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成双福满堂 作者:红粟
第五章 回春堂
第五章 回春堂
一夜好眠,第二天一大早邱晨就起来了,精神饱满地洗漱后,比照昨晚的标准做了早饭,然后就把孩子们叫起床,准备吃饭出发,去镇上卖昨天收获的五味子和茯苓。林旭仍旧早起挑了水,自动自发地把昨天的柴和五味子茯苓都装好了,又去满囤家借了一个独轮小推车回来,把东西装了车,阿福阿满也能坐到车上。
镇子里离刘家岙七八里路呢,阿福的小短腿可走不动。
这种独轮推车中间有个高高的木梁,两边一般回放两只柳条编的筐子,人在后边推着车子走。筐子里和横梁上都能装载货物,算是北方很常用的人力运输工具。
邱晨抱出一床薄褥子,铺在一侧的筐子里,将阿福阿满都放了进去,用褥子盖了两个孩子的腿脚。把茯苓放在另一侧的筐子里,上边盖了柴禾。
收拾完了,太阳已经露出了地平线,林旭推着车子,邱晨跟在后边,终于走出了家门。
出门了缓坡,再从几户人家旁边经过,才能到达出村的大路。路上遇到村里人,邱晨都是跟着林旭叫人,也有人好奇一家大小去做什么,没用邱晨教,林旭倒是回答的有模有样,只说家里没吃的了,去砍了一点柴禾去卖掉换点儿口粮。
他这个说法很合理,那些人也没有露出怀疑来。
只有一位被称为三爷爷的老爷子,打过招呼后又问:“小福,你这是大好啦?”
邱晨愣了愣,看到老爷子疑惑地盯着她,这才猛地醒悟,对方称呼的是孩子,其实是叫孩子他娘呐!连忙微笑着回答了,也表示了感谢,老爷子这才挥挥手让他们赶紧走。邱晨也暗暗松了口气。
刘家岙最近的镇子是清水镇,因为清水河得名,离着也不是太远,大概有七八里路,要经过另一个稍大一点儿的村子。
林旭显然是步行惯了,一路推着车子都没说一声苦,邱晨却有些受不了。前世她上学那会儿出门也有自行车代步,哪里步行走过这么远啊。看着林旭一脸汗,她提议歇歇脚,却被林旭否定了:“大嫂,咱们出门晚,还是赶紧走到镇里才行,不然回来的晚,路上怕不太平。”
邱晨想想也对,这里可不是她曾经熟悉的都市,村与村之间的路程人迹罕见,若是黑了天,还真保不住有那劫道剪径的贼人呐。
明白了情况,邱晨也不再多言,默默地跟着林旭努力地走着。她的脚其实昨天上山的时候打了个泡,虽然没破,却也疼的很,今天憋着一口气赶路,不多久那水泡就破了,另一只脚也打了新泡……每一步,双脚都钻心的疼,她却一声没吭,连眉毛都没皱一。
家里四口人,就连林旭这个半大的孩子都如此吃苦受累不哼一声,阿福也听话乖巧,有好吃的都知道让给妹妹……她这个最大的,当母亲当嫂子的人能怎样?就是诉苦也没有对象啊!
果然,娇弱都要人宠惯着才会能有的举动。
四口人紧赶慢赶,终于在太阳升到头顶前赶到了镇上。
在邱晨眼里只是简单两条小街的镇子,在三个孩子,包括林旭眼中,都是非常繁华的所在。
因为并不逢集,街上摆摊子卖东西的不多。邱晨和林旭也没四处乱逛,直接推着车子直奔镇上唯一的药铺--回春堂。
回春堂坐落在前街中段,三间房打通的格局,门面宽敞,里外收拾的也干净整齐,一头是满是小抽屉的药橱,一个大大的调剂抓药的药柜,两个小伙计在手脚麻利地抓药制药。另一端则放了两个书架,后边一张书桌旁坐着个须发花白的老郎中,正在给一个面色晄白,眼目虚肿的中年妇人诊脉。旁边站着一命二十多岁的青年,想来是看病妇人的小辈。
门内还有四五个人等着看病,一派繁忙的,药店掌柜忙着给人算账收钱,小伙计们也都忙得没人来理会,邱晨进门之后,略略往郎中那边走了两步,就静静地停住脚步等着。药铺里的活计掌柜以为她是等候看病的,也都没有在意。
那郎中换手给病人诊了脉,捋着胡须沉吟片刻,方在病人和家属的殷殷瞩目开口道:“……这位大嫂心虚气短,夜不安寐,食少纳呆……是思虑过重,心虚延脾导致的心气虚之证。这是方子,你们去抓药吧,吃完这些,应该能见好了。此证吃药调理,还要大嫂平日放宽心思,万事不要过于忧虑焦躁……”
那病人和家属听了郎中前边啰嗦的一大通药理病理,根本听不懂,好在最后一句听懂了,病能见好,两人就松了口气。青年连连向那郎中道谢“多谢赵先生,多谢赵先生!家母病好了,一定前来致谢!”
姓赵的老先生摆摆手,接着给后边等待的病人看诊。青年自扶着母亲去药柜那边抓药去了。
邱晨也跟着那两人挪动了脚步,往药柜那边凑了凑,不多时,就听那抓药的小伙计扬声报账:“养心汤三服,共钱一吊另六十文!”
刚刚小伙计抓药的时候,邱晨在旁边就把所抓的药物看了个差不离,这所谓的‘养心汤’的君药就是茯苓,其次是酸枣仁和柏子仁,还有两三种理气和脾的白术等物,都是辅药,用量要小得多。这么几味药就值将近四钱银子一服……邱晨已经对茯苓的价格有了个大致的估计。
此时,那边柜台旁收银算账的掌柜也看到了邱晨,看她站在当地于是开口问道:“这位小娘子,你是看病还是抓药?”
邱晨笑笑,上前一步道:“掌柜,我在山上寻了些药物想卖掉,听人说回春堂最是公道和气,待人童叟无欺,就过来问问,你们收不收。”
“哦?”这妇人衣着粗陋破旧看得出颇为穷困,没想到一开口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遣词用句不粗陋,神态也大方端庄,丝毫没有畏缩扭捏之意。掌柜的微感意外,又不动声色打量了两眼,问道,“你得了药材在哪里?要不要,价钱如何,还得先看了你的东西才好说话。”
“那是自然!”邱晨答应着,让掌柜的稍等,她则转身走出回春堂。
林旭带着两个孩子守着推车等在门外,等了半天好不容易看到邱晨出来,连忙站起来:“大嫂,怎样?”
虽说邱晨心里已经对茯苓的价格大致有了个估量,但毕竟生意没谈成,她现在也不能乱说,只笑笑道:“他们要看看东西。”
林旭答应着,就去解开筐子上的麻绳,把装茯苓和五味子的口袋扒拉出来。邱晨接了口袋,叮嘱林旭带着孩子在门口等,她再次进了回春堂。
灰扑扑的口袋上往地上一放,两个小伙计不约而同地露出一丝轻蔑,这种山里人挖了药来卖的,他们见得多了。每回都当成稀罕物,结果不过是些山野里常见的普通货色。
那掌柜的倒是一脸平静,看不出什么异样,反而很自然地蹲,伸手打开口袋查看,结果一伸手不由又是一愣,随即从里边掏出一块圆滚滚黑不溜秋的东西来,不掂量轻重,乍一打眼,还真就像山上捡回来的两块灰黑的石头。
两个小伙计脸上的鄙夷更重。这个村妇想钱想疯了吧,跑哪里拿了两块破石头来当药材卖啊?他们甚至已经想到接来这个村妇恐怕就会被掌柜的直接撵出去了。
掌柜的抬头看了邱晨一眼,却并未说话,而是转脸对一名伙计吩咐道:“去请蒋师傅过来!”
这个时候,药材的炮制加工也是一门手艺,如同其他手艺一样,同样讲究一个传承和保密,各个炮药师傅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比如善炒制,善刀工,善鉴药……等等,不一而足。不过,能够被大药房聘为炮药师傅的,在各方面都有些成就,比如鉴药,基本都是必备的才能。药铺购进药材,这些炮药师傅就负责最后的品种鉴别和优劣鉴定。
小伙计脸上的鄙夷还来不及收了去,听到掌柜的吩咐先是一愣,被掌柜的呵斥了一声,急忙答应着匆匆跑了进去。不多时,小伙计就带着一名五十多岁花白头发一身粗糙布衣,腰里还扎着一条围裙的蒋师傅走回来。
“掌柜的,什么事非得找我来?我那边的山甲泡了几天,正到关键,要是过了,药性可就失了……”显然这位蒋师傅凭借自己的手艺很有些脾气,对着药铺掌柜也有些看不在眼里,一露面就很不客气地对掌柜的质问。
邱晨听到这话,眉头一皱,在实验室中一丝不苟见不得一点儿失误的习惯让她意识地开口道:“山甲你泡它干嘛?直接烫了再制不就好啦……”
第五章 回春堂
言情海
第五章 回春堂
第五章 回春堂
一夜好眠,第二天一大早邱晨就起来了,精神饱满地洗漱后,比照昨晚的标准做了早饭,然后就把孩子们叫起床,准备吃饭出发,去镇上卖昨天收获的五味子和茯苓。林旭仍旧早起挑了水,自动自发地把昨天的柴和五味子茯苓都装好了,又去满囤家借了一个独轮小推车回来,把东西装了车,阿福阿满也能坐到车上。
镇子里离刘家岙七八里路呢,阿福的小短腿可走不动。
这种独轮推车中间有个高高的木梁,两边一般回放两只柳条编的筐子,人在后边推着车子走。筐子里和横梁上都能装载货物,算是北方很常用的人力运输工具。
邱晨抱出一床薄褥子,铺在一侧的筐子里,将阿福阿满都放了进去,用褥子盖了两个孩子的腿脚。把茯苓放在另一侧的筐子里,上边盖了柴禾。
收拾完了,太阳已经露出了地平线,林旭推着车子,邱晨跟在后边,终于走出了家门。
出门了缓坡,再从几户人家旁边经过,才能到达出村的大路。路上遇到村里人,邱晨都是跟着林旭叫人,也有人好奇一家大小去做什么,没用邱晨教,林旭倒是回答的有模有样,只说家里没吃的了,去砍了一点柴禾去卖掉换点儿口粮。
他这个说法很合理,那些人也没有露出怀疑来。
只有一位被称为三爷爷的老爷子,打过招呼后又问:“小福,你这是大好啦?”
邱晨愣了愣,看到老爷子疑惑地盯着她,这才猛地醒悟,对方称呼的是孩子,其实是叫孩子他娘呐!连忙微笑着回答了,也表示了感谢,老爷子这才挥挥手让他们赶紧走。邱晨也暗暗松了口气。
刘家岙最近的镇子是清水镇,因为清水河得名,离着也不是太远,大概有七八里路,要经过另一个稍大一点儿的村子。
林旭显然是步行惯了,一路推着车子都没说一声苦,邱晨却有些受不了。前世她上学那会儿出门也有自行车代步,哪里步行走过这么远啊。看着林旭一脸汗,她提议歇歇脚,却被林旭否定了:“大嫂,咱们出门晚,还是赶紧走到镇里才行,不然回来的晚,路上怕不太平。”
邱晨想想也对,这里可不是她曾经熟悉的都市,村与村之间的路程人迹罕见,若是黑了天,还真保不住有那劫道剪径的贼人呐。
明白了情况,邱晨也不再多言,默默地跟着林旭努力地走着。她的脚其实昨天上山的时候打了个泡,虽然没破,却也疼的很,今天憋着一口气赶路,不多久那水泡就破了,另一只脚也打了新泡……每一步,双脚都钻心的疼,她却一声没吭,连眉毛都没皱一。
家里四口人,就连林旭这个半大的孩子都如此吃苦受累不哼一声,阿福也听话乖巧,有好吃的都知道让给妹妹……她这个最大的,当母亲当嫂子的人能怎样?就是诉苦也没有对象啊!
果然,娇弱都要人宠惯着才会能有的举动。
四口人紧赶慢赶,终于在太阳升到头顶前赶到了镇上。
在邱晨眼里只是简单两条小街的镇子,在三个孩子,包括林旭眼中,都是非常繁华的所在。
因为并不逢集,街上摆摊子卖东西的不多。邱晨和林旭也没四处乱逛,直接推着车子直奔镇上唯一的药铺--回春堂。
回春堂坐落在前街中段,三间房打通的格局,门面宽敞,里外收拾的也干净整齐,一头是满是小抽屉的药橱,一个大大的调剂抓药的药柜,两个小伙计在手脚麻利地抓药制药。另一端则放了两个书架,后边一张书桌旁坐着个须发花白的老郎中,正在给一个面色晄白,眼目虚肿的中年妇人诊脉。旁边站着一命二十多岁的青年,想来是看病妇人的小辈。
门内还有四五个人等着看病,一派繁忙的,药店掌柜忙着给人算账收钱,小伙计们也都忙得没人来理会,邱晨进门之后,略略往郎中那边走了两步,就静静地停住脚步等着。药铺里的活计掌柜以为她是等候看病的,也都没有在意。
那郎中换手给病人诊了脉,捋着胡须沉吟片刻,方在病人和家属的殷殷瞩目开口道:“……这位大嫂心虚气短,夜不安寐,食少纳呆……是思虑过重,心虚延脾导致的心气虚之证。这是方子,你们去抓药吧,吃完这些,应该能见好了。此证吃药调理,还要大嫂平日放宽心思,万事不要过于忧虑焦躁……”
那病人和家属听了郎中前边啰嗦的一大通药理病理,根本听不懂,好在最后一句听懂了,病能见好,两人就松了口气。青年连连向那郎中道谢“多谢赵先生,多谢赵先生!家母病好了,一定前来致谢!”
姓赵的老先生摆摆手,接着给后边等待的病人看诊。青年自扶着母亲去药柜那边抓药去了。
邱晨也跟着那两人挪动了脚步,往药柜那边凑了凑,不多时,就听那抓药的小伙计扬声报账:“养心汤三服,共钱一吊另六十文!”
刚刚小伙计抓药的时候,邱晨在旁边就把所抓的药物看了个差不离,这所谓的‘养心汤’的君药就是茯苓,其次是酸枣仁和柏子仁,还有两三种理气和脾的白术等物,都是辅药,用量要小得多。这么几味药就值将近四钱银子一服……邱晨已经对茯苓的价格有了个大致的估计。
此时,那边柜台旁收银算账的掌柜也看到了邱晨,看她站在当地于是开口问道:“这位小娘子,你是看病还是抓药?”
邱晨笑笑,上前一步道:“掌柜,我在山上寻了些药物想卖掉,听人说回春堂最是公道和气,待人童叟无欺,就过来问问,你们收不收。”
“哦?”这妇人衣着粗陋破旧看得出颇为穷困,没想到一开口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遣词用句不粗陋,神态也大方端庄,丝毫没有畏缩扭捏之意。掌柜的微感意外,又不动声色打量了两眼,问道,“你得了药材在哪里?要不要,价钱如何,还得先看了你的东西才好说话。”
“那是自然!”邱晨答应着,让掌柜的稍等,她则转身走出回春堂。
林旭带着两个孩子守着推车等在门外,等了半天好不容易看到邱晨出来,连忙站起来:“大嫂,怎样?”
虽说邱晨心里已经对茯苓的价格大致有了个估量,但毕竟生意没谈成,她现在也不能乱说,只笑笑道:“他们要看看东西。”
林旭答应着,就去解开筐子上的麻绳,把装茯苓和五味子的口袋扒拉出来。邱晨接了口袋,叮嘱林旭带着孩子在门口等,她再次进了回春堂。
灰扑扑的口袋上往地上一放,两个小伙计不约而同地露出一丝轻蔑,这种山里人挖了药来卖的,他们见得多了。每回都当成稀罕物,结果不过是些山野里常见的普通货色。
那掌柜的倒是一脸平静,看不出什么异样,反而很自然地蹲,伸手打开口袋查看,结果一伸手不由又是一愣,随即从里边掏出一块圆滚滚黑不溜秋的东西来,不掂量轻重,乍一打眼,还真就像山上捡回来的两块灰黑的石头。
两个小伙计脸上的鄙夷更重。这个村妇想钱想疯了吧,跑哪里拿了两块破石头来当药材卖啊?他们甚至已经想到接来这个村妇恐怕就会被掌柜的直接撵出去了。
掌柜的抬头看了邱晨一眼,却并未说话,而是转脸对一名伙计吩咐道:“去请蒋师傅过来!”
这个时候,药材的炮制加工也是一门手艺,如同其他手艺一样,同样讲究一个传承和保密,各个炮药师傅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比如善炒制,善刀工,善鉴药……等等,不一而足。不过,能够被大药房聘为炮药师傅的,在各方面都有些成就,比如鉴药,基本都是必备的才能。药铺购进药材,这些炮药师傅就负责最后的品种鉴别和优劣鉴定。
小伙计脸上的鄙夷还来不及收了去,听到掌柜的吩咐先是一愣,被掌柜的呵斥了一声,急忙答应着匆匆跑了进去。不多时,小伙计就带着一名五十多岁花白头发一身粗糙布衣,腰里还扎着一条围裙的蒋师傅走回来。
“掌柜的,什么事非得找我来?我那边的山甲泡了几天,正到关键,要是过了,药性可就失了……”显然这位蒋师傅凭借自己的手艺很有些脾气,对着药铺掌柜也有些看不在眼里,一露面就很不客气地对掌柜的质问。
邱晨听到这话,眉头一皱,在实验室中一丝不苟见不得一点儿失误的习惯让她意识地开口道:“山甲你泡它干嘛?直接烫了再制不就好啦……”
第五章 回春堂
言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