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地考虑了一会儿---
“林逸啊,此事事关重大,可不能儿戏。”张队长非常深沉地说,“咱们出些力气是小事儿,可要是真如你所说,这地下还有一层古墓,那么这事情可就变大了。”
林逸点点头,当然明白张队长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因为听了那马脸八爷的话,贸然相信,就下结论说这古墓下面还有古墓,如果事情并非这样的话,那就糗大了。
林逸考虑完毕就说:“不如这样,你就说我修复的古籍还缺少一些页数,可能埋在了这古墓之下,让考古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帮忙寻找一下,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动声色地进行挖掘了。”
张队长点点头,觉得林逸这个办法还是行得通的,于是他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直接吩咐那些考古队员,让他们小心翼翼地往下面挖一挖。
其他人也没怀疑什么,只有那叶秋见他和林逸说了一会儿话,就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总觉得其中有什么古怪。
在他追着屁股后面闻讯下,张队长就对他说了,叶秋当即瞪大眼睛,“怎么可能?”
在叶秋看来,林逸这样说简直就是危言耸听---墓中墓,这只有历代的笔记小说和现在的悬疑小说中才有的事儿,怎么会在现实中出现?如果真有的话,他叶秋宁愿把名字倒着写。
……
古墓内---
为了方便修复那些破烂古籍,林逸让张队长特意给他在古墓下面搭了一下小棚子,小棚子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隔离间,把林逸和其它人隔离开来,除了林逸可以在里面修复古书外,平日里谁也不能进去,以免打搅林逸修复古籍。
其实林逸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自己修复的时候使用灵气被人发现。还好,从目前情况来看,没人怀疑他所使用的手段。
此时大家开始重新挖掘古墓,林逸也再次钻进自己的小棚子里,开始用灵气修复那快要沤成烂泥的手抄本。
实际上,这段时间经过林逸的努力,这卷手抄本已经被修复了两三成,大致能够看出来,上面所写的竟然是道家修炼秘笈《指玄篇》。
《指玄篇》又叫做《吕祖指玄篇》,传说是剑仙吕洞宾得道成仙后传下来的仙家秘诀。
如果放在以前,像这种修真修道的仙家秘笈,是要被当成封建迷信批判的。再说了,仙道无凭,鬼才相信这些。可是偏偏现在是个网络大爆炸的年代,很多网络小说都是关于“修真”的,搞得“修真热”兴起,以至于在收藏界,一些人也有意识地开始收藏关于古代修真修道,以及奇奇怪怪的古书。
不说别的,单单这部《指玄篇》,林逸印象中就有好几个老一些古书版本。
清代光绪年间,永盛斋刻本,《吕祖指玄篇秘注》,一函四本,(乾隆年间)沧海老人秘注,如今在藏家手里,品相好的可以达到8000---10000元。
清代同治刻本,《吕祖指玄篇秘注》,修道名篇1厚册全,如今在藏家手里,品相好的可以达到3000---5000元。
民国,道教宗师卢峰居士林藏版,《吕祖指玄篇直指》,一函一册全,如今在藏家手里,品相好的可以达到2000元左右。
依照林逸搜集的资料来看,貌似这部《指玄篇》只有最老的版本就是清代版本。按照“重刊”内容介绍,应该是清代乾隆时候的。至于明代,以及明代之前,根本就没什么记录。
也就是说,这部书现存内容都是清代人刻印,并由那位沧海老人秘注的,再早的,没有。
想到这里,林逸就无比的好奇了,要知道,现在他手里这部可是南宋时期的,其内容一定和清代的有所出入。
此时,林逸的好奇心就被勾了起来,所以更加耐心地将这部手抄本破损的地方慢慢修复,生怕遗漏什么内容。
很快,这部手抄道家修真的古书就能够大致看出来面目了。
前面,先是一篇“吕仙人”的自序---
大致说的是,他以前精心钻研儒学,应试的路上遇到了正阳仙翁,对方可怜他,就指导他修真大道,于是他就抛弃了功名,开始做修真界的*青年。一开始懵头懵脑啥也不会,后来被点化这才省悟。以后再访名师,跋山涉水跑到了终南山,磕头求道,对方看他蛮那个啥的,就传授给他《太上无量度人妙经》和《丹房秘诀》,并且反复告诫,这是宝贝,是修炼秘籍,以后维护仙界和平就靠你了。于是吕祖就气极而泣,又是磕头又是作揖,大呼仙人收下我的膝盖吧。
自此,有了这宝贝秘笈,吕祖就登堂入室,修真得道了,然后回头想想以前自己那些苦逼的经历,觉得作为一名有志向道的*青年,走了太多弯路,那些仙师们都太坑爹,把好多东西藏着掖着,就是不传给你,他觉得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于是就写了这部《指玄篇》一册,放在了青城石室中,然后抬头对老天爷说,看哪个*青年有此仙缘,飘然而去。
……
上面这些大致就是这部手抄《指玄篇》序言中的内容,当然,后面还有一些什么条规之类的,林逸觉得很类似那些武侠小说中得了秘笈你要怎么怎么地。
手抄本上,吕祖说有谁得到这部《指玄篇》跟咱就是有缘,一定要沐浴更衣,点灯焚香,在大半夜面朝北斗,感谢那些仙人前辈的指点;每天要一点点进步,一天要比一天虔诚,然后那个啥,你就可以斩妖除魔,修真得道,白日飞升云云。
看完这些,林逸不禁莞尔发笑,猜测,如果前面的序言真的是吕祖所写,那么这些条条框框恐怕就是后人胡乱添加的。
为什么这样说?
真的得道高人是不屑制定这些条条框框的,以便显得自己多高大多威猛,他们既然已经得道,那就不再被世间名利所束缚,又怎么会去计较那个愣头愣脑的*青年得到这部《指玄篇》?就算是猴子得到了他们也无所谓,反正老子已经留下了秘笈,得到就是有缘,得不到那是天道使然,我何必管那么多呢。
想到这里,林逸就又继续去翻看这部手抄本下面的内容,大体上都是吕洞宾为《指玄篇》所写的十六首诗,每首诗词后面是南宋道家名人“玉蟾老祖”所做的注释。
其一
叹世凡夫不悟空,迷花恋酒送英雄。
*漏永欢娱促,岁月长时死限攻。
弄巧常如猫捕鼠,光阴犹似箭离弓。
不知使得精神尽,愿把身尸葬土中。
玉蟾曰:
纯阳仙师慈悲,大开接引。故叹世人险曲迷昧,自丧其身。后览书者,当见仙翁之言,的无虚也。正好回头悟道,切莫错过光阴。非大慈悲,谁肯苦口劝人?
其二
昔年我亦赴科场,偶遇仙师古道旁。
一阵香风飘羽袖,千条云带绕霓裳。
开言句句谈玄理,劝世声声唱洞章。
我贵我荣都不羡,重重再教炼黄房。
玉蟾曰:
此诗自叹遇钟离老祖,讲道劝化之意也。羽袖云裳,乃仙家所穿之服;玄理洞章,乃仙家所修之业。黄房者,非世之黄房,乃中央属土,黄帝所居之位也。
……
看到这里,林逸不禁感叹,古代高人也真是用心良苦啊,很多浅而易显的道理,非常绞尽脑汁地用优美顺口的诗词说出来,让你在感受大道理熏陶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当然,林逸还有个怀疑,古人之所以把修道的内容写成歌诀,也是为了去腐存精,把那些连诗歌都看不懂的大老粗剔除掉,只取那些有学问的……想一想也是,吕祖要是不去修道,搞不好就是什么大唐的状元榜眼探花,现在得道了,收徒弟当然也要挑三拣四,至少要和自己志趣相投,出身也要差不多才行,像那些种田摘菜,打水砍柴的,就都直接out了。
抱着这种古怪的念头,林逸继续一边用灵气继续修复这部手抄本《指玄篇》,一边仔细察看这种古代道家修炼秘笈的内容。
渐渐地,到了这手抄本的末尾处,林逸刚刚用灵气修复好最后的几页,一篇后序立马跃然纸上;看这笔墨字迹,还有大致内容,这篇后序很明显就是这部书的抄写者所写,而他,也很有可能就是这座古墓的主人!(未完待续。)
“林逸啊,此事事关重大,可不能儿戏。”张队长非常深沉地说,“咱们出些力气是小事儿,可要是真如你所说,这地下还有一层古墓,那么这事情可就变大了。”
林逸点点头,当然明白张队长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因为听了那马脸八爷的话,贸然相信,就下结论说这古墓下面还有古墓,如果事情并非这样的话,那就糗大了。
林逸考虑完毕就说:“不如这样,你就说我修复的古籍还缺少一些页数,可能埋在了这古墓之下,让考古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帮忙寻找一下,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动声色地进行挖掘了。”
张队长点点头,觉得林逸这个办法还是行得通的,于是他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直接吩咐那些考古队员,让他们小心翼翼地往下面挖一挖。
其他人也没怀疑什么,只有那叶秋见他和林逸说了一会儿话,就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总觉得其中有什么古怪。
在他追着屁股后面闻讯下,张队长就对他说了,叶秋当即瞪大眼睛,“怎么可能?”
在叶秋看来,林逸这样说简直就是危言耸听---墓中墓,这只有历代的笔记小说和现在的悬疑小说中才有的事儿,怎么会在现实中出现?如果真有的话,他叶秋宁愿把名字倒着写。
……
古墓内---
为了方便修复那些破烂古籍,林逸让张队长特意给他在古墓下面搭了一下小棚子,小棚子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隔离间,把林逸和其它人隔离开来,除了林逸可以在里面修复古书外,平日里谁也不能进去,以免打搅林逸修复古籍。
其实林逸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自己修复的时候使用灵气被人发现。还好,从目前情况来看,没人怀疑他所使用的手段。
此时大家开始重新挖掘古墓,林逸也再次钻进自己的小棚子里,开始用灵气修复那快要沤成烂泥的手抄本。
实际上,这段时间经过林逸的努力,这卷手抄本已经被修复了两三成,大致能够看出来,上面所写的竟然是道家修炼秘笈《指玄篇》。
《指玄篇》又叫做《吕祖指玄篇》,传说是剑仙吕洞宾得道成仙后传下来的仙家秘诀。
如果放在以前,像这种修真修道的仙家秘笈,是要被当成封建迷信批判的。再说了,仙道无凭,鬼才相信这些。可是偏偏现在是个网络大爆炸的年代,很多网络小说都是关于“修真”的,搞得“修真热”兴起,以至于在收藏界,一些人也有意识地开始收藏关于古代修真修道,以及奇奇怪怪的古书。
不说别的,单单这部《指玄篇》,林逸印象中就有好几个老一些古书版本。
清代光绪年间,永盛斋刻本,《吕祖指玄篇秘注》,一函四本,(乾隆年间)沧海老人秘注,如今在藏家手里,品相好的可以达到8000---10000元。
清代同治刻本,《吕祖指玄篇秘注》,修道名篇1厚册全,如今在藏家手里,品相好的可以达到3000---5000元。
民国,道教宗师卢峰居士林藏版,《吕祖指玄篇直指》,一函一册全,如今在藏家手里,品相好的可以达到2000元左右。
依照林逸搜集的资料来看,貌似这部《指玄篇》只有最老的版本就是清代版本。按照“重刊”内容介绍,应该是清代乾隆时候的。至于明代,以及明代之前,根本就没什么记录。
也就是说,这部书现存内容都是清代人刻印,并由那位沧海老人秘注的,再早的,没有。
想到这里,林逸就无比的好奇了,要知道,现在他手里这部可是南宋时期的,其内容一定和清代的有所出入。
此时,林逸的好奇心就被勾了起来,所以更加耐心地将这部手抄本破损的地方慢慢修复,生怕遗漏什么内容。
很快,这部手抄道家修真的古书就能够大致看出来面目了。
前面,先是一篇“吕仙人”的自序---
大致说的是,他以前精心钻研儒学,应试的路上遇到了正阳仙翁,对方可怜他,就指导他修真大道,于是他就抛弃了功名,开始做修真界的*青年。一开始懵头懵脑啥也不会,后来被点化这才省悟。以后再访名师,跋山涉水跑到了终南山,磕头求道,对方看他蛮那个啥的,就传授给他《太上无量度人妙经》和《丹房秘诀》,并且反复告诫,这是宝贝,是修炼秘籍,以后维护仙界和平就靠你了。于是吕祖就气极而泣,又是磕头又是作揖,大呼仙人收下我的膝盖吧。
自此,有了这宝贝秘笈,吕祖就登堂入室,修真得道了,然后回头想想以前自己那些苦逼的经历,觉得作为一名有志向道的*青年,走了太多弯路,那些仙师们都太坑爹,把好多东西藏着掖着,就是不传给你,他觉得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于是就写了这部《指玄篇》一册,放在了青城石室中,然后抬头对老天爷说,看哪个*青年有此仙缘,飘然而去。
……
上面这些大致就是这部手抄《指玄篇》序言中的内容,当然,后面还有一些什么条规之类的,林逸觉得很类似那些武侠小说中得了秘笈你要怎么怎么地。
手抄本上,吕祖说有谁得到这部《指玄篇》跟咱就是有缘,一定要沐浴更衣,点灯焚香,在大半夜面朝北斗,感谢那些仙人前辈的指点;每天要一点点进步,一天要比一天虔诚,然后那个啥,你就可以斩妖除魔,修真得道,白日飞升云云。
看完这些,林逸不禁莞尔发笑,猜测,如果前面的序言真的是吕祖所写,那么这些条条框框恐怕就是后人胡乱添加的。
为什么这样说?
真的得道高人是不屑制定这些条条框框的,以便显得自己多高大多威猛,他们既然已经得道,那就不再被世间名利所束缚,又怎么会去计较那个愣头愣脑的*青年得到这部《指玄篇》?就算是猴子得到了他们也无所谓,反正老子已经留下了秘笈,得到就是有缘,得不到那是天道使然,我何必管那么多呢。
想到这里,林逸就又继续去翻看这部手抄本下面的内容,大体上都是吕洞宾为《指玄篇》所写的十六首诗,每首诗词后面是南宋道家名人“玉蟾老祖”所做的注释。
其一
叹世凡夫不悟空,迷花恋酒送英雄。
*漏永欢娱促,岁月长时死限攻。
弄巧常如猫捕鼠,光阴犹似箭离弓。
不知使得精神尽,愿把身尸葬土中。
玉蟾曰:
纯阳仙师慈悲,大开接引。故叹世人险曲迷昧,自丧其身。后览书者,当见仙翁之言,的无虚也。正好回头悟道,切莫错过光阴。非大慈悲,谁肯苦口劝人?
其二
昔年我亦赴科场,偶遇仙师古道旁。
一阵香风飘羽袖,千条云带绕霓裳。
开言句句谈玄理,劝世声声唱洞章。
我贵我荣都不羡,重重再教炼黄房。
玉蟾曰:
此诗自叹遇钟离老祖,讲道劝化之意也。羽袖云裳,乃仙家所穿之服;玄理洞章,乃仙家所修之业。黄房者,非世之黄房,乃中央属土,黄帝所居之位也。
……
看到这里,林逸不禁感叹,古代高人也真是用心良苦啊,很多浅而易显的道理,非常绞尽脑汁地用优美顺口的诗词说出来,让你在感受大道理熏陶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当然,林逸还有个怀疑,古人之所以把修道的内容写成歌诀,也是为了去腐存精,把那些连诗歌都看不懂的大老粗剔除掉,只取那些有学问的……想一想也是,吕祖要是不去修道,搞不好就是什么大唐的状元榜眼探花,现在得道了,收徒弟当然也要挑三拣四,至少要和自己志趣相投,出身也要差不多才行,像那些种田摘菜,打水砍柴的,就都直接out了。
抱着这种古怪的念头,林逸继续一边用灵气继续修复这部手抄本《指玄篇》,一边仔细察看这种古代道家修炼秘笈的内容。
渐渐地,到了这手抄本的末尾处,林逸刚刚用灵气修复好最后的几页,一篇后序立马跃然纸上;看这笔墨字迹,还有大致内容,这篇后序很明显就是这部书的抄写者所写,而他,也很有可能就是这座古墓的主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