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贺知章、张旭的培养下,裴旻也灌出了好酒的天性。
这每天不喝几杯就不是滋味。
他对酒的种类并无太大的偏爱,不论是烈性的中山冬酿,还是柔和的桂花酒米酒,都不介意。
只要是好酒,他都不忌口。
心情好喝葡萄酒,心情不好,灌些中山冬酿,随性而至。
因他好酒,每年各方送礼也是以好酒为第一选择。便是李隆基收到地方进贡的美酒,也会从中挑选一些送给裴旻。
以他现在的地位,没有弄不到的美酒。因故府中酒窖藏酒无数,五花八门,只要说的上名字,酒窖里十之八九存着。
之前裴旻对李白说上至宫廷佳酿,下到百姓奇珍,绝不是吹牛的话。
用什么酒来招待李白、王之涣,裴旻思考了许久,最终选择了不是很出名的玉浮梁。
说玉浮梁不出名到也不尽然,但跟杜康、汾酒、剑南春、即墨老酒这类千古名酒也确实没得比,属于地方关中长安的特产。
相传历史上贵妃醉酒,所醉之酒,便是玉浮梁。
裴旻将王之涣、李白请入厅堂,正好对上玉浮梁烧热之际,酒香在炭火的灼烧下向四周散发。
李白闭目深深的吸了口气,道:“这是黄桂的香味?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玉浆’?”
裴旻道:“然也!李兄弟真是好见识!玉浆唯有长安长乐坊最为正宗,不过现在不叫玉浆,而是玉浮梁。”
李白直径来到右侧席位上,揭开酒坛盖子,深深吸了口气,赞道:“好一个玉浮梁,气韵淡蓄、桂香四溢,让人食指大动,忍不住痛饮一方。白受不住诱惑了,先敬二位一杯。”
他迫不及待的用酒勺给自己倒了满满一盅酒,心急火燎的喝了下去。
王之涣带着几分尴尬的瞧了裴旻一眼。
见裴旻非但没有异常,反而笑着大赞道:“李兄弟果然有我张老哥的风范,但逢美酒,绝不落于人后。”心底略松了口气。
李白此举从礼法而言是既不妥当的,严重的说是对主人家的不尊重。若遇上讲究的,将他逐出府邸,也没人说些什么,世人只会说他活该。
裴旻却不以为忤,一个能让高力士脱靴,贵妃敬酒,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人物,让他规规矩矩的反而失了风采,遂然笑道:“随意便是!”
李白一杯酒下肚,只觉得滋润绵长、气韵淡蓄,再次道:“似酒非酒胜似酒,果然好酒!”
裴旻也随意的舀了一盅,一饮而尽说道:“这玉浮梁有一个特点,带不出关中。这鄯州几乎是最远的界限,出了鄯州,即便玉浮梁还是玉浮梁,却也不是玉浮梁的味道了。”
李白起身恭恭敬敬的一拜道:“愿闻其详。”
“哈哈!”
李白这第一次向他行如此大礼,竟然是为了询问酒的知识,裴旻哑然大笑道:“玉浮梁最正宗的酿制方法是以优质糯米特酿而成,纯天然发酵,可谓七斛精糯出两斛酒。因太过醇正,失去了酒原本越藏越香的特点,成酒之后,十日变味,二十日变质,三十日无法入口。因故有‘惜玉浮梁好,憾出不得潼关’。此酒从长安运至此处,快马加急也要耗费八日时间,再往北去,过了十日期限,早已不是这个滋味了。是故,某以玉浮梁招待……不论的杜康还是汾酒,便是远在江南,一样有机会喝到。可这玉浮梁,出了关中,便无半分机会。”
李白一脸受教,道:“如此可要好好品尝!”说着迫不及待的邀杯与裴旻、王之涣举杯痛饮。
裴旻自然是来者不拒。
王之涣却不擅饮酒,浅尝即止。
久而久之,李白也懒得找王之涣敬酒了,似乎要跟裴旻比个高下,一人一杯,豪爽的喝着。
玉浮梁严苛的来说算是米酒,以香甜为上,劲道并不大。
寻常人都很难喝醉,何况是裴旻、李白这样的酒鬼,百杯下肚也是面不改色。
就在他们喝的尽兴之时,小人传来了秃鹰招供的消息。
裴旻笑着,双手一合道:“大功告成,你们二位此次可立功不小,不但帮着剿灭了穷凶极恶的马匪,还制止了一场兵灾浩劫。”
他这话说的让李白、王之涣有些面面相觑。
王之涣心知不当问。
李白却没有这个顾虑,问道:“什么浩劫?”
裴旻也不隐瞒,直接将吐蕃谋主暾欲谷的谋划,以及康待宾的情况细说。
王之涣忍不住道:“利用陛下的仁德圣心,暾欲谷、康待宾可谓无耻之尤。”
李白也怒道:“突厥小儿,果然不可信。国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史上鲜血累累的教训,近在眼前,万不可重蹈覆辙。断不能让他们的诡计得逞!”
裴旻长笑道:“你们放心,此事既让某知道,六胡州的突厥人讨得了好?我裴某人又何尝做过赔本的买卖?此次某要将之利用起来,清除六胡州这个潜在的隐患,让六胡州不再有一个胡人,成为真正由我大唐掌握的疆域。”
李白见裴旻说的豪迈,亦是热血沸腾,这酒劲上头,皇汉的中二思想一起,突然思如泉涌,抽出宝剑,撞击酒坛高声道:“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李白这突然诗兴大发,让裴旻、王之涣为之傻眼震撼。
一首《胡无人》,端是气势豪迈,慷慨不凡。
裴旻想不到自己最喜欢的《古诗》之一,就这样于面前诞生。
王之涣更想不到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竟是如此惊才绝艳,创作出这般恢弘的诗句。
裴旻忍不住抚掌道:“这首诗雄奇豪放,也只有李兄弟这般人物,才做得出如此诗句。来人,快拿笔来。这般激昂诗句,不记载下来,岂不可惜。”见下人取来纸笔,他示意转递给李白。
李白起身长拜道:“若国公不弃,白希望国公亲笔而书。”
裴旻笑道:“你就不怕我毁了这首诗?”
李白摇头道:“当今世上,唯有国公有资格为此诗书写。便是书法天下无双的张老哥,在杀伐意境之上,尤要逊色国公。也只有国公能写出此诗的杀伐豪迈……国公或许不知,就在不久前,白见国公于石堡城上所题剑书,热血沸腾,甚至感悟出一套剑法。唯有那字,配上这诗,才是相得益彰。”
这每天不喝几杯就不是滋味。
他对酒的种类并无太大的偏爱,不论是烈性的中山冬酿,还是柔和的桂花酒米酒,都不介意。
只要是好酒,他都不忌口。
心情好喝葡萄酒,心情不好,灌些中山冬酿,随性而至。
因他好酒,每年各方送礼也是以好酒为第一选择。便是李隆基收到地方进贡的美酒,也会从中挑选一些送给裴旻。
以他现在的地位,没有弄不到的美酒。因故府中酒窖藏酒无数,五花八门,只要说的上名字,酒窖里十之八九存着。
之前裴旻对李白说上至宫廷佳酿,下到百姓奇珍,绝不是吹牛的话。
用什么酒来招待李白、王之涣,裴旻思考了许久,最终选择了不是很出名的玉浮梁。
说玉浮梁不出名到也不尽然,但跟杜康、汾酒、剑南春、即墨老酒这类千古名酒也确实没得比,属于地方关中长安的特产。
相传历史上贵妃醉酒,所醉之酒,便是玉浮梁。
裴旻将王之涣、李白请入厅堂,正好对上玉浮梁烧热之际,酒香在炭火的灼烧下向四周散发。
李白闭目深深的吸了口气,道:“这是黄桂的香味?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玉浆’?”
裴旻道:“然也!李兄弟真是好见识!玉浆唯有长安长乐坊最为正宗,不过现在不叫玉浆,而是玉浮梁。”
李白直径来到右侧席位上,揭开酒坛盖子,深深吸了口气,赞道:“好一个玉浮梁,气韵淡蓄、桂香四溢,让人食指大动,忍不住痛饮一方。白受不住诱惑了,先敬二位一杯。”
他迫不及待的用酒勺给自己倒了满满一盅酒,心急火燎的喝了下去。
王之涣带着几分尴尬的瞧了裴旻一眼。
见裴旻非但没有异常,反而笑着大赞道:“李兄弟果然有我张老哥的风范,但逢美酒,绝不落于人后。”心底略松了口气。
李白此举从礼法而言是既不妥当的,严重的说是对主人家的不尊重。若遇上讲究的,将他逐出府邸,也没人说些什么,世人只会说他活该。
裴旻却不以为忤,一个能让高力士脱靴,贵妃敬酒,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人物,让他规规矩矩的反而失了风采,遂然笑道:“随意便是!”
李白一杯酒下肚,只觉得滋润绵长、气韵淡蓄,再次道:“似酒非酒胜似酒,果然好酒!”
裴旻也随意的舀了一盅,一饮而尽说道:“这玉浮梁有一个特点,带不出关中。这鄯州几乎是最远的界限,出了鄯州,即便玉浮梁还是玉浮梁,却也不是玉浮梁的味道了。”
李白起身恭恭敬敬的一拜道:“愿闻其详。”
“哈哈!”
李白这第一次向他行如此大礼,竟然是为了询问酒的知识,裴旻哑然大笑道:“玉浮梁最正宗的酿制方法是以优质糯米特酿而成,纯天然发酵,可谓七斛精糯出两斛酒。因太过醇正,失去了酒原本越藏越香的特点,成酒之后,十日变味,二十日变质,三十日无法入口。因故有‘惜玉浮梁好,憾出不得潼关’。此酒从长安运至此处,快马加急也要耗费八日时间,再往北去,过了十日期限,早已不是这个滋味了。是故,某以玉浮梁招待……不论的杜康还是汾酒,便是远在江南,一样有机会喝到。可这玉浮梁,出了关中,便无半分机会。”
李白一脸受教,道:“如此可要好好品尝!”说着迫不及待的邀杯与裴旻、王之涣举杯痛饮。
裴旻自然是来者不拒。
王之涣却不擅饮酒,浅尝即止。
久而久之,李白也懒得找王之涣敬酒了,似乎要跟裴旻比个高下,一人一杯,豪爽的喝着。
玉浮梁严苛的来说算是米酒,以香甜为上,劲道并不大。
寻常人都很难喝醉,何况是裴旻、李白这样的酒鬼,百杯下肚也是面不改色。
就在他们喝的尽兴之时,小人传来了秃鹰招供的消息。
裴旻笑着,双手一合道:“大功告成,你们二位此次可立功不小,不但帮着剿灭了穷凶极恶的马匪,还制止了一场兵灾浩劫。”
他这话说的让李白、王之涣有些面面相觑。
王之涣心知不当问。
李白却没有这个顾虑,问道:“什么浩劫?”
裴旻也不隐瞒,直接将吐蕃谋主暾欲谷的谋划,以及康待宾的情况细说。
王之涣忍不住道:“利用陛下的仁德圣心,暾欲谷、康待宾可谓无耻之尤。”
李白也怒道:“突厥小儿,果然不可信。国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史上鲜血累累的教训,近在眼前,万不可重蹈覆辙。断不能让他们的诡计得逞!”
裴旻长笑道:“你们放心,此事既让某知道,六胡州的突厥人讨得了好?我裴某人又何尝做过赔本的买卖?此次某要将之利用起来,清除六胡州这个潜在的隐患,让六胡州不再有一个胡人,成为真正由我大唐掌握的疆域。”
李白见裴旻说的豪迈,亦是热血沸腾,这酒劲上头,皇汉的中二思想一起,突然思如泉涌,抽出宝剑,撞击酒坛高声道:“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李白这突然诗兴大发,让裴旻、王之涣为之傻眼震撼。
一首《胡无人》,端是气势豪迈,慷慨不凡。
裴旻想不到自己最喜欢的《古诗》之一,就这样于面前诞生。
王之涣更想不到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竟是如此惊才绝艳,创作出这般恢弘的诗句。
裴旻忍不住抚掌道:“这首诗雄奇豪放,也只有李兄弟这般人物,才做得出如此诗句。来人,快拿笔来。这般激昂诗句,不记载下来,岂不可惜。”见下人取来纸笔,他示意转递给李白。
李白起身长拜道:“若国公不弃,白希望国公亲笔而书。”
裴旻笑道:“你就不怕我毁了这首诗?”
李白摇头道:“当今世上,唯有国公有资格为此诗书写。便是书法天下无双的张老哥,在杀伐意境之上,尤要逊色国公。也只有国公能写出此诗的杀伐豪迈……国公或许不知,就在不久前,白见国公于石堡城上所题剑书,热血沸腾,甚至感悟出一套剑法。唯有那字,配上这诗,才是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