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之前,大明王朝熄火塌架,席卷数省的李自成占据京师,颇有几分改朝换代的架势。还不等李自成过足“真龙天子”的瘾头,就被多尔衮和吴三桂杀的大败。
李自成不改流寇的本色,看情形不对马上就率领着他的那帮兄弟们往老巢撤退,比进京之时的势如破竹还要干净利索。反正京城也不是他李自成的,丢了也就丢了吧,走的没有丝毫留恋。
紧接着,八旗兵就进了京城,将“大清”的旗号立起来之后撵着李自成的屁股穷追猛打
席卷天下的百万闯军竟然如此不堪,被清军打的不敢回头,这幅情形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京城的王旗变换的实在太快了,转眼之间就三度易手,先从大明改成了大顺,然后又由大顺变成大清,乱象纷呈目不暇接,直到现在很多地方官和百姓都不清楚这天下究竟是哪一家的。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这三万里江山到底姓朱还是姓李,亦或者是改姓了爱新觉罗,都是无力改变的事情,只是认准了一个真理:乱世来了,赶紧跑。
在中华历史上,每逢到了兵连祸结的年代,就会出现“衣冠南渡”的局面,跑去南方躲避战火已经成了一种最自然最本能的反应。
不跑还能怎的?再不跑的话就真要的成亡国奴了。
为了防止百姓大规模的逃离,刚刚占据了京城不久的清廷,屁股还没有坐热乎呢就颁布了一道法令:逃人法!
所有逃离家园四下流窜的汉人,全都被视为旗人的奴隶,若是不能在指定的日期内回去,就是犯罪,只要被抓住了就会砍头。
清廷原本希望用严刑峻法尽快稳定局面,想不到这条法令更加助长了老百姓逃离的速度和规模。
晋东、鲁西和大半个北直隶一片大乱,到处都是逃难的人群。
和历史上反复出现的“流民”完全相同,这些个躲避战祸的百姓们往往会自发的抱团,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在宗族、同乡等等关系之下,形成一个又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仿佛躲避洪水的蚁群般络绎不绝的往南边跑。
整村整村的老百姓,还有些地方上的大家族,聚集在一起,随随便便就有上千人的规模。
逃难不是旅游,充满了苦痛和血泪,为了生存,为了夺取更多生存下去必须的物资,或者是为了防止被别人夺取,无数个规模稍小的流民群体被更大的群体吞并或者是直接杀死,以滚雪球的方式变成更大的一个群体。
进入真定府地界儿之后,已很少能够看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股流民,那些人大多已经死在其他更大规模的流民手中,他们所携带的粮米资材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别人的战利品。
在防备山贼、土匪的同时,还要防备其他流民团伙的抢掠,伤痛、饥寒、疾病等等不可抗拒因素,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直到这个时候,才能看出李吴山的决断到底有多么英明:纠集起沿河十三庄的所有人口,大家集体迁徙,可以极大的确保自身安全。
除了沿河十三庄之外,还有附近的几个村落,以及开春之时没有来得及离开的饥民,总人口达到了两万四五千。
如此庞大的规模,相当于一个下等小县的半数人口,算上车马和乱七八糟的东西,整个队伍绵延十几里。足以让其他的流民团体不敢打他们的主意,就算是那些心狠手辣来去如风的土匪山贼,看到那一队队穿着黑色制式军服的士兵之后,也不敢生出抢掠的心思。
有些规模比较小的流民团体,往往会主动加入到这个群体之中,一来可以仰仗人数上的绝对优势获得一丝心理上的安全感,再者也是因为看到了大旗军的威武雄姿。
反正也是往南跑,与其形只影单还不如主动融合到这个大型团体当中,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会成为其他流民的“口中食”。
李吴山率领的这支流民队伍以滚雪球的方式一路壮大,走过定州已后,整体规模已超过了三万,人口还不断的持续增长……
数量如此众多的人口,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保命的口粮,一眼望不到边的车队中携带着大量的资材,简直就是一群肥的不能再肥的天大肥羊。
金银财帛动人心,总是会有些自以为有两下子的贼寇异想天开的想要饱掠一把,每当这个时候,大旗军就会好好的给他们上一课。
离开大旗庄已经整整二十天了,才不过走了六百里的路程,其实这个速度已经非常之快了。
几万男女老幼,全都拖家带口,时时刻刻都要警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危险,能达到这样的速度已经让李吴山非常满意。
越往南走就越能清楚的明白什么叫做“兵荒马乱”。
真定府本就是闯军的南线,历经战乱之苦,社会秩序早已荡然无存。除了蜂拥而起的贼寇和各路江湖好汉,还有数不清的闯贼残部,以及清军的前置力量。所有的这些,全都是大家的敌人。
好在还有大旗军,这是大家的子弟兵,是最贴身贴心的武力,足以震慑那些个不怀好意的各方势力。若是他们愿意上来试一试大旗军的战斗力,李吴山丝毫也不介意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不知死活”。
五天,遇袭四次,每一次都打的那些个挑着五花八门旗号的家伙们哭爹喊娘。时至今日,逃难的乡亲们已经完全放心了——只要那些个穿着黑色军装的大旗军士兵还在身旁,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想当初,大旗庄民团在青泥河一役中,击败了满清的皇家亲卫,李吴山李大帅亲手砍下了满洲皇帝的脑袋,一时间名动天下。现如今大旗庄民团升级成为大旗军,战兵数量翻了好几倍,装备增加精良,战斗力肯定更强,当然不虚那些个不知名的山贼草寇。
虽说闯军势大,但主力已经撤到了山陕一线,留在这里的不过是些散兵游勇性质的残部,根本就不足惧。
刚到酉时,整个队伍就停止了前进,各家各户纷纷卸下锅灶准备安营。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队伍的规模太过于庞大,若是起早贪黑的赶路,肯定无法兼顾所有人。所以只能每天辰时末刻前后启程,酉时前后就驻足不前,每天走不了多少路程。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等待庞大的队尾赶上来,免得他们掉队,同时也给侦测留出了非常充裕的时间。
相对于队伍整体的庞大规模,侦测力量实在少的可怜,总共才有不到两百个骑兵,还要留一部分出来给太子等人使用,李吴山真正能够调动的不过之后一百二三十骑。
就是这一百多个骑兵,承担着探路、侦测的重任,同时还兼职传令兵。
骑兵队的队长叫韦无病,在去年冬天走了刘三房的关系加入到民团之中,其实他本人就是个“黑户”。
这个韦无病以前曾经做过密云前卫的流星探,因为和总教习刘三房有点姻亲关系,果断逃了兵籍成了黑户,跑到大旗庄来当兵,图的就是一个温饱。
一来是因为总教习刘三房刻意关照,再者也是因为韦无病本人确实有点本事,很快就升迁为骑兵队的一把手了。
大旗庄民团根本就供养不起大规模的骑兵,而且奔驰如风的纵横冲杀从来就不是韦无病的专长,因为他只不过是勉强合格的流星探罢了。
昼夜不同的轮番出动,将队伍前后四十里范围之内的情形报告上来,这就是骑兵队的使命。
在真正的战场上,前后四十里的侦查半径根本就不值一提,但对于这支逃难的队伍而言,能够知道方圆四十里之内的风吹草动,差不多就已经够用了。
“报!”这个韦无病身上的行伍气息很浓,令行禁止言简意赅属于那种非常典型的军人作风:“侧后出现清军,距此不足三十里。约莫有四五百人的样子。”
李吴山稍微愣了一下。
现如今这个局面,清军撵着闯军的屁股穷追猛打,在这一带出现清军确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真正让李吴山不解的是韦无病的情报竟然如此模糊。
在这之前,每天四次回报周遭的状况早已成了惯例,而老侦察兵出身的韦无病总是能够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一次是怎么了?敌人已经这么近了,竟然只说出了敌人的大致数量,至于其他更详细的情报完全没有,这是怎么回事?
“打的是什么旗号?”
“没有旗号。”
“战兵多少?”
“这个……好像没有战兵!”
没有战兵?这是什么意思?
清军只有四五百人,却没有配备战兵,难道仅仅只是一群辅兵?
这好像不大可能吧?
几百个战斗力薄弱的辅兵就敢朝着这边靠近?他们是来送死的吗?
“据我观察,那些个清军甚至没有建制,根本就不象是交战之军,反而更象是捕奴的旗丁。”韦无病说道:“因为他们正在追赶一群老百姓,若他们不止步的话,天黑以后就能和咱们撞上了!”
“天字营,集合!”
李自成不改流寇的本色,看情形不对马上就率领着他的那帮兄弟们往老巢撤退,比进京之时的势如破竹还要干净利索。反正京城也不是他李自成的,丢了也就丢了吧,走的没有丝毫留恋。
紧接着,八旗兵就进了京城,将“大清”的旗号立起来之后撵着李自成的屁股穷追猛打
席卷天下的百万闯军竟然如此不堪,被清军打的不敢回头,这幅情形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京城的王旗变换的实在太快了,转眼之间就三度易手,先从大明改成了大顺,然后又由大顺变成大清,乱象纷呈目不暇接,直到现在很多地方官和百姓都不清楚这天下究竟是哪一家的。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这三万里江山到底姓朱还是姓李,亦或者是改姓了爱新觉罗,都是无力改变的事情,只是认准了一个真理:乱世来了,赶紧跑。
在中华历史上,每逢到了兵连祸结的年代,就会出现“衣冠南渡”的局面,跑去南方躲避战火已经成了一种最自然最本能的反应。
不跑还能怎的?再不跑的话就真要的成亡国奴了。
为了防止百姓大规模的逃离,刚刚占据了京城不久的清廷,屁股还没有坐热乎呢就颁布了一道法令:逃人法!
所有逃离家园四下流窜的汉人,全都被视为旗人的奴隶,若是不能在指定的日期内回去,就是犯罪,只要被抓住了就会砍头。
清廷原本希望用严刑峻法尽快稳定局面,想不到这条法令更加助长了老百姓逃离的速度和规模。
晋东、鲁西和大半个北直隶一片大乱,到处都是逃难的人群。
和历史上反复出现的“流民”完全相同,这些个躲避战祸的百姓们往往会自发的抱团,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在宗族、同乡等等关系之下,形成一个又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仿佛躲避洪水的蚁群般络绎不绝的往南边跑。
整村整村的老百姓,还有些地方上的大家族,聚集在一起,随随便便就有上千人的规模。
逃难不是旅游,充满了苦痛和血泪,为了生存,为了夺取更多生存下去必须的物资,或者是为了防止被别人夺取,无数个规模稍小的流民群体被更大的群体吞并或者是直接杀死,以滚雪球的方式变成更大的一个群体。
进入真定府地界儿之后,已很少能够看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股流民,那些人大多已经死在其他更大规模的流民手中,他们所携带的粮米资材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别人的战利品。
在防备山贼、土匪的同时,还要防备其他流民团伙的抢掠,伤痛、饥寒、疾病等等不可抗拒因素,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直到这个时候,才能看出李吴山的决断到底有多么英明:纠集起沿河十三庄的所有人口,大家集体迁徙,可以极大的确保自身安全。
除了沿河十三庄之外,还有附近的几个村落,以及开春之时没有来得及离开的饥民,总人口达到了两万四五千。
如此庞大的规模,相当于一个下等小县的半数人口,算上车马和乱七八糟的东西,整个队伍绵延十几里。足以让其他的流民团体不敢打他们的主意,就算是那些心狠手辣来去如风的土匪山贼,看到那一队队穿着黑色制式军服的士兵之后,也不敢生出抢掠的心思。
有些规模比较小的流民团体,往往会主动加入到这个群体之中,一来可以仰仗人数上的绝对优势获得一丝心理上的安全感,再者也是因为看到了大旗军的威武雄姿。
反正也是往南跑,与其形只影单还不如主动融合到这个大型团体当中,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会成为其他流民的“口中食”。
李吴山率领的这支流民队伍以滚雪球的方式一路壮大,走过定州已后,整体规模已超过了三万,人口还不断的持续增长……
数量如此众多的人口,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保命的口粮,一眼望不到边的车队中携带着大量的资材,简直就是一群肥的不能再肥的天大肥羊。
金银财帛动人心,总是会有些自以为有两下子的贼寇异想天开的想要饱掠一把,每当这个时候,大旗军就会好好的给他们上一课。
离开大旗庄已经整整二十天了,才不过走了六百里的路程,其实这个速度已经非常之快了。
几万男女老幼,全都拖家带口,时时刻刻都要警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危险,能达到这样的速度已经让李吴山非常满意。
越往南走就越能清楚的明白什么叫做“兵荒马乱”。
真定府本就是闯军的南线,历经战乱之苦,社会秩序早已荡然无存。除了蜂拥而起的贼寇和各路江湖好汉,还有数不清的闯贼残部,以及清军的前置力量。所有的这些,全都是大家的敌人。
好在还有大旗军,这是大家的子弟兵,是最贴身贴心的武力,足以震慑那些个不怀好意的各方势力。若是他们愿意上来试一试大旗军的战斗力,李吴山丝毫也不介意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不知死活”。
五天,遇袭四次,每一次都打的那些个挑着五花八门旗号的家伙们哭爹喊娘。时至今日,逃难的乡亲们已经完全放心了——只要那些个穿着黑色军装的大旗军士兵还在身旁,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想当初,大旗庄民团在青泥河一役中,击败了满清的皇家亲卫,李吴山李大帅亲手砍下了满洲皇帝的脑袋,一时间名动天下。现如今大旗庄民团升级成为大旗军,战兵数量翻了好几倍,装备增加精良,战斗力肯定更强,当然不虚那些个不知名的山贼草寇。
虽说闯军势大,但主力已经撤到了山陕一线,留在这里的不过是些散兵游勇性质的残部,根本就不足惧。
刚到酉时,整个队伍就停止了前进,各家各户纷纷卸下锅灶准备安营。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队伍的规模太过于庞大,若是起早贪黑的赶路,肯定无法兼顾所有人。所以只能每天辰时末刻前后启程,酉时前后就驻足不前,每天走不了多少路程。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等待庞大的队尾赶上来,免得他们掉队,同时也给侦测留出了非常充裕的时间。
相对于队伍整体的庞大规模,侦测力量实在少的可怜,总共才有不到两百个骑兵,还要留一部分出来给太子等人使用,李吴山真正能够调动的不过之后一百二三十骑。
就是这一百多个骑兵,承担着探路、侦测的重任,同时还兼职传令兵。
骑兵队的队长叫韦无病,在去年冬天走了刘三房的关系加入到民团之中,其实他本人就是个“黑户”。
这个韦无病以前曾经做过密云前卫的流星探,因为和总教习刘三房有点姻亲关系,果断逃了兵籍成了黑户,跑到大旗庄来当兵,图的就是一个温饱。
一来是因为总教习刘三房刻意关照,再者也是因为韦无病本人确实有点本事,很快就升迁为骑兵队的一把手了。
大旗庄民团根本就供养不起大规模的骑兵,而且奔驰如风的纵横冲杀从来就不是韦无病的专长,因为他只不过是勉强合格的流星探罢了。
昼夜不同的轮番出动,将队伍前后四十里范围之内的情形报告上来,这就是骑兵队的使命。
在真正的战场上,前后四十里的侦查半径根本就不值一提,但对于这支逃难的队伍而言,能够知道方圆四十里之内的风吹草动,差不多就已经够用了。
“报!”这个韦无病身上的行伍气息很浓,令行禁止言简意赅属于那种非常典型的军人作风:“侧后出现清军,距此不足三十里。约莫有四五百人的样子。”
李吴山稍微愣了一下。
现如今这个局面,清军撵着闯军的屁股穷追猛打,在这一带出现清军确实没有什么好奇怪的,真正让李吴山不解的是韦无病的情报竟然如此模糊。
在这之前,每天四次回报周遭的状况早已成了惯例,而老侦察兵出身的韦无病总是能够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一次是怎么了?敌人已经这么近了,竟然只说出了敌人的大致数量,至于其他更详细的情报完全没有,这是怎么回事?
“打的是什么旗号?”
“没有旗号。”
“战兵多少?”
“这个……好像没有战兵!”
没有战兵?这是什么意思?
清军只有四五百人,却没有配备战兵,难道仅仅只是一群辅兵?
这好像不大可能吧?
几百个战斗力薄弱的辅兵就敢朝着这边靠近?他们是来送死的吗?
“据我观察,那些个清军甚至没有建制,根本就不象是交战之军,反而更象是捕奴的旗丁。”韦无病说道:“因为他们正在追赶一群老百姓,若他们不止步的话,天黑以后就能和咱们撞上了!”
“天字营,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