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房。
警备军提督、镇江侯张国栋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是天子门生,绝对心腹,有什么话也不会藏着掖着,趁着面圣的机会,直接就说了出来,他认为这是对皇帝忠诚的表现。
“倪元路等人都是原江北党人,尤其他们还曾与吴甡计谋暗害陛下,这等人赦免他们已是法外开恩,又为何还要让他们官复原职?”
“陛下,这些人都是逆党,现在不但赦免他们还要让他们官复原职,这岂不是要放虎归山?”
刘钧从手中的折子上抬起头,摇头笑笑,“放虎归山?他们算什么虎。这些人朕得用,因为这偌大的一个朝廷,我们事先都没做好接手的准备。现在虽然我当了皇帝,江山换了主人,可天还是那个天。大汉帝国,也一样还需要有官员,朕的旨意也需要通过这些官员去传达与执行。”
“过去我们一直在发展军中的势力,也有发展商贸,可对于行政,尤其是文官这一块,我们还是很缺少经验,更缺少人手。皇帝的意志要如何实行?得通过国家。皇帝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可什么是国家,国家的意志又如何实现,这些你想过没有?”
张国栋摇了摇头,几年前,他还只是一个麻城太平乡山区里的一个穷山民,偶然之下,拿着猎物到县城卖钱的他发现了刘钧和李春江在招募乡勇,给出的待遇很好,心动之下去试了试。当时没想过会被招上,他其实只是看到去试练的人能拿一个烧饼吃。
县城里的烧饼太贵,他舍不得钱买,肚子饿的咕咕叫,他为那烧饼引诱最终大着胆子上去,在招兵旗下试了。
结果这一试,就试出了如今的大汉帝国新晋镇江侯、警备提督,堂堂的帝国上将军。能够在这短短几年时间。从一个山民到一个侯爵,他深刻认识到完全是因为他跟对了人,他跟了大汉开国皇帝。
在皇帝也还只是一个武生的时候,他就追随着皇帝。一路随着他披荆斩棘,南征北战。然后他靠的是那颗对皇帝绝对的忠心,不论什么时候,他都没有犹豫过皇帝的命令。
皇帝剑锋所指,就是他心之所向。
忠诚、勇敢。一开始就跟对了人,加之他的忠诚与勇敢,尤其是他在几次关键时候为皇帝打前锋,最终让他成为了最先封侯的那一批人,第一批封侯的人中,甚至皇帝当年的结义十三太保,都也只封了几个而已。
“冬狗子,你如今也是堂堂京畿的警备提督了,你要记住一句老话。可马上打天下,但不可马上治天下。治国。终究还离不开那些文官,他们更有经验。打仗和行政,那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我们用自己人不行吗?”
“朕当然也想用自己人,毕竟自己人更可靠。但我们哪来的自己人,我们的自己人都在军中,拼尽全力,现在不过控制十余镇新军,连天下半数军队都还没控制住。更别说天下二十余省了,治理国家朝政的人才不是那么好选拔的,不光得需要文化。更需要的是经验。”
“也许过个三五年,我们就能培养出一批真正的自己人。但是现在,我们还是需要倪元路等这些人。朕也知道这些人带着刺,可只要我们注意提防。用好了,哪怕他们是双刃剑,也只会使我们更加所向无敌。”
说着,刘钧扬了扬手里的那个奏折。
“倪元路过去不是我们自己人,但是现在、将来,他们都会是我们自己人。”他把奏折扔给张国栋。“这些人才是我们的敌人。”
张国栋接过奏折翻看,他过去虽是山区穷小子,可在楚军这个大熔炉里多年煅造,也是学了不少文化知识的,他现在已经识得不下三千字,一般的文章也能写的了,虽然字还是有些丑了些。
他匆匆浏览一遍,马上明白了奏折所奏何事。
清军已经听闻刘钧称帝的消息,他们派了使团要来京朝贺,同时也是要来谈判和议之事。
“清虏此次明为恭贺,实则是想来占我们便宜的,他们看我立国登基,便以为中原将会内乱,便可以来趁火打劫,想要论我们一笔。”刘钧冷哼两声。
“清虏想要趁火打劫?那我们就狠狠的打回去,让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张国栋朗声道,“陛下,臣请求率军出征。”
从军事上来讲,眼下反击时机已经出现了。如今已经是四月中旬,渤海上的冰早化了,这意味着帝国海军的舰队可以扬帆纵横,随时出击,海军陆战部队能搭乘战舰,甚至是陆军直接搭乘着运输舰在水师的护航下,在辽西沿海任意一处登陆,直接拦截清军的补给线,并拦截他们的退路,切断他们与辽东的联络。
甚至他们可以直接支援辽东,对清军的大本营发起一轮直插贼穴的猛攻。
不过军事从来都是服务于政治。
眼下的情形,并不是对外大举用兵的好时机。
刘钧确实已经坐上了龙椅,但屁股还没有坐稳。他刚下旨削去所有朱明宗室们的爵位,将他们贬为庶民,可以想象,这一诏令肯定会引发许多朱明宗室的反叛。
还有那些各地的官绅地主商人们,其中也有不少因为之前刘钧推行的一些新政,而心生不满。这次肯定会有不少人忍耐不住要跳反了。
刘钧能判定,天下各地必然将会掀起一轮反叛的动乱,刘钧有把握能够很快扫平这些叛乱,但他没办法不让这些叛乱发生。
在这种动荡前夜,刘钧必须把帝**队调到中原,调到南方去。
“中原不能乱,我们得集中全力,应对即将到来的这波动乱,你明白吗?”
张国栋点了点头,“臣明白了,暂忍让他一时。”
三天后,一支二百余人的队伍在一支汉军的护卫下进入京师。这支队伍,就是来自于关外的清国使团,明为前来恭贺刘钧登基,实来讹诈刘钧。
金殿之上,刘钧坐在龙椅上,望着满殿朝臣,道,“吴三桂祖大寿二逆降清,引清军大举来犯,十余万敌军屯驻于长城北面滦河边已有一段时间,一直不肯撤兵,所图不小。诸位,你们认为该如何应对?”
直隶总督、长沙侯刘允升出列,“陛下,对清虏这些蛮夷丑虏,只有一个字,打。你不打痛他,他们就不知道厉害。这些夷虏,向来畏威怀德,你对他好他只会以为软弱可欺,唯有打痛了,他们才会心怀畏敬。”
新任的内阁首辅袁继咸跟着出列。
“陛下,臣反对此时对东虏大举用兵。眼下当务之急是稳定天下民心,争取早日完成对各地的掌控。朝廷的兵马,应当尽早派往东南和西南、西北等地,以免有心怀不轨之人,趁机在各地作乱,必须得在乱起之前,第一时间把这动乱之火给掐灭了。至于清虏,我们有关宁和燕北防线,就算抽调部份兵马南下,也完全有能力御敌于国门之外。”
关外总督侯恂出奏。
“陛下,臣以为应当先灭清虏,再派兵南下,然后可安枕无忧。若不顾清虏,那派兵南下,就有后顾之忧。何况我大汉帝国京师立在北京,周边只有一道长城防线而已,太过薄弱了,缺少防御纵深。为国家社稷安危计,我们也应当出兵击退清虏,然后收复辽西以及燕北之地,为京师增强防御纵横。”
侯恂是关外总督,但现在他这个关外总督当的有些尴尬,辽西只剩下宁远和山海关,辽东也只剩下镇江和旅顺这么两小块地方。他很希望朝廷能够出兵关外,起码把辽西夺回。
兵部尚书张国维也出列进奏。
“陛下,清虏毫无信用可言,上次与清虏定下和议不久,结果清虏就立即撕毁和议发兵进犯,就算这次我们与清虏再次达成议和,只怕他们也会随时再犯。如今正是用兵反击的大好时机,长城北面的清军师久无功,军心涣散,补给不足,我们此时出兵,正好一劳永逸,否则,清虏将如一根尖刺,会一直卡在我们的喉中,让他们寝食难安!”
袁继咸依然认为没必要打这一场仗。
“陛下,就算我们打赢此仗,我们也暂时无力深入辽东平灭满清。反之,我们有宁远、燕山坚固防线,只要坚守,便能立于不败之地。鞑虏攻之不果,便只能狼狈而归。等我们控制了天下,稳固了局势,到时积聚实力,再大军东征,必能毕其功于一役,永除后患,何必急于此一时。”
“清国使者上殿觐见!”
宦官高声唱喝,片刻后,在两名小宦官的带领下,满清的使者踏进大殿。那使者身穿着熊皮袍子,帽子下后脑拖着一条细长的金钱鼠尾。
“大清使者巴布泰拜见南朝皇帝陛下,请陛下接受我大清国的恭贺。”一面说着,巴布泰一面呈上一张礼单。
千里马四匹,貂皮六件,人参八斤,极品东珠十二颗,黄金三十六斤,银千两。
刘钧听着宦官的唱喝,只是轻轻一笑,区区一点礼物根本入不得他的眼。
“陛下,臣还有国书一封要呈奏陛下,事关两家好合。”
国书呈上,不出意外,里面果然谈到两家再次议和之事。清人开出的条件,刘钧只想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狂妄。
“你们的条件是要我大汉将关外之地尽数割让与满清,并且以后每年赠给满清五百万银币,而清以貂皮人参珍珠木材等做为回赠?”
巴布泰头抬的高高的,鼻孔都快要朝天了,“正是如此。”(未完待续。)
ps: 感谢砀山贡梨天下无双、小小*书*迷*的支持!
警备军提督、镇江侯张国栋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是天子门生,绝对心腹,有什么话也不会藏着掖着,趁着面圣的机会,直接就说了出来,他认为这是对皇帝忠诚的表现。
“倪元路等人都是原江北党人,尤其他们还曾与吴甡计谋暗害陛下,这等人赦免他们已是法外开恩,又为何还要让他们官复原职?”
“陛下,这些人都是逆党,现在不但赦免他们还要让他们官复原职,这岂不是要放虎归山?”
刘钧从手中的折子上抬起头,摇头笑笑,“放虎归山?他们算什么虎。这些人朕得用,因为这偌大的一个朝廷,我们事先都没做好接手的准备。现在虽然我当了皇帝,江山换了主人,可天还是那个天。大汉帝国,也一样还需要有官员,朕的旨意也需要通过这些官员去传达与执行。”
“过去我们一直在发展军中的势力,也有发展商贸,可对于行政,尤其是文官这一块,我们还是很缺少经验,更缺少人手。皇帝的意志要如何实行?得通过国家。皇帝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可什么是国家,国家的意志又如何实现,这些你想过没有?”
张国栋摇了摇头,几年前,他还只是一个麻城太平乡山区里的一个穷山民,偶然之下,拿着猎物到县城卖钱的他发现了刘钧和李春江在招募乡勇,给出的待遇很好,心动之下去试了试。当时没想过会被招上,他其实只是看到去试练的人能拿一个烧饼吃。
县城里的烧饼太贵,他舍不得钱买,肚子饿的咕咕叫,他为那烧饼引诱最终大着胆子上去,在招兵旗下试了。
结果这一试,就试出了如今的大汉帝国新晋镇江侯、警备提督,堂堂的帝国上将军。能够在这短短几年时间。从一个山民到一个侯爵,他深刻认识到完全是因为他跟对了人,他跟了大汉开国皇帝。
在皇帝也还只是一个武生的时候,他就追随着皇帝。一路随着他披荆斩棘,南征北战。然后他靠的是那颗对皇帝绝对的忠心,不论什么时候,他都没有犹豫过皇帝的命令。
皇帝剑锋所指,就是他心之所向。
忠诚、勇敢。一开始就跟对了人,加之他的忠诚与勇敢,尤其是他在几次关键时候为皇帝打前锋,最终让他成为了最先封侯的那一批人,第一批封侯的人中,甚至皇帝当年的结义十三太保,都也只封了几个而已。
“冬狗子,你如今也是堂堂京畿的警备提督了,你要记住一句老话。可马上打天下,但不可马上治天下。治国。终究还离不开那些文官,他们更有经验。打仗和行政,那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我们用自己人不行吗?”
“朕当然也想用自己人,毕竟自己人更可靠。但我们哪来的自己人,我们的自己人都在军中,拼尽全力,现在不过控制十余镇新军,连天下半数军队都还没控制住。更别说天下二十余省了,治理国家朝政的人才不是那么好选拔的,不光得需要文化。更需要的是经验。”
“也许过个三五年,我们就能培养出一批真正的自己人。但是现在,我们还是需要倪元路等这些人。朕也知道这些人带着刺,可只要我们注意提防。用好了,哪怕他们是双刃剑,也只会使我们更加所向无敌。”
说着,刘钧扬了扬手里的那个奏折。
“倪元路过去不是我们自己人,但是现在、将来,他们都会是我们自己人。”他把奏折扔给张国栋。“这些人才是我们的敌人。”
张国栋接过奏折翻看,他过去虽是山区穷小子,可在楚军这个大熔炉里多年煅造,也是学了不少文化知识的,他现在已经识得不下三千字,一般的文章也能写的了,虽然字还是有些丑了些。
他匆匆浏览一遍,马上明白了奏折所奏何事。
清军已经听闻刘钧称帝的消息,他们派了使团要来京朝贺,同时也是要来谈判和议之事。
“清虏此次明为恭贺,实则是想来占我们便宜的,他们看我立国登基,便以为中原将会内乱,便可以来趁火打劫,想要论我们一笔。”刘钧冷哼两声。
“清虏想要趁火打劫?那我们就狠狠的打回去,让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张国栋朗声道,“陛下,臣请求率军出征。”
从军事上来讲,眼下反击时机已经出现了。如今已经是四月中旬,渤海上的冰早化了,这意味着帝国海军的舰队可以扬帆纵横,随时出击,海军陆战部队能搭乘战舰,甚至是陆军直接搭乘着运输舰在水师的护航下,在辽西沿海任意一处登陆,直接拦截清军的补给线,并拦截他们的退路,切断他们与辽东的联络。
甚至他们可以直接支援辽东,对清军的大本营发起一轮直插贼穴的猛攻。
不过军事从来都是服务于政治。
眼下的情形,并不是对外大举用兵的好时机。
刘钧确实已经坐上了龙椅,但屁股还没有坐稳。他刚下旨削去所有朱明宗室们的爵位,将他们贬为庶民,可以想象,这一诏令肯定会引发许多朱明宗室的反叛。
还有那些各地的官绅地主商人们,其中也有不少因为之前刘钧推行的一些新政,而心生不满。这次肯定会有不少人忍耐不住要跳反了。
刘钧能判定,天下各地必然将会掀起一轮反叛的动乱,刘钧有把握能够很快扫平这些叛乱,但他没办法不让这些叛乱发生。
在这种动荡前夜,刘钧必须把帝**队调到中原,调到南方去。
“中原不能乱,我们得集中全力,应对即将到来的这波动乱,你明白吗?”
张国栋点了点头,“臣明白了,暂忍让他一时。”
三天后,一支二百余人的队伍在一支汉军的护卫下进入京师。这支队伍,就是来自于关外的清国使团,明为前来恭贺刘钧登基,实来讹诈刘钧。
金殿之上,刘钧坐在龙椅上,望着满殿朝臣,道,“吴三桂祖大寿二逆降清,引清军大举来犯,十余万敌军屯驻于长城北面滦河边已有一段时间,一直不肯撤兵,所图不小。诸位,你们认为该如何应对?”
直隶总督、长沙侯刘允升出列,“陛下,对清虏这些蛮夷丑虏,只有一个字,打。你不打痛他,他们就不知道厉害。这些夷虏,向来畏威怀德,你对他好他只会以为软弱可欺,唯有打痛了,他们才会心怀畏敬。”
新任的内阁首辅袁继咸跟着出列。
“陛下,臣反对此时对东虏大举用兵。眼下当务之急是稳定天下民心,争取早日完成对各地的掌控。朝廷的兵马,应当尽早派往东南和西南、西北等地,以免有心怀不轨之人,趁机在各地作乱,必须得在乱起之前,第一时间把这动乱之火给掐灭了。至于清虏,我们有关宁和燕北防线,就算抽调部份兵马南下,也完全有能力御敌于国门之外。”
关外总督侯恂出奏。
“陛下,臣以为应当先灭清虏,再派兵南下,然后可安枕无忧。若不顾清虏,那派兵南下,就有后顾之忧。何况我大汉帝国京师立在北京,周边只有一道长城防线而已,太过薄弱了,缺少防御纵深。为国家社稷安危计,我们也应当出兵击退清虏,然后收复辽西以及燕北之地,为京师增强防御纵横。”
侯恂是关外总督,但现在他这个关外总督当的有些尴尬,辽西只剩下宁远和山海关,辽东也只剩下镇江和旅顺这么两小块地方。他很希望朝廷能够出兵关外,起码把辽西夺回。
兵部尚书张国维也出列进奏。
“陛下,清虏毫无信用可言,上次与清虏定下和议不久,结果清虏就立即撕毁和议发兵进犯,就算这次我们与清虏再次达成议和,只怕他们也会随时再犯。如今正是用兵反击的大好时机,长城北面的清军师久无功,军心涣散,补给不足,我们此时出兵,正好一劳永逸,否则,清虏将如一根尖刺,会一直卡在我们的喉中,让他们寝食难安!”
袁继咸依然认为没必要打这一场仗。
“陛下,就算我们打赢此仗,我们也暂时无力深入辽东平灭满清。反之,我们有宁远、燕山坚固防线,只要坚守,便能立于不败之地。鞑虏攻之不果,便只能狼狈而归。等我们控制了天下,稳固了局势,到时积聚实力,再大军东征,必能毕其功于一役,永除后患,何必急于此一时。”
“清国使者上殿觐见!”
宦官高声唱喝,片刻后,在两名小宦官的带领下,满清的使者踏进大殿。那使者身穿着熊皮袍子,帽子下后脑拖着一条细长的金钱鼠尾。
“大清使者巴布泰拜见南朝皇帝陛下,请陛下接受我大清国的恭贺。”一面说着,巴布泰一面呈上一张礼单。
千里马四匹,貂皮六件,人参八斤,极品东珠十二颗,黄金三十六斤,银千两。
刘钧听着宦官的唱喝,只是轻轻一笑,区区一点礼物根本入不得他的眼。
“陛下,臣还有国书一封要呈奏陛下,事关两家好合。”
国书呈上,不出意外,里面果然谈到两家再次议和之事。清人开出的条件,刘钧只想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狂妄。
“你们的条件是要我大汉将关外之地尽数割让与满清,并且以后每年赠给满清五百万银币,而清以貂皮人参珍珠木材等做为回赠?”
巴布泰头抬的高高的,鼻孔都快要朝天了,“正是如此。”(未完待续。)
ps: 感谢砀山贡梨天下无双、小小*书*迷*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