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是卖出去了,是抵押出去了。
纪清志笑着给纪墨说,纪墨瞠目,抵押贷款之事,竟是这么早就有了,当然,纪清志弄的这个不是很正规,不是从钱庄或者当铺,而是直接找了那相熟的小吏,表示要外出,缺少钱财,以医馆为凭,从他那里兑了些钱财出来充作路费。
本就是做着一去不回的打算,得来的钱财纵比买卖的少些,也少不到哪里去,最要紧是不耽误工夫。
事情都弄得差不多了,方才给齐鹏交代一句,告诉他这段时间可先去别家医馆做活,纪清志嘴上对他颇为不满,可这临走的时候还是给找了安排,让他有个容身之所,以后如何,就看他自身了。
第483章
静安城是位于南域的一座小城,从北到南,安家在此已经两载,重新开张的纪家医馆依旧是一个小医馆,两个大夫,日常诊治偶到村中,最初乡音难通,渐渐好转,又要远行。
此处方子多有所验,明日再去别处。
南北交通,多崇山峻岭,一行至此极为不易,纪清志却并不吝惜路上耗费,准备再次远行,这一次,要到临海之处看看,其风土乡俗,必然又有所不同,病症也当一变,方子也必有异。
比如说此地有沙,可治腹疾,无形中便挤掉了很多药草,以此廉价之物入药,再拟药方,便多有所替。
好。
纪墨心中早有准备,他跟纪清志来此的一路上,是看病看过来的,什么怪病都有,同样是腹痛,也因出多源,有的是寄生虫所致,有的就是单纯着凉,还有的是吃坏了东西,医治所需的方法也多有不同。
而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用药也是有所变化的,这方面纪墨也在做着相应的记录,这一次再要远行,可就不像之前那样容易了。
相关的病例和方子都被编订成册,又有若干因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的药材入了另册之中,纪墨的行李,仅仅是这些书,都要占据一个行李箱。
何必记这些琐碎,徒增重量。
纪清志在一旁看纪墨收拾出来一个书箱,微微摇头,他是崇尚轻装简行的,可有些东西,真的是省不了。
放置药材的柜子可以不带,但那些炮制药材的小工具总不能不带,不要小看这些,杵,钵,药碾子,切刀,戥子等工具,其中药碾子多为石碾,过于沉重,不好携带,是不带的,但其他的,哪怕那钵杵等物多是金属,也有不轻的重量,却要尽可能随身携带,一来是重新购置需要耗费不少钱财,二来用惯的顺手,处理的时候也会更显便捷。
再有一些瓶瓶罐罐,里面装着炮制好的药材,这些是不能混装的,大部分药材的药性保存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任意两种药材混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丧失原有的药性,甚至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化。
这方面,放在物质分子层面,可以理解为相融。
诸多零碎之物,整理出来放置在一个木箱之中,木箱子的制作者是纪墨,如同妆奁的木箱子是可以打开多层的,如此尽可能把一些东西隔绝开,若一个玲珑药柜,所放的药材量虽少,品种却较为齐全,一些炮制后也不好保存的药材干脆搭配一二做成成药放置。
饶是箱子多匣能容,真正也没装下多少药材,这也是因为药材种类太多。
目前已知的植物药材两千余种,动物药材共八百余,又有矿石药材若干,纪墨把所知的都记录在册,其中动物药材算是少见的,包括鹿角,虎骨,牛黄,猴枣,蚯蚓,蜈蚣,蝎子,穿山甲的甲片等等,更有人身之物,也可做药用。
如乳汁,胎盘,脐带,血液之流,算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其中胎盘又名紫河车,胎衣,咸、甘、温、补,可安心养血,益气补精,解毒等效用,对虚损,羸瘦,咳血气喘,遗精等病症都有很好的效果。
路中曾遇当地父母以紫河车为日常补品,由此广增治下人口之事,也是蔚为奇观。
此外,又有不易被理解的头发,指甲,尿液等药用,其中童子尿咸、寒,可搭配其他药材治疗诸如劳热骨蒸,咳嗽吐血,产后血晕等症,又因降火迅速,任何火热之症,都可以之为药引。
说到此处,不得不提到一些特别的药材,即动物粪便,不同动物的粪便效果也多有不同,有的能够清热明目,有的能够解毒祛风,有的能够消滞治疝,有的能够行气活血。
纪墨学到这类药材的时候,一个疑问发自内心第一个吃屎的人是谁?
第二个疑问就是他是怎么尝试出这些屎的不同效果的?或者说,他到底吃了多少屎才总结出这些不同效果来。
其次,便要庆幸,自己学的是医师,只要给别人开吃屎的药方,而不用自己亲自品尝一遍,否则
想到鸡矢白是如何收集炮制的,纪墨再对那小小的药材就有了某种不可名状的心思,这种东西,能不吃还是不要吃吧。
哪怕知道它的确于治病有效,可真的知道是什么东西,吃下去果然还是需要莫大的自我说服。
光是看这些药材,看这些被前人总结出来的药效,纪墨就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慨,这些现在学来犹觉枯燥的东西,那些前人是如何不厌其烦,一遍遍试错,最后总结出如今的知识的呢?
其中的辛苦,真的是值得后辈尊敬。
这样的传承,若是遗失不传,不啻于文明毁灭,值得一叹。
莫名的责任感滋生,纪墨每次做记录的时候就更认真了,他希望记下最详尽的第一手资料,留给后人。
同样,这一次考试的作品也无需考虑,只以这些书册作为作品就是了。
为了方便串联,纪墨在编写的时候就做了规整,植物药材是一本,动物药材是一本,矿物药材是一本,由种种药材配合而成的方子,也有若干本,则以病症各自分类。
如腹痛篇,首篇讲各色外伤导致的腹痛,这些外伤该如何处理,用怎样的药膏,或者是怎样的治疗过程,第二篇便是内损引起的腹痛,这其中又包含如寒湿之气侵扰,他病引发腹痛,感染寄生虫等篇章,每一篇都细细罗列症状,症状主要从四个方面,即四诊这四个方向来做出推论,并非所有病症都能用到四诊,比如说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两个方面,其中听音不必多说,说话的轻重混浊,高低缓急都可能关联到相关疾病,气味上主要是一些病症会引发如同口臭,体臭等问题。但这方面,几乎可以忽略。
能够被纪墨诊治的人,富贵人家少有,多是普通的人家,更有那等连吃饭钱都欠缺的人家,指望这样的人家天天洗澡,怕不是想太多,就是不用澡豆,不用热水,也不是每人都闲得能够天天去河里冲凉的,十天半个月不洗澡,身上的味道,可想而知。
再有,刷牙不能说算是什么稀罕事情,富贵人家多有,便是普通人家,也知道把那柳枝压扁,当做牙刷使唤,就着清水清理口腔,或者拒绝一些薄荷叶之类的叶子,对口腔之中的细菌进一步扫荡。
可对一些人来说,这等可以称之为常识的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于是,口臭就是必然了。
所以,这方面的诊断,并不能够作准,只能当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参考,尽可能忽略味道的方面,免得被其误导,以为病症来自脾胃。
但在记录的时候,纪墨还是以四诊为依据,有则有,无则无,若有如气味那样可以算作干扰项的,也可在记录之后多加一个参见本地习俗,当为正常之类的备注。
最后得出的结论,有的还会附上来自纪清志的看法补充,同时说明自己为何觉得这般看法不如自己的,或者远胜自己的之类的话语。
因看诊之后,给病人开了药材,少有能够继续观察后续疗效的,书册之中这部分记录便难免不全,好似留下了一个悬念。
以前,纪墨想过试着来一个全程追踪,看看最后的结果如何,可惜,这种追踪最后证明是徒劳无功。
有钱的不会让人盯着看,能够被盯着看的,又因为没钱,常常在治病这样的事情上偷工减料。
纪墨就曾见过,为了省些药钱,有人把那已经三煎之后的药材再次兑水煎熬,其中药效,可想而知。
又有人粗枝大叶,在煎煮药材的时候并不按照要求,以至于药效最后并不达标,缺乏成为例子的科学性,多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作为干扰。
又有些,则纯粹是不遵医嘱,一包药材,说是一包煎煮,对方却只觉得浪费,又或借口锅不够大,便如使用调料一般,一次些许,一次些许,宛若把药材当做茶叶,冲泡饮用,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这还不算什么,更有贫者,捡别人废弃药渣食用,忽略其中可能有毒的因素,最终导致自己毒发的。
人生百态,多有辛酸之处。
纪墨也曾同情心发作,想要资助一人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看看最后的疗效是否一如预期,结果,只能说,贪念一起,再难善了,若不是纪墨有配置毒药防身的习惯,恐怕还真的要受些苦了。
早跟你说了,看诊就是看诊,莫要给药,这等游医,是决不能给药的。纪清志说着风凉话,以此事给了纪墨一个教训,坐堂大夫不怕给对方看到有药,但游医就不行了,给出了诊治方法,收了一回钱,却以钱不够而不给药材,为了治病,为了活命,那些穷人,又有什么不敢做的呢?
能够因纪墨面善徐徐图之,已经是好的了,若是直接恶相暴露,拿块儿石头就往纪墨头上砸,等把人砸死再拿药,纪墨又能如何?
见得多了,便知有些善心是发不得的。
第484章
世上之人,并非多是愚昧,也有贤明,却罕见贫家,如此,方知良才难觅寒门,文明总出贵府。
医者亦如此,旧年朝中设立医师之职,作为医道魁首,所掌所领,知识经验,所能授予人者,不过一二,便是纪清志这般天才,若说哪一道精通于世,无出其右,也着实小觑天下人。
纪墨便曾听他讲过,一家治一病,一方以传家的故事,说是故事,其实也是现在进行时,只这些方子多零碎,收捡不易,验证不易,便很难于瓦砾之中着捡真金,还需要时间经验,慢慢度量。
这些,凭个人,是很难成事的。
正如纪墨之前所遇刁民,想要大规模,集体化验证某个方子是否有效,又如何改良方便以观后效,总是庶民难及,便是朝廷,若要如此举事,处置不当,也容易激发民怨。
愚民不知验证如何,只当人做鱼肉,任由宰割,哪里肯安于圈内,少不得鼓噪生事,若有热心人于此挑拨离间,骚动民情,想来也必有非常之祸。
多少个世界,纪墨只在古代徘徊,这些古代世界的具体虽有不同,但大情小事,也总在规范之中,若有一定定式,早早圈定范围,只在其中辗转腾挪,少有出圈之举。
而一旦出圈,所要面对的不仅是外部险恶,自家拖后腿的也足可堪畏。
有了践行,再看此事,纪墨纵心有大计,却也无处施行,只能叹一声专业不易,实难再创新高。
若说想要著名,恐怕还是要从朝廷计,自来官面文章,最能传颂,若能于胜者有来往,他日也将成典故之篇章,列名其上。
此等列名,想来于他考试作品流传度也能有所辅益。
如此累牍,也不怕便宜了别家。
纪清志看着纪墨把书册都装好,看那上面编号俨然,不由兴叹,他已经知道纪墨的记忆力很好,也就是说这些记录成书册的东西,纪墨自己都早已记住,既然如此,又非传家吝惜言语,何必再写下来,如此详实具体,他人看了也能受益,岂不是损己肥人。
我家医术,传自前人,前人医术,又在前人,未知前人是自悟,还是学自他姓,我既持家,便要以文字为录,方便后来者学习,便是学习者非我家一姓,同为人族,人有我有,何必计较,钱财独一,知识广博,便是他人固有,也非损我而肥。这世上许多人,难道还愁病人少吗?只怕多发,却无钱商治,若能凭此自救,未尝不是功德一件。
纪墨说的大公无私,很多东西,学会了是自己的,他人夺不走也抢不走,如此,又何惧他人跟着同学,若是学会的多了,难道这世上的病人就会因此少了吗?
子子孙孙无穷尽,这知识,也当如种子,广为播撒,说不得来年发芽上新,还要得益于别家果实。
我一人之力,不过些微,能做几笔文字,繁做记录,多人计长,说不得便有医疗新举,广惠众人。
医师一生,荣耀最高,不过一二嘉奖,三四钱财,五六传家,若能推而广之,使医道兴盛,未尝不能称师做祖,未有子孙而天下子之。
纪墨口中所言,却又不仅仅是医师了,就他所习,各项技艺,都可说是当时最优,可世情推演,能够真正流传后世的又有多少,便是有,恐怕也就是博物馆中一物陈列,再有三四行冰冷言语描述,后世之人,又有多少能够畅想那等巅峰是何等难得呢?
便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四大发明,真正的巅峰时刻,真的就是在发明出来的时候吗?
后世之人,看到发明被草莽视之,弃于道左,又有多少人为之兴叹,多少人与之笑言呢?
芸芸众生,纪墨只是其中之一,若要自论有什么特殊,便是这不凡经历,可一路行来,多有窘迫无奈之处,若说称怨,固有几分矫情,可倾情入此,也多在后期,情深如许,却又被考试之中作品被废而多有痛心之处。
纵然如此,下一次重新开局,仍然心心念念,固然是没有破局之法,只有此路可行,但难道这其中并未有争一口气的想法吗?
这些前人,披荆斩棘,方才有此技艺问世,可后人不惜,终归尘土。人非草木,当此之世,知其辛苦,又预后世,恐其难传,正当此间,或可承上启下,难道就没有丝毫传承所系的责任感吗?
山重难以一肩扛,不惜此身惜山倾。纪墨很想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作用,让这些技艺在当世之时便名誉内外,可结果总是难以尽如人意,一次次失望,一次次用功,一次次再见失望,久而久之,纪墨对此的态度也是复杂难辨。
不是没有责任感,不是没有热心肠,不是不曾动颜色,也不是不欲为此更辛劳,只是,多少辛苦多少酬,徒劳无功的次数多了,下一次的热心是否会因此减少呢?
每见前言,固有奇诡之处难以辨别,也惜此计偏左难传,总想着,若能系统整理,传之后人,当不至于被引为荒诞,一笑斥之。
有药汤通济,以空心芦苇为引,取芦苇空心为通,说为药用,又有多少出于以形补形之类的歪理,难以尽述,纪墨有心考验其方是否必须芦苇方可医病,却少有敢于人命弄险,若不小心耽误人命,实在难以归为医道大业之后必须。
可若是不弄个清楚,以证效验,来日科学上位,这等含糊之方是否再能登堂入室呢?
纪墨心中这些隐忧,难以跟纪清志说清楚,纪清志所经历的不过是这一世春秋,哪里知道后世科技是如何,更不知道何为科学,何为迷信,纵然瞧不上村教俗信,认为多有偏颇,可对一些巫医药方,却也多有敬畏之处。
恋耽美
纪清志笑着给纪墨说,纪墨瞠目,抵押贷款之事,竟是这么早就有了,当然,纪清志弄的这个不是很正规,不是从钱庄或者当铺,而是直接找了那相熟的小吏,表示要外出,缺少钱财,以医馆为凭,从他那里兑了些钱财出来充作路费。
本就是做着一去不回的打算,得来的钱财纵比买卖的少些,也少不到哪里去,最要紧是不耽误工夫。
事情都弄得差不多了,方才给齐鹏交代一句,告诉他这段时间可先去别家医馆做活,纪清志嘴上对他颇为不满,可这临走的时候还是给找了安排,让他有个容身之所,以后如何,就看他自身了。
第483章
静安城是位于南域的一座小城,从北到南,安家在此已经两载,重新开张的纪家医馆依旧是一个小医馆,两个大夫,日常诊治偶到村中,最初乡音难通,渐渐好转,又要远行。
此处方子多有所验,明日再去别处。
南北交通,多崇山峻岭,一行至此极为不易,纪清志却并不吝惜路上耗费,准备再次远行,这一次,要到临海之处看看,其风土乡俗,必然又有所不同,病症也当一变,方子也必有异。
比如说此地有沙,可治腹疾,无形中便挤掉了很多药草,以此廉价之物入药,再拟药方,便多有所替。
好。
纪墨心中早有准备,他跟纪清志来此的一路上,是看病看过来的,什么怪病都有,同样是腹痛,也因出多源,有的是寄生虫所致,有的就是单纯着凉,还有的是吃坏了东西,医治所需的方法也多有不同。
而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用药也是有所变化的,这方面纪墨也在做着相应的记录,这一次再要远行,可就不像之前那样容易了。
相关的病例和方子都被编订成册,又有若干因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的药材入了另册之中,纪墨的行李,仅仅是这些书,都要占据一个行李箱。
何必记这些琐碎,徒增重量。
纪清志在一旁看纪墨收拾出来一个书箱,微微摇头,他是崇尚轻装简行的,可有些东西,真的是省不了。
放置药材的柜子可以不带,但那些炮制药材的小工具总不能不带,不要小看这些,杵,钵,药碾子,切刀,戥子等工具,其中药碾子多为石碾,过于沉重,不好携带,是不带的,但其他的,哪怕那钵杵等物多是金属,也有不轻的重量,却要尽可能随身携带,一来是重新购置需要耗费不少钱财,二来用惯的顺手,处理的时候也会更显便捷。
再有一些瓶瓶罐罐,里面装着炮制好的药材,这些是不能混装的,大部分药材的药性保存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任意两种药材混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丧失原有的药性,甚至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化。
这方面,放在物质分子层面,可以理解为相融。
诸多零碎之物,整理出来放置在一个木箱之中,木箱子的制作者是纪墨,如同妆奁的木箱子是可以打开多层的,如此尽可能把一些东西隔绝开,若一个玲珑药柜,所放的药材量虽少,品种却较为齐全,一些炮制后也不好保存的药材干脆搭配一二做成成药放置。
饶是箱子多匣能容,真正也没装下多少药材,这也是因为药材种类太多。
目前已知的植物药材两千余种,动物药材共八百余,又有矿石药材若干,纪墨把所知的都记录在册,其中动物药材算是少见的,包括鹿角,虎骨,牛黄,猴枣,蚯蚓,蜈蚣,蝎子,穿山甲的甲片等等,更有人身之物,也可做药用。
如乳汁,胎盘,脐带,血液之流,算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其中胎盘又名紫河车,胎衣,咸、甘、温、补,可安心养血,益气补精,解毒等效用,对虚损,羸瘦,咳血气喘,遗精等病症都有很好的效果。
路中曾遇当地父母以紫河车为日常补品,由此广增治下人口之事,也是蔚为奇观。
此外,又有不易被理解的头发,指甲,尿液等药用,其中童子尿咸、寒,可搭配其他药材治疗诸如劳热骨蒸,咳嗽吐血,产后血晕等症,又因降火迅速,任何火热之症,都可以之为药引。
说到此处,不得不提到一些特别的药材,即动物粪便,不同动物的粪便效果也多有不同,有的能够清热明目,有的能够解毒祛风,有的能够消滞治疝,有的能够行气活血。
纪墨学到这类药材的时候,一个疑问发自内心第一个吃屎的人是谁?
第二个疑问就是他是怎么尝试出这些屎的不同效果的?或者说,他到底吃了多少屎才总结出这些不同效果来。
其次,便要庆幸,自己学的是医师,只要给别人开吃屎的药方,而不用自己亲自品尝一遍,否则
想到鸡矢白是如何收集炮制的,纪墨再对那小小的药材就有了某种不可名状的心思,这种东西,能不吃还是不要吃吧。
哪怕知道它的确于治病有效,可真的知道是什么东西,吃下去果然还是需要莫大的自我说服。
光是看这些药材,看这些被前人总结出来的药效,纪墨就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慨,这些现在学来犹觉枯燥的东西,那些前人是如何不厌其烦,一遍遍试错,最后总结出如今的知识的呢?
其中的辛苦,真的是值得后辈尊敬。
这样的传承,若是遗失不传,不啻于文明毁灭,值得一叹。
莫名的责任感滋生,纪墨每次做记录的时候就更认真了,他希望记下最详尽的第一手资料,留给后人。
同样,这一次考试的作品也无需考虑,只以这些书册作为作品就是了。
为了方便串联,纪墨在编写的时候就做了规整,植物药材是一本,动物药材是一本,矿物药材是一本,由种种药材配合而成的方子,也有若干本,则以病症各自分类。
如腹痛篇,首篇讲各色外伤导致的腹痛,这些外伤该如何处理,用怎样的药膏,或者是怎样的治疗过程,第二篇便是内损引起的腹痛,这其中又包含如寒湿之气侵扰,他病引发腹痛,感染寄生虫等篇章,每一篇都细细罗列症状,症状主要从四个方面,即四诊这四个方向来做出推论,并非所有病症都能用到四诊,比如说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两个方面,其中听音不必多说,说话的轻重混浊,高低缓急都可能关联到相关疾病,气味上主要是一些病症会引发如同口臭,体臭等问题。但这方面,几乎可以忽略。
能够被纪墨诊治的人,富贵人家少有,多是普通的人家,更有那等连吃饭钱都欠缺的人家,指望这样的人家天天洗澡,怕不是想太多,就是不用澡豆,不用热水,也不是每人都闲得能够天天去河里冲凉的,十天半个月不洗澡,身上的味道,可想而知。
再有,刷牙不能说算是什么稀罕事情,富贵人家多有,便是普通人家,也知道把那柳枝压扁,当做牙刷使唤,就着清水清理口腔,或者拒绝一些薄荷叶之类的叶子,对口腔之中的细菌进一步扫荡。
可对一些人来说,这等可以称之为常识的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于是,口臭就是必然了。
所以,这方面的诊断,并不能够作准,只能当做一个可有可无的参考,尽可能忽略味道的方面,免得被其误导,以为病症来自脾胃。
但在记录的时候,纪墨还是以四诊为依据,有则有,无则无,若有如气味那样可以算作干扰项的,也可在记录之后多加一个参见本地习俗,当为正常之类的备注。
最后得出的结论,有的还会附上来自纪清志的看法补充,同时说明自己为何觉得这般看法不如自己的,或者远胜自己的之类的话语。
因看诊之后,给病人开了药材,少有能够继续观察后续疗效的,书册之中这部分记录便难免不全,好似留下了一个悬念。
以前,纪墨想过试着来一个全程追踪,看看最后的结果如何,可惜,这种追踪最后证明是徒劳无功。
有钱的不会让人盯着看,能够被盯着看的,又因为没钱,常常在治病这样的事情上偷工减料。
纪墨就曾见过,为了省些药钱,有人把那已经三煎之后的药材再次兑水煎熬,其中药效,可想而知。
又有人粗枝大叶,在煎煮药材的时候并不按照要求,以至于药效最后并不达标,缺乏成为例子的科学性,多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作为干扰。
又有些,则纯粹是不遵医嘱,一包药材,说是一包煎煮,对方却只觉得浪费,又或借口锅不够大,便如使用调料一般,一次些许,一次些许,宛若把药材当做茶叶,冲泡饮用,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这还不算什么,更有贫者,捡别人废弃药渣食用,忽略其中可能有毒的因素,最终导致自己毒发的。
人生百态,多有辛酸之处。
纪墨也曾同情心发作,想要资助一人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看看最后的疗效是否一如预期,结果,只能说,贪念一起,再难善了,若不是纪墨有配置毒药防身的习惯,恐怕还真的要受些苦了。
早跟你说了,看诊就是看诊,莫要给药,这等游医,是决不能给药的。纪清志说着风凉话,以此事给了纪墨一个教训,坐堂大夫不怕给对方看到有药,但游医就不行了,给出了诊治方法,收了一回钱,却以钱不够而不给药材,为了治病,为了活命,那些穷人,又有什么不敢做的呢?
能够因纪墨面善徐徐图之,已经是好的了,若是直接恶相暴露,拿块儿石头就往纪墨头上砸,等把人砸死再拿药,纪墨又能如何?
见得多了,便知有些善心是发不得的。
第484章
世上之人,并非多是愚昧,也有贤明,却罕见贫家,如此,方知良才难觅寒门,文明总出贵府。
医者亦如此,旧年朝中设立医师之职,作为医道魁首,所掌所领,知识经验,所能授予人者,不过一二,便是纪清志这般天才,若说哪一道精通于世,无出其右,也着实小觑天下人。
纪墨便曾听他讲过,一家治一病,一方以传家的故事,说是故事,其实也是现在进行时,只这些方子多零碎,收捡不易,验证不易,便很难于瓦砾之中着捡真金,还需要时间经验,慢慢度量。
这些,凭个人,是很难成事的。
正如纪墨之前所遇刁民,想要大规模,集体化验证某个方子是否有效,又如何改良方便以观后效,总是庶民难及,便是朝廷,若要如此举事,处置不当,也容易激发民怨。
愚民不知验证如何,只当人做鱼肉,任由宰割,哪里肯安于圈内,少不得鼓噪生事,若有热心人于此挑拨离间,骚动民情,想来也必有非常之祸。
多少个世界,纪墨只在古代徘徊,这些古代世界的具体虽有不同,但大情小事,也总在规范之中,若有一定定式,早早圈定范围,只在其中辗转腾挪,少有出圈之举。
而一旦出圈,所要面对的不仅是外部险恶,自家拖后腿的也足可堪畏。
有了践行,再看此事,纪墨纵心有大计,却也无处施行,只能叹一声专业不易,实难再创新高。
若说想要著名,恐怕还是要从朝廷计,自来官面文章,最能传颂,若能于胜者有来往,他日也将成典故之篇章,列名其上。
此等列名,想来于他考试作品流传度也能有所辅益。
如此累牍,也不怕便宜了别家。
纪清志看着纪墨把书册都装好,看那上面编号俨然,不由兴叹,他已经知道纪墨的记忆力很好,也就是说这些记录成书册的东西,纪墨自己都早已记住,既然如此,又非传家吝惜言语,何必再写下来,如此详实具体,他人看了也能受益,岂不是损己肥人。
我家医术,传自前人,前人医术,又在前人,未知前人是自悟,还是学自他姓,我既持家,便要以文字为录,方便后来者学习,便是学习者非我家一姓,同为人族,人有我有,何必计较,钱财独一,知识广博,便是他人固有,也非损我而肥。这世上许多人,难道还愁病人少吗?只怕多发,却无钱商治,若能凭此自救,未尝不是功德一件。
纪墨说的大公无私,很多东西,学会了是自己的,他人夺不走也抢不走,如此,又何惧他人跟着同学,若是学会的多了,难道这世上的病人就会因此少了吗?
子子孙孙无穷尽,这知识,也当如种子,广为播撒,说不得来年发芽上新,还要得益于别家果实。
我一人之力,不过些微,能做几笔文字,繁做记录,多人计长,说不得便有医疗新举,广惠众人。
医师一生,荣耀最高,不过一二嘉奖,三四钱财,五六传家,若能推而广之,使医道兴盛,未尝不能称师做祖,未有子孙而天下子之。
纪墨口中所言,却又不仅仅是医师了,就他所习,各项技艺,都可说是当时最优,可世情推演,能够真正流传后世的又有多少,便是有,恐怕也就是博物馆中一物陈列,再有三四行冰冷言语描述,后世之人,又有多少能够畅想那等巅峰是何等难得呢?
便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四大发明,真正的巅峰时刻,真的就是在发明出来的时候吗?
后世之人,看到发明被草莽视之,弃于道左,又有多少人为之兴叹,多少人与之笑言呢?
芸芸众生,纪墨只是其中之一,若要自论有什么特殊,便是这不凡经历,可一路行来,多有窘迫无奈之处,若说称怨,固有几分矫情,可倾情入此,也多在后期,情深如许,却又被考试之中作品被废而多有痛心之处。
纵然如此,下一次重新开局,仍然心心念念,固然是没有破局之法,只有此路可行,但难道这其中并未有争一口气的想法吗?
这些前人,披荆斩棘,方才有此技艺问世,可后人不惜,终归尘土。人非草木,当此之世,知其辛苦,又预后世,恐其难传,正当此间,或可承上启下,难道就没有丝毫传承所系的责任感吗?
山重难以一肩扛,不惜此身惜山倾。纪墨很想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作用,让这些技艺在当世之时便名誉内外,可结果总是难以尽如人意,一次次失望,一次次用功,一次次再见失望,久而久之,纪墨对此的态度也是复杂难辨。
不是没有责任感,不是没有热心肠,不是不曾动颜色,也不是不欲为此更辛劳,只是,多少辛苦多少酬,徒劳无功的次数多了,下一次的热心是否会因此减少呢?
每见前言,固有奇诡之处难以辨别,也惜此计偏左难传,总想着,若能系统整理,传之后人,当不至于被引为荒诞,一笑斥之。
有药汤通济,以空心芦苇为引,取芦苇空心为通,说为药用,又有多少出于以形补形之类的歪理,难以尽述,纪墨有心考验其方是否必须芦苇方可医病,却少有敢于人命弄险,若不小心耽误人命,实在难以归为医道大业之后必须。
可若是不弄个清楚,以证效验,来日科学上位,这等含糊之方是否再能登堂入室呢?
纪墨心中这些隐忧,难以跟纪清志说清楚,纪清志所经历的不过是这一世春秋,哪里知道后世科技是如何,更不知道何为科学,何为迷信,纵然瞧不上村教俗信,认为多有偏颇,可对一些巫医药方,却也多有敬畏之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