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始建于春秋时代,现如今的扬州城主体部分修建于元末。洪武皇帝开创大明定都南京之后,曾有过一次修缮,却也不过是在原有的规模上做了一些修修补补,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营建则是在嘉靖年间。

    嘉靖朝修建的城区部分更加靠南,被当地人称之为“新城”。

    老城虽然年代久远,但却高大坚固,充分体现出了坚城要塞的特色。几十年前修建的新城则显得低矮了不少,但却更加精巧,除了最主要的安江门之外,还有两个附属的小门一个水门。

    相较于老城的坚固高大,临江的南门则更加注重火力配备,仅仅是大型炮台就有十几个之多。

    在远程火力的支援下,扬州守军奉命出城而战,与从隋皇洲方向攻上来的大旗军顺利会师。

    这一战,远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激烈。

    合围扬州的主攻方向在西边的通泗门一线,清军仅仅只在南线布置了一个蒙古旗和六千多炮灰部队。当隋皇洲水寨失守的消息传来之后,南线的清军知道扬州守军一定会杀出来和援兵汇合,为了里面出现内外夹击的状况,选择了主动朝着西南方向收缩,在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上继续保持威胁姿态。

    和大旗军顺利会师之后,史可法其实是很失望的。

    “五万援兵”的消息完全就是史可法杜撰出来的,仅仅只是为了鼓舞军心士气,他早就知道大旗军不可能有那么都,但也绝对没有想到会这么少。

    只有不到四千人马。

    对于偌大的扬州战场而言,这四千人马就好像是撒进滚滚江河中的一把胡椒面,虽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但却根本改变不了大局。

    “我家大帅恐扬州不守,特命我等来援。”带队是刘三房说道:“大帅亲率主力押后,不日即可抵达……”

    这句话马上就让史可法心头的希望之火再次燃烧起来:“李吴山……你们的主力有多少人马?”

    “九千!”

    一万三千人马,这是大旗军的全部家底儿,虽然距离史可法说的“五万援兵”还有很大出入,也算是一支强有力的援兵了。

    按照史可法的安排,这三千多四千不到的援兵就应该马上进城布防,但刘三房却拒绝了史可法的提议,而是坚持要守在安江门一线。

    原因非常简单——李吴山极端看重大运河与长江相连的这一段水道,并且将之视为可以起到决定作用的生命线,他甚至给刘三房下了死命令: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守住这条线,至少要守两个昼夜。在这之前,就算是死也得把自己的尸体留在那里。

    守住这条水上通道,就会有更多的援兵到来,而且还可以把原本驻守的南线的扬州守军抽调一些出来去支援最主要的西线。

    四面合围的攻城战,更讲究牵制、策应、主次分明,而西线的通泗门一带显然就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主战场。

    通泗门外,清军大营绵延二十多里,各种各样的物资堆积如山,简直如同坚壁铁桶。

    形形色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穿着各色军服的士兵频繁调动,传令骑往来飞奔,俨然就是一副大战在即的紧张场面。

    在这个战场上,清军集结起了一个汉军旗和一个蒙古旗,全都是齐装满员的精锐。如果再算上作为预备队使用的那个满洲旗,再加上一部分原属于归德的前明新附军和其他的杂牌军队,总兵力超过了五万,相当于把征南大军的一半兵力摆在了这里。

    尤其那个满洲旗,全都是镶白旗的老底子,完全就是多铎的本部亲军,不仅战斗力极其强悍,而且意志顽强忠诚度很高。

    多铎当然不会直接把自己的本部亲军推上去,这样的主力一定会使用在刀刃上,作为最后的攻坚力量。

    为了发挥出兵力上的优势,攻击范围一再扩大,几乎涵盖了整个西线。只要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了突破的迹象,作为预备队使用的满洲主力立刻就会压上去。

    连续多日的惨烈大战,几度攻防之下,交战双方已经逐渐摸清了彼此的套路。

    象前几日的交战一样,最先展开攻击的依旧是作为炮灰使用的新附汉军。

    “佟二哥,你觉得这次能够攻得下来么?”

    二哥是佟图赖的小名儿,这是一个很亲近的称呼,而不是因为他比多铎年长几岁。

    “我看有点难。”佟图赖非常直接的说道:“扬州城本就是坚固,最是易守难攻,眼下的消耗还是不够,恐不能一战而竞全功。我估摸着,这样规模的进攻再持续两日……最多三日,差不多就应该可以了。”

    “这一次能攻进去最好,实在攻不进去也无所谓。”多铎很轻松的说道:“我已派了阿尔音的蒙古旗到了南线,就算这边一时难下,也能牵制不少兵力,总有机会补上南边的缺口。”

    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战斗力这个最直接的层面上,还可以实现从容的调度。就算短时间内无法攻破西线,也能把南线的扬州守军调动过来,到时候南边就有了机会,可以再次把运河一线的缺口堵死。

    “大旗军的战斗力可能没有那么不堪,仅凭一个阿尔音怕是无法封死那边……看看吧,要是实在不行,我就过去支援一下。”

    “这个大旗军到底是什么来头?以前怎不曾听说过?”

    能够在旦夕之间攻克仪真,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奇袭隋皇洲,行动迅速出手之果断,处处透着狠辣决绝的风格,但多铎却从未听说过“大旗军”的名号。

    在多铎的心目当中,所谓的大旗军,应该就是和淮安军、徐州军差不多的性质,都是地方上的军头罢了。

    “这个大旗军么……”佟图赖说道:“我也所知有限,只知大旗军本是北地人马,我军入关的时候带着崇祯太子南迁到了淮右。其首脑是一个叫做李吴山的民团头子。”

    民团头子?也就是说,大旗军根本就不是正规的军队而是民团?

    民团的战斗力可能会比一般的治安军要稍好一些,但却绝对无法和正规军相提并论。

    仪真的额勒真和隋皇洲的水军竟然败于民团之手?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章节目录

明末大权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七甲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甲兵并收藏明末大权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