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职业技术学院一行,还是让李世民涨了很多知识的,虽然这个学院并没有纳入朝廷官方体系,一应花销,也不归朝廷出,而是企业培养用工人才的一种行为,但是李世民还是觉得,应该在官方,给它相应的照顾。
首先他就呼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子,将来积极的参加朝廷的工科科举,出仕做官,为朝廷效力的。
然之后,他决定让朝廷专门对一些在工艺,技术研究上,取得成果的人,颁发奖励,小的贡献奖励钱财,大的贡献,甚至可以封爵。
就好像孙享福此前研究出了将小麦产量提高的种子,和种植方法,就是一种足可以封爵的大功劳。
这项政策,无疑将会给大唐日益发展进步的各个行业,注入了一记强心针,会直接导致更多的人,去鼓捣新工艺和发明创造。当然,也可能让最近有些颓丧的孔颖达更加着急。
今年大唐基本没有对外战争,李世民的施政重点,就是教育推进,和促进民族融合这一块,所以,今天早上的时候,他的命令,已经到了国子监,将国子监现有的,就读两年以上的学子,全部派往安西,安东两大都护府,以及云南,岭南之地,推行,传播汉家文化。何为汉家文化?自然是他们在国子监所学的儒学了。
这可以看成是李世民对于儒家文化的重视,也可以看成是李世民找到了儒家文化的正确用法,教那些蛮夷少数民族,做紧守三纲五常的君子,可是件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于这样的挑战性工作,国子监的学子们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然而,孔颖达却不得不出面弹压。
因为,如果自己教出来的这些儒生,不能为国家所用,那么,这门学问对于国家来说,还有什么用处?
没见人家厨子,泥瓦匠之流,都喊着报效国家,力争封侯么,儒家要是连这些不入流都比不过,还怎么在朝堂上混?
既然来了蓝田县,李世民自然是要顺道看一看,大唐海外探索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大楼的,这边是全楼宇式的建筑群,同样是去年六月份开始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建了半年左右,不过,由于整体太庞大,到处都还是工地,其实没什么好看的。
李世民要来这边看看,其实也是要跟孙享福说说这个公司的一些事情,毕竟,它是大唐目前除钱庄以外,掌握的资本最多,设计到的利益团体最广的产业机构,必须要谨慎处理。
“武士乃是商贾出身,但过年事已高,你举荐他来管理这么庞大的一个产业,可是因为你此去山南道之后,朕会去他的职?其实你不必担心的,武士善经营,我大唐尚有诸多州道的经济民生发展,落后于关中,北地,和岭南,等他回长安述职之后,朕可以调他前往别处州道做总管的。”
“陛下刚才不是说了么,武士善经营,这朝堂诸公之中,恐怕就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来管理这海外探索投资公司了,这个公司涉及的业务,将会是海外,不下于整个大唐本土的疆域的开发建设,不让一个人全盘管理起来,始终是不好,我这边有诸多事情要忙,他倒是比我更加合适。”
闻言李世民点了点头,又道,“如此的话,朕便出调令到山南道,等你过去与他交接完,便让他回长安来吧!另外,你所上书的,组建大唐海军的事情,朕这几日与与诸位大将军商量了之后,觉得非常有必要,打算先设立,辽东海军和领南海军两支,各配新式战舰二百艘,兵两万,你觉得如何?”
孙享福闻言,摇了摇头道,“太少了,咱们大唐的海军数量,再多,也不嫌多,一旦掌握了航海,就相当于游牧民族在草原上掌握了骑术一样,海外各地,对我大唐来说,都将是一片坦途,臣大胆的估计,未来,很可能是谁掌握了制海权,谁就掌握了天下,因为,就目前咱们已知的信息来看,海洋的面积,恐怕比陆地大两倍多,也就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会临海,如果没有强大和足够数量的海军,哪怕是像倭国这样的小国,也能够成为我们大唐这样的大国的心腹之患。
因为咱们大唐就算再强,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军队,布置在整个海岸线上,更加不可能给海外所有的产业,都派出驻军,而倭国人走海路,可以轻易的到我们没有驻军的地方去抢劫,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太划算的买卖了,比早年突厥人到我中原打草谷还划算。”
“倭国?”
孙享福不提起这一茬,李世民都快把倭国给忘了,自从延津之战后,他可再没有看到倭国人的身影,而且,也没见到倭国人上表称臣,如果他真的有可能威胁到大唐的话,那么,就应该把他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倭国,这是一个不太愿意向别人臣服的民族,而且我大唐近海,不应该有一个这样不属于大唐的国度存在,所以,臣觉得,它应该是咱们大唐海军的练兵之地,将其拿下之后,我大唐百年之内,应该没有来自海上的忧患。”
倭国不同于夷州,琉虬,吕宋岛上落后的部落,他们有了封建制度,还掌握了一定的航海技术,民间的船只时常往返于大唐本土和朝鲜半岛,非常有对外开拓的精神,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战略家,李世民的眼里自然是揉不得沙子的,思虑了片刻,道,“如此的话,便在山东再组建一支海军,在江南,也组建一支海军,四军,八万兵力,应该足够了吧!”
孙享福知道李世民不想让某一支海军规模过于庞大的原因,他是怕日后不好控制,毕竟,这些军队,都远离中枢,能够轻易的在海外,占领一片根据地。
不过,在孙享福看来,八万海军,还是不够的,因为,大唐建立海军的目的,可不是保卫本土,除了倭国,已经没有任何势力能威胁到大唐沿海了,海军的目的,现在是为了开拓更广阔的海外疆域。
于是,他再度道,“陛下,咱们大唐周边诸夷已灭,难道您是想放马南山吗?”
李世民闻言,不解的问道,“正明此言何意?”
孙享福答道,“咱们大唐十六卫的编制,每卫约四万人左右,这就是六十多万的军队,如今,安东,安北,安西,安南四边,还有专门的军队驻守,您只调八万人去组建海军,那么其余的五十多万士兵,岂不是都留下来吃闲饭了?”
“怎么会是吃闲饭呢?朕让其返乡务农,不也是可以促进国内生产么?”
“国内的生产,需要的人,会越来越专业,当兵打仗的人,也需要越来越专业,这样,咱们才能变的更强,若是咱们大唐未来二十年无战事,那么,现有的府兵制度,会让咱们大唐的武备荒废到什么样的地步,您想过没有?一个不用打仗,务农了二十年的府兵,他还能再拿起兵器去战场上厮杀么?
那些接替了他们,从没有上过战场的府兵的后代们,他们有战斗力么?
这些人,他们能够使用咱们制造出来的,越发先进复杂的装备么?”
“呃,这”
李世民被孙享福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愣住了,这确实是个不得不改的问题,此前大唐的府兵战力强悍,那是因为年年征战,频繁的在战场上厮杀练出来的,虽然是战时为兵,闲时为农,但基本都有一半的时间,在当兵。
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如果将倭国顺带手收拾了,那么,大唐真的可能好多年都没有战争了,在高原上舔伤口的松赞干布,没有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前,根本不敢轻易的在大唐的方向有所动作。
所以,大部分府兵们,可能会一直在家里当农民,这样可不行,一个国家,没有了足够强大的武备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李世民太知道了。
语塞了片刻之后,李世民又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孙享福没有多想,便答道,“当然是将一部分军人职业化。
以咱们大唐的财力,完全养的起,尤其是像海军这样,需要常年训练,技术性需求比较高的军种,咱们在军队里面,除了要训练他们的专业杀敌技能,还要让他们读书,加强思想教育,掌握一定的文化水平,到了一定年龄的老兵,可以转业到各个行业去任职,做官,都可以。、
每一年,都要有一定数量的年轻士兵补充进入军队,也让一定数量的老兵退伍,保证军队的活力的同时,保留全民的尚武风气,没有当世第一强军,就不能成就当世第一强国,这可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孙享福杂七杂八的说的这些,倒是给了李世民很多启发,尤其是现在军队内部已经开始加强思想教育,有文工团不断的给士兵灌输一些保家卫国的思想,这些士兵对于国家的忠诚度,可非以往任何朝代可以比拟的,不过,貌似刚才孙享福说的重点不是这个,李世民听出了他语气里,嫌八万海军太少的意思。
“那正明以为,海军的建制,该如何规划?”
“这就看大唐南方沿海籍贯的士兵数量有多少了,南兵善船,即便全部用于海军,也太会影响国家的安定,因为北兵,才是陆地上最强的,他们用以镇守国家,更为妥当。
而且,咱们的目光,不应该是在近海疆域打转,而应该是更遥远的地方,臣以为,咱们大唐至少应该组建两支五万人以上的远洋海军部队,轮流交替,将整个大唐外海,一路通往澳洲的所有岛屿疆域,都控制起来。
至于近海,只需要在辽东半岛的几个港口,莱州,苏州,泉州,振州,广州等地,布置千人规模海军部队,即可防止海盗,和一些不法事了。”
闻言,李世民眉头一挑,看向了跟随他来视察的李靖,很显然,他觉得孙享福刚才说的,以南兵为海军基础向外开拓,以北兵为陆军基础镇守国家这个方案,非常可行。
李靖稍微想了想,便开口道,“陛下,正明的建议,是十分具备可行性的,十六卫中,南方籍的府兵,大约占全军的三成多一点,足有十七八万,从中间遴选出十余万善船,不惧水的士兵,应该不难。”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道,“如此的话,具体如何安排,你上个折子,咱们到朝会上议一议,另外,军制改革,你和杜卿,也尽快的拿出一个主体方案来,大家一起参详,朕的主张,便是如正明所言一般,保持军队的数量和战力,以及后继能力,不用担心财政投入的问题。”
“臣,遵旨。”
李靖领了任务之后,有些感激之色的看了孙享福一眼,他这个建议,可是给了兵家在大唐更大的生存空间,要知道,武将们,最怕的,就是自己对国家没有用处了。
首先他就呼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子,将来积极的参加朝廷的工科科举,出仕做官,为朝廷效力的。
然之后,他决定让朝廷专门对一些在工艺,技术研究上,取得成果的人,颁发奖励,小的贡献奖励钱财,大的贡献,甚至可以封爵。
就好像孙享福此前研究出了将小麦产量提高的种子,和种植方法,就是一种足可以封爵的大功劳。
这项政策,无疑将会给大唐日益发展进步的各个行业,注入了一记强心针,会直接导致更多的人,去鼓捣新工艺和发明创造。当然,也可能让最近有些颓丧的孔颖达更加着急。
今年大唐基本没有对外战争,李世民的施政重点,就是教育推进,和促进民族融合这一块,所以,今天早上的时候,他的命令,已经到了国子监,将国子监现有的,就读两年以上的学子,全部派往安西,安东两大都护府,以及云南,岭南之地,推行,传播汉家文化。何为汉家文化?自然是他们在国子监所学的儒学了。
这可以看成是李世民对于儒家文化的重视,也可以看成是李世民找到了儒家文化的正确用法,教那些蛮夷少数民族,做紧守三纲五常的君子,可是件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于这样的挑战性工作,国子监的学子们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然而,孔颖达却不得不出面弹压。
因为,如果自己教出来的这些儒生,不能为国家所用,那么,这门学问对于国家来说,还有什么用处?
没见人家厨子,泥瓦匠之流,都喊着报效国家,力争封侯么,儒家要是连这些不入流都比不过,还怎么在朝堂上混?
既然来了蓝田县,李世民自然是要顺道看一看,大唐海外探索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大楼的,这边是全楼宇式的建筑群,同样是去年六月份开始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建了半年左右,不过,由于整体太庞大,到处都还是工地,其实没什么好看的。
李世民要来这边看看,其实也是要跟孙享福说说这个公司的一些事情,毕竟,它是大唐目前除钱庄以外,掌握的资本最多,设计到的利益团体最广的产业机构,必须要谨慎处理。
“武士乃是商贾出身,但过年事已高,你举荐他来管理这么庞大的一个产业,可是因为你此去山南道之后,朕会去他的职?其实你不必担心的,武士善经营,我大唐尚有诸多州道的经济民生发展,落后于关中,北地,和岭南,等他回长安述职之后,朕可以调他前往别处州道做总管的。”
“陛下刚才不是说了么,武士善经营,这朝堂诸公之中,恐怕就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来管理这海外探索投资公司了,这个公司涉及的业务,将会是海外,不下于整个大唐本土的疆域的开发建设,不让一个人全盘管理起来,始终是不好,我这边有诸多事情要忙,他倒是比我更加合适。”
闻言李世民点了点头,又道,“如此的话,朕便出调令到山南道,等你过去与他交接完,便让他回长安来吧!另外,你所上书的,组建大唐海军的事情,朕这几日与与诸位大将军商量了之后,觉得非常有必要,打算先设立,辽东海军和领南海军两支,各配新式战舰二百艘,兵两万,你觉得如何?”
孙享福闻言,摇了摇头道,“太少了,咱们大唐的海军数量,再多,也不嫌多,一旦掌握了航海,就相当于游牧民族在草原上掌握了骑术一样,海外各地,对我大唐来说,都将是一片坦途,臣大胆的估计,未来,很可能是谁掌握了制海权,谁就掌握了天下,因为,就目前咱们已知的信息来看,海洋的面积,恐怕比陆地大两倍多,也就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会临海,如果没有强大和足够数量的海军,哪怕是像倭国这样的小国,也能够成为我们大唐这样的大国的心腹之患。
因为咱们大唐就算再强,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军队,布置在整个海岸线上,更加不可能给海外所有的产业,都派出驻军,而倭国人走海路,可以轻易的到我们没有驻军的地方去抢劫,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太划算的买卖了,比早年突厥人到我中原打草谷还划算。”
“倭国?”
孙享福不提起这一茬,李世民都快把倭国给忘了,自从延津之战后,他可再没有看到倭国人的身影,而且,也没见到倭国人上表称臣,如果他真的有可能威胁到大唐的话,那么,就应该把他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倭国,这是一个不太愿意向别人臣服的民族,而且我大唐近海,不应该有一个这样不属于大唐的国度存在,所以,臣觉得,它应该是咱们大唐海军的练兵之地,将其拿下之后,我大唐百年之内,应该没有来自海上的忧患。”
倭国不同于夷州,琉虬,吕宋岛上落后的部落,他们有了封建制度,还掌握了一定的航海技术,民间的船只时常往返于大唐本土和朝鲜半岛,非常有对外开拓的精神,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战略家,李世民的眼里自然是揉不得沙子的,思虑了片刻,道,“如此的话,便在山东再组建一支海军,在江南,也组建一支海军,四军,八万兵力,应该足够了吧!”
孙享福知道李世民不想让某一支海军规模过于庞大的原因,他是怕日后不好控制,毕竟,这些军队,都远离中枢,能够轻易的在海外,占领一片根据地。
不过,在孙享福看来,八万海军,还是不够的,因为,大唐建立海军的目的,可不是保卫本土,除了倭国,已经没有任何势力能威胁到大唐沿海了,海军的目的,现在是为了开拓更广阔的海外疆域。
于是,他再度道,“陛下,咱们大唐周边诸夷已灭,难道您是想放马南山吗?”
李世民闻言,不解的问道,“正明此言何意?”
孙享福答道,“咱们大唐十六卫的编制,每卫约四万人左右,这就是六十多万的军队,如今,安东,安北,安西,安南四边,还有专门的军队驻守,您只调八万人去组建海军,那么其余的五十多万士兵,岂不是都留下来吃闲饭了?”
“怎么会是吃闲饭呢?朕让其返乡务农,不也是可以促进国内生产么?”
“国内的生产,需要的人,会越来越专业,当兵打仗的人,也需要越来越专业,这样,咱们才能变的更强,若是咱们大唐未来二十年无战事,那么,现有的府兵制度,会让咱们大唐的武备荒废到什么样的地步,您想过没有?一个不用打仗,务农了二十年的府兵,他还能再拿起兵器去战场上厮杀么?
那些接替了他们,从没有上过战场的府兵的后代们,他们有战斗力么?
这些人,他们能够使用咱们制造出来的,越发先进复杂的装备么?”
“呃,这”
李世民被孙享福一连串的问题,问的愣住了,这确实是个不得不改的问题,此前大唐的府兵战力强悍,那是因为年年征战,频繁的在战场上厮杀练出来的,虽然是战时为兵,闲时为农,但基本都有一半的时间,在当兵。
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如果将倭国顺带手收拾了,那么,大唐真的可能好多年都没有战争了,在高原上舔伤口的松赞干布,没有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前,根本不敢轻易的在大唐的方向有所动作。
所以,大部分府兵们,可能会一直在家里当农民,这样可不行,一个国家,没有了足够强大的武备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李世民太知道了。
语塞了片刻之后,李世民又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孙享福没有多想,便答道,“当然是将一部分军人职业化。
以咱们大唐的财力,完全养的起,尤其是像海军这样,需要常年训练,技术性需求比较高的军种,咱们在军队里面,除了要训练他们的专业杀敌技能,还要让他们读书,加强思想教育,掌握一定的文化水平,到了一定年龄的老兵,可以转业到各个行业去任职,做官,都可以。、
每一年,都要有一定数量的年轻士兵补充进入军队,也让一定数量的老兵退伍,保证军队的活力的同时,保留全民的尚武风气,没有当世第一强军,就不能成就当世第一强国,这可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孙享福杂七杂八的说的这些,倒是给了李世民很多启发,尤其是现在军队内部已经开始加强思想教育,有文工团不断的给士兵灌输一些保家卫国的思想,这些士兵对于国家的忠诚度,可非以往任何朝代可以比拟的,不过,貌似刚才孙享福说的重点不是这个,李世民听出了他语气里,嫌八万海军太少的意思。
“那正明以为,海军的建制,该如何规划?”
“这就看大唐南方沿海籍贯的士兵数量有多少了,南兵善船,即便全部用于海军,也太会影响国家的安定,因为北兵,才是陆地上最强的,他们用以镇守国家,更为妥当。
而且,咱们的目光,不应该是在近海疆域打转,而应该是更遥远的地方,臣以为,咱们大唐至少应该组建两支五万人以上的远洋海军部队,轮流交替,将整个大唐外海,一路通往澳洲的所有岛屿疆域,都控制起来。
至于近海,只需要在辽东半岛的几个港口,莱州,苏州,泉州,振州,广州等地,布置千人规模海军部队,即可防止海盗,和一些不法事了。”
闻言,李世民眉头一挑,看向了跟随他来视察的李靖,很显然,他觉得孙享福刚才说的,以南兵为海军基础向外开拓,以北兵为陆军基础镇守国家这个方案,非常可行。
李靖稍微想了想,便开口道,“陛下,正明的建议,是十分具备可行性的,十六卫中,南方籍的府兵,大约占全军的三成多一点,足有十七八万,从中间遴选出十余万善船,不惧水的士兵,应该不难。”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道,“如此的话,具体如何安排,你上个折子,咱们到朝会上议一议,另外,军制改革,你和杜卿,也尽快的拿出一个主体方案来,大家一起参详,朕的主张,便是如正明所言一般,保持军队的数量和战力,以及后继能力,不用担心财政投入的问题。”
“臣,遵旨。”
李靖领了任务之后,有些感激之色的看了孙享福一眼,他这个建议,可是给了兵家在大唐更大的生存空间,要知道,武将们,最怕的,就是自己对国家没有用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