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他们全部杀光,为弟兄们报仇!”周国栋咬牙切齿。
在攻打皮镇的过程中,他的部队冲得最猛,伤亡也最大,这些士兵都是周国栋的家乡子弟,有些人甚至还是他的亲戚,在皮镇一下子折损了二三百人,难怪他这么心疼。
谭啸和吕仁青也支持他,汪晟和滕双林不表态,等着汪克凡拿主意。
“不行,规矩就是规矩,军法无情!”汪克凡的态度非常坚决。不算辅兵,恭义营的战兵在皮镇伤亡了好几百人,他也很心疼,但这些俘虏一个也不能杀。
军队中一切要讲纪律,军规军纪最大,个人感情都要放在一边,既不能徇情枉法,也不能纵情杀俘泄愤,既然有优待俘虏的规定,就一定要执行。
如果开了这个口子,就和打家劫舍的土匪差不多了,恭义营以后会不断扩军,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底下的将领随便找个理由,就不遵守军法,这支部队还如何管理?
“要做领兵大将,就不能率性而为……”汪克凡拍了拍周国栋的肩膀,耐心开解,又命人把那些俘虏放了。
出乎意料,那些俘虏竟然不走,要加入恭义营。
把为首的两个俘虏军官叫过来一问,才知道他们丢了仓库重地,回去肯定会被杀头,这几百名清军大都是农民军出身,没家没口,光棍一条,没什么牵挂和担心,所以打算投靠明军。
“你们为什么要回去?不能跑吗?”汪克凡不太想要这些俘虏,如果是平常的时候,带上他们无所谓,但恭义营正准备突围,这些俘虏就有些累赘。
“回将军的话。我们跑不掉的……”那俘虏军官的回答很实在,皮镇周围到处都是清军,这几百名俘虏想当逃兵,肯定会被抓回去,跟着恭义营才有一线生机。
汪克凡考虑了一下,答应了他们,但只给他们俘虏待遇,必须充当搬运粮草的长夫,不发任何武器,还要接受恭义营的看管……被好几千明军看着。赤手空拳的几百个俘虏闹不出多大的乱子。
一切处理完毕,恭义营及时撤退。
皮镇是赣江的重要港口,码头停着的船只很多,虽然大部分都逃走了,但帖兆荣还是抢到六七艘大船。
几百名伤兵一律上船。抢来的银子和盔甲物资也都随船托运,恭义营顺着赣江向北撤。避开正从赣州赶来的金声桓。
傍晚时分离开皮镇。恭义营连夜行军,第三天早上过了万安县,遇到了前来接应的吉安义兵,随即弃船登岸,转道向西,朝着井冈山方向撤退。
为了迷惑沿路的清军。恭义营撤退的时候都穿上了清军的号衣,还打起了两面绿旗,但进入山区之后,不等汪克凡下令。士兵们都脱掉了崭新的清军号衣,重新换上破旧的明军军装,又高高打起了明军的红旗,和恭义营的营旗。
汪克凡没有生气,反而非常欣喜——这支部队有自己的荣誉感了。
恭义营强攻皮镇,伤亡近千,是成军以来损失最大的一仗。
但为了赣州战役的胜利,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从军事上来说,赣州华南地区第一雄关,兵家必争之地,对南明有着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如果赣州失守,不但两广门户顿开,湖广的侧翼也遭到清军的威胁,江西北部更是无根之萍,必将被清军彻底占领。
在真实的历史上,金声桓和王得仁反正之后,占领了大半个江西,但高进库的江宁绿营拒不投降,死守赣州。
金声桓为了打通和两广的联系,率十万大军围攻赣州,但赣州实在太难打了,金声桓被迫铩羽而归,困守南昌城,遭到清军的围攻,湖广何腾蛟见死不救,金声桓和王得仁兵败身亡。李成栋反正之后,也率大军攻打赣州,同样受挫于坚城之下,兵败身亡。
赣州丢了容易,再夺回来千难万难!
汪克凡突袭皮镇,时间紧迫,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对恭义营来说是一次残酷的考验。
恭义营成军以来,虽然屡战屡胜,但仔细研究以往的战例,却没有啃过什么硬骨头。消灭博尔辉是借助地利和准备工作,转战江西是专找敌人的薄弱环节下手,两打吉安府是局部的优势兵力,火烧汀州是诱敌深入,用计取胜……
打不垮,拖不烂的部队,从来都不是练出来的,而是通过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打出来的。
在旧时空里,解放军有两支著名的王牌部队,38军和45军,翻开他们的军史,是一场接着一场的恶战,一场接着一场的血战,通过战场的残酷考验,他们才能越打越强。
没有啃过硬骨头的军队,没有打过逆风仗的军队,永远都是二流部队,只有面对逆境杀出一条血路,才能真正成为一支强军。
一支真正的强军,都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有着崇高的荣誉感,通过皮镇之战,恭义营得到了淬炼,得到了升华,隐隐已经有强军的影子,只要不去北方的平原地区,哪怕和八旗精锐交手,恭义营也足可匹敌。
离开湖广之后,汪晟等将领也在不断成长,从当初的书生带兵,一步步变成了真正的职业军官,通过各种各样的战斗,他们的经验越来越丰富,甩开了当初奉为圭臬的几本兵书,真正熟悉了战争,理解了战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指挥,渐渐都能独当一面。
征衣染尘,战旗如血,恭义营沿着崎岖的山路坚定向前……
……
恭义营撤走的第二天凌晨,金声桓带领两万大军乘船赶到了皮镇。
其他据点的清军援兵已经到了,连夜在废墟里忙碌着,恭义营走得匆忙,没有充分打扫战场,这些清军援兵就赶紧忙碌起来,做出一副将功补过的样子,免得被金大帅迁怒发作。
金声桓果然怒不可遏,把皮镇守军的残兵全部斩首!
伤兵和溃兵的几百颗人头,堆成了一座血淋淋的小山,金声桓还是出不了这口气,坐在帅帐里默默发呆,如丧考妣。
金声桓兵书看的不多,实战经验却非常丰富,仗打到这个份上他当然明白,赣州战役已经失败了。
清军几个月前就南下赣州,经过战火的反复摧残,赣州附近的村镇十室九空,清军已经无法就地补充给养,只能靠后方支持。
为了打赢这一仗,金声桓把江西北部和中部地区都榨干了,又向南京的洪承畴求爷爷告奶奶,拿脑袋担保立下军令状,好容易才讨来了这批粮草物资,却被恭义营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赣州地形险要,城池坚固,不是三两天就能拿下来的,必须长期围困,反复攻击才有可能攻破。金声桓十万大军,再加上几万随军的民夫,每天消耗的物资是一个天文数字,皮镇的仓库被烧掉之后,这个计划已经彻底泡汤。
“该考虑如何撤退了。”金声桓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赣州打不下来,洪承畴那边肯定没法交代,那个老头子肯定不会放过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实力,只要满清主子觉得自己有用,就不用害怕洪承畴。
前线的军营里还有一些粮食,支持十天半个月没有问题,趁着军心未乱赶快撤下来,把部队摊开放到各个州府,让他们就地打粮,才能熬过这一关……如果拖得太久的话,被赣州城里的明军狠狠咬上一口,稀里哗啦打个败仗,连已经占领的地盘都得丢了。
向清廷搬救兵更不现实,江西现在不缺兵,缺的是粮。
虽然博洛的大军就在福建,但是金声桓不想让他们插手赣州战役。博洛一直想找他的麻烦,如果把福建的清军请到赣州,打了胜仗没有他的功劳,打了败仗却肯定让他背黑锅……
“去,把那个明军奸细提上来。”金声桓突然下令。
他在离开赣州的时候,城里的隆武帝派来了一名使者,金声桓当时忙于出兵,把这个使者直接关了起来,随船带到了皮镇。
那使者被带上来之后,拿出一封隆武帝的亲笔信,交给了金声桓。
金声桓打开细看,这是一封劝降信,洋洋洒洒一大篇,劝他反正归明,竖旗抗清。
“笑话,我十万大军围困赣州,该投降的是你们吧!”
金声桓哈哈大笑,把那封信啪地一声甩在了桌子上,眯着两眼恶狠狠地瞪着那个使者,直到对方脸色变了几变,才撇了撇嘴说道:“哼哼,算你还有几分胆色,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饶你去吧。”
“啊,金帅此话当真?”那使者本以为必死,突然听到他这么说,一时不敢相信。
只听“啪嗒”一声,金声桓随手甩过来一块令牌,给那使者当做通行的凭证,那使者连忙捡了起来,向金声桓行了一礼,匆匆出门离去。
金声桓等他走远,从桌子上拿起那封信,仔仔细细又看了一遍,随即陷入了深思。(未完待续。。)
在攻打皮镇的过程中,他的部队冲得最猛,伤亡也最大,这些士兵都是周国栋的家乡子弟,有些人甚至还是他的亲戚,在皮镇一下子折损了二三百人,难怪他这么心疼。
谭啸和吕仁青也支持他,汪晟和滕双林不表态,等着汪克凡拿主意。
“不行,规矩就是规矩,军法无情!”汪克凡的态度非常坚决。不算辅兵,恭义营的战兵在皮镇伤亡了好几百人,他也很心疼,但这些俘虏一个也不能杀。
军队中一切要讲纪律,军规军纪最大,个人感情都要放在一边,既不能徇情枉法,也不能纵情杀俘泄愤,既然有优待俘虏的规定,就一定要执行。
如果开了这个口子,就和打家劫舍的土匪差不多了,恭义营以后会不断扩军,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底下的将领随便找个理由,就不遵守军法,这支部队还如何管理?
“要做领兵大将,就不能率性而为……”汪克凡拍了拍周国栋的肩膀,耐心开解,又命人把那些俘虏放了。
出乎意料,那些俘虏竟然不走,要加入恭义营。
把为首的两个俘虏军官叫过来一问,才知道他们丢了仓库重地,回去肯定会被杀头,这几百名清军大都是农民军出身,没家没口,光棍一条,没什么牵挂和担心,所以打算投靠明军。
“你们为什么要回去?不能跑吗?”汪克凡不太想要这些俘虏,如果是平常的时候,带上他们无所谓,但恭义营正准备突围,这些俘虏就有些累赘。
“回将军的话。我们跑不掉的……”那俘虏军官的回答很实在,皮镇周围到处都是清军,这几百名俘虏想当逃兵,肯定会被抓回去,跟着恭义营才有一线生机。
汪克凡考虑了一下,答应了他们,但只给他们俘虏待遇,必须充当搬运粮草的长夫,不发任何武器,还要接受恭义营的看管……被好几千明军看着。赤手空拳的几百个俘虏闹不出多大的乱子。
一切处理完毕,恭义营及时撤退。
皮镇是赣江的重要港口,码头停着的船只很多,虽然大部分都逃走了,但帖兆荣还是抢到六七艘大船。
几百名伤兵一律上船。抢来的银子和盔甲物资也都随船托运,恭义营顺着赣江向北撤。避开正从赣州赶来的金声桓。
傍晚时分离开皮镇。恭义营连夜行军,第三天早上过了万安县,遇到了前来接应的吉安义兵,随即弃船登岸,转道向西,朝着井冈山方向撤退。
为了迷惑沿路的清军。恭义营撤退的时候都穿上了清军的号衣,还打起了两面绿旗,但进入山区之后,不等汪克凡下令。士兵们都脱掉了崭新的清军号衣,重新换上破旧的明军军装,又高高打起了明军的红旗,和恭义营的营旗。
汪克凡没有生气,反而非常欣喜——这支部队有自己的荣誉感了。
恭义营强攻皮镇,伤亡近千,是成军以来损失最大的一仗。
但为了赣州战役的胜利,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从军事上来说,赣州华南地区第一雄关,兵家必争之地,对南明有着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如果赣州失守,不但两广门户顿开,湖广的侧翼也遭到清军的威胁,江西北部更是无根之萍,必将被清军彻底占领。
在真实的历史上,金声桓和王得仁反正之后,占领了大半个江西,但高进库的江宁绿营拒不投降,死守赣州。
金声桓为了打通和两广的联系,率十万大军围攻赣州,但赣州实在太难打了,金声桓被迫铩羽而归,困守南昌城,遭到清军的围攻,湖广何腾蛟见死不救,金声桓和王得仁兵败身亡。李成栋反正之后,也率大军攻打赣州,同样受挫于坚城之下,兵败身亡。
赣州丢了容易,再夺回来千难万难!
汪克凡突袭皮镇,时间紧迫,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对恭义营来说是一次残酷的考验。
恭义营成军以来,虽然屡战屡胜,但仔细研究以往的战例,却没有啃过什么硬骨头。消灭博尔辉是借助地利和准备工作,转战江西是专找敌人的薄弱环节下手,两打吉安府是局部的优势兵力,火烧汀州是诱敌深入,用计取胜……
打不垮,拖不烂的部队,从来都不是练出来的,而是通过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打出来的。
在旧时空里,解放军有两支著名的王牌部队,38军和45军,翻开他们的军史,是一场接着一场的恶战,一场接着一场的血战,通过战场的残酷考验,他们才能越打越强。
没有啃过硬骨头的军队,没有打过逆风仗的军队,永远都是二流部队,只有面对逆境杀出一条血路,才能真正成为一支强军。
一支真正的强军,都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有着崇高的荣誉感,通过皮镇之战,恭义营得到了淬炼,得到了升华,隐隐已经有强军的影子,只要不去北方的平原地区,哪怕和八旗精锐交手,恭义营也足可匹敌。
离开湖广之后,汪晟等将领也在不断成长,从当初的书生带兵,一步步变成了真正的职业军官,通过各种各样的战斗,他们的经验越来越丰富,甩开了当初奉为圭臬的几本兵书,真正熟悉了战争,理解了战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指挥,渐渐都能独当一面。
征衣染尘,战旗如血,恭义营沿着崎岖的山路坚定向前……
……
恭义营撤走的第二天凌晨,金声桓带领两万大军乘船赶到了皮镇。
其他据点的清军援兵已经到了,连夜在废墟里忙碌着,恭义营走得匆忙,没有充分打扫战场,这些清军援兵就赶紧忙碌起来,做出一副将功补过的样子,免得被金大帅迁怒发作。
金声桓果然怒不可遏,把皮镇守军的残兵全部斩首!
伤兵和溃兵的几百颗人头,堆成了一座血淋淋的小山,金声桓还是出不了这口气,坐在帅帐里默默发呆,如丧考妣。
金声桓兵书看的不多,实战经验却非常丰富,仗打到这个份上他当然明白,赣州战役已经失败了。
清军几个月前就南下赣州,经过战火的反复摧残,赣州附近的村镇十室九空,清军已经无法就地补充给养,只能靠后方支持。
为了打赢这一仗,金声桓把江西北部和中部地区都榨干了,又向南京的洪承畴求爷爷告奶奶,拿脑袋担保立下军令状,好容易才讨来了这批粮草物资,却被恭义营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赣州地形险要,城池坚固,不是三两天就能拿下来的,必须长期围困,反复攻击才有可能攻破。金声桓十万大军,再加上几万随军的民夫,每天消耗的物资是一个天文数字,皮镇的仓库被烧掉之后,这个计划已经彻底泡汤。
“该考虑如何撤退了。”金声桓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赣州打不下来,洪承畴那边肯定没法交代,那个老头子肯定不会放过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实力,只要满清主子觉得自己有用,就不用害怕洪承畴。
前线的军营里还有一些粮食,支持十天半个月没有问题,趁着军心未乱赶快撤下来,把部队摊开放到各个州府,让他们就地打粮,才能熬过这一关……如果拖得太久的话,被赣州城里的明军狠狠咬上一口,稀里哗啦打个败仗,连已经占领的地盘都得丢了。
向清廷搬救兵更不现实,江西现在不缺兵,缺的是粮。
虽然博洛的大军就在福建,但是金声桓不想让他们插手赣州战役。博洛一直想找他的麻烦,如果把福建的清军请到赣州,打了胜仗没有他的功劳,打了败仗却肯定让他背黑锅……
“去,把那个明军奸细提上来。”金声桓突然下令。
他在离开赣州的时候,城里的隆武帝派来了一名使者,金声桓当时忙于出兵,把这个使者直接关了起来,随船带到了皮镇。
那使者被带上来之后,拿出一封隆武帝的亲笔信,交给了金声桓。
金声桓打开细看,这是一封劝降信,洋洋洒洒一大篇,劝他反正归明,竖旗抗清。
“笑话,我十万大军围困赣州,该投降的是你们吧!”
金声桓哈哈大笑,把那封信啪地一声甩在了桌子上,眯着两眼恶狠狠地瞪着那个使者,直到对方脸色变了几变,才撇了撇嘴说道:“哼哼,算你还有几分胆色,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饶你去吧。”
“啊,金帅此话当真?”那使者本以为必死,突然听到他这么说,一时不敢相信。
只听“啪嗒”一声,金声桓随手甩过来一块令牌,给那使者当做通行的凭证,那使者连忙捡了起来,向金声桓行了一礼,匆匆出门离去。
金声桓等他走远,从桌子上拿起那封信,仔仔细细又看了一遍,随即陷入了深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