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地将人才抢救计划启动,而杨辉也不知道最后能够有多少收获,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也就是尽人事知天命,最后成与不成全看天意。
但现在还有比这更加重要的事要办,最重要的就是现在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之间的各项合作,既要保证西南科工能全身而退,还得要保证和对方好聚好散,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现在的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之间合作也算是有整整的四年时间,怎么也还是有点感情不是。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现在的西南科工还需要和诺斯罗普在巴航工业那边保持着默契的合作,所以再怎么也不能搞得太僵,这不符合双方的利益。
再次站起来,杨辉又往一所那边过去,一路上也算是想了很多,走进设计大楼的时候也不止一次看到美国佬的存在,虽然在这些美国佬是被限制了一些地方不能去,但在不断的合作中也算是合作愉快。
“瑞恩,从美国休假回来了?这休息好了就该要好好配合工作啰,这次的数字化座舱系统的人机工程可全靠你啊,可不要让我们失望。”
甚至,杨辉还能熟料地和这些美国佬打招呼,都是相处了四年时间的人,杨辉几乎能够认识所有的美国专家,对于他们从事的工作也是各种清清楚楚,这也提醒杨辉该时时刻刻记住,西南科工需要培养足够的能够替代他们的人。
而现在是否有可以替代这些美国人的国内技术骨干,杨辉也不敢有百分之百的保证,虽然从这些美国佬到了西南科工参与工作之后就一直有西南科工派过去的副手协助。但这美国佬可要比苏联人精明太多,那种手把手教学的模式肯定是没有的。只能是多多少少的进行一些偷师而已。
“于总,我们这边的新歼详细设计进度如何?诺斯罗普那边有没有在研制中耍小心眼儿?我们现在需要做一些准备了。我总感觉最近哪里有些不对,还是要赶快把该落实的都落实,特别是那些对诺斯罗普方面依赖比较重的项目更要抓紧时间。”
于总师现在已经不在是歼18的总设计师,但作为歼18的技术顾问还是知道歼18的研制进度,现在问起了项目进度,于总师也能够给杨辉做出回答。
“现在正对歼18进行详细结构设计,详细的气动数据已经在三个月之前就出来了,但由于我们是第一次设计双发战机,所以在结构设计上还有些不太明白。好在有诺斯罗普的帮忙,我们的中机身主体结构设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详细的气动设计完成了,这至少是让杨辉的心里松了一口气,但这边又说到中机身的主体结构设计问题,这就让人有些担心了,结构设计这种东西可以说是非常考验设计功底的技术,好的结构设计可以让飞机机体重量尽量轻的同时还能承受大过载,还能有更长久的结构使用寿命。
但这种技术都是靠不断的设计堆出来的,没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是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即便是现在的西南科工也只是在歼七这战机上大量练手过,算是能够把单发战机的结构设计整明白,可以做到不错的结构设计。
但要说双发战机的结构设计,这还真就不是西南科工的强项。你也别说什么西南科工有制造歼六的经验,虽然歼六也是一款双发战斗机,但歼6用的那两台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完全和第三代双发战斗机的结构设计大相径庭。再加上歼六这款飞机也只是在西南科工有过同一段时间的生产。却并没有主持过改进设计。所以,西南科工在双发战斗机上的经验说起来应该算是国内几家战斗机研制单位中最少的。
在现在的国内。双发战斗机研制经验最丰富还必须是奉天所,这一点还是必须要承认的。他们不仅早年一直对歼六进行着各种改进,而且还自主研制了歼八,且不说这些飞机的作战性能好不好,是不是满足了军队的需要。其实从技术积累来说,这两款飞机的还是给奉天所积累了国内最丰富的双发战斗机研制经验。
其次就是洪都那边,一家能够把歼六魔改成一款攻击机,并且性能不错让军队表示满意,这就充分体现出了洪都通过强五所积累了大量经验,这也是西南科工没法比的;再后面的611所同样有玩儿歼六,并且还设计过各种方案的歼9,双发的设计也出现了多次;最后甚至是西飞都通过在对飞豹的研制积累了一些不多不少的经验。只有西南科工在这次之前没有经历过任何一款双发战机的研制。
现在说到西南科工没有研制双发战机的经验,杨辉也并不为此感到不解,本来历史就是这样的过来的,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没有研制双发机的经验,这的确是一个问题。那现在中机身的研制进度如何?大概什么时候能够拿出成熟的设计来,我先看看具体的情况再说其他的问题。”
遇到事情当然要先看看具体情况,这一点是必须要有的,但具体情况也并不是那么乐观。
“具体情况就是我们现在中机身研制进度大概会在今年秋季出图,这是我们和诺斯罗普合计了之后得出的进度计划,应该还不存在能够再加快进度的可能,所以”
听到“九月”这个时间点的时候,杨辉就感觉有些头疼了,在六月就要和诺斯罗普说分手了,怎么可能还继续等到九月,到时候诺斯罗普撤走了专家之后剩下的一些中机身结构设计工程该怎么才能完成?这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战机的结构设计可不是那么简单,歼18项目绝对不能再超重了,若是结构设计的太重就肯定不行。当然,若是有足够的自信就可以像苏27那样给飞机的翼梁进行打孔作业,从而做到给飞机的减重,但这种方式说到底还是在结构设计上做文章,它不是西南科工能够打的主意。
“好吧,这个问题我们先放在一边,还有其他的对诺斯罗普依赖比较大的技术项目吗?比如我们现在和诺斯罗普合作的dsi进气道项目进展,都说来我听听,我们现在需要提前做打算。”
说到最后,杨辉甚至直言不讳的说到他对诺斯罗普的担心,但于总师从来不关心杨辉哪来的消息,既然问到了这里,他就按照问的问题回答。
“其他的方面就并不是太多,机载计算机方面因为国家之前为十号工程的配套,所以早早地上马了数字式机载计算机,所以这一点就不用像当年研制yz-1验证机的时候,当年我们只能看诺斯罗普的眼色办事,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至于dsi进气道项目,前不久也拿到了全部的技术数据,进气道鼓包是根据我们的涡扇12发动机要求的进气量设计,新的进气道可以满足进气量的110%进气,这些多出的10%进气量一方面为以后涡扇12发动机进气需求超标准备,另一方面则是用来供应机载apu辅助动力系统。”
原本揪心不已的dsi进气道技术居然是这个时候最不用担心的技术,这让杨辉也是哭笑不得,但这样也好,至少也算是回到总公司之后的第一个好消息,是该高兴高兴。
但现在还有比这更加重要的事要办,最重要的就是现在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之间的各项合作,既要保证西南科工能全身而退,还得要保证和对方好聚好散,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现在的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之间合作也算是有整整的四年时间,怎么也还是有点感情不是。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现在的西南科工还需要和诺斯罗普在巴航工业那边保持着默契的合作,所以再怎么也不能搞得太僵,这不符合双方的利益。
再次站起来,杨辉又往一所那边过去,一路上也算是想了很多,走进设计大楼的时候也不止一次看到美国佬的存在,虽然在这些美国佬是被限制了一些地方不能去,但在不断的合作中也算是合作愉快。
“瑞恩,从美国休假回来了?这休息好了就该要好好配合工作啰,这次的数字化座舱系统的人机工程可全靠你啊,可不要让我们失望。”
甚至,杨辉还能熟料地和这些美国佬打招呼,都是相处了四年时间的人,杨辉几乎能够认识所有的美国专家,对于他们从事的工作也是各种清清楚楚,这也提醒杨辉该时时刻刻记住,西南科工需要培养足够的能够替代他们的人。
而现在是否有可以替代这些美国人的国内技术骨干,杨辉也不敢有百分之百的保证,虽然从这些美国佬到了西南科工参与工作之后就一直有西南科工派过去的副手协助。但这美国佬可要比苏联人精明太多,那种手把手教学的模式肯定是没有的。只能是多多少少的进行一些偷师而已。
“于总,我们这边的新歼详细设计进度如何?诺斯罗普那边有没有在研制中耍小心眼儿?我们现在需要做一些准备了。我总感觉最近哪里有些不对,还是要赶快把该落实的都落实,特别是那些对诺斯罗普方面依赖比较重的项目更要抓紧时间。”
于总师现在已经不在是歼18的总设计师,但作为歼18的技术顾问还是知道歼18的研制进度,现在问起了项目进度,于总师也能够给杨辉做出回答。
“现在正对歼18进行详细结构设计,详细的气动数据已经在三个月之前就出来了,但由于我们是第一次设计双发战机,所以在结构设计上还有些不太明白。好在有诺斯罗普的帮忙,我们的中机身主体结构设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详细的气动设计完成了,这至少是让杨辉的心里松了一口气,但这边又说到中机身的主体结构设计问题,这就让人有些担心了,结构设计这种东西可以说是非常考验设计功底的技术,好的结构设计可以让飞机机体重量尽量轻的同时还能承受大过载,还能有更长久的结构使用寿命。
但这种技术都是靠不断的设计堆出来的,没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是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即便是现在的西南科工也只是在歼七这战机上大量练手过,算是能够把单发战机的结构设计整明白,可以做到不错的结构设计。
但要说双发战机的结构设计,这还真就不是西南科工的强项。你也别说什么西南科工有制造歼六的经验,虽然歼六也是一款双发战斗机,但歼6用的那两台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完全和第三代双发战斗机的结构设计大相径庭。再加上歼六这款飞机也只是在西南科工有过同一段时间的生产。却并没有主持过改进设计。所以,西南科工在双发战斗机上的经验说起来应该算是国内几家战斗机研制单位中最少的。
在现在的国内。双发战斗机研制经验最丰富还必须是奉天所,这一点还是必须要承认的。他们不仅早年一直对歼六进行着各种改进,而且还自主研制了歼八,且不说这些飞机的作战性能好不好,是不是满足了军队的需要。其实从技术积累来说,这两款飞机的还是给奉天所积累了国内最丰富的双发战斗机研制经验。
其次就是洪都那边,一家能够把歼六魔改成一款攻击机,并且性能不错让军队表示满意,这就充分体现出了洪都通过强五所积累了大量经验,这也是西南科工没法比的;再后面的611所同样有玩儿歼六,并且还设计过各种方案的歼9,双发的设计也出现了多次;最后甚至是西飞都通过在对飞豹的研制积累了一些不多不少的经验。只有西南科工在这次之前没有经历过任何一款双发战机的研制。
现在说到西南科工没有研制双发战机的经验,杨辉也并不为此感到不解,本来历史就是这样的过来的,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没有研制双发机的经验,这的确是一个问题。那现在中机身的研制进度如何?大概什么时候能够拿出成熟的设计来,我先看看具体的情况再说其他的问题。”
遇到事情当然要先看看具体情况,这一点是必须要有的,但具体情况也并不是那么乐观。
“具体情况就是我们现在中机身研制进度大概会在今年秋季出图,这是我们和诺斯罗普合计了之后得出的进度计划,应该还不存在能够再加快进度的可能,所以”
听到“九月”这个时间点的时候,杨辉就感觉有些头疼了,在六月就要和诺斯罗普说分手了,怎么可能还继续等到九月,到时候诺斯罗普撤走了专家之后剩下的一些中机身结构设计工程该怎么才能完成?这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战机的结构设计可不是那么简单,歼18项目绝对不能再超重了,若是结构设计的太重就肯定不行。当然,若是有足够的自信就可以像苏27那样给飞机的翼梁进行打孔作业,从而做到给飞机的减重,但这种方式说到底还是在结构设计上做文章,它不是西南科工能够打的主意。
“好吧,这个问题我们先放在一边,还有其他的对诺斯罗普依赖比较大的技术项目吗?比如我们现在和诺斯罗普合作的dsi进气道项目进展,都说来我听听,我们现在需要提前做打算。”
说到最后,杨辉甚至直言不讳的说到他对诺斯罗普的担心,但于总师从来不关心杨辉哪来的消息,既然问到了这里,他就按照问的问题回答。
“其他的方面就并不是太多,机载计算机方面因为国家之前为十号工程的配套,所以早早地上马了数字式机载计算机,所以这一点就不用像当年研制yz-1验证机的时候,当年我们只能看诺斯罗普的眼色办事,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至于dsi进气道项目,前不久也拿到了全部的技术数据,进气道鼓包是根据我们的涡扇12发动机要求的进气量设计,新的进气道可以满足进气量的110%进气,这些多出的10%进气量一方面为以后涡扇12发动机进气需求超标准备,另一方面则是用来供应机载apu辅助动力系统。”
原本揪心不已的dsi进气道技术居然是这个时候最不用担心的技术,这让杨辉也是哭笑不得,但这样也好,至少也算是回到总公司之后的第一个好消息,是该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