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大考古家 作者:庭外红梅
分卷阅读54
老面前召见贾蔷的具体情况后,众人再一次觉得贾蔷是个运气好的家伙。
靠着祖辈的面子才得了这种好差事,人人争抢都没能从他手底下夺食,不是幸运是什么?
这种情况下自然有人不服气的,不过几位皇子倒还罢了,虽然一番努力没结果,然而着功劳没到其他兄弟手里便已经足够,至于其他,他们羽翼未丰,庆安帝眼皮子底下他们根本不敢动作,太多的他们自然也不敢奢求。
更何况皇帝的已经表现出强硬的态度来,皇子们再眼馋也没办法,自然只能接受。
有皇帝支持,一行人自然十分顺利,沿途官员热情招待,随行的人手个个顶尖,而且出京的时候为了顺利,皇帝直接从京郊大营抽调了一千人马随行保护,这种情况下,哪怕有些居心叵则之人想要破坏也无计可施。
因此顺顺当当的,贾蔷领着人接了宝物,将宝物护送到了京城,而皇帝早已经郑重的等在了城外,准备迎接宝物。
☆、封赏
当国家准备全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是很迅速的,尤其是封建帝王这种独揽国家大权之人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那就更容易了。
内阁众人出于自己的私心未能拦着皇帝,在兖州鼎还未送进京城证明其是真是假的时候,他们的行为被许多民间的读书人质疑,认为他们是媚上布利,非忠臣所为。
一时间说皇帝行为昏庸的少,猜测是不是皇帝身边出现了某些奸臣,哄骗了皇帝,而内阁为了讨好皇帝,纵容了皇帝昏庸的行为的更多,一下子原本名声不错的内阁成员纷纷被扣上了奸臣的帽子。
内阁众人之所以同意皇帝的行为原本就是为了自己的身后名,然而纵然他们想着等兖州鼎证明是真的之后名声自然会回复,况且为了以后长远的名声短暂牺牲一回也是有利无害的,但是他们也不得不去考虑万一真的是皇帝作假怎么办?万一真的有人拿出了皇帝作假的证据,以至于他们成了贻笑大方的罪臣又该如何是好?
虽然说周浦老先生已经站出来为皇帝作证,而这位周老先生在民间的风声很好,不过一来,崇拜这位周老先生的多半是民间的普通百姓,读书人多受圣人思想的影响,认为子不语乱力怪神。
虽然这些读书人自己的心里或许会信上一些,但在面上他们还是标榜自己不信这些鬼怪之类的东西的,因此对于周老先生也就不那么崇敬,对于他的话自然也有了怀疑。
这二来嘛,自然是因为钦天监一向为皇家所用,是皇帝的应声虫,因此周老先生说的话自然也就没那么可信了,骗骗普通的老百姓还可以,但对于读书人来说就不那么管用了。
不过幸好皇帝早有打算,贾蔷一行人刚到济宁,郭庄郭老先生就带人迎了出来,另外与他们随行的便是孔家人。
孔家原就在山东曲阜,与济宁挨的十分近,而且孔家人在儒林当中声望很高,由他们出面,再加上当世大儒郭庄,这下子连怎么还叫嚣得十分厉害的读书人也都闭了嘴。
这些读书人可以无所顾忌的喷朝臣,喷内阁,甚至直言皇帝的不足,在外人面前尚且可以博得一个不畏权贵,关心天下大事的名声,然而面对孔家这样的庞然大物,跟郭庄这样极有名声的前辈他们也只能闭嘴。
毕竟就算得罪了朝廷,然而朝廷毕竟优容读书人,即便不做官,有个好名声,回家也能够养活自己,甚至过的还相当不错。
但要是得罪了这些前辈,他们可就前途堪忧了,这些读书人虽然非常愿意标榜自己是为君子,然而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群有私心的普通人而已,明哲保身,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而这些读书人不但会明哲保身,还最会见风使舵,见此事已经有了定论,不必他人多言,不过两天的功夫,他们便已经琢磨出了锦绣文章,又带着当地有名的先贤长者前来拜见贾蔷,名义上说是恭贺陛下得天之幸,有如此功德,当为天下贺之。
有这样的事情,贾蔷自然不会推脱,作为使者,贾蔷热情的接待了这些来自民间的恭贺者,他也认真的看了那些人炮制出来的贺词,当真是华丽至极,极尽赞美之能事,便是贾蔷看了也不免觉得暗自脸红,因为这贺词当中还捎带上了他,虽只占了一小部分,但也足够让人觉得莫名羞耻了。
但是这文章辞藻又足够华丽,非常有文采,让外人看了只觉得唇齿留香,心中回味不已,并不会让人觉得这只是一篇谄媚之词,由此可见这些读书人是多么狡猾了。
贾蔷虽然觉得这文章写得太过言过其实,便是他这种厚脸皮也难免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这种事情自然不能推辞,他连忙将这文章附在了自己给皇帝上的奏章当中,这也算是来自民间的声音了,自然要报给皇帝的。
不提这文章呈上去之后皇帝如何在朝堂之上大肆表扬了鲁地学子一番,其他地方上的文人官员也都慌忙上表恭贺皇帝,一时间到有颇有一些天下盛赞的情景。
为了讨好上司,某些人甚至能够牺牲自己,牺牲家人,而为了讨好皇帝,底下自然更有人花样百出。
虽然贾蔷跟皇帝都说他们在梦中得到了两位老国公的指点,但是为了更显真实,打捞兖州鼎还是花费了一些时间,而就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山东的官员就折腾出了不少事情。
原先那些读书人写出了锦绣文章还是他们私底下联合,最后这才上报官府,送到贾蔷跟前。
而这些背后其实是官府的一次试探,毕竟有些事情官员也不好直接出面,更何况之前也不是没有过官员想要讨好皇帝谎称地方有祥瑞出现的事情,但都被皇帝直接斥责一顿,虽说没有直接被撸掉官职,但被皇帝恶了,前途肯定堪忧。
这些官员还把不定皇帝到底是什么想法,所以并未直接上阵,而是将这些读书人派到前面来打前站,便是说起来,也只能说是皇帝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感激皇帝功德,自发的行为,与地方官府不相干。
现在一看皇帝对这些行为十分满意,这些官员便也顾不得什么了,直接亲身上阵,不但各种花样文章一一呈了上去,而且接连有祥瑞出现,什么灵芝仙草之类的不必再提,甚至还有人说看到了凤凰、神龙之类的身影,听到了它们的叫声,一看便知道是为了讨好皇帝才人造出来的祥瑞。
庆安帝并非傻子,哪怕在他治国之时有兖州鼎这样的国之重宝出世,那也没有叫这样的好消息给冲昏了头。
他自然能看出来其中的真假,不过这种时候他也不好开口辩驳反对,更何况这种造势的时候,这些人的奏本便也算是为兖州鼎抬高声势了。
便是庆安帝心中对这行为再不喜,为了兖州鼎,也只能装
分卷阅读54
分卷阅读54
老面前召见贾蔷的具体情况后,众人再一次觉得贾蔷是个运气好的家伙。
靠着祖辈的面子才得了这种好差事,人人争抢都没能从他手底下夺食,不是幸运是什么?
这种情况下自然有人不服气的,不过几位皇子倒还罢了,虽然一番努力没结果,然而着功劳没到其他兄弟手里便已经足够,至于其他,他们羽翼未丰,庆安帝眼皮子底下他们根本不敢动作,太多的他们自然也不敢奢求。
更何况皇帝的已经表现出强硬的态度来,皇子们再眼馋也没办法,自然只能接受。
有皇帝支持,一行人自然十分顺利,沿途官员热情招待,随行的人手个个顶尖,而且出京的时候为了顺利,皇帝直接从京郊大营抽调了一千人马随行保护,这种情况下,哪怕有些居心叵则之人想要破坏也无计可施。
因此顺顺当当的,贾蔷领着人接了宝物,将宝物护送到了京城,而皇帝早已经郑重的等在了城外,准备迎接宝物。
☆、封赏
当国家准备全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是很迅速的,尤其是封建帝王这种独揽国家大权之人想要做一件事的时候那就更容易了。
内阁众人出于自己的私心未能拦着皇帝,在兖州鼎还未送进京城证明其是真是假的时候,他们的行为被许多民间的读书人质疑,认为他们是媚上布利,非忠臣所为。
一时间说皇帝行为昏庸的少,猜测是不是皇帝身边出现了某些奸臣,哄骗了皇帝,而内阁为了讨好皇帝,纵容了皇帝昏庸的行为的更多,一下子原本名声不错的内阁成员纷纷被扣上了奸臣的帽子。
内阁众人之所以同意皇帝的行为原本就是为了自己的身后名,然而纵然他们想着等兖州鼎证明是真的之后名声自然会回复,况且为了以后长远的名声短暂牺牲一回也是有利无害的,但是他们也不得不去考虑万一真的是皇帝作假怎么办?万一真的有人拿出了皇帝作假的证据,以至于他们成了贻笑大方的罪臣又该如何是好?
虽然说周浦老先生已经站出来为皇帝作证,而这位周老先生在民间的风声很好,不过一来,崇拜这位周老先生的多半是民间的普通百姓,读书人多受圣人思想的影响,认为子不语乱力怪神。
虽然这些读书人自己的心里或许会信上一些,但在面上他们还是标榜自己不信这些鬼怪之类的东西的,因此对于周老先生也就不那么崇敬,对于他的话自然也有了怀疑。
这二来嘛,自然是因为钦天监一向为皇家所用,是皇帝的应声虫,因此周老先生说的话自然也就没那么可信了,骗骗普通的老百姓还可以,但对于读书人来说就不那么管用了。
不过幸好皇帝早有打算,贾蔷一行人刚到济宁,郭庄郭老先生就带人迎了出来,另外与他们随行的便是孔家人。
孔家原就在山东曲阜,与济宁挨的十分近,而且孔家人在儒林当中声望很高,由他们出面,再加上当世大儒郭庄,这下子连怎么还叫嚣得十分厉害的读书人也都闭了嘴。
这些读书人可以无所顾忌的喷朝臣,喷内阁,甚至直言皇帝的不足,在外人面前尚且可以博得一个不畏权贵,关心天下大事的名声,然而面对孔家这样的庞然大物,跟郭庄这样极有名声的前辈他们也只能闭嘴。
毕竟就算得罪了朝廷,然而朝廷毕竟优容读书人,即便不做官,有个好名声,回家也能够养活自己,甚至过的还相当不错。
但要是得罪了这些前辈,他们可就前途堪忧了,这些读书人虽然非常愿意标榜自己是为君子,然而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群有私心的普通人而已,明哲保身,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而这些读书人不但会明哲保身,还最会见风使舵,见此事已经有了定论,不必他人多言,不过两天的功夫,他们便已经琢磨出了锦绣文章,又带着当地有名的先贤长者前来拜见贾蔷,名义上说是恭贺陛下得天之幸,有如此功德,当为天下贺之。
有这样的事情,贾蔷自然不会推脱,作为使者,贾蔷热情的接待了这些来自民间的恭贺者,他也认真的看了那些人炮制出来的贺词,当真是华丽至极,极尽赞美之能事,便是贾蔷看了也不免觉得暗自脸红,因为这贺词当中还捎带上了他,虽只占了一小部分,但也足够让人觉得莫名羞耻了。
但是这文章辞藻又足够华丽,非常有文采,让外人看了只觉得唇齿留香,心中回味不已,并不会让人觉得这只是一篇谄媚之词,由此可见这些读书人是多么狡猾了。
贾蔷虽然觉得这文章写得太过言过其实,便是他这种厚脸皮也难免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这种事情自然不能推辞,他连忙将这文章附在了自己给皇帝上的奏章当中,这也算是来自民间的声音了,自然要报给皇帝的。
不提这文章呈上去之后皇帝如何在朝堂之上大肆表扬了鲁地学子一番,其他地方上的文人官员也都慌忙上表恭贺皇帝,一时间到有颇有一些天下盛赞的情景。
为了讨好上司,某些人甚至能够牺牲自己,牺牲家人,而为了讨好皇帝,底下自然更有人花样百出。
虽然贾蔷跟皇帝都说他们在梦中得到了两位老国公的指点,但是为了更显真实,打捞兖州鼎还是花费了一些时间,而就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山东的官员就折腾出了不少事情。
原先那些读书人写出了锦绣文章还是他们私底下联合,最后这才上报官府,送到贾蔷跟前。
而这些背后其实是官府的一次试探,毕竟有些事情官员也不好直接出面,更何况之前也不是没有过官员想要讨好皇帝谎称地方有祥瑞出现的事情,但都被皇帝直接斥责一顿,虽说没有直接被撸掉官职,但被皇帝恶了,前途肯定堪忧。
这些官员还把不定皇帝到底是什么想法,所以并未直接上阵,而是将这些读书人派到前面来打前站,便是说起来,也只能说是皇帝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感激皇帝功德,自发的行为,与地方官府不相干。
现在一看皇帝对这些行为十分满意,这些官员便也顾不得什么了,直接亲身上阵,不但各种花样文章一一呈了上去,而且接连有祥瑞出现,什么灵芝仙草之类的不必再提,甚至还有人说看到了凤凰、神龙之类的身影,听到了它们的叫声,一看便知道是为了讨好皇帝才人造出来的祥瑞。
庆安帝并非傻子,哪怕在他治国之时有兖州鼎这样的国之重宝出世,那也没有叫这样的好消息给冲昏了头。
他自然能看出来其中的真假,不过这种时候他也不好开口辩驳反对,更何况这种造势的时候,这些人的奏本便也算是为兖州鼎抬高声势了。
便是庆安帝心中对这行为再不喜,为了兖州鼎,也只能装
分卷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