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外,群臣顺着长长的台阶向着底下走去,房玄龄愁眉苦脸地走着,不多时,杜如晦跟了过来,说道:“老房,怎么愁眉苦脸的,如今有了应对山东豪族的办法,蝗灾也可以解决了,不是应该高兴么?”
房玄龄瞪了杜如晦一眼,说道:“办法是有了,可是如果不实行的话那又有什么意义,不过是纸空谈罢了。!”
杜如晦低声说道:“怎么,你觉得陛下不会采纳你的意见?”
房玄龄点了点头,说道:“老夫确实有此之忧,陛下的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陛下爱惜羽毛,自然不想让自己的名声有所损害,现在看来,陛下恐怕是不愿意按照我说的去做的,如此一来,只怕我们得做最坏的打算了,一旦出了问题,恐怕是天下大乱的局面,还是要早做准备,未雨绸缪啊,我大唐现在可不能乱啊!”
杜如晦拍了拍房玄龄的肩膀,笑道:“老房,你也是聪明过人之辈,怎么会如此的看不清啊,陛下爱名不假,但是你觉得陛下是不顾大局之人么?陛下很清楚,现在只有按照的你的计策去做才是最正确的,陛下不会为了自己的一点仁德的名声置这李唐江山于不顾,只不过现在陛下一时之间没有想透彻,有些犹豫罢了,等到陛下细细考虑之后,自然会做出最正确的决断的。咱们这位陛下啊可以说是英明神武到极致了,断然不会在这种事情犯糊涂的,老房你放心吧,与其在这里思索这件事情,不如好好想想赈灾的事宜,陛下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我二人来主持,我们可不能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啊!”
房玄龄闻言愣了一下,然后也是想明白了,不在愁眉苦脸,笑道:“克明说得不错,是老夫想多了,陛下这么多年来何曾做过错误的决定,走吧,去官署,我们好好商量一下赈灾的事宜,这件事极其重要,我们可绝对不能出任何的纰漏。”
“走!”杜如晦点点头,两人并肩向着官署走去,一边走一边讨论着各自关于对关各地赈灾的意见。
而在皇宫之内,李二回到甘露殿,换下繁重的朝服,想了想之后,往长孙皇后所居的立政殿走去,不多时,李二走到了长孙皇后的寝殿内,在长孙皇后的行礼声靠在了软榻之,李二抬手示意长孙皇后坐到自己身边,殿内的宫女自觉地退了出去,皇帝有事情要和皇后谈,这谈话的内容自然不是她们可以听的,“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这句话是这皇宫之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
李二拉着长孙皇后的手,轻轻地拍了拍,说道:“观音婢,还是你这里好,每次朕烦躁了,只要一来你这里,能平静下来,不像去其他人那里,只会让朕更加的烦躁。”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二郎这是怎么了,之前你不是在太极殿和大臣们议事么?又烦躁了,莫不是哪个大臣说错了话,惹怒了你,陛下心胸宽阔,还是不要和他计较了。”
李二摇了摇头,说道:“这倒不是,今天是那魏征也是没有给朕心里添堵,也不知是不是他转了性子还是怎的。你也知道,朕这两天都是在担忧山东豪族的问题,在今日下午,百骑司的人汇报说山东豪族的人已经进入长安城了,所以朕召集群臣商议如何应对这些人。”
长孙皇后抬起手给李二轻轻按揉着脑袋,说道:“陛下是在烦忧此事么?难道大臣们没有给陛下想出解决的办法么?”
“想出来了,房卿今日倒是给朕出了个主意,应该是可行的!”
“既然房相已经想出了对策,那陛下为何还如此烦忧呢?”
李二动了动身子,换了个更加舒适的姿势,缓缓说道:“房卿出的主意有用,他让朕当着天下士子的面去接见那些山东豪族的人,借以使得他们不敢以死相逼,只不过辅机说,那些人狗急跳墙,恐怕会攻讦朕,败坏朕的名声,朕一想也是如此,故而有些迟疑,不知该如何选择,因此才会烦躁不已,对了,观音婢,你对此事如何看,你觉得朕应该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
长孙皇后自然是清楚李二心里的想法,她犹豫了一下之后,轻声说道:“陛下,此事涉及陛下的名声,臣妾也不好置喙,不过臣妾相信,为了李唐的江山,为了天下的百姓,陛下肯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李二轻轻闭眼睛,从长孙皇后的话,他虽然没有听到明确地告诉自己该怎么选择,但是长孙皇后的话却也给他指明了方向,他作为这大唐的皇帝,自然是要为自己的臣民考虑,而不能单单地考虑自己一人的得失,这是他作为皇帝的职责。李二并不糊涂,事实他已经很清楚自己该如何选择,只不过因为爱惜羽毛才迟迟不愿决定,他来找长孙皇后,并不是真的要长孙皇后帮他做出决定,他只不过是为了增强自己这么做的决心罢了。长孙皇后明显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这么说的,作为李二的妻子,她很清楚李二需要的是什么。
不多时,李二睁开了他的眼睛,他看了一眼长孙皇后,眼闪过一丝坚定之色,他坐直身子,紧紧地握住长孙皇后的手,说道:“多谢观音婢了,朕已经想明白了。罢了!只要天下稳定,百姓安乐,朕这名声不要也罢,让他们去批判我李世民吧,朕也要好好地听听,那些山东豪族会怎么评判朕!”
长孙皇后看着重新变得意气风发的皇帝,脸露出了迷恋的笑容,她最喜欢看到的是李二这副自信满满,意气风发的样子,她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轻轻地把臻首靠在李二的肩膀之。李二的手搭长孙皇后的肩膀,轻轻地摩挲着,体味着这一刻的温情。
房玄龄瞪了杜如晦一眼,说道:“办法是有了,可是如果不实行的话那又有什么意义,不过是纸空谈罢了。!”
杜如晦低声说道:“怎么,你觉得陛下不会采纳你的意见?”
房玄龄点了点头,说道:“老夫确实有此之忧,陛下的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陛下爱惜羽毛,自然不想让自己的名声有所损害,现在看来,陛下恐怕是不愿意按照我说的去做的,如此一来,只怕我们得做最坏的打算了,一旦出了问题,恐怕是天下大乱的局面,还是要早做准备,未雨绸缪啊,我大唐现在可不能乱啊!”
杜如晦拍了拍房玄龄的肩膀,笑道:“老房,你也是聪明过人之辈,怎么会如此的看不清啊,陛下爱名不假,但是你觉得陛下是不顾大局之人么?陛下很清楚,现在只有按照的你的计策去做才是最正确的,陛下不会为了自己的一点仁德的名声置这李唐江山于不顾,只不过现在陛下一时之间没有想透彻,有些犹豫罢了,等到陛下细细考虑之后,自然会做出最正确的决断的。咱们这位陛下啊可以说是英明神武到极致了,断然不会在这种事情犯糊涂的,老房你放心吧,与其在这里思索这件事情,不如好好想想赈灾的事宜,陛下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我二人来主持,我们可不能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啊!”
房玄龄闻言愣了一下,然后也是想明白了,不在愁眉苦脸,笑道:“克明说得不错,是老夫想多了,陛下这么多年来何曾做过错误的决定,走吧,去官署,我们好好商量一下赈灾的事宜,这件事极其重要,我们可绝对不能出任何的纰漏。”
“走!”杜如晦点点头,两人并肩向着官署走去,一边走一边讨论着各自关于对关各地赈灾的意见。
而在皇宫之内,李二回到甘露殿,换下繁重的朝服,想了想之后,往长孙皇后所居的立政殿走去,不多时,李二走到了长孙皇后的寝殿内,在长孙皇后的行礼声靠在了软榻之,李二抬手示意长孙皇后坐到自己身边,殿内的宫女自觉地退了出去,皇帝有事情要和皇后谈,这谈话的内容自然不是她们可以听的,“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这句话是这皇宫之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
李二拉着长孙皇后的手,轻轻地拍了拍,说道:“观音婢,还是你这里好,每次朕烦躁了,只要一来你这里,能平静下来,不像去其他人那里,只会让朕更加的烦躁。”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二郎这是怎么了,之前你不是在太极殿和大臣们议事么?又烦躁了,莫不是哪个大臣说错了话,惹怒了你,陛下心胸宽阔,还是不要和他计较了。”
李二摇了摇头,说道:“这倒不是,今天是那魏征也是没有给朕心里添堵,也不知是不是他转了性子还是怎的。你也知道,朕这两天都是在担忧山东豪族的问题,在今日下午,百骑司的人汇报说山东豪族的人已经进入长安城了,所以朕召集群臣商议如何应对这些人。”
长孙皇后抬起手给李二轻轻按揉着脑袋,说道:“陛下是在烦忧此事么?难道大臣们没有给陛下想出解决的办法么?”
“想出来了,房卿今日倒是给朕出了个主意,应该是可行的!”
“既然房相已经想出了对策,那陛下为何还如此烦忧呢?”
李二动了动身子,换了个更加舒适的姿势,缓缓说道:“房卿出的主意有用,他让朕当着天下士子的面去接见那些山东豪族的人,借以使得他们不敢以死相逼,只不过辅机说,那些人狗急跳墙,恐怕会攻讦朕,败坏朕的名声,朕一想也是如此,故而有些迟疑,不知该如何选择,因此才会烦躁不已,对了,观音婢,你对此事如何看,你觉得朕应该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
长孙皇后自然是清楚李二心里的想法,她犹豫了一下之后,轻声说道:“陛下,此事涉及陛下的名声,臣妾也不好置喙,不过臣妾相信,为了李唐的江山,为了天下的百姓,陛下肯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李二轻轻闭眼睛,从长孙皇后的话,他虽然没有听到明确地告诉自己该怎么选择,但是长孙皇后的话却也给他指明了方向,他作为这大唐的皇帝,自然是要为自己的臣民考虑,而不能单单地考虑自己一人的得失,这是他作为皇帝的职责。李二并不糊涂,事实他已经很清楚自己该如何选择,只不过因为爱惜羽毛才迟迟不愿决定,他来找长孙皇后,并不是真的要长孙皇后帮他做出决定,他只不过是为了增强自己这么做的决心罢了。长孙皇后明显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这么说的,作为李二的妻子,她很清楚李二需要的是什么。
不多时,李二睁开了他的眼睛,他看了一眼长孙皇后,眼闪过一丝坚定之色,他坐直身子,紧紧地握住长孙皇后的手,说道:“多谢观音婢了,朕已经想明白了。罢了!只要天下稳定,百姓安乐,朕这名声不要也罢,让他们去批判我李世民吧,朕也要好好地听听,那些山东豪族会怎么评判朕!”
长孙皇后看着重新变得意气风发的皇帝,脸露出了迷恋的笑容,她最喜欢看到的是李二这副自信满满,意气风发的样子,她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轻轻地把臻首靠在李二的肩膀之。李二的手搭长孙皇后的肩膀,轻轻地摩挲着,体味着这一刻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