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是做买卖的好手!
    1989年,米拉麦克斯以1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索德伯格的成名作《性、谎言、录像带》,在公司的高效运作下,这部戛纳金棕榈影片获得了极佳的市场回报,米拉麦克斯公司在扬名立万的同时,也如法炮制了更多非好莱坞的优秀电影进入北美市场。
    《菊豆》、《捆着我,绑着我》、《天堂电影院》、《情欲色香味》、《飞鹰计划》、《霸王别姬》、宫崎骏《幽灵公主》…
    当代一大半的非北美电影大师,都曾与韦恩斯坦合作过。
    他的眼光很独到!
    《英雄》,2100万美元买断,大卖了5371万美元;
    《无极》,预告片的时候本来答应的是500万美元,看了成片之后,只愿意给50万美元…
    恺哥大导演气的都要吐血了!
    哈维就是不肯松口…
    人家对市场有自己的把控,知道《无极》这样的片子大概能有多少票房…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无极》北美票房接近59万美元,从那之后,老陈的片子基本上没有进过北美…
    《无极》、《投名状》、《赤壁》三部大片北美票房惨败之后,美国有影响的发行商渐渐疏远了华语大片。
    否则也轮不到华狮专门做华语片的推广。
    应该问一下哈维的心理价位…
    ……
    酒会一直持续到后半夜,结束的时候,张俊生已经喝的有点微醺…
    第二天醒来,快十一点了。
    洗漱完毕,下楼,到了酒店大厅,接过服务员递来的场刊翻了翻。
    作为开幕影片,《疯狂的石头》自然是场刊的主要目标。
    十位影评人中有3个打了3分,4个打了2分,1个打了2.5分,2个打了1分的…
    平均分,2.2不到…
    评价不怎么高…
    不过张俊生没怎在意,在戛纳,高场刊评分并不等于金棕榈,影评人也不是评审团!
    很多时候拿最高奖的电影在影评人处的评分不一定很高!
    老王的《2046》摘下戛纳场刊冠军宝座,平均分3.3,然后,此片没有获得任何一个官方奖项…
    场刊专门刊发了一篇针对《疯狂的石头》评论:“单薄的色彩,严肃的氛围,一派饱含寓意至理政治思考的风格,真没想到会是部喜剧片。
    讲的就是故事,推的就是情节,借句名言就是“圆环套圆环”。
    拍摄上,镜头切换得行云流水,洋洋洒洒数十个分段将一个包含着多个分支的复杂事件清晰连贯地呈现于观众。
    节奏上,可谓时缓时急收放自如。开场时如阅兵点将般介绍故事的人物背景和地点,不紧不慢地给我们绘出一幅鸟瞰图;正待我们放缓思维时,突然一名名人物接二连三地活跃起来,一个个地点续至不断地沸腾起来,只觉轰的一下,变化发展便应接不暇,就像去了层层伪装,赤身裸体的惊悚悬疑片,但你却感到更多的紧张好奇。
    除了这些以为,幽默的台词与动作也都是不乏其中,随处可取。
    这个导演确实是个有才气的家伙,有才到可以征服娜塔莉波特曼!”
    “卧槽,最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张俊生放下牛奶,很生气!
    老子明明是靠大棒还有技巧征服的,跟才气有半毛钱关系?
    “…你的娜塔莉说了,很欣赏你,希望能出演你的电影!”
    “…开什么玩笑?”
    犹豫了一下,小声求证:“她真说了?”
    唐宁宇点头:“嗯,面对记者,公开表达!”
    “卧槽!原来拍电影也能泡妞…”
    难怪老张能征服巩利…
    ……
    张俊生已经出名了!
    除了因为娜塔莉波特曼,主要还是《疯狂的石头》。
    《综艺》认为《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电影,打出了100分的满分。
    “这是一部把镜头压低跟踪小人物的影片,写的都是市井里的琐事,也许有点刺激,但在主流电影里绝不会用那么长的篇幅来写这么简单的故事,但是独创的环形叙事,让整部电影看起来新奇且有趣!”
    《好莱坞报道者》却认为《疯狂的石头》是一部烂片,他们的评分只有39分:
    “标准的好莱坞式电影,小人物的胜利,尽管他们靠的都是运气,却都摆脱了灾难,甚至赚了一笔。这样的电影或许可以在市场上大卖,但是一点现实意义都没有,里面的笑料也是乏善可陈…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在戛纳电影节!”
    嗯,总体来说,《疯狂的石头》的评论有点两极分化…
    好的人认为非常出色,差的热拿着觉得完全是商业片!
    争议声中,《疯狂的石头》的关注度急速攀升,成了整个电影节最受关注的影片…
    全球范围内,被称为权威电影杂志的不多,英国《视与听》,法国的《电影手册》占据第一梯队。
    《帝国》、《时代》、《滚石》、《纽约时报》差不多是第二梯队。
    尽管各有特色,读者群也不同,但在业界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举个例子,希区柯克导演,他就是《电影手册》一手捧出来的。
    他的电影不像欧洲的艺术电影那样包含深刻的道理,因此他长期被美国的评论家看作一个工匠、一个普通的商业片导演。
    但是欧洲人发现了他的价值。
    随着60年代法国电影新浪潮兴起,电影理论中‘作者论’占据主导地位,以《电影手册》派的评论家们为首对电影导演的评价进行了一次大翻案,希区柯克在新近受到尊敬的电影作者中首屈一指。
    1965年,法国新浪潮的著名导演和影评人特吕弗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好莱坞,对希区柯克进行了特别采访,并把两人的对谈整理成一本书,书名叫《希区柯克论电影》。书中特吕弗精辟的提问和希区柯克毫无保留的回答,揭示了大量希区柯克电影的经验和技巧,使这本书成为电影专业人士和电影爱好者难得的教科书。
    从此,希区柯克作为电影艺术大师的地位逐步得到广泛承认。
    老贾能在欧洲混出名堂,《电影手册》,功不可没!
    当年,《电影手册》评选出“年度世界影坛十大佳片”,《三峡好人》名列第二…
    张俊生翻了翻《电影手册》,只看了一眼评分,就笑了:3.1分
    不算高,但也不低戛纳电影节满分是4分…
    《电影手册》催生了法国新浪潮,对电影创作特别强调作者性,推荐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的电影。平和缺乏个人风格的电影在他们眼里都是渣,所以李鞍、老谋子的电影始终被《电影手册》无视。
    墨镜王、老贾就备受推崇。
    《疯狂的石头》开创了多线叙事,能拿到《电影手册》的好评是可以预见的!

章节目录

我就是大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老徐牧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徐牧羊并收藏我就是大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