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丑夫 作者:深北以北
分卷阅读34
着娃就回来了,找我婆婆商量,她不同意接我娘过来,我又说带着春树去娘家住一阵,给我娘打理好再回来,她也不同意。最后我把春树往炕上一放,想自己去,结果还没出门,报丧的人就来了……我才知道,我娘早就病得不行了,她根本连路都走不了了,那是在强撑着等我哪,要看我和孩子最后一眼……”
这天夜里,原本是临近过节,原本是盈利分红,怎么地都算是个喜悦时刻。老季家的这些人,却着实地流了一把子眼泪。只有吃饱就睡的小七七,尚无这些七情六欲,还不懂得人世间的喜乐哀愁。
26
第二十五章:节日气息
。
趁着节日还没到,桑榆整理了一下小沈掌柜送的节礼,跟季婆子商量了一下,留下了一盒月饼,一份果脯,一份高档的茶叶,然后将其余的拿去了坡下杂货店,想换些现银。
这店是季连水家开的,因为感激连水嫂子经常帮着奶一下七七,桑榆用较低的价格将东西都抵了出去,连水家的喜不自胜。因为马上就要在彩楼拜月,季、陶两家的族长夫人来挑好祭品,结果一直不满意,她应允了去给进最好的货,桑榆带来的东西,正好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桑榆没想到的是,这几份礼品,便宜卖竟然还值二两多银子。那天夜里分红之后,三十五两银,去掉三两本金,去掉二成给梨花嫂的,还剩下二十五两,八哥鸟儿赚了三两,礼品抵了二两,总共还有三十两。这算是发了一笔小财,俗话说兜里有钱腰板直,桑榆心情愉快,走起路来都觉得无比轻快。
回家的时候路过荷塘,在岸边鱼摊上看到了梨花嫂。梨花嫂这次连本金带红利,一共分得了八两银子,高兴得也是合不拢嘴,准备好好过个节,她正在摊位上挑田螺,一直腰也看见了桑榆,远远地就招呼起来:“桑榆,来,这边来。”
桑榆快步走到她身边道:“嫂子,买田螺呢?”
梨花嫂拉着她道:“今儿个螺不错,你也买点回去。咱这里有中秋吃螺的习俗,这时候也正合吃。”
桑榆听说是习俗,就也蹲下身子挑了起来,一边虚心问道:“为什么这时候正合吃啊,嫂子?”
梨花嫂笑着对摊主道:“这是个傻婆姨,啥也不知道。”笑话完了桑榆,才告诉她道,“这时候的田螺,正是空怀的时候,腹内没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多吃对眼睛有好处,能明目。”
桑榆听说能明目,立刻改变了主意,让摊主给多称点儿。梨花嫂给她挑了不少,称完了付了银子,又拉着她去买了两条活鱼,桑榆发现她带着木桶呢,将鱼直接就养在了桶里。
梨花嫂跟她一起往坡上走,边对她道:“这鱼啊买得太早了不行,即使是买活的,在家养七八天也不一定活不活了;买太晚了也不行,十四那天买的话,贵死。今儿个十三,还不算太贵,买了养一两天就宰了,也新鲜。”
桑榆十分受教,梨花嫂见她那样子,就道:“要不,咱们两家一起过节?”桑榆听了很是赞成,她道,“好啊,过节人越多越热闹啊,我大哥是不是不回来了啊?”
梨花嫂叹口气道:“为了挣点银子,你说容易不?他离家太远,回来不了,等过了节,再有个十天半个月的就收稻子了,那时候他能回来,回来就不走了。”
桑榆抱住她胳膊道:“嫂子,咱一起过。对了,我给溪和先生留了一份儿好茶叶,一会儿想送过去,顺便邀请他跟我家一起过节。你知道,这大团圆的日子,就他一个人,太孤单了。我跟南山还有我娘,都商量好了。”
梨花嫂忽然笑笑道:“你心细,想得周到,请请也行,不过我怕你请不来。”
桑榆不太相信地道:“不能,嫂子,我觉得溪和先生不是那矫情人儿,应该能愿意来。”
梨花嫂道:“这你就不懂了,我不是说他不愿意,我是说那天夜里,两姓族长还有几大旁支当家的,应该会喊他一起喝酒过节啥的。”
两人说着就到了坡前了,桑榆也上去提住了木桶提手,给梨花嫂分了点劲儿,等上来坡,立刻就感觉到凉风了,梨花嫂站住道:“歇会儿,吹会儿,唠会儿。”桑榆当然奉陪。
梨花嫂放下大木桶,一屁股坐草地上了,桑榆也坐到了她旁边。梨花嫂嘱咐道:“十五那天别吃小食,半后晌日头一过劲儿,咱们就都得去彩楼那儿。”
桑榆道:“我听南山说,夜里要在两姓族长夫人带领下,在那里拜月。怎么?半后晌就得过去么?”
梨花嫂道:“对,你第一次在咱村过中秋,不知道咱这儿过节的习俗。过节这阵子啊,家家都吃炒田螺,做月饼,糊灯笼,竖中秋。到了十五那天,半后晌全村都去百岁树那集合,彩楼前摆上四五趟大长案,家家都得带大一盆做好的菜过去,放在最中间的案子上,菜盆上会挂上自己家的名牌,像我家得挂你大哥名字‘季秋阳’,你家得挂‘季南山’,这叫‘团圆宴’。每年宴上,两姓族长,一家负责供米饭,一家负责供桂花酒,全村人一起吃一顿。”
桑榆没想到,这里过节这么热闹,听了觉得挺有意思,也挺有兴趣的。梨花嫂见她爱听,就多说了些:“这‘团圆宴’啊也是明争暗斗的,你端上桌的菜,要是不咋地,就表示你家日子过得不咋地,就会让人看不起。不光这个,还考较主妇厨艺,等完活儿一收拾,谁家菜剩的多,那就是味道不咋地,女人们都盯着这个,好互相笑话呢。开宴前,对自己做的菜有信心的,还会拿碟子夹一口,送到品鉴席,都说好吃的那个,还能得到奖励。”
桑榆笑笑道:“真有意思。那都谁负责品鉴呢?”梨花嫂道:“咋地?你还想试试赢奖励啊?不过你别说,还真能试试。二丫没出嫁前,她都拿了两年奖了,今年也该换换人了。这负责品鉴呢,两个族长家里各出一个代表,现场再随便抓仨,一共五个人。”
桑榆琢磨了一会儿道:“嫂子,你刚才说的竖中秋,是啥意思?”梨花嫂瞪她一眼道,“你是真不知道假不知道?我就不信阳关城就不过节了?竖中秋就是燃灯啊,你糊的彩灯笼,点起来,挂树上,或者竖杆子上。家家院里都竖,到时候彩楼那儿更多,漂亮着呢。”
桑榆勾了勾碎发,别到耳后,掩饰了下不自在的神情,才道:“谁让你说这个了?我是觉得嫂子懂得多,想让你跟我说说竖中秋是为的啥?比如是祈福啊,还是别的啥啊?是个啥用意!”
梨花嫂笑起来:“啊,这样啊,这个我哪儿知道啊,我又不是女学究,我只知道从小
分卷阅读34
分卷阅读34
着娃就回来了,找我婆婆商量,她不同意接我娘过来,我又说带着春树去娘家住一阵,给我娘打理好再回来,她也不同意。最后我把春树往炕上一放,想自己去,结果还没出门,报丧的人就来了……我才知道,我娘早就病得不行了,她根本连路都走不了了,那是在强撑着等我哪,要看我和孩子最后一眼……”
这天夜里,原本是临近过节,原本是盈利分红,怎么地都算是个喜悦时刻。老季家的这些人,却着实地流了一把子眼泪。只有吃饱就睡的小七七,尚无这些七情六欲,还不懂得人世间的喜乐哀愁。
26
第二十五章:节日气息
。
趁着节日还没到,桑榆整理了一下小沈掌柜送的节礼,跟季婆子商量了一下,留下了一盒月饼,一份果脯,一份高档的茶叶,然后将其余的拿去了坡下杂货店,想换些现银。
这店是季连水家开的,因为感激连水嫂子经常帮着奶一下七七,桑榆用较低的价格将东西都抵了出去,连水家的喜不自胜。因为马上就要在彩楼拜月,季、陶两家的族长夫人来挑好祭品,结果一直不满意,她应允了去给进最好的货,桑榆带来的东西,正好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桑榆没想到的是,这几份礼品,便宜卖竟然还值二两多银子。那天夜里分红之后,三十五两银,去掉三两本金,去掉二成给梨花嫂的,还剩下二十五两,八哥鸟儿赚了三两,礼品抵了二两,总共还有三十两。这算是发了一笔小财,俗话说兜里有钱腰板直,桑榆心情愉快,走起路来都觉得无比轻快。
回家的时候路过荷塘,在岸边鱼摊上看到了梨花嫂。梨花嫂这次连本金带红利,一共分得了八两银子,高兴得也是合不拢嘴,准备好好过个节,她正在摊位上挑田螺,一直腰也看见了桑榆,远远地就招呼起来:“桑榆,来,这边来。”
桑榆快步走到她身边道:“嫂子,买田螺呢?”
梨花嫂拉着她道:“今儿个螺不错,你也买点回去。咱这里有中秋吃螺的习俗,这时候也正合吃。”
桑榆听说是习俗,就也蹲下身子挑了起来,一边虚心问道:“为什么这时候正合吃啊,嫂子?”
梨花嫂笑着对摊主道:“这是个傻婆姨,啥也不知道。”笑话完了桑榆,才告诉她道,“这时候的田螺,正是空怀的时候,腹内没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多吃对眼睛有好处,能明目。”
桑榆听说能明目,立刻改变了主意,让摊主给多称点儿。梨花嫂给她挑了不少,称完了付了银子,又拉着她去买了两条活鱼,桑榆发现她带着木桶呢,将鱼直接就养在了桶里。
梨花嫂跟她一起往坡上走,边对她道:“这鱼啊买得太早了不行,即使是买活的,在家养七八天也不一定活不活了;买太晚了也不行,十四那天买的话,贵死。今儿个十三,还不算太贵,买了养一两天就宰了,也新鲜。”
桑榆十分受教,梨花嫂见她那样子,就道:“要不,咱们两家一起过节?”桑榆听了很是赞成,她道,“好啊,过节人越多越热闹啊,我大哥是不是不回来了啊?”
梨花嫂叹口气道:“为了挣点银子,你说容易不?他离家太远,回来不了,等过了节,再有个十天半个月的就收稻子了,那时候他能回来,回来就不走了。”
桑榆抱住她胳膊道:“嫂子,咱一起过。对了,我给溪和先生留了一份儿好茶叶,一会儿想送过去,顺便邀请他跟我家一起过节。你知道,这大团圆的日子,就他一个人,太孤单了。我跟南山还有我娘,都商量好了。”
梨花嫂忽然笑笑道:“你心细,想得周到,请请也行,不过我怕你请不来。”
桑榆不太相信地道:“不能,嫂子,我觉得溪和先生不是那矫情人儿,应该能愿意来。”
梨花嫂道:“这你就不懂了,我不是说他不愿意,我是说那天夜里,两姓族长还有几大旁支当家的,应该会喊他一起喝酒过节啥的。”
两人说着就到了坡前了,桑榆也上去提住了木桶提手,给梨花嫂分了点劲儿,等上来坡,立刻就感觉到凉风了,梨花嫂站住道:“歇会儿,吹会儿,唠会儿。”桑榆当然奉陪。
梨花嫂放下大木桶,一屁股坐草地上了,桑榆也坐到了她旁边。梨花嫂嘱咐道:“十五那天别吃小食,半后晌日头一过劲儿,咱们就都得去彩楼那儿。”
桑榆道:“我听南山说,夜里要在两姓族长夫人带领下,在那里拜月。怎么?半后晌就得过去么?”
梨花嫂道:“对,你第一次在咱村过中秋,不知道咱这儿过节的习俗。过节这阵子啊,家家都吃炒田螺,做月饼,糊灯笼,竖中秋。到了十五那天,半后晌全村都去百岁树那集合,彩楼前摆上四五趟大长案,家家都得带大一盆做好的菜过去,放在最中间的案子上,菜盆上会挂上自己家的名牌,像我家得挂你大哥名字‘季秋阳’,你家得挂‘季南山’,这叫‘团圆宴’。每年宴上,两姓族长,一家负责供米饭,一家负责供桂花酒,全村人一起吃一顿。”
桑榆没想到,这里过节这么热闹,听了觉得挺有意思,也挺有兴趣的。梨花嫂见她爱听,就多说了些:“这‘团圆宴’啊也是明争暗斗的,你端上桌的菜,要是不咋地,就表示你家日子过得不咋地,就会让人看不起。不光这个,还考较主妇厨艺,等完活儿一收拾,谁家菜剩的多,那就是味道不咋地,女人们都盯着这个,好互相笑话呢。开宴前,对自己做的菜有信心的,还会拿碟子夹一口,送到品鉴席,都说好吃的那个,还能得到奖励。”
桑榆笑笑道:“真有意思。那都谁负责品鉴呢?”梨花嫂道:“咋地?你还想试试赢奖励啊?不过你别说,还真能试试。二丫没出嫁前,她都拿了两年奖了,今年也该换换人了。这负责品鉴呢,两个族长家里各出一个代表,现场再随便抓仨,一共五个人。”
桑榆琢磨了一会儿道:“嫂子,你刚才说的竖中秋,是啥意思?”梨花嫂瞪她一眼道,“你是真不知道假不知道?我就不信阳关城就不过节了?竖中秋就是燃灯啊,你糊的彩灯笼,点起来,挂树上,或者竖杆子上。家家院里都竖,到时候彩楼那儿更多,漂亮着呢。”
桑榆勾了勾碎发,别到耳后,掩饰了下不自在的神情,才道:“谁让你说这个了?我是觉得嫂子懂得多,想让你跟我说说竖中秋是为的啥?比如是祈福啊,还是别的啥啊?是个啥用意!”
梨花嫂笑起来:“啊,这样啊,这个我哪儿知道啊,我又不是女学究,我只知道从小
分卷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