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宫中出来,徐昌却没有走,宫里的大雪虽是扫了干净,可是午门外头的积雪却有半尺多高,徐昌披着一件猩红披风,内里衬着鱼服,见徐谦出来,便朝徐谦招了招手。
徐谦连忙上前道:“爹。”
徐昌道:“邓健回来了,为何没有进京?”
徐谦道:“他倒是想来,不过现在被奉命海路安抚,进京多有不便,怕有言官弹劾,所以还留在天津。”
徐昌不由一笑道:“他如今也算是修成正果了,倒是他的造化,是了,他的海路安抚使司衙门不是说要造大船吗?我听说朝廷这边不肯拿银子出来,内库这边也未必舍得,没有银子,他这安抚使司衙门岂不是空架子,要了有什么用?”
徐谦朝徐昌眨眨眼,父子两人走在这雪地里,徐谦压低声音道:“这倒无妨,此次他的船队从各国带来了不少的西贝货,南洋的珍珠玛瑙,朝鲜的人参,倭国的金银,到时候和徐福打一声招呼,把这些货物送到如意坊去,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部兜售出去,少数也有十几万两银子。”
徐昌愕然道:“这么多?”
徐谦道:“物以稀为贵,这都是市面上的稀罕物,还怕卖不到好价钱吗?这十几万两银子用来修建船坞,再造个数十艘大船也足够了,鸟枪换炮之后,明年再出去转一圈,怕是收益还能翻几番。”
徐昌道:“够是够了,可是要出海,总也要收购丝绸、瓷器,招募更多的伙计、水手,这笔银子又当从哪里来?”
徐谦倒是不担心:“爹,放心吧,你还怕这世上没有肯跟着一起发财的人吗?到时候自然有人把货物送上,提供资助,好从里头分一杯羹,这是获利十倍、百倍的生业,还需要花银子去买?”
徐昌听了,深吸一口气,道:“你是说,海路安抚使司衙门公然走私?”
徐谦立即纠正道:“这不是走私,这是互通有无,你想想看,海路安抚使司安抚各藩,既要安抚,要不要代表天朝上邦给予一点赏赐?就算没有赏赐,那总该送点礼物吧,我大明乃是礼仪之邦,礼多人不怪。咱们送了礼,藩国们自然也要礼尚往来不是?”
徐昌瞪他一眼道:“还是生意,只是换了个名目而已。”
徐谦微微一笑道:“虽是换了个名目,可是意义就不同了,眼下就得用这个名目先把生意做起来,等将来有了效果,有人就算要反对,那也迟了,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在我大明还少吗?别人能做,咱们为什么做不得?这海路安抚使司一旦和如意坊还有天津制造局联合起来,将来必定钱途无量,若单单只有一个如意坊,或许一年的岁入只有百万纹银,一个制造局,满打满算是三十万,可要是三位一体,那可能所创造的收益就是五百万、一千万了。徐家的基本就是在这里,若是这些东西能繁荣昌盛,将来才大有可为,否则你我再如何努力,再如何为君分忧,终究还是踩在浮萍上,生死荣辱终究是捏在人家手里。可是一旦徐家有了一定的能量,使这朝廷不得不依靠徐家才能维持,这可就不同了。”
徐昌冷笑道:“你可记得沈万三吗?”
徐谦不以为意:“沈万三有的只是银子,徐家将来要掌握的是千千万万人的生业,这些人的生业掌握在了我们的手里,我们就不是沈万三。”
徐谦的底气是有的,一旦他的东西影响了这个时代,那么将来会有无数的人口靠自己的‘生意’养家糊口,谁要是动这些东西一下,后果都极为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国家的崩盘。
所以他尽力在做,如意坊是打开了局面,可是还远远不够,做事情就是要做大做强,做到人人都要忌惮你,人人都得仰仗着你吃饭不可。士绅阶层为何能取得特权,能和皇帝共治天下?原因很简单,这个阶层是大明朝的基础,他们处在基层,雇佣百姓给他们做佃户的是他们,教化百姓的是他们,征粮是他们,这些人通过雇佣,既给了佃户们吃饭的机会,也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他们通过教化,告诉百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掌握了舆论的权利,他们协助官府征收粮赋,隐隐主导了朝廷的赋税,他们的影响无处不在,自然而然,地位就超凡脱俗了。
等到徐谦的产业所培养的这些人能够影响到各个生业,当他们能够到左右舆论,左右百姓生计,左右朝廷开支的时候,到了那时就算有人想要打压,却也不太容易了。
徐昌看了徐谦一眼,突然冒出一句话道:“谦儿,我觉得你变了。”
徐谦不由问:“变了,此话怎讲?”
徐昌叹道:“从前我觉得你是个老实孩子,后来我觉得你是个坏人,再后来觉得你终于做了官,平时虽然胡闹,却还算是个好官,现在却发现你是个歼臣。”
徐谦愤怒地道:“好像爹是个好官似的,我这么坏,都是你教的,我好端端的读书人,若不是你每曰教唆我如何如何,我会有这样坏吗?你现在反倒怪起我来了。”
徐昌顿时无语,随即道:“我才没有你这样坏,我只想着升官,只想着从中捞点油水,你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占了今曰的好处,还在想着明曰的便宜,这胃口一曰比一曰大,现在为父跟着你都心惊肉跳。”
徐谦嘻嘻一笑道:“这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爹应该感到很欣慰才是,你想想看,你的孙子马上就要出世,咱们不再是一家二口,而是一家四口人,这么多的人口,总得为子孙后代留一点什么,公侯万代、公侯万代,若是咱们父子两个不加把劲,这公侯能万代吗?不过,眼下还是倭寇的事要紧,事情既要想远,可当下也不能出岔子,实话告诉你,陛下已经暗示,这次若是能把倭寇揪出来,儿子即可升任侍读学士,这侍读学士外放出去就是一任巡抚,这是合该咱们徐家要升官发财。”
徐昌凝重地道:“真的?你也不要笑得太早,发迹是发迹,可是事办不成,如何发迹?你有办法吗?”
徐谦苦笑:“我是读书人,有个什么办法?眼下走一步看一步,不过现在客栈、码头都暗访了一遍,却是一个可疑的人都没有,可见这些倭寇一定用了特殊的办法潜入了京师,爹,排查的事就靠你了,反正他们的目标是倭使,我负责倭使那边便是。”
父子二人商议定了,不知不觉已经步行到家,可怜徐谦的轿夫和徐昌的马夫亦步亦趋地抬轿勒马一路在后跟着,徐谦自是先回房见了桂稚儿,桂稚儿如今肚子已经隆起,身边是徐勇的母亲,也即是徐谦的三婶伺候,三婶一见徐谦便抱怨:“你也是,哪里有这么多公务要忙?我看戏文里的官老爷都是清闲得很,就你一出门便是十天半个月,人家可有身孕,你不得多看着点,将来生了孩子,怕要忘掉你这个爹。”
徐谦咋舌,道:“是,是,我这官老爷实在做得不好,三婶往后要多指教。”
桂稚儿笑吟吟地为徐谦解围:“他是劳碌命,总是为了这个家,却也怪不得他。相公总算回来了,我还怕倭使们要年后才到,今年年关都寻不到你的人。”
徐谦苦笑道:“这些倭人忒是可恶,最是惹人厌烦,却是没有办法,朝廷里的事一时也说不清,是了,你兄长近来可有走动吗?”
徐谦突然想起桂湘,却有他的道理,因为今曰皇帝许诺说是要借一个人入阁来迫使杨廷和退让,这个人必定是杨廷和不可接受的人物,自己的恩师应当不可能,因为此前没有风声,那么极有可能就是京师里的人物,想来想去,好像就是桂湘有这个可能了,他现在是翰林学士,资历是有,可怜他只能做皇帝的棋子,绝无入阁的希望,只是用来要挟杨廷和罢了。
桂稚儿道:“你竟是不知道吗?家兄已经放任了。”
“放任?”徐谦呆了一下,道:“什么时候的事?我为何没有听到风声,放任去了哪里?”
桂稚儿道:“据说是要去宣府,这是内阁的决定。”
徐谦皱眉,翰林学士外放宣府,明显不是个好兆头,这是自毁前程哪,徐谦忙问:“这是为何?”
桂稚儿道:“家兄在翰林出了点差错,所以……”
徐谦愣了一下,差错?桂湘在翰林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会出差错,莫不是故意的?他要故意跑路?真是奇了,徐阶要跑,他桂湘也要跑,怎么一个个和兔子一样。
徐谦道:“那我下次去翰林问问,是了,你好好休息,哎,现在朝廷又要让我查倭人刺客,没一刻消停。”
抱怨了几句,实在乏了,陪着桂稚儿说了几句话,便去歇息不提。(未完待续。)
徐谦连忙上前道:“爹。”
徐昌道:“邓健回来了,为何没有进京?”
徐谦道:“他倒是想来,不过现在被奉命海路安抚,进京多有不便,怕有言官弹劾,所以还留在天津。”
徐昌不由一笑道:“他如今也算是修成正果了,倒是他的造化,是了,他的海路安抚使司衙门不是说要造大船吗?我听说朝廷这边不肯拿银子出来,内库这边也未必舍得,没有银子,他这安抚使司衙门岂不是空架子,要了有什么用?”
徐谦朝徐昌眨眨眼,父子两人走在这雪地里,徐谦压低声音道:“这倒无妨,此次他的船队从各国带来了不少的西贝货,南洋的珍珠玛瑙,朝鲜的人参,倭国的金银,到时候和徐福打一声招呼,把这些货物送到如意坊去,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部兜售出去,少数也有十几万两银子。”
徐昌愕然道:“这么多?”
徐谦道:“物以稀为贵,这都是市面上的稀罕物,还怕卖不到好价钱吗?这十几万两银子用来修建船坞,再造个数十艘大船也足够了,鸟枪换炮之后,明年再出去转一圈,怕是收益还能翻几番。”
徐昌道:“够是够了,可是要出海,总也要收购丝绸、瓷器,招募更多的伙计、水手,这笔银子又当从哪里来?”
徐谦倒是不担心:“爹,放心吧,你还怕这世上没有肯跟着一起发财的人吗?到时候自然有人把货物送上,提供资助,好从里头分一杯羹,这是获利十倍、百倍的生业,还需要花银子去买?”
徐昌听了,深吸一口气,道:“你是说,海路安抚使司衙门公然走私?”
徐谦立即纠正道:“这不是走私,这是互通有无,你想想看,海路安抚使司安抚各藩,既要安抚,要不要代表天朝上邦给予一点赏赐?就算没有赏赐,那总该送点礼物吧,我大明乃是礼仪之邦,礼多人不怪。咱们送了礼,藩国们自然也要礼尚往来不是?”
徐昌瞪他一眼道:“还是生意,只是换了个名目而已。”
徐谦微微一笑道:“虽是换了个名目,可是意义就不同了,眼下就得用这个名目先把生意做起来,等将来有了效果,有人就算要反对,那也迟了,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在我大明还少吗?别人能做,咱们为什么做不得?这海路安抚使司一旦和如意坊还有天津制造局联合起来,将来必定钱途无量,若单单只有一个如意坊,或许一年的岁入只有百万纹银,一个制造局,满打满算是三十万,可要是三位一体,那可能所创造的收益就是五百万、一千万了。徐家的基本就是在这里,若是这些东西能繁荣昌盛,将来才大有可为,否则你我再如何努力,再如何为君分忧,终究还是踩在浮萍上,生死荣辱终究是捏在人家手里。可是一旦徐家有了一定的能量,使这朝廷不得不依靠徐家才能维持,这可就不同了。”
徐昌冷笑道:“你可记得沈万三吗?”
徐谦不以为意:“沈万三有的只是银子,徐家将来要掌握的是千千万万人的生业,这些人的生业掌握在了我们的手里,我们就不是沈万三。”
徐谦的底气是有的,一旦他的东西影响了这个时代,那么将来会有无数的人口靠自己的‘生意’养家糊口,谁要是动这些东西一下,后果都极为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国家的崩盘。
所以他尽力在做,如意坊是打开了局面,可是还远远不够,做事情就是要做大做强,做到人人都要忌惮你,人人都得仰仗着你吃饭不可。士绅阶层为何能取得特权,能和皇帝共治天下?原因很简单,这个阶层是大明朝的基础,他们处在基层,雇佣百姓给他们做佃户的是他们,教化百姓的是他们,征粮是他们,这些人通过雇佣,既给了佃户们吃饭的机会,也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他们通过教化,告诉百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掌握了舆论的权利,他们协助官府征收粮赋,隐隐主导了朝廷的赋税,他们的影响无处不在,自然而然,地位就超凡脱俗了。
等到徐谦的产业所培养的这些人能够影响到各个生业,当他们能够到左右舆论,左右百姓生计,左右朝廷开支的时候,到了那时就算有人想要打压,却也不太容易了。
徐昌看了徐谦一眼,突然冒出一句话道:“谦儿,我觉得你变了。”
徐谦不由问:“变了,此话怎讲?”
徐昌叹道:“从前我觉得你是个老实孩子,后来我觉得你是个坏人,再后来觉得你终于做了官,平时虽然胡闹,却还算是个好官,现在却发现你是个歼臣。”
徐谦愤怒地道:“好像爹是个好官似的,我这么坏,都是你教的,我好端端的读书人,若不是你每曰教唆我如何如何,我会有这样坏吗?你现在反倒怪起我来了。”
徐昌顿时无语,随即道:“我才没有你这样坏,我只想着升官,只想着从中捞点油水,你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占了今曰的好处,还在想着明曰的便宜,这胃口一曰比一曰大,现在为父跟着你都心惊肉跳。”
徐谦嘻嘻一笑道:“这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爹应该感到很欣慰才是,你想想看,你的孙子马上就要出世,咱们不再是一家二口,而是一家四口人,这么多的人口,总得为子孙后代留一点什么,公侯万代、公侯万代,若是咱们父子两个不加把劲,这公侯能万代吗?不过,眼下还是倭寇的事要紧,事情既要想远,可当下也不能出岔子,实话告诉你,陛下已经暗示,这次若是能把倭寇揪出来,儿子即可升任侍读学士,这侍读学士外放出去就是一任巡抚,这是合该咱们徐家要升官发财。”
徐昌凝重地道:“真的?你也不要笑得太早,发迹是发迹,可是事办不成,如何发迹?你有办法吗?”
徐谦苦笑:“我是读书人,有个什么办法?眼下走一步看一步,不过现在客栈、码头都暗访了一遍,却是一个可疑的人都没有,可见这些倭寇一定用了特殊的办法潜入了京师,爹,排查的事就靠你了,反正他们的目标是倭使,我负责倭使那边便是。”
父子二人商议定了,不知不觉已经步行到家,可怜徐谦的轿夫和徐昌的马夫亦步亦趋地抬轿勒马一路在后跟着,徐谦自是先回房见了桂稚儿,桂稚儿如今肚子已经隆起,身边是徐勇的母亲,也即是徐谦的三婶伺候,三婶一见徐谦便抱怨:“你也是,哪里有这么多公务要忙?我看戏文里的官老爷都是清闲得很,就你一出门便是十天半个月,人家可有身孕,你不得多看着点,将来生了孩子,怕要忘掉你这个爹。”
徐谦咋舌,道:“是,是,我这官老爷实在做得不好,三婶往后要多指教。”
桂稚儿笑吟吟地为徐谦解围:“他是劳碌命,总是为了这个家,却也怪不得他。相公总算回来了,我还怕倭使们要年后才到,今年年关都寻不到你的人。”
徐谦苦笑道:“这些倭人忒是可恶,最是惹人厌烦,却是没有办法,朝廷里的事一时也说不清,是了,你兄长近来可有走动吗?”
徐谦突然想起桂湘,却有他的道理,因为今曰皇帝许诺说是要借一个人入阁来迫使杨廷和退让,这个人必定是杨廷和不可接受的人物,自己的恩师应当不可能,因为此前没有风声,那么极有可能就是京师里的人物,想来想去,好像就是桂湘有这个可能了,他现在是翰林学士,资历是有,可怜他只能做皇帝的棋子,绝无入阁的希望,只是用来要挟杨廷和罢了。
桂稚儿道:“你竟是不知道吗?家兄已经放任了。”
“放任?”徐谦呆了一下,道:“什么时候的事?我为何没有听到风声,放任去了哪里?”
桂稚儿道:“据说是要去宣府,这是内阁的决定。”
徐谦皱眉,翰林学士外放宣府,明显不是个好兆头,这是自毁前程哪,徐谦忙问:“这是为何?”
桂稚儿道:“家兄在翰林出了点差错,所以……”
徐谦愣了一下,差错?桂湘在翰林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会出差错,莫不是故意的?他要故意跑路?真是奇了,徐阶要跑,他桂湘也要跑,怎么一个个和兔子一样。
徐谦道:“那我下次去翰林问问,是了,你好好休息,哎,现在朝廷又要让我查倭人刺客,没一刻消停。”
抱怨了几句,实在乏了,陪着桂稚儿说了几句话,便去歇息不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