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老二是嫡出不假,可父皇不是立过他一回了吗?就算轮也该轮到他了。何况他悄悄储备的粮草还帮上了父皇的大忙,兄弟中也就数他最能干了。当然最近老四表现也很不俗,但老四的出身完全不能跟他比。朝臣只要眼不瞎都知道该支持谁。
大皇子心中这样思忖着,进进出出腰板挺得可直了。
不独大皇子动了心思,三皇子那颗心也热了起来,刑部尚书是他的外祖,所以他的差事一向办得不错,他平日又一贯礼贤下士,注意结交朝中臣子,再加上宋相和老四这两个得力助力,他觉得他的赢面是兄弟中最大的。所以他逮着机会就在昭明帝跟前给太子说好话,倒不是他跟太子的关系多好,而是觉得反正父皇已经太子失望了,他帮他说几句好话既让父皇觉得他友爱兄弟,又给朝臣留下宽厚的印象。何乐而不为呢?
三皇子如此作秀,可把大皇子气坏了,他觉得老三瞧着一副君子的模样,其实就是个奸诈的小人。你到父皇跟前卖好,这不是显得我不友爱手足狼心狗肺吗?于是他更卯足了劲与三皇子相争。
因此,这段时间朝中空前的和谐。
大皇子和三皇子都觉得昭明帝会废太子,阿九却不那么认为。那是太子呢,又不是犯了谋逆的大罪,怎么能轻易就废了?即便是废了,不还能复立吗?康熙的太子不就是废了又复立了吗?虽说最终仍是废了,但那也是他自个把康熙对他的情分作没了。
所以当众人疏远太子的时候,阿九待他一如既往,还朝他府里送了两回东西,鼓励他放平心态没有过不去的坎。
太子殿下看着长史送过来的礼单,眼底复杂,半天都没说话。以往他总觉得九皇叔不大喜他,看来是他想错了,那也只是皇叔的性格使然。
太子殿下每隔五天就进宫一次向昭明帝作思想汇报,有时从御书房出来会遇到朝中大臣,他们很诧异地发现太子殿下变了,变得平和沉稳了。这种变化让朝臣心里可复杂了。
还没出正月,太子府传出了好消息,太子妃有孕了,已经足有四个月了。满朝都被这个消息炸蒙了,回过神来就是大喜,皇家的子嗣向来就是国事,无论是小郡王还是小郡主,这可是圣上的第一孙辈啊!而且还是出自太子妃的腹中,若是男丁可就是皇长孙呢。
太子激动不已,亲自入宫向昭明帝报喜:“父皇,儿臣就要有儿子了,儿臣要当爹了。”
昭明帝也十分高兴,“好,好,这可是朕的第一个孙辈,可得让太子妃好生养着,回头朕就让太医院的夏太医到你府上去,再让皇后给安排四个有经验持重的嬷嬷。”他背着手,脸上满是喜悦,“都四个月了,算算日子还是去宜城之前有的,怎么这般大意?”太子妃才新婚,不懂自己有了身子就罢了,怎么她身边的嬷嬷也不懂事吗?都有身子四个月才知道,这期间若是一个疏忽岂不是——昭明帝想到这里心就发紧。
太子神情羞赧,“回父皇,都怪儿臣,太子妃因为忧心牵挂儿臣,导致身体生理紊乱,即便有不适也只当是心里郁结所致,根本就没往这上头想。这一次还是儿臣见她茶饭不思才强硬请太医帮她瞧的,她总担心给儿臣添了麻烦。”说到这里他十分动情,他被父皇停了差事在府里反省,累得太子妃也跟着小心翼翼,不敢多行一步,身体不适也忍着,连太医都不敢请,唯恐招了闲话让他的处境更为难。
昭明帝垂着眼眸,神情莫辨,半晌对太子道:“胡闹,你是朕的太子,太子妃腹中怀得是朕的皇长孙,就是整个太医院都紧着她也是应该。你回府多劝劝太子妃,让她放宽心,好生替朕生个大胖皇孙。”顿了一下又道:“即便是小郡主朕也喜欢,先开花后结果亦是福气,你们都还年轻着呢。”
太子赶忙谢恩,“儿臣遵旨,父皇您待儿臣太好了,儿臣却让您失望,儿臣心里惭愧。”他垂下头,难过不已的样子。
昭明帝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也有些动容,拍着太子的肩膀,微微颔首“马上要当爹了,果然不一样了。”
太子心中虽然有些失望,却也深知不可操之过急,脸上的表情就更真挚了。
太子前脚离开御书房,朝臣后脚就进来向昭明帝进谏了,中心意思只有一个,太子殿下反省地也差不多了,该出来当差了,总不能皇长孙都出生了,皇长孙的爹还在闭门思过吧?朝臣对太子殿下最近的表现很满意,都说吃一堑长一智,相信太子殿下以后会处事沉稳的。一朝太子老在府里思过算怎么一回事?
昭明帝觉得朝臣言之有理,第二天就下旨褒奖了太子一番,令他回朝当差。太子接旨的时候激动地不能自抑,朝着皇宫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这才恭恭敬敬接过圣旨。
太子刚把圣旨供奉起来,圣上的第二道圣旨就到了。太子摸不着头脑,跪着接旨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僵硬的。待内监宣读完圣上,太子的男儿泪就掉了下来,哽咽着道:“儿臣叩谢父皇恩典。”
这第二道圣旨是让太子领着太子妃搬到东宫去的。
东宫虽然修葺好了,太子居住东宫才名正言顺,但太子却并不敢有所奢想,父皇能原谅他的过错免了他的思过就已经很难得了,没想到父皇都为他想着呢。太子心中情感激荡,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好好为父皇分忧,绝不再让他老人家失望了。
昭明帝这两道圣旨一下,朝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哪个说圣上有心要废太子的?谁?站出来,抓大理寺治罪去!这不是动乱人心吗?
于是太子府又是门庭若市,只是这一次太子看清了谁忠谁奸,无论哪个登门都一概不见。传到昭明帝的耳朵里,他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是暗暗点了头的。太子果然是长进了!
挑了吉日,借着太子妃有孕的东风,太子携着太子妃搬进东宫里了。
大皇子面沉似水,眼睁睁地瞧着本来没了希望的太子忽然之间又起来了,啊不,不仅起来了,还更进一步了,毕竟住到东宫代表着父皇并没有换太子的意思,打现在起太子更加名正言顺起来,想要再撼动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还以为太子真的改了性子呢,没想到还是一如既往的奸诈。妇人有身孕,要说一月两月不知那还说得过去,怎么可能都四个月了还不知道?就算太子妃不知道,她身边服侍的人都是死的吗?太子肯定是早就知道太子妃有孕了,不过是一直瞒着,等着恰当的时机再说出来谋取利益。哼,连子嗣的事情都拿来谋划复出,太子也太不要脸了吧!偏父皇被他骗了还欣喜皇家终于有孙辈了。
大皇子又想到他们几兄弟是同一日大婚的,他的皇子妃还是第一个进门的,现在反倒是太子妃最先有孕,这未免也太好运了吧?难道连老天爷都站在他那一边?
大皇子不平,特别不平。自太子搬进东宫他就看啥都不顺眼,也没有了往日的精神劲,惹得昭明帝都问他怎么了。大皇子可呕了,他能说什么?难道说他没能当成太子憋屈的?最终大皇子咬了咬牙说自己身体不适,想要告几日假。
昭明帝看了他几眼,很爽快地允假了!
大皇子骑虎难下,脚一跺回府休养去了。休养是假,跟大皇子妃一起努力生娃才是真。不就是太子妃有了身孕吗?谁又能保证一定是皇孙?说不定还是个小郡主呢?又不是只有太子妃能生。大皇子决定了,一定会日夜努力尽快让媳妇怀上,不能让东宫专美于前。
老二是嫡出不假,可父皇不是立过他一回了吗?就算轮也该轮到他了。何况他悄悄储备的粮草还帮上了父皇的大忙,兄弟中也就数他最能干了。当然最近老四表现也很不俗,但老四的出身完全不能跟他比。朝臣只要眼不瞎都知道该支持谁。
大皇子心中这样思忖着,进进出出腰板挺得可直了。
不独大皇子动了心思,三皇子那颗心也热了起来,刑部尚书是他的外祖,所以他的差事一向办得不错,他平日又一贯礼贤下士,注意结交朝中臣子,再加上宋相和老四这两个得力助力,他觉得他的赢面是兄弟中最大的。所以他逮着机会就在昭明帝跟前给太子说好话,倒不是他跟太子的关系多好,而是觉得反正父皇已经太子失望了,他帮他说几句好话既让父皇觉得他友爱兄弟,又给朝臣留下宽厚的印象。何乐而不为呢?
三皇子如此作秀,可把大皇子气坏了,他觉得老三瞧着一副君子的模样,其实就是个奸诈的小人。你到父皇跟前卖好,这不是显得我不友爱手足狼心狗肺吗?于是他更卯足了劲与三皇子相争。
因此,这段时间朝中空前的和谐。
大皇子和三皇子都觉得昭明帝会废太子,阿九却不那么认为。那是太子呢,又不是犯了谋逆的大罪,怎么能轻易就废了?即便是废了,不还能复立吗?康熙的太子不就是废了又复立了吗?虽说最终仍是废了,但那也是他自个把康熙对他的情分作没了。
所以当众人疏远太子的时候,阿九待他一如既往,还朝他府里送了两回东西,鼓励他放平心态没有过不去的坎。
太子殿下看着长史送过来的礼单,眼底复杂,半天都没说话。以往他总觉得九皇叔不大喜他,看来是他想错了,那也只是皇叔的性格使然。
太子殿下每隔五天就进宫一次向昭明帝作思想汇报,有时从御书房出来会遇到朝中大臣,他们很诧异地发现太子殿下变了,变得平和沉稳了。这种变化让朝臣心里可复杂了。
还没出正月,太子府传出了好消息,太子妃有孕了,已经足有四个月了。满朝都被这个消息炸蒙了,回过神来就是大喜,皇家的子嗣向来就是国事,无论是小郡王还是小郡主,这可是圣上的第一孙辈啊!而且还是出自太子妃的腹中,若是男丁可就是皇长孙呢。
太子激动不已,亲自入宫向昭明帝报喜:“父皇,儿臣就要有儿子了,儿臣要当爹了。”
昭明帝也十分高兴,“好,好,这可是朕的第一个孙辈,可得让太子妃好生养着,回头朕就让太医院的夏太医到你府上去,再让皇后给安排四个有经验持重的嬷嬷。”他背着手,脸上满是喜悦,“都四个月了,算算日子还是去宜城之前有的,怎么这般大意?”太子妃才新婚,不懂自己有了身子就罢了,怎么她身边的嬷嬷也不懂事吗?都有身子四个月才知道,这期间若是一个疏忽岂不是——昭明帝想到这里心就发紧。
太子神情羞赧,“回父皇,都怪儿臣,太子妃因为忧心牵挂儿臣,导致身体生理紊乱,即便有不适也只当是心里郁结所致,根本就没往这上头想。这一次还是儿臣见她茶饭不思才强硬请太医帮她瞧的,她总担心给儿臣添了麻烦。”说到这里他十分动情,他被父皇停了差事在府里反省,累得太子妃也跟着小心翼翼,不敢多行一步,身体不适也忍着,连太医都不敢请,唯恐招了闲话让他的处境更为难。
昭明帝垂着眼眸,神情莫辨,半晌对太子道:“胡闹,你是朕的太子,太子妃腹中怀得是朕的皇长孙,就是整个太医院都紧着她也是应该。你回府多劝劝太子妃,让她放宽心,好生替朕生个大胖皇孙。”顿了一下又道:“即便是小郡主朕也喜欢,先开花后结果亦是福气,你们都还年轻着呢。”
太子赶忙谢恩,“儿臣遵旨,父皇您待儿臣太好了,儿臣却让您失望,儿臣心里惭愧。”他垂下头,难过不已的样子。
昭明帝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也有些动容,拍着太子的肩膀,微微颔首“马上要当爹了,果然不一样了。”
太子心中虽然有些失望,却也深知不可操之过急,脸上的表情就更真挚了。
太子前脚离开御书房,朝臣后脚就进来向昭明帝进谏了,中心意思只有一个,太子殿下反省地也差不多了,该出来当差了,总不能皇长孙都出生了,皇长孙的爹还在闭门思过吧?朝臣对太子殿下最近的表现很满意,都说吃一堑长一智,相信太子殿下以后会处事沉稳的。一朝太子老在府里思过算怎么一回事?
昭明帝觉得朝臣言之有理,第二天就下旨褒奖了太子一番,令他回朝当差。太子接旨的时候激动地不能自抑,朝着皇宫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这才恭恭敬敬接过圣旨。
太子刚把圣旨供奉起来,圣上的第二道圣旨就到了。太子摸不着头脑,跪着接旨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僵硬的。待内监宣读完圣上,太子的男儿泪就掉了下来,哽咽着道:“儿臣叩谢父皇恩典。”
这第二道圣旨是让太子领着太子妃搬到东宫去的。
东宫虽然修葺好了,太子居住东宫才名正言顺,但太子却并不敢有所奢想,父皇能原谅他的过错免了他的思过就已经很难得了,没想到父皇都为他想着呢。太子心中情感激荡,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好好为父皇分忧,绝不再让他老人家失望了。
昭明帝这两道圣旨一下,朝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哪个说圣上有心要废太子的?谁?站出来,抓大理寺治罪去!这不是动乱人心吗?
于是太子府又是门庭若市,只是这一次太子看清了谁忠谁奸,无论哪个登门都一概不见。传到昭明帝的耳朵里,他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是暗暗点了头的。太子果然是长进了!
挑了吉日,借着太子妃有孕的东风,太子携着太子妃搬进东宫里了。
大皇子面沉似水,眼睁睁地瞧着本来没了希望的太子忽然之间又起来了,啊不,不仅起来了,还更进一步了,毕竟住到东宫代表着父皇并没有换太子的意思,打现在起太子更加名正言顺起来,想要再撼动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还以为太子真的改了性子呢,没想到还是一如既往的奸诈。妇人有身孕,要说一月两月不知那还说得过去,怎么可能都四个月了还不知道?就算太子妃不知道,她身边服侍的人都是死的吗?太子肯定是早就知道太子妃有孕了,不过是一直瞒着,等着恰当的时机再说出来谋取利益。哼,连子嗣的事情都拿来谋划复出,太子也太不要脸了吧!偏父皇被他骗了还欣喜皇家终于有孙辈了。
大皇子又想到他们几兄弟是同一日大婚的,他的皇子妃还是第一个进门的,现在反倒是太子妃最先有孕,这未免也太好运了吧?难道连老天爷都站在他那一边?
大皇子不平,特别不平。自太子搬进东宫他就看啥都不顺眼,也没有了往日的精神劲,惹得昭明帝都问他怎么了。大皇子可呕了,他能说什么?难道说他没能当成太子憋屈的?最终大皇子咬了咬牙说自己身体不适,想要告几日假。
昭明帝看了他几眼,很爽快地允假了!
大皇子骑虎难下,脚一跺回府休养去了。休养是假,跟大皇子妃一起努力生娃才是真。不就是太子妃有了身孕吗?谁又能保证一定是皇孙?说不定还是个小郡主呢?又不是只有太子妃能生。大皇子决定了,一定会日夜努力尽快让媳妇怀上,不能让东宫专美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