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一后、六妃

    陈希烈这些大臣把皇帝的册封后宫,看得非常重,因为事关国体和皇宫内廷秩序,不能小觑。

    张瑄被“堵”在了宫门口,不由暗暗苦笑。

    看来,他如果不册封完后宫,陈希烈等人是不肯放他去后苑与诸女相聚了。

    “陈宰辅,容朕从长计较成不成?”张瑄长出了一口气。

    陈希烈面色一肃,“陛下,册封后宫和皇,事关国体和内廷秩序……还请陛下即刻下诏,臣等好操办册封大典,以安后宫。”

    陈希烈等人确实有些等不及了。因为从长安起,他们就再三劝谏,让张瑄册封后宫嫔妃,可张瑄一直迟迟没能下诏。拖到今日,新朝已经立国两月,也已经迁都中京洛阳,若是再不册封,有失朝廷和皇帝威仪。

    杨国忠、张巡、郭仪、公孙良、裴冕还有颜真卿,都一起躬身拜了下去,“请陛下下诏!”

    张瑄叹了口气,犹豫了一下,“也罢,朕这就下诏。”

    张瑄转身回宫。

    陈希烈几个人赶紧跟上。

    进了张瑄的御书房,陈希烈等人分列两侧,默然肃立,等候着张瑄的昭命。

    张瑄环视众人,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朗声道,“陈宰辅,拟诏:册封崔颖为皇后——”

    张瑄说到这里,稍稍又有些犹豫。在他心里,他的女人的地位其实都是平等的,不愿意因此让诸女之间出现关系的裂痕,但受制于这个时代的礼法,他又不能不按照礼法册封,这样一来,众女之间就有了等级的差距和无形的隔阂。

    这是张瑄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册封后宫的关键所在。

    他默然片刻,终于还是咬了咬牙沉声道。“册封苏扈冬为回妃、万春为宁妃、李腾空为淑妃、杨玉清为丽妃、杨玉莲为惠妃、凤鸣为宜妃……”

    张瑄说完,陈希烈花白的眉头立即皱了起来。他站出来躬身拜了下去,“陛下,按照礼制,内宫设一后、四妃、九嫔、婕妤、美人……品阶规制皆有定数,陛下如此同时册封六妃,不合礼制……请陛下略做调整。”

    皇帝后宫的嫔妃也是要分档次品阶的,等级森严,一点也不比朝廷的文官武将系统差多少。张瑄这样册封一后六妃。显然在陈希烈等人看来,有些不成体统。

    但张瑄主意已定,皇后只有一人,那没有办法,只能是崔颖。而除了崔颖之外,张瑄决定都封为妃,让她们地位平等。免得伤了她们之间的和气。

    其实张瑄也是有点多虑了。自打张瑄登基称帝的那一天开始。众女就都开始暗暗“对号入座”,自动分出了高低尊卑。

    崔颖当然是后宫之首,苏扈冬是回纥公主,出身高,加上回纥出兵助张瑄夺取天下又立大功,所以苏扈冬就排在崔颖之后。而万春是李唐公主,又是张瑄明媒正娶进府的两位夫人之一,排在苏扈冬后边也是名正言顺。

    李腾空也有郡夫人的封号,排第四。杨三姐进门在前。排第五。杨玉莲排第六,花奴儿就自觉居于众女之末。

    张瑄望着陈希烈笑了笑,“陈宰辅啊,所谓礼制,也是皇帝定的。朕即为君,而我朝新立,那么。朕今日就为这后宫定定新规矩。增至六妃,品阶相同,无分尊卑。就这样吧。”

    张瑄虽然微笑着,但声音却异常坚定。

    陈希烈一怔,与杨国忠等人对视一眼。都不敢再公开违逆张瑄的意思,就都纷纷点头表示赞成。

    而事实上。张瑄说得有没有错。作为新朝皇帝,他有定立新规矩和新礼制的权力,未必非要沿袭李唐的礼制。只是张瑄为了避免无谓的扯皮,在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都沿袭了李唐制度,并没有做出系统的更新。

    但这是迟早的事。等张瑄平定四夷之后,腾出时间和精力来,肯定会重定中华王朝的政治礼制、社会制度和法律制度体系。

    “还请陛下册封皇和皇女。”张巡又上前道。

    其实张瑄现在就只有一个儿,两个双胞胎女儿,还都未满周岁。小张乾年龄太小,此时册立东宫太为时尚早,暂且只能封王。

    张瑄对此早有腹案,听了张巡的话便点点头朗声道,“拟诏:册封张乾为端王。册封张若然为安国公主,张含嫣为定国公主,暂无食邑。”

    本来皇、公主皆有食邑、封地,但因为张瑄的孩实在是太小,张瑄这么册封,陈希烈等人觉得也非常妥当。反正封号和爵位什么的,很有可能随时更改,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较真。

    陈希烈等人正准备领命而去,立即由朝廷颁布正式的册封诏书,昭告天下,但不成想张瑄又淡淡道,“拟诏:册封张秀秀为宁国长公主,食邑二千户。册封李苏苏为昭阳郡主,萧十三郎为逍遥侯,食邑二千户。”

    陈希烈等人大吃一惊。

    陈希烈倒也知道张秀秀是张瑄母亲皇太后柳氏以前收的义女,如今是崔家的少夫人,与张瑄感情不错。既然是皇帝的义妹——而张秀秀同时又是皇后的嫂,皇帝看在多重的情面上,册封一个长公主,也不算为过。

    但这个李苏苏究竟是何人,皇帝竟然一下就册封为郡王,还食邑二千户!而萧十三郎又是何人,平白无故地封为侯爵,岂不是太离谱?

    “这……陛下……”陈希烈和杨国忠、公孙良等人面面相觑,正要开口反对,却见张巡和郭仪两人向他们暗暗使眼色,这强自憋住没有开口。

    张瑄扫了陈希烈等人一眼,也没有解释什么,他知道郭仪和张巡会替他解释。况且,作为皇帝,如果他一定要铁了心册封谁,陈希烈等人也是挡不住的。

    萧十三郎无心功名,连在军中为将都无精打采,他逍遥惯了,实在是受不了军中的约束以及官场上的蝇营狗苟。但萧十三郎虽然声名不显,可功劳一点也不比南霁云这些人差,张瑄趁此机会,册封他一个侯爵,再破格册封他媳妇李苏苏一个郡主封号,也算是给了萧十三郎一个交代。

    张瑄知道萧十三郎夫妻会接受的,就算是萧十三郎再怎么淡泊名利,但他还有儿。他必须要替妻儿嗣考虑。

    而册封张秀秀,除了亲情方面的考虑之外,张瑄还有政治上的考量。张秀秀代表皇室与崔家这个高门士族联姻,张秀秀的身份地位越高,她和她的丈夫崔焕以及整个崔家在士族中的地位就越高,这对于张瑄拉拢士族高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由此一来,崔家现在已经是显赫一时了。是皇后崔颖的娘家,还出了一个关内道巡抚,再加上张秀秀这个宁国长公主,崔家隐隐有成为士族门阀之首的趋势。

    张瑄想了想,又淡然道,“另外,册封张九鸣为清河郡王,食邑三千户。册封张九皋为平陵郡王,食邑三千户。其他宗室嗣,陈宰辅,你们几个相国商议着裁处吧,朕无不可。”

    张瑄终于还是同意册封张九鸣和张九皋这两个叔父及其嗣了。无论如何,这都是他这个皇帝的亲族,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如此。

    陈希烈等人跪拜在地,领命而去。

    经过了这么一闹腾,张瑄去后苑与诸女团聚的念头就淡了。再加上天色已晚,索性不再去,就直接在华夏宫里安歇。

    第二日,没有大朝会。

    陈希烈接连替皇帝颁布了六道册封诏书,一道册封崔颖为皇后,赐金书玉卷。第二道册封苏扈冬等六女为妃,发往后苑。第三道册封张秀秀为宁国长公主,发往崔府。第四道册封皇长张乾为端王,皇女张若然和张含嫣为安国公主、定国公主。第五道册封萧十三郎为逍遥侯、李苏苏为昭阳郡主,发往萧府。第六道册封张九鸣和张九皋为郡王,发往皇族宗室张家。

    新皇登位,册封后妃和亲族,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因此这几道诏书并没有在京城引起什么动静来。

    但在崔家和萧家,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崔颖贵为皇后,母仪天下。而旋即,嫡长崔焕的夫人张秀秀,又一步登天,成为当朝的长公主。对于崔家来说,这可是天大的恩宠。

    崔琚夫妻两个率一众府中亲眷下人,感激涕零地拜倒在地,面向皇宫的方向山呼万岁不止。

    而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张秀秀正在萧十三郎的府中与姐姐李苏苏说话,听闻自己被皇帝册封为宁国长公主,而自己姐姐也被册封为郡主,姐夫也得了逍遥侯爵,姐妹两个泪流满面,情难自已,哭倒在地。

    姐妹俩自有感恩图报之心,但亦有缅怀身世之悲欢。她们本是李邕的孙女,李邕死后,她们流落娼门,若不是张瑄这个贵人出现,她们哪里能有今日?

    从歌姬到今日的长公主、郡主,位列京城权贵高等层面的贵妇人,享受世间荣华富贵,这等反差焉能不让两女心神激荡,不能自控。

    萧十三郎也在一旁唏嘘不已。

    ——————

    求月票!

章节目录

天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格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格鱼并收藏天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