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哥。”乔承雷说罢低下了头,等待着兄长的发难。
然而乔承云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理智地询问道:“那你想干什么?是像你二哥那样去做生意吗?”
“大哥,我想成为一个记者。”乔承雷斩钉截铁的说道:“现在这世道不缺商贾,也不乏官僚。惟独缺少记录者。所以我想做一个能将世态炎凉记录下来的记者。希望能通过我的记录让世人了解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听完乔承雷如此解释,乔承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欣慰地点头道:“咳,你现在也大了。许多事情我和你二哥做不了你的主。是好,是坏,都得你自己看着办。不过,就像我同你二哥说的那样,不管做什么事都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谢谢大哥。”乔承雷感激的说道。大哥乔承云的支持无疑是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一想到能去三湘学院,乔承雷心中就充满了期望。这不仅是出于他想做记者的志向,更是因为在那里有这一批他十分崇拜的夫子,特别是昆山的顾先生。
乔承雷口中的昆山顾先生,正是当年回昆山老家写书做学问的顾炎武。这些年来顾炎武除了在家翻译从欧洲带来的文献,还接受了王夫之的邀请,多次前往湖北、江西、直隶、浙江等地东林党开设的学院讲课。期间他还根据自己在长江下游诸多城镇的所见所闻,撰写了一系列有关底层平民生活情况的文章在《东林时讯》上发表。并于去年被整理出版为《江南实录》。由于顾炎武的文风朴实,取材真切,角度新颖,因此无论是在年长的缙绅之间,还是在年轻学子中间都极受欢迎。
然而从年初起顾炎武就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讲座,甚至连家门都没有踏出过。正如乔承雷为了那些被学校辞退的教师毅然休学回乡一样。顾炎武这样做同样是为了声援那些被驱逐的儒士。就他看来就算这些人中有人真的写了一些有关迷信巫术的文章,学校也没充足的理由辞退他们。更何况被辞退的教师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顾炎武眼中都是正直敢言的君子,而非外界传闻的妖言惑众者。显然是文教部是因为他们写了几篇评击朝政的文章而向学校施压迫使学校解雇他们。由此便有了一批学者与士子同时停课罢课的抗议行动。不过到目前为止顾炎武等人的举动虽在儒林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真正参与的人却并不多。正当他想进一步在报纸上撰文呼吁之时,却迎来了王夫之的造访。
“宁人,你难道真打算在此足不出户了?”望着书房中堆积如山的书本,王夫之关切的闻道。
“而农你也知道我这个人闲云野鹤惯了。与其在外界畏忌避言,还不如继续留在自家草庐自娱自乐,免得连累了书院。”顾炎武言辞犀利的说道。
听顾炎武说得赌气,王夫之不由会心一笑道:“三湘书院的胆子向来就大不怕人连累。只要宁人兄敢说,书院就敢提供讲堂。”
“而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宁人一介布衣,无权无势,就一臭脾气。不敢奢望能再在书院开坛授课,只希望书院能给人以畅抒己见的机会,莫要忘了东林精神。”顾炎武毫不客气地拱了拱手道。
“我知道你还在介意刘夫子他们的事。院方这次辞退几位夫子并没有通过董事会决议,所以这件事我已经派人去查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给世人一个明白的交代。”王夫之坦然的说道。但见顾炎武神色有了些松动,他又长叹了口气道:“宁人,我目前所能做到只有这点。至于朝廷开除国立学院部分儒士的事我也爱莫能助。向朝廷讨说法的方法有许多,老是足不出户也不是办法啊。”
眼见王夫之说得诚恳,顾炎武不由神色稍和地责问道:“文教部会把一些评击朝政的儒士赶出国立学院,在下并不惊讶。复兴党的那些实业学校跟着附和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可让在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东林一系的书院竟也将一些仗义执言的君子赶出了书院。堂堂东林做出此等举动,难道就不怕寒透了天下士人的心吗?”说到激动之处的顾炎武随即便冷笑了一声反问道:“还是怕让他朱尚书在皇帝面前交不了差?”
“宁人,朱尚书在这件事上或许做得过火了些。但你我都应该清楚事情的起因究竟是什么。事实上前段时间确实有人在报纸以及各个院校到处鼓吹巫蛊迷信,扰乱民心、误人子弟。若非如此文教部这次也不会下令整顿校园。”王夫之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宁人,你我都是饱读圣贤之书的人。应该知道圣人最是厌恶迷信之说。文教部依照圣人教诲、朝廷律例,做此决定本无可厚非。”
“对,正因为你我都饱读圣贤书。所以什么是巫蛊,什么是良言,这点是非总该分得清楚。现在文教部驱逐的夫子都是宣扬迷信的神棍吗?据我所知这次被书院开除的刘夫子从不信任何鬼神,说他鼓吹巫蛊,岂不是惹人耻笑吗!”顾炎武嗤之以鼻道。他没想到王夫之竟然也会说出刚才的那一番话。若非念在他与自己相交多年,以顾炎武的脾气还真想就此拂袖而去呢。
但王夫之并没有介意顾炎武鄙夷的眼神。只见他依旧不温不火地向顾炎武解释道:“不错,这次的学院整肃确实牵连甚广。儒林之中不仅你对此不满,许多鸿儒对目前的情况也都非议颇多。无论是出于东林精神,还是作为议员的职责,我们都有权纠正文教部的错误。但我们做事先得做到有理有据。就目的来说文教部此次的出发点合法合理并无过错,也无争议。关键是文教部在整肃过程中产生了牵连,让无辜的人平白被辞退。因此我等现在要抓住这点,让文教部拿出鉴定标准,给出相关证据!”
--
然而乔承云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理智地询问道:“那你想干什么?是像你二哥那样去做生意吗?”
“大哥,我想成为一个记者。”乔承雷斩钉截铁的说道:“现在这世道不缺商贾,也不乏官僚。惟独缺少记录者。所以我想做一个能将世态炎凉记录下来的记者。希望能通过我的记录让世人了解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听完乔承雷如此解释,乔承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欣慰地点头道:“咳,你现在也大了。许多事情我和你二哥做不了你的主。是好,是坏,都得你自己看着办。不过,就像我同你二哥说的那样,不管做什么事都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谢谢大哥。”乔承雷感激的说道。大哥乔承云的支持无疑是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一想到能去三湘学院,乔承雷心中就充满了期望。这不仅是出于他想做记者的志向,更是因为在那里有这一批他十分崇拜的夫子,特别是昆山的顾先生。
乔承雷口中的昆山顾先生,正是当年回昆山老家写书做学问的顾炎武。这些年来顾炎武除了在家翻译从欧洲带来的文献,还接受了王夫之的邀请,多次前往湖北、江西、直隶、浙江等地东林党开设的学院讲课。期间他还根据自己在长江下游诸多城镇的所见所闻,撰写了一系列有关底层平民生活情况的文章在《东林时讯》上发表。并于去年被整理出版为《江南实录》。由于顾炎武的文风朴实,取材真切,角度新颖,因此无论是在年长的缙绅之间,还是在年轻学子中间都极受欢迎。
然而从年初起顾炎武就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讲座,甚至连家门都没有踏出过。正如乔承雷为了那些被学校辞退的教师毅然休学回乡一样。顾炎武这样做同样是为了声援那些被驱逐的儒士。就他看来就算这些人中有人真的写了一些有关迷信巫术的文章,学校也没充足的理由辞退他们。更何况被辞退的教师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顾炎武眼中都是正直敢言的君子,而非外界传闻的妖言惑众者。显然是文教部是因为他们写了几篇评击朝政的文章而向学校施压迫使学校解雇他们。由此便有了一批学者与士子同时停课罢课的抗议行动。不过到目前为止顾炎武等人的举动虽在儒林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真正参与的人却并不多。正当他想进一步在报纸上撰文呼吁之时,却迎来了王夫之的造访。
“宁人,你难道真打算在此足不出户了?”望着书房中堆积如山的书本,王夫之关切的闻道。
“而农你也知道我这个人闲云野鹤惯了。与其在外界畏忌避言,还不如继续留在自家草庐自娱自乐,免得连累了书院。”顾炎武言辞犀利的说道。
听顾炎武说得赌气,王夫之不由会心一笑道:“三湘书院的胆子向来就大不怕人连累。只要宁人兄敢说,书院就敢提供讲堂。”
“而农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宁人一介布衣,无权无势,就一臭脾气。不敢奢望能再在书院开坛授课,只希望书院能给人以畅抒己见的机会,莫要忘了东林精神。”顾炎武毫不客气地拱了拱手道。
“我知道你还在介意刘夫子他们的事。院方这次辞退几位夫子并没有通过董事会决议,所以这件事我已经派人去查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给世人一个明白的交代。”王夫之坦然的说道。但见顾炎武神色有了些松动,他又长叹了口气道:“宁人,我目前所能做到只有这点。至于朝廷开除国立学院部分儒士的事我也爱莫能助。向朝廷讨说法的方法有许多,老是足不出户也不是办法啊。”
眼见王夫之说得诚恳,顾炎武不由神色稍和地责问道:“文教部会把一些评击朝政的儒士赶出国立学院,在下并不惊讶。复兴党的那些实业学校跟着附和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可让在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东林一系的书院竟也将一些仗义执言的君子赶出了书院。堂堂东林做出此等举动,难道就不怕寒透了天下士人的心吗?”说到激动之处的顾炎武随即便冷笑了一声反问道:“还是怕让他朱尚书在皇帝面前交不了差?”
“宁人,朱尚书在这件事上或许做得过火了些。但你我都应该清楚事情的起因究竟是什么。事实上前段时间确实有人在报纸以及各个院校到处鼓吹巫蛊迷信,扰乱民心、误人子弟。若非如此文教部这次也不会下令整顿校园。”王夫之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宁人,你我都是饱读圣贤之书的人。应该知道圣人最是厌恶迷信之说。文教部依照圣人教诲、朝廷律例,做此决定本无可厚非。”
“对,正因为你我都饱读圣贤书。所以什么是巫蛊,什么是良言,这点是非总该分得清楚。现在文教部驱逐的夫子都是宣扬迷信的神棍吗?据我所知这次被书院开除的刘夫子从不信任何鬼神,说他鼓吹巫蛊,岂不是惹人耻笑吗!”顾炎武嗤之以鼻道。他没想到王夫之竟然也会说出刚才的那一番话。若非念在他与自己相交多年,以顾炎武的脾气还真想就此拂袖而去呢。
但王夫之并没有介意顾炎武鄙夷的眼神。只见他依旧不温不火地向顾炎武解释道:“不错,这次的学院整肃确实牵连甚广。儒林之中不仅你对此不满,许多鸿儒对目前的情况也都非议颇多。无论是出于东林精神,还是作为议员的职责,我们都有权纠正文教部的错误。但我们做事先得做到有理有据。就目的来说文教部此次的出发点合法合理并无过错,也无争议。关键是文教部在整肃过程中产生了牵连,让无辜的人平白被辞退。因此我等现在要抓住这点,让文教部拿出鉴定标准,给出相关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