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这个任务的时候,纪墨还以为自己要当一回唐僧,后来才醒悟,传经人不是取经人,还是有所不同的。
开局就当了小和尚,这种进度,应该说可以了,就是这广济师父有些不好找,寺庙之中上上下下,可都没有一位师父叫做广济。
莫非广济是道济?
纪墨想到了大名鼎鼎的济公,可惜,无从证实,他又录名寺中,不好四处寻找,免得跑远了反而错过,只能于此守株待兔,等着哪时候天上掉下来一个广济和尚,让他能够顺利拜师。
师父没见到,不是说就没事情做了。
传经人肯定跟经书有关,顾名思义后,纪墨就特意表现出自己对经文的记忆能力来,早早入选经堂弟子之中,进了藏经阁编制。
纪墨这等小和尚其实应该称呼为小沙弥,他们已经受了十戒,还未受具足戒,等到再进阶就可以称呼为比丘,即俗称的和尚了,一般都是二十岁之上的僧人才能这样称呼。
却也不是对所有和尚都是一个称呼,根据他们负责的职务不同,也有不同的称呼,比如说方丈就是主持和尚的称呼,首座就是西序班首的称呼,监院就是东序班首的称呼,其下又有西堂堂主知藏藏主知客殿主副寺典座等职务称呼。
纪墨所在的这座寺庙就是个小寺庙,大殿不过两三座,占地面积,在纪墨这等见多识广的人面前,只能说比那等一间房子的庙宇好一些,外表上看,似还有几分恢弘之意,真的走进去,千步见底,到底还是浅了些。
如此,一些本来应该有的职位就少了些,否则听起来就古怪了,满寺都是官儿,也就惹人笑话了。
纪墨被选入经堂弟子,也就是藏主之下的小职员儿。
藏主可以理解为图书管理员,其上还有知藏,图书馆馆长,因纪墨所在寺庙较小,这个位置便是虚置的,并没有人担任,藏主就是管理藏经阁的最大官儿了。
加上虚岁才勉强七岁的小和尚,指望他们做点儿什么实在是期望太高,能够老老实实坐着看书,而不是东倒西歪就很难得了,这就好像念经的时候,总有那等目光四下看,东张西望的。
小学生上课什么样,这些小和尚差不多就是什么样,不乏抓耳挠腮,还有那等念着念着把自己念成小鸡啄米,直接入睡见佛祖的。
藏主选择这些小和尚过来,也不过是指望着他们耳濡目染,能够培养一点儿对经文的热爱来,真的指望他们把所有都背诵如流,实在是不现实,主要是这时候教文化课,也不是按照一个字一个字往后走的,以经文为模板,其难度,怎么说也比《三字经》高多了。
经文之中的那些语气词之类的,不是正经的和尚出身,还真的无法顺当当念下一篇经文来,里面的抑扬顿挫,都是有道理在的。
纪墨做完敲钟的事情就跟着去做早课,念念经之后就到藏经阁听用,他们这样子的年龄,打扫也不太现实,拿着扫帚都能把自己绊个跟头,一不小心摔了,真的是孩子式地放声大哭,完全不掩饰自己的疼痛。
一不小心,藏经阁里头就跟幼儿园炸了锅似的,弄得大和尚也要跟着头疼一阵儿。
另外,插一句题外话,明明都是吃素的,怎么大和尚还能长出大肚腩,果然胖人喝凉水都会胖吗?
被大肚腩的大和尚抱起来的感觉,不得不说,肥肉坐垫,值得拥有,当真是软中带颤,还自带温度,随着大和尚笑起来,他的肚皮也一颤一颤的,让坐在上面的小和尚活像坐在了弹簧床上,随着起伏笑起来。
纪墨太懂事儿了,很少哭,就很少有这个待遇,看到那些哭哭笑笑,完全没个定性的小和尚,只想问,他们真的受了十戒吗?
如此不严肃。
好吧,十戒本来也不禁欢笑,是他被惯有印象给误导了。
悲喜欢笑,都是人之常情,谁又说和尚不该笑了?
大和尚每日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就是必要拿着书读上一读,这些书都是经文,有些就是早课会念的经文,有些不是,偶尔大和尚兴致好,就会给他们讲一段佛祖的故事,这也是许多藏经阁小和尚最喜闻乐见的环节。
其他的时候,学习文字,听说读写的,真是让一些不好学的小和尚两眼发晕,听着听着就地昏倒可还行?
并非有意偷懒,实在是真性情到没有掩饰的小和尚,每逢此刻都会让纪墨见识到真正的小孩子该是怎样的,怎么就如此理直气壮呢?每每都让他自愧弗如。
果然真假还是有差别的。
纪墨没有一味学习他们的样子,而是从小就表现出些许天赋异禀来,别的不说,他的记忆力是越来越好了,还能从手抄本的经书之中找出错字来,当真是过目不忘。
第552章
说到经文之中的错字,这个就必须要好好说一说了,最初的经文是翻译过来的,大家都知道,翻译里面少不了的就是音译,再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上,为了通篇顺畅,可能会省略很多具体的解释,好像一个成语运用在句子之中,本国人都知道什么意思,外国人不知道,再要理解就要看翻译的功底了,若是直接字译,结果可想而知。
就算是具体解释,一个句子之中套一个句子,显然也不便于理解,若是能够忽略不影响句子的意思,可能也会直接忽略了,最关键的是,意思传达要到位,为此损失一两个文字韵味之类的,就不算什么了。
同样的道理放到经文上,经过一些高僧翻译的经文准确度还要高一些,但低于高僧理解度的,翻译过来的经文的谬误就有些多了,有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思。
这算是第一个环节的不可避免的误差。
接下来是第二个环节。
目前纪墨所了解到的,这个古代并不是没有雕版印刷,而是印刷太贵,那些学子们的四书五经尚且不能完全普及,更不要说佛经之类的了,大庙之中,或者能够联络到相关的书坊专门为其雕刻一本经书的刻本。
纪墨所在的小庙就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了,除了零星几本是印刷出来的,其他的都是手抄。
而手抄的经文版本就不可避免一个问题,即文字谬误。
这种谬误有可能是抄书的人不小心,写了个连笔或者怎样,后来再抄这本书的人,看到连笔,一下子懵了,这字儿不认识啊,好像是这个,好像是那个,到底是哪个呢?
要么照猫画虎尽可能把这个连笔原模原样抄下来,要么就自己想办法这个字的空白,选择可能相近的文字来替换,直接抄录到新书之中。
这还算是需要懂点儿脑筋的谬误。
再有一种就是无意抄错了,比如说一本经书,很熟悉了,抄写的时候可能都不会一个字一个字地检查是否有错误,等到完成之后,书本一合,也大可不必再看了,可结果,后人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一些字是有增减的,甚至直接写错了。
这种失误不能说无法避免,却总是免不了出现,有的人看出来了,就直接涂黑了原字,在行间同一位置另写一个,多字划掉,少字补上,就在行距之间,两字空隙缺字之处写上一个。
有的人还会专门弄个小符号出来,表示这个行间补字是要补到那两字之间的。
因经书文字都是竖排,这个补字的符号就是大于号小于号的样子,有的还像立起来的八,莫名让人想到两手扒开缝隙的样子,还有点儿像是在呐喊哎,丢字了,丢字了。
看起来莫名有几分稚气可爱的感觉。
只是如此一来,整页看下来难免就多了些不够严谨权威的感觉,好像是个人就能从中挑刺,因为本来就有过谬误。
所以,藏经阁之中,除了管事的大和尚几乎就是带孩子玩儿的之外,其他的和尚,有一个算一个,都在认真抄经。
这些抄经人没有固定的安排,谁闲了谁就过来抄,可以是轮换的,也可以是天天来,当和尚,研究经文总是不错的。
抄经这件事,甚至可以从早到晚,从少到老,以此修行的也不在少数。
纪墨对这件事是没什么爱好的,背诵课文厉害,不代表一定要默写也厉害,更不要说这种一遍遍重复默写。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读,而不是写,反正纪墨是这么理解的,除非练字需要,否则反复抄写,并没有更多的意义。
现在纪墨最乐意做的事情就是挑错字,因他年龄小,就是发现有错字,大和尚也不会让他直接在书页上更改,纪墨又不可能找到一个问一个,于是就找了小纸条,用自制的炭笔写了错字所在,再把小纸条夹在相应的书页中,等到后来人看到,便可以对症更改。
一众小萝卜头,撒开手去,就散落在藏经阁中玩起了捉迷藏,偏有一个小大人儿一样,似模似样地搬着凳子挪移经书,找一本看一本,还不忘写批注一样往里面夹小纸条。
这种表现实在是特殊极了,大和尚早就留意到纪墨,也会拿他夹过小纸条的书看一看,意外地发现这字写得还不错,很端肃,这就很难得了。
小孩子的字,大大咧咧,七扭八歪都是正常的,能够保持前后一致的大小,还能看得清楚文字并未增减笔画,很是规整,放在纪墨这个年龄,说一声天才都不算是过分夸耀。
你看了多少本经书了?
大和尚闲暇时把纪墨叫到身前问话,纪墨指了指摆放经书的架子,认真地说:这两排都看过了,有些重复的,并未重复看。
小寺庙之中的经书总共能有多少本,看着不小的藏经阁之中,几个书架的经书,大部分都是重复的,真正值得珍藏的那些,要么好好收藏在方丈私人的书室之中,要么就放在小和尚不会轻易触碰到的高处,这也是为了防止小和尚无意污损的意思。
哦?
大和尚有些意外,随口念了一句经文让纪墨接着念下文,也就是他年龄小,便如此考较,若是年龄大些,就该问经文的具体释义了。
这里面又要考虑一个派别问题,对经文的解释各派还是有些区别的。
认真说起来,千年经典传承至此,其中的坎坷磨难分了派别,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只是真的要学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目前纪墨还没接触到这部分的内容,只是每日专注经文,传经人,若连经文都背不下来,又传得什么?
现存经文的谬误,有不少也是因为记忆口传出现了音译之类的问题,这才有所不同。
认真要考证到底哪个字才是正确的那个,也着实是不容易,起码目前小庙之中没什么权威直接对此事一言而决,采用的还是音译理解的方法,重点是意思,而不是字。
由此可见佛教之超脱,已经不再着落于纸面上了。
纪墨之所以不曾把所有的谬误都挑出来让人更改便也有这样的原因,都不知道哪个才是对的,怎么改,把错的改得更错吗?
大和尚听到纪墨回答正确,微微点头,这样的水平,是认真看了。
因为纪墨年龄小,没有问他看了的感想是什么,只问他为何坚持做这件事,纸条夹进去,没有人更改,还有用吗?
这里面可能涉及到的就是思想问题了。
为了修行啊!
纪墨的回答很笼统,却也很灵性。
寺庙之中,洒扫是修行,行走坐卧是修行,早课是修行,抄经是修行,如他这般不断挑出谬误来,也是修行,总要给自己找点儿事儿干,免得荒废了时间。
二三子间,唯你修行?
大和尚的话有些诛心。
一起的这么多小和尚,就你一个知道修行?你若知道修行,怎能不知要引人一同修行?如此,修行又可还是修行?
这个世界的佛教,就纪墨目前所知,并没有小乘和大乘之分,即度己和度人之分,两者矛盾而统一,正如大和尚的这个问题一样,只顾着自己,是修行?
我自修我行,他人修他行,三千大路上,同归佛座前。
所有人走的路未必都是一样的路,殊途同归,总是拜一样的佛就可以了。
纪墨的话并不难懂,却少有人在他这个年龄领悟,或者说领悟的该是另外一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含义。
纪墨的话是差不多的,自己管自己,但意思却提升了一层,所有人都自己管自己了,那么,总是能够拜见佛祖的。
大和尚听得一愣,道理不是什么难懂的道理,但孩子的话,天真直接,便有如那明心见性的一棒喝,让人心头一清,当下醒悟过来一些以往所为,竟是也在走这条道路。
这就十分难得了。
难得,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解。
大和尚夸奖一句。
纪墨抿嘴笑,很想回一句莫以年龄欺人小之类的话,后来想想,作罢,自己比本来也不是个小孩子,比赢了小孩子,很骄傲吗?
大和尚是个有佛心的,并不以纪墨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小和尚,他每日带着这些小和尚学经文,给他们讲佛学故事,让他们对佛经产生兴趣,再教导他们学习文字。
这些被他挑选来的小和尚,都算是聪慧爱学的类型了,饶是如此,正事完成之后,一个个也如飘飞的落叶,四散而去,找不到几个影子,当真是动若脱兔一般。
如此无组织无纪律,大和尚只是笑呵呵看着,若有小和尚到他身边儿歪缠,也会抱起来放在膝上问两句,再说两句道理。
若有那哭咧咧回来告状的,必要两人当面,讲个清楚,自然,之后还要再说两句道理。
以上皆不听,那就一起去干活吧,有精力闹腾,肯定是不够累,累够了就乖了。
第553章
得益于大和尚的教育方式,小和尚们别的不说,彼此相处之间还算是比较和睦,哪怕是纪墨如此不合群的,也没受到多少歧视欺凌,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又像是一滩死水,没点儿竞争向上的意思。
面前的路,好像就是这样,慢慢长大,长大了就成了大和尚,之后或者撞钟或者抄经,总是一样的活法,即便是方丈,可能也就是在来进香的香客面前多了几分尊重,放在寺中,也未曾比别人多吃一口饭。
另外,不得不提,也许有些寺庙做的斋菜能够比得过肉菜好吃,然而在这家小庙之中,饭菜普普通通是真的。
倒也不是故意做得不好吃,关键是炖煮蒸这类全没油水的吃法实在是不够养人,没有炒菜,不是时代没发展到铁锅炒菜的阶段,而是这时候的油都是荤油。
什么叫做荤油,大肥肉块儿往锅里一过,滋啦滋啦一通下来的油,就是荤油了。
这种油,出家人显然是不能用的。
肉不能吃就罢了,连鸡蛋都不能吃,也是让纪墨开了眼界了。
恋耽美
开局就当了小和尚,这种进度,应该说可以了,就是这广济师父有些不好找,寺庙之中上上下下,可都没有一位师父叫做广济。
莫非广济是道济?
纪墨想到了大名鼎鼎的济公,可惜,无从证实,他又录名寺中,不好四处寻找,免得跑远了反而错过,只能于此守株待兔,等着哪时候天上掉下来一个广济和尚,让他能够顺利拜师。
师父没见到,不是说就没事情做了。
传经人肯定跟经书有关,顾名思义后,纪墨就特意表现出自己对经文的记忆能力来,早早入选经堂弟子之中,进了藏经阁编制。
纪墨这等小和尚其实应该称呼为小沙弥,他们已经受了十戒,还未受具足戒,等到再进阶就可以称呼为比丘,即俗称的和尚了,一般都是二十岁之上的僧人才能这样称呼。
却也不是对所有和尚都是一个称呼,根据他们负责的职务不同,也有不同的称呼,比如说方丈就是主持和尚的称呼,首座就是西序班首的称呼,监院就是东序班首的称呼,其下又有西堂堂主知藏藏主知客殿主副寺典座等职务称呼。
纪墨所在的这座寺庙就是个小寺庙,大殿不过两三座,占地面积,在纪墨这等见多识广的人面前,只能说比那等一间房子的庙宇好一些,外表上看,似还有几分恢弘之意,真的走进去,千步见底,到底还是浅了些。
如此,一些本来应该有的职位就少了些,否则听起来就古怪了,满寺都是官儿,也就惹人笑话了。
纪墨被选入经堂弟子,也就是藏主之下的小职员儿。
藏主可以理解为图书管理员,其上还有知藏,图书馆馆长,因纪墨所在寺庙较小,这个位置便是虚置的,并没有人担任,藏主就是管理藏经阁的最大官儿了。
加上虚岁才勉强七岁的小和尚,指望他们做点儿什么实在是期望太高,能够老老实实坐着看书,而不是东倒西歪就很难得了,这就好像念经的时候,总有那等目光四下看,东张西望的。
小学生上课什么样,这些小和尚差不多就是什么样,不乏抓耳挠腮,还有那等念着念着把自己念成小鸡啄米,直接入睡见佛祖的。
藏主选择这些小和尚过来,也不过是指望着他们耳濡目染,能够培养一点儿对经文的热爱来,真的指望他们把所有都背诵如流,实在是不现实,主要是这时候教文化课,也不是按照一个字一个字往后走的,以经文为模板,其难度,怎么说也比《三字经》高多了。
经文之中的那些语气词之类的,不是正经的和尚出身,还真的无法顺当当念下一篇经文来,里面的抑扬顿挫,都是有道理在的。
纪墨做完敲钟的事情就跟着去做早课,念念经之后就到藏经阁听用,他们这样子的年龄,打扫也不太现实,拿着扫帚都能把自己绊个跟头,一不小心摔了,真的是孩子式地放声大哭,完全不掩饰自己的疼痛。
一不小心,藏经阁里头就跟幼儿园炸了锅似的,弄得大和尚也要跟着头疼一阵儿。
另外,插一句题外话,明明都是吃素的,怎么大和尚还能长出大肚腩,果然胖人喝凉水都会胖吗?
被大肚腩的大和尚抱起来的感觉,不得不说,肥肉坐垫,值得拥有,当真是软中带颤,还自带温度,随着大和尚笑起来,他的肚皮也一颤一颤的,让坐在上面的小和尚活像坐在了弹簧床上,随着起伏笑起来。
纪墨太懂事儿了,很少哭,就很少有这个待遇,看到那些哭哭笑笑,完全没个定性的小和尚,只想问,他们真的受了十戒吗?
如此不严肃。
好吧,十戒本来也不禁欢笑,是他被惯有印象给误导了。
悲喜欢笑,都是人之常情,谁又说和尚不该笑了?
大和尚每日给他们安排的工作,就是必要拿着书读上一读,这些书都是经文,有些就是早课会念的经文,有些不是,偶尔大和尚兴致好,就会给他们讲一段佛祖的故事,这也是许多藏经阁小和尚最喜闻乐见的环节。
其他的时候,学习文字,听说读写的,真是让一些不好学的小和尚两眼发晕,听着听着就地昏倒可还行?
并非有意偷懒,实在是真性情到没有掩饰的小和尚,每逢此刻都会让纪墨见识到真正的小孩子该是怎样的,怎么就如此理直气壮呢?每每都让他自愧弗如。
果然真假还是有差别的。
纪墨没有一味学习他们的样子,而是从小就表现出些许天赋异禀来,别的不说,他的记忆力是越来越好了,还能从手抄本的经书之中找出错字来,当真是过目不忘。
第552章
说到经文之中的错字,这个就必须要好好说一说了,最初的经文是翻译过来的,大家都知道,翻译里面少不了的就是音译,再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上,为了通篇顺畅,可能会省略很多具体的解释,好像一个成语运用在句子之中,本国人都知道什么意思,外国人不知道,再要理解就要看翻译的功底了,若是直接字译,结果可想而知。
就算是具体解释,一个句子之中套一个句子,显然也不便于理解,若是能够忽略不影响句子的意思,可能也会直接忽略了,最关键的是,意思传达要到位,为此损失一两个文字韵味之类的,就不算什么了。
同样的道理放到经文上,经过一些高僧翻译的经文准确度还要高一些,但低于高僧理解度的,翻译过来的经文的谬误就有些多了,有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思。
这算是第一个环节的不可避免的误差。
接下来是第二个环节。
目前纪墨所了解到的,这个古代并不是没有雕版印刷,而是印刷太贵,那些学子们的四书五经尚且不能完全普及,更不要说佛经之类的了,大庙之中,或者能够联络到相关的书坊专门为其雕刻一本经书的刻本。
纪墨所在的小庙就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了,除了零星几本是印刷出来的,其他的都是手抄。
而手抄的经文版本就不可避免一个问题,即文字谬误。
这种谬误有可能是抄书的人不小心,写了个连笔或者怎样,后来再抄这本书的人,看到连笔,一下子懵了,这字儿不认识啊,好像是这个,好像是那个,到底是哪个呢?
要么照猫画虎尽可能把这个连笔原模原样抄下来,要么就自己想办法这个字的空白,选择可能相近的文字来替换,直接抄录到新书之中。
这还算是需要懂点儿脑筋的谬误。
再有一种就是无意抄错了,比如说一本经书,很熟悉了,抄写的时候可能都不会一个字一个字地检查是否有错误,等到完成之后,书本一合,也大可不必再看了,可结果,后人翻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一些字是有增减的,甚至直接写错了。
这种失误不能说无法避免,却总是免不了出现,有的人看出来了,就直接涂黑了原字,在行间同一位置另写一个,多字划掉,少字补上,就在行距之间,两字空隙缺字之处写上一个。
有的人还会专门弄个小符号出来,表示这个行间补字是要补到那两字之间的。
因经书文字都是竖排,这个补字的符号就是大于号小于号的样子,有的还像立起来的八,莫名让人想到两手扒开缝隙的样子,还有点儿像是在呐喊哎,丢字了,丢字了。
看起来莫名有几分稚气可爱的感觉。
只是如此一来,整页看下来难免就多了些不够严谨权威的感觉,好像是个人就能从中挑刺,因为本来就有过谬误。
所以,藏经阁之中,除了管事的大和尚几乎就是带孩子玩儿的之外,其他的和尚,有一个算一个,都在认真抄经。
这些抄经人没有固定的安排,谁闲了谁就过来抄,可以是轮换的,也可以是天天来,当和尚,研究经文总是不错的。
抄经这件事,甚至可以从早到晚,从少到老,以此修行的也不在少数。
纪墨对这件事是没什么爱好的,背诵课文厉害,不代表一定要默写也厉害,更不要说这种一遍遍重复默写。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是读,而不是写,反正纪墨是这么理解的,除非练字需要,否则反复抄写,并没有更多的意义。
现在纪墨最乐意做的事情就是挑错字,因他年龄小,就是发现有错字,大和尚也不会让他直接在书页上更改,纪墨又不可能找到一个问一个,于是就找了小纸条,用自制的炭笔写了错字所在,再把小纸条夹在相应的书页中,等到后来人看到,便可以对症更改。
一众小萝卜头,撒开手去,就散落在藏经阁中玩起了捉迷藏,偏有一个小大人儿一样,似模似样地搬着凳子挪移经书,找一本看一本,还不忘写批注一样往里面夹小纸条。
这种表现实在是特殊极了,大和尚早就留意到纪墨,也会拿他夹过小纸条的书看一看,意外地发现这字写得还不错,很端肃,这就很难得了。
小孩子的字,大大咧咧,七扭八歪都是正常的,能够保持前后一致的大小,还能看得清楚文字并未增减笔画,很是规整,放在纪墨这个年龄,说一声天才都不算是过分夸耀。
你看了多少本经书了?
大和尚闲暇时把纪墨叫到身前问话,纪墨指了指摆放经书的架子,认真地说:这两排都看过了,有些重复的,并未重复看。
小寺庙之中的经书总共能有多少本,看着不小的藏经阁之中,几个书架的经书,大部分都是重复的,真正值得珍藏的那些,要么好好收藏在方丈私人的书室之中,要么就放在小和尚不会轻易触碰到的高处,这也是为了防止小和尚无意污损的意思。
哦?
大和尚有些意外,随口念了一句经文让纪墨接着念下文,也就是他年龄小,便如此考较,若是年龄大些,就该问经文的具体释义了。
这里面又要考虑一个派别问题,对经文的解释各派还是有些区别的。
认真说起来,千年经典传承至此,其中的坎坷磨难分了派别,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只是真的要学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目前纪墨还没接触到这部分的内容,只是每日专注经文,传经人,若连经文都背不下来,又传得什么?
现存经文的谬误,有不少也是因为记忆口传出现了音译之类的问题,这才有所不同。
认真要考证到底哪个字才是正确的那个,也着实是不容易,起码目前小庙之中没什么权威直接对此事一言而决,采用的还是音译理解的方法,重点是意思,而不是字。
由此可见佛教之超脱,已经不再着落于纸面上了。
纪墨之所以不曾把所有的谬误都挑出来让人更改便也有这样的原因,都不知道哪个才是对的,怎么改,把错的改得更错吗?
大和尚听到纪墨回答正确,微微点头,这样的水平,是认真看了。
因为纪墨年龄小,没有问他看了的感想是什么,只问他为何坚持做这件事,纸条夹进去,没有人更改,还有用吗?
这里面可能涉及到的就是思想问题了。
为了修行啊!
纪墨的回答很笼统,却也很灵性。
寺庙之中,洒扫是修行,行走坐卧是修行,早课是修行,抄经是修行,如他这般不断挑出谬误来,也是修行,总要给自己找点儿事儿干,免得荒废了时间。
二三子间,唯你修行?
大和尚的话有些诛心。
一起的这么多小和尚,就你一个知道修行?你若知道修行,怎能不知要引人一同修行?如此,修行又可还是修行?
这个世界的佛教,就纪墨目前所知,并没有小乘和大乘之分,即度己和度人之分,两者矛盾而统一,正如大和尚的这个问题一样,只顾着自己,是修行?
我自修我行,他人修他行,三千大路上,同归佛座前。
所有人走的路未必都是一样的路,殊途同归,总是拜一样的佛就可以了。
纪墨的话并不难懂,却少有人在他这个年龄领悟,或者说领悟的该是另外一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含义。
纪墨的话是差不多的,自己管自己,但意思却提升了一层,所有人都自己管自己了,那么,总是能够拜见佛祖的。
大和尚听得一愣,道理不是什么难懂的道理,但孩子的话,天真直接,便有如那明心见性的一棒喝,让人心头一清,当下醒悟过来一些以往所为,竟是也在走这条道路。
这就十分难得了。
难得,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解。
大和尚夸奖一句。
纪墨抿嘴笑,很想回一句莫以年龄欺人小之类的话,后来想想,作罢,自己比本来也不是个小孩子,比赢了小孩子,很骄傲吗?
大和尚是个有佛心的,并不以纪墨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小和尚,他每日带着这些小和尚学经文,给他们讲佛学故事,让他们对佛经产生兴趣,再教导他们学习文字。
这些被他挑选来的小和尚,都算是聪慧爱学的类型了,饶是如此,正事完成之后,一个个也如飘飞的落叶,四散而去,找不到几个影子,当真是动若脱兔一般。
如此无组织无纪律,大和尚只是笑呵呵看着,若有小和尚到他身边儿歪缠,也会抱起来放在膝上问两句,再说两句道理。
若有那哭咧咧回来告状的,必要两人当面,讲个清楚,自然,之后还要再说两句道理。
以上皆不听,那就一起去干活吧,有精力闹腾,肯定是不够累,累够了就乖了。
第553章
得益于大和尚的教育方式,小和尚们别的不说,彼此相处之间还算是比较和睦,哪怕是纪墨如此不合群的,也没受到多少歧视欺凌,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又像是一滩死水,没点儿竞争向上的意思。
面前的路,好像就是这样,慢慢长大,长大了就成了大和尚,之后或者撞钟或者抄经,总是一样的活法,即便是方丈,可能也就是在来进香的香客面前多了几分尊重,放在寺中,也未曾比别人多吃一口饭。
另外,不得不提,也许有些寺庙做的斋菜能够比得过肉菜好吃,然而在这家小庙之中,饭菜普普通通是真的。
倒也不是故意做得不好吃,关键是炖煮蒸这类全没油水的吃法实在是不够养人,没有炒菜,不是时代没发展到铁锅炒菜的阶段,而是这时候的油都是荤油。
什么叫做荤油,大肥肉块儿往锅里一过,滋啦滋啦一通下来的油,就是荤油了。
这种油,出家人显然是不能用的。
肉不能吃就罢了,连鸡蛋都不能吃,也是让纪墨开了眼界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