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 作者:高月
第 298 章
春涨一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
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早春二月,江南姑苏正是烟雨朦胧时节,如诗如画,宛若动人的小家碧玉,一把油纸伞撑过木椟古巷、横塘旧桥,翩翩惊入细雨纷飞的粉墙黛瓦之中。
今天是李清来苏州的第四日,天气时雨时晴,昨日还是艳阳高照,今日又是细雨蒙蒙,不过一向喜欢雨天的李清却兴致盎然,他背着手在一条古旧的小街上漫步,小街很安静,难得看见一个人,小街的背后是一条小河,几个妇人正蹲在岸边洗涮朱漆马桶,不远处却有人在河里浆洗衣裳,每天都是这么过来,也就渐渐习惯了,彼此相安无事。
小街的上铺着青石板,被密集的雨水冲刷得干干净
个挑着骆驼担的小贩从身边走过,吆喝着糖粥和藕粉侍卫们的一阵紧张,拥在李清的面前警惕盯着这个一脸惧色的小贩。
四天来,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也没有看见任何可疑的人,对手仿佛蒸发了一般,但李清却没有闲着,武行素派来的一批武艺高强之人都被他打发出去了,他知道,彼此的斗争远没有结束,他的对手一定还躲在某处虎视眈眈,只等他稍微露出破绽便会猛扑过来。
小街的尽头是一座茶庄,名叫望春茶庄,是苏州最大的茶庄之一,现在新茶尚未上市,茶庄前冷冷清清,等到三月新茶上市时,茶庄后面的河道里将挤满前来卖茶的小船,它大量收购茶叶,再卖到全国各,听崔焕说这座茶庄颇有背景,有传闻说他是永王的产业,独此一家便收购了苏湖一带近四成的茶叶,带来滚滚财源。
茶庄的门半敞着,里面似乎有人在忙碌,李清来了兴趣,背着手转进了大门,说是茶庄,其实就是个规模颇大的茶店,有近百间屋,前店后坊,主要以批发为主,但也有一溜柜台,做做老客的零星生意,柜台上放了几十个陶瓷大盆,里面盛有各色茶叶,伙计们在忙碌着清扫店铺,准备迎接一年一度新茶季节到来。
“客人可是想买茶?”
一个胖胖的执事跑过来招呼,他见李清前后左右都有身着军服的侍卫环护,眼中不觉露出迷惑的神色,急道:“小店素来奉公守法,并无奸盗坑蒙之事,大人这是.
“只是顺路看看,没有其他意思。”
李清微微笑道:“若有不错的茶叶,我打算买一点带回长安。”
“大人也是长安人?”胖执事一阵惊喜,标准的京都口音流露出来,他的声音极大,几个伙计都停下手中的活儿向这边看来。
这时侧门的帘子动了一下,闪出一条一尺宽的缝,随即帘子放下,就在这一瞬间,李清身后的荔非守瑜从帘缝里看到了一张曾经见过的脸,这张脸上有一条三寸长的刀疤,从额头一直延伸到脸颊,荔非守瑜的眼睛渐渐眯成一条缝,他想起来,在争夺金丸的破道观里,最后出场的,不就是这张刀疤脸吗?
帘子已经放下,但那只眼睛依然在紧紧盯着李清,目光闪烁不定。
荔非守瑜反应极快,他拉了拉李清道:“使君,与崔大人约好的时间要到了,不如我们先去,回头再来。”
李清心有所悟,便向胖执事笑了笑道:“也是,掌柜不妨先替我准备几样极品好茶,我回头来品尝。”
说完,他返身走出了店门,离开茶店约五十步,李清忽然低声问荔非守瑜道:“你看见了什么?”
“争夺金丸的那个黑衣人就在房内,我看见了。”
“他看见你了吗?”
“他没注意到我,一直在盯着都督。”
李清不语,一直走出百步外才令道:“将所有人都招回来,不论白天黑夜给我监视这座茶庄。”
停了停,他又道:“等一会儿派人去给我买一些茶叶,休得让他们怀疑了。”
望春茶庄确实是永王的产业,它靠近州府衙门,理位置便利,一直是京中来人暂住之,荔非守瑜所见到的那个刀疤脸正是李林甫从京中派来之人,名叫罗三郎,今天刚刚赶到苏州,却无意中遇到了李清,此刻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时间到了晚上,罗三郎依然坐在屋里喝一杯冲了无数遍的茶水,已经整整一天了,还是没有人来找他,但他并不着急,钓鱼需要耐心,既然相国有安排,就一定会有人来。
这时,门口出现一个伙计,向他努了努嘴,罗三郎立刻站起来随他去了后院,一条小船停在码头上,从里面走下两人,前面一人是茶庄伙计打扮,而后面一人是一个干瘦的老者,穿一件灰布长袍,光线模糊,看不清面容,走到茶庄后门时他左右张望一下,门上的灯笼射出微弱的红光,依稀将他的面目显露出来,只见此老者长着一缕山羊胡、细蛇眼,眼中露出狡黠的目光,若庆王见到他,一定会大吃一惊,此刻出现在永王茶庄后门与李林甫所派之人见面的,正是他无比倚赖的军师:王道人。
第二百七十章 终下决心
军师最早也非道人,他原名叫王非,是开元初年进士猥下,一直求官无门,四处浪荡,靠人接济度日,天宝元年,朝廷尊道之风兴起后,一些有门路的道士纷纷登上权贵门庭、甚至踏上含元大殿,被尊为翰林。
不少有眼光的之人也发现了这一捷径,遂投入深山与道结缘,有名者如诗人李白,走的也是这条路。
王非在天宝三年于终南山出家为道,虽跳出红尘,但他名禄之心难消,时时刻刻注意朝廷动向,寻找进阶机会,机会终于在天宝六年来临,大唐右相李林甫来终南但李林甫并没有立刻用他,而是留了一个后着,次年,心情郁闷的庆王李琮来终南山请三清,在李林甫心腹的巧妙安排的视野,他的深谋远虑和洞察朝廷毫末的能力立刻使李琮如获至宝,当即聘他为儿子西席,实为自己的首席幕僚。
进入庆王府后,王非亲自策划了尊杨等策略,着实为庆王的翻身立下了不少功劳,但他却象一只在天上高飞的风筝,不管他如何领略高处风光,他的线依然被李林甫攥着,若即若离,却从未松手。
这次东宫之变中,王道人便一直受李林甫暗中操控,引着李琮一步一步踏上李林甫事先安排好的陷阱,焚毁苏州柜坊,迫使李清来苏办案,随即又要刺杀当朝户部王的命运不用说,章仇党将受重挫,甚至支持庆王的杨国忠也将成为大输家,最大的得利者将是永王,而在幕后窃笑的却李林甫。
王道人走进后门,有人将他引入一间密室,罗三郎已先一步等候在此。
“这是信物!”
罗三郎将李林甫给他的戒指推给相对而坐的王道士,他的任务是协助王道人,一旦刺杀成功,他就会立刻让凶手暴光,使庆王的阴谋大白于天下,当然,他现在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任务,他不过是命令的执行者罢了。
王道士拾起戒指,又从怀中取出另一枚戒指比对一番,才点点头道:“你便是相国派来策应之人吗?”
罗三郎沉声道:“在下姓罗名三郎,是相国派来之人,但不知道为何而来。”
王道士微微一笑,“有些事情不便早说,罗壮士且安心在此住下,深居简出便是,到时候我自会来找你。”
仅仅只是碰头,简单几句便了事,王道士不能久留,立刻告辞离开,他走时依然是水道,一排吐出新芽的杨柳掩映,一只乌蓬小船在笼罩着蒙蒙细雨的河水里轻轻漂浮,几根柳条似乎被风吹断,很巧落在船尾,王道士快步上了小船,钻进船蓬里,小船随即吱吱嘎嘎摇动,渐渐消失在夜色里,可就在小船刚转过弯,岸上出现一条人影,脚步轻盈,向前疾步而行,同时水道里也出现另一条小船,他们的目标都是那艘挂有柳枝的小船。
白天偶然的发现使李清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跟踪王道士的船已经回来,目标在城南行春桥上了岸,消失在石湖边的一所庄园里。
蛛丝马迹,是的,一丝一毫就足够了,宛如黑暗中艰难跋涉的旅人,只要看到一点点光明,他就会毫不迟疑朝那个方向走去。
这时窗外的雨渐渐下大,细雨敲打树叶,发出一片沙沙声,房间里灯光明亮,火盆烧得十分旺盛,将房间烘烤得异常温暖,和窗外的凄风冷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门轻轻敲了敲,打断了李清的思路。
“进来!”
门开了,身着浅蓝色常服的张继出现在门口,自从李清邀他为自己做事后,这位中唐诗人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第二天天不亮便来到馆驿,足足等了一个时辰,才正式走马上任,做了李清的幕僚,李清并不因他是初来便对他有所防备,相反,对他十分信任,连给李隆基的奏折都交给他来草拟,这让张继十分意外,也十分感动,竭心尽力将手上的事情做好。
“使君,我按你的意思拟了一份奏折,你看看是否合适。”
第 298 章
恋耽美
第 298 章
春涨一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
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早春二月,江南姑苏正是烟雨朦胧时节,如诗如画,宛若动人的小家碧玉,一把油纸伞撑过木椟古巷、横塘旧桥,翩翩惊入细雨纷飞的粉墙黛瓦之中。
今天是李清来苏州的第四日,天气时雨时晴,昨日还是艳阳高照,今日又是细雨蒙蒙,不过一向喜欢雨天的李清却兴致盎然,他背着手在一条古旧的小街上漫步,小街很安静,难得看见一个人,小街的背后是一条小河,几个妇人正蹲在岸边洗涮朱漆马桶,不远处却有人在河里浆洗衣裳,每天都是这么过来,也就渐渐习惯了,彼此相安无事。
小街的上铺着青石板,被密集的雨水冲刷得干干净
个挑着骆驼担的小贩从身边走过,吆喝着糖粥和藕粉侍卫们的一阵紧张,拥在李清的面前警惕盯着这个一脸惧色的小贩。
四天来,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也没有看见任何可疑的人,对手仿佛蒸发了一般,但李清却没有闲着,武行素派来的一批武艺高强之人都被他打发出去了,他知道,彼此的斗争远没有结束,他的对手一定还躲在某处虎视眈眈,只等他稍微露出破绽便会猛扑过来。
小街的尽头是一座茶庄,名叫望春茶庄,是苏州最大的茶庄之一,现在新茶尚未上市,茶庄前冷冷清清,等到三月新茶上市时,茶庄后面的河道里将挤满前来卖茶的小船,它大量收购茶叶,再卖到全国各,听崔焕说这座茶庄颇有背景,有传闻说他是永王的产业,独此一家便收购了苏湖一带近四成的茶叶,带来滚滚财源。
茶庄的门半敞着,里面似乎有人在忙碌,李清来了兴趣,背着手转进了大门,说是茶庄,其实就是个规模颇大的茶店,有近百间屋,前店后坊,主要以批发为主,但也有一溜柜台,做做老客的零星生意,柜台上放了几十个陶瓷大盆,里面盛有各色茶叶,伙计们在忙碌着清扫店铺,准备迎接一年一度新茶季节到来。
“客人可是想买茶?”
一个胖胖的执事跑过来招呼,他见李清前后左右都有身着军服的侍卫环护,眼中不觉露出迷惑的神色,急道:“小店素来奉公守法,并无奸盗坑蒙之事,大人这是.
“只是顺路看看,没有其他意思。”
李清微微笑道:“若有不错的茶叶,我打算买一点带回长安。”
“大人也是长安人?”胖执事一阵惊喜,标准的京都口音流露出来,他的声音极大,几个伙计都停下手中的活儿向这边看来。
这时侧门的帘子动了一下,闪出一条一尺宽的缝,随即帘子放下,就在这一瞬间,李清身后的荔非守瑜从帘缝里看到了一张曾经见过的脸,这张脸上有一条三寸长的刀疤,从额头一直延伸到脸颊,荔非守瑜的眼睛渐渐眯成一条缝,他想起来,在争夺金丸的破道观里,最后出场的,不就是这张刀疤脸吗?
帘子已经放下,但那只眼睛依然在紧紧盯着李清,目光闪烁不定。
荔非守瑜反应极快,他拉了拉李清道:“使君,与崔大人约好的时间要到了,不如我们先去,回头再来。”
李清心有所悟,便向胖执事笑了笑道:“也是,掌柜不妨先替我准备几样极品好茶,我回头来品尝。”
说完,他返身走出了店门,离开茶店约五十步,李清忽然低声问荔非守瑜道:“你看见了什么?”
“争夺金丸的那个黑衣人就在房内,我看见了。”
“他看见你了吗?”
“他没注意到我,一直在盯着都督。”
李清不语,一直走出百步外才令道:“将所有人都招回来,不论白天黑夜给我监视这座茶庄。”
停了停,他又道:“等一会儿派人去给我买一些茶叶,休得让他们怀疑了。”
望春茶庄确实是永王的产业,它靠近州府衙门,理位置便利,一直是京中来人暂住之,荔非守瑜所见到的那个刀疤脸正是李林甫从京中派来之人,名叫罗三郎,今天刚刚赶到苏州,却无意中遇到了李清,此刻他还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时间到了晚上,罗三郎依然坐在屋里喝一杯冲了无数遍的茶水,已经整整一天了,还是没有人来找他,但他并不着急,钓鱼需要耐心,既然相国有安排,就一定会有人来。
这时,门口出现一个伙计,向他努了努嘴,罗三郎立刻站起来随他去了后院,一条小船停在码头上,从里面走下两人,前面一人是茶庄伙计打扮,而后面一人是一个干瘦的老者,穿一件灰布长袍,光线模糊,看不清面容,走到茶庄后门时他左右张望一下,门上的灯笼射出微弱的红光,依稀将他的面目显露出来,只见此老者长着一缕山羊胡、细蛇眼,眼中露出狡黠的目光,若庆王见到他,一定会大吃一惊,此刻出现在永王茶庄后门与李林甫所派之人见面的,正是他无比倚赖的军师:王道人。
第二百七十章 终下决心
军师最早也非道人,他原名叫王非,是开元初年进士猥下,一直求官无门,四处浪荡,靠人接济度日,天宝元年,朝廷尊道之风兴起后,一些有门路的道士纷纷登上权贵门庭、甚至踏上含元大殿,被尊为翰林。
不少有眼光的之人也发现了这一捷径,遂投入深山与道结缘,有名者如诗人李白,走的也是这条路。
王非在天宝三年于终南山出家为道,虽跳出红尘,但他名禄之心难消,时时刻刻注意朝廷动向,寻找进阶机会,机会终于在天宝六年来临,大唐右相李林甫来终南但李林甫并没有立刻用他,而是留了一个后着,次年,心情郁闷的庆王李琮来终南山请三清,在李林甫心腹的巧妙安排的视野,他的深谋远虑和洞察朝廷毫末的能力立刻使李琮如获至宝,当即聘他为儿子西席,实为自己的首席幕僚。
进入庆王府后,王非亲自策划了尊杨等策略,着实为庆王的翻身立下了不少功劳,但他却象一只在天上高飞的风筝,不管他如何领略高处风光,他的线依然被李林甫攥着,若即若离,却从未松手。
这次东宫之变中,王道人便一直受李林甫暗中操控,引着李琮一步一步踏上李林甫事先安排好的陷阱,焚毁苏州柜坊,迫使李清来苏办案,随即又要刺杀当朝户部王的命运不用说,章仇党将受重挫,甚至支持庆王的杨国忠也将成为大输家,最大的得利者将是永王,而在幕后窃笑的却李林甫。
王道人走进后门,有人将他引入一间密室,罗三郎已先一步等候在此。
“这是信物!”
罗三郎将李林甫给他的戒指推给相对而坐的王道士,他的任务是协助王道人,一旦刺杀成功,他就会立刻让凶手暴光,使庆王的阴谋大白于天下,当然,他现在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任务,他不过是命令的执行者罢了。
王道士拾起戒指,又从怀中取出另一枚戒指比对一番,才点点头道:“你便是相国派来策应之人吗?”
罗三郎沉声道:“在下姓罗名三郎,是相国派来之人,但不知道为何而来。”
王道士微微一笑,“有些事情不便早说,罗壮士且安心在此住下,深居简出便是,到时候我自会来找你。”
仅仅只是碰头,简单几句便了事,王道士不能久留,立刻告辞离开,他走时依然是水道,一排吐出新芽的杨柳掩映,一只乌蓬小船在笼罩着蒙蒙细雨的河水里轻轻漂浮,几根柳条似乎被风吹断,很巧落在船尾,王道士快步上了小船,钻进船蓬里,小船随即吱吱嘎嘎摇动,渐渐消失在夜色里,可就在小船刚转过弯,岸上出现一条人影,脚步轻盈,向前疾步而行,同时水道里也出现另一条小船,他们的目标都是那艘挂有柳枝的小船。
白天偶然的发现使李清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跟踪王道士的船已经回来,目标在城南行春桥上了岸,消失在石湖边的一所庄园里。
蛛丝马迹,是的,一丝一毫就足够了,宛如黑暗中艰难跋涉的旅人,只要看到一点点光明,他就会毫不迟疑朝那个方向走去。
这时窗外的雨渐渐下大,细雨敲打树叶,发出一片沙沙声,房间里灯光明亮,火盆烧得十分旺盛,将房间烘烤得异常温暖,和窗外的凄风冷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门轻轻敲了敲,打断了李清的思路。
“进来!”
门开了,身着浅蓝色常服的张继出现在门口,自从李清邀他为自己做事后,这位中唐诗人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第二天天不亮便来到馆驿,足足等了一个时辰,才正式走马上任,做了李清的幕僚,李清并不因他是初来便对他有所防备,相反,对他十分信任,连给李隆基的奏折都交给他来草拟,这让张继十分意外,也十分感动,竭心尽力将手上的事情做好。
“使君,我按你的意思拟了一份奏折,你看看是否合适。”
第 298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