……”
以前,大家也都知道每年四月的县衙会组织童生们参加什么考试,人很多,每次公布结果的时候更是热闹,但是也仅仅是知道,住在乡下的他们并不清楚具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