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尝吧,这可是巴蜀一代的极品好茶,圣上赏赐给老夫的,存货已经不多了,寻常人来此老夫可不会拿出。”
轻轻啄了啄杯中茶水,孔颖达有些享受的闭目说道。
武人爱酒,文人爱茶。
孔颖达对于茶的感情,丝毫不逊于武夫对于酒的感情,一生所爱之物,茶当属第一位。
秦风对于茶文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上辈子的他向来以茶修心,追求宁静、淡泊,唐朝的茶虽还有些原始,但其中清香自然,却是掩盖不住由内散发而出。
“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孔先生独爱茶,怕是深得十德真味吧。”秦风同样轻啄一口茶,有些感慨的说道。
弘文馆后堂,李道宗、孔颖达、秦风、长乐、李雪雁坐着相谈。
香薰缭绕,盏茶的功夫,大家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安静的享受着茶水为他们带来的身心洗涤。
“小子,我觉得你昨天说得不错,所以前来寻找孔先生,问问他是否可行,既然你也在,那就更好了。”
“何事?”孔颖达有些疑惑道。
“这小子心志大着呢!他想改变学之一道,我想听听先生的看法。小子,法子是你的想出来的,就由你来说吧。”李道宗眯着眼睛,闪着丝丝莫名的光彩。
秦风有些好笑,但还是认认真真的再说一遍。
孔颖达听了秦风的话,也在仔细思索此事的可行性,不过他知道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他考虑的是这件事应该怎么执行。
“云宵,你怎么看?”思索半天,孔颖达向始作俑者询问。
秦风道:“是关帝国未来,小子没有半点发言权,此等大事莫要糟蹋在小子这样的莽夫身上。”
“若是天下莽夫,都如你小子一般,能够写出那等经典之诗词,老夫倒是希望这莽夫来的更多一些。”孔颖达的话语,让秦风惊讶不已,这初次见面,心中原本赋予孔颖达那穷酸腐儒的形象彻底被颠覆了。
这位专心于儒家经典的老男人,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顽固不化。
“先生说笑了,弟子只是一颗小草,可经不起世家们的狂风暴雨。”枪打出头鸟的道理秦风太清楚了,秦风可不会笨到得罪天下世家。
“世家,世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孔颖达继承先人遗志,有教化万民的志向,故而对于控制天下英才的世家并无好感。
“小子,你说吧!我知道你小子鬼点子多。”李道宗适时出声。
“是啊!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云宵你的性子证明你已经充分认识了自己,而你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让罗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证明你有着非凡的想法,你就说说你的看法,世家之事,有为师给你担着。”话说到后面,孔颖达眼神中也染上了一丝狂热。
秦风苦笑一下,现在看来孔颖达的确不是穷酸腐儒,而是一个有些偏执的狂儒。
“好吧,既然老师和李叔叔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和您老藏着掖着了,打铁还须自身硬,小子认为弘文馆现在的制度必须要改革。”
“改革?为何要改革?”
孔颖达不解,李道法也同样带着疑惑,他也从未认为弘文馆的教导方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弘文馆所授《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此等五经,《论语》、《孝经》、《尔雅》也有提及,学生们看似学到了先贤的知识,却未曾真正领悟到学习的真谛。”秦风正色道。
“古往今来不都是这样么?大胆说出你的想法。”
“我认为弘文馆所传知识,不一定全是先贤经典之语,而应是从身边所有之人学起,因为劳作是学问,吃饭是学问,经商是学问,甚至玩乐也是一门学问。若是每日只知引用经典,学生不过只记住了些许有道理的句子罢了,若知识不是来自于生活,又如何引人共鸣?”
秦风之音铿锵有力,他知道孔颖达并不是过分迂腐之人,若是能够将他说动了,说不得能够让唐朝的教育制度,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跨越。
“农工商此等皆为下品之流,让国子学的学子学习这些课目,似乎没有什么大用处吧?”虽不是腐儒,但只学先贤经典的思想,还是在孔颖达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想要他承认秦风的说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孔颖达的话语,让秦风不禁想起了一句老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句话可不简单的适用与大唐,甚至是千年以后,秦风所在的那个时代,读书人依旧是许多人眼中高人一等的存在。
世人眼中,只有读书,读死书,读更多的书才是光宗耀祖之事,却忘却了学习的本质,扼杀了人本应有的独特性。
“孔先生此话过了,若是没有农,我们每日又怎得饱餐一顿;若是没有工,我大唐所向披靡的装甲、兵器,又有谁来制造;若是没有商,国家又何谈富强,人民又何谈温饱。”
语言的艺术在于,让别人无话可说的时候,却又不能反驳你所说的道理。
“怎么改革,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即使得到了老夫的支持,也需问过圣上才能做最后的决定。”孔颖达有些犹豫的说道,从内心里,他开始动摇了,从一个只学先贤的儒生,偏向到了秦风多样化学习改革的阵营之中。
“这点您老毋须担心,圣上那里由我出面。”李道宗的眼里闪着异彩,很是自信的说道。
“李叔叔,你就别装了,我知道你就是圣上。真当我是傻子啊。”秦风鄙视的看了“李道宗”一眼。
“啊?你怎么猜到的?”
“你自己说的!”秦风得意洋洋的看了他一眼。
“你小子行啊!”不出秦风之所料,中年人不是李道宗,而是当今的至尊李世民。
偷得浮生半日闲,李世民以明君而自持、自律,平日里身居皇宫,将心神放在政务处理上,昨天难得有空余时间,所以叫上侍卫出来一游。
不想遇到了秦风题诗一事。
李世民素爱书法和诗词,秦风在书法和诗作水平上引起了他的注意,故而有了上门相见一事。
本打算向他请教一下书法上的看法。
不料一聊竟一发不可收拾,若非天色已晚,恐怕还要继续下去呢。
而今天,正是想来问问孔颖达这位学界泰斗的看法,想不到却遇到了秦风。
更想不到,秦风居然一诈,自己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就泄露出去了。
“哼,朕登基以来,你还是第一个敢当面叫出‘李世民’的人,你小子有种,瞧我怎么治你不敬之罪。”看着秦风得意洋洋的模样,李世民心里很不爽快。
秦风浑不在意他们恐吓,漫不在意道:“名字本来就是让人叫的,不然要来何用?”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着秦风,道:“行了,正如你所言,名字本来就让人叫的,被人叫这么久的秦王与皇上,朕差点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名字,朕还要谢谢你的提醒呢。”
秦风站将起来,装模作样的笑道:“多谢皇上怒罪,皇上英明神武,宽厚仁德,三军爱戴,万民称颂,可比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秦风对您的敬仰有如滔滔江山,连绵不断,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犹如嵩山、泰山……”摇头晃脑,想背书一样,赞美着面前的大唐皇帝。
“哈哈……”
“咯咯……”
“呵呵……”
看着秦风不作边际的歌功颂德,长乐、李灵雁、孔颖达忍不住爆笑而出。
“停,停,停,停,停……”李世民脑门上出现了三条黑线,一口气竟叫了五个停,“这些话听别人说,朕或许会高兴三分,但从你口中说出来,朕却觉得浑身不自在。算了,你也别跟朕说着说那,朕还真不习惯。朕与叔宝兄是一辈,你还是叫我李叔叔吧。”
他指了指身旁的位子,让秦风坐下。
秦风本性洒脱,还真不习惯一口一个皇上的叫着,在李世民的身旁坐了下来,道了声谢。
李世民毫无皇帝的架子,摆手道:“你小子行啊!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词儿。”
“嘿嘿……”秦风乐了。
“灵雁哪!”李世民看了秦风一眼,诡异的眨眨眼。
“大事不妙!”秦风知道李世民准备在这里找回场子了。
果然不出所料,只听李世民道:“灵雁,这小子不是什么好人,你可得小心点,他昨天还一直惦记着你呢。”
李灵雁闹了一个大红脸,支吾道:“他本来就是不好人。”话虽如此,却想着秦风替自己承当过错的时候那无畏的神色。
秦风邪邪一笑,凑到李世民的面前,说道:“李叔叔,长乐公主也很不错呢!”
“你,你……”面对秦风这一语,李世民脸色僵硬,气得剑眉倒竖,嘴角胡子上下抖动。
士可忍孰不可忍!
涵养极好的李世民竟是让他气得话都说不出来,手指着他,都不知道应该骂什么好了,过了许久,才吐了口气道:“算了,朕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跟你计较……让你这臭小子气出病来,不值得。”
秦风一脸的莫名其妙,无辜的瞪大眼睛,我……TMD这是招谁惹谁了!
不就是赞扬了你女儿一下么?
见秦风尤自一脸无辜,李世民更是来气,本想轰他出去,但转念一想,如果岂不太过便宜他了?定了定神,阴笑道:“你这臭小子,改革一事,你小子肯定还有看法,朕命令你现在就说出来,不然朕赏人三十大板。”
他本想为难为难秦风,杀杀他嚣张的气焰。
哪料秦风仅仅只是怔了怔,随即暧昧的向面红耳赤的长乐眨眨眼道:“这么简单?李叔叔你小看你未来的什么什么的才智了。”
“你……”好啊,竟然在老子面前调戏起我的女儿来了。李世民差点爆粗口了。
孔颖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那里一副宠辱不惊的得道高人的模样,然而心里却大是得意,早上他吃秦风气个半死,现在看到了天下第一人也被气成这样,作为旁观者看着也挺过瘾的。
秦风的胆子,众人总算是见识了。
“嘿嘿,长乐妹妹……”恬不知耻的秦风顺势称呼。
“谁是你妹妹了?”长乐公主一跺莲足,晶莹剔透的绝美容颜挂着美丽彩霞。
“长乐妹妹,你父亲是我叔叔,你不是妹妹还是什么?”
眼见李世民又要发火,秦风一收嬉皮笑脸的模样,正色道:“报告李叔叔、老师、两位妹妹,我最喜欢春秋战国的学术氛围。”
孔颖达闻言,老脸顿时变得涨红,张嘴便把喝了一半的茶水给喷了出来,咳嗽半天,才抹了一把沾满水珠的胡须,苦笑道:“云宵,你说话能否不要这样石破天惊,不然老夫可就受苦了!”
秦风不在意的一摆手,他的为人向来洒脱,规矩对他那纯粹是废话,只听他笑道:“言归正传,我且问你们一句,现在的学术氛围好吗?”
“不错啊!”孔颖达有些跟不上秦风天马行空的节奏
秦风冷笑道:“弟子认为眼前的学术一塌糊涂,老师,您好是学界泰斗,在你这辈子里,看到一种全新学术的诞生了吗?”
孔颖达不暇思索道:“没有!”
“是了!所以弟子才说最喜欢春秋战国的学术氛围。”
“你是说?”李世民若有所思,似乎抓住了什么要点,却说不出来。
“春秋战国是华夏民族光辉灿烂时期,在这个期间里,出现了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墨家、道家、杂家、纵横家、阴阳家……可谓是百家争鸣,其后近千年以来,华夏民族的学界都在学习着前人的成果。自汉以后,学术界再无多大进展,李叔叔、老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一口喝下半杯茶水,秦风继续道:“春秋战国之所以成为文明的鼎盛时期,除了各位先贤的过人之姿,还有各国君主的功劳,因为他们对于学术采取了放任发展的态势,各家学派为了主导世间思想,无不竭尽全力去完善自己的思想,一次次的辩论都让各家学说都有所成长,经过无数次的辩论、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学说,并影响至今。只是自秦以后,学术不但没有前进,甚至还有退步的现象,发展到现在,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只要背熟先贤留下的文字自己就是圣人了,而他们根本没有用心去理解先贤著作里每一个字所蕴含的思想,终其一生也只是得其形而失其神,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华夏文明的悲哀。”
“得其形而失其神,确是悲哀!”孔颖达是学界泰斗,他的话最有发言权了。
李世民也是一脸深意。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与执行此项国策的汉武帝是华夏文明的罪人,把深得人心的墨家打上魔教之名,表面上儒家已经占了上风,但事实上,失去强大竞争对手的儒家,已经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这局面。我的意思很明显,学术不应该由政府来控制,而是适当的给予自由,让各家学术在竞争中前进,只有这样,思想和文明才不会倒退,至于朝堂则完全融百家于己用,用儒家治心、法家治形、兵家治军、医家治人、墨家利器、农家治饥、商家富国、纵横家游说百国,阴阳家主观天象与风云变幻,让百家各有所长各司其职,让百家思想在竞争中前进,在竞争中为国为民。重现百家争鸣,再创文明盛世,一旦让学术氛围再让兴起,两位将是华夏民族前进的功臣”
“先生,你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你觉得云宵说得如何?”
李二的为人并不迂腐,甚至骨子里拥有一丝鲜卑血统的他,也有着绝对疯狂的因子,若是依着秦风的改革,能让他在史书上留下更多的文字,他绝对不会持反对意见,甚至是会大力支持秦风的改革。
孔颖达叹息道:“皇上,云宵说得一点不错,现在的儒家已经到了下猛药的时期了。唉!儒家思想里何尝没有借鉴其他学说呢?儒家成了主导思想,没有了忧患,自然不会前进。其他学说由于不忿,无时无刻不在完善着,无时无刻不在探索,相对于其他学说,儒家就像一池死水,如此局面,想必也不是至圣先师之所愿,儒家统治思想数百年,对于其他学说是一种不公平,同时也是对儒家自己的一种污辱,因为儒家不是凭借自己来打败百家,而是依靠皇权来获利。陛下,老臣请降圣旨,改变学界学风,‘生于忧患,死于安逸’还是亚圣说得对啊!”
轻轻啄了啄杯中茶水,孔颖达有些享受的闭目说道。
武人爱酒,文人爱茶。
孔颖达对于茶的感情,丝毫不逊于武夫对于酒的感情,一生所爱之物,茶当属第一位。
秦风对于茶文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上辈子的他向来以茶修心,追求宁静、淡泊,唐朝的茶虽还有些原始,但其中清香自然,却是掩盖不住由内散发而出。
“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孔先生独爱茶,怕是深得十德真味吧。”秦风同样轻啄一口茶,有些感慨的说道。
弘文馆后堂,李道宗、孔颖达、秦风、长乐、李雪雁坐着相谈。
香薰缭绕,盏茶的功夫,大家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安静的享受着茶水为他们带来的身心洗涤。
“小子,我觉得你昨天说得不错,所以前来寻找孔先生,问问他是否可行,既然你也在,那就更好了。”
“何事?”孔颖达有些疑惑道。
“这小子心志大着呢!他想改变学之一道,我想听听先生的看法。小子,法子是你的想出来的,就由你来说吧。”李道宗眯着眼睛,闪着丝丝莫名的光彩。
秦风有些好笑,但还是认认真真的再说一遍。
孔颖达听了秦风的话,也在仔细思索此事的可行性,不过他知道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他考虑的是这件事应该怎么执行。
“云宵,你怎么看?”思索半天,孔颖达向始作俑者询问。
秦风道:“是关帝国未来,小子没有半点发言权,此等大事莫要糟蹋在小子这样的莽夫身上。”
“若是天下莽夫,都如你小子一般,能够写出那等经典之诗词,老夫倒是希望这莽夫来的更多一些。”孔颖达的话语,让秦风惊讶不已,这初次见面,心中原本赋予孔颖达那穷酸腐儒的形象彻底被颠覆了。
这位专心于儒家经典的老男人,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顽固不化。
“先生说笑了,弟子只是一颗小草,可经不起世家们的狂风暴雨。”枪打出头鸟的道理秦风太清楚了,秦风可不会笨到得罪天下世家。
“世家,世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孔颖达继承先人遗志,有教化万民的志向,故而对于控制天下英才的世家并无好感。
“小子,你说吧!我知道你小子鬼点子多。”李道宗适时出声。
“是啊!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云宵你的性子证明你已经充分认识了自己,而你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让罗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证明你有着非凡的想法,你就说说你的看法,世家之事,有为师给你担着。”话说到后面,孔颖达眼神中也染上了一丝狂热。
秦风苦笑一下,现在看来孔颖达的确不是穷酸腐儒,而是一个有些偏执的狂儒。
“好吧,既然老师和李叔叔都这么说了,我也就不和您老藏着掖着了,打铁还须自身硬,小子认为弘文馆现在的制度必须要改革。”
“改革?为何要改革?”
孔颖达不解,李道法也同样带着疑惑,他也从未认为弘文馆的教导方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弘文馆所授《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此等五经,《论语》、《孝经》、《尔雅》也有提及,学生们看似学到了先贤的知识,却未曾真正领悟到学习的真谛。”秦风正色道。
“古往今来不都是这样么?大胆说出你的想法。”
“我认为弘文馆所传知识,不一定全是先贤经典之语,而应是从身边所有之人学起,因为劳作是学问,吃饭是学问,经商是学问,甚至玩乐也是一门学问。若是每日只知引用经典,学生不过只记住了些许有道理的句子罢了,若知识不是来自于生活,又如何引人共鸣?”
秦风之音铿锵有力,他知道孔颖达并不是过分迂腐之人,若是能够将他说动了,说不得能够让唐朝的教育制度,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跨越。
“农工商此等皆为下品之流,让国子学的学子学习这些课目,似乎没有什么大用处吧?”虽不是腐儒,但只学先贤经典的思想,还是在孔颖达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想要他承认秦风的说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孔颖达的话语,让秦风不禁想起了一句老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句话可不简单的适用与大唐,甚至是千年以后,秦风所在的那个时代,读书人依旧是许多人眼中高人一等的存在。
世人眼中,只有读书,读死书,读更多的书才是光宗耀祖之事,却忘却了学习的本质,扼杀了人本应有的独特性。
“孔先生此话过了,若是没有农,我们每日又怎得饱餐一顿;若是没有工,我大唐所向披靡的装甲、兵器,又有谁来制造;若是没有商,国家又何谈富强,人民又何谈温饱。”
语言的艺术在于,让别人无话可说的时候,却又不能反驳你所说的道理。
“怎么改革,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即使得到了老夫的支持,也需问过圣上才能做最后的决定。”孔颖达有些犹豫的说道,从内心里,他开始动摇了,从一个只学先贤的儒生,偏向到了秦风多样化学习改革的阵营之中。
“这点您老毋须担心,圣上那里由我出面。”李道宗的眼里闪着异彩,很是自信的说道。
“李叔叔,你就别装了,我知道你就是圣上。真当我是傻子啊。”秦风鄙视的看了“李道宗”一眼。
“啊?你怎么猜到的?”
“你自己说的!”秦风得意洋洋的看了他一眼。
“你小子行啊!”不出秦风之所料,中年人不是李道宗,而是当今的至尊李世民。
偷得浮生半日闲,李世民以明君而自持、自律,平日里身居皇宫,将心神放在政务处理上,昨天难得有空余时间,所以叫上侍卫出来一游。
不想遇到了秦风题诗一事。
李世民素爱书法和诗词,秦风在书法和诗作水平上引起了他的注意,故而有了上门相见一事。
本打算向他请教一下书法上的看法。
不料一聊竟一发不可收拾,若非天色已晚,恐怕还要继续下去呢。
而今天,正是想来问问孔颖达这位学界泰斗的看法,想不到却遇到了秦风。
更想不到,秦风居然一诈,自己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就泄露出去了。
“哼,朕登基以来,你还是第一个敢当面叫出‘李世民’的人,你小子有种,瞧我怎么治你不敬之罪。”看着秦风得意洋洋的模样,李世民心里很不爽快。
秦风浑不在意他们恐吓,漫不在意道:“名字本来就是让人叫的,不然要来何用?”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着秦风,道:“行了,正如你所言,名字本来就让人叫的,被人叫这么久的秦王与皇上,朕差点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名字,朕还要谢谢你的提醒呢。”
秦风站将起来,装模作样的笑道:“多谢皇上怒罪,皇上英明神武,宽厚仁德,三军爱戴,万民称颂,可比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秦风对您的敬仰有如滔滔江山,连绵不断,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犹如嵩山、泰山……”摇头晃脑,想背书一样,赞美着面前的大唐皇帝。
“哈哈……”
“咯咯……”
“呵呵……”
看着秦风不作边际的歌功颂德,长乐、李灵雁、孔颖达忍不住爆笑而出。
“停,停,停,停,停……”李世民脑门上出现了三条黑线,一口气竟叫了五个停,“这些话听别人说,朕或许会高兴三分,但从你口中说出来,朕却觉得浑身不自在。算了,你也别跟朕说着说那,朕还真不习惯。朕与叔宝兄是一辈,你还是叫我李叔叔吧。”
他指了指身旁的位子,让秦风坐下。
秦风本性洒脱,还真不习惯一口一个皇上的叫着,在李世民的身旁坐了下来,道了声谢。
李世民毫无皇帝的架子,摆手道:“你小子行啊!一口气说了那么多词儿。”
“嘿嘿……”秦风乐了。
“灵雁哪!”李世民看了秦风一眼,诡异的眨眨眼。
“大事不妙!”秦风知道李世民准备在这里找回场子了。
果然不出所料,只听李世民道:“灵雁,这小子不是什么好人,你可得小心点,他昨天还一直惦记着你呢。”
李灵雁闹了一个大红脸,支吾道:“他本来就是不好人。”话虽如此,却想着秦风替自己承当过错的时候那无畏的神色。
秦风邪邪一笑,凑到李世民的面前,说道:“李叔叔,长乐公主也很不错呢!”
“你,你……”面对秦风这一语,李世民脸色僵硬,气得剑眉倒竖,嘴角胡子上下抖动。
士可忍孰不可忍!
涵养极好的李世民竟是让他气得话都说不出来,手指着他,都不知道应该骂什么好了,过了许久,才吐了口气道:“算了,朕大人不计小人过,不跟你计较……让你这臭小子气出病来,不值得。”
秦风一脸的莫名其妙,无辜的瞪大眼睛,我……TMD这是招谁惹谁了!
不就是赞扬了你女儿一下么?
见秦风尤自一脸无辜,李世民更是来气,本想轰他出去,但转念一想,如果岂不太过便宜他了?定了定神,阴笑道:“你这臭小子,改革一事,你小子肯定还有看法,朕命令你现在就说出来,不然朕赏人三十大板。”
他本想为难为难秦风,杀杀他嚣张的气焰。
哪料秦风仅仅只是怔了怔,随即暧昧的向面红耳赤的长乐眨眨眼道:“这么简单?李叔叔你小看你未来的什么什么的才智了。”
“你……”好啊,竟然在老子面前调戏起我的女儿来了。李世民差点爆粗口了。
孔颖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那里一副宠辱不惊的得道高人的模样,然而心里却大是得意,早上他吃秦风气个半死,现在看到了天下第一人也被气成这样,作为旁观者看着也挺过瘾的。
秦风的胆子,众人总算是见识了。
“嘿嘿,长乐妹妹……”恬不知耻的秦风顺势称呼。
“谁是你妹妹了?”长乐公主一跺莲足,晶莹剔透的绝美容颜挂着美丽彩霞。
“长乐妹妹,你父亲是我叔叔,你不是妹妹还是什么?”
眼见李世民又要发火,秦风一收嬉皮笑脸的模样,正色道:“报告李叔叔、老师、两位妹妹,我最喜欢春秋战国的学术氛围。”
孔颖达闻言,老脸顿时变得涨红,张嘴便把喝了一半的茶水给喷了出来,咳嗽半天,才抹了一把沾满水珠的胡须,苦笑道:“云宵,你说话能否不要这样石破天惊,不然老夫可就受苦了!”
秦风不在意的一摆手,他的为人向来洒脱,规矩对他那纯粹是废话,只听他笑道:“言归正传,我且问你们一句,现在的学术氛围好吗?”
“不错啊!”孔颖达有些跟不上秦风天马行空的节奏
秦风冷笑道:“弟子认为眼前的学术一塌糊涂,老师,您好是学界泰斗,在你这辈子里,看到一种全新学术的诞生了吗?”
孔颖达不暇思索道:“没有!”
“是了!所以弟子才说最喜欢春秋战国的学术氛围。”
“你是说?”李世民若有所思,似乎抓住了什么要点,却说不出来。
“春秋战国是华夏民族光辉灿烂时期,在这个期间里,出现了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墨家、道家、杂家、纵横家、阴阳家……可谓是百家争鸣,其后近千年以来,华夏民族的学界都在学习着前人的成果。自汉以后,学术界再无多大进展,李叔叔、老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一口喝下半杯茶水,秦风继续道:“春秋战国之所以成为文明的鼎盛时期,除了各位先贤的过人之姿,还有各国君主的功劳,因为他们对于学术采取了放任发展的态势,各家学派为了主导世间思想,无不竭尽全力去完善自己的思想,一次次的辩论都让各家学说都有所成长,经过无数次的辩论、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学说,并影响至今。只是自秦以后,学术不但没有前进,甚至还有退步的现象,发展到现在,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只要背熟先贤留下的文字自己就是圣人了,而他们根本没有用心去理解先贤著作里每一个字所蕴含的思想,终其一生也只是得其形而失其神,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华夏文明的悲哀。”
“得其形而失其神,确是悲哀!”孔颖达是学界泰斗,他的话最有发言权了。
李世民也是一脸深意。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与执行此项国策的汉武帝是华夏文明的罪人,把深得人心的墨家打上魔教之名,表面上儒家已经占了上风,但事实上,失去强大竞争对手的儒家,已经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这局面。我的意思很明显,学术不应该由政府来控制,而是适当的给予自由,让各家学术在竞争中前进,只有这样,思想和文明才不会倒退,至于朝堂则完全融百家于己用,用儒家治心、法家治形、兵家治军、医家治人、墨家利器、农家治饥、商家富国、纵横家游说百国,阴阳家主观天象与风云变幻,让百家各有所长各司其职,让百家思想在竞争中前进,在竞争中为国为民。重现百家争鸣,再创文明盛世,一旦让学术氛围再让兴起,两位将是华夏民族前进的功臣”
“先生,你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你觉得云宵说得如何?”
李二的为人并不迂腐,甚至骨子里拥有一丝鲜卑血统的他,也有着绝对疯狂的因子,若是依着秦风的改革,能让他在史书上留下更多的文字,他绝对不会持反对意见,甚至是会大力支持秦风的改革。
孔颖达叹息道:“皇上,云宵说得一点不错,现在的儒家已经到了下猛药的时期了。唉!儒家思想里何尝没有借鉴其他学说呢?儒家成了主导思想,没有了忧患,自然不会前进。其他学说由于不忿,无时无刻不在完善着,无时无刻不在探索,相对于其他学说,儒家就像一池死水,如此局面,想必也不是至圣先师之所愿,儒家统治思想数百年,对于其他学说是一种不公平,同时也是对儒家自己的一种污辱,因为儒家不是凭借自己来打败百家,而是依靠皇权来获利。陛下,老臣请降圣旨,改变学界学风,‘生于忧患,死于安逸’还是亚圣说得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