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义欢招降猛将,布置防御时,城外的清军大营里多铎却有些焦躁起来。
按着约定,江北的清军,会源源不断的赶来豫南,可是最近却没一支清军从江北过来。
看着魏军一边,却不断有人马赶到,长期拖下去,仗只会越来越难打,多铎心里便着急起来。
此时,魏军与清军之间软实力的差距,就显现了出来。
清军毕竟是一个靠着劫掠起家的政权,并不善于治理和统治地方,虽占据广大的区域,拥有巨大的人口和资源,但却不善于管理和开发,没有将地方整合起来。
魏军在湖广建立完善的官僚制度,每县都编练民团,能够将控制区域的各种物资和人力调动起来,源源不断的支援前线。
同时,未受到战火波及的地区,还能够继续照常生产,提供稳定的粮食和银钱。
清军的补给,主要还是靠劫掠,把宝压在能打赢战争上,而不太在意地方上的恢复和发展。
为了支持战争,清军在地方往往采取竭泽而渔的政策,搜刮大批物资,来进行战争。
如果清军打赢了,抢夺了大批的钱粮,那不打仗时,地方上还能松口气,但是如果清军没打赢,没得到大批钱粮,地方上便要在遭搜刮,百姓便难以承受,也拿不出来清军想要的钱粮了。
现在,清军在兵力上虽然压着魏军,可在后勤补给,兵源补充上却不如魏军。
此时,清军已经作战半年的时间,又多出了几十万降军,补给方面也有些吃不消了。
清军营盘,中军大帐内,帐篷中坐着几人,多铎脸上满是愤怒,“豫南大战,我大清军损失很大,但高蛮子也损失不小。如果现在放弃,那此前的付出,就等于全部白费。我要给摄政王陈情,战事绝对不能停!”
大帐的帅位上,坐着的却不是多铎,而是一个穿着红甲的老头,他等多铎发泄完,才沉声说道:“老十五,这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定,摄政王也不能改变,这里的事情已经不归你管,你还是回北京领罪,想好怎么向朝廷解释吧!”
老头不是别人,正是代善,本来到他这个年纪,是不会再领兵作战,可是现在北京能有资格统领几十万大军的人,并不多,多尔滚不愿意把兵权交给济尔哈朗,便只有让他这个正好从关外到北京的老头,来豫南主持局面。
代善属于中间派,济尔哈朗等人也同意,他才拖着半截入土的身子,赶来豫南。
多铎一听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定,就晓得不是多尔衮要撤他,而是满洲贵族们对他不满了。
帐中一阵沉默,多铎阴沉着脸,半响道:“礼王准备怎么处理豫南的局势?”
因为满达海的事情,代善对多铎很有意见,不过还是解释道:“现在同南京的谈判谈崩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意思是,答应高义欢的条件,议和停战。先从战事中抽身出来,消化掉江北的土地,然后寻机会,挑拨南京和高义欢的矛盾。汉人最喜欢内斗,我大清向在关外时一样,看他们斗,等找准时机,再重新开战。”
多铎听了,沉默了良久,“高蛮子不是李自成,现在不灭了他,让他有喘息之机,今后我必死无葬身之地!”
说罢,多铎长叹一声,身形寂落的转身,然后挑开帐帘出帐。
等多铎一走,孟乔芳站起身来,心中也有些感慨,“礼王爷,现在怎么办?”
代善为多铎的话皱了皱眉头,闻语抬头看向孟乔芳,沉声道:“你去襄城见高义欢,就说朝廷答应议和停战!尽快与高义欢签订协议,然后将协议泄露出去,让高义欢和南京小朝廷去斗。”
孟乔芳点了点头,行了个满礼,便告辞离去。
襄城内,府衙里,陈名夏疾步走进书房,敲了敲门,“大王,臣有要事禀报!”
“进来!”高义欢随口应了一声,手提着毛笔继续写着。
门嘎吱响了一下,高义欢见陈名夏进来,将笔放在砚台上,笑道:“先生这么急,有什么事?莫非清军退兵呢?”
“大王神机妙算啊!”陈名夏笑道:“其实差不多,是清军那边派了孟乔芳过来,要同我们议和!”
高义欢脸上有些惊奇,“多铎那厮会同意议和?”
陈名夏道:“臣探听到,城外清军已经换帅,多铎被拿下,现在是代善统兵,议和是满清的意思。”
高义欢脸上露出笑意,“他们什么条件?”
陈名夏道:“没提条件,就是双方以控制区域为界,休兵罢战。孟乔芳人已经到了,要与大王签订协议,大王见不见。”
高义欢微微笑道:“不见!先生口头转告他,条件孤王同意了,让他们直接退兵就行,但这个协议,孤王不签!”
陈名夏微微颔首,“这个协议不签,就没有约束力,可是签了,万一泄露,也是个麻烦,还真是个难题。”
高义欢笑道:“先生以为,孤王签了协议,就有约束力了么?那协议只能约束君子,约束文明,与满清打交道,那就是一张纸而已,关键还是要自身实力够硬。”
陈名夏一点就透,微笑道:“臣明白了,签了协议束缚住我们的手脚,却束缚不住满清,以现在的局面,我们不签,满清也只能退兵,没必要给满清一个把柄!”
高义欢点了点头,又提起笔,“先生去办吧!”
是夜清军营寨中,孟乔芳将城中的事情告诉了代善,然后不禁感叹,“这个高义欢像条泥鳅似的,真是滑不溜丢,一点破绽也没有啊!礼王爷,我们现在怎么办?”
代善心头也有点惊讶,像高义欢这样的南人,他还真是第一次遇见,答应又不签约,这太奇怪了。
代善不禁想起了多铎的话,不过他还是挥手道:“不签就不签吧!传令大军先撤军,准备把徐州解决!”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书单推广。)
按着约定,江北的清军,会源源不断的赶来豫南,可是最近却没一支清军从江北过来。
看着魏军一边,却不断有人马赶到,长期拖下去,仗只会越来越难打,多铎心里便着急起来。
此时,魏军与清军之间软实力的差距,就显现了出来。
清军毕竟是一个靠着劫掠起家的政权,并不善于治理和统治地方,虽占据广大的区域,拥有巨大的人口和资源,但却不善于管理和开发,没有将地方整合起来。
魏军在湖广建立完善的官僚制度,每县都编练民团,能够将控制区域的各种物资和人力调动起来,源源不断的支援前线。
同时,未受到战火波及的地区,还能够继续照常生产,提供稳定的粮食和银钱。
清军的补给,主要还是靠劫掠,把宝压在能打赢战争上,而不太在意地方上的恢复和发展。
为了支持战争,清军在地方往往采取竭泽而渔的政策,搜刮大批物资,来进行战争。
如果清军打赢了,抢夺了大批的钱粮,那不打仗时,地方上还能松口气,但是如果清军没打赢,没得到大批钱粮,地方上便要在遭搜刮,百姓便难以承受,也拿不出来清军想要的钱粮了。
现在,清军在兵力上虽然压着魏军,可在后勤补给,兵源补充上却不如魏军。
此时,清军已经作战半年的时间,又多出了几十万降军,补给方面也有些吃不消了。
清军营盘,中军大帐内,帐篷中坐着几人,多铎脸上满是愤怒,“豫南大战,我大清军损失很大,但高蛮子也损失不小。如果现在放弃,那此前的付出,就等于全部白费。我要给摄政王陈情,战事绝对不能停!”
大帐的帅位上,坐着的却不是多铎,而是一个穿着红甲的老头,他等多铎发泄完,才沉声说道:“老十五,这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定,摄政王也不能改变,这里的事情已经不归你管,你还是回北京领罪,想好怎么向朝廷解释吧!”
老头不是别人,正是代善,本来到他这个年纪,是不会再领兵作战,可是现在北京能有资格统领几十万大军的人,并不多,多尔滚不愿意把兵权交给济尔哈朗,便只有让他这个正好从关外到北京的老头,来豫南主持局面。
代善属于中间派,济尔哈朗等人也同意,他才拖着半截入土的身子,赶来豫南。
多铎一听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定,就晓得不是多尔衮要撤他,而是满洲贵族们对他不满了。
帐中一阵沉默,多铎阴沉着脸,半响道:“礼王准备怎么处理豫南的局势?”
因为满达海的事情,代善对多铎很有意见,不过还是解释道:“现在同南京的谈判谈崩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意思是,答应高义欢的条件,议和停战。先从战事中抽身出来,消化掉江北的土地,然后寻机会,挑拨南京和高义欢的矛盾。汉人最喜欢内斗,我大清向在关外时一样,看他们斗,等找准时机,再重新开战。”
多铎听了,沉默了良久,“高蛮子不是李自成,现在不灭了他,让他有喘息之机,今后我必死无葬身之地!”
说罢,多铎长叹一声,身形寂落的转身,然后挑开帐帘出帐。
等多铎一走,孟乔芳站起身来,心中也有些感慨,“礼王爷,现在怎么办?”
代善为多铎的话皱了皱眉头,闻语抬头看向孟乔芳,沉声道:“你去襄城见高义欢,就说朝廷答应议和停战!尽快与高义欢签订协议,然后将协议泄露出去,让高义欢和南京小朝廷去斗。”
孟乔芳点了点头,行了个满礼,便告辞离去。
襄城内,府衙里,陈名夏疾步走进书房,敲了敲门,“大王,臣有要事禀报!”
“进来!”高义欢随口应了一声,手提着毛笔继续写着。
门嘎吱响了一下,高义欢见陈名夏进来,将笔放在砚台上,笑道:“先生这么急,有什么事?莫非清军退兵呢?”
“大王神机妙算啊!”陈名夏笑道:“其实差不多,是清军那边派了孟乔芳过来,要同我们议和!”
高义欢脸上有些惊奇,“多铎那厮会同意议和?”
陈名夏道:“臣探听到,城外清军已经换帅,多铎被拿下,现在是代善统兵,议和是满清的意思。”
高义欢脸上露出笑意,“他们什么条件?”
陈名夏道:“没提条件,就是双方以控制区域为界,休兵罢战。孟乔芳人已经到了,要与大王签订协议,大王见不见。”
高义欢微微笑道:“不见!先生口头转告他,条件孤王同意了,让他们直接退兵就行,但这个协议,孤王不签!”
陈名夏微微颔首,“这个协议不签,就没有约束力,可是签了,万一泄露,也是个麻烦,还真是个难题。”
高义欢笑道:“先生以为,孤王签了协议,就有约束力了么?那协议只能约束君子,约束文明,与满清打交道,那就是一张纸而已,关键还是要自身实力够硬。”
陈名夏一点就透,微笑道:“臣明白了,签了协议束缚住我们的手脚,却束缚不住满清,以现在的局面,我们不签,满清也只能退兵,没必要给满清一个把柄!”
高义欢点了点头,又提起笔,“先生去办吧!”
是夜清军营寨中,孟乔芳将城中的事情告诉了代善,然后不禁感叹,“这个高义欢像条泥鳅似的,真是滑不溜丢,一点破绽也没有啊!礼王爷,我们现在怎么办?”
代善心头也有点惊讶,像高义欢这样的南人,他还真是第一次遇见,答应又不签约,这太奇怪了。
代善不禁想起了多铎的话,不过他还是挥手道:“不签就不签吧!传令大军先撤军,准备把徐州解决!”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书单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