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旺家小媳妇 作者:麻辣香橙
第 37 章
“怎么样啊?”冯东用胳膊碰碰杨边疆,小声问他,杨边疆扭头笑笑:“那什么,我觉着不太合适。你帮我跟婶子透个话,下午还上班呢,我得先回去了。”
“要说人长得还行,就是太不大方了,扭扭捏捏的一直躲在别人身后,到现在也没听她说一句话。”冯亮凑过来,客观评价了一下。
“那行,你先走吧,我跟我妈说。”冯东过去跟二伯娘嘀咕了一句,二伯娘忙回身走过来。
“边疆啊,你到时间上班啦?那你先走吧,可不能耽误上班。”二伯娘往女方那边努努嘴,小声问:“咋样啊?”
“婶子,您看……谢谢您替我操心,就是感觉不太投缘。”杨边疆抱歉地笑笑,跨上自行车。
“冯荞,走了。”
“哦,就来。”冯荞正看热闹看得起劲儿呢,一听杨边疆喊她,笑嘻嘻跑过去问:“这就回去啦?”
“不回去你还想干啥?”杨边疆给了她一个“我叫你笑”的眼神,骑车带着冯荞走了。
☆☆☆☆☆☆☆☆
搞笑的事情却在后头,不大一会子,杨边疆跟冯荞才回到厂里,冯东来找他了。
“我妈非叫我来。”冯东脸上带着某种可疑的神色,一边说,一边努力憋着笑,“就是刚才女方那边,不是还来了两个姑娘吗,一个是她亲妹,一个是堂妹,刚才女方那边的长辈说了,说三个姑娘,你看上哪个都行。”
杨边疆:……
杨边疆:你还笑!
冯东:噗哈哈哈哈……
杨边疆忙着做一张抽屉桌,冯东就呆在旁边,给他递个刨子、凿子什么的,聊起眼前这事,冯东总结了一句:
“我就说我妈不靠谱,怎么小舅妈也变得不靠谱了。边疆你放心,再有下回……”
“婶子一片好心,替我操心呢,相亲呗,合适就合适,不合适就算了。不过咱俩说句心里话,可不要再来下回了,我是真不愿意相亲了。”
“不相亲,你准备要打光棍了?”想到今天的相亲,冯东也好笑无奈,女方的长辈也太直接了,自然是看中了杨边疆条件不错。那时候工人吃香,军人吃香,他这样有手艺又有工人身份的退伍军人就更吃香了。
“边疆,说实在的,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姑娘呀?”
什么样的姑娘?杨边疆手里的刨子停了一下,什么样的姑娘?让他满心欢喜的姑娘,她应该是聪慧懂事,活泼可爱,应该是独立自强,不懦弱不依赖,哪怕性子有点野有点倔……
杨边疆甩甩头,继续刨他的木板。一团团刨花弯弯绕绕地从刨子里出来,有点像他此刻的心思。
“你也没结婚呢,你能知道你自己想找个什么样的姑娘?冯东,我知道我这个年龄,在农村孩子都该有了,大家都替我操心,我自己其实也着急,可有些事急不来,比如你吧,你能说清楚你喜欢什么样的?”
冯东摇头:“谁知道呢,我就没怎么想过。我也不太会跟年轻姑娘打交道。”
“总得是一个让你喜欢的姑娘,一看到她就觉得满心欢喜,兴许哪一天,你看到她,就觉得她比任何人都好。”杨边疆笑起来,“我退伍之前,我们连队就连长、指导员和二排长是结了婚的,二排长喜欢给我们说他媳妇,他媳妇给他写的信都攒了一箱子,当宝贝似的。他说一个男人,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媳妇,娶对了干活都带劲儿,娶错了这辈子就算白活了。”
“谁不想娶自己喜欢的姑娘。”冯东听着他的话,不禁也有些憧憬,“可是你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爸妈,日子就是这样柴米油盐的过,谁知道自己这辈子能不能娶到自己喜欢的?那要是遇不上,或者说你喜欢人家,人家未必喜欢你呢?”
冯东有些感叹,他二十二了,跟杨边疆一样,在这个年代的农村妥妥的属于“大龄青年”,可是他跟杨边疆又不一样,杨边疆是当兵耽误了,他耽误的原因就只有一个,穷。
喜欢的姑娘?哪家姑娘愿意跟他吃苦受穷呀。
第32章 熟稔(第二更)
农村的盛夏要比寒冬难熬。冬天尽管冷, 可冬天也到农闲了,农村反正不缺柴禾,可以猫冬可以烤火, 尽管连件厚实的棉衣都没有,可也能熬得过去。
盛夏就不一样了,三伏天热死人, 除了蒲扇, 再没有别的降温工具, 蒸笼一样的天气里,你躲都没处躲。于是大孩子小孩子就整天往西大河跑,有事没事都泡在水里, 可是农活还得照样干,天越热农活越忙,只要一场雨,田地里就冒出一层绿油油的小草芽, 队长整天吆喝着上工锄草。锄禾日当午啊汗滴禾下土啊。
晚上太热, 屋里更热,闷得透不过气来的热。冯荞跟冯小粉、寇小胭她们一道, 晚上冲了凉就各人拎着一条麦秸编的草苫子,铺在院子里纳凉, 烧了艾草和蒲绒熏蚊子,躺在草苫子上仰望星空, 等到夜间下凉了再回屋去睡。也兴许迷迷糊糊就在院子里睡着了, 大半夜醒来, 露水打的身上都潮了,再迷迷糊糊爬起来进屋去睡。
姑娘家也就只敢在院子里纳凉,男人和上了年纪的妇女,索性拎着麦秸苫子去生产队的大场上,或者西大河边上,人一堆一堆的纳凉睡觉,还挺热闹的。
农具厂也调整了上班时间,尽量早上班,晚下班,中间热的时候尽量空出来休息。冯荞苦夏,暑热难熬的时候,她就打不起精神,身体乏力,胃口差,自己在小食堂管做饭,自己却不想吃饭。她本来就不胖,如今越发瘦了。
“多吃点儿蔬菜瓜果,老这么下去怎么行。”杨边疆看她苦夏让人担心,抽空就来帮她烧火,他大男人身体好,热点儿也不怕。
“边疆说对了,多吃点瓜果蔬菜,苦夏的毛病能见好。”
徐师傅抱着个西瓜进来,便看到杨边疆蹲在锅灶前烧火,脚边堆着一堆木工房丢弃的边角废料,他把几块小木片丢进灶膛,火光红旺旺的,映照着他脸上的汗珠。冯荞弯腰炒着锅里的青椒小河虾,辣椒味儿呛得她转头到旁边咳嗽。
“往后三伏天,尽量少炒菜,多弄点儿凉菜什么的吃,也省得冯荞丫头热成这样。”徐师傅拍拍西瓜,自信地说:“这瓜应该熟了,冯荞,拿刀来,先吃个西瓜凉快凉快。”
西瓜切开,杨边疆看了一眼就笑了,这西瓜也就八分熟,瓜瓤不够红,带着些粉红,瓜皮也很厚。“师父,这瓜你挑的?”
“我挑的。”徐师傅微微懊恼,“往后再买西瓜,就叫老刘去,别看他干活毛糙,挑瓜却在行。”
“镇上买西瓜的人少,他们不敢等到熟透再摘,就不能放了。这样的瓜甜度是不太够,不过瓜肉清爽,也好吃。”杨边疆作为徒弟,不能让师父没面子呀,就赶忙安慰师傅。他说的倒也是实情,这年代吃饭也只够温饱,普通老农民有几个舍得买西瓜吃的?
“好吃孬吃,反正就这么吃吧。”徐师傅一边切瓜,一边招呼大家过来吃瓜。下班的师傅们陆续进来,一个西瓜很快就吃光了。
“徐师傅,你挑瓜可真不行,看这瓜皮这么厚,一斤西瓜半斤皮。”
“我说老刘,嫌不好你还吃了两大块?你别吃呀。”徐师傅反击。
“你俩不懂了吧?西瓜皮清热消暑的,冯荞丫头啊,削掉外面的绿皮,里头削去一层洗干净,放点辣椒和醋炒炒,挺好吃的。”铁匠张师傅得意地提了个建议。
于是用菜刀的用菜刀,用西瓜刀的用西瓜刀,刨刀片也用上了,一群木匠铁匠反正不缺刀子,几个人七手八脚,三两下就把半盆西瓜皮弄干净了,冯荞切了薄薄的片下锅去炒,辣椒、蒜瓣、酱油醋再加点儿白糖,居然十分爽口开胃,大家都说好吃,冯荞就着这道炒西瓜皮,居然吃了多半碗高粱米饭。
于是大家纷纷说笑起来,说徐师傅这西瓜真是买对了。
也就是在这一天,农历六月底,公历八月中,晚间大喇叭的新闻广播里播放了来自首都的一则会议新闻,在这个关于“高校招生工作”的会议上,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虽然还没有明确宣布恢复高考的具体时间,但是政策大方向却是一锤定音了。
当天冯荞有急活加了个班,杨边疆便自觉去小菜园浇菜等她,走的就比平常稍晚。新闻播放时,两人正骑车穿行在乡村的田间土路上,路两旁玉米高粱长起来了,高高的青纱帐层层叠叠,一望无际,一种乡村田野静谧安闲的美。
幸好这条也算是镇上进村的主路,不算窄,这要是路窄,或者像冯荞这样的姑娘一个人走,还真叫人有点害怕。冯荞悠然坐在车后座,看那玉米杆上丝线一样的红缨子。这时候的玉米秸可以折下来吃的,最甜了,跟甘蔗一样,不过田间地头也经常有生产队的“护青队”巡逻,要是被抓住可就丢脸了。
高音喇叭的广播声传到耳边,离得稍远,听得不太分明。杨边疆留意听了几句,跟冯荞随口闲聊:
第 37 章
恋耽美
第 37 章
“怎么样啊?”冯东用胳膊碰碰杨边疆,小声问他,杨边疆扭头笑笑:“那什么,我觉着不太合适。你帮我跟婶子透个话,下午还上班呢,我得先回去了。”
“要说人长得还行,就是太不大方了,扭扭捏捏的一直躲在别人身后,到现在也没听她说一句话。”冯亮凑过来,客观评价了一下。
“那行,你先走吧,我跟我妈说。”冯东过去跟二伯娘嘀咕了一句,二伯娘忙回身走过来。
“边疆啊,你到时间上班啦?那你先走吧,可不能耽误上班。”二伯娘往女方那边努努嘴,小声问:“咋样啊?”
“婶子,您看……谢谢您替我操心,就是感觉不太投缘。”杨边疆抱歉地笑笑,跨上自行车。
“冯荞,走了。”
“哦,就来。”冯荞正看热闹看得起劲儿呢,一听杨边疆喊她,笑嘻嘻跑过去问:“这就回去啦?”
“不回去你还想干啥?”杨边疆给了她一个“我叫你笑”的眼神,骑车带着冯荞走了。
☆☆☆☆☆☆☆☆
搞笑的事情却在后头,不大一会子,杨边疆跟冯荞才回到厂里,冯东来找他了。
“我妈非叫我来。”冯东脸上带着某种可疑的神色,一边说,一边努力憋着笑,“就是刚才女方那边,不是还来了两个姑娘吗,一个是她亲妹,一个是堂妹,刚才女方那边的长辈说了,说三个姑娘,你看上哪个都行。”
杨边疆:……
杨边疆:你还笑!
冯东:噗哈哈哈哈……
杨边疆忙着做一张抽屉桌,冯东就呆在旁边,给他递个刨子、凿子什么的,聊起眼前这事,冯东总结了一句:
“我就说我妈不靠谱,怎么小舅妈也变得不靠谱了。边疆你放心,再有下回……”
“婶子一片好心,替我操心呢,相亲呗,合适就合适,不合适就算了。不过咱俩说句心里话,可不要再来下回了,我是真不愿意相亲了。”
“不相亲,你准备要打光棍了?”想到今天的相亲,冯东也好笑无奈,女方的长辈也太直接了,自然是看中了杨边疆条件不错。那时候工人吃香,军人吃香,他这样有手艺又有工人身份的退伍军人就更吃香了。
“边疆,说实在的,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姑娘呀?”
什么样的姑娘?杨边疆手里的刨子停了一下,什么样的姑娘?让他满心欢喜的姑娘,她应该是聪慧懂事,活泼可爱,应该是独立自强,不懦弱不依赖,哪怕性子有点野有点倔……
杨边疆甩甩头,继续刨他的木板。一团团刨花弯弯绕绕地从刨子里出来,有点像他此刻的心思。
“你也没结婚呢,你能知道你自己想找个什么样的姑娘?冯东,我知道我这个年龄,在农村孩子都该有了,大家都替我操心,我自己其实也着急,可有些事急不来,比如你吧,你能说清楚你喜欢什么样的?”
冯东摇头:“谁知道呢,我就没怎么想过。我也不太会跟年轻姑娘打交道。”
“总得是一个让你喜欢的姑娘,一看到她就觉得满心欢喜,兴许哪一天,你看到她,就觉得她比任何人都好。”杨边疆笑起来,“我退伍之前,我们连队就连长、指导员和二排长是结了婚的,二排长喜欢给我们说他媳妇,他媳妇给他写的信都攒了一箱子,当宝贝似的。他说一个男人,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媳妇,娶对了干活都带劲儿,娶错了这辈子就算白活了。”
“谁不想娶自己喜欢的姑娘。”冯东听着他的话,不禁也有些憧憬,“可是你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爸妈,日子就是这样柴米油盐的过,谁知道自己这辈子能不能娶到自己喜欢的?那要是遇不上,或者说你喜欢人家,人家未必喜欢你呢?”
冯东有些感叹,他二十二了,跟杨边疆一样,在这个年代的农村妥妥的属于“大龄青年”,可是他跟杨边疆又不一样,杨边疆是当兵耽误了,他耽误的原因就只有一个,穷。
喜欢的姑娘?哪家姑娘愿意跟他吃苦受穷呀。
第32章 熟稔(第二更)
农村的盛夏要比寒冬难熬。冬天尽管冷, 可冬天也到农闲了,农村反正不缺柴禾,可以猫冬可以烤火, 尽管连件厚实的棉衣都没有,可也能熬得过去。
盛夏就不一样了,三伏天热死人, 除了蒲扇, 再没有别的降温工具, 蒸笼一样的天气里,你躲都没处躲。于是大孩子小孩子就整天往西大河跑,有事没事都泡在水里, 可是农活还得照样干,天越热农活越忙,只要一场雨,田地里就冒出一层绿油油的小草芽, 队长整天吆喝着上工锄草。锄禾日当午啊汗滴禾下土啊。
晚上太热, 屋里更热,闷得透不过气来的热。冯荞跟冯小粉、寇小胭她们一道, 晚上冲了凉就各人拎着一条麦秸编的草苫子,铺在院子里纳凉, 烧了艾草和蒲绒熏蚊子,躺在草苫子上仰望星空, 等到夜间下凉了再回屋去睡。也兴许迷迷糊糊就在院子里睡着了, 大半夜醒来, 露水打的身上都潮了,再迷迷糊糊爬起来进屋去睡。
姑娘家也就只敢在院子里纳凉,男人和上了年纪的妇女,索性拎着麦秸苫子去生产队的大场上,或者西大河边上,人一堆一堆的纳凉睡觉,还挺热闹的。
农具厂也调整了上班时间,尽量早上班,晚下班,中间热的时候尽量空出来休息。冯荞苦夏,暑热难熬的时候,她就打不起精神,身体乏力,胃口差,自己在小食堂管做饭,自己却不想吃饭。她本来就不胖,如今越发瘦了。
“多吃点儿蔬菜瓜果,老这么下去怎么行。”杨边疆看她苦夏让人担心,抽空就来帮她烧火,他大男人身体好,热点儿也不怕。
“边疆说对了,多吃点瓜果蔬菜,苦夏的毛病能见好。”
徐师傅抱着个西瓜进来,便看到杨边疆蹲在锅灶前烧火,脚边堆着一堆木工房丢弃的边角废料,他把几块小木片丢进灶膛,火光红旺旺的,映照着他脸上的汗珠。冯荞弯腰炒着锅里的青椒小河虾,辣椒味儿呛得她转头到旁边咳嗽。
“往后三伏天,尽量少炒菜,多弄点儿凉菜什么的吃,也省得冯荞丫头热成这样。”徐师傅拍拍西瓜,自信地说:“这瓜应该熟了,冯荞,拿刀来,先吃个西瓜凉快凉快。”
西瓜切开,杨边疆看了一眼就笑了,这西瓜也就八分熟,瓜瓤不够红,带着些粉红,瓜皮也很厚。“师父,这瓜你挑的?”
“我挑的。”徐师傅微微懊恼,“往后再买西瓜,就叫老刘去,别看他干活毛糙,挑瓜却在行。”
“镇上买西瓜的人少,他们不敢等到熟透再摘,就不能放了。这样的瓜甜度是不太够,不过瓜肉清爽,也好吃。”杨边疆作为徒弟,不能让师父没面子呀,就赶忙安慰师傅。他说的倒也是实情,这年代吃饭也只够温饱,普通老农民有几个舍得买西瓜吃的?
“好吃孬吃,反正就这么吃吧。”徐师傅一边切瓜,一边招呼大家过来吃瓜。下班的师傅们陆续进来,一个西瓜很快就吃光了。
“徐师傅,你挑瓜可真不行,看这瓜皮这么厚,一斤西瓜半斤皮。”
“我说老刘,嫌不好你还吃了两大块?你别吃呀。”徐师傅反击。
“你俩不懂了吧?西瓜皮清热消暑的,冯荞丫头啊,削掉外面的绿皮,里头削去一层洗干净,放点辣椒和醋炒炒,挺好吃的。”铁匠张师傅得意地提了个建议。
于是用菜刀的用菜刀,用西瓜刀的用西瓜刀,刨刀片也用上了,一群木匠铁匠反正不缺刀子,几个人七手八脚,三两下就把半盆西瓜皮弄干净了,冯荞切了薄薄的片下锅去炒,辣椒、蒜瓣、酱油醋再加点儿白糖,居然十分爽口开胃,大家都说好吃,冯荞就着这道炒西瓜皮,居然吃了多半碗高粱米饭。
于是大家纷纷说笑起来,说徐师傅这西瓜真是买对了。
也就是在这一天,农历六月底,公历八月中,晚间大喇叭的新闻广播里播放了来自首都的一则会议新闻,在这个关于“高校招生工作”的会议上,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虽然还没有明确宣布恢复高考的具体时间,但是政策大方向却是一锤定音了。
当天冯荞有急活加了个班,杨边疆便自觉去小菜园浇菜等她,走的就比平常稍晚。新闻播放时,两人正骑车穿行在乡村的田间土路上,路两旁玉米高粱长起来了,高高的青纱帐层层叠叠,一望无际,一种乡村田野静谧安闲的美。
幸好这条也算是镇上进村的主路,不算窄,这要是路窄,或者像冯荞这样的姑娘一个人走,还真叫人有点害怕。冯荞悠然坐在车后座,看那玉米杆上丝线一样的红缨子。这时候的玉米秸可以折下来吃的,最甜了,跟甘蔗一样,不过田间地头也经常有生产队的“护青队”巡逻,要是被抓住可就丢脸了。
高音喇叭的广播声传到耳边,离得稍远,听得不太分明。杨边疆留意听了几句,跟冯荞随口闲聊:
第 37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