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军驻扎在城外,李贤身为青州刺史,自然要到军中转一圈,以示重视,不过,由于惦记着徐干,李贤没敢在军中耽搁太久,日落之前他便回到城中。()

    刚在厅中待了没多久,李贤便听到卫卒来报,说外头有人求见。

    李贤不敢怠慢,他急忙迎出门外。

    或明或暗的气死风灯下,只见一名二十五岁左右的男子背手而立,他头缠方巾,身着青衫,显得很是自信。

    “可是徐干徐伟长先生?”李贤明知故问。

    徐干微微颌首,他拱了拱手,道:“正是区区在下,不知足下可是李使君?”

    李贤笑道:“正是我,贵客盈门,还请入内详谈”。

    徐干白日间在城内转了一圈,他没想到,都昌城竟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比起数年前的郡城,如今的都昌城更显整洁、繁华,这让徐干很是好奇,能够将郡城治理的如此赏心悦目的郡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贤身材高大,虽说出身寒门,可身上却自有一股气质。

    甫一见面,徐干就对李贤有了几分好感。

    倘若是一个凶神恶煞、面目可憎之辈,就算徐干不会拂袖而去,他也绝不会久留。

    依言入府之后,各分宾主落座。

    为了防止冷场,李贤特意把徐庶唤了过来。

    偌大的厅堂内只有三个人,显得颇为冷清。

    不过,无论是李贤还是徐干,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世人都说李贤求贤若渴,胸怀若谷,徐干想试探一番:“李使君南征北战,可曾考虑过郡国百姓?将军百战死,沙场几人归,以在下之见,使君未免有些穷兵黩武了”。

    李贤脸色一僵,他干笑道:“形势如此,我也无可奈何”。

    徐干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嘴里道:“愿闻其详”。

    李贤心道,这家伙竟然明目张胆的考校我,我倒还没考校你的本领了,也罢,想必建安七子都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今日且卖弄一番!

    想到这里,李贤好整以暇地说道:“北征乐安国,是因为袁绍袁本初实力膨胀过快,如果不能据河而守,一旦袁军南下,应付起来十分吃力,再者,那刘备与孔北海之死有着莫大干系,讨伐乐安国,可谓一举两得”。

    徐干不露声色,嘴里道:“使君可曾想过,如果刘备投靠曹操,那又该如何是好?”

    “刘备、曹操都是当世英雄,他们可能会有龙困浅滩的时候,但绝不会长期居人篱下”

    “喔?曹操连败两阵,使君还觉得他有回天之力吗?”

    李贤心中暗道,那是自然,曹孟德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牛人,怎么会败给吕布,不过,心中所想自然不能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不然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了,当下,李贤斟酌说辞,嘴里道:“曹操虽败,但军力犹存,而且他据守三城,集中军力,不曾浪费半点实力,吕布虽然势大,可麾下军卒良莠不齐,又在兖州横征暴敛,不得民心,两相比较,自然是曹操大占优势”。

    徐干不置可否:“徐州陶恭祖驭下不利,那袁公路北伐徐州,又与我北海国有什么关系?”

    “北海国与徐州唇亡齿寒,那袁公路狼子野心,如果被他得了徐州,难免会得陇望蜀,窥视我北海国,与其隔岸观火,倒不如防患于未然”

    “听说南下徐州的李典、于禁都是降将,李使君就不怕他们反戈一击吗?”

    李贤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典、于禁颇有将才,我相信他们”。

    徐干又道:“李使君以为当今天下大势如何?”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汉开朝数百年,如今已垂垂老矣”,这番话可谓大逆不道,李贤脱口而出,却也有考校徐干的意思。

    徐干即没有拍案而起,也没有面露疑惑,只是问道:“以使君之间,大汉还有多少寿数?”

    “不过四十年”

    徐干吸了口气,道:“秦亡于暴政,我大汉休养生息,不与民争利,为何又落到这般田地?”

    “寒门无士子,士子无寒门,大汉以孝道治天下,孝廉由地方选出,刚开始,确实可以为国选才,而现在,只怕选出的都是大族子弟,长此以往,朝政由世家大族把持,置穷苦百姓于何地?”

    徐干皱起眉头,“使君如何选才?”

    “唯才是举!”

    “就像招贤令中所言那般,不以道德论人才?”

    李贤知道这一条颇有争议,不过,他却没有半点修改的意思,“正是如此,只要能够造福于民,为我所用,便是私德有亏,又算得了什么?”

    接连发问,李贤俱是对答如流,徐干听罢之后很是感概,他离席而出,一揖到底,嘴里道:“使君除黄巾,逐曹操,击刘备,对外扬我北海军威,轻徭役,重屯田,兴水利,对内重视民生,可谓治世之能臣,请受在下一拜”。

    李贤急忙搀起徐干,嘴里道:“伟长先生何必如此,何必如此呀”。

    “我在剧县的时候,北海军便秋毫无犯,那时我便心中疑惑,世间还有如此军马,着实令人敬佩,后来,大军北征乐安国的时候,我以访友之名,特意到乐安国走访了一圈,所过之处,百姓皆是赞誉有加,使君深得民心,真是可喜可贺呀”

    李贤自谦了几句,嘴里道:“早就听说伟长先生胸有丘壑,不知道可否留下来助我一臂之力?”

    “固所愿耳不敢请也”

    李贤大喜,“有伟长先生相助,如虎添翼矣!”

    一夜无话,翌日一早,徐干便到郡府报到。

    李贤给徐干寻了个长史的差事,年少时,徐干便在北海国内颇有才名,由他担任长史,虽然惹人艳羡,不过,却也让人挑不出毛病。

    没过几天,徐干的名人效应就显现出来。

    听说剧县徐干徐伟长投奔李贤,成为郡府长史之后,各地观望的士子纷纷走出家门,前往招贤馆应试。

    短短几天的功夫,招贤馆录用的文士便超过了一年来的总和。

    李贤大喜过望,占据乐安国之后,北方空缺出不少官职,之前无人可派,眼下终于有了人手。

    虽说不知道士子的忠诚度有多高,可在这紧缺人手的关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反正李贤有兵权在手,谅他们也反不了天。

    北海军回返五日之后,李贤当即决定兵发齐国!

    这一次,充当先锋的却是徐和、徐盛的人马,而他们原本驻守的朱虚、剧县两座城池都交给了太史慈。

    对于换防事宜,太史慈毫无异议,北海军厮杀了这么久,而徐和、徐盛两营人马却一直未能参战,如今攻打齐国,自然要把机会让给他们。

    胡庸心急火燎的,也想随军出征,却被李贤几句话骂了回来。

    齐国原本就兵力无多,神策军、玄甲军两营出击,已经颇有些杀鸡用牛刀了,如果背矛士再去抢果子,难免会让人心生不爽。

    万余兵马出击,自然瞒不过有心人。

    齐国国相闻听之后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派人前往下阿,恳求曹操发兵来援。

    然而,在曹军抵达之前,玄甲军、神策军便势如破竹,兵围临淄城。

    齐国国相距城而守,不愿投降,徐和、徐盛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强行攻打,谁知道,当夜竟然有大户开门接应。

    里应外合之下,子时之前,临淄城便易手了。

    此时,齐国的使者刚刚抵达下阿城。

    曹操看罢书信之后,嘴里道:“李贤小儿倒是好大的胃口,刚刚吞了乐安国,这边又想收了齐国,他就不怕撑死吗?”

    戏志才说道:“听说北海军征召两万多名新卒,这一次太史慈大胜而归,想必李贤胸有成竹”。

    “这齐国救还是不救?”

    “救,无论齐国沦陷与否,我们都不能置若罔闻”

    “何人去救?”

    “刘玄德不是到了泰山郡了吗?让他去齐国走一遭便是”

    曹操眼前一亮,这招借刀杀人计着实妙的很!

    “哈哈,好,就依先生所言”

    三个时辰之后,刘备接到了曹操的军令,看罢之后,他脸色阴沉,不发一言。

    张飞不解:“曹阿瞒说了什么?”

    “曹操让我领军东进,救援齐国”

    “李贤攻打齐国了?”

    “不错”

    “有多少兵马?”

    “据说人马过万”

    张飞啐了一口,“他姥姥的,这曹阿瞒太不是东西了,我们只有五千人马,他让我们去打一万人?还真看得起我们”。

    刘备叹了口气。

    “大兄莫恼,大不了咱们去徐州便是了,以后不必再看这曹阿瞒的脸色了”

    “唉,这些时日,如果不是曹操接济,我麾下兵马又怎么会这么快恢复实力?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一次,不去的话,只怕会为千夫所指呀”

    张飞翻了个白眼,“曹阿瞒肯定早就算计好了,真是十足的小人”。

    简雍倒是看得开:“无妨,成与不成,咱们去一遭就是了,如果北海军势大,咱们又何必与他们硬碰硬?”

    刘备眼睛一亮,是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况且这曹操还不算刘备的主将,到了齐国,如果有好处的话,那便谋划一番,倘若没有好处,大不了领兵南下,进入徐州,到时候曹操也无话可说!

章节目录

三国之乱臣贼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秀才会武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秀才会武术并收藏三国之乱臣贼子最新章节