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坑男配时我在想什么[穿书]——卷卷猫(
父亲都被弹劾入狱了,全家岌岌可危,韩皎上门找燕王求救,却不说求救,说是给他献策,还奇策!
上来就一阵连珠炮,又是表忠心,又是表信心,把个燕王唬得迷迷瞪瞪,彻底以为这小子是给他帮忙来了,韩皎才悄悄露出一点狐狸尾巴,要求燕王先把他爹从牢里给捞出来。
韩皎还不明说要燕王救爹,人家说的意思是:我全家一直都再暗中支持你,而且我已经有办法帮你解决问题了,但现在我家因此被报复了,你不帮我,我肯定要挂了,就没法帮你了。
这层层递进的逻辑重点,抓得简直叫人头皮发麻,一步步就把燕王带沟里去了。
韩皎如果一进门就跪在地上,抱着燕王的大腿,哭诉自家亲爹怎么刚正不阿支持燕王惨遭陷害,求燕王施以援手、救助忠良,那铁定一早被踹出门了。
而韩皎居然如此沉得住气,上来就反客为主,打乱燕王的节奏,自始至终,牵制着对方的思路狂奔乱窜,根本不给燕王反应过来的机会,醒过来,就发现自己已经入彀了。
这一整出戏,还得事后好半会才能彻底想明白,燕王此刻还是发懵的,弄不明白哪里有些不对劲,敦厚淳朴地询问:你爹入狱了?什么罪名?
无非是翻出旧案,构陷泼脏水。韩皎已经亮出了自己的真实意图去他妹的巴结权贵,老子是要救亲爹好吗?
韩老爷因何入狱,不便细谈,李阁老的人之所以用毫不相关的罪名整治韩老爷,就是怕韩老爷以此去向燕王党求救。
所以韩皎必须弱化韩老爷被构陷的罪名,尽可能让燕王确定,他爹是因为彻查杀良冒功案,被陷害。
燕王虽然年纪小,但因为嗣君的身份,过早接触了朝堂黑暗面,所以也不是这么好忽悠的。
听完韩皎的话,燕王沉默了,在心里过了几遍,终于还是起疑了。
燕王怀疑韩皎这一通故弄玄虚,就是为了先逼迫自己,出手救出他爹。
事后韩皎若是没办成事,来王府负荆请罪,他也不可能因此就对韩皎怎么样,毕竟这案子让整个三法司都瘫痪了,哪能真指望韩皎一个人掌控全局?
这小神童真的是成精了,连大楚嗣君都敢利用。
二人陷入沉默。
燕王的目光渐渐变得冷厉起来,直勾勾盯着韩皎。
这才是对决的关键时刻。
韩皎背脊挺直,目光坦然,迎接燕王的审视,不露一丝心虚之态。
越是真正的生死关头,韩皎的心理素质就越是过硬,因为上一世经历过彻底的绝望,死亡对他而言,是一种万物皆空的状态,迟早要坦然面对,无需恐惧。
令尊究竟因何获罪?燕王发起了反击,小神童越想绕过的话题,他越要追根究底,也找了个理由追根究底:你得说明白了,本王才方便替他洗清罪名。
韩皎方才已经说了,韩老爷的罪名,是翻从前的案子强行构陷,都是铁案,如今翻案诬陷,连实证都没有,只看谁的拳头硬,刑部就认谁的证据真。
所以,燕王只要给刑部透露一下想保韩老爷的意思,刑部权衡利弊,还是会给燕王面子的,所以具体是什么罪名,根本不重要,韩皎刚才没明说。
但燕王现在起疑了,韩皎若是还执意回避,更容易让燕王反感,于是他当机立断,一五一十向燕王全坦白了。
韩皎的坦白,总算挽回了燕王一部分信任。
他爹是无辜的,其实不重要,此刻的关键在于,燕王怀疑韩皎只是想利用自己的势力,救出父亲,实际上可能根本没什么奇策。
韩皎是个善于抓重点的学霸,这种时候,逼燕王做出决断,那就是不公平的交易,毕竟燕王不确定他能不能成事。
而大人物从来都不会做不公平的交易,韩皎必须主动交出把柄,让大人物拿在手里。
家父的案子,一时半会儿也没法审定,韩皎主动让步:微臣只想请殿下出面,让刑部暂缓定案,待杀良冒功案查清了,还殿下清白,臣与家父,方可置生死于度外。
这就相当于先交货后付款,韩皎也赌了一把,先暂缓父亲的案子,等他确实帮燕王办成事,再请燕王救人,这下燕王总不需要担心被利用了吧?
果然,燕王眼中的疑虑消散了大半。
他有些惊异地注视韩皎,半晌,低声笑道:果真不负神童之名,韩皎,你是条汉子,一切准如所请,本王静候佳音。
交易达成,燕王特地吩咐太监,安排马车把韩皎送回去了。
这是头一次,来燕王府的访客,步行而来,专车而去,这可让此前得罪韩皎的侍卫长吓坏了,赶忙找李公公询问韩皎住址,打算亲自登门,送礼谢罪。
*
韩太太进伙房的时候,才想起家里已经两日没买菜了,此刻妹妹和妹夫忽然拜访,再去买菜,已经来不及了,得去找街坊邻里借点腌肉回来。
她刚转身要出门,就看见妹妹卷起衣袖踏进门,似乎是想给她打下手。
哎哟,你进来作甚?快回去坐着,别弄脏衣裳!韩太太担心妹妹发现家里什么都没有,赶忙把人往外推。
姐妹妹执意停在原地,四处看了看空荡荡的伙房,叹息一声,回头看向韩太太,伤感道:从前做闺女的时候,咱家还有婆子干这些杂活呢,如今姐姐嫁了四品大员的姐夫,这日子过的她低头抓起姐姐变得粗糙的手,眼圈红了:你瞧,这么娇娇的手都起茧子了。
韩太太第一次被妹妹如此直接的泼冷水,赶忙抽回手,笑道:以你姐夫的地位,咱家什么日子过不得?也就是觉得自己干些杂活好打发时间,总闲着,也没什么好。
姐,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总这么要强。
我怎么了?你今儿到底怎么回事?韩太太不乐意了。
妹妹用帕子拭了拭眼角,正色看向她,冷冷道:姐夫真的只是留职待查吗?
韩太太心里一咯噔,勉强保持镇定:不然呢?
姐你就别瞒着我了!三爷都已经去打听过了,刑部那头一点儿口风都不肯透,绝对不是小事儿!妹妹急切地摊牌:姐夫那个驴脾气,迟早有这么一天的,他出事儿,你还有阿皎啊,日子还得过,不是吗?你可千万别把咱们全部家当往水里砸!
韩太太脸色一白,原来是妹夫打听到了韩老爷犯的事儿不小,害怕那六百两银子打水漂,特意登门劝她还钱来了!
韩太太心凉了半截,妹夫娶妹妹的时候,不过是个只分到几亩薄田的官家庶子,当初做生意,还是韩老爷帮忙打点起家的。
若不是有韩老爷的面子,让他们接手了几个工部的大生意,妹夫和妹妹如今还不知在哪儿吃糠咽菜呢。
如今她丈夫糟了难,事情还没弄清楚,这就上赶着让她别顾丈夫死活了。
妹妹可都是为姐姐和阿皎阿墨着想!见韩太太红了眼圈,妹妹赶忙软了语气:姐,咱姊妹从小到大,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是不忍心看你赔了夫人又折兵,官场上的事儿瞬息万变,靠咱俩那点家底,能翻得起什么风浪?姐夫那边只能听天由命,往后,妹妹一定会照顾好姐姐和阿皎
那六百两银子都放在我屋里呢,半钱都没花出去。韩太太冷声道:我昨日已经说了,只是防备不时之需,我阿皎也告诉我了,未必要花银子,都是小事儿,老爷他不会有事。阿皎今儿后晌被燕王请去议事了,我呢,往后有老爷照看,阿皎不需要任何人照拂,他厉害着呢。
姐!您这事什么意思?!妹妹可没有
不等妹妹说完,韩太太甩手独自冲出门,冷冷嘲讽:家里没好菜,我得去给咱家两位大恩人买菜去了。
姐!您都这个岁数了,怎么还这么爱使性子呢?妹妹不都是为了你好?良药苦口,你偏要乱想,我几时跟你提那银子的事了!
妹妹一路在身后追着,姊妹俩推推搡搡的走到前院,听见动静的妹夫也快步追出来,偷听姊妹俩谈话,想知道那六百两银子是不是已经打水漂了。
韩太太刚踏出院门,就瞧见一辆四匹骏马拉着的黄铜镶边马车,缓缓停在了自家门口。
这显然是王公贵族的座驾,寻常百姓日日蹲在大街上,都未必能见着。
太监打扮的车夫下了马车,而后满脸殷勤的替马车里的人掀开车幔。
看见从车幔里走出来的人是韩皎,韩太太懵了。
妹妹颤抖着嗓音在身后小声问她:阿皎真被燕王请去了?
韩太太才回过神,也没搭理妹妹,昂首挺胸迎上前,对儿子笑道:回来了呀?怎么还劳烦王府的车驾呢?
身后,刚跑出来的妹夫也傻了眼,回过神,小声在妻子耳边嘱咐:银子的事儿咱先别提了这小子,可够出息的!
作者有话要说:
燕王:总觉得哪里不太对,本王是不是上当了?
韩神童:别乱想了殿下,动脑子的事让臣替你来。
第21章
韩皎下马车的时候,王府太监还一脸殷勤地上前搀扶,这让他感到无措,因为不知道这种时候,该不该给些赏钱,给多少合适?
倒是韩太太落落大方地跟太监问好,还特意邀请太监进屋坐坐。
寒暄一阵,太监再三推辞后告辞了,看起来应该算是礼数周到的。
等目送王府的车驾消失在巷角,姨母和姨丈立即围上来,格外热情地搀扶韩皎走进门。
韩皎没有在意家人略显古怪的态度,心里还琢磨着军饷账目的事。
到了晚餐上桌,才被格外寒碜的菜肴惊得回过神,韩皎纳闷的抬头看向母亲。
这一看之下,才发现母亲全然是一副憋着滔天大火的模样,以往这种时候,父亲晚上可能就得打地铺了,如今父亲身陷囹圄,是谁招惹了母亲?
低头看了看一桌清汤白菜,韩皎狐疑地看向姨母和姨丈。
是这夫妻俩惹娘不开心了?
总之不可能是阿墨,阿墨在娘眼里,根本不会犯错,就算徒手把桌椅给拆了,娘也只会觉得这孩子力气大,有出息。
姨母见韩皎脸色变了,不免显出些心虚之态,赶忙笑道:今儿来串门忘了带吃食,赶巧姐姐家里一点儿荤腥都没存,阿皎要是不合胃口,姨母带你去酒馆吃吧?
韩皎刚欲开口,就被母亲冰冷的嗓音打断了
阿皎不会不合胃口,旁人若是不合胃口,自去酒馆饱口福就是,咱这儿庙小容不下大佛。
姨母和姨丈顿时白了脸色,夫妻俩对视一眼,眼里都是责备。
来讨钱的主意是姨丈起的,但他说了不能得罪人,事儿却是姨母办糟了。
韩皎此刻已经确定,这夫妻俩肯定是得罪了母亲。
这还真是前所未有的事,母亲和姨母姐妹俩的感情一直非常好,虽然不知道今天出了什么事。
韩皎在这种问题上,一般不当和事佬,任何人敢得罪母亲,他都会坚决站在母亲这一边。
这也是他上辈子养成的习惯,毕竟丈夫怕老婆的家庭,儿子多半也会跟着怕妈妈。
韩皎当即放下筷子,对姨丈道:今日公务繁忙,侄儿有些不适,得先去后堂歇息了,二位慢用。
说完便起身离桌,余光捕捉到了母亲脸上一闪而逝的得意微笑。
看来马屁没拍错。
阿皎!姨母慌极了,她对韩皎这孩子十多年来的感情并不是假的,这回来劝姐姐别在姐夫那个榆木疙瘩身上浪费银子,就是为了省下财力,往后为侄儿的仕途铺路。
她觉得韩皎会比韩老爷出息百倍,而且这孩子有人情味,一定能成为她家真正的靠山。
不像韩老爷,难得拿到一笔朝廷的生意,硬是要他们主动把货价压到最低,几乎没什么利润,宁可自家人吃亏,也不让公家吃亏。
说起来是他们的靠山,实际上她夫妻二人早恨死了,韩家这么多年来也拿了他们不少好处,韩老爷还是防贼似的防着他们。
可偏偏今儿这一劝,竟让韩太太发这么大脾气,这出乎她的意料,因为从前韩太太也对韩老爷满腹怨言,照说这当口,就该大难临头各自飞了。
姨母拉着韩皎走到后堂,嗓音哽咽地解释:你娘今儿是误会姨母了,正使小性子呢!姨母就说了句:你爹的事儿现下说不准,还说以后姨母一定会照顾你娘儿三个,你娘就以为我咒你爹呢,以为我想不管你爹死活了,这哪能呢?这么多年来,咱两家同甘共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缺不得谁!阿皎,你可不能听凭你娘使小性子,寒了姨母的心!
姨母说着就捏着帕子,啜泣起来。
然而,她迟迟没等到侄儿的温声劝慰,悄悄抬眼一看,竟发现韩皎正面无表情看着她哭泣。
她从未见过韩皎这样的威严神色,竟吓得忽然止住哭声,犯错似的低下头,等待发落似的。
姨母先请用膳。韩皎淡然回应:事情我会问清楚。
阿皎
韩皎抬手打断她的辩解,朝厅堂做了个请的手势。
姨母张口还想说两句,最终还是乖乖离开了。
姨母两口子很快灰溜溜告辞了,韩皎立即询问母亲出了什么事。
韩太太满心怒火,想痛斥那对白眼狼夫妇,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毕竟是从前自己最仰仗的亲人,韩太太秉性要强,即使在儿子面前,也不想承认自己看错了人,只是摇了摇头,转而问儿子燕王是不是答应救韩老爷了。
其实看见燕王府的马车送儿子回来,韩太太就猜到,儿子办成了事,此刻又从儿子口中得到确认,一直紧绷地心情终于松懈,晕乎乎地回屋歇息去了。
韩皎这一日精神过度紧张,也早早歇下了,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第二日巳正,燕王果然兑现承诺,派官差将辽东边关五年内的军饷账目,全数运送来韩邸。
账目一摞摞堆放在书房,桌上放不下,都堆放在地上如同小土丘一般,足有半人多高。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韩皎还是被账目的份量惊着了。
粗略翻了几本,发现这些账目里包含了辽东边关每一名将士的后勤补给,比预想中更加详尽。
好在昨日燕王已经答应帮他去翰林院告假三日,时间足够韩皎从中筛选出有用数据。
送走官差,韩皎立即着手进行账册分类,把需要精算和需要粗看或调用的类别,一一列在纸上,转眼间,就忙过了正午。
恋耽美
上来就一阵连珠炮,又是表忠心,又是表信心,把个燕王唬得迷迷瞪瞪,彻底以为这小子是给他帮忙来了,韩皎才悄悄露出一点狐狸尾巴,要求燕王先把他爹从牢里给捞出来。
韩皎还不明说要燕王救爹,人家说的意思是:我全家一直都再暗中支持你,而且我已经有办法帮你解决问题了,但现在我家因此被报复了,你不帮我,我肯定要挂了,就没法帮你了。
这层层递进的逻辑重点,抓得简直叫人头皮发麻,一步步就把燕王带沟里去了。
韩皎如果一进门就跪在地上,抱着燕王的大腿,哭诉自家亲爹怎么刚正不阿支持燕王惨遭陷害,求燕王施以援手、救助忠良,那铁定一早被踹出门了。
而韩皎居然如此沉得住气,上来就反客为主,打乱燕王的节奏,自始至终,牵制着对方的思路狂奔乱窜,根本不给燕王反应过来的机会,醒过来,就发现自己已经入彀了。
这一整出戏,还得事后好半会才能彻底想明白,燕王此刻还是发懵的,弄不明白哪里有些不对劲,敦厚淳朴地询问:你爹入狱了?什么罪名?
无非是翻出旧案,构陷泼脏水。韩皎已经亮出了自己的真实意图去他妹的巴结权贵,老子是要救亲爹好吗?
韩老爷因何入狱,不便细谈,李阁老的人之所以用毫不相关的罪名整治韩老爷,就是怕韩老爷以此去向燕王党求救。
所以韩皎必须弱化韩老爷被构陷的罪名,尽可能让燕王确定,他爹是因为彻查杀良冒功案,被陷害。
燕王虽然年纪小,但因为嗣君的身份,过早接触了朝堂黑暗面,所以也不是这么好忽悠的。
听完韩皎的话,燕王沉默了,在心里过了几遍,终于还是起疑了。
燕王怀疑韩皎这一通故弄玄虚,就是为了先逼迫自己,出手救出他爹。
事后韩皎若是没办成事,来王府负荆请罪,他也不可能因此就对韩皎怎么样,毕竟这案子让整个三法司都瘫痪了,哪能真指望韩皎一个人掌控全局?
这小神童真的是成精了,连大楚嗣君都敢利用。
二人陷入沉默。
燕王的目光渐渐变得冷厉起来,直勾勾盯着韩皎。
这才是对决的关键时刻。
韩皎背脊挺直,目光坦然,迎接燕王的审视,不露一丝心虚之态。
越是真正的生死关头,韩皎的心理素质就越是过硬,因为上一世经历过彻底的绝望,死亡对他而言,是一种万物皆空的状态,迟早要坦然面对,无需恐惧。
令尊究竟因何获罪?燕王发起了反击,小神童越想绕过的话题,他越要追根究底,也找了个理由追根究底:你得说明白了,本王才方便替他洗清罪名。
韩皎方才已经说了,韩老爷的罪名,是翻从前的案子强行构陷,都是铁案,如今翻案诬陷,连实证都没有,只看谁的拳头硬,刑部就认谁的证据真。
所以,燕王只要给刑部透露一下想保韩老爷的意思,刑部权衡利弊,还是会给燕王面子的,所以具体是什么罪名,根本不重要,韩皎刚才没明说。
但燕王现在起疑了,韩皎若是还执意回避,更容易让燕王反感,于是他当机立断,一五一十向燕王全坦白了。
韩皎的坦白,总算挽回了燕王一部分信任。
他爹是无辜的,其实不重要,此刻的关键在于,燕王怀疑韩皎只是想利用自己的势力,救出父亲,实际上可能根本没什么奇策。
韩皎是个善于抓重点的学霸,这种时候,逼燕王做出决断,那就是不公平的交易,毕竟燕王不确定他能不能成事。
而大人物从来都不会做不公平的交易,韩皎必须主动交出把柄,让大人物拿在手里。
家父的案子,一时半会儿也没法审定,韩皎主动让步:微臣只想请殿下出面,让刑部暂缓定案,待杀良冒功案查清了,还殿下清白,臣与家父,方可置生死于度外。
这就相当于先交货后付款,韩皎也赌了一把,先暂缓父亲的案子,等他确实帮燕王办成事,再请燕王救人,这下燕王总不需要担心被利用了吧?
果然,燕王眼中的疑虑消散了大半。
他有些惊异地注视韩皎,半晌,低声笑道:果真不负神童之名,韩皎,你是条汉子,一切准如所请,本王静候佳音。
交易达成,燕王特地吩咐太监,安排马车把韩皎送回去了。
这是头一次,来燕王府的访客,步行而来,专车而去,这可让此前得罪韩皎的侍卫长吓坏了,赶忙找李公公询问韩皎住址,打算亲自登门,送礼谢罪。
*
韩太太进伙房的时候,才想起家里已经两日没买菜了,此刻妹妹和妹夫忽然拜访,再去买菜,已经来不及了,得去找街坊邻里借点腌肉回来。
她刚转身要出门,就看见妹妹卷起衣袖踏进门,似乎是想给她打下手。
哎哟,你进来作甚?快回去坐着,别弄脏衣裳!韩太太担心妹妹发现家里什么都没有,赶忙把人往外推。
姐妹妹执意停在原地,四处看了看空荡荡的伙房,叹息一声,回头看向韩太太,伤感道:从前做闺女的时候,咱家还有婆子干这些杂活呢,如今姐姐嫁了四品大员的姐夫,这日子过的她低头抓起姐姐变得粗糙的手,眼圈红了:你瞧,这么娇娇的手都起茧子了。
韩太太第一次被妹妹如此直接的泼冷水,赶忙抽回手,笑道:以你姐夫的地位,咱家什么日子过不得?也就是觉得自己干些杂活好打发时间,总闲着,也没什么好。
姐,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总这么要强。
我怎么了?你今儿到底怎么回事?韩太太不乐意了。
妹妹用帕子拭了拭眼角,正色看向她,冷冷道:姐夫真的只是留职待查吗?
韩太太心里一咯噔,勉强保持镇定:不然呢?
姐你就别瞒着我了!三爷都已经去打听过了,刑部那头一点儿口风都不肯透,绝对不是小事儿!妹妹急切地摊牌:姐夫那个驴脾气,迟早有这么一天的,他出事儿,你还有阿皎啊,日子还得过,不是吗?你可千万别把咱们全部家当往水里砸!
韩太太脸色一白,原来是妹夫打听到了韩老爷犯的事儿不小,害怕那六百两银子打水漂,特意登门劝她还钱来了!
韩太太心凉了半截,妹夫娶妹妹的时候,不过是个只分到几亩薄田的官家庶子,当初做生意,还是韩老爷帮忙打点起家的。
若不是有韩老爷的面子,让他们接手了几个工部的大生意,妹夫和妹妹如今还不知在哪儿吃糠咽菜呢。
如今她丈夫糟了难,事情还没弄清楚,这就上赶着让她别顾丈夫死活了。
妹妹可都是为姐姐和阿皎阿墨着想!见韩太太红了眼圈,妹妹赶忙软了语气:姐,咱姊妹从小到大,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是不忍心看你赔了夫人又折兵,官场上的事儿瞬息万变,靠咱俩那点家底,能翻得起什么风浪?姐夫那边只能听天由命,往后,妹妹一定会照顾好姐姐和阿皎
那六百两银子都放在我屋里呢,半钱都没花出去。韩太太冷声道:我昨日已经说了,只是防备不时之需,我阿皎也告诉我了,未必要花银子,都是小事儿,老爷他不会有事。阿皎今儿后晌被燕王请去议事了,我呢,往后有老爷照看,阿皎不需要任何人照拂,他厉害着呢。
姐!您这事什么意思?!妹妹可没有
不等妹妹说完,韩太太甩手独自冲出门,冷冷嘲讽:家里没好菜,我得去给咱家两位大恩人买菜去了。
姐!您都这个岁数了,怎么还这么爱使性子呢?妹妹不都是为了你好?良药苦口,你偏要乱想,我几时跟你提那银子的事了!
妹妹一路在身后追着,姊妹俩推推搡搡的走到前院,听见动静的妹夫也快步追出来,偷听姊妹俩谈话,想知道那六百两银子是不是已经打水漂了。
韩太太刚踏出院门,就瞧见一辆四匹骏马拉着的黄铜镶边马车,缓缓停在了自家门口。
这显然是王公贵族的座驾,寻常百姓日日蹲在大街上,都未必能见着。
太监打扮的车夫下了马车,而后满脸殷勤的替马车里的人掀开车幔。
看见从车幔里走出来的人是韩皎,韩太太懵了。
妹妹颤抖着嗓音在身后小声问她:阿皎真被燕王请去了?
韩太太才回过神,也没搭理妹妹,昂首挺胸迎上前,对儿子笑道:回来了呀?怎么还劳烦王府的车驾呢?
身后,刚跑出来的妹夫也傻了眼,回过神,小声在妻子耳边嘱咐:银子的事儿咱先别提了这小子,可够出息的!
作者有话要说:
燕王:总觉得哪里不太对,本王是不是上当了?
韩神童:别乱想了殿下,动脑子的事让臣替你来。
第21章
韩皎下马车的时候,王府太监还一脸殷勤地上前搀扶,这让他感到无措,因为不知道这种时候,该不该给些赏钱,给多少合适?
倒是韩太太落落大方地跟太监问好,还特意邀请太监进屋坐坐。
寒暄一阵,太监再三推辞后告辞了,看起来应该算是礼数周到的。
等目送王府的车驾消失在巷角,姨母和姨丈立即围上来,格外热情地搀扶韩皎走进门。
韩皎没有在意家人略显古怪的态度,心里还琢磨着军饷账目的事。
到了晚餐上桌,才被格外寒碜的菜肴惊得回过神,韩皎纳闷的抬头看向母亲。
这一看之下,才发现母亲全然是一副憋着滔天大火的模样,以往这种时候,父亲晚上可能就得打地铺了,如今父亲身陷囹圄,是谁招惹了母亲?
低头看了看一桌清汤白菜,韩皎狐疑地看向姨母和姨丈。
是这夫妻俩惹娘不开心了?
总之不可能是阿墨,阿墨在娘眼里,根本不会犯错,就算徒手把桌椅给拆了,娘也只会觉得这孩子力气大,有出息。
姨母见韩皎脸色变了,不免显出些心虚之态,赶忙笑道:今儿来串门忘了带吃食,赶巧姐姐家里一点儿荤腥都没存,阿皎要是不合胃口,姨母带你去酒馆吃吧?
韩皎刚欲开口,就被母亲冰冷的嗓音打断了
阿皎不会不合胃口,旁人若是不合胃口,自去酒馆饱口福就是,咱这儿庙小容不下大佛。
姨母和姨丈顿时白了脸色,夫妻俩对视一眼,眼里都是责备。
来讨钱的主意是姨丈起的,但他说了不能得罪人,事儿却是姨母办糟了。
韩皎此刻已经确定,这夫妻俩肯定是得罪了母亲。
这还真是前所未有的事,母亲和姨母姐妹俩的感情一直非常好,虽然不知道今天出了什么事。
韩皎在这种问题上,一般不当和事佬,任何人敢得罪母亲,他都会坚决站在母亲这一边。
这也是他上辈子养成的习惯,毕竟丈夫怕老婆的家庭,儿子多半也会跟着怕妈妈。
韩皎当即放下筷子,对姨丈道:今日公务繁忙,侄儿有些不适,得先去后堂歇息了,二位慢用。
说完便起身离桌,余光捕捉到了母亲脸上一闪而逝的得意微笑。
看来马屁没拍错。
阿皎!姨母慌极了,她对韩皎这孩子十多年来的感情并不是假的,这回来劝姐姐别在姐夫那个榆木疙瘩身上浪费银子,就是为了省下财力,往后为侄儿的仕途铺路。
她觉得韩皎会比韩老爷出息百倍,而且这孩子有人情味,一定能成为她家真正的靠山。
不像韩老爷,难得拿到一笔朝廷的生意,硬是要他们主动把货价压到最低,几乎没什么利润,宁可自家人吃亏,也不让公家吃亏。
说起来是他们的靠山,实际上她夫妻二人早恨死了,韩家这么多年来也拿了他们不少好处,韩老爷还是防贼似的防着他们。
可偏偏今儿这一劝,竟让韩太太发这么大脾气,这出乎她的意料,因为从前韩太太也对韩老爷满腹怨言,照说这当口,就该大难临头各自飞了。
姨母拉着韩皎走到后堂,嗓音哽咽地解释:你娘今儿是误会姨母了,正使小性子呢!姨母就说了句:你爹的事儿现下说不准,还说以后姨母一定会照顾你娘儿三个,你娘就以为我咒你爹呢,以为我想不管你爹死活了,这哪能呢?这么多年来,咱两家同甘共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缺不得谁!阿皎,你可不能听凭你娘使小性子,寒了姨母的心!
姨母说着就捏着帕子,啜泣起来。
然而,她迟迟没等到侄儿的温声劝慰,悄悄抬眼一看,竟发现韩皎正面无表情看着她哭泣。
她从未见过韩皎这样的威严神色,竟吓得忽然止住哭声,犯错似的低下头,等待发落似的。
姨母先请用膳。韩皎淡然回应:事情我会问清楚。
阿皎
韩皎抬手打断她的辩解,朝厅堂做了个请的手势。
姨母张口还想说两句,最终还是乖乖离开了。
姨母两口子很快灰溜溜告辞了,韩皎立即询问母亲出了什么事。
韩太太满心怒火,想痛斥那对白眼狼夫妇,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毕竟是从前自己最仰仗的亲人,韩太太秉性要强,即使在儿子面前,也不想承认自己看错了人,只是摇了摇头,转而问儿子燕王是不是答应救韩老爷了。
其实看见燕王府的马车送儿子回来,韩太太就猜到,儿子办成了事,此刻又从儿子口中得到确认,一直紧绷地心情终于松懈,晕乎乎地回屋歇息去了。
韩皎这一日精神过度紧张,也早早歇下了,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第二日巳正,燕王果然兑现承诺,派官差将辽东边关五年内的军饷账目,全数运送来韩邸。
账目一摞摞堆放在书房,桌上放不下,都堆放在地上如同小土丘一般,足有半人多高。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韩皎还是被账目的份量惊着了。
粗略翻了几本,发现这些账目里包含了辽东边关每一名将士的后勤补给,比预想中更加详尽。
好在昨日燕王已经答应帮他去翰林院告假三日,时间足够韩皎从中筛选出有用数据。
送走官差,韩皎立即着手进行账册分类,把需要精算和需要粗看或调用的类别,一一列在纸上,转眼间,就忙过了正午。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