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 作者:老老王
一、两极分化的民国印象
一、两极分化的民国印象
按照我们在传统教科书上读到的信息,从1912年清朝覆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民国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主权沦丧、积贫积弱、灾祸不断、饿殍遍地、军阀混战、列强横行、日本入侵……像《包身工》、《白毛女》、《三毛流浪记》、《茶馆》、《骆驼祥子》等脍炙人口的革命主流名著,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民国时代社会动荡、剥削残酷、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悲惨现实。
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台湾和海外的现代作品流入大陆,张爱玲、周作人、胡适等人的作品也被从故纸堆中翻出来,让我们似乎又从另外的视角,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民国。
尤其是一系列以民国时代为背景的琼瑶小说,例如《情深深雨蒙蒙》、《水云间》、《苍天有泪》等等,在大陆受到追捧并且翻拍成电视剧之后,我们更是看到了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民国时代——教会学校出身的贤淑小姐、出国留洋的文雅少爷、主仆情深的狡黠丫鬟、善良宽厚的豪门太太、持重仁爱的乡下老爷、爱国爱民的资本家老板……
总之那里的思想是进步的,恋爱是自由的,生活是悠闲的,情调是小资的,求爱是浪漫的,官府是勉强还算过得去的,洋人都是彬彬有礼的,还有各式各样的舞会、酒会、书画比赛、文娱活动、慈善活动,感觉完全是一个文明进步的摩登社会嘛!
嗯嗯?原来教科书上那个黑暗残酷、民不聊生的旧社会,竟然也有如此和谐美好的一面?
而对于民国时代的百姓生活,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思维”,以及种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发现”。例如“1927年的武汉纺织女工月薪30多块大洋,可买60009000个鸡蛋,养活一家四口毫无压力”;“旧社会学徒工待遇远比现代血汗工厂优厚,每年带薪休假72天”;“民国时期的‘温饱’早已不是问题,‘员工福利’大大超过新中国的任何时期”;“新中国60年,中产阶级收入水平还没有达到民国贫困线”……
于是,在看过上述这些“新发现”之后,我们就忍不住感到纳闷了:哇!既然解放之前的旧社会是如此美好,社会福利是如此的先进,地主和资本家是如此有良心,为什么当初中国的工人农民,还有许多知识分子在内,全都鬼迷心窍地“脑残”了?连命都不要,非得闹革命?自己放弃自己的高工资,打碎自己的安定生活,埋葬这个“幸福”的旧社会不可?
——如果这一切才是真实的民国社会,那么整部中国近代史恐怕都要倒过来读了。
对于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自然会有很多“公共知识分子”跳出来,异口同声地叫嚣道:全都是因为不学无术,沐猴而冠的土鳖共产党在苏联人的帮助之下,学习邪教大搞宣传鼓动,欺骗这些“无比幸福”的工人、农民和学生们起来造反,硬是捣毁了精英们建立的国民政府,毁掉了自己自由民主的美好生活。从而让中国迎来了漫长的悲惨年月,以及一场场骇人听闻的灾祸,例如“饿死三千万”、“十年浩劫”等等。
——感情在他们的眼里,共产党就等同于奥姆真理教?
如此这般搞到最后,根据一个微博上流传的段子,当代“公共知识分子”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观念,大致上可以归纳如下:“……现在有几个人知道这样一个伟大的政府:它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建立起了多党制的两院制民主政府,拥有一支堪比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军队,创办了很多自由而现代大学,为民族工业带来了黄金时代,依靠自己的实力收复了外蒙,但却被一只外国人出枪出钱出顾问武装起来,实行一党专制的野蛮军队所消灭!”
——唉,实在是让人无语了……
为什么这一前一后的描绘口径,竟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异?究竟哪一边在胡说八道?
怎么说呢?这两边的说法,都不能算是绝对的胡说八道,只不过是彼此的阶级立场迥然相异罢了。
——民国时代的旧中国,对于不同阶级的观察者来说,确实是有着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区别只在于由什么人持什么立场,从什么角度去看待那个社会。
要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自私的,通常只会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也决定了每个人的思路。
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来说,美国在19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和解放黑奴运动,是美国历史上堪称浴火重生的里程碑事件。而美国史上的两部巨著《汤姆叔叔的小屋》和《飘》(改编为电影之后名为《乱世佳人》),也分别从北方和南方阵营的角度,反映和描述了双方对黑奴制度的观点。
——即使是对于同样的历史,站在不同地位和立场的人,其看法和感触也肯定是完全不同。
与《飘》相比,《汤姆叔叔的小屋》或许更能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毕竟,《飘》是在南北战争结束了半个世纪之后的作品,感觉更像是现在的中国人去写民国时代。
《汤姆叔叔的小屋》由一位主张废奴的美国北方女作家斯托夫人,于南北战争之前写成和出版,主要描写了一位善良、虔诚的黑奴汤姆大叔,充满了不幸和苦难的一生。书中深刻揭露了奴隶制度的罪恶和残酷,描述了在这个崇尚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度之中,黑奴们承受的各种苦难——女奴们被奴隶主肆意的奸污践踏,男奴们像牲口般暗无天日地劳作,奴隶的孩子依然永远是奴隶,他们随时领受着奴隶主暴戾的刑罚,在交易所内像商品一样被人挑三拣四,一次又一次地在奴隶拍卖会落幕后被迫妻离子散……
因此,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一经出版,就如平地一声炸雷,彻底震撼了整个美国社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国人民对奴隶制的抵触情绪,进一步促使了废奴运动的发展和南北战争的爆发。
而在南北战争结束半个多世纪之后的20世纪初期,同样以南方种植园生活为背景,另一部驰名世界的经典小说——《飘》,却完全是从南方奴隶主的角度,来讲述那段烽火动荡的历史。
创作这本书的美国南方女作家玛格利特?米歇尔,除了描写斯嘉丽和白瑞德两位男女主人公的曲折恋情之外,也没忘了对美国南方的黑奴制度大唱赞歌。她用充满优越感的笔调,将白人对黑奴的奴役描写得既和谐又浪漫,还臆想了他们和白人奴隶主的和谐共处,却对他们的苦难和反抗视而不见。同时更是对林肯总统发起的解放黑奴运动大加鞭挞,认为是北方军队的入侵破坏了南方人田园牧歌式的平静生活,造成了社会混乱、道德败坏和人民的苦难……
在《飘》这部小说的字里行间,明显充满了对往昔奴隶主生活的怀念。在作者的笔下,南方的庄园生活是精致而又美妙的,南方上流社会的男人个个都是绅士,对待入侵之敌(北方佬)奋勇斗争,对待女士彬彬有礼,就算是白瑞德这种被赶出家门的浪荡子,都会为了维护女士的名誉而开枪杀人。黑奴则显得愚蠢而又快乐,没什么反抗情绪,大多数庄园对待黑奴都很友善,他们从摇篮到坟墓的生活都有基本保障,在精神上也很惬意。如果真要把这些黑奴从庄园里赶出去,他们还得担心能不能在社会上独立生活……
为了显示南方奴隶社会的“和谐安乐”,否认解放黑奴的正义性,米歇尔还借用女主人公斯嘉丽之口,写出了这样一段抹杀奴隶逃亡史实的奇文:“……那些北佬女人从前听说南方地主家都养着凶猛的猎犬,以备追逐逃走的黑奴之用,便都信以为真……他们又问到那种给奴隶脸上烫字的烙铁,以及那种虐打奴隶用的九个齿儿的铁蒺藜,其实南方地主并没有这些东西,都不过是北方人宣传的资料罢了。”
可事实又究竟如何呢?只要走进档案馆里,翻一翻美国内战爆发之前南方各州的旧报纸,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些报纸上几乎每天都刊载着成版的缉捕逃奴广告。而且,根据广告中的特征描述,这些黑人逃奴差不多个个脸上都有烙印,胸口和背部满是鞭痕、伤疤。此外,当时的南方有不少武装打手团伙,专门以替富人缉捕逃奴为生,甚至还有广告在推销经过特殊训练、专为追捕逃奴所用的凶悍猎犬!
很显然,玛格利特?米歇尔在写《飘》之前肯定没看过这些东西,或者就算看了也故意视而不见。
还有一处值得注意的地方:在南北战争失败之后,强烈反对废奴的南方白人顽固派,组建了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的三k党。这个三k党乃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种族恐怖主义组织,曾经犯下过无数罪行,并且到现在还有部分残余组织于美国南部存在,继续对有色人种实施暴力活动。但在《飘》中,却把三k党描绘成保卫白人妇女的侠义团体,还长篇累牍地描写了三k党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事迹”。按照这部小说的鼓吹,当时所有“真正的南方人”,包括女主角斯嘉丽和她的丈夫、朋友在内,几乎都参加了三k党……
——这么看来,按照现代的观点,斯嘉丽这位女主人公的身份标签,似乎就应该是铁杆反动派后裔,反政府组织成员、极端种族主义者……外加武装恐怖分子女头目?是不是有点太劲爆了?
遗憾的是,无论米切尔女士在《飘》一书之中如何妙笔生花,颠倒黑白,试图为残酷的黑奴制度披上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所谓“幸福的奴隶生活、和谐的奴隶社会”,都依旧不过是一个非常荒谬的的伪命题——除非受到暴力和死亡的逼迫,这世上怎么会有人乐意去做奴隶?而奴隶的生活又有何幸福可言?
总之,奴隶社会是奴隶主的天堂、奴隶的地狱。而笔杆子则总是被掌握在“有良心的奴隶主”手里……
因此,对于《飘》这本书中对昔日南方奴隶社会的过度美化,有一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兰德尔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慨,并且提笔写了一部同人小说《风吹走了》。该书以一个黑人女奴代替富家白人小姐斯嘉丽作为主角,重新演绎了一遍《飘》所讲述的故事,通过对《飘》中大量人物、情节和对话的改编,用辛辣讽刺的笔调,揭露了那些白人绅士在光鲜外衣之下的残忍、虚伪和堕落,从而表现出当年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以及黑奴们对这种不公正命运的抗争,故而一经出版就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美国黑奴已经被解放一百多年了,这种陈年旧事不提也罢。那么我就再举一个现代的例子:在印度的新德里,有个婆罗门种姓的女教授,家里很有钱,雇了很多仆人。前不久,她在博客日志上写了一篇附有照片的短文,吹嘘自己家对待仆人是何等的仁慈宽厚——具体来说,就是允许仆人在不当班的时候,和她一起待在客厅里,观看大屏幕液晶电视上播放的美国肥皂剧。
但问题是,在看电视的时候,女教授自己坐在沙发上,仆人却必须跪在地板上。而那张长沙发最起码可以坐得下四五个人,旁边还有几张靠背椅……可仆人们却不能坐,因为他们是低种姓族群。
这要是放在我们中国,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你让你家里的保姆有凳子不许坐,只能跪在地板上跟你一起看电视试试看,人家不气死才怪!
然而,就算是这样的人格侮辱,在当今这个号称“民主自由”的印度社会,都已经算是宽容的表现。
如果当前的中国社会也突然变成这副模样,那么某些节操匮乏的富人和“精英”,或许会对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氛围很是喜欢,但是放在一般的人民群众身上,却恐怕会愤怒得要爆炸了!
放到民国时代,恐怕也是一样:对于劳苦大众来说,那肯定是水深火热的地狱;而对于少数“精英”来说,那倒确实是能够肆意妄为的天堂!
所以说,就整个社会的各阶层而言,民国有民国的好,新中国有新中国的好,具体就要看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个人收入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而且,民国时代的旧中国社会,在两极分化、阶级对立、陈规陋习、漠视人权等问题上,恐怕比现在的印度社会还要更加糟糕得多,以至于黑暗到了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程度。
一、两极分化的民国印象
一、两极分化的民国印象
一、两极分化的民国印象
按照我们在传统教科书上读到的信息,从1912年清朝覆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民国时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主权沦丧、积贫积弱、灾祸不断、饿殍遍地、军阀混战、列强横行、日本入侵……像《包身工》、《白毛女》、《三毛流浪记》、《茶馆》、《骆驼祥子》等脍炙人口的革命主流名著,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民国时代社会动荡、剥削残酷、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悲惨现实。
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台湾和海外的现代作品流入大陆,张爱玲、周作人、胡适等人的作品也被从故纸堆中翻出来,让我们似乎又从另外的视角,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民国。
尤其是一系列以民国时代为背景的琼瑶小说,例如《情深深雨蒙蒙》、《水云间》、《苍天有泪》等等,在大陆受到追捧并且翻拍成电视剧之后,我们更是看到了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民国时代——教会学校出身的贤淑小姐、出国留洋的文雅少爷、主仆情深的狡黠丫鬟、善良宽厚的豪门太太、持重仁爱的乡下老爷、爱国爱民的资本家老板……
总之那里的思想是进步的,恋爱是自由的,生活是悠闲的,情调是小资的,求爱是浪漫的,官府是勉强还算过得去的,洋人都是彬彬有礼的,还有各式各样的舞会、酒会、书画比赛、文娱活动、慈善活动,感觉完全是一个文明进步的摩登社会嘛!
嗯嗯?原来教科书上那个黑暗残酷、民不聊生的旧社会,竟然也有如此和谐美好的一面?
而对于民国时代的百姓生活,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思维”,以及种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发现”。例如“1927年的武汉纺织女工月薪30多块大洋,可买60009000个鸡蛋,养活一家四口毫无压力”;“旧社会学徒工待遇远比现代血汗工厂优厚,每年带薪休假72天”;“民国时期的‘温饱’早已不是问题,‘员工福利’大大超过新中国的任何时期”;“新中国60年,中产阶级收入水平还没有达到民国贫困线”……
于是,在看过上述这些“新发现”之后,我们就忍不住感到纳闷了:哇!既然解放之前的旧社会是如此美好,社会福利是如此的先进,地主和资本家是如此有良心,为什么当初中国的工人农民,还有许多知识分子在内,全都鬼迷心窍地“脑残”了?连命都不要,非得闹革命?自己放弃自己的高工资,打碎自己的安定生活,埋葬这个“幸福”的旧社会不可?
——如果这一切才是真实的民国社会,那么整部中国近代史恐怕都要倒过来读了。
对于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自然会有很多“公共知识分子”跳出来,异口同声地叫嚣道:全都是因为不学无术,沐猴而冠的土鳖共产党在苏联人的帮助之下,学习邪教大搞宣传鼓动,欺骗这些“无比幸福”的工人、农民和学生们起来造反,硬是捣毁了精英们建立的国民政府,毁掉了自己自由民主的美好生活。从而让中国迎来了漫长的悲惨年月,以及一场场骇人听闻的灾祸,例如“饿死三千万”、“十年浩劫”等等。
——感情在他们的眼里,共产党就等同于奥姆真理教?
如此这般搞到最后,根据一个微博上流传的段子,当代“公共知识分子”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观念,大致上可以归纳如下:“……现在有几个人知道这样一个伟大的政府:它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建立起了多党制的两院制民主政府,拥有一支堪比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军队,创办了很多自由而现代大学,为民族工业带来了黄金时代,依靠自己的实力收复了外蒙,但却被一只外国人出枪出钱出顾问武装起来,实行一党专制的野蛮军队所消灭!”
——唉,实在是让人无语了……
为什么这一前一后的描绘口径,竟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异?究竟哪一边在胡说八道?
怎么说呢?这两边的说法,都不能算是绝对的胡说八道,只不过是彼此的阶级立场迥然相异罢了。
——民国时代的旧中国,对于不同阶级的观察者来说,确实是有着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区别只在于由什么人持什么立场,从什么角度去看待那个社会。
要知道,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自私的,通常只会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也决定了每个人的思路。
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来说,美国在19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和解放黑奴运动,是美国历史上堪称浴火重生的里程碑事件。而美国史上的两部巨著《汤姆叔叔的小屋》和《飘》(改编为电影之后名为《乱世佳人》),也分别从北方和南方阵营的角度,反映和描述了双方对黑奴制度的观点。
——即使是对于同样的历史,站在不同地位和立场的人,其看法和感触也肯定是完全不同。
与《飘》相比,《汤姆叔叔的小屋》或许更能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毕竟,《飘》是在南北战争结束了半个世纪之后的作品,感觉更像是现在的中国人去写民国时代。
《汤姆叔叔的小屋》由一位主张废奴的美国北方女作家斯托夫人,于南北战争之前写成和出版,主要描写了一位善良、虔诚的黑奴汤姆大叔,充满了不幸和苦难的一生。书中深刻揭露了奴隶制度的罪恶和残酷,描述了在这个崇尚人人生而平等的国度之中,黑奴们承受的各种苦难——女奴们被奴隶主肆意的奸污践踏,男奴们像牲口般暗无天日地劳作,奴隶的孩子依然永远是奴隶,他们随时领受着奴隶主暴戾的刑罚,在交易所内像商品一样被人挑三拣四,一次又一次地在奴隶拍卖会落幕后被迫妻离子散……
因此,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一经出版,就如平地一声炸雷,彻底震撼了整个美国社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国人民对奴隶制的抵触情绪,进一步促使了废奴运动的发展和南北战争的爆发。
而在南北战争结束半个多世纪之后的20世纪初期,同样以南方种植园生活为背景,另一部驰名世界的经典小说——《飘》,却完全是从南方奴隶主的角度,来讲述那段烽火动荡的历史。
创作这本书的美国南方女作家玛格利特?米歇尔,除了描写斯嘉丽和白瑞德两位男女主人公的曲折恋情之外,也没忘了对美国南方的黑奴制度大唱赞歌。她用充满优越感的笔调,将白人对黑奴的奴役描写得既和谐又浪漫,还臆想了他们和白人奴隶主的和谐共处,却对他们的苦难和反抗视而不见。同时更是对林肯总统发起的解放黑奴运动大加鞭挞,认为是北方军队的入侵破坏了南方人田园牧歌式的平静生活,造成了社会混乱、道德败坏和人民的苦难……
在《飘》这部小说的字里行间,明显充满了对往昔奴隶主生活的怀念。在作者的笔下,南方的庄园生活是精致而又美妙的,南方上流社会的男人个个都是绅士,对待入侵之敌(北方佬)奋勇斗争,对待女士彬彬有礼,就算是白瑞德这种被赶出家门的浪荡子,都会为了维护女士的名誉而开枪杀人。黑奴则显得愚蠢而又快乐,没什么反抗情绪,大多数庄园对待黑奴都很友善,他们从摇篮到坟墓的生活都有基本保障,在精神上也很惬意。如果真要把这些黑奴从庄园里赶出去,他们还得担心能不能在社会上独立生活……
为了显示南方奴隶社会的“和谐安乐”,否认解放黑奴的正义性,米歇尔还借用女主人公斯嘉丽之口,写出了这样一段抹杀奴隶逃亡史实的奇文:“……那些北佬女人从前听说南方地主家都养着凶猛的猎犬,以备追逐逃走的黑奴之用,便都信以为真……他们又问到那种给奴隶脸上烫字的烙铁,以及那种虐打奴隶用的九个齿儿的铁蒺藜,其实南方地主并没有这些东西,都不过是北方人宣传的资料罢了。”
可事实又究竟如何呢?只要走进档案馆里,翻一翻美国内战爆发之前南方各州的旧报纸,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些报纸上几乎每天都刊载着成版的缉捕逃奴广告。而且,根据广告中的特征描述,这些黑人逃奴差不多个个脸上都有烙印,胸口和背部满是鞭痕、伤疤。此外,当时的南方有不少武装打手团伙,专门以替富人缉捕逃奴为生,甚至还有广告在推销经过特殊训练、专为追捕逃奴所用的凶悍猎犬!
很显然,玛格利特?米歇尔在写《飘》之前肯定没看过这些东西,或者就算看了也故意视而不见。
还有一处值得注意的地方:在南北战争失败之后,强烈反对废奴的南方白人顽固派,组建了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的三k党。这个三k党乃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种族恐怖主义组织,曾经犯下过无数罪行,并且到现在还有部分残余组织于美国南部存在,继续对有色人种实施暴力活动。但在《飘》中,却把三k党描绘成保卫白人妇女的侠义团体,还长篇累牍地描写了三k党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事迹”。按照这部小说的鼓吹,当时所有“真正的南方人”,包括女主角斯嘉丽和她的丈夫、朋友在内,几乎都参加了三k党……
——这么看来,按照现代的观点,斯嘉丽这位女主人公的身份标签,似乎就应该是铁杆反动派后裔,反政府组织成员、极端种族主义者……外加武装恐怖分子女头目?是不是有点太劲爆了?
遗憾的是,无论米切尔女士在《飘》一书之中如何妙笔生花,颠倒黑白,试图为残酷的黑奴制度披上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所谓“幸福的奴隶生活、和谐的奴隶社会”,都依旧不过是一个非常荒谬的的伪命题——除非受到暴力和死亡的逼迫,这世上怎么会有人乐意去做奴隶?而奴隶的生活又有何幸福可言?
总之,奴隶社会是奴隶主的天堂、奴隶的地狱。而笔杆子则总是被掌握在“有良心的奴隶主”手里……
因此,对于《飘》这本书中对昔日南方奴隶社会的过度美化,有一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兰德尔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慨,并且提笔写了一部同人小说《风吹走了》。该书以一个黑人女奴代替富家白人小姐斯嘉丽作为主角,重新演绎了一遍《飘》所讲述的故事,通过对《飘》中大量人物、情节和对话的改编,用辛辣讽刺的笔调,揭露了那些白人绅士在光鲜外衣之下的残忍、虚伪和堕落,从而表现出当年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以及黑奴们对这种不公正命运的抗争,故而一经出版就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美国黑奴已经被解放一百多年了,这种陈年旧事不提也罢。那么我就再举一个现代的例子:在印度的新德里,有个婆罗门种姓的女教授,家里很有钱,雇了很多仆人。前不久,她在博客日志上写了一篇附有照片的短文,吹嘘自己家对待仆人是何等的仁慈宽厚——具体来说,就是允许仆人在不当班的时候,和她一起待在客厅里,观看大屏幕液晶电视上播放的美国肥皂剧。
但问题是,在看电视的时候,女教授自己坐在沙发上,仆人却必须跪在地板上。而那张长沙发最起码可以坐得下四五个人,旁边还有几张靠背椅……可仆人们却不能坐,因为他们是低种姓族群。
这要是放在我们中国,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你让你家里的保姆有凳子不许坐,只能跪在地板上跟你一起看电视试试看,人家不气死才怪!
然而,就算是这样的人格侮辱,在当今这个号称“民主自由”的印度社会,都已经算是宽容的表现。
如果当前的中国社会也突然变成这副模样,那么某些节操匮乏的富人和“精英”,或许会对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氛围很是喜欢,但是放在一般的人民群众身上,却恐怕会愤怒得要爆炸了!
放到民国时代,恐怕也是一样:对于劳苦大众来说,那肯定是水深火热的地狱;而对于少数“精英”来说,那倒确实是能够肆意妄为的天堂!
所以说,就整个社会的各阶层而言,民国有民国的好,新中国有新中国的好,具体就要看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个人收入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而且,民国时代的旧中国社会,在两极分化、阶级对立、陈规陋习、漠视人权等问题上,恐怕比现在的印度社会还要更加糟糕得多,以至于黑暗到了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程度。
一、两极分化的民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