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不足,厂里发不出工资了。”

    冯飞用叹息般的口吻向冯啸辰说道。

    原来,冯飞所在的东翔机械厂是一家三线军工企业,与当下许多三线企业一样,都面临着军工订货大幅度减少,企业经营难以为继的窘境。

    中国从50年代开始,就执行了一条先重后轻、先军后民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所谓先重后轻,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轻工业的发展;而所谓先军后民,就是把更多的资源优先用于军用工业,民用工业经常是要为军工让路的。

    在50年代至70年代,这样一种战略选择当然是有其道理的。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建立起来的,作为一个大国,又必须拥有独立自主的重工业体系和军事工业体系,以免像后世我们的南亚邻国那样,作为一个12亿人口的“最大民主国家”,连子弹都要从国外进口。

    然而,先重后轻、先军后民的道路,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轻工业不但具有满足百姓日常生活需要的职能,还是积累资金的重要部门。忽略轻工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工业积累不得不长期依赖于对农业的“剪刀差”,而农业能够提供的支持毕竟是有限的,最终重工业的发展也就越来越难以为继了。

    先军后民的影响就更大了,军事工业是纯粹的消费型工业,难以创造出利润。国家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军事工业,建立起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强大军事基础,但与之对应的民用工业未能发展起来,造成了一种畸型的产业结构。

    中国当年的战略模式,很大程度是从苏联学习而来。而作为老师的苏联,就因为长期忽略轻工业和民用工业,导致百姓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心存怨懑,并最终带来了苏联的解体。

    中国的改革开放,除了经济体制上的变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工业战略的调整。70年代末,国家毅然放弃了“十个鞍钢十个大庆”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思路,下马了一大批重工业企业,扶持轻工业的发展,为百姓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源。

    到80年代中期,国家做出了另外一个决策,那就是基于“近期内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战略判断,提出让军队受一些委屈,放弃先军后民的传统思路,把原先用于军事工业发展的资金转向民用。在这段时间里,许多军工项目都被搁置起来,一些三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东翔机械厂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军队为经济建设让路这件事,后世有许多评价。有人认为,此举使得中国的军工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导致了中国与西方军事落差的进一步扩大,是短视之举。还有人举出两弹一星的例子,说只要大家勒紧裤带,随便省一点钱,就能够保障某某项目的继续,那么中国就能够提前若干年掌握某某技术,达到灭日屠美的目标。

    这种说法,其实也只是军迷们的牢骚而已。没有经济的积累,军工的发展是不可能持续的。勒紧裤带能够造出两弹一星,但不可能爆出坦克海、飞机海,不可能支撑起如下饺子一般的军舰建造。这就像玩红警那样,你不造上十辆八辆的采矿车,光知道有点钱就造一辆坦克,最终只能是完蛋。

    冯啸辰是有两世经历的人,穿越前的他,已经见证了中国军工的复兴,所以对于眼下让军工让路的政策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不过,他也知道在这段时间里有许多令人扼腕的事情,如果能够有先知先觉,做一些必要的补救,事情的结果也许是能够更好的。

    冯飞不知道冯啸辰的想法,他还在念念叨叨地叙述道:“前两年,国家落实政策,给大家都加了工资,而且也允许厂子用生产利润来盖房子,大家觉得日子比过去好了。谁知道,好景不长,从去年开始,国家的订货就减少了,任务量还不到过去的一半。今年上半年,订货进一步减少,原来每年都有的新装备研制拨款也中断了,厂子的日子一下子就难过起来了。目前倒是还勉强能够发得出工资,再拖几个月,估计连发工资都够呛了。”

    “不会吧?你们是三线企业,工资总是能够保证的吧?”冯啸辰问道。

    冯飞道:“目前是能够保证,不过上级部门说了,现在国家号召我们三线企业搞多种经营,要自己创收。上级给我们下达了任务,每年创收收入要占全厂支出的30%,国家相应地减少30%的拨款。可我们那个地方,在大山沟里,能创什么收啊?”

    冯啸辰想了想,说道:“二叔,这个事情我也听说过。国家鼓励一部分三线企业搞军转民,发展民用产品,你们在这方面没什么举措吗?”

    冯飞道:“这就是我来找你的原因啊。厂领导也说了,国家要军工让路,军转民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可具体往什么地方转,就是一个大问题了。我们到系统内打听过了,兄弟单位搞什么的都有,有做摩托车的,有做电冰箱的。山城那个雷达厂,发挥自己的专长,搞了电视机,听说效益还不错。也有一些饥不择食,给地方上造儿童玩具、煤气灶啥的,你说这算什么事?我们好歹也是国家重点军工企业,我们的技术比苏联老大哥都不差,能去和乡镇企业抢饭吃吗?”

    “可我还是没明白,我能帮你们什么忙呢?”冯啸辰问道,他其实隐隐也猜出了冯飞的来意,只是不便自己说出来罢了。

    冯飞道:“现在厂子里决定要搞民品,但具体搞什么东西,还不能确定下来。厂领导提出集思广益,让大家出去找市场,看看市场上有什么好产品。我想到你在重装办工作过,对国内企业比较熟,所以就自告奋勇到京城来找你问问,看看你能不能给我们厂支个招。”

    找我算是找对人了,冯啸辰在心里这样想到。其实他是不是在重装办工作并不是他最大的优势,他的优势在于他对未来市场的了解。80年代的人,是很难想出未来需要什么产品的,大多数人只能是根据市场上的表现而像没头苍蝇一般四处乱撞,付出大量的学费。冯啸辰就不同了,他知道市场趋势,必要的时候,他还能够提出一些后世才出现的新产品,让冯飞他们的厂子去抢个先机。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件事需要了解,那就是东翔机械厂到底是干什么的,有什么样的优势。

    “二叔,说了半天,我还不知道你们厂是干什么的呢,这个事情保密吗?”冯啸辰笑呵呵地问道。

    冯飞摇摇头,道:“这个也没啥保密的,我们厂是造火炮的,具体说就是榴弹炮,其他的炮也能造。”

    “榴弹炮……”冯啸辰无语了,这和民品好像有点挨不上边啊。

    “二叔,这造炮……主要需要哪方面的技术?或者说,你们拥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这个可就多了。”冯飞来了劲头,“啸辰,我跟你说,炮兵可是战场之神,各国都对火炮特别重视,火炮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要造一门好的火炮,具体来说,涉及到火炮设计、材料、精密加工、大型铸锻件制造,我们在这些方面的技术都是非常过硬的。你是没到我们车间去看,这几年换了一水的进口机床,机加工精度在国内那是首屈一指的。”

    “是这样?”冯啸辰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声。精密加工、大型铸锻件,他都不陌生,重装办联系的那些装备企业都需要这样的技术。既然国家的火炮订货减少了,让专业的火炮厂帮那些装备企业做点精密部件的外协加工,似乎也是可以的。

    不过要联系这样的业务可真有些麻烦,因为批量生产的部件,各家企业自己肯定都能够解决,单件生产的部件,数量太少,这就意味着需要联系许多家客户才行。冯啸辰与许多装备企业都有联系,帮着东翔机械厂牵牵线,也是可以的。但费心费力,每家企业不过是一些零星的小订单,投入产出比就未免太低了,老实说,冯啸辰还真不乐意干这样的活。

    “我们厂现在呢,倒也有一些想法。”冯飞讷讷地说道,他原本也不是擅长言辞的人,再加上是求自己的侄子帮忙,脸上有些挂不住,说话就更尴尬了。

    “现在市面上摩托车比较紧俏,我们系统内也有企业在搞摩托车。我们厂长说,我们也可以试试。”冯飞说道。

    “我觉得还是别试了。”冯啸辰摇头道,“一来,造摩托车本身不是没有门槛的,造火炮的精密制造要求,与造摩托车不是一回事。再说,摩托车讲究美观、舒适、操作方便、安全,你们在这些方面都没有优势,搞摩托车搞不出什么名堂。二者,摩托车市场很快也会饱和,现在各地都在搞摩托车,大厂小厂都有,有些还有地方政府的保护,你们不一定能够竞争得过地方企业。”

章节目录

大国重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齐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齐橙并收藏大国重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