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一场会议在大帐之进行。 br>
看着面前的十几名秦国将军,王稽突然觉得身体有些颤抖,嘴巴好像被人缝住了一样,怎么也开不了口。
在这个时候,王稽突然若有所感,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帐篷角落,却发现赵括的眼睛正盯着自己,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
王稽转过了头,他的身体突然间稳定了下来,脸色也迅速变得严肃起来,说话的语气同样也显得十分的正经。
“今日召诸位前来,实有大事相商。据前线线报,皮牢、故绛二城已落入赵国之手,赵国大将军廉颇率领三十万三晋联军已过绛县,距离安邑不过一日路程。”
此言一出,帐众将瞬间大惊失色,不少人更是惊呼出声。
竟然这么快?
要知道安邑距离皮牢城可是有着好几天的距离呢,从皮牢城到安邑,要么走南边的绛县,要么走北边的平阳-汾阴一线。
从地形来说显然是平阳-汾阴这条路更加的好走,基本都是平原,非常适合大军行动。
但是以距离而论的话,走绛县要更近一些。
问题是无论那条线路也好,都会经过秦国至少一座以的城市,三晋联军的进军是如何能够做到如此快速而无声无息的穿过这些城市,并且抵达安邑之前的?
王稽并没有给将军们思考的机会,而是立刻提高了声调,道:“最多明日黄昏,三十万三晋联军便要进抵安邑城下!诸将可有何破敌之策?”
王稽这一番话说出来,帐篷之的秦军众将顿时是一阵沉默。
计谋?
这能有什么计谋?
自家的事情自家清楚,眼下大营之仅仅不过五万秦国部队,而且还并不是主力而是普通的郡兵。
想要凭借着这样的一支部队去和整整三十万敌人对抗,未免难度也太大了吧?
王稽看了看大帐之沉默不语的秦国众将,嘴角不由得划过一丝隐秘的笑容,但他马很好的掩饰住了这丝笑意,而是正色道:“如今正是危难之时,难道诸将竟无一法可想乎?”
大帐之仍旧是一片沉默。
不少秦军将领其实心也在嘀咕,如今汝王稽才是主将,怎么碰到事情要我们想主意?
而且这些天来,大营之的气氛也渐渐有些微妙。
王稽遣散了三万郡兵,然后又接管了五万军队的兵权,但是本该由王稽出示的那右半边虎符却一直没有出现,王稽的手只有从蒙骜身获得的那左半边虎符和一封谁也没见过详细内容的秦王手令。
如果说一开始杀死蒙骜还可以解释为事急从权的话,那么这都过了七天时间了,快马的话都能够来回一次咸阳了,怎么最该到手的右半边虎符还没有出现?
总而言之,王稽如今的权威已经不如刚刚杀死蒙骜那天那么重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停的动摇。
所以在这个时候,自然是不可能会有什么人站出来给王稽出主意的。
事实,王稽也并不需要什么人给他出主意。
王稽咳嗽一声,吸引了众人了注意力之后沉声道:“以吾之见,那廉颇乃是当时名将,以武安君之能尚且不能敌之,而且如今敌人为我军数倍之众,吾等又如何能敌?不如率河东郡而降赵,还可得一场荣华富贵,如何?”
王稽话音一落,然后毫不意外的从面前的这些秦国将军的脸看到了震惊无的神情。
几乎是下一瞬间,便立刻有人喝道:“王稽,尔竟然卖国求荣?尔行此叛逆之举,如何对得起大王对尔的信任?”
“嗖”的一声响,一支弩矢准确无误的没入了这名方才还开口说话的将军喉间。
在一阵惊呼声,这名秦国将军倒在了地。
百名赵括的手下一拥而入,在帐篷之大部分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已经将帐所有的将军都包围住了。
站在帐篷角落的赵括面不改色的放下了手的短弩,不急不忙的从背后掏出一根弩矢,一边弦一边说道:“诸位将军,实不相瞒,吾乃赵国党郡郡尉赵括,如今三晋联军旦夕即至,若抵抗必是死路一条,诸位又何必为秦国而死?”
十几名秦国将军看着一直毫不起眼的赵括,脸色十分复杂。
虽然在刚才这短短时间内将军们已经被密集的重磅消息给搞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但是当赵括的这番话说出来之后,仍然让在场的秦国将军们心大吃了一惊。
这个一直以来都自称是“候”属下的家伙,竟然是赵国的奸细?
还没等将军们做出反应,赵括又继续说道:“吾王已经有王命,若是诸位愿意降赵,则官职和爵位皆升两级,且必有重用!“
这句话一说出来,秦国将军们的脸表情终于再一次的发生了变化。
这年头,讲什么忠君爱国那都是扯淡,只有摆在面前的利益才是最实实在在的东西。
在场的将军们职位和爵位都已经不算低了,可以说基本都要到顶了,而且能够发配来带郡兵的那都是较边缘的人,晋升都很困难了。
如果能够再升两级的话,对于这种几乎没有升空间的秦国将军来说,确实是非常让人难以拒绝的诱惑了。
毕竟赵国的制度和秦国是很相似的,而且赵国又是如今风头最盛的国家,投靠到赵国似乎也并不赖。
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之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是什么?不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么?
说白了,利是“好处”。
只要有好处,换个大王算个啥?
这并不仅仅是这些秦国将军们的想法,而是整个战国时代士人们的想法。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问爷去何处,看哪有好处!
赵括看出了这些将军们的动摇,当即趁热打铁,高声道:“诸位,吾王曾言‘识时务者为俊杰’,难道诸位不思那荣华富贵,反倒欲和那秦国共同覆灭不成?”
将军们先看看地的尸体,然后看看微笑不语的王稽,再看看满脸煞气的赵括,接着又看看四周手持明晃晃利刃的赵括手下,一个个脸色的表情都有些挣扎。
过了片刻之后,终于有人开口道:“吾愿随郡守而降赵。”
“吾亦愿降。”
“降了。”
短短片刻之间,无论是受迫也好,被利诱也罢,所有的秦国将军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投降。
赵括和王稽对视了一眼,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早知道这些人如此贪生怕死的话,那么干脆一早摊牌,然后直接率领这支军队席卷整个河东,功劳应该更大一点···
在这个时候,一阵喊杀声突然传进了帐篷之。
赵括脸色一变,喝道:“怎么回事?”
片刻之后,赵括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将军,有人犯作乱,正在朝着此处发动攻击!”
“什么?”赵括大惊,快步走出了大帐之外。
在数百米之外,一支秦军部队以摧枯拉朽的姿势一路突破重重拦截,朝着赵括所在的大帐急速逼近。
赵括深吸了一口气,拔出了手的长剑,厉声道:“来人啊,将这些犯作乱、军营哗变者,统统给吾斩了!”
看着面前的十几名秦国将军,王稽突然觉得身体有些颤抖,嘴巴好像被人缝住了一样,怎么也开不了口。
在这个时候,王稽突然若有所感,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帐篷角落,却发现赵括的眼睛正盯着自己,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
王稽转过了头,他的身体突然间稳定了下来,脸色也迅速变得严肃起来,说话的语气同样也显得十分的正经。
“今日召诸位前来,实有大事相商。据前线线报,皮牢、故绛二城已落入赵国之手,赵国大将军廉颇率领三十万三晋联军已过绛县,距离安邑不过一日路程。”
此言一出,帐众将瞬间大惊失色,不少人更是惊呼出声。
竟然这么快?
要知道安邑距离皮牢城可是有着好几天的距离呢,从皮牢城到安邑,要么走南边的绛县,要么走北边的平阳-汾阴一线。
从地形来说显然是平阳-汾阴这条路更加的好走,基本都是平原,非常适合大军行动。
但是以距离而论的话,走绛县要更近一些。
问题是无论那条线路也好,都会经过秦国至少一座以的城市,三晋联军的进军是如何能够做到如此快速而无声无息的穿过这些城市,并且抵达安邑之前的?
王稽并没有给将军们思考的机会,而是立刻提高了声调,道:“最多明日黄昏,三十万三晋联军便要进抵安邑城下!诸将可有何破敌之策?”
王稽这一番话说出来,帐篷之的秦军众将顿时是一阵沉默。
计谋?
这能有什么计谋?
自家的事情自家清楚,眼下大营之仅仅不过五万秦国部队,而且还并不是主力而是普通的郡兵。
想要凭借着这样的一支部队去和整整三十万敌人对抗,未免难度也太大了吧?
王稽看了看大帐之沉默不语的秦国众将,嘴角不由得划过一丝隐秘的笑容,但他马很好的掩饰住了这丝笑意,而是正色道:“如今正是危难之时,难道诸将竟无一法可想乎?”
大帐之仍旧是一片沉默。
不少秦军将领其实心也在嘀咕,如今汝王稽才是主将,怎么碰到事情要我们想主意?
而且这些天来,大营之的气氛也渐渐有些微妙。
王稽遣散了三万郡兵,然后又接管了五万军队的兵权,但是本该由王稽出示的那右半边虎符却一直没有出现,王稽的手只有从蒙骜身获得的那左半边虎符和一封谁也没见过详细内容的秦王手令。
如果说一开始杀死蒙骜还可以解释为事急从权的话,那么这都过了七天时间了,快马的话都能够来回一次咸阳了,怎么最该到手的右半边虎符还没有出现?
总而言之,王稽如今的权威已经不如刚刚杀死蒙骜那天那么重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停的动摇。
所以在这个时候,自然是不可能会有什么人站出来给王稽出主意的。
事实,王稽也并不需要什么人给他出主意。
王稽咳嗽一声,吸引了众人了注意力之后沉声道:“以吾之见,那廉颇乃是当时名将,以武安君之能尚且不能敌之,而且如今敌人为我军数倍之众,吾等又如何能敌?不如率河东郡而降赵,还可得一场荣华富贵,如何?”
王稽话音一落,然后毫不意外的从面前的这些秦国将军的脸看到了震惊无的神情。
几乎是下一瞬间,便立刻有人喝道:“王稽,尔竟然卖国求荣?尔行此叛逆之举,如何对得起大王对尔的信任?”
“嗖”的一声响,一支弩矢准确无误的没入了这名方才还开口说话的将军喉间。
在一阵惊呼声,这名秦国将军倒在了地。
百名赵括的手下一拥而入,在帐篷之大部分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已经将帐所有的将军都包围住了。
站在帐篷角落的赵括面不改色的放下了手的短弩,不急不忙的从背后掏出一根弩矢,一边弦一边说道:“诸位将军,实不相瞒,吾乃赵国党郡郡尉赵括,如今三晋联军旦夕即至,若抵抗必是死路一条,诸位又何必为秦国而死?”
十几名秦国将军看着一直毫不起眼的赵括,脸色十分复杂。
虽然在刚才这短短时间内将军们已经被密集的重磅消息给搞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但是当赵括的这番话说出来之后,仍然让在场的秦国将军们心大吃了一惊。
这个一直以来都自称是“候”属下的家伙,竟然是赵国的奸细?
还没等将军们做出反应,赵括又继续说道:“吾王已经有王命,若是诸位愿意降赵,则官职和爵位皆升两级,且必有重用!“
这句话一说出来,秦国将军们的脸表情终于再一次的发生了变化。
这年头,讲什么忠君爱国那都是扯淡,只有摆在面前的利益才是最实实在在的东西。
在场的将军们职位和爵位都已经不算低了,可以说基本都要到顶了,而且能够发配来带郡兵的那都是较边缘的人,晋升都很困难了。
如果能够再升两级的话,对于这种几乎没有升空间的秦国将军来说,确实是非常让人难以拒绝的诱惑了。
毕竟赵国的制度和秦国是很相似的,而且赵国又是如今风头最盛的国家,投靠到赵国似乎也并不赖。
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之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是什么?不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么?
说白了,利是“好处”。
只要有好处,换个大王算个啥?
这并不仅仅是这些秦国将军们的想法,而是整个战国时代士人们的想法。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问爷去何处,看哪有好处!
赵括看出了这些将军们的动摇,当即趁热打铁,高声道:“诸位,吾王曾言‘识时务者为俊杰’,难道诸位不思那荣华富贵,反倒欲和那秦国共同覆灭不成?”
将军们先看看地的尸体,然后看看微笑不语的王稽,再看看满脸煞气的赵括,接着又看看四周手持明晃晃利刃的赵括手下,一个个脸色的表情都有些挣扎。
过了片刻之后,终于有人开口道:“吾愿随郡守而降赵。”
“吾亦愿降。”
“降了。”
短短片刻之间,无论是受迫也好,被利诱也罢,所有的秦国将军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投降。
赵括和王稽对视了一眼,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早知道这些人如此贪生怕死的话,那么干脆一早摊牌,然后直接率领这支军队席卷整个河东,功劳应该更大一点···
在这个时候,一阵喊杀声突然传进了帐篷之。
赵括脸色一变,喝道:“怎么回事?”
片刻之后,赵括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将军,有人犯作乱,正在朝着此处发动攻击!”
“什么?”赵括大惊,快步走出了大帐之外。
在数百米之外,一支秦军部队以摧枯拉朽的姿势一路突破重重拦截,朝着赵括所在的大帐急速逼近。
赵括深吸了一口气,拔出了手的长剑,厉声道:“来人啊,将这些犯作乱、军营哗变者,统统给吾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