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维章紫袍玉带还佩着金鱼袋,脸上满是笑容。

    身为皇后的父亲,当朝国丈爷,又刚被加封为财务卿,还封了侯爵。陆维章真是春风得意,不过最让他高兴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昨天,妾侍生产,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陆维章这些年最大的一个心病就是没儿子,只一个独生女儿,以前也想过要在族中过继一个。没想到,临老了,还老树开花。这个妾侍是他替皇帝女婿在外经营银行时收的,一次与东南海商们谈生意,应酬时多喝了几杯,然后第二天醒来,发现床上多了个女人,海商们送的。

    这在商场上本也只是个很平常的事情。

    陆维章没想到一时喝多了,倒出了这趟子事情,可醒来看到那女子我见犹怜楚楚动人的模样,一时便有些心动。后来又听海商们介绍说,这女子是个清白人家的姑娘,商户之女。陆维章身后是刘钧,那些海商们没随便找个青楼女子,而是费了些功夫。

    陆维章最后还是收了这个女子,一开始是安置在南京,置办了一处别院,也不敢告诉家里。

    等到后来,事情还是露了,陆夫人倒还算通情达理,主动让他把人接了回去。

    不成想,这个商人女刘氏倒是个会生养的,接回去后,第一年就生了个女儿,转眼,如今又给他生了第二个,还是个胖大小子。陆家绝于有后了,这比陆维章封侯还高兴。

    一名小太监过来,说陛下和皇后请他过去。

    坤宁宫里,陆雪琪大着个肚子,刘钧抱着长子刘和坤在边上。

    “臣拜见陛下和娘娘。”陆维章要叩拜行礼。

    刘钧连忙上前,“此非朝堂。只是家人之间,不必大礼。”

    陆雪琪笑着恭喜老爹,“听说姨娘生产。女儿十分高兴,只因身子沉重。不便出宫看望小弟,还望父亲见谅。”

    “皇后娘娘身子要紧。”陆维章忙道,虽然他是皇后父亲,可皇后却是一国之母,按礼,他见了女儿还得行跪礼。

    “我和皇后给小国舅爷各准备了些礼物。”刘钧笑着道。陆维章不仅是皇后父亲,也还是他一直以来的私人财务助手。刘钧给小舅子的礼物很重,各色珍珠玉器一大堆。价值不下十万块,另外还赐银元十万。

    赏赐很厚,不过不论是刘钧还是陆维章都不是缺钱的人。

    虽然刘钧也曾说,朕即国家。

    但刘钧赏赐用的银子却是私产内帑。

    直到现在,刘钧也一直把许多产业还保留在自己手上,没有划归朝廷。

    东印度公司、江南制造局,此外还有刚从四海银行中拆分出来的皇家银行,以及江南钱庄、盐务公司、烟酒专卖公司等。

    最近就有不少官员上奏,说刘钧握着这些不肯放手,是与民争利。侵夺朝廷财入。不过刘钧看过也只是一笑而过,皇帝当然也需要钱。

    虽然朝廷的钱名义上也是皇帝的钱,但朝廷国库的钱。都有严格的预算、审核和财务支出手续。刘钧不希望自己伸手破坏这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制度。

    拥有自己的内库总是方便的,况且,刘钧也觉得这些生意放在自己手上也没什么坏处,一来自己赚私房钱,二来他相信放在自己手上能更好经营,其三,他经营这些生意,也是依然照章纳税的,朝廷收税。他收利,并不影响。

    这与明朝的皇店不同。皇店经营,有欺行霸市。还基本上是不纳税的,因此这对朝廷来说,当然不是好事。且刘钧的这些皇店,那都是依法纳税,丝毫不逃税的。

    不过,也不完全是这样。

    因为之前与明朝有包税协议,而刘钧是四月才登基,因此实际上银行等上半年的税还是按照包税给的。

    今天刘钧也想和陆维章谈下这些事情。

    如今陆维章就任财务大臣,皇店这一块都移交。

    刘钧的这些皇店中,最优质的资产当属银行了。过去几年,凭刘钧的影响力,银行全面铺开,天下布网,成功的发行了银币和银元券。

    银行吸纳的存款是个惊人的数量,放出去的商业贷款也极多,利润惊人。而且仅银行的铸币厂,就为刘钧带来了极大的收益。

    与过去交给明朝的那点包税相比,那真是千百倍的利润。

    铸币是有利润的,利润还很高,一般来说,铸币权都属于国家。国家通过铸币,征收了一笔铸币税。

    现在银行所铸的银元,标准含银是百分之八十八,面额一元,当银半两。除去材料和人工铸造成本等,净利润达到百分之八。

    而最赚钱的还不是铸一元的银元,而是铸银辅币和铜辅助币。

    银辅币有五角、二角、一角和半角多种种,含银量远低于银元,面值越低的银角,含银量越低,铸造的利润也越高。

    基本上,铸币的利润能达到百分之十左右。

    而刘钧的银行垄断了铸币权,通过银行源源不断的吸纳天下商民手中的银两,然后不断的铸造成银币,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到现在为止,银行先后建立了九座铸币厂,拥有熔炉千余座,铸造机器三千余台,仅是铸币厂的工人就达到十余万人之多。到六月底,我们总共铸币了一元银币一亿八千余万枚,另铸造银辅币、铜辅币八亿五千余万枚。”

    刘钧抱着儿子,陆维章跟在一边,不用帐本,他就能准确的把这些数字如数家珍一般的说出来。

    说到这些数字,他心中很是感慨,仅仅是铸币,这几年时间,收益就到达三千多万块银元。

    “铸币厂从陛下登基开始,已经开始铸造新样式银元。银元与之前的龙元相仿,更换了几处内容。主要是大汉帝国皇家银行字样,以及正面采用了陛下的侧面头相,其余含银标准等不变。但采用了新式的铸币工艺后,产量提升。成本略有下降。如今各个银元厂,全力开动,每天能生产约五百万枚银元。”

    一天铸币五百万,除去开支,利润就能达到五十万。一月能铸一亿五千万,一年能铸十八亿。前提是银行手里能有这么多银子。

    虽然如今朝廷也发银元券,因为朝廷规定税收征银元券,且银元券随时可兑换银元。因此银元券的信用十分坚挺,随着信用的坚挺,百姓也越发的喜欢使用这种更加携带方便的钞券。

    但不管怎么说,银元依然十分重要,毕竟银元券不是钞票,他是得保证能够随时兑换成银元的。

    市场上有劣币驱除良币的规律,但如今的银行券信用好,使用方便,因此反而让民间不再大量藏银。藏银是因为银的价值稳固,且有升值空间。百姓把银藏起来不用,等待银升值,这也是一种保持的手段。跟买房防通胀一样。

    不过现在银元券的坚挺,使得百姓不再一味的藏银,且随着银行存储有利息可得,兼之银行还能更好的保管,以及如今天下渐趋稳定,商品经济繁荣,大家都把银子存到银行中,换取银元券使用。

    这让银行源源不断的收到银子,然后铸成银币。也让朝廷的银元券信用更加坚挺。

    而朝廷想要继续维持住银元券的信用,那就得保持银元的持有量。

    源源不断的铸造银币。极为重要。

    “目前国内货币流通总量大约有多少?”刘钧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流通量,主要说的还是百姓和商铺商行里的现金。

    货币的流通量对于国家经济极为重要。尤其是当朝廷开印了银元券之后。以前唐宋之时主要使用铜钱,但铜一直欠缺,铜钱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铜价一直居高不下,朝廷铸铜钱,实际成本比币值高,铸的越多越亏本。

    而且正因为铜钱价高,因此总有人把铜钱收集后熔铸成铜器出售,然后得数倍之利。这结果就是,唐宋之时,天下一直钱紧。比如后世说到唐朝贞观之时,总说贞观富足,斗米不过两三钱。

    实际上这不是富足,贞观之时,刚经历隋末乱世,天下人口减员严重,经济崩溃。当时斗米两钱,不是富足,而是出现严重的钱荒。钱荒时,铜钱的购买力升高,商品价格不断下降,经济发展受阻。

    有唐一代,钱荒一直困扰着唐朝,唐朝甚至不得不钱帛兼行,甚至粮食和布匹也经常做为实物货币。朝廷甚至规定,禁止钱出界,十贯以上一律用帛不用铜钱。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可同样受因于钱荒,最后不得不出现短陌支付,以及四川的铁钱以及最终的交子问世。

    宋代时的铜钱流通总量,据说是两亿五千六百贯。一文钱一枚,一贯千枚,这意味着高达两千五百六十亿枚铜钱之多。

    陆维章面对皇帝的提问,给出答案。

    “据银行估算,目前天下货币流通总理大约为十八亿元。其中银元、银锭、铜钱以及银元券相加而得,新铸银元及辅币三亿元,银锭大约十亿元,制钱一亿元,银元券四亿。”

    刘钧摇了摇头,十八亿的货币流通总量,严重不足。这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如果钱紧,那对商品发展伤害是很大的。

    在后世之时,国内的货币流通量能达到几万亿之多。

    好在现在朝廷还有银元券,要不然,光凭着银两和铜钱,根本支撑不住现在的经济发展。

    如今朝廷发行的这些银元券,并不是简单的印出来然后就能当钱花。实际上,这些银元券是银行吸收存款后,将银子存入银库中,然后兑换出相应的银元券,再拿出去放贷。

    那些银库里的存款银子,和放出去的贷款银元券,是不能有太大的相差的,毕竟,那些做为准备金的银子,其实是储户的银子。而储户随时可能来取出银子,甚至其它的百姓也可能会拿着银元券来兑换银子,一旦银元券超发。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说到底,想印钞,还是得有准备金。如果朝廷自己没有钱。就胡乱印钞,那后果就相当严重。现在朝廷因为有比较庞大的税收。做为印钞的准备金,倒是能稳住银元券的信用。

    银元券流通出去,再通过税收收回来。

    “还要加大一些吸收白银入库的力度,铸造更多的银币流通,朝廷得掌握更多的白银。得让百姓把银子都拿出来流通。”

    白银就是银元券的准备金,没有白银做准备金,银元券就是无法支付没有信用的废纸,一旦银元券信用破产。那打击才是真正的巨大的。现在朝廷发行了四亿银元券,已经很多了。

    再多发行,就会有些危险了。

    可说到底,现在大汉的货币,还是以银本位为主,兼有铜钱的银铜复合体系,银元券,不过是能兑换银元的凭证,而不是真正的信用货币。

    “陛下,眼下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辅币目前有些混乱,银币有角有分,可铜钱却只有一种。一枚铜元相当于半分银元,价值较高,难以支付小额交易。百姓平常交易中,只能使用各种旧式铜制钱,十分不便。”

    一枚铜元当半分银子,而半分银子,可以买一斤上好大米,买好多个馒头。如果百姓喝碗豆浆买个馒头,那就会出现不好支付的情况。总不能把一块铜元剪开来用。因此到现在,百姓只得纷纷又用上了各式旧制钱。

    许多不法奸商。趁机又开始制造假劣铜钱,这既不便于百姓生活交易。也不利于国家。

    “陛下,我提议以后银铜辅币各设四种面额,银币一元以外,另设五角、两角、一角、半角四种面值,而铜元也设四种面值,分为两分、一分、半分、一文。这样既方便铸造,同时增加了铜币面值种类,也利于百姓使用交易。”

    铜钱虽小,可不能小瞧,毕竟百姓日常生活中,零钱用的总是最多的。没有谁买个馒头还拿一块银元,买根葱也掏一张银元券的。

    陆维章也反对再印小面额的纸钞,一来太小面额的印刷起来成本会比较高,二来小面额纸钞流通起来容易破损,不如银铜币耐用。

    而且纸钞毕竟只是信用货币,并不如铸银铜币一样,还能有一笔额外的铸币利润。铜钱虽小,可铸造利润却更高。

    两分、一分、半分、一文四种面值的铜钱,实际上就等于是当二十,当十,当五和值一。当二十的两分铜元,也不会比过去一文的铜钱重多少,但一枚却等于二十枚,就算两块银元折一两银,折算一下,两分的铜元也当十个铜板了。

    事实上,明末的铜钱早就混乱了,各种私铸,就算最好的官方金背钱,一两银子也能值一千三百左右铜钱,私铸更是两三千甚至五千枚换一两银。

    现在陆维章提议,朝廷也铸铜钱,但不铸孔方一文钱,而是铸这四种铜元,一块银元等于一千枚一厘铜钱,一厘也就是一文,但又铸两分、一分、半分这三种当二十,当十,当五的大子。重量不会多太多,含铜虽然固定百分之九十五,可总量下来了。

    这等于用十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成本,铸造出十倍五倍面额的铜钱。

    这可不同发行纸钞,纸钞全靠信用,虽然看似没本钱,可一旦越过界线,则十分危险。但铜币不同,铜币是实体货币,再用银元做信用保证,朝廷就能从中大赚一笔了。

    准确的说是刘钧的皇家银行要大赚一笔,而大批铜辅币的铸造,也能大大缓解钱紧的问题。甚至还能用这些零散的铜辅币,套回民间百姓商民手中的银子。

    还能用铜钱,缓解一下朝廷的银储藏准备压力。

    毕竟银子只有那么多,中国不是产银大国,银子大多靠从南洋和日本的商贸中进口。现在多一个铜钱,就能缓解不小压力了。

    “嗯,可以,铜辅币做为一个辅助币种,很有必要。马上开始准备厂房和机器、工人,立即筹备开工铸造,我希望今年年底前能铸造出一亿总值的各种铜辅币,投入流通。今后对于那些旧制钱,要逐渐回收重铸,只收不出,全改铸为新铜币。”

    刘钧估计,市场对于小额的铜辅币会需求巨大。

    宋代流通两千多亿枚铜钱,就算大汉有银券银币,铜币的需求也不能完全被取代,一千亿枚铜元的需要肯定是要的,这等于要铸造四等面值的铜钱两三亿元之多。

    一亿总值,那得铸几十亿甚至上百亿枚各面值铜辅币。

    宋代时一年铸钱五百万贯,不过当时流行省陌,七百七十钱为一贯。五百万贯,就是三十八亿个铜钱。

    而在北洋政府时期,据统计铸造的各式铜元就有*百亿枚。

    “等铜钱开铸,让银行那边再按一比五的准备金比例发行五亿银元券。”

    如今的银元券有十一个面值,分别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一元五角两角一角,五分两分一分,刘钧觉得暂时并不需要再做更改了。

    “从七月起,以后各家皇店就不能再用包税了,得按朝廷税法,一分不少的照章纳税,该多少就是多少。”刘钧说道。

    不过不管是铸银币还是铸铜币,都需要大量的银和铜啊,不过中国的银产量一直不高,倒是日本,此时世界第二大产银国。

    十六世纪中期到十七世纪中期,百年间,日本产银就达到两亿多两,日本如今已经取代欧洲人,比他们从美洲运到南洋转到中国的白银数量高的多。

    刘钧甚至忍不住想,是不是找个借口出兵日本,先抢个几千吨银子回来再说。(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明末称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明末称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