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9zw*请到阅读最新章节***</p>
淑宁让素馨收拾了两包家常衣裳,打算过午就回京城去。虽然长久没在房山别院居住了,但那位崔嬷嬷今天应该会到达伯爵府,想起母亲的吩咐,她还是乖一点好。</p>
她对小刘氏道:“姨娘以往出门,只带两个使女,若遇到什么事,连个得用的都没有,以后还是多带几个人出门吧。平日里想什么吃的用的,尽可对总管说,若有人对你不敬,也不要客气。”</p>
小刘氏笑道:“放心,这些我都晓得,你只管在府里好好学规矩,保重自己,有事我会给你送信的。”</p>
淑宁点点头,又对小宝道:“宝哥儿今年十岁了,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以后要好好照顾母亲,还要认真读书练武。等你年纪再大些,就可以入咱们正红旗的官学了。可别让你母亲操</p>
小宝郑重点头道:“姐姐放心,我已经是男子汉了,会好生孝顺母亲的。”小刘氏听到儿子这么说,慈爱地摸摸他的头。</p>
淑宁嘱咐了平日侍候他们母子的人一番,才转向长贵与新任副总管顾全生。</p>
昨天张保任命顾全生为副总管时,她在旁边留意了一下长贵的神色,看不出有什么不满,但微微有些帐然。想来他在三房服侍多年,好不容易才得了个别院总管的位子,顾全生才来两三个月就分了他一半的权柄去,心里多少也是有些不舒服的。不过顾全生的确是有才能,而且为人不讨厌,加上出身于官家子弟,即使现在沦为官奴,长贵心里还是有些佩服他的。所以也没说什么。</p>
淑宁有些担心,长贵虽然可靠老实,但巧云却有些不甘于人后。若是他们心有不满,暗拖顾全生后腿。这一时半会儿的可没人能压住场子。别院这一片产业乃是他们一家地根基所在,要出什么问题,别说父母在任上不安心,自己兄妹两个在京里,也是坐立难安的。</p>
因此她想了个主意。对长贵道:“哥哥再有不到两个月就要娶妻了,到时候新房里还要有人侍候的。请长贵哥多选几个手脚利落地人,再在小丫头小厮们里挑几个机灵老实的,教给规矩,等嫂子过门后好用。只是要多用些心,嫂子是将军府千金,必是要陪嫁几个人过来地,到时候可不能丢咱们家的脸。”</p>
长贵忙应下了,心想忍不住开始盘算。这件差使倒是不难,若是做得好了,必能大大露一回脸。面上便不由得带出一分喜意来。他悄悄望一眼顾全生,觉得自己实在没必要太与这人计较。这大冬天的。几处产业都没什么可忙的,等到开春。这人要做什么事,可不都得先跟自己商量么?</p>
不过淑宁也想到这点了,因此对顾全生道:“顾管事,虽说冬天是农闲时节,还要请你多请教懂行的老人,家地田地山林与荷塘,该堆肥的堆肥,该护苗的护苗,该防寒的防寒,还有那些水利设施,也该找人察看一番,该修的修,该添的添了。”</p>
顾全生作揖应了,淑宁又道:“这几年少雨,我记得阿玛先前修的几处水利工程都是防旱的,但老天爷想什么谁也不知道,还是该作些防涝的准备才是。手机站我记得那年修荷塘时,阿玛叫人把河里地淤泥挖了运进塘里种藕,那小河是变宽变深了吧?你若有空,便让人用沙石筑起河堤吧,要优先请我们家的佃农和附近的村民来做。”</p>
其实当时挖完泥以后,张保已经让人筑了个简易地河堤,加上河床深了,水流不大,其实暂时没必要再筑沙石堤。淑宁这么说,一来是想在农闲时给佃户添个进项,二来是想让顾全生有差使可做,别人不敢找他麻烦罢了。</p>
不过这种大工程是不能越过长贵这个别院总管的,因此她又让长贵监督钱财支出,免得他心里又不平衡起来。</p>
交待完这些事,已经近午了,淑宁匆匆吃过简单地午饭,便坐上马车回京去。临行前,她吩咐扣儿,要把几个收拾好地箱子看好,若是自己从京里送信来,就要马上把东西送回府里去。</p>
在路上的两个时辰里,她想了许多。这位崔嬷嬷听起来不是好糊弄地人物,只怕厉害处不下何嬷嬷。现在父母不在家,人又是外祖母派来的,就算哥哥想拦着,也还要顾虑外祖家的面子,不可能真对崔嬷嬷怎么样,而大房四房的人又不好插手。她不想像婉宁那样受皮肉之苦,最好还是乖乖听话,多学点东西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就算学会了,是否显现出来,都在她一念之间。</p>
如果她学习很认真,但表现依然很平庸,又没露出什么破绽,想必佟家也没法子吧?要想在选秀时表现得平凡些,不一定要笨手笨脚,她可以表现得毫无特色啊,只要不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就行了。所以,熟知宫规礼仪也是必要的,现在谁家闺秀不学这个?礼仪不周全的人才会显眼吧?</p>
淑宁在马车里细细盘算了许久,素馨在旁边看着她脸上神色变幻,轻轻唤了一声,见没什么反应,想了想,还是住了嘴,只时不时奇怪地看她一眼,但淑宁却浑然不觉。</p>
回到伯爵府,已近傍晚了,淑宁先去见过大伯父大伯母与叔叔婶婶们,禀告了父母上任的事,听了一番训导后,才回了槐院,然后看到端宁正站在院门口迎接自己。</p>
听说父母弟弟安然上路,而房山别院一切安好,端宁轻轻点点头,又道:“崔嬷嬷已经到了,正在房里等你。妹妹你……要多保重,我今晚开始要搬到别处住了,你万事多加小心。”淑宁大惊,忙问是怎么回事。</p>
原来崔嬷嬷来了以后,问过情况。便劝端宁搬到别处去住,因为他已经算是成年男子了,还和妹妹住在一个院里。不太合适,还说:“少爷十四岁时就该搬出去住了。佟家都是这样的规矩,想不到这里府上却不讲究这些。”</p>
其实端宁十四岁那年,父母弟妹都在广州,他一个人住槐院,自然不需要搬走。回京后。因为又闹分家又要守孝,不好大兴土木。接下来又有了房山别院,他们一家子,一年里倒要在房山住上七八个月,槐院里仍旧是端宁住得最多,因此一直拖到要娶妻时,才另行安排院子。</p>
端宁心虽然不愿,但因崔嬷嬷是外祖母派来的,又有佟家管家陪着。不好太驳了面子,才勉强同意了。本来是要搬到外书房去住的,二嫫去验过新院子的工程进度。收拾出一间偏厢来,让端宁住下了。</p>
淑宁听完哥哥地解释。才知道了是怎么回事。端宁对她道:“虽说我如今白天要上差。晚上又不在槐院住,但妹妹的事。我是不会不管的,你有什么委屈,一定要告诉我。我虽然看在外祖母面上尊称她一声嬷嬷,但绝不会眼看着妹妹受欺负地!”</p>
淑宁微笑着点点头,才跟着端宁进屋去见那位崔嬷嬷。</p>
但这位嬷嬷却与想象有些不太一样。她看上去有五十多十岁了,瘦高个儿,穿着半新不旧的袍子,两把头上插着根银簪,耳朵上挂着两个银坠子,除此之外,一应首饰俱无,只是全身上下,都打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让人有些好感。她容貌平常,细眉细眼,神色平静,却没什么表情,一张嘴轻轻抿着,却不是抿成直线,略略弯了一点似有若无的角度,倒让人觉得不太冰冷。</p>
她说话慢条斯理地,声音不大,却吐字清晰,而且意思清楚明白。与过去教芳宁的几个满脸横肉态度凶狠的嬷嬷,还有说话行事透着刻薄的何嬷嬷不同,这位崔嬷嬷起初给人一种和气好说话地感觉,但事实上却是个一但拿定了主意便不会轻易更改的人,而且耐性很不错。</p>
淑宁曾听母亲介绍过这位嬷嬷。她本是已故孝康章皇后宫旧人,只不过不是亲信近侍,而只是一名寻常宫女。当年孝康章皇后佟佳氏过世时,四名近侍宫人,除去一名宫女自杀得太过干脆,得以被郑重收殓陪葬外,其余三人都被拦下,赐了金银后放回家。当只有一人是听从父母之命嫁了个小军官当填房,其他两人早早被佟国维家请回家供奉,专责教授佟家女儿。而崔嬷嬷与其他普通宫女,则是挨到三十岁才出了宫。</p>
崔嬷嬷出身内务府包衣,十三岁进宫,三十岁出宫,在皇宫里足足生活了十七年。宫礼仪她都是熟知的,而且还知道不少禁忌之事。当年她出宫后,已作了终身不嫁的打算,没想到很快就和另两个同伴一起被佟家旁枝接去,也一样当上供奉嬷嬷。她虽不如那几位昔日近侍那般受人尊敬,但长年带着姑娘们做针线学规矩,加上为人又方正严谨,小辈们见了都要乖乖低头行礼。</p>
淑宁与她说了一会儿话,便知她不是个好应付的人物,但因在路上便拿定了主意,倒也没什么抵触之心,只是略略探了探她的口风,可否移到房山去住着,那里地方清静宽敞,也不必担心有人打搅。</p>
但崔嬷嬷断然否决:“姑娘糊涂了,想来太后宫里还会再派人来相看几位姑娘,到时候若姑娘不在府里,岂不是不便?何况这院里地方大,正好练习,少爷已经搬出去了,一样不会有人来打搅。”</p>
淑宁只得低声应了。其实她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若能避开宫使者,自己也好做手脚,而且,在房山住着,里外都是自家人,崔嬷嬷再有能耐,又能怎么样?佟家在京鞭长莫及,没法替她撑腰。不过显然,现在这个如意算盘是打不响了。看来自己明天就可以派人送信给扣儿,让她把那几箱行李送来了,同时房间里原本收拾好的东西,也可以拿出来放好了。</p>
还不等淑宁暗自惋惜完,崔嬷嬷便开始行动了。她要求知道淑宁平日里学过的东西。因她不识得几个字,对于琴棋书画之类地便不太上心,只关注淑宁学过的针线、厨艺与家务管理三样。她道:“说起来现在天色也不早了,正是晚饭的时候,不知姑娘可否亲手做几个小菜,让老身尝尝?”</p>
端宁在旁边听得有些恼火,虽说妹妹平日也常下厨,但她今日赶了半天路,已经很累了,有什么事不能明天再说么?</p>
他也是这么提出来了,但崔嬷嬷不置可否,只说天黑后少爷该回自己房里了。端宁紧紧抿着嘴,板着脸坐着不动,最后还是淑宁劝了他几句,才离开了。</p>
送走哥哥,淑宁眯了眯眼,回过头来,微笑道:“不知嬷嬷爱吃什么菜?不爱吃什么菜?说出来,也好让我心里有数。”崔嬷嬷只说让她做几个拿手地,淑宁笑笑,便真的在小厨房里做了四个小菜来。崔嬷嬷每样菜都只尝了一口,便不再吃了,道:“姑娘厨活还算过得去,想来也不需要再学了。我听人说你常洗手做羹汤,但接下来半年内,姑娘还是不要再进厨房了,免得弄粗了双手。”</p>
手?淑宁瞧瞧自己地两只手,细皮嫩肉地,哪里会粗?</p>
崔嬷嬷却道:“宫里看女子,都是先看手的,脸皮长得再好,若手上粗糙,终究不是个有福地。所以姑娘要注意保养双手。”</p>
接下来,她让淑宁坐下吃饭,然后自己坐在一旁看着。淑宁吃得很不自在,幸好刚才在小厨房里,已蒸了几个点心吃下去,才挨过去了。吃完后看看崔嬷嬷的神色,只觉得她木无表情。</p>
然后,崔嬷嬷提出要看姑娘的针线活,淑宁当着她的面绣了几朵花,又缝了半件小褂,只得了一声轻轻的“嗯”,然后再无半句话。</p>
淑宁好不容易脱了身,洗过澡休息了一下,崔嬷嬷便又派人来相请。她无可奈何地穿上棉袍去了隔壁房间,听崔嬷嬷宣布了训练的时间安排。</p>
从明天开始,她每天早上都要背诵各种规矩、注意事项以及崔嬷嬷教给她的东西,下午则要练习礼仪,晚上再练一会儿女红,同时还要遵照崔嬷嬷的安排,做各种保养护理工作。</p>
崔嬷嬷还特地把二嫫请来,交给她一份清单,上头都是要采买的东西。二嫫早得了佟氏指示,这位嬷嬷的安排都要照做,因此只是有些担心地望了淑宁一眼,便去找自家丈夫了----对外采买的工作,还要他点头批款才行。</p>
淑宁瞄了一眼那份清单,见上头有几十种药材,还有许多针线布匹,以及珍珠粉蜂蜜等物,便猜想那些多半是美容护肤用的。正想着,却听得崔嬷嬷唤了她一声,转头一看,眼前是两双花盆底,那鞋底足有三四寸高。</p>
她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p>
(各位重阳节快乐啊)</p>
-\||||/-</p>
</p>
*** 9zw*请到阅读最新章节***</p>
淑宁让素馨收拾了两包家常衣裳,打算过午就回京城去。虽然长久没在房山别院居住了,但那位崔嬷嬷今天应该会到达伯爵府,想起母亲的吩咐,她还是乖一点好。</p>
她对小刘氏道:“姨娘以往出门,只带两个使女,若遇到什么事,连个得用的都没有,以后还是多带几个人出门吧。平日里想什么吃的用的,尽可对总管说,若有人对你不敬,也不要客气。”</p>
小刘氏笑道:“放心,这些我都晓得,你只管在府里好好学规矩,保重自己,有事我会给你送信的。”</p>
淑宁点点头,又对小宝道:“宝哥儿今年十岁了,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以后要好好照顾母亲,还要认真读书练武。等你年纪再大些,就可以入咱们正红旗的官学了。可别让你母亲操</p>
小宝郑重点头道:“姐姐放心,我已经是男子汉了,会好生孝顺母亲的。”小刘氏听到儿子这么说,慈爱地摸摸他的头。</p>
淑宁嘱咐了平日侍候他们母子的人一番,才转向长贵与新任副总管顾全生。</p>
昨天张保任命顾全生为副总管时,她在旁边留意了一下长贵的神色,看不出有什么不满,但微微有些帐然。想来他在三房服侍多年,好不容易才得了个别院总管的位子,顾全生才来两三个月就分了他一半的权柄去,心里多少也是有些不舒服的。不过顾全生的确是有才能,而且为人不讨厌,加上出身于官家子弟,即使现在沦为官奴,长贵心里还是有些佩服他的。所以也没说什么。</p>
淑宁有些担心,长贵虽然可靠老实,但巧云却有些不甘于人后。若是他们心有不满,暗拖顾全生后腿。这一时半会儿的可没人能压住场子。别院这一片产业乃是他们一家地根基所在,要出什么问题,别说父母在任上不安心,自己兄妹两个在京里,也是坐立难安的。</p>
因此她想了个主意。对长贵道:“哥哥再有不到两个月就要娶妻了,到时候新房里还要有人侍候的。请长贵哥多选几个手脚利落地人,再在小丫头小厮们里挑几个机灵老实的,教给规矩,等嫂子过门后好用。只是要多用些心,嫂子是将军府千金,必是要陪嫁几个人过来地,到时候可不能丢咱们家的脸。”</p>
长贵忙应下了,心想忍不住开始盘算。这件差使倒是不难,若是做得好了,必能大大露一回脸。面上便不由得带出一分喜意来。他悄悄望一眼顾全生,觉得自己实在没必要太与这人计较。这大冬天的。几处产业都没什么可忙的,等到开春。这人要做什么事,可不都得先跟自己商量么?</p>
不过淑宁也想到这点了,因此对顾全生道:“顾管事,虽说冬天是农闲时节,还要请你多请教懂行的老人,家地田地山林与荷塘,该堆肥的堆肥,该护苗的护苗,该防寒的防寒,还有那些水利设施,也该找人察看一番,该修的修,该添的添了。”</p>
顾全生作揖应了,淑宁又道:“这几年少雨,我记得阿玛先前修的几处水利工程都是防旱的,但老天爷想什么谁也不知道,还是该作些防涝的准备才是。手机站我记得那年修荷塘时,阿玛叫人把河里地淤泥挖了运进塘里种藕,那小河是变宽变深了吧?你若有空,便让人用沙石筑起河堤吧,要优先请我们家的佃农和附近的村民来做。”</p>
其实当时挖完泥以后,张保已经让人筑了个简易地河堤,加上河床深了,水流不大,其实暂时没必要再筑沙石堤。淑宁这么说,一来是想在农闲时给佃户添个进项,二来是想让顾全生有差使可做,别人不敢找他麻烦罢了。</p>
不过这种大工程是不能越过长贵这个别院总管的,因此她又让长贵监督钱财支出,免得他心里又不平衡起来。</p>
交待完这些事,已经近午了,淑宁匆匆吃过简单地午饭,便坐上马车回京去。临行前,她吩咐扣儿,要把几个收拾好地箱子看好,若是自己从京里送信来,就要马上把东西送回府里去。</p>
在路上的两个时辰里,她想了许多。这位崔嬷嬷听起来不是好糊弄地人物,只怕厉害处不下何嬷嬷。现在父母不在家,人又是外祖母派来的,就算哥哥想拦着,也还要顾虑外祖家的面子,不可能真对崔嬷嬷怎么样,而大房四房的人又不好插手。她不想像婉宁那样受皮肉之苦,最好还是乖乖听话,多学点东西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就算学会了,是否显现出来,都在她一念之间。</p>
如果她学习很认真,但表现依然很平庸,又没露出什么破绽,想必佟家也没法子吧?要想在选秀时表现得平凡些,不一定要笨手笨脚,她可以表现得毫无特色啊,只要不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就行了。所以,熟知宫规礼仪也是必要的,现在谁家闺秀不学这个?礼仪不周全的人才会显眼吧?</p>
淑宁在马车里细细盘算了许久,素馨在旁边看着她脸上神色变幻,轻轻唤了一声,见没什么反应,想了想,还是住了嘴,只时不时奇怪地看她一眼,但淑宁却浑然不觉。</p>
回到伯爵府,已近傍晚了,淑宁先去见过大伯父大伯母与叔叔婶婶们,禀告了父母上任的事,听了一番训导后,才回了槐院,然后看到端宁正站在院门口迎接自己。</p>
听说父母弟弟安然上路,而房山别院一切安好,端宁轻轻点点头,又道:“崔嬷嬷已经到了,正在房里等你。妹妹你……要多保重,我今晚开始要搬到别处住了,你万事多加小心。”淑宁大惊,忙问是怎么回事。</p>
原来崔嬷嬷来了以后,问过情况。便劝端宁搬到别处去住,因为他已经算是成年男子了,还和妹妹住在一个院里。不太合适,还说:“少爷十四岁时就该搬出去住了。佟家都是这样的规矩,想不到这里府上却不讲究这些。”</p>
其实端宁十四岁那年,父母弟妹都在广州,他一个人住槐院,自然不需要搬走。回京后。因为又闹分家又要守孝,不好大兴土木。接下来又有了房山别院,他们一家子,一年里倒要在房山住上七八个月,槐院里仍旧是端宁住得最多,因此一直拖到要娶妻时,才另行安排院子。</p>
端宁心虽然不愿,但因崔嬷嬷是外祖母派来的,又有佟家管家陪着。不好太驳了面子,才勉强同意了。本来是要搬到外书房去住的,二嫫去验过新院子的工程进度。收拾出一间偏厢来,让端宁住下了。</p>
淑宁听完哥哥地解释。才知道了是怎么回事。端宁对她道:“虽说我如今白天要上差。晚上又不在槐院住,但妹妹的事。我是不会不管的,你有什么委屈,一定要告诉我。我虽然看在外祖母面上尊称她一声嬷嬷,但绝不会眼看着妹妹受欺负地!”</p>
淑宁微笑着点点头,才跟着端宁进屋去见那位崔嬷嬷。</p>
但这位嬷嬷却与想象有些不太一样。她看上去有五十多十岁了,瘦高个儿,穿着半新不旧的袍子,两把头上插着根银簪,耳朵上挂着两个银坠子,除此之外,一应首饰俱无,只是全身上下,都打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让人有些好感。她容貌平常,细眉细眼,神色平静,却没什么表情,一张嘴轻轻抿着,却不是抿成直线,略略弯了一点似有若无的角度,倒让人觉得不太冰冷。</p>
她说话慢条斯理地,声音不大,却吐字清晰,而且意思清楚明白。与过去教芳宁的几个满脸横肉态度凶狠的嬷嬷,还有说话行事透着刻薄的何嬷嬷不同,这位崔嬷嬷起初给人一种和气好说话地感觉,但事实上却是个一但拿定了主意便不会轻易更改的人,而且耐性很不错。</p>
淑宁曾听母亲介绍过这位嬷嬷。她本是已故孝康章皇后宫旧人,只不过不是亲信近侍,而只是一名寻常宫女。当年孝康章皇后佟佳氏过世时,四名近侍宫人,除去一名宫女自杀得太过干脆,得以被郑重收殓陪葬外,其余三人都被拦下,赐了金银后放回家。当只有一人是听从父母之命嫁了个小军官当填房,其他两人早早被佟国维家请回家供奉,专责教授佟家女儿。而崔嬷嬷与其他普通宫女,则是挨到三十岁才出了宫。</p>
崔嬷嬷出身内务府包衣,十三岁进宫,三十岁出宫,在皇宫里足足生活了十七年。宫礼仪她都是熟知的,而且还知道不少禁忌之事。当年她出宫后,已作了终身不嫁的打算,没想到很快就和另两个同伴一起被佟家旁枝接去,也一样当上供奉嬷嬷。她虽不如那几位昔日近侍那般受人尊敬,但长年带着姑娘们做针线学规矩,加上为人又方正严谨,小辈们见了都要乖乖低头行礼。</p>
淑宁与她说了一会儿话,便知她不是个好应付的人物,但因在路上便拿定了主意,倒也没什么抵触之心,只是略略探了探她的口风,可否移到房山去住着,那里地方清静宽敞,也不必担心有人打搅。</p>
但崔嬷嬷断然否决:“姑娘糊涂了,想来太后宫里还会再派人来相看几位姑娘,到时候若姑娘不在府里,岂不是不便?何况这院里地方大,正好练习,少爷已经搬出去了,一样不会有人来打搅。”</p>
淑宁只得低声应了。其实她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若能避开宫使者,自己也好做手脚,而且,在房山住着,里外都是自家人,崔嬷嬷再有能耐,又能怎么样?佟家在京鞭长莫及,没法替她撑腰。不过显然,现在这个如意算盘是打不响了。看来自己明天就可以派人送信给扣儿,让她把那几箱行李送来了,同时房间里原本收拾好的东西,也可以拿出来放好了。</p>
还不等淑宁暗自惋惜完,崔嬷嬷便开始行动了。她要求知道淑宁平日里学过的东西。因她不识得几个字,对于琴棋书画之类地便不太上心,只关注淑宁学过的针线、厨艺与家务管理三样。她道:“说起来现在天色也不早了,正是晚饭的时候,不知姑娘可否亲手做几个小菜,让老身尝尝?”</p>
端宁在旁边听得有些恼火,虽说妹妹平日也常下厨,但她今日赶了半天路,已经很累了,有什么事不能明天再说么?</p>
他也是这么提出来了,但崔嬷嬷不置可否,只说天黑后少爷该回自己房里了。端宁紧紧抿着嘴,板着脸坐着不动,最后还是淑宁劝了他几句,才离开了。</p>
送走哥哥,淑宁眯了眯眼,回过头来,微笑道:“不知嬷嬷爱吃什么菜?不爱吃什么菜?说出来,也好让我心里有数。”崔嬷嬷只说让她做几个拿手地,淑宁笑笑,便真的在小厨房里做了四个小菜来。崔嬷嬷每样菜都只尝了一口,便不再吃了,道:“姑娘厨活还算过得去,想来也不需要再学了。我听人说你常洗手做羹汤,但接下来半年内,姑娘还是不要再进厨房了,免得弄粗了双手。”</p>
手?淑宁瞧瞧自己地两只手,细皮嫩肉地,哪里会粗?</p>
崔嬷嬷却道:“宫里看女子,都是先看手的,脸皮长得再好,若手上粗糙,终究不是个有福地。所以姑娘要注意保养双手。”</p>
接下来,她让淑宁坐下吃饭,然后自己坐在一旁看着。淑宁吃得很不自在,幸好刚才在小厨房里,已蒸了几个点心吃下去,才挨过去了。吃完后看看崔嬷嬷的神色,只觉得她木无表情。</p>
然后,崔嬷嬷提出要看姑娘的针线活,淑宁当着她的面绣了几朵花,又缝了半件小褂,只得了一声轻轻的“嗯”,然后再无半句话。</p>
淑宁好不容易脱了身,洗过澡休息了一下,崔嬷嬷便又派人来相请。她无可奈何地穿上棉袍去了隔壁房间,听崔嬷嬷宣布了训练的时间安排。</p>
从明天开始,她每天早上都要背诵各种规矩、注意事项以及崔嬷嬷教给她的东西,下午则要练习礼仪,晚上再练一会儿女红,同时还要遵照崔嬷嬷的安排,做各种保养护理工作。</p>
崔嬷嬷还特地把二嫫请来,交给她一份清单,上头都是要采买的东西。二嫫早得了佟氏指示,这位嬷嬷的安排都要照做,因此只是有些担心地望了淑宁一眼,便去找自家丈夫了----对外采买的工作,还要他点头批款才行。</p>
淑宁瞄了一眼那份清单,见上头有几十种药材,还有许多针线布匹,以及珍珠粉蜂蜜等物,便猜想那些多半是美容护肤用的。正想着,却听得崔嬷嬷唤了她一声,转头一看,眼前是两双花盆底,那鞋底足有三四寸高。</p>
她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p>
(各位重阳节快乐啊)</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