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作者:平原小草3
分卷阅读162
食?”
王长锁:“是玉米,有四十来斤。”
薛红莲:“烁伯母那边呢?”
王长锁:“也收到了,是三十来斤玉米。”
薛红莲:“这就奇怪了,白头发老奶奶原本很照顾你家的,怎么没给你们小麦?而且数量还没有我家的多,我家还收了五十斤玉米呢!”
薛红莲说着话的时候不无骄傲:她打听了一圈儿,就自己家收到的粮食多,虽然不如收到小麦的好看,但大饥荒之年,也就无所谓粗粮细粮了,再好的细粮,一斤也顶不了二斤不是!
不过,对于经常受白头发老奶奶照顾的王长锁家,没有收到小麦和比自己的还少,她还是感到一头雾水。
王长锁笑笑:“有玉米就很不错了,白捡的,还嫌好歹?!”
乜寡妇一旁接话茬说:“我问了几户了,大家收到的都不一样。有小麦,有玉米,有的多,有的少。不像分铁锅给玉米穗儿时,基本是按人口分,大家都一样。”
谷秀美:“我也问了几户了,确实是这样。还有什么也没收到的,这里头好像有说道呀似的。”
薛红莲:“能有什么说道?一准是供奉白头发老奶奶不够虔诚呗!”
乜寡妇:“红莲,你这一说,我想起一件事来。收到粮食后,我就在家里给白头发老奶奶烧香、磕头了。
“据说,白头发老奶奶经常在腊梅的屋里,咱作着伴儿,到腊梅屋里再给白头发老奶奶烧烧香,跪拜跪拜去呀。”
薛红莲:“去就去,反正打饭也就早一会儿晚一会儿的事!”
于是,薛红莲、谷秀美、乜寡妇,又到腊梅屋里烧香磕头。
这又让腊梅十分感动。
考虑到前世现代人们都用编织袋,布口袋已经很少。为了以后再募捐方便,也为了给前世的人们一个交代,腊梅对每一个来烧香的人说:
“白头发老奶奶说了,这是她在别处里募捐的,为了给捐赠者一个交代,她让你们把捐赠者的口袋再还回去。
“并且要写个收到条,拴在口袋口上。不会写字的要让人代写,还要注明代写人的名字。然后压在香炉底下,白头发老奶奶自己来取。”
有粮食吃就很好了,要口袋也没得东西装,各家都高兴地照办。
第二天晚上,腊梅再来到前世现代,挨家把口袋和收到条给各家送去。
第一百六十二章 闹的沸沸扬扬
此时,“白头发老奶奶”已经在前世的原十一队只见被传的沸沸扬扬。
原来,腊梅嘱咐人们要关闭门灯以及院儿里、屋里的电灯,人们也都照办了。
在她看来,大门底下黢黑一片,庭院里鸦雀无声,深信人们唯命是听,这才放心大胆地闪出空间通道,取走了粮食。
然而她不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几个胆大的人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把自己藏在离着大门最近的棚子里,有一个还直接藏在了影壁墙前面的丝瓜秧后面。腊梅取粮食的全过程,被他们看了个正着。
由于腊梅是用手抚了一下粮食口袋就取走的,在他们看来,只是在大门底下闪了闪身儿,粮食就不见了,由于天黑,没有看清模样,也没见搬动口袋。
由于偷看的不是一个人,大家一对证,基本一样。于是,一个细高挑,穿着白衣服,梳着白发髻的白头发老奶奶,被人们证实并传了开来。
当人们见自己的口袋又回来了,还有收到条,有的人认得自己先人的笔迹,更是信以为真,高兴得没法,从心里感谢白头发老奶奶办了一件大好事。
头天晚上没有给的,见给的都收到了先人的收到条,也信以为真,到了晚上,也放在大门底下半口袋粮食。
最吃惊的要数王长峰了,因为他收到的收到条上,竟然写的是自己的名字。
自己的笔迹自己熟悉,活脱脱就是自己写的。
王长峰如坠五里雾中,怎么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了!
正在疑惑间,有的人拿着收到条找了来,进门就喊:“峰爷爷(峰叔叔),我家的收到条上代笔人是你,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吧!”
王长峰:“我也正纳闷哩,我家的收到条上竟然是我自己的名字。”
大家一对证,字迹完全一样,而写字的纸,也是一样的老黑纸。并且有两张上还签着日期:一九五九年x月x日。
“奇了怪了,怎么是我的亲笔签名呢?”王长峰惊讶的说不出一点儿所以然。
“五九年你多大岁数?”一个小青年问。
王长峰:“算算吧,我今年七十三,减五十年,二十三岁。”
小青年:“那时你干什么呀?”
王长峰:“那时能干什么?过集体生活,吃食堂,生产队安排劳动,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出门,没有正当理由,队上不请给假。”
“不出去打工?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出去打工挣钱?”一个中年男人问。
王长峰:“出去打工?全国形势一样,都是过集体生活,由生产队分配劳动,你上哪里打工去?”
中年男人:“不打工,哪里来钱?”
王长峰:“那时人们没有钱,一切都是队上供应。家里的零花钱,都是喂几只母鸡下蛋,或是妇女们织土布,卖了钱当零花用。没有打工挣钱这一说。
“你们真幸福。”一个刚刚丢了工作的年轻人羡慕地说:“最起码不用发愁找工作,也不用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一家人还能在一块儿堆。”
王长峰:“你真是生活在蜜罐里,不知道什么叫甜了。那时人们确实不用自己动脑筋,一切听喝儿,连地怎样种,农活怎样做,都不用自己操心,都听队长一个人的。
“可肠子却闲着多半截,没有吃饱的时候。就像白头发老奶奶说的那样,被困在饥饿中,尤其三年困难时期,被饿死了很多人。”
小青年:“这么说,白头发老奶奶说的是事实?”
王长峰:“是事实。确实是这样。”
小青年:“这么说,我们给粮食算是给对了,是在帮助那时的人们,让他们少饿点儿肚子!”
“对你个球!”中年人打了小青年一个暴栗:“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历史还能重演?就拿长峰叔叔来说,他自己
分卷阅读162
分卷阅读162
食?”
王长锁:“是玉米,有四十来斤。”
薛红莲:“烁伯母那边呢?”
王长锁:“也收到了,是三十来斤玉米。”
薛红莲:“这就奇怪了,白头发老奶奶原本很照顾你家的,怎么没给你们小麦?而且数量还没有我家的多,我家还收了五十斤玉米呢!”
薛红莲说着话的时候不无骄傲:她打听了一圈儿,就自己家收到的粮食多,虽然不如收到小麦的好看,但大饥荒之年,也就无所谓粗粮细粮了,再好的细粮,一斤也顶不了二斤不是!
不过,对于经常受白头发老奶奶照顾的王长锁家,没有收到小麦和比自己的还少,她还是感到一头雾水。
王长锁笑笑:“有玉米就很不错了,白捡的,还嫌好歹?!”
乜寡妇一旁接话茬说:“我问了几户了,大家收到的都不一样。有小麦,有玉米,有的多,有的少。不像分铁锅给玉米穗儿时,基本是按人口分,大家都一样。”
谷秀美:“我也问了几户了,确实是这样。还有什么也没收到的,这里头好像有说道呀似的。”
薛红莲:“能有什么说道?一准是供奉白头发老奶奶不够虔诚呗!”
乜寡妇:“红莲,你这一说,我想起一件事来。收到粮食后,我就在家里给白头发老奶奶烧香、磕头了。
“据说,白头发老奶奶经常在腊梅的屋里,咱作着伴儿,到腊梅屋里再给白头发老奶奶烧烧香,跪拜跪拜去呀。”
薛红莲:“去就去,反正打饭也就早一会儿晚一会儿的事!”
于是,薛红莲、谷秀美、乜寡妇,又到腊梅屋里烧香磕头。
这又让腊梅十分感动。
考虑到前世现代人们都用编织袋,布口袋已经很少。为了以后再募捐方便,也为了给前世的人们一个交代,腊梅对每一个来烧香的人说:
“白头发老奶奶说了,这是她在别处里募捐的,为了给捐赠者一个交代,她让你们把捐赠者的口袋再还回去。
“并且要写个收到条,拴在口袋口上。不会写字的要让人代写,还要注明代写人的名字。然后压在香炉底下,白头发老奶奶自己来取。”
有粮食吃就很好了,要口袋也没得东西装,各家都高兴地照办。
第二天晚上,腊梅再来到前世现代,挨家把口袋和收到条给各家送去。
第一百六十二章 闹的沸沸扬扬
此时,“白头发老奶奶”已经在前世的原十一队只见被传的沸沸扬扬。
原来,腊梅嘱咐人们要关闭门灯以及院儿里、屋里的电灯,人们也都照办了。
在她看来,大门底下黢黑一片,庭院里鸦雀无声,深信人们唯命是听,这才放心大胆地闪出空间通道,取走了粮食。
然而她不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几个胆大的人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把自己藏在离着大门最近的棚子里,有一个还直接藏在了影壁墙前面的丝瓜秧后面。腊梅取粮食的全过程,被他们看了个正着。
由于腊梅是用手抚了一下粮食口袋就取走的,在他们看来,只是在大门底下闪了闪身儿,粮食就不见了,由于天黑,没有看清模样,也没见搬动口袋。
由于偷看的不是一个人,大家一对证,基本一样。于是,一个细高挑,穿着白衣服,梳着白发髻的白头发老奶奶,被人们证实并传了开来。
当人们见自己的口袋又回来了,还有收到条,有的人认得自己先人的笔迹,更是信以为真,高兴得没法,从心里感谢白头发老奶奶办了一件大好事。
头天晚上没有给的,见给的都收到了先人的收到条,也信以为真,到了晚上,也放在大门底下半口袋粮食。
最吃惊的要数王长峰了,因为他收到的收到条上,竟然写的是自己的名字。
自己的笔迹自己熟悉,活脱脱就是自己写的。
王长峰如坠五里雾中,怎么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了!
正在疑惑间,有的人拿着收到条找了来,进门就喊:“峰爷爷(峰叔叔),我家的收到条上代笔人是你,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吧!”
王长峰:“我也正纳闷哩,我家的收到条上竟然是我自己的名字。”
大家一对证,字迹完全一样,而写字的纸,也是一样的老黑纸。并且有两张上还签着日期:一九五九年x月x日。
“奇了怪了,怎么是我的亲笔签名呢?”王长峰惊讶的说不出一点儿所以然。
“五九年你多大岁数?”一个小青年问。
王长峰:“算算吧,我今年七十三,减五十年,二十三岁。”
小青年:“那时你干什么呀?”
王长峰:“那时能干什么?过集体生活,吃食堂,生产队安排劳动,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出门,没有正当理由,队上不请给假。”
“不出去打工?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出去打工挣钱?”一个中年男人问。
王长峰:“出去打工?全国形势一样,都是过集体生活,由生产队分配劳动,你上哪里打工去?”
中年男人:“不打工,哪里来钱?”
王长峰:“那时人们没有钱,一切都是队上供应。家里的零花钱,都是喂几只母鸡下蛋,或是妇女们织土布,卖了钱当零花用。没有打工挣钱这一说。
“你们真幸福。”一个刚刚丢了工作的年轻人羡慕地说:“最起码不用发愁找工作,也不用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一家人还能在一块儿堆。”
王长峰:“你真是生活在蜜罐里,不知道什么叫甜了。那时人们确实不用自己动脑筋,一切听喝儿,连地怎样种,农活怎样做,都不用自己操心,都听队长一个人的。
“可肠子却闲着多半截,没有吃饱的时候。就像白头发老奶奶说的那样,被困在饥饿中,尤其三年困难时期,被饿死了很多人。”
小青年:“这么说,白头发老奶奶说的是事实?”
王长峰:“是事实。确实是这样。”
小青年:“这么说,我们给粮食算是给对了,是在帮助那时的人们,让他们少饿点儿肚子!”
“对你个球!”中年人打了小青年一个暴栗:“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历史还能重演?就拿长峰叔叔来说,他自己
分卷阅读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