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怨偶 作者:陈灯
御书房里,李臻放声大笑:“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说得好!说得痛快!我看不惯那等腐儒庸官许久了!开口道德、闭口心性,天下未治便说是道德不倡,仿佛与已无关,更是使阴招、下黑手,自己不干事,也不让别人干事!”
许宁站在一侧垂眸不语,李臻笑了一会儿才敛了笑容道:“你放心了吧,你家娘子一根头发丝儿都没掉,全须全尾都让皇后给你保出来了。”
许宁施礼道:“臣谢皇上隆恩。”
李臻又笑了笑,过了一会儿才叹道:“行路难风波恶,卿如今中流击水,未曾负朕,朕亦要作根砥柱,绝不负卿,你只管放心。”
许宁这些日子身处漩涡中心,本就不轻松,如今得君上一语保证,自然是有些感动,但他一贯内敛,面上仍是冷静沉稳,君臣正说着下头如何安排之时,却听到外头有个青衣卫士来报道:“永安长公主已出宫,太后娘娘随后传了齐国公府的国公夫人觐见。”
李臻脸登时沉了下来,面笼寒霜,对那青衣卫道:“派人看紧齐国公府,看看他们这几日会和什么人联络。”眼看着那青衣卫走了,才冷笑着对许宁道:“这是还未死心,找娘家人商议呢,我猜,她恐怕要通过齐国公府与王歆搭上线,我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我想着明日不忍了,直接颁下令又如何?如今朕就不信谁真能不惜命来抗旨。”
许宁谨慎道:“再等一等,西边那边的粮饷,可先支一支内库之银,王相始终未发话,官家还是要有些耐心,待他先表明态度再说。”
李臻叹道:“这样你就太辛苦了。”
许宁淡淡道:“梦里朝堂攻讦倾轧,比今日尤甚,臣顶得住。”
回到府里的时候,夜色已深,床上淼淼和荪哥儿都趴在被窝里一个伸着圆滚滚藕节一样的手臂抱着姐姐的手臂,另外一个则粉扑扑的脸贴着弟弟的脸,两人睡得很香,旁边还丢着一把木牌,那还是当初永安长公主送的识字的雕花木片,显然是两姐弟玩着玩着就赖在爹娘的大床上睡着了。
宝如已洗漱过,卸了钗环,乌溜溜的长发只随便挽着,身上穿着家常豆绿裙袄,正坐在窗前抄着什么东西,许宁走过去看到是《女则》,笑了下道:“皇后只是说给太后看的,你随便找个人替你抄了便好了。”宝如头都不抬道:“其实我也许久没怎么习字了,正好拣一拣,皇后娘娘担了不少干系吧,何必在这上头给人挑了毛病出来,抄一抄也不费甚么功夫。”
许宁心里涌上了一阵歉疚,从宝如身后轻轻拥住她道:“都是我的不好,下次再这种场合,你只管满口应着,莫要去顶撞,内宫如今皇后、安贵妃都听皇上的,不会叫你吃亏的。”
宝如笑道:“我也知道太后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去我的诰命那得经皇后和礼部那儿,她做不得主,我也不稀罕这虚名儿,若是你这次成了,我自然没事,若是你这次还是不成,那我就算再怎么唯唯诺诺应她,也是没用的,她心有成见,又好个虚名,顶多也就是厉声呵斥,我偏就要痛快一次,才不憋屈呢。”
许宁只是抱着她,心里十分难过,宝如感觉到他的愧疚,微微抬头与他耳鬓厮磨:“我没事儿的,这一次一定不会和上一世一样吧?我看如今皇后似乎也是站在陛下这边的。”她隐隐约约知道皇上与许宁做了许多,这一世既然皇后也站在官家这边,那太后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再次挟持官家,而群臣中也未必会一面倒的反对官家吧?
许宁道:“不会和上一世一样的,最坏也就是官家顶不住压力事不谐,我被贬罢了,绝不可能会被清算。”
宝如心头微定,含笑道:“我信你,若是败了,咱们一家子一同去那穷乡僻壤便是了。”
许宁心头涌起一阵阵难以形容缱绻的无限爱意来,低了头轻轻含了宝如的耳垂,他重来一世,仍是一意孤行地步入这名利之战场、诡谲的漩涡之中,又为了自己的自私,将宝如和两个孩子拉着一同进入这凶险场景,夜深人静之时,自己良心往往一遍一遍的谴责自己,然而却又觉舍不得放开,明明这样爱着自己的人,自己怎么忍心让她受到一丝一毫的惊吓,如何舍得置她于凶险之中?但他仍是自私的做了,而这一刻,听到她亲口说出信自己,愿同自己共进退的彷如誓言一般的话出来,他却再次升起了无穷的愧疚。
鸿鹄展翅劈风不惧骤雨,燕雀则避于檐侧贪图安逸,他一贯认为自己是疾风中的劲草,风云激荡之时,他却仍是微微感觉到了一点惧怕,为了这一刻爱人儿女全身心的托付。
☆、第127章 泰斗入朝
朝堂喧嚣不止,却在官家一直沉默中都有些犹疑不安起来,而便是王相也一直稳如泰山,岿然不动,俨然气定神闲,令人不由想起他正是许宁的座师——一些不明就里的文官不由暗自揣测,王相莫非也有意如此?然而看着不像,一些人原以为十拿九稳讨伐许宁的如今不免有些首鼠两端起来。
有王相的心腹门生的,知道王相一贯其实深为忌惮许宁,对此法也嗤之以鼻的,便也有些按捺不住问王相:“如今看来今上被小人蒙蔽,王相如何不出来拨乱反正,主持正道,正本清源?”
王歆拈着长须,呵呵一声笑:“后生以为耸人听闻,就能迎合官家,因此故作惊人之语,只为博虚名罢了,官家年轻气盛,容易被蛊惑也不奇怪,我等是看着官家长大的,他如今这时候正是兴头之时,我们贸然去劝,只会让官家觉得我们朋党一气,忤逆圣言,倒中了那等蛊惑官家的谄媚奸邪小人的算计,为官家所厌恶。”
有人早焦虑道:“那可如何是好?难道竟然那等小人满口雌黄,上串下跳,蛊惑圣上?”又有位幕僚试探着道:“前些日子齐国公遣人送信来……想必是太后也不满此等小人,相爷可有想法?”
王歆面露轻蔑:“虚虚应着便是了,还是莫要黏连后宫、外戚这些人,万一欠了他们人情,缠夹不清,一世清名都要毁了。若是个贤明的都罢了,可叹先帝数位皇子,都在后宫中无声夭折,可见其目光短浅,妇人心性,不足以谋,倒是如今皇后才是贤后风范,后宫子嗣繁茂,先帝到底给今上选了个好媳妇,官家一贯仁慈宽厚,英明圣杰,这次显然是被奸人一时蒙蔽,我们切不可自乱阵脚,让官家恶了我们,这个恶人,我们万万做不得,待到秋后算账起来,官家心中存了成见,以后我等诸人寸步难行。”
王歆平日一名深受器重的学生忽然有些明白道:“相爷如今是想让旁人来做这个恶人?难道等齐国公自己忍不住跳出来打头?可是他们勋贵如今已有宁国公在那挑头给他们挣了面子,他们勋贵一贯沆瀣一气,武官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生以为齐国公大概只会在后宫使力,前朝若是无老师打头,只怕也没个德高望重的人能说动官家了。”
王歆神秘一笑:“谁说没有德高望重之人?我已致信给一人,此人曾辅两朝君主,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一身凛然正气,唯有他可犯颜直谏,若是他出面,定能叫奸人塞口,官家俯首,令官家亲贤臣远小人辨邪正,重振朝纲,老夫有把握,请他出山。”
转眼十五大朝会,资政殿学士、通奉大夫,乐安郡开国公柳汝嘉柳大先生忽然递了折子,着紫色朝服上朝,不少文官终于精神大振,王歆曾在柳汝嘉一手创立的青鹿学院中就读,也曾得过柳汝嘉教导,一向自诩为柳大先生门生的,虽然柳大先生一贯待自己学生一视同仁,但是众人不免都觉得,但凡有个宰相学生,岂有不高兴的?如今想必是王相终于请出了这尊泰山来,正是要清一清朝堂,杀一杀小人的威风了!
连李臻在上头看到柳汝嘉,虽然心中已有准备,都不免有些心虚气短,温和道:“先生年已高,有事只管递折子指教,如何亲自劳动一番?”一边命人给柳先生看座。
按许宁所言,柳汝嘉曾经极力反对梦中所行之公田法,那公田法确有弊端,然则现世他与许宁反复斟酌,制定出来的赋税之法,却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所虑者不过是动了士子们那根敏感的神经而已。他与许宁之前合计,觉得此事柳汝嘉就算反对,也并不能如同梦中一般,因为走过国中数地,见到流民流离失所,新法面目全非,因而事事为目睹,字字如利刀,骂得君臣二人都抬不起头来,无力辩解。
朝堂议论纷纷,不少文官们兴高采烈地斜眼去看许宁,只见许宁仍然垂眸肃立,面容端凝,手上端着朝笏,身姿笔挺,朝服袍袖端整坠下,一纹不乱。
竟像是完全不知道柳汝嘉是多么名震朝野的泰斗一般,有人不免心中讥嘲他小人得志,不知天高地厚,又有人暗自心惊,不知许宁是否有后手。
柳汝嘉坚持不入李臻命内侍给他设的坐席,他一双锐眼打量了一下许宁,精神抖擞,面色红润,神情严肃施礼道:“臣隐居在田园之间,闻说边境有危,国库不足,朝中热议要改税法,拟摊丁入亩,官绅纳粮?”
李臻心中捏了一把汗道:“是有此议,暂议而不决,先生可有高见,还请教我。”
柳汝嘉清声道:“钱粮历来关系百姓社稷,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累,减一分则民沾一分之泽,陛下圣明,历年来皆宽赋税,百姓皆称颂陛下之英明。但如今国中各地,豪强兼并,恃顽不纳田粮,偏累小民,一邑之中,仍是有田者十之一二,无田者十之八|九,许多人丁荒年逃荒,便使丁银有失,财政徭役以丁,稽查过难,若将丈地计赋,丁随田定,定税以亩,则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则赋税检核为易,摊丁入亩,赋役合一,确能消除前弊,如若能在国内推行,此乃德政也。”
数句话说完,李臻心中并未轻松,摊丁入亩可行,这是他们严密推演过的,但重点还是在后头的官绅纳粮上,柳先生这人一贯缜密,绝不可能放过这不说的。
果然柳汝嘉停顿了一会儿又道:“至于官绅一体纳粮,臣看过邸报,读过许大人的奏本,自本朝初,高宗圣训,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则历来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足,朝中选士,前朝一科仅取三四十人,我朝一科动辄四五百人,又时开恩科,且对宗室极为优宠,宗室男丁七岁便可授官,甚于襁褓之中便领俸禄,惠及宗室旁支异姓、门客都可恩荫补官,仅元和十三年朝廷取士竟达两万人!如今仅京城内外属官,便已超过一万七千人,更不计全国各州县地方官吏,如今全国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十倍于国初!而官吏们又人人因循,不复奋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为保禄位,自古滥官未有如此之多,今民间传唱‘民少相公多’,我等不可不为之戒之!”
柳汝嘉一话说完,众人都有些悚然而惊,李臻微露喜色,唯有王歆与许宁,眉峰一毫不动,神色冷凝如冰。
果然柳汝嘉歇了一口气又徐徐道:“赋税贡助者,国民之公职也,无税不国,国家军兵之饷、百官之廩、乘舆之俸,悉在有司,然则此财取于万民者,还当用之于民。国家养士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如今既有敌国外侮之虞,朝廷大小臣子,不能以一策以救时艰,白白享受万民供奉,岂不惭愧?臣常思奋不顾身,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何况区区赋税乎?今臣携青鹿、玉树等书院五千余士子所捐之五万两白银进京,一为充实国库,义助军资,二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愿吾皇荡平边寇,海晏河清,四海升平,立纲布纪,定万世之基!”
朝堂嗡嗡声响起,众人都惊诧莫名,怎么可能!如何能如此?李臻脸上喜色洋溢,正要开口,柳汝嘉却复又道:“然则,祖宗之法不可轻改,高宗之初意为朝廷取士,教化万民,读圣贤书,汉书有云: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是以,官绅士子纳税,不可常之,只合以国家危难之际,计其官职,限其额度……”
李臻微微敛了笑容,朝堂安静了下来,整个殿内,只回荡着柳汝嘉的声音,洪亮而清晰,有力而明确,税,可以收,但不该时时收,而只是国家有难之时才能收,而且要制订标准,限定数额,以象征鼓舞为意,自愿为主……这样才能体现读书人的优越性,老百姓才不会轻贱读书,这是教化要义……
许宁微微闭上双眼,心里长长出了一口气,知道这一次,既没有完全赢,也没有完全输,朝廷官吏乡绅士子,国中不少,但比起万民不多,若是不能时时收取,那么这一块的赋税,将真的只是象征意义上的一点点,对国库的增加并无实质性的作用。
但,这已是极为具有意义的一步。他许宁,一介赘婿,做到了历史上尚未有人做到的事情,他让朝廷,向官吏乡绅士子这些吃皇粮的人,收税了!
☆、第128章 慢慢谋之
散朝后大臣们交换着眼色,议论纷纷,脚步生风,走出了大殿。
许宁却被内侍引到了御书房,柳汝嘉正在那里和李臻说话,他看到许宁,含笑地揪着胡须上下打量了一下道:“不卑不亢,喜怒不形于色,果然是块璞玉。”
许宁垂下眼帘,柳汝嘉知他心头必有不服,笑道:“大丈夫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你出身寒门,难得挣出一条青云路,却肯为黎民百姓着想,不是为着自己的功名利禄,这很好,这些年我见过不少士子,竟无一人真正有你这般孤勇,又难得老成,不过到底仍是经的事少了,我知你心中定然不满我将税按职级划分,是也不是?”
许宁嘴唇抿成一道直线,过了一会儿才道:“摊丁入亩与官绅一体纳粮,原是相辅相成之税法,国中官绅虽然千人中始挑一人,却掌着半数以上的耕地,其中又多为肥沃良田,因而定税以亩,则国库丰矣。然则先生支持摊丁入亩,却反而让官员以职级为纳税之凭,岂不本末倒置?《度制》中有云,‘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卑职以为,此法有用。”
柳汝嘉眼睛里满是欣赏,并不以许宁一张冷脸为忤,只是呵呵一笑:“想法是好的,但是我问你,你有何办法使那些地主不将此税转到佃农身上?只怕还要变本加厉,到时候官家白白担了冤枉名声,地主得了实惠,又该如何?”
许宁皱眉道:“可限定地租之价,宣诸于民,不许地主任意摊派。颁发明令,将赋税加于佃农身上者,问罪之。”
柳汝嘉摇头道:“地有肥沃贫瘠之分,湿地山地沙地之分,年有丰年灾年之分,各地物价地价又不同,如何能一概而论,限定地租?再说天高皇帝远,国土辽阔,你又如何能保证当地官员清正廉洁,不与那等地主沆瀣一气?你又如何能保证,地方州县,果真只收取田亩之税,而不会巧立名目,另外再设税种,增加税额?”
许宁蹙起眉头,却也知道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前世公田法,不也因此大为变样?但这是所有税法都会面临的问题,反而摊丁入亩真的能实行好的话,贫民至少能役赋合一,免了许多太过荒唐的收税名目。
柳汝嘉道:“不错,我知道你心中不服,无论哪种税法,难免都会遇到此种情况,因此这与实施哪种税法无关,如今你们提出的税法,确然不错,然老夫以为,还是过于冒进了。事要一步一步的做,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你们能在边疆危急之时向士大夫收税,来日就能在洪灾旱灾虫灾霜雪灾害等天灾时向士大夫收税,渐渐当纳税成为士大夫的习惯,循序渐进,至少三代人,才会有官绅理所应当要纳税的想法形成,今日你们已走出至关重要的一步,但却不该太过心急,想着一步到位,官家这些年稳打稳扎,英明神武,只在这一桩事上,有些急于求成了,您若是再等十年,再提出,则更少些非议。”
李臻含笑道:“先生说得也是。”
许宁躬身施礼,柳汝嘉含笑道:“且先拟出章程来,慢慢谋之。”
李臻便将之前拟好的折子递给柳汝嘉看,柳汝嘉慢慢看着,一边点头,一边叹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臣老矣,陛下与许晏之风华正茂,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李臻又与他们商量了一会儿后,吩咐内侍专门备了青布油车来送柳先生出宫,柳汝嘉却邀了许宁同登车,许宁知道他还有什么话要和他说,便也登车一同出宫。
柳汝嘉笑道:“老夫曾尝过令妻亲手制的佳肴,十分想念,今日却是想顺路去你家做客,也不知可否?”
许宁本以为柳汝嘉要说什么重要的话,没想到却是忽然冒出这么一句来,他是认真惯的人,有些不习惯与一名今日才认识的同僚如此亲热,难免脸色带了些异样,柳汝嘉却又道:“听说你有一儿,十分聪慧?”
许宁顿了下,十分快速地道:“柳先生莅临寒舍,蓬荜生辉,自然当扫榻以待,美酒佳肴奉上。”
柳汝嘉哈哈笑了起来,满脸得色。
宝如在家中忽然看到柳汝嘉前来,又惊又喜,连忙亲下厨房,整治了几样极为精致的菜肴送到前头,果然席中许宁将荪哥儿和淼淼都叫了出去见客,大约一盏茶功夫后才回了来。
宝如忐忑不安叫了淼淼和荪哥儿来问道:“那老先生可考问了你们学问?”
恋耽美
御书房里,李臻放声大笑:“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说得好!说得痛快!我看不惯那等腐儒庸官许久了!开口道德、闭口心性,天下未治便说是道德不倡,仿佛与已无关,更是使阴招、下黑手,自己不干事,也不让别人干事!”
许宁站在一侧垂眸不语,李臻笑了一会儿才敛了笑容道:“你放心了吧,你家娘子一根头发丝儿都没掉,全须全尾都让皇后给你保出来了。”
许宁施礼道:“臣谢皇上隆恩。”
李臻又笑了笑,过了一会儿才叹道:“行路难风波恶,卿如今中流击水,未曾负朕,朕亦要作根砥柱,绝不负卿,你只管放心。”
许宁这些日子身处漩涡中心,本就不轻松,如今得君上一语保证,自然是有些感动,但他一贯内敛,面上仍是冷静沉稳,君臣正说着下头如何安排之时,却听到外头有个青衣卫士来报道:“永安长公主已出宫,太后娘娘随后传了齐国公府的国公夫人觐见。”
李臻脸登时沉了下来,面笼寒霜,对那青衣卫道:“派人看紧齐国公府,看看他们这几日会和什么人联络。”眼看着那青衣卫走了,才冷笑着对许宁道:“这是还未死心,找娘家人商议呢,我猜,她恐怕要通过齐国公府与王歆搭上线,我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我想着明日不忍了,直接颁下令又如何?如今朕就不信谁真能不惜命来抗旨。”
许宁谨慎道:“再等一等,西边那边的粮饷,可先支一支内库之银,王相始终未发话,官家还是要有些耐心,待他先表明态度再说。”
李臻叹道:“这样你就太辛苦了。”
许宁淡淡道:“梦里朝堂攻讦倾轧,比今日尤甚,臣顶得住。”
回到府里的时候,夜色已深,床上淼淼和荪哥儿都趴在被窝里一个伸着圆滚滚藕节一样的手臂抱着姐姐的手臂,另外一个则粉扑扑的脸贴着弟弟的脸,两人睡得很香,旁边还丢着一把木牌,那还是当初永安长公主送的识字的雕花木片,显然是两姐弟玩着玩着就赖在爹娘的大床上睡着了。
宝如已洗漱过,卸了钗环,乌溜溜的长发只随便挽着,身上穿着家常豆绿裙袄,正坐在窗前抄着什么东西,许宁走过去看到是《女则》,笑了下道:“皇后只是说给太后看的,你随便找个人替你抄了便好了。”宝如头都不抬道:“其实我也许久没怎么习字了,正好拣一拣,皇后娘娘担了不少干系吧,何必在这上头给人挑了毛病出来,抄一抄也不费甚么功夫。”
许宁心里涌上了一阵歉疚,从宝如身后轻轻拥住她道:“都是我的不好,下次再这种场合,你只管满口应着,莫要去顶撞,内宫如今皇后、安贵妃都听皇上的,不会叫你吃亏的。”
宝如笑道:“我也知道太后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去我的诰命那得经皇后和礼部那儿,她做不得主,我也不稀罕这虚名儿,若是你这次成了,我自然没事,若是你这次还是不成,那我就算再怎么唯唯诺诺应她,也是没用的,她心有成见,又好个虚名,顶多也就是厉声呵斥,我偏就要痛快一次,才不憋屈呢。”
许宁只是抱着她,心里十分难过,宝如感觉到他的愧疚,微微抬头与他耳鬓厮磨:“我没事儿的,这一次一定不会和上一世一样吧?我看如今皇后似乎也是站在陛下这边的。”她隐隐约约知道皇上与许宁做了许多,这一世既然皇后也站在官家这边,那太后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再次挟持官家,而群臣中也未必会一面倒的反对官家吧?
许宁道:“不会和上一世一样的,最坏也就是官家顶不住压力事不谐,我被贬罢了,绝不可能会被清算。”
宝如心头微定,含笑道:“我信你,若是败了,咱们一家子一同去那穷乡僻壤便是了。”
许宁心头涌起一阵阵难以形容缱绻的无限爱意来,低了头轻轻含了宝如的耳垂,他重来一世,仍是一意孤行地步入这名利之战场、诡谲的漩涡之中,又为了自己的自私,将宝如和两个孩子拉着一同进入这凶险场景,夜深人静之时,自己良心往往一遍一遍的谴责自己,然而却又觉舍不得放开,明明这样爱着自己的人,自己怎么忍心让她受到一丝一毫的惊吓,如何舍得置她于凶险之中?但他仍是自私的做了,而这一刻,听到她亲口说出信自己,愿同自己共进退的彷如誓言一般的话出来,他却再次升起了无穷的愧疚。
鸿鹄展翅劈风不惧骤雨,燕雀则避于檐侧贪图安逸,他一贯认为自己是疾风中的劲草,风云激荡之时,他却仍是微微感觉到了一点惧怕,为了这一刻爱人儿女全身心的托付。
☆、第127章 泰斗入朝
朝堂喧嚣不止,却在官家一直沉默中都有些犹疑不安起来,而便是王相也一直稳如泰山,岿然不动,俨然气定神闲,令人不由想起他正是许宁的座师——一些不明就里的文官不由暗自揣测,王相莫非也有意如此?然而看着不像,一些人原以为十拿九稳讨伐许宁的如今不免有些首鼠两端起来。
有王相的心腹门生的,知道王相一贯其实深为忌惮许宁,对此法也嗤之以鼻的,便也有些按捺不住问王相:“如今看来今上被小人蒙蔽,王相如何不出来拨乱反正,主持正道,正本清源?”
王歆拈着长须,呵呵一声笑:“后生以为耸人听闻,就能迎合官家,因此故作惊人之语,只为博虚名罢了,官家年轻气盛,容易被蛊惑也不奇怪,我等是看着官家长大的,他如今这时候正是兴头之时,我们贸然去劝,只会让官家觉得我们朋党一气,忤逆圣言,倒中了那等蛊惑官家的谄媚奸邪小人的算计,为官家所厌恶。”
有人早焦虑道:“那可如何是好?难道竟然那等小人满口雌黄,上串下跳,蛊惑圣上?”又有位幕僚试探着道:“前些日子齐国公遣人送信来……想必是太后也不满此等小人,相爷可有想法?”
王歆面露轻蔑:“虚虚应着便是了,还是莫要黏连后宫、外戚这些人,万一欠了他们人情,缠夹不清,一世清名都要毁了。若是个贤明的都罢了,可叹先帝数位皇子,都在后宫中无声夭折,可见其目光短浅,妇人心性,不足以谋,倒是如今皇后才是贤后风范,后宫子嗣繁茂,先帝到底给今上选了个好媳妇,官家一贯仁慈宽厚,英明圣杰,这次显然是被奸人一时蒙蔽,我们切不可自乱阵脚,让官家恶了我们,这个恶人,我们万万做不得,待到秋后算账起来,官家心中存了成见,以后我等诸人寸步难行。”
王歆平日一名深受器重的学生忽然有些明白道:“相爷如今是想让旁人来做这个恶人?难道等齐国公自己忍不住跳出来打头?可是他们勋贵如今已有宁国公在那挑头给他们挣了面子,他们勋贵一贯沆瀣一气,武官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生以为齐国公大概只会在后宫使力,前朝若是无老师打头,只怕也没个德高望重的人能说动官家了。”
王歆神秘一笑:“谁说没有德高望重之人?我已致信给一人,此人曾辅两朝君主,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一身凛然正气,唯有他可犯颜直谏,若是他出面,定能叫奸人塞口,官家俯首,令官家亲贤臣远小人辨邪正,重振朝纲,老夫有把握,请他出山。”
转眼十五大朝会,资政殿学士、通奉大夫,乐安郡开国公柳汝嘉柳大先生忽然递了折子,着紫色朝服上朝,不少文官终于精神大振,王歆曾在柳汝嘉一手创立的青鹿学院中就读,也曾得过柳汝嘉教导,一向自诩为柳大先生门生的,虽然柳大先生一贯待自己学生一视同仁,但是众人不免都觉得,但凡有个宰相学生,岂有不高兴的?如今想必是王相终于请出了这尊泰山来,正是要清一清朝堂,杀一杀小人的威风了!
连李臻在上头看到柳汝嘉,虽然心中已有准备,都不免有些心虚气短,温和道:“先生年已高,有事只管递折子指教,如何亲自劳动一番?”一边命人给柳先生看座。
按许宁所言,柳汝嘉曾经极力反对梦中所行之公田法,那公田法确有弊端,然则现世他与许宁反复斟酌,制定出来的赋税之法,却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所虑者不过是动了士子们那根敏感的神经而已。他与许宁之前合计,觉得此事柳汝嘉就算反对,也并不能如同梦中一般,因为走过国中数地,见到流民流离失所,新法面目全非,因而事事为目睹,字字如利刀,骂得君臣二人都抬不起头来,无力辩解。
朝堂议论纷纷,不少文官们兴高采烈地斜眼去看许宁,只见许宁仍然垂眸肃立,面容端凝,手上端着朝笏,身姿笔挺,朝服袍袖端整坠下,一纹不乱。
竟像是完全不知道柳汝嘉是多么名震朝野的泰斗一般,有人不免心中讥嘲他小人得志,不知天高地厚,又有人暗自心惊,不知许宁是否有后手。
柳汝嘉坚持不入李臻命内侍给他设的坐席,他一双锐眼打量了一下许宁,精神抖擞,面色红润,神情严肃施礼道:“臣隐居在田园之间,闻说边境有危,国库不足,朝中热议要改税法,拟摊丁入亩,官绅纳粮?”
李臻心中捏了一把汗道:“是有此议,暂议而不决,先生可有高见,还请教我。”
柳汝嘉清声道:“钱粮历来关系百姓社稷,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累,减一分则民沾一分之泽,陛下圣明,历年来皆宽赋税,百姓皆称颂陛下之英明。但如今国中各地,豪强兼并,恃顽不纳田粮,偏累小民,一邑之中,仍是有田者十之一二,无田者十之八|九,许多人丁荒年逃荒,便使丁银有失,财政徭役以丁,稽查过难,若将丈地计赋,丁随田定,定税以亩,则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则赋税检核为易,摊丁入亩,赋役合一,确能消除前弊,如若能在国内推行,此乃德政也。”
数句话说完,李臻心中并未轻松,摊丁入亩可行,这是他们严密推演过的,但重点还是在后头的官绅纳粮上,柳先生这人一贯缜密,绝不可能放过这不说的。
果然柳汝嘉停顿了一会儿又道:“至于官绅一体纳粮,臣看过邸报,读过许大人的奏本,自本朝初,高宗圣训,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则历来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足,朝中选士,前朝一科仅取三四十人,我朝一科动辄四五百人,又时开恩科,且对宗室极为优宠,宗室男丁七岁便可授官,甚于襁褓之中便领俸禄,惠及宗室旁支异姓、门客都可恩荫补官,仅元和十三年朝廷取士竟达两万人!如今仅京城内外属官,便已超过一万七千人,更不计全国各州县地方官吏,如今全国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十倍于国初!而官吏们又人人因循,不复奋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为保禄位,自古滥官未有如此之多,今民间传唱‘民少相公多’,我等不可不为之戒之!”
柳汝嘉一话说完,众人都有些悚然而惊,李臻微露喜色,唯有王歆与许宁,眉峰一毫不动,神色冷凝如冰。
果然柳汝嘉歇了一口气又徐徐道:“赋税贡助者,国民之公职也,无税不国,国家军兵之饷、百官之廩、乘舆之俸,悉在有司,然则此财取于万民者,还当用之于民。国家养士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如今既有敌国外侮之虞,朝廷大小臣子,不能以一策以救时艰,白白享受万民供奉,岂不惭愧?臣常思奋不顾身,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何况区区赋税乎?今臣携青鹿、玉树等书院五千余士子所捐之五万两白银进京,一为充实国库,义助军资,二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愿吾皇荡平边寇,海晏河清,四海升平,立纲布纪,定万世之基!”
朝堂嗡嗡声响起,众人都惊诧莫名,怎么可能!如何能如此?李臻脸上喜色洋溢,正要开口,柳汝嘉却复又道:“然则,祖宗之法不可轻改,高宗之初意为朝廷取士,教化万民,读圣贤书,汉书有云: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是以,官绅士子纳税,不可常之,只合以国家危难之际,计其官职,限其额度……”
李臻微微敛了笑容,朝堂安静了下来,整个殿内,只回荡着柳汝嘉的声音,洪亮而清晰,有力而明确,税,可以收,但不该时时收,而只是国家有难之时才能收,而且要制订标准,限定数额,以象征鼓舞为意,自愿为主……这样才能体现读书人的优越性,老百姓才不会轻贱读书,这是教化要义……
许宁微微闭上双眼,心里长长出了一口气,知道这一次,既没有完全赢,也没有完全输,朝廷官吏乡绅士子,国中不少,但比起万民不多,若是不能时时收取,那么这一块的赋税,将真的只是象征意义上的一点点,对国库的增加并无实质性的作用。
但,这已是极为具有意义的一步。他许宁,一介赘婿,做到了历史上尚未有人做到的事情,他让朝廷,向官吏乡绅士子这些吃皇粮的人,收税了!
☆、第128章 慢慢谋之
散朝后大臣们交换着眼色,议论纷纷,脚步生风,走出了大殿。
许宁却被内侍引到了御书房,柳汝嘉正在那里和李臻说话,他看到许宁,含笑地揪着胡须上下打量了一下道:“不卑不亢,喜怒不形于色,果然是块璞玉。”
许宁垂下眼帘,柳汝嘉知他心头必有不服,笑道:“大丈夫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你出身寒门,难得挣出一条青云路,却肯为黎民百姓着想,不是为着自己的功名利禄,这很好,这些年我见过不少士子,竟无一人真正有你这般孤勇,又难得老成,不过到底仍是经的事少了,我知你心中定然不满我将税按职级划分,是也不是?”
许宁嘴唇抿成一道直线,过了一会儿才道:“摊丁入亩与官绅一体纳粮,原是相辅相成之税法,国中官绅虽然千人中始挑一人,却掌着半数以上的耕地,其中又多为肥沃良田,因而定税以亩,则国库丰矣。然则先生支持摊丁入亩,却反而让官员以职级为纳税之凭,岂不本末倒置?《度制》中有云,‘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卑职以为,此法有用。”
柳汝嘉眼睛里满是欣赏,并不以许宁一张冷脸为忤,只是呵呵一笑:“想法是好的,但是我问你,你有何办法使那些地主不将此税转到佃农身上?只怕还要变本加厉,到时候官家白白担了冤枉名声,地主得了实惠,又该如何?”
许宁皱眉道:“可限定地租之价,宣诸于民,不许地主任意摊派。颁发明令,将赋税加于佃农身上者,问罪之。”
柳汝嘉摇头道:“地有肥沃贫瘠之分,湿地山地沙地之分,年有丰年灾年之分,各地物价地价又不同,如何能一概而论,限定地租?再说天高皇帝远,国土辽阔,你又如何能保证当地官员清正廉洁,不与那等地主沆瀣一气?你又如何能保证,地方州县,果真只收取田亩之税,而不会巧立名目,另外再设税种,增加税额?”
许宁蹙起眉头,却也知道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前世公田法,不也因此大为变样?但这是所有税法都会面临的问题,反而摊丁入亩真的能实行好的话,贫民至少能役赋合一,免了许多太过荒唐的收税名目。
柳汝嘉道:“不错,我知道你心中不服,无论哪种税法,难免都会遇到此种情况,因此这与实施哪种税法无关,如今你们提出的税法,确然不错,然老夫以为,还是过于冒进了。事要一步一步的做,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你们能在边疆危急之时向士大夫收税,来日就能在洪灾旱灾虫灾霜雪灾害等天灾时向士大夫收税,渐渐当纳税成为士大夫的习惯,循序渐进,至少三代人,才会有官绅理所应当要纳税的想法形成,今日你们已走出至关重要的一步,但却不该太过心急,想着一步到位,官家这些年稳打稳扎,英明神武,只在这一桩事上,有些急于求成了,您若是再等十年,再提出,则更少些非议。”
李臻含笑道:“先生说得也是。”
许宁躬身施礼,柳汝嘉含笑道:“且先拟出章程来,慢慢谋之。”
李臻便将之前拟好的折子递给柳汝嘉看,柳汝嘉慢慢看着,一边点头,一边叹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臣老矣,陛下与许晏之风华正茂,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了。”
李臻又与他们商量了一会儿后,吩咐内侍专门备了青布油车来送柳先生出宫,柳汝嘉却邀了许宁同登车,许宁知道他还有什么话要和他说,便也登车一同出宫。
柳汝嘉笑道:“老夫曾尝过令妻亲手制的佳肴,十分想念,今日却是想顺路去你家做客,也不知可否?”
许宁本以为柳汝嘉要说什么重要的话,没想到却是忽然冒出这么一句来,他是认真惯的人,有些不习惯与一名今日才认识的同僚如此亲热,难免脸色带了些异样,柳汝嘉却又道:“听说你有一儿,十分聪慧?”
许宁顿了下,十分快速地道:“柳先生莅临寒舍,蓬荜生辉,自然当扫榻以待,美酒佳肴奉上。”
柳汝嘉哈哈笑了起来,满脸得色。
宝如在家中忽然看到柳汝嘉前来,又惊又喜,连忙亲下厨房,整治了几样极为精致的菜肴送到前头,果然席中许宁将荪哥儿和淼淼都叫了出去见客,大约一盏茶功夫后才回了来。
宝如忐忑不安叫了淼淼和荪哥儿来问道:“那老先生可考问了你们学问?”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